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沿浦(605128)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沿浦 | 2025Q2:业绩符合预期 汽车整椅业务可期【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7-31 17:29
2025H1及Q2业绩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9.16亿元,同比-7.2%;归母净利0.78亿元,同比+26.0%;扣非归母净利0.77亿元,同比+35.6% [1] - 2025Q2营收4.83亿元,同比+15.6%/环比+11.6%;归母净利0.45亿元,同比+50.7%/环比+37.2%;扣非归母净利0.44亿元,同比+51.5%/环比+33.7% [2] - 核心客户赛力斯2025Q2销量4.5万辆,同比+8.9%/环比+141.1%,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2] 业务进展与战略布局 - 汽车整椅业务组建专家团队,研发实验室投入使用,与多家头部车企及新势力推进定制开发谈判 [2] - 机器人业务完成关键部件第一阶段技术储备,启动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及专业团队建设 [2] - 铁路集装箱业务中标金鹰重工5.87亿元项目,2023年10月量产;2024年新增北方创业、漳州中集供货 [5] - 高铁整椅业务已获供货资质证书,处于研发实验及交样准备阶段 [5] 客户拓展与订单情况 - 与东风李尔合作10余年,2022年贡献收入5.4亿元,占比48%;与泰极爱思系、麦格纳系、延锋系合作超8年 [4] - 新拓展客户包括马夸特、佛吉亚蜂巢能源科技、伟巴斯特、本特勒、天纳克、曼德电子、蜂巢传动科技等 [4] - 2024年9月以来新增多个项目定点,预计带来60.59亿元收入,5年生命周期年化收入12.12亿元,占2024年总收入53.2% [4] 财务指标与效率提升 - 2025Q2毛利率18.4%,同比+0.9pct/环比-0.7pct,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及精益生产 [3] - 2025Q2销售费用率0.0%(同比+0.0pct)、管理费用率4.1%(同比-0.6pct)、研发费用率5.0%(同比+0.9pct)、财务费用率0.0%(同比-1.2pct) [3]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31.39/40.91/51.14亿元,增长率37.9%/30.3%/25.0% [6][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2.07/2.97/3.86亿元,增长率51.0%/43.5%/30.0% [6][7] - 预计2025-2027年EPS 0.98/1.41/1.83元,对应PE 37/26/20倍 [6][7]
研报掘金丨民生证券:维持上海沿浦“推荐”评级,业绩符合预期汽车整椅业务可期
格隆汇APP· 2025-07-31 16:0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78亿元 同比增长26.0%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0.45亿元 同比增长50.7% 环比增长37.2% [1] 业务发展 - 汽车整椅业务已组建专业专家团队 高标准研发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 [1] - 正与多家头部车企及新势力推进整椅方案定制开发谈判 [1] - 机器人业务完成关键部件开发第一阶段技术储备 启动高端人才引进计划 [1] - 机器人事业部建设正在公司内部推进中 [1] 行业地位与战略 - 公司作为汽车座椅骨架龙头 凭借性价比和快速响应能力加速抢占市场份额 [1] - 积极拓展座椅总成业务及铁路业务 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 [1]
民生证券给予上海沿浦推荐评级,系列点评十三:2025Q2业绩符合预期汽车整椅业务可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13:24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符合预期 [2] - 汽车整椅业务发展前景可期 [2] 客户拓展 - 积极开拓客户资源 [2] - 从李尔系供应商扩展至全面覆盖主流Tier1厂商 [2] 业务布局 - 业务范围从汽车领域延伸至铁路领域 [2] - 为公司中长期成长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2]
上海沿浦(605128):2025Q2业绩符合预期,汽车整椅业务可期
民生证券· 2025-07-31 12:36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对应2025年7月30日35.96元/股的收盘价 PE分别为37/26/20倍 [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9.16亿元(同比-7.2%) 归母净利0.78亿元(同比+26.0%) 扣非净利0.77亿元(同比+35.6%) [1] - 2025Q2营收4.83亿元(同比+15.6%/环比+11.6%) 归母净利0.45亿元(同比+50.7%/环比+37.2%) 毛利率18.4%(同比+0.9pct) [2][3] - 2025-2027年盈利预测:营收31.39/40.91/51.14亿元 归母净利2.07/2.97/3.86亿元 EPS 0.98/1.41/1.83元 [4][5] 业务发展亮点 - **汽车整椅业务**:组建专家团队并投用研发实验室 与多家头部车企推进定制开发谈判 新获定点订单预计带来60.59亿元收入(5年生命周期年化12.12亿元) [2][3] - **客户拓展**:从李尔系(2022年收入占比48%)扩展至覆盖主流Tier1客户 包括麦格纳、佛吉亚、伟巴斯特等 2024年新增项目占汽车座椅骨架收入的90.6% [3] - **铁路业务突破**:中标铁路集装箱项目5.87亿元(2023年10月量产) 新增北方创业等客户 高铁整椅已获供货资质 [4] 运营效率与费用 - 2025Q2费用率:销售费用率0.0%(同比持平) 管理费用率4.1%(同比-0.6pct) 研发费用率5.0%(同比+0.9pct) [3] - 精益生产成效显著:核心客户赛力斯2025Q2销量4.5万辆(同比+8.9%/环比+141.1%)带动利润增长 [2] 成长性指标 - 2025E营收增速37.9% 净利润增速51.0% 毛利率稳定在17.5%左右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4年8.26%提升至2027年16.51% [5][10] - 机器人业务布局:完成关键部件技术储备 启动高端人才引进计划 事业部建设推进中 [2]
今日19家公司公布半年报 2家业绩增幅翻倍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11:06
业绩整体表现 - 19家公司公布2025年半年报 其中12家净利润同比增长 7家同比下降 11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8家同比下降[1] - 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同时增长的公司有10家 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均下降的有6家[1] - 业绩增幅翻倍的公司有2家[1] 显著增长企业 - 东安动力净利润同比增长157.75%至392.12万元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72%至24.79亿元[1] - 鼎通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134.06%至11539.70万元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3.51%至7.85亿元[1] - 智微智能净利润同比增长80.08%至10171.23万元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29%至19.47亿元[1] - 汇嘉时代净利润同比增长62.64%至6704.81万元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9%至12.71亿元[1] - 金河生物净利润同比增长51.52%至13791.86万元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45%至13.90亿元[1] 龙头企业表现 - 宁德时代实现净利润304.85亿元 同比增长33.33% 营业收入1788.86亿元 同比增长7.27% 每股收益6.92元[1] - 顺络电子净利润同比增长32.03%至48587.95万元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80%至32.24亿元[1] - 海信家电净利润207658.14万元 同比增长3.01% 营业收入493.40亿元 同比增长1.44%[1] 中等幅度增长企业 - 上海沿浦净利润同比增长25.99%至7800.40万元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24%至9.16亿元[1] - 华源控股净利润同比增长15.15%至4850.17万元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68%至11.62亿元[1] - 维力医疗净利润同比增长14.17%至12107.66万元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19%至7.45亿元[1] - 厦门空港净利润同比增长1.10%至25296.83万元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0%至9.91亿元[1] 业绩下滑企业 - *ST双成净利润亏损1846.66万元 同比下降8.97% 营业收入8412.21万元 同比下降11.35%[1] - 维宏股份净利润同比下降28.86%至2924.79万元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51%至2.60亿元[1] - 交大昂立净利润同比下降30.54%至224.86万元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77%至1.51亿元[1] - 中兰环保净利润同比下降55.05%至562.80万元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68%至2.91亿元[1] - 移为通信净利润同比下降68.57%至3102.00万元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62%至3.60亿元[2] - 新天药业净利润同比下降80.99%至576.61万元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88%至3.58亿元[2] - 安纳达净利润亏损2626.78万元 同比下降158.08%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51%至8.76亿元[2]
118只个股连续5日或5日以上获主力资金净买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10:53
主力资金净买入情况 - 截至7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118只个股连续5日或5日以上获主力资金净买入 [1] - 聚和材料连续13个交易日获主力资金净买入,为连续获净买入天数最多的股票 [1] - 和泰机电、东方电缆、神驰机电分别连续10个交易日获主力资金净买入 [1] - 维尔利、综艺股份、香溢融通、中直股份、上海沿浦、银都股份分别连续9个交易日获主力资金净买入 [1] - 长源电力连续8个交易日获主力资金净买入 [1]
上海沿浦(605128.SH):2025年中报净利润为7800.4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7-31 09:0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9.16亿元 较去年同期下降7.24% 减少7142.67万元 [1] - 归母净利润7800.40万元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90亿元 [1] - 摊薄每股收益0.38元 较去年同期下降26.92% 减少0.14元 [3] 盈利能力指标 - 最新毛利率18.74% 较上季度减少0.32个百分点 [3] - 最新ROE为3.84% 较去年同期减少1.17个百分点 [3] 运营效率指标 - 最新总资产周转率0.31次 较去年同期下降24.13% 减少0.10次 [3] - 最新存货周转率4.04次 较去年同期下降6.14% 减少0.26次 [3] 资本结构 - 最新资产负债率28.58% [3] 股权结构 - 股东户数9575户 前十大股东持股1.20亿股 占总股本比例56.76% [3] - 第一大股东周建清持股32.08% 第二大股东张慧成持股7.91% [3] - 机构投资者包括富国天惠基金持股2.13% 国寿安保基金持股2.13% [3]
机构风向标 | 上海沿浦(605128)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1.87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7-31 09:01
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0日共有14个机构投资者持有上海沿浦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达2091.3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91%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达9.84%包括上海国赞私募基金、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混合型基金、国寿安保基金旗下多只产品等 [1] - 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合计下跌1.87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仓变动 - 本期持股增加的公募基金共5只包括国寿安保智慧生活股票A、富国天惠成长混合(LOF)A/B等持股增加占比达0.83% [2] - 本期新披露的公募基金共7只主要包括长信内需均衡混合A、国寿安保稳惠混合等 [2] - 本期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共5只包括广发改革混合、博时乐享混合A等 [2]
上海沿浦: 上海沿浦精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7-31 00:1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股票代码为605128 股票简称为上海沿浦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1]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秦艳芳 证券事务代表为卫露清 联系电话021-64918973转8101 电子信箱ypgf@shyanpu.com[1] - 报告期末股东总数为9,575户 无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1] 财务表现 - 总资产2.84亿元 较上年度末3.02亿元下降5.99%[1] - 营业收入9.16亿元 较上年同期9.87亿元下降7.24%[1] - 利润总额8,368万元 较上年同期6,789万元增长23.25%[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62万元 较上年同期5,651万元增长35.58%[1] 股东结构 - 周建清持股32.08% 共计6,773万股 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2] - 张思成持股7.91% 共计1,670万股 与周建清为父子关系 同为实际控制人[2] - 上海国赞私募基金持股3.95% 钱勇持股3.66% 秦艳芳持股2.15%[2] - 富国天惠基金持股2.13% 国寿安保基金持股2.13% 建行旗下基金持股1.01%[2]
上海沿浦: 上海沿浦精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31 00:1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24%至9.16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99%至7800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58%至7662万元,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3][5] - 汽车座椅骨架总成业务稳中有增,新客户和新项目销售增长强劲,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优化毛利结构 [5] - 公司战略布局整椅业务和机器人领域,高铁整椅已进入小批量交货阶段,机器人关键技术完成第一阶段储备 [5][6]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9.16亿元,同比下降7.24%;营业成本7.44亿元,同比下降11.47% [3][14] - 归母净利润7800万元,同比增长25.99%;扣非归母净利润7662万元,同比增长35.58% [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0亿元,同比增长131.94%;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48万元,同比改善47.13% [14] - 研发费用4163万元,同比增长35.13%;财务费用328万元,同比下降69.39% [14] 业务进展 - 汽车座椅骨架总成业务持续增长,新能源客户订单放量,推广"座椅骨架总成打包供应"模式提升单套产品价值量 [5] - 高铁整椅业务进入小批量交货阶段;汽车整椅研发体系建成,与多家头部车企推进定制开发谈判 [5][6] - 机器人领域完成关键技术第一阶段储备,启动人才引进和事业部建设 [5][6] - 全国12个生产基地覆盖主要汽车产业区,客户包括东风李尔、麦格纳、延锋等头部Tier 1供应商 [12][13] 技术优势 - 拥有116项专利(110项实用新型+6项发明专利),掌握座椅滑轨机构、电动调节机构等核心技术 [10][11] - 具备模具自主研制能力,涵盖级进模、传递模等高端模具技术 [5][10] - 研发团队近200人,涵盖模具设计、工艺工程、CAE分析等领域 [10] 行业环境 -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44.3%,行业处于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并行发展的结构调整期 [4][5] - 政策支持力度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助力零部件企业提升竞争力 [4] - 零部件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聚焦技术创新、绿色制造和智能升级 [4] 产能布局 - 在12个城市设立子公司/分公司,覆盖长三角、华中、东北等汽车产业集中区 [12] - 主要生产基地包括武汉、常熟、黄山、重庆等,对应客户包括比亚迪、长城、东风日产等 [13] - 金华新生产基地建设中,强化区域配套能力 [5] 客户结构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81.70%,客户集中度较高但合作关系稳固 [17] - 核心客户包括东风李尔系、麦格纳系、延锋系等全球知名Tier 1供应商 [14] - 通过头部客户进入国际供应链,有望获取更多订单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