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公司(688012)

搜索文档
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总监PK:中微公司陈伟文年薪701.05万元行业最高,折合月薪约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08 13:23
行业薪酬概况 - A股上市公司共5817家 CFO薪酬总额42.43亿元 平均薪酬76.03万元 [1] - 半导体行业CFO平均薪酬114.88万元 在124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3位 [1] - 半导体行业CFO薪酬同比增加7.49万元 增幅位列全行业第27名 [1] 半导体行业薪酬分布 - 50-100万元薪酬区间CFO共54人 占比40% [2] - 100万元以上薪酬CFO共64人 占比47.4% 最高薪为中微公司陈伟文701.05万元 [2] - 薪酬最低为臻镭科技李娜23.98万元 [2] 年龄与薪酬关系 - CFO年龄区间33-67岁 43-48岁年龄段人数最多达53人占比39% [4] - 53岁年龄段平均薪酬最高达191.84万元 [4] - 39岁平均薪酬193.01万元 主要受京仪装备CFO郑帅男339.54万元高薪拉动 [4] 学历与薪酬关联 - 本科及硕士学历CFO合计120人占比88.9% [6] - 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平均薪酬分别为68.36万元/97.68万元/135.71万元/261.10万元 [6] - 三位博士学历CFO中新恒汇吴忠堂/华润微吴国屹/汇顶科技郭峰伟 郭峰伟薪酬最高且年龄最小 [6] 薪酬与业绩相关性 - 电子行业0-150万元薪酬区间内 CFO薪酬与业绩呈正相关 [8] - 三个薪酬段对应营收增速分别为6.48%/20.52%/29.76% [8] - 对应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7.70%/3.36%/124.88% [8] 代表性高管案例 - 年龄最大CFO为盛美上海LISA YI LU FENG(67岁) 最小为华峰测控黄颖(33岁) [6] - 京仪装备CFO郑帅男任职期间公司营收增长38.3% 归母净利润增长28.4% [4]
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董秘PK:中微公司刘晓宇薪酬一骑绝尘,达583.18万元,折合日薪超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08 13:16
A股董秘薪酬概况 - A股市场共有5817家上市公司 董秘薪酬合计达40.86亿元 平均薪酬75.43万元 [1] - 1144位董秘年薪超百万 占比超21% [1] 半导体行业董秘薪酬分析 - 半导体行业187家上市公司 董秘平均薪酬97.74万元 在125个申万二级行业中排名第11位 [1] - 半导体行业董秘平均薪资较上年上升8.98万元 薪酬增幅在125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8位 [1] - 半导体行业董秘薪酬分布:50-100万元区间占比超四成(77位) 超100万元占比37%(69位) [1] - 薪酬最高董秘为中微公司刘晓宇(583.18万元) 其次为京仪装备郑帅男(339.54万元) [1] 半导体行业董秘年龄结构 - 187位董秘年龄分布在28-61岁 35-54岁占比近八成(149人) [3] - 50-54岁年龄段平均薪酬最高(113.63万元) [3] - 年龄最大董秘为华虹公司王鼎(61岁) 年龄最小为*ST华微于馥铭(28岁) [5] 半导体行业董秘学历结构 - 187位董秘中硕士学历102位 本科学历71位 合计占比超九成 [6] - 唯一中职学历董秘为华天科技常文瑛(薪酬195.93万元) 远超本科(77.20万元)和硕士(107.77万元)平均水平 [6] 董秘薪酬与股价表现关联性 - 董秘薪酬0-200万元区间内 调研家数随薪酬提升显著增加(93次/100次/209次/336次) [8] - 对应股价年涨跌幅分别为1.92%/7.68%/14.39%/22.76% 呈现正相关关系 [8]
国产AI芯片量产进程加速!芯片ETF下跌0.86%,中微公司上涨1.07%
新浪财经· 2025-08-08 11:53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强 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 05% [1] - 综合 有色金属 钢铁等板块涨幅靠前 计算机 电子跌幅居前 [1] - 芯片ETF(159995 SZ)下跌0 86% 成分股中微公司上涨1 07% 拓荆科技上涨0 63% 海光信息上涨0 06% 北方华创上涨0 02% [1] - 中芯国际下跌3 51% 圣邦股份下跌2 37% [1] 半导体行业数据 - 2Q25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1797亿美元 同比增长19 6% 环比增长7 8% 连续七个季度同比增长 [1] - 2Q25中国半导体销售额为517亿美元 占全球28 8% 同比增长13 1% [1] 国产AI芯片发展 - 国产高性能AI硬件能力迈入新台阶 昇腾384超节点 寒武纪690 沐曦曦云C600 燧原科技L600等国产AI芯片进一步量产 [1] - 上游先进制程 先进封装 半导体设备材料取得突破 持续看好国产AI相关半导体板块 [1] 芯片ETF信息 - 芯片ETF(159995)跟踪国证芯片指数 包含30只A股芯片产业龙头企业 [2] - 成分股覆盖材料 设备 设计 制造 封装和测试等领域 包括中芯国际 寒武纪 长电科技 北方华创等 [2] - 场外联接基金为A类008887 C类008888 [2]
上证国新科创板国企指数上涨1.23%,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微公司等
搜狐财经· 2025-08-06 21:50
指数表现 - 上证国新科创板国企指数上涨1.23%报1093.5点 成交额295.83亿元[1] - 近一个月上涨9.62% 近三个月上涨10.76% 年初至今上涨12.41%[1] 指数构成 - 选取科创板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及国有资本参股无实际控制人公司 基日为2022年12月30日 基点1000点[1] - 十大权重股包括华海清科(5.22%) 华虹公司(5.17%) 西部超导(4.88%) 华润微(4.87%) 中芯国际(4.83%) 海光信息(4.53%) 中微公司(4.52%) 晶合集成(3.43%) 国盾量子(3.27%) 中科星图(3.17%)[1] - 全部样本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1]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行业占比53.61% 工业占比29.85% 原材料占比9.07% 通信服务占比4.84% 医药卫生占比2.63%[2]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收购合并分拆情形参照细则处理[2]
上海地区CFO薪酬榜:中微公司CFO陈伟文701万元位列第一,是澜起科技成富婆苏琳的2.2倍
新浪证券· 2025-08-06 20:14
行业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CFO群体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平均年薪为81.48万元 [1] - 上海地区318家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薪酬总额达到3.33亿元,人均年薪约为104.79万元,薪酬中位数约为83.69万元 [1] 上海地区CFO薪酬排名 - 中微公司CFO陈伟文以701.05万元年薪位居上海地区上市公司CFO薪酬榜首 [2] - 薪酬前十名包括网宿科技CFO蒋薇407.08万元、紫江企业CFO秦正余401万元、金龙鱼CFO陆玫好400万元 [2] - 前十名CFO所属行业覆盖电子、计算机、轻工制造、农林牧渔、非银金融、食品饮料、交通运输、医药生物及公用事业 [2] 中微公司CFO个案分析 - 陈伟文2024年薪酬较2023年增长122.76万元,涨幅达21.23%,日均薪酬高达2.8万元 [3] - 其职业履历涵盖普华永道、可口可乐、霍尼韦尔、耶路全球、海王星辰、盛大科技及阿特斯太阳能等全球知名企业 [3] - 近二十年国际企业与本土龙头企业的复合财务领导经验为其执掌中微公司财务体系奠定基础 [4] 公司业绩与行业地位 - 中微公司2024年总营收同比飙升44.73%至90.65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53%至16.16亿元 [4]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一级分类为电子,二级、三级分别为半导体与半导体设备 [4]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市值高达1177.26亿元,当年股价涨幅达23.15% [5] 行业人才竞争与区域特征 - 上海作为金融与产业高地展现出对顶尖财务人才的强吸引力 [5]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浪潮中领军企业对具备全球化视野与实战经验的资深财务管理者价值认可度提升 [5] - 标杆性薪酬水平为中国硬科技企业参与全球人才竞争提供重要参考 [5]
上证180高贝塔指数上涨0.8%,前十大权重包含恒瑞医药等
金融界· 2025-08-05 17:03
指数表现 - 上证180高贝塔指数当日上涨0.8%至5649.39点 成交额745.44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5.15% 近三个月上涨12.59% 年初至今上涨6.27% [1] - 指数以2002年6月28日为基日 基点3299.06点 [1] 指数编制规则 - 根据证券过去一年贝塔值由高到低排名 选取排名靠前证券作为样本 [1] - 以样本贝塔值与其倒数进行加权 表征不同贝塔属性证券整体走势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每次样本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20% 权重因子同步调整 [2] 成分股权重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4.51% 其中国泰海通占比27.34%居首 [1] - 中国重工(2.22%) 中国船舶(2.09%) 通威股份(2.03%) 拓荆科技(1.94%)分列第二至五位 [1] - 恒瑞医药(1.89%) 中微公司(1.88%) 大全能源(1.7%) 中国动力(1.67%) 金山办公(1.65%)位列第六至十位 [1] 行业分布特征 - 金融行业占比45.19% 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2] - 工业占比22.48% 信息技术占比16.05% 分列第二三位 [2] - 可选消费(4.74%) 医药卫生(4.56%) 原材料(3.37%) 主要消费(2.44%) 通信服务(1.18%)占比较低 [2] 市场板块分布 - 全部成分股均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 [2]
算力产业链再迎催化,科创芯片ETF(588200)上涨1.51%,近1月新增规模同类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8-04 10:49
科创芯片ETF表现 - 科创芯片ETF盘中换手率达2.28%,成交额7.15亿元,近1周日均成交25.33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1月规模增长30.75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份额增长9.30亿份,新增份额排名第一 [3] - 近21个交易日内有1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流入12.75亿元,融资买入额1.45亿元,融资余额15.23亿元 [3] - 近1年净值上涨57.65%,排名可比基金第一,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前6.90%,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18%,最长连涨涨幅36.01% [3] 半导体行业数据 - 2025年5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589.8亿美元,同比增长27.0%,环比增长3.5%,中国销售额170.8亿美元,同比增长20.5%,环比增长5.4% [4] - H20恢复对华销售有望缓解算力芯片供应压力,带动AI产业链行情,国产算力性能提升受冲击有限,建议关注服务器、液冷、铜连接等细分赛道 [4]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59%,包括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等 [4] 科创板芯片指数成分股 - 中芯国际涨2.24%,权重10.22%,海光信息涨4.05%,权重10.15%,寒武纪涨0.12%,权重9.59% [6] - 澜起科技涨2.51%,权重8.01%,中微公司涨0.14%,权重6.80%,芯原股份涨4.96%,权重2.89% [6]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科创芯片ETF联接基金(017470)布局国产芯片投资 [6]
10只科创板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10:06
科创板两融余额变动 - 科创板两融余额合计1736.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3.99亿元 [1] - 融资余额1730.3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16亿元 [1] - 融券余额6.17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0.17亿元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264只科创板个股获融资净买入,净买入金额5000万元以上共10股 [1] - 瑞可达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净买入2.43亿元 [1] - 东芯股份净买入8427.48万元,九号公司净买入8298.09万元,上海谊众净买入7864.68万元 [1] - 海光信息净买入7471.11万元,中微公司净买入6672.38万元,索辰科技净买入6101.01万元 [1]
科创芯片ETF基金(588290)开盘跌0.71%,重仓股中芯国际跌0.39%,海光信息跌0.54%
新浪财经· 2025-08-04 09:38
基金表现 - 科创芯片ETF基金(588290)8月4日开盘下跌0.71%至1.548元 [1] - 该基金自2022年9月30日成立以来累计回报达55.77% [1] - 近一个月回报率为3.75% [1] 持仓个股表现 - 中芯国际开盘下跌0.39% [1] - 海光信息下跌0.54% [1] - 寒武纪下跌0.22% [1] - 澜起科技下跌0.23% [1] - 中微公司下跌0.47% [1] - 芯原股份逆势上涨0.55% [1] - 沪硅产业下跌0.32% [1] - 恒玄科技下跌1.01% [1] - 思特威下跌0.33% [1] - 华海清科下跌0.72% [1] 基金基本信息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收益率 [1] - 基金管理人为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基金经理为刘璇子 [1]
AI算力设施需求驱动,SiC/GaN打开成长空间
东方证券· 2025-08-02 22:50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4] 核心观点 - AI算力设施需求驱动SiC/GaN功率器件成长空间[1] - AI服务器及数据中心对高压、高效供电需求提升,推动SiC/GaN应用[7][10] - 从通算到智算,单机柜功耗从4~6kW提升至20~50kW,用电规模从20MVA突破至100MW[10] - 800V HVDC架构可提升功率传输效率85%[10] - SiC/GaN材料具备高击穿电场(GaN 3.3MV/cm,SiC 2.8MV/cm)、高电子迁移率(GaN 2000cm²/Vs)等优势[14][15] 技术趋势 - 供电架构从12V转向48V及以上系统,传统铜母线架构面临功率密度瓶颈[7][15] - 英伟达800V HVDC架构直接将13.8kV交流电转换为800V直流[16][17] - 头部厂商如英飞凌基于GaN/SiC推出12kW电源解决方案[18][19] - 2025年GaN功率器件渗透率预计从0.5%(2023年)加速提升[21][25] 重点公司分析 英诺赛科 - 全球GaN功率器件市占率31%(2023年)[34] - 8英寸晶圆产能从1.3万片/月扩至2万片/月(2025年底)[27][34] - 进入英伟达Kyber机架系统供应链,提供700V SolidGaN解决方案[36][37] 闻泰科技 - 半导体业务营收147亿元(2024年),毛利率37.47%[40][42] - 安世半导体全球功率器件排名第三(2023年)[44] - 推出1200V SiC肖特基二极管,主攻AI服务器应用[44][47] 华润微 - SiC产品覆盖650V-1700V平台,GaN G3平台量产[50][51] - 2025年推出1200V 450A/600A SiC主驱模块[50][53] - 氮化镓外延生产基地通线,年产能达亿颗级[51][54] 市场数据 - 2024年SiC功率器件渗透率4.9%,GaN功率器件渗透率0.5%[21][23] - 预测2025年后SiC/GaN在算力设施需求将显著增长[24][25] - 头部厂商扩产:Navitas与力积电合作200mm GaN产线,德州仪器GaN产能提升4倍[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