来伊份(603777)
搜索文档
刚刚,来伊份再次回应“带血创可贴”事件→
新华网财经· 2025-05-13 14:35
事件概述 - 5月10日江苏宿迁苏女士投诉在来伊份蜜枣粽中发现疑似带血创可贴异物[5] - 5月12日公司公告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并全面下架相关批次产品[6] - 5月13日公司官网发布处理说明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未检出不合格产品[1] 公司应对措施 - 对相关批次产品进行下架封存处理[1] - 全力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调查工作[1] - 与消费者达成和解以消除公众质疑[1] - 消费者可前往就近门店退换货并获得相同金额额外补偿[6] 公司经营数据 - 截至2024年底门店总数3085家同比减少16.28%[6] - 直营门店1485家较2023年减少425家[6] - 加盟门店1600家较2023年减少175家[6] - 2024年营业收入33.70亿元同比下降15.25%[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7526.76万元同比下降231.94%[6] 公司背景 - 1999年创立于上海[6] - 旗下拥有嗨吃无骨、伊天益袋等近千款零食[6] - 官网显示全国门店数量超过3600家[6]
端午旺季前“翻车”!食安风波叠加业绩下滑,来伊份突围遇阻
华夏时报· 2025-05-12 21:39
食品安全事件 - 蜜枣粽产品出现异物 消费者发布两条视频投诉 [2] - 公司全面下架本批次产品 提供退换货及相同金额额外补偿 [2] - 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 加强供应商生产 产品运输 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3.7亿元 同比减少15.25% [5] - 2024年净利润亏损7526.76万元 同比大降231.94% [5] - 2023年营收39.77亿元 同比减少9.25% 净利润同比减少44.09% [5]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243.57万元 同比大降近八成 [5] 门店运营 - 2024年门店总数3085家 较2023年末减少600家 同比减少16.28% 为2017年以来首次下滑 [6] - 直营门店1485家 同比减少425家 占比48% [6] - 加盟门店1600家 同比减少175家 占比52% [6] - 直营门店销售20.27亿元 占总营收60% [6] - 2021-2023年直营门店持续减少(2194家→2128家→1910家)加盟门店持续增长(1294家→1494家→1775家) [6] 战略转型 - 2024年初战略合作量贩零食品牌养馋记(门店近300家) [7] - 4月1日向子公司浙江养馋记提供不超过5000万元财务资助 [7] - 持续推进万家灯火战略 加大全国加盟推广力度 [6] - 行业面临量贩零食折扣店(鸣鸣很忙集团 万辰集团)剧烈冲击 [2][7]
全面下架、补偿!来伊份最新回应“粽子事件”
新浪财经· 2025-05-12 15:33
食品安全事件 - 来伊份蜜枣粽中被消费者投诉发现疑似带血创可贴的异物 [1] - 涉事产品生产批次为2025年4月2日 代工方为五芳斋 [2] - 公司已全面下架本批次产品并承诺退换货及相同金额额外补偿 [3] - 公司承诺承担消费者因食用问题产品产生的医疗费用 [3] 企业应对措施 - 来伊份成立专项小组调查事件 但尚未取得涉事实物 [7] - 五芳斋表示正在配合来伊份和政府部门的调查 [7] - 公司表示若确认为生产控制问题将追究责任人责任 [7] 行业影响 - 事件引发公众对节令食品安全担忧 登上热搜榜首 [2] - 来伊份线上旗舰店全面下架粽子类产品 线下同步撤柜 [2] - 公司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 大量产品依赖代工生产 [9] - 网络投诉平台显示来伊份近千条投诉 多涉及食品异物和变质问题 [9] 代工模式挑战 - 事件将代工模式下的品控管理问题推向舆论中心 [9] - 业内人士认为代工模式增加质量控制难度 [9] - 行业建议企业应加强对代工厂的监督和管理 [9]
来伊份回应“粽子吃出带血创可贴”:全面下架
证券时报· 2025-05-12 12:26
公司公告回应 - 公司针对蜜枣粽产品舆情发布公告 表示管理层高度重视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进行全面核查 [1] - 公司强调产品品质与消费者体验是重中之重 已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并与相关消费者积极沟通 [3] - 涉事批次蜜枣粽产品已全面下架 消费者可前往就近门店退换货并获得相同金额额外补偿 [3] 事件背景 - 5月10日江苏消费者发布视频投诉 在来伊份蜜枣粽中发现疑似带血创可贴异物 [3] - 消费者在视频中明确展示异物特征 并要求公司官方给出明确回应 [3] - 根据消费者视频确认涉事产品为来伊份蜜枣粽 [4] 公司后续措施 - 公司将及时公布调查结果 并承诺进一步加强供应商生产 产品运输 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 [3] - 公司表示将从严落实源头防控措施 确保食品安全措施有效执行 [3] - 公司重申恪守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3]
吃出带血创可贴?来伊份称产品以OEM代工为主 凸显管理漏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11:56
公司回应与处理措施 - 公司针对蜜枣粽舆情发布公告,已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并与相关消费者沟通[1] - 全面下架涉事批次蜜枣粽产品,提供退换货及相同金额额外补偿[1] - 公司详细说明生产管理流程,包括创可贴使用规范、金属探测识别和追溯机制[1] - 承诺加强供应商生产、运输、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1] 事件背景与供应链情况 - 事件源于消费者投诉在粽子中发现带血创可贴,已向12315反映[2] - 涉事产品为"高粽"系列,委托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 - 公司产品基本采用OEM委托生产模式,2024年报显示1500余款OEM商品[2][4] - 五芳斋表示仍在核实事实暂未回应[2] 行业模式与质量控制 - 公司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从研发到供应商生产全方位品质保证[3] - 专家指出质量问题关键在质量内控体系而非代工模式本身[3]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1094条投诉,主要涉及食品安全和会员卡问题[3] - 2012年曾因食品安全问题影响IPO进程[3] 公司经营状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3.70亿元同比下降15.25%[4] - 归母净利润亏损7526.76万元同比下降231.94%[4]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3.04亿元同比下降13.91%[4] - 发展战略聚焦连锁业态,计划拓展生活店、仓储会员店等新模式[4] 市场反应 - 5月12日股价低开,午盘报13.21元跌幅0.23%[5]
来伊份回应粽子异物事件:全链路调查启动 代工模式与品控问题再受关注
新浪证券· 2025-05-12 11:07
事件回应与处理 - 公司针对消费者投诉"粽子中吃出带血创可贴"事件发布公告,全面下架涉事批次蜜枣粽产品,并提供退换货及相同金额额外补偿 [1] - 公司成立专项小组核查事件,强调粽子加工环节设有专职检验人员,员工接触食品需遵守健康规范,非直接接触环节使用可追溯专用创可贴 [2] 事件发酵与舆论影响 - 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显示蜜枣粽内混有片状异物并附着深色物质,引发公众对食品生产卫生的强烈质疑 [2] - 事件将公司代工模式下的品控管理问题推向舆论中心 [1] 代工模式与品控问题 - 公司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大量产品依赖代工生产,网络投诉平台近千条投诉涉及食品异物和保质期内变质问题 [3] - 分析人士指出产品质量问题源于对代工厂商审核不严,代工厂数量增加和产品线快速扩张导致品控疏漏风险加剧 [3] - 公司历史上多次因产品质量问题被曝光,包括2012年毒蜜饯事件和2018年多次监管通报 [3] 财务表现与转型挑战 - 2024年公司营收33 7亿元同比减少15 25%,净亏损7526 76万元,由2023年盈利5704 54万元转为亏损 [4] - 营收下滑主因部分区域门店收入下降及低效门店调整,2024年底门店总数3085家同比减少16 28%,加盟门店占比提升至52% [4] - 公司称加盟模式扩张是向"连锁管理服务+供应链平台型企业"转型的标志,但外界担忧加盟占比提升可能削弱终端品控能力 [4] 行业背景与挑战 - 零食行业普遍采用OEM模式以快速扩张品类,但面临品牌声誉与质量管控的双重挑战 [4] - 尽管公司强调"全链路调查",代工链条的复杂性仍令消费者对其透明度存疑 [4]
来伊份就蜜枣粽异物一事发布情况说明 已立即成立专项小组展开调查
证券时报网· 2025-05-12 10:48
食品安全事件回应 - 公司针对消费者反映的蜜枣粽异物事件迅速发布情况说明,表示高度重视并立即成立专项小组展开调查[1] - 公司积极尝试联系消费者,听取反馈并表示深切关怀与歉意,承诺承担因食用问题产品导致的医疗费用[1] - 公司强调粽子加工过程设有专岗检验人员,对员工伤口管理有严格规定,使用专用蓝色金属创可贴并通过金属探测识别[1] 事件处理措施 - 公司已看到涉事产品但尚未取得实物,将在取得后进一步分析判断原因,如确属生产问题将追究责任[2] - 公司已对2025年04月02日批次蜜枣粽产品进行下架处理,消费者可到就近门店退换货并获得相同金额额外补偿[2] - 公司表示秉持实事求是原则处理问题,欢迎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参观考察合作工厂[2] 生产管理流程 - 工厂设有专人检查车间人员伤口情况,有伤口者不得参与食品直接接触环节[1] - 非直接接触环节需使用专用蓝色金属创可贴和食品级手套,创可贴可被金属探测识别[1] - 当班生产结束后统一回收创可贴并做好记录,确保可追溯[1]
吃出疑似“带血异物”,休闲零食第一股回应:已全面下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10:13
舆情事件及公司回应 - 来伊份因蜜枣粽产品出现疑似带血创可贴异物引发舆情 公司于5月12日早间发布公告正式回应[1][3] - 公司已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 全面下架本批次蜜枣粽产品 并为消费者提供退换货及额外补偿[1] - 天猫和京东旗舰店均已下架蜜枣粽及相关粽子产品[4] 公司经营状况 - 来伊份创立于1999年 2016年10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成为A股休闲零食第一股[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公司门店总数3085家 同比减少16.28% 其中直营门店1485家(48%) 加盟门店1600家(52%)[7] - 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减少15.25%至33.70亿元 净利润由盈转亏为-7526.76万元[7] 公司战略转型 - 加盟门店占比提升至52% 标志着公司从传统零售企业向连锁管理服务+供应链平台型企业转变[7] - 公司表示将加强供应商生产 产品运输 销售各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 确保措施有效执行[1]
吃出疑似“带血异物”,休闲零食第一股回应:已全面下架,消费者可得到相同金额的额外补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09:39
公司舆情回应 - 公司于5月12日早间正式回应蜜枣粽相关舆情 管理层高度重视并组织专项工作小组进行全面核查[1] - 公司已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并积极与消费者沟通 确保消费者健康与权益得到保障[1] - 公司全面下架本批次蜜枣粽产品 消费者可到店退换货并获得相同金额额外补偿[1] 事件背景 - 消费者发布视频投诉在粽子中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异物 要求公司明确回应[4] - 公司天猫和京东旗舰店均已下架蜜枣粽产品 天猫旗舰店所有粽子相关产品全部下架[5]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拥有门店总数3085家同比减少16.28% 其中直营门店1485家占比48% 加盟门店1600家占比52%[8] - 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减少15.25%至33.70亿元 净利润由盈转亏为-7526.76万元[8] - 加盟占比逐年提升标志着公司向连锁管理服务+供应链平台型企业转变[8]
来伊份再次回应粽子吃出“带血异物”:已下架该批次产品
南方都市报· 2025-05-12 09:06
食品安全事件 - 江苏消费者投诉在来伊份蜜枣粽中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异物 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全链路调查并下架涉事产品[2] - 涉事批次为2025年04月02日生产的蜜枣粽 公司承诺承担相关医疗费用并提供退换货及额外补偿[2] - 公司公告称生产环节设有专岗检验人员 对创可贴使用有严格管理流程 专用创可贴可通过金属探测识别[2] - 2024年7月消费者投诉在陈皮杨梅中吃出石头 经工商局调解后获赔1000元[6][7] - 2024年8月消费者投诉腰果发霉 公司表示已安排人员沟通排查[9]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39.77亿元 同比下降9.25% 归母净利润0.57亿元 同比下降44.09%[14]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32.10亿元 同比下降16.52% 毛利率38.81% 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15] 公司背景 - 公司由施永雷和郁瑞芬夫妇2001年在上海创立 201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