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川科技(688320)
搜索文档
禾川科技: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816.23万元,同比亏损扩大
新浪财经· 2025-08-27 15:5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5.09亿元 同比增长5.3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816.23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2919.47万元扩大 [1] - 基本每股收益-0.27元 [1]
禾川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3816.2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5:5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9亿元 同比增长5.3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816.23万元 较上年同期净亏损2919.47万元扩大30.72% [1] - 基本每股收益-0.27元/股 较上年同期-0.19元/股恶化42.11% [1]
禾川科技股价微跌0.31% 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获订单
金融界· 2025-08-27 00:57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6日收盘价51.26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6元,跌幅0.31% [1] - 当日成交量69316手,成交额达3.57亿元 [1] 主营业务 - 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涵盖伺服系统、PLC、HMI等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 [1] - 业务涉及仪器仪表、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1] 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 - 已推出旋转关节模组、线性执行器等多款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品 [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布2款人形机器人本体 [1] - 部分核心部件具备量产能力并取得部分订单 [1] - 正积极与主流人形机器人客户对接洽谈 [1] 资金流向 - 8月26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980.82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35%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13607.53万元,占流通市值的2.39% [1]
禾川科技披露人形机器人进展:核心部件具备量产能力,已发布2款本体并获订单
北京商报· 2025-08-26 21:02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将人形机器人作为第二增长曲线重点布局 [1] - 已推出旋转关节模组、线性执行器、空心杯电机等多款核心零部件 [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布2款人形机器人本体 [1] 技术研发进展 - 核心零部件端已布局自主知识产权并获一系列专利授权 [1] - 依托工业自动化领域积累的控制精度、产品稳定性及成本管控经验 [1] - 部分核心部件具备量产能力 [1] 市场与商业化 - 核心零部件已有订单但规模不大 [1] - 市场开拓中已形成一定销售收入 [1] - 正积极与主流人形机器人客户对接(具体合作因保密暂未披露) [1]
禾川科技:人形机器人部分核心零部件已具备量产能力
第一财经· 2025-08-26 19:28
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 - 研发稳步推进中 部分核心零部件产品已具备量产能力 [1] - 已发布2款人形机器人本体(截至2025年7月底) [1] - 市场客户开拓洽谈中 已形成一定销售收入 [1] 客户合作情况 - 积极与市场主流客户对接洽谈 [1] - 具体合作内容因保密原因暂不便对外披露 [1]
禾川科技:已推出多款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品并取得订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5:55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自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以来推出多款核心零部件产品包括旋转关节模组、线性执行器、空心杯电机、无框力矩电机及灵巧手 [1] - 公司主营工业自动化产品并在工业控制领域积累丰富经验 [1] 技术优势与知识产权 - 公司对人形机器人产品要求的控制精度、产品稳定性及生产成本具有较大优势 [1] - 公司在核心零部件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申请获得一系列专利 [1] 订单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品目前已有订单但规模不大 [1]
禾川科技(688320.SH):截止2025年7月底,公司已发布2款人形机器人本体
格隆汇· 2025-08-26 15:51
公司研发进展 - 核心零部件产品已具备量产能力 [1] - 已发布2款人形机器人本体 [1] - 研发工作稳步推进中 [1] 业务发展状况 - 已形成一定的销售收入 [1] - 市场客户正在开拓洽谈中 [1] - 与市场主流客户积极对接洽谈 [1] - 具体合作内容因保密原因暂未披露 [1]
自动化设备板块8月22日涨2.27%,天准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8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2 16:46
板块整体表现 - 自动化设备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27% [1] - 上证指数上涨1.45%至3825.76点,深证成指上涨2.07%至12166.06点 [1] 领涨个股表现 - 天准科技(688003)领涨板块,收盘价62.83元,涨幅11.44%,成交量15.06万手,成交额9.02亿元 [1] - 华工科技(000988)涨幅7.48%至58.63元,成交量91.45万手,成交额52.99亿元 [1] - 伟创电气(688698)上涨6.86%至55.80元,成交量10.88万手,成交额5.96亿元 [1] - 罗博特科(300757)上涨5.68%至225.30元,成交量10.40万手,成交额23.20亿元 [1] 下跌个股表现 - 欧克科技(001223)跌幅最大达3.62%至53.45元,成交量6.05万手,成交额3.30亿元 [2] - ST智云(300097)下跌2.62%至5.57元,成交量14.62万手,成交额8207.90万元 [2] - 思泰克(301568)下跌2.56%至48.65元,成交量10.56万手,成交额5.28亿元 [2] 资金流向情况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89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3.08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6.97亿元 [2] - 创世纪(300083)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32亿元,占比10.66% [3] - 中控技术(688777)获主力净流入9935.39万元,占比8.40% [3] - 罗博特科(300757)获主力净流入7797.52万元,占比3.36% [3]
DeepSeek线上模型版本升级;宇树预热新款人形机器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09:08
市场表现 - AI与机器人板块延续涨势,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收涨0.98%,盘中最大涨幅达2.62% [1] - 机器人ETF(562500)收涨0.71%,盘中最大振幅达3.67%,当日成交总额达20.22亿元 [1] - 机器人ETF最新规模达173.50亿元,远超同类可比基金 [1] 个股表现 - 芯原股份领涨13.39%,云从科技上涨4.79%,道通科技、云天励飞双双上涨超3% [1] - 禾川科技领涨14.50%,丰立智能暴涨13.30%,华辰装备上涨11.11%,夏厦精密收得10%涨停板 [1] - 拓斯达、江苏雷利涨幅均超8% [1] 行业动态 - DeepSeek线上模型版本升级至V3.1,拥有更长的上下文窗口,增强版本已准备好进行测试 [2] - 宇树科技发布新款人形机器人预告,具备31个关节自由度,暗示灵活运动能力 [2] - 上海市发布《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计划三年内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 [2] 机构观点 - 国内在AI+软硬结合落地具有优势,软件端看好AI在C端和出海方向落地 [3] - AI在B端与企业服务软件、制造业信息化等环节的结合预计下半年环比有积极增长 [3] - 明后年预期AI相关收入占比进一步提高 [3] ETF产品 - 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唯一规模破百亿、流动性最佳、覆盖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最全的ETF [4]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提供20%涨跌幅+中小盘弹性,捕捉AI产业"奇点时刻" [4]
机器人的关节:丝杠
2025-08-19 22:44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聚焦于**行星滚柱丝杠**,核心应用包括人形机器人关节(如特斯拉Optimus)、医疗、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1] - 全球市场由**日本和欧洲企业主导**(60%-70%份额),国内企业如恒立液压、浙江荣泰等加速国产化替代[1][3] - 人形机器人需求爆发推动丝杠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国内企业通过技术迁移改进工艺,加工效率提升导致价格下降[3][10] --- 核心技术与产品优势 - **行星滚柱丝杠性能**: - 高精度(C5级满足人形机器人需求)、高负载、长寿命,反向式设计承载力更强[1][8] - 传动效率80%-90%,优于普通滚珠丝杠(90%+),但运动控制算法要求更高[9] - **关键制造环节**:15道以上工序,包括热处理(球化退火)、磨削等,材料多用轴承钢(四代研发中)[17][18] - **精度指标**:螺距误差分渐进性、周期性、偶然性三类,C3级以上为高端(国际主导),国内以C5-C7为主[15][16] --- 市场竞争与国产化进展 - **国际龙头毛利率**:丝杠产品约30%+(NSK、THK等),国内企业如南京工艺仅12%-18%,差距源于精度控制与品牌溢价[16] - **国内企业动态**: - **浙江荣泰**:获特斯拉微型丝杠订单,延伸至关节模组,收购KGG股权加码机器人业务[23] - **恒立液压**:北美建厂对接特斯拉,与小米、小鹏合作,技术团队来自国际大厂[24] - **北特科技**:供应特斯拉身体关节丝杠(含800牛反向式关节)[25] - **震裕科技**:行星滚柱丝杠批量生产(日产能几十至百套),自建测试实验室[28] --- 应用领域与市场空间 - **传统应用**:工业机械臂、3C设备、汽车仓储物流[6] - **新兴驱动**: - **人形机器人**:单台价值量高,特斯拉带动需求,国内企业优先布局旋转关节(控制难度低)[30] - **新能源汽车**:转向助力、电子制动系统,国产替代快(验证周期短)[11] - **市场规模**:2025年车用丝杠预计超70亿人民币,人形机器人打开长期空间[14] --- 挑战与未来趋势 - **国产化瓶颈**:检测设备依赖进口(如磨床),设计创新能力不足(自主产品<20%)[19][22] - **价格趋势**:微型丝杠或降至手部200-300元/根,身体关节几百元/根,毛利率趋于稳定[31] - **技术突破方向**:优化热处理工艺、开发微型化螺母结构,提升C3级以上高端产品占比[18][19] --- 其他关键信息 - **加工工艺创新**:旋风铣、硬车工艺(精度达P2-P3级)提升效率[20] - **企业扩产动态**:贝斯特布局直线运动部件,禾川科技丝杠精度达C3-C5级[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