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603883)

搜索文档
金价破4220美元,央妈和老百姓为何都抢购?专家揭秘背后三重推力
搜狐财经· 2025-10-17 16:48
2025年10月16日中午12点,周大福、周大生等品牌金饰价格集体飙至1235元/克,这是历史首次突破1230元大关。 国际金价更是像坐上了火箭,伦敦现货黄金冲破4225美元,本周累计暴涨约200美元,连续四天刷新历史纪录。 市场对10月底降息的预期已经高度一致,美元指数应声跌至98.65,创下数月新低。 美元疲软让黄金变得更有吸引力,因为黄金是以美元计价的,美元跌了,用其他货币买黄金就更划算。 如果你在二十年前买入黄金,现在账户已经翻了20倍。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甚至公开建议:每个投资者都应该把15%的资产配置在黄金上。 美联储降息预期这把火,把黄金市场烧得滚烫。 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15天,每天损失约150亿美元的经济产出。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近表态称美国劳动力市 场处于低迷状态,波士顿联储主席和理事都支持年内再降息两次。 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也在给黄金加码。 加沙停火陷入僵局,俄乌能源博弈白热化,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世界正处于"多重危机并存"的阶段,投资者纷纷逃 向黄金这个传统的避险港。 全球央行正在以数十年来最快的速度抢购黄金。 中国人民银行已经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 2025年二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 ...
对话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赖晓辉:推动社商融合,能让老百姓用上创新药
新浪财经· 2025-10-17 16:21
大会核心观点 - 中国药企在创新药领域已实现全球领先 但需通过社保与商保融合以提升创新药对大众的可及性和普惠性 [1][3][4]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药企的创新药研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海外市场拓展 [3] - 创新药因研发成本高导致销售价格昂贵 [3] - 在当前医保控费环境下 许多创新药难以进入国家集中采购目录 [3] - 创新药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面临多种问题 对大众获取创新药构成困难和壁垒 [3] 解决方案与发展方向 - 需要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的作用来解决创新药可及性问题 [4] - 推动社保与商保融合是重要发展方向 [4] - 国家医保中心正在研究制定商业健康保险的创新药品目录 [4] - 纳入商保目录的创新药可被排除在集采考核之外 使医生能在医院为患者自由开具这些药品 [4] AI技术的影响 - AI技术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升老百姓对药品的知晓度和可负担性 [3] - AI技术介入创新药研发领域 显著提升了研发效率 [3] - AI助力使老百姓能在更多领域享受到创新药的使用和支持 [3]
老百姓被骗倾家荡产,利用比特币做骗局,凭一己之力骗走500亿
搜狐财经· 2025-10-16 16:01
案件概述 - 一名化名张雅迪的钱志敏在伦敦法庭承认操控全球最大比特币洗钱案,涉案金额近500亿人民币[1] - 案件庭审预计持续12周,中国办案警官将赴英作证,受害者通过视频参与[8] 诈骗手法 - 钱志敏于2014年在天津注册蓝天格锐公司,推出十款理财产品,包括治霾神器和生命环手环,瞄准中老年投资者[3] - 公司承诺每天每份投资可获得约160元分红,合同到期回报率高达3倍,并利用比特币概念制造高科技光环[3] - 蓝天格锐在2014年至2017年间吸收430亿元资金,平均每个受害者被骗走33万多元[3] 洗钱操作 - 钱志敏利用比特币匿名性,在2014年到2015年投入11.4亿元购买6.1万枚比特币,将私钥刻在金属片上藏于U盘[5] - 在英国试图用比特币购买价值2350万英镑的豪宅,触发反洗钱警报,导致2024年4月在约克被捕[6] - 英国警方冻结的比特币按2025年9月市价计算价值已飙升至493.5亿元[6] 司法合作与追赃 - 中英两国展开司法合作,伦敦警方依据《2002年犯罪收益追缴法》冻结资产[6] - 英国检察署表示需等民事追偿程序推进到特定阶段后才会与中国接触[6] - 截至2023年受害者仅收到不到本金13%的清退款,总额仅28亿元[6] 法律障碍与行业影响 - 英国法律允许无人认领的资产由警方和内政部分走一半,受害者可能最多只能拿回240亿元[8] - 2024年4月2500名受害者向中国公安部提交联名信,律师团向英国高等法院申请民事追偿[8] - 虚拟货币洗钱已成为经济犯罪新趋势,犯罪分子通过境外交易平台兑换比特币再用混币技术混淆流向[8] - 案件暴露监管漏洞,比特币的跨境流动性使得追赃难度倍增[8]
美国人均GDP已经到了8万美元了,为啥老百姓还是觉得生活很困难?
搜狐财经· 2025-10-15 20:25
收入与财富不平等 - 美国GDP增长主要由科技、金融和大企业拉动,但财富高度集中,顶层1%人群获得了大部分增长红利,而底层90%人群收入增长缓慢 [1] - 从1979年至今,收入不平等显著扩大,2018年不平等现象拖累了整体需求增长,导致GDP增长减少1.5% [1] - 美国财富不平等在发达国家中最高,过去60年持续加剧,底层50%家庭拥有的财富不到全国总财富的4% [1] - 从1980年到2016年,美国收入不平等程度上升约20%,顶层10%人群收入份额持续扩大,中产阶级规模缩水 [3] - 收入不平等与整体金融脆弱性上升有关,企业债券债务随之增加 [3] 通货膨胀与家庭财务压力 - 2025年8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9%,较7月有所上升,住房价格上涨贡献了2024年至2025年间通胀增幅的三分之二 [3] - 2024年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将通胀视为其最大的财务挑战,盖洛普民调显示通胀已连续四年被视为头号金融问题 [5] - 家庭支出增长预期约为4.9%,但工资增长未能跟上,一年期通胀预期为4.8%,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 [5] - 过去三年,通胀是导致家庭财务困难的首要原因,52%的成年人对突发支出感到压力,49%的人无法储蓄 [11] - 2024年成年人整体财务状况较2021年更差,基本生活费、债务、能源和大学费用是主要压力来源 [11] 住房成本与短缺危机 - 过去六年美国房价上涨60%,房屋销售量跌至30年低点,2023年有31.3%的家庭住房负担过重(住房成本超过收入的30%),其中租户比例高达49.7% [5] - 全国低收入住房短缺超过700万套,极低收入家庭数量达1080万户,住房短缺数量从2012年的400多万套翻倍至2023年的820万套 [7] - 住房短缺在疫情初期增长最快,弗雷迪马克估计短缺数量从2018年的200多万套增至2020年的380万套,2021年有4200万家庭住房负担过重 [7] - 供给无法满足需求导致房价和租金持续上涨,对普通人的购房和租房能力构成压力 [7] 医疗支出负担 - 美国医疗支出全球最高,2023年总支出达4.9万亿美元,人均支出为14,570美元,较2022年增长7.5%,医疗支出占GDP的18%,远高于1960年的5% [9] - 2025年近一半成年人认为医疗负担沉重,无保险人群、黑人和西班牙裔群体感受尤为明显 [9] - 高医疗成本源于行政费用、药品价格及医护人员工资均高于其他国家,2024年许多成年人为医疗账单发愁甚至推迟治疗 [9] 教育债务压力 - 2025年美国学生贷款总债务达1.814万亿美元,2024年恢复增长,约有4300万人背负学生债务,占成年人口六分之一 [11] - 2021年学生贷款人数为4500万,人均债务约为3万美元 [11]
一边是上亿套房空置,一边是老百姓买不起房?老干部提出解决方案
搜狐财经· 2025-10-15 05:20
房地产市场现状 - 2024年3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为每平方米15088元,连续第二十三个月环比下跌[1] - 当月98个城市二手房价格出现下滑,价格普跌局面已持续十个月,期间每月下跌城市数量均超过九十个[1] - 二手房挂牌量激增,重庆突破27万套,天津超过19万套,苏州约17.78万套,北京达约14.7万套[1] 住房供需失衡问题 - 2017年数据显示空置房数量达6500万套,空置率高达21.8%,当前预测整体空置房套数不少于1.2亿套,可容纳3到4亿人口[3] - 二三线城市购买90平方米商品房总价需150万到200万元人民币,一线城市同类型房产价格攀升至500万到600万元人民币[5] - 当地居民月收入普遍在3000到6000元之间,刚需家庭无力购买或需倾尽积蓄背负数十年贷款[5] 政策解决方案 - 构建完善政策体系,向城市低收入群体提供保障性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分流房地产市场需求,迫使投机者退出市场[9] - 通过税收制度遏制炒房行为,如开征房产税或空置税,增加房屋持有成本,打击投机炒房客,促使房屋资源合理利用[9] - 借鉴法国经验,住宅空置超过一年征收房屋总价10%的空置税,第二年税率提高至12.5%,第三年达15%,迫使业主出售或出租房屋[10]
老百姓不消费,经济难回暖,政府反内卷难见效,稳物价还缺这招!
搜狐财经· 2025-10-14 09:57
光伏的苦日子尤其明白,2025年第一季度,A股31家主产业链公司营收1178亿元,同比降24.5%,净亏损125.8亿元,这数字像一把刀, 割在行业自救的脸上。 钢铁也不轻松,地方压掉落后产能,七月价格环比止跌,企业的日子有点喘息,但工人和小厂主的怀疑还在。 汽车行业的价格战从2023延续到五月,又有车企降价,第一季度利润率只剩3.9%,现金流为负,零售端的损失看得见,监管就开始约 谈、整顿经销商,想把市场秩序拉回来。 供给端这一波"反内卷"动作,确实让市场规矩多了些,企业不怎么互相拆台了,产品价格的下跌幅度收窄,PPI环比下拉效应减弱0.14 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虽冷,背后却带着生的可能。 就业目标被写得更具体,城镇失业率5.5%左右,新增就业1200万以上,这样的数字让政策有了量化的靶心,操作上则靠政府采购、社 区岗位等路径吸纳毕业生,给消费端的口袋加点劲。 政府把收入增长寄望于工资和转移支付,上半年这两项确有较快增长,成为支撑名义增长的主力,可这笔钱要变成街市里的脚步声, 还需要更多的信任和连续性的消费场景。 就业看似稳住,城镇失业率平均5.0%,新增就业716万,但年轻人找活儿依旧费劲,服务消费像健身、 ...
4大问题不解决,老百姓怎敢消费?只有对症下药才能促进消费
搜狐财经· 2025-10-14 03:07
全球经济的低迷浪潮近年来席卷而来,各国市场普遍遭遇消费需求疲软的严峻挑战,中国也未能幸免,出口业务受到显著影响。在此背景下,投资被寄予厚 望,而其中占比最大的基础建设投资,尽管规模庞大,却面临着回报率低和债务持续膨胀的双重困境。长远来看,中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的驱动 力必然回归到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上来。只有当消费需求的引擎强劲发动,中国经济才能迈向更加健康、稳健的增长轨道。 近些年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确实有所提升。然而,这种增长与生活必需品价格的飞涨相比,显得略显滞后。蔬菜、生活用纸、食用油、房租等与民生息 息相关的商品价格持续居高不下,无形中推高了居民的生活成本,使其难以回落。更何况,医疗、子女教育、人情往来等刚性支出也呈不断攀升之势。在收 入增幅有限而各项开支却日益增长的双重压力下,许多家庭并非缺乏消费意愿,而是实际的消费能力受到了显著制约。 其次,高企的房价如同沉重的枷锁,严重抑制了消费需求的释放。 尽管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低迷态势,但各地房价依然居高不下。即便是在二三线城市,购置一套90平方米左右的商品房,也至少需要150万元以上 的资金。这意味着,国内居民不仅要倾尽多年的积蓄,还需将 ...
战火记忆丨“这才是为老百姓打仗的军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10-13 08:17
杨宏昌,1925年生,安徽阜阳人。1945年在国民党胡宗南部入伍,参加抗日战争。1948年加入中国人民 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参加解放战争。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7年转业到河南省中牟县,1983年离 休。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 我叫杨宏昌,1925年10月,出生在安徽阜阳的一个贫苦农家。彼时的中国,军阀混战,苛捐杂税与连年 灾荒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后来,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山河破碎,民族危亡。 1945年,我毅然告别家人,在河南周口加入国民党胡宗南部,成为一名抗日战士。初入军营,从未受过 正规训练的我面临重重考验:天不亮就出操,负重行军几十里是家常便饭,枪支后坐力震得肩膀红肿, 刺刀训练让我磨破了手掌。可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平时多练一分,上战场就多一分杀鬼子的本事。" 有一次,在伏击日军运输队的战斗中,我所在连队负责抢占侧翼高地。日军机枪火力凶猛,我的战友们 接连倒下。作为班长的我,趁着炮火掩护匍匐到土坡后,猛地起身端枪,连续击毙两名日军机枪手。战 友们趁机冲锋,成功拿下高地,为后续部队扫清障碍。 战斗结束后我才发现,自己的军装被弹片划 ...
美元涨人民币跌,这事对咱老百姓影响大不大?
搜狐财经· 2025-10-13 08:02
咱打个比方吧,这汇率就像个跷跷板。美元高了,人民币就显得轻一点;美元要是低了,人民币自然就"硬气"些。这背后跟经济、政策、贸易都有关系,咱 不用太学术,简单点说就是:谁家经济稳、利息高、投资多,钱就往哪儿跑。 最近美元强势,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家那边加息多、经济数据还不错,全球不少资金都往那边流。而人民币这边呢,虽然稳着,但国内消费、投资节奏还没完 全拉起来,所以人民币就有点"被动"。 老百姓的钱袋子有啥变化? "你听说没?现在一美元要七块多人民币呢!""哎呀,真的假的?那不是说出国买东西得贵好多?""可不嘛,不过换个角度想,也有点门道在里面……" 美元涨人民币跌,这事咋理解? 咱老百姓一听汇率变动,总觉得离自己远,其实一点都不。比如说你要是最近打算海淘个手机、买点国外的护肤品,那可真得掂量掂量。美元一涨,进口的 东西就贵了,原来一千块能买的,现在可能得多花几十块。 不过别光往贵那边想,人民币"跌"一点,也不是纯坏事。比如咱国内出口的企业,他们的产品卖到国外,用美元结算,那赚回来的钱换成人民币就多了。这 对出口企业可算是个好消息。 汇率就像跷跷板,一头高另一头就低 那是不是人民币就越来越不值钱? 你可能要问了,那 ...
人民币兑美元约0.14,汇率变化对老百姓到底有多大影响
搜狐财经· 2025-10-13 05:19
汇率基本概念 - 当前汇率约为1人民币兑换0.1401美元,即约7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1] - 汇率是货币间的相对值,反映国家经济在国际市场的表现,并非单纯货币贬值 [1] - 汇率波动受全球经济、进出口贸易、投资流动等综合因素影响 [1] 汇率变动对个人的影响 - 进口商品如奶粉、手机、汽车零件成本与美元挂钩,美元升值将导致其价格上涨 [3] - 人民币贬值使海外留学成本增加,例如1美元兑换人民币从6元多升至7元多 [3] - 对出口企业而言,人民币贬值使外国买家采购成本相对降低,可能增加出口订单 [3] 汇率波动的性质与前景 - 汇率波动是正常现象,类似温度变化,有涨有跌 [3] - 中国经济体量大,外汇储备稳定,出口能力强,人民币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3] - 当前波动被视为暂时性而非失控,可类比市场价格的自然涨落 [4] - 长期来看,人民币依然坚挺,其国际化进程如跨境结算、数字人民币等正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6][7] 个人应对策略 - 可提前兑换外币以应对汇率上升,避免在汇率高点操作 [6] - 理财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综合考虑基金、黄金、国债等工具,而非盲目追逐美元 [6] - 汇率变化是经济运行中的正常现象,对普通人生活影响有限,更应关注个人收入、支出与储蓄规划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