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晶科能源(688223)
icon
搜索文档
晶科能源股价下跌2.01% 公司计划年底完成40%产能升级
金融界· 2025-08-12 21:29
股价表现 - 8月12日股价报5.35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1元 [1] - 当日开盘价为5.46元 最高触及5.46元 最低下探至5.35元 [1] - 成交量为63.2万手 成交金额达3.4亿元 [1] - 8月12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79.44万元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476.45万元 [1] 业务概况 - 主要从事光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业务涵盖光伏组件、电池片等产品制造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和地面电站等光伏发电系统 [1] 产能与技术进展 - 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完成40%以上产能升级 [1] - 三季度已实现640W以上高功率产品的部分交付 [1] - 预计明年交付主流功率将达到650-670W [1] - 新一代产品相较未升级产品可实现10%左右的溢价 [1]
晶科能源:公司目标今年年底实现40%以上产能升级,三季度640W以上高功率产品已实现部分交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19:16
产品技术优势 - 新一代组件综合功率比同档位BC组件高出约70W 优势源于更高双面率计算的背面功率优势及更优弱光发电性能 [1][3] - 双面率达到85±5% 显著提升背面发电能力 [1][3] - 理论数据表明能提供更高综合发电增益 [1] 生产成本与溢价 - 新一代产品总成本差异合理 随量产放量和工艺成熟成本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1] - 相较未升级产品可实现溢价10%左右 [1] - 涉及产线升级但成本控制良好 [1] 产能与交付规划 - 目标2023年底实现40%以上产能升级 [1] - 2023年第三季度640W以上高功率产品已实现部分交付 [1] - 2024年交付主流功率将达650-670W [1]
晶科能源(688223.SH):公司目标今年年底实现40%以上产能升级
格隆汇· 2025-08-12 17:16
产品升级与成本控制 - 新一代产品产线升级总成本差异合理 随量产放量和工艺成熟成本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1] - 升级后产品相较未升级产品可实现溢价10%左右 [1] 产能升级计划 - 公司目标今年年底实现40%以上产能升级 [1] - 三季度640W以上高功率产品已实现部分交付 [1] 产品功率规划 - 明年交付主流功率在650-670W [1] - 三季度已实现640W以上高功率产品部分交付 [1]
晶科能源跌2.01%,成交额3.40亿元,今日主力净流入-812.00万
新浪财经· 2025-08-12 16:01
股价表现 - 8月12日晶科能源股价下跌2.01%,成交额3.40亿元,换手率0.63%,总市值535.28亿元 [1] 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光伏组件占营收96.33% [2][6] - 已量产N型TOPCon技术电池,量产测试效率达24.7%,同步研发IBC电池技术和钙钛矿电池技术 [2] - 在安徽合肥和浙江海宁投产16GW大尺寸N型TOPCon电池产能,合肥工厂已满产 [2] - 推出户用储能(1kWh-50kWh)、工商业储能(50kWh-1MWh)及源网侧储能产品解决方案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38.43亿元,同比减少40.03% [6] - 归母净利润-13.90亿元,同比减少218.20% [6]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7]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7.36万,较上期增加1.12% [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81亿股,较上期增加4299.67万股 [8]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26亿股,较上期减少3735.33万股 [8] 资金与技术面 - 8月12日主力净流入-812.00万元,行业排名36/70 [3] - 近20日主力净流入-1.86亿元 [4]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6.32元,股价靠近支撑位5.33元 [5]
科创板光伏公司业绩捷报频传 先进产能持续释放
新华网· 2025-08-12 13:49
核心观点 - 科创板光伏企业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 多家公司发布预喜公告 呈现高成长性和韧性 [1][2] - 产业集聚优势明显 全球组件巨头齐聚 细分领域隐形冠军推动产业链生态完善 [1][3] - 资本助力发展 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再融资规模超600亿元支持产能扩张 [3][4] 业绩表现 - 晶科能源预计2023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6.6-40.6亿元 同比增长304.38%-348.58% [2] - 天合光能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3.28-37.52亿元 同比增长162.14%-195.61% [2] - 2022年科创板15家光伏企业合计营业收入2761.8亿元 同比增长96% 归母净利润320.35亿元 同比增长195% [2] - 过去三年行业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48% 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87% 高于科创板整体水平 [2] - 开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141.1亿元 平均分红率31% 大全能源2022年分红76亿元创纪录 分红比例40% [2] 产业生态 - 15家企业合计市值超5300亿元 千亿级光伏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3] - 全球三大组件巨头晶科能源 天合光能 阿特斯齐聚科创板 [1][3] - 禾迈股份微型逆变器出货量连续两年全球第二 与昱能科技共同打破国际垄断格局 [3] - 2022年行业研发投入136.23亿元 同比增长93% 重点布局N型技术迭代 [3] - 已汇聚超过8000人的光伏人才队伍 [3] 资本运作 - 15家企业首发募资430.79亿元 上市后10家实施再融资608.03亿元 [4] - 阿特斯计划投资180亿元建设呼和浩特全产业链项目 [4] - 天合光能淮安一期5GW N型210电池产线已投产 [4] - 高测股份2023年金刚线出货量突破3300万公里 超2022年全年水平 [4]
光伏发电已超水电成我国装机规模第二大电源 相关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亮眼
新华网· 2025-08-12 13:49
行业整体表现 - 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达4.7亿千瓦 成为第二大电源 [1] - 多晶硅 硅片 电池 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65% [1] - 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78.42GW 同比增154% [2] - 光伏电源投资1349亿元 同比增113.6% [2] 产业链价格变化 - 硅料价格从17万元/吨跌至6万元/吨 [2] - 组件价格从2元/W跌至1.3元/W [2] - 上游硅料企业利润明显下滑 大全能源营收降42.93% 净利降53.53% [5] 企业业绩表现 - 晶科能源 欧晶科技 清源股份 钧达股份预告净利润增长上限超300% [1] - 亿晶光电净利润增幅超1000% [1] - 隆基绿能 晶澳科技 TCL中环 大全能源 阳光电源位列净利润前五 [3] - 晶澳科技 晶科能源 天合光能 阿特斯净利同比增超100% [3] - 阿特斯和晶科能源净利同比增长约300% [3] 技术发展动态 - N型产品迭代加速 钧达股份预计净利同比增230%-300% [5] - N型产品转化效率更高 性价比凸显 [6] - 钙钛矿电池逐步进入市场 技术迭代加速 [6] 市场供需结构 - 上游价格回落刺激下游装机量显著增加 [1] - 产业链利润由上游向中下游转移 [3] - N型电池产能相对短缺 市场供不应求 [5] - 预计四季度部分企业实现N型产品量产 [6]
股价大跌近12%后 晶科能源紧急启动回购
新华网· 2025-08-12 13:49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536.24亿元 同比增长60.52% [1] - 净利润38.43亿元 同比增长324.58% [1] - 扣非净利润35.36亿元 同比增长340.34% [1] - 计提各类信用及资产减值准备共计13.2亿元 其中资产减值损失达12.46亿元 [2] 产能与出货情况 - 上半年组件出货量约30.8GW [1] - 将全年组件出货目标由60-70GW上调至70-75GW [1] - N型TOPCon电池实现大规模量产且市场供不应求 [1] - 预计全年N型组件出货占比将达60% [1] 资本运作动态 - 发布股份回购计划 规模3-6亿元 回购价格不超过18.85元/股 [1] - 4月完成100亿元可转债募资 [2] - 新定增计划募资97亿元用于山西大基地产能扩建 [2] 股价市场反应 - 8月15日股价单日下跌11.99% 收盘报10.42元/股 [1] - 单日成交金额放大至14.1亿元 换手率达6.66% [1] - 光伏板块全线下跌 TCL中环跌4.24% 多家龙头企业跌幅超3% [3] 行业环境变化 - 硅料价格从20万元/吨跌至6月底7万元/吨水平 [3] - 上游硅料价格波动导致下游组件厂商观望 [4] - 上游硅料硅片企业中报业绩普遍承压 下游电池组件厂商业绩预喜 [4]
晶科能源获融资买入0.17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0.65亿元
金融界· 2025-08-12 08:17
融资交易情况 - 8月11日晶科能源获融资买入额0 17亿元 居两市第1037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0 44亿元 净卖出2674 86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7日-11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0 24亿元 0 24亿元 0 17亿元 [1] 融券交易情况 - 8月11日融券卖出1 73万股 净卖出1 73万股 [2]
晶科能源上涨2.24%,报22.555美元/股,总市值11.65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1 21:48
股价表现 - 8月11日开盘上涨2.24%至22.555美元/股 成交额28.32万美元 总市值11.65亿美元[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138.44亿人民币 同比减少39.93%[1] - 归母净利润-13.19亿人民币 同比减少316.42%[1] 公司业务 - 为全球多地提供太阳能产品及解决方案 包括中美日德英等国家地区[2] - 拥有垂直一体化产能 截至2018年6月30日硅锭硅片产能9吉瓦 电池片产能5吉瓦 组件产能9吉瓦[2] 信息披露 - 预计8月29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纳斯达克官网预计日期)[2]
从自身攻坚到全链推进 光伏产业减碳加速破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8-11 05:05
行业现状与转型 - 中国光伏行业正从"制造绿色"向"绿色制造"转型,绿色低碳转型进入攻坚期 [1] - 2025年一季度风电光伏累计装机规模首超火电,截至5月底光伏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 [1] - 参评的55家企业中95%制定气候目标,87%开展碳排放及能源数据核算披露 [1] 碳排放数据 - 44家披露运营层面碳排放的企业2024年范围一、范围二碳排放量达1.0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2] - 24家连续三年披露数据的企业碳排放总量从2022年4523万吨增至2024年7057万吨,2023年同比增46.6%,2024年同比增5.7% [2] - 碳排放增长主因是扩产导致产量增加及技术更替带来的能耗上升 [2] 政策与监管 - 工信部2024年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要求关注能耗、绿色制造及ESG信息披露 [2] - 沪深北交易所明确企业需披露21项ESG议题,涵盖污染物排放到生物多样性保护 [2] - 法国、韩国对光伏组件碳足迹要求最严格,欧美要求通过环保标签或EPD报告披露 [3] 产品碳足迹 - 25家企业披露超80个光伏组件、电池等产品的碳足迹数据,11家企业开展核算但未披露数据 [3] - 产品碳足迹分析可定位重点排放环节,推动减排措施如更换原材料或升级工艺 [3] - 供应链脱碳是关键,范围三排放占组件企业温室气体总量超90%,硅料/硅片企业超50% [4][7] 企业减排行动 - 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获SBTi认证,隆基推动50家供应商完成碳核查,37家设定减碳目标 [5] - 40家企业2024年使用可再生能源5.71千万兆瓦时,减排超3255.1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5] - 阳光电源、通威股份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超60%,隆基等四家企业占比超40% [5] 资源管理挑战 - 多晶硅料、硅片及电池片生产消耗大量水资源,80%相关企业披露水耗数据 [6] - 11家企业评估水资源风险并采取管理行动,4家企业多晶硅水耗低于行业均值 [6] - 2025年将迎退役组件高峰,31家组件企业中仅16家披露回收工作,面临回收技术成本高、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