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603883)

搜索文档
老百姓大药房减持背后:万店时代终结,谁将熬过行业寒冬?
新浪证券· 2025-05-22 15:15
行业现状与挑战 - 连锁药房行业进入洗牌阶段,"万店时代"扩张狂潮停止,行业龙头老百姓控股股东拟减持3%股份套现4.4亿元,引发市场对行业前景担忧 [1] - 2024年全国药店闭店数达3.9万家,闭店率5.7%,第四季度单季关店1.4万家创历史峰值 [1] - 六大连锁药房2024年营收增速集体放缓,最高涨幅仅8.01%,老百姓成为唯一营收下滑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44.13%,扣非净利润降幅达41.18%,现金流缩水25.77% [1] 公司经营困境 - 老百姓2024年新增门店211家但关闭236家,首次出现净减少,新店培育期长达3-5年且成本高企,叠加商誉减值导致净利润大幅缩水 [2] - 医保政策收紧导致多地暂缓新增医保定点药店审批,虽然公司93%直营门店有医保资质但增量空间近乎关闭 [2] - DTP药房收入占比不足8%,面临采购成本高和医保降价挑战,短期内难成业绩支撑 [2] 转型策略与行业竞争 - 老百姓2025年计划新开1000家门店中加盟店占比超80%,以老店转加盟为主降低直营风险 [3] - 布局县域DTP药房填补特药服务空白,一季度末已拥有176家DTP门店 [3] - 行业出清期采取填空式收购策略吸纳存量资源,但竞争对手大参林和益丰药房2024年营收分别增长8.01%和6.53%,益丰是六大连锁中唯一净利正增长企业 [3]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精细化运营,竞争焦点转向医保资源争夺、专业化服务能力(DTP药房/慢病管理)和成本控制体系 [4] - 行业进入"剩者为王"新周期,精细化运营能力成为穿越周期关键 [6]
过去一年关店近4万家!昔日“狂飙”的连锁药店出路在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23:27
连锁药店行业现状 - 2025年一季度五大上市连锁药店延续闭店策略,老百姓关闭直营门店161家,新增24家;漱玉平民关闭86家,新增1家;益丰药房新增94家(自建26家+加盟68家),关闭84家;一心堂新开124家,关闭125家;健之佳新开20家,关闭16家 [3] - 2024年全年超3.9万家零售药店关店,闭店率达5.7%,六大上市连锁药店暂缓并购步伐 [3][4] - 行业分化明显:益丰药房2025年Q1营收60.09亿元(+0.64%),净利润4.49亿元(+10.51%);大参林营收69.56亿元(+3.02%),净利润4.6亿元(+15.45%);而老百姓、一心堂、健之佳营收利润双降,其中老百姓净利润2.51亿元(-21.98%)[7] 行业深度调整 - 2024年门店数量变化:大参林新增2479家至16553家,益丰新增1434家至14684家,老百姓新增1703家至15277家,一心堂新增1243家至11498家,漱玉平民新增1698家至9035家,健之佳新增370家至5486家 [9] - 2024年关店数据:益丰关闭1078家(多为单店产出偏低的小型社区门店),大参林关闭733家,一心堂关闭358家 [11] - 国大药房2024年战略性关闭1270余家直营门店,门店总数从10516家减至9569家,退出"万店俱乐部" [12] 行业转型方向 - 线上业务发展:益丰药房O2O直营门店超万家,24小时配送门店超600家,2024年线上销售收入21.27亿元(O2O占17.21亿元,B2C占4.06亿元)[14] - 处方外流布局:大参林构建处方承接体系,重点布局院边店及DTP药房,加速获取"双通道"及门诊统筹定点资质 [15] - 多元化探索:一心堂加速布局非药业务,包括美妆、个人护理、健康食品及母婴用品,并试点便利店+药店、诊所+药店等新业态 [15] 行业供需失衡 - 2019-2023年全国药店数量从52.4万家增至66.7万家(单体28.1万家+连锁38.6万家),连锁率57.9% [14] - 国内药店店均服务人数从2016年的4112人下滑至2023年的2113人,远低于欧美国家5000-6000人的合理水平 [14] - 业内人士预计还有20%中小药店将被淘汰,行业集中度将持续上升,40万家门店才能达到供需平衡 [14]
药店大考进行时:过去一年关店近4万家,一季度收缩持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19:18
行业现状 - 2025年一季度五大上市连锁药店(老百姓、益丰药房、一心堂、漱玉平民、健之佳)延续闭店策略,关停低效门店,放缓扩张步伐 [1] - 老百姓关闭直营门店161家,新增24家;漱玉平民关闭86家,新增1家;益丰药房新增94家(含68家加盟店),关闭84家;一心堂新开124家,关闭125家;健之佳新开20家,关闭16家 [1] - 2024年全年超3.9万家零售药店关店,闭店率达5.7%,六大上市连锁药店暂缓并购步伐 [1][6] 财务表现 - 2025年Q1营收:大参林69.56亿元(+3.02%)、益丰药房60.09亿元(+0.64%)、老百姓54.35亿元(-1.88%)、一心堂47.67亿元(-6.53%)、漱玉平民23.79亿元(-2.48%)、健之佳22.94亿元(-0.85%) [3] - 2025年Q1净利润:大参林4.6亿元(+15.45%)、益丰药房4.49亿元(+10.51%)、老百姓2.51亿元(-21.98%)、一心堂1.6亿元(-33.83%)、健之佳3352.56万元(-35.85%),漱玉平民2562.39万元(+143.85%) [3][4] - 2024年全年净利润:益丰药房15.29亿元(+8.26%)、大参林9.15亿元(-21.58%)、老百姓5.19亿元(-44.13%)、健之佳1.28亿元(-69.08%)、一心堂1.14亿元(-79.23%)、漱玉平民-1.89亿元(-241.9%) [5] 门店数据 - 2024年末门店数量:大参林16553家(+2479家)、益丰药房14684家(+1434家)、老百姓15277家(+1703家)、一心堂11498家(+1243家)、漱玉平民9035家(+1698家)、健之佳5486家(+370家) [5] - 老百姓2025年Q1直营门店总数降至9844家,全年计划新开1000家(以加盟为主);国大药房2024年关闭1270家直营门店,退出"万店俱乐部"(9569家) [7] 竞争格局 - 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2019-2023年全国药店数量从52.4万家增至66.7万家,连锁率57.9%,店均服务人数从4112人降至2113人,远超欧美国家5000-6000人合理水平 [8] - 预计20%中小药店将被淘汰,行业集中度提升至40万家门店才能供需平衡 [8] 转型方向 - 线上业务:益丰药房O2O直营门店超万家,2024年线上销售收入21.27亿元(O2O占17.21亿元) [9] - 处方外流:大参林布局院边店、DTP药房、慢病管理,加速获取医保资质 [9] - 多元化经营:一心堂拓展美妆、个人护理、健康食品等非药业务,试点"药店+便利店"、"药店+诊所"新模式 [10]
沃尔玛,犯了大错!不该将真相透露给美国老百姓,不够爱国
搜狐财经· 2025-05-21 08:45
关税政策对零售行业的影响 - 沃尔玛因无法承担高额关税成本,宣布全面提价,导致第一财季盈利降幅超过12% [5] - 沃尔玛首席执行官明确表示已承担部分关税压力,但新增成本过高需消费者分担 [5][8] - 亚马逊此前已采取类似措施,在商品售价中直接标注消费者承担的关税金额 [5] 企业应对与政府反应 - 特朗普批评沃尔玛未自行吸收关税成本,指责其"不够爱国"并威胁将采取行动 [6][8] - 白宫此前将亚马逊标注关税的行为定性为"敌意且带有政治色彩",试图压制企业披露真相 [5] - 沃尔玛作为全球收入最高的企业之一,仍难以承受持续关税压力,被迫放弃"天天低价"策略 [5][9] 消费者与经济数据反馈 - 密歇根大学调查显示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50.8%,环比下降2.7%,接近2022年经济衰退水平 [8] - 美国两党支持者均认为高额关税将显著拖累经济,可能导致2025年增长率大幅放缓 [8][9] - 零售企业财报和经济数据持续印证关税成本实际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 [9][10] 行业连锁反应 - 克罗格等大型零售集团面临与沃尔玛相同的成本压力,未来可能跟进涨价 [9] - 零售行业集体提价行为将加速暴露关税政策对美国国内通胀的实际影响 [5][9] - 贸易战导致的成本转嫁已形成从企业盈利下滑到消费者信心崩塌的恶性循环 [8][10]
谢子龙从平价药房颠覆者转身套现13亿 老百姓并购后遗症净利连降背57亿商誉
长江商报· 2025-05-19 08:59
公司发展历程 - 2001年谢子龙创办老百姓大药房,首创平价药房模式,首家门店药品价格比国家核定零售价平均低45% [10][11] - 通过"直营+并购+加盟+联盟"策略扩张,2024年底全国门店达15277家,规模居行业第二 [16][19] - 2015年登陆上交所主板,2022年营收突破200亿元 [13][21] 扩张策略与并购活动 - 2015年启动跨省并购,1.06亿元收购湖南康一馨55家门店,1.15亿元收购常州庆和堂39家门店 [17] - 2020-2022年重大并购包括6.8亿元收购赤峰人川(287家门店)、14.28亿元收购河北华佗(约400家门店)、16.37亿元收购湖南怀仁(近900家门店) [18][19] - 加盟店数量从2021年末2223家增至2024年末5296家,增长1.4倍 [19] 财务表现 - 2014-2023年总资产从25.3亿元增至212.31亿元,增长7.39倍;营收从39.43亿元增至224.37亿元,增长4.69倍 [21] - 2024年营收223.58亿元(同比降0.36%),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降44.13%),系2012年以来首次下滑 [22][23] - 2024年一季度延续双降趋势:营收54.35亿元(同比降1.88%),净利润2.51亿元(同比降21.98%) [24] 行业环境变化 - 医药集采和医保控费政策压缩药品利润空间,医保监管加强提高合规成本 [26] - 2024年末全国药店数量突破70万家,区域市场竞争白热化 [26] - 疫情后非药品需求下降,多元化销售渠道收窄 [26] 股东动向 - 控股股东老百姓医药集团(谢子龙夫妇全资持有)拟减持3%股份,预计套现4.5亿元 [2][28] - 2018-2022年累计减持套现13亿元,本次若完成总套现额将达17亿元 [3][28]
一边净利腰斩关店收缩,一边减持套现4亿元,药房寒冬中老百姓打得什么求生算盘
华夏时报· 2025-05-16 20:49
大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控股股东医药集团计划减持不超过2280.29万股,占总股本3%,减持规模约4.4亿元[2] - 减持理由为调整资产和融资结构,降低股票质押率[2] - 2020年至今医药集团累计减持2175.39万股,累计套现10.92亿元[8]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全国药店闭店数达3.9万家,闭店率5.7%,第四季度关店1.4万家达高峰[5][14] - 多地医保部门暂缓新增医保定点药店审批,行业进入存量博弈阶段[5][14] - 六大连锁药房2024年营收涨幅均未超10%,归母净利润仅益丰药房实现增长[1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23.58亿元同比下降0.36%,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下滑44.13%[9][10]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4.35亿元同比下降1.88%,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下降21.98%[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25.77%,因销售回款减少及新店薪酬支出增加[10][11] 门店运营情况 - 截至2025年一季度门店总数15252家(直营9844家+加盟5408家),净关闭25家[6][11] - 直营门店医保覆盖率93.03%,门诊统筹门店占比42.21%[15] - 2024年新开门店84%位于优势省份,培育期需3-5年[16] 战略调整措施 - 2025年计划开店1000家,以加盟店为主并侧重存量市场整合[16] - 推动"商采一体化"改革,统采销售占比75.3%,自有品牌占比23.3%提升毛利率0.62个百分点[17] - 通过管理层精简、费用管控等措施目标节降超1亿元[17] DTP药房发展 - 2024年DTP药房收入同比增长8%至16.61亿元,门店数达176家[15] - 全国DTP门店年复合增长率17%,但面临高成本与薄利挑战[16] - 计划布局县域市场填补特药服务空白[15]
中办、国办部署!经济日报:让城市跟着老百姓需求一起更新
中国经济网· 2025-05-16 20:48
城市更新政策核心内容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 明确8项与民生直接相关的主要任务 [1] - 城市更新聚焦既有建筑、老旧小区、完整社区改造 目标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住宅 补齐养老、托育、停车等设施短板 [1] - 通过更新行动推动居住品质从"住有所居"升级至"住有优居" 同时促进基层治理模式创新 [1] 城市更新重点领域 - 老旧街区与厂区改造被定位为延续城市烟火气、提升经济活力的关键手段 [1] - 民生领域公共服务设施为优先补短板对象 包括推进"平急两用"基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全民健身场地建设 [1] - 消费基础设施升级与公共空间拓展同步实施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将科学布局 [1] 城市更新实施路径 - 采用"微改造"精细化模式 突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 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2] - 生态系统修复重点增加社区公园与口袋公园 推动绿地开放共享 [2] - 通过基础设施改造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保障运行安全与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2] 城市更新预期成效 - 体制机制完善将推动开发建设方式转型 实现安全基础巩固与服务效能提升 [2] - 人居环境改善与经济业态丰富双目标并行 文化遗产保护与风貌特色彰显同步达成 [2] - 最终目标是将城市打造为高品质生活空间 [2]
并购后遗症“大发作”,又变实控人提款机?套现13亿后,又要减持3.4亿!老百姓:利润腰斩,还有57亿商誉高悬
市值风云· 2025-05-16 18:07
控股股东减持 - 2022年9月老百姓医药集团减持2%股份套现3.44亿元[2][3] - 2025年5月拟再减持不超过3%股份按19.80元/股计算顶格减持可套现4.51亿元[4] - 上市至今控股股东累计减持套现超13亿元若本次完成减持总额将突破17亿元[5]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223.6亿元同比微跌0.4%2025年一季度营收54.4亿元跌幅扩大至1.9%[7] - 2024年净利润5.2亿元同比下滑44.1%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2.5亿元同比下滑22%[9] - 营收下滑在连锁药房行业罕见仅与国大药房同为负增长企业[12] 行业现状 - 2024年零售药店全品类销售额5,282亿元同比下滑2.2%为七年来首次负增长[16] - 2024年全国药店数量突破70万家闭店3.9万家闭店率5.7%预计2025年闭店5-10万家[18][19] - 行业面临政策挤压医保控费收紧药品价格谈判和集采常态化压缩利润空间[16] 经营模式 - 加盟店数量三年增长1.4倍至5,296家占总门店34.67%但收入占比仅13.89%利润占比5.47%[26][28][29] - 加盟模式毛利率较直营低23个百分点拉低整体毛利水平[30] - 直营店日均平效从60元/平方米下滑至47元/平方米反映管理问题[33] 商誉风险 - 截至2025年一季度商誉高达57.56亿元占总资产27.37%位居同业第一[37][39] - 2024年计提商誉减值1.08亿元剩余商誉存在较大减值风险[38] - 历史并购溢价显著如2022年收购怀仁大药房单店成本达250万元远超新开店成本[37]
老百姓(603883):深耕优势区域,业绩有望逐渐企稳向好
东海证券· 2025-05-15 18: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阶段性因素致业绩短期下滑,加盟、联盟及分销业务表现好,新零售生态全域发力,火炬项目提升毛利率效果显现但折旧摊销增加影响净利率,公司把握下沉市场机遇且深耕优势省份,考虑多因素影响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2/7.99/9.09亿元,业绩有望逐渐企稳向好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23.58亿元(同比 - 0.36%),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 - 44.13%),扣非归母净利润4.96亿元(同比 - 41.18%);20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54.35亿元(同比 - 1.88%,环比 - 11.27%),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 - 21.98%,环比 + 325.63%),扣非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 - 21.59%,环比 + 319.76%) [4] 业务板块营收 - 2024年零售业务营收191.07亿元(同比 - 1.25%),加盟、联盟及分销营收31.05亿元(同比 + 5.92%);中西成药营收176.85亿元(同比 + 1.72%),中药营收17.04亿元(同比 - 10.40%),非药品营收29.69亿元(同比 - 5.76%) [4] 新零售业务发展 - 2024年线上渠道销售总额(含加盟)约24.7亿元,同比增长约24%;2024年末O2O外卖服务门店达12,659家,24小时门店达694家,分别同比增长18.72%、10.86%;2024年末具有双通道资格的门店达329家(同比增加49家, + 17.50%),直营店中医保门店占比93.84% [4] 毛利率与净利率情况 - 2024年 - 2025Q1分别实现毛利率33.17%、34.22%(同比 + 0.62pct、 - 0.98pct),净利率3.06%、0.29%(同比 - 1.95pct、 - 1.32pct);零售业务毛利率36.42%(同比 + 0.73pct),加盟、联盟及分销业务毛利率13.06%(同比 + 1.42pct);中西成药毛利率31.57%(同比 + 0.83pct),中药毛利率43.20%(同比 + 0.04pct),非药品毛利率36.93%(同比 + 0.80pct) [4] 费用率情况 - 2024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2.13%、5.63%、0.77%,同比 + 1.78pct、 + 0.34pct、 - 0.02pct;销售费用率提升因新店数量增加致人工、房租、折旧摊销费用增加;管理费用率提升系管理人员增加致人工费增加和工程转固带来的折旧摊销增加 [4] 门店扩张情况 - 截至2024年末,门店数量达15,277家,2024年净增加门店1,703家,同比增长12.55%,增速放缓(2022 - 2023年门店净增长29.11%、25.88%);2024年新增门店中优势省份及重点城市占比86%;2024年新增门店中地级市及以下门店占比为80%,截至2024年末地级市及以下门店占比为77% [4]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2/7.99/9.09亿元(原预测:13.38/16.38亿元),EPS分别为0.91/1.05/1.20元 [4]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数据 | 指标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 | 22,357.61 | 24,398.19 | 26,713.59 | 29,222.18 | | 增长率(%) | -0.36% | 9.13% | 9.49% | 9.39%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519.06 | 691.96 | 798.70 | 908.76 | | 增长率(%) | -44.13% | 33.31% | 15.43% | 13.78% | | EPS(元/股) | 0.68 | 0.91 | 1.05 | 1.20 | | 市盈率(P/E) | 28.48 | 21.37 | 18.51 | 16.27 | | 市净率(P/B) | 2.25 | 2.16 | 2.06 | 1.96 | [5] 三大报表预测值数据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各项目在2024A、2025E、2026E、2027E的预测值及同比增速等情况见文档 [6]
老百姓:公司简评报告:深耕优势区域,业绩有望逐渐企稳向好-20250515
东海证券· 2025-05-15 17: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阶段性因素致业绩短期下滑,加盟、联盟及分销业务表现较好,新零售生态全域发力,火炬项目提升毛利率效果显现,折旧摊销增加影响净利率,公司把握下沉市场机遇,优势省份持续深耕,考虑多因素影响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2/7.99/9.09亿元,业绩有望逐渐企稳向好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23.58亿元(同比 - 0.36%),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 - 44.13%),扣非归母净利润4.96亿元(同比 - 41.18%);20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54.35亿元(同比 - 1.88%,环比 - 11.27%),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 - 21.98%,环比 + 325.63%),扣非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 - 21.59%,环比 + 319.76%) [4] 业务板块营收 - 2024年零售业务营收191.07亿元(同比 - 1.25%),加盟、联盟及分销营收31.05亿元(同比 + 5.92%);中西成药营收176.85亿元(同比 + 1.72%),中药营收17.04亿元(同比 - 10.40%),非药品营收29.69亿元(同比 - 5.76%) [4] 新零售业务发展 - 2024年线上渠道销售总额(含加盟)约24.7亿元,同比增长约24%;2024年末O2O外卖服务门店达12,659家,24小时门店达694家,分别同比增长18.72%、10.86%;2024年末具有双通道资格的门店达329家(同比增加49家, + 17.50%),直营店中医保门店占比93.84% [4] 毛利率与净利率情况 - 2024年 - 2025Q1分别实现毛利率33.17%、34.22%(同比 + 0.62pct、 - 0.98pct),净利率3.06%、0.29%(同比 - 1.95pct、 - 1.32pct);零售业务毛利率36.42%(同比 + 0.73pct),加盟、联盟及分销业务毛利率13.06%(同比 + 1.42pct);中西成药毛利率31.57%(同比 + 0.83pct),中药毛利率43.20%(同比 + 0.04pct),非药品毛利率36.93%(同比 + 0.80pct) [4] 费用率情况 - 2024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2.13%、5.63%、0.77%,同比 + 1.78pct、 + 0.34pct、 - 0.02pct;销售费用率提升因新店数量增加致人工、房租、折旧摊销费用增加;管理费用率提升系管理人员增加致人工费增加和工程转固带来的折旧摊销增加 [4] 门店扩张情况 - 截至2024年末,门店数量达15,277家,2024年净增加门店1,703家,同比增长12.55%,增速放缓(2022 - 2023年门店净增长29.11%、25.88%);2024年新增门店中优势省份及重点城市占比86%;2024年新增门店中地级市及以下门店占比为80%,截至2024年末地级市及以下门店占比为77% [4]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2/7.99/9.09亿元(原预测:13.38/16.38亿元),EPS分别为0.91/1.05/1.20元 [4]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数据 | 指标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 | 22,357.61 | 24,398.19 | 26,713.59 | 29,222.18 | | 增长率(%) | -0.36% | 9.13% | 9.49% | 9.39%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519.06 | 691.96 | 798.70 | 908.76 | | 增长率(%) | -44.13% | 33.31% | 15.43% | 13.78% | | EPS(元/股) | 0.68 | 0.91 | 1.05 | 1.20 | | 市盈率(P/E) | 28.48 | 21.37 | 18.51 | 16.27 | | 市净率(P/B) | 2.25 | 2.16 | 2.06 | 1.96 | [5] 三大报表预测值数据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各项目在2024A、2025E、2026E、2027E的预测数据,如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毛利、货币资金、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