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荣昌生物(688331)
icon
搜索文档
荣昌生物(688331) - H股公告
2025-07-31 18:45
股份信息 - 2025年7月31日已发行股份563,608,243股,含355,027,004股A股及208,581,239股H股[2] - 赋予投票权的H股总数为208,581,239股[2] 股东大会情况 - 约19.67%的H股股东出席H股类别股东大会[5] 决议案结果 - 两项特别决议案赞成票占比67.0785%,均获通过[6]
荣昌生物(09995) - 2025年第二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投票表决结果
2025-07-31 18:12
股份情况 - 2025年7月31日已发行股份563,608,243股,含355,027,004股A股及208,581,239股H股[2] - 赋予投票权的H股总数208,581,239股[2] 股东大会情况 - 19.67%的H股股东出席H股类别股东大会[5] 决议案情况 - 两项特别决议案赞成票占比67.0785%,均获通过[6]
7月30日工银前沿医疗股票C净值下跌0.73%,近1个月累计上涨14.49%
搜狐财经· 2025-07-30 20:32
基金表现 -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C最新净值3.3890元 单日下跌0.73% [1] - 近1个月收益率14.49% 同类排名81/725 [1] - 近6个月收益率33.90% 同类排名65/709 [1] - 今年以来收益率31.97% 同类排名80/705 [1] 资产配置 - 前十大股票持仓占比合计59.44% [1] - 最大持仓为恒瑞医药(9.51%)和科伦药业(9.16%) [1] - 创新药企业占比显著 包括百济神州-U(5.96%)、泽璟制药-U(4.77%)和荣昌生物(2.29%) [1] - 配置CXO龙头企业药明康德(4.60%) [1] 基金概况 - 基金成立于2020年11月23日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规模达12.60亿元 [1] - 由赵蓓担任基金经理 [1] 管理团队 - 基金经理赵蓓拥有硕士学历 2010年加入工银瑞信 [2] - 现任研究部副总监兼医疗保健研究团队负责人 [2] - 自2016年2月3日起管理工银前沿医疗股票型基金 [2] - 同时管理多只医疗主题基金包括工银医疗保健行业股票型基金(2014年至今)和工银瑞信养老产业股票型基金(2015年至今) [2]
狂砸4643亿,跨国巨头,正疯抢中国创新药
36氪· 2025-07-30 15:58
核心交易事件 - 恒瑞医药将HRS-9821项目全球独家权利(不含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及11个项目选择权授权给葛兰素史克(GSK)[1] - GSK支付5亿美元首付款,潜在里程碑付款总额达120亿美元[2] - 交易公告后恒瑞医药A股和港股股价大幅上涨[4] 行业交易规模 - 2025年上半年跨国药企对中国创新药交易总额达4643亿元人民币(约647亿美元)[6][19] - 10亿美元以上交易共18笔,总金额超647亿美元[11][19] - 半年交易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523亿美元的总交易额[19] 重大交易案例 - 辉瑞以12.5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收购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SSGJ-707(除大中华区)[8][9][10] - 信达生物授权罗氏DLL3 ADC药物IBI3009全球权益,首付80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10亿美元[12] - 元思生肽授权阿斯利康Synova™技术平台,首付75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34亿美元[12] - 荣昌生物授权Vor Biopharma泰它西普(除大中华区),首付1.2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41.05亿美元[14] 交易特点 - 单笔交易金额均超10亿美元,最高达130亿美元(启德医药ADC项目)[11][15] - 买方集中于全球前十药企(辉瑞、罗氏、阿斯利康等)[16] - 技术聚焦肿瘤、自免、代谢疾病及减重领域,涵盖ADC、抗体平台等前沿方向[17] 跨国药企采购趋势 - 跨国药企外部采购管线中中国占比从2020年10%升至2024年31%[17][18] - 中国在研新药管线达5380个,占全球超三分之一[38] - 2024年FDA批准的IND申请中超50%分子来自中国[38] 交易驱动因素 - 中国创新药研发成本仅为美国的30%-20%[40] - 患者招募成本低、研发效率高、资产价格优势显著[36][40] - 通过BD交易可快速补充管线、抢占赛道、降低研发风险[25][28][29] 交易模式价值 - 授权方获得首付款、里程碑款及销售分成,快速回笼研发资金[42] - 保留国内权益并借助跨国药企全球网络实现"借船出海"[42] - 案例:吉利德110亿美元收购Pharmasset后,丙肝药Sovaldi次年销售额达102.83亿美元[29][32][33]
从“扫货”管线到争当IPO基石:外资加码中国创新药
第一财经· 2025-07-29 18:31
行业趋势 - 中国医药行业在经历三年低迷后于2024年迎来逆袭 创新药行情由跨国药企高额交易驱动 美国药企积极扫货中国管线 超过10亿美元的海外授权订单常态化 [1] - 中国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数量从2015-2019年的19件增至2025年1-5月的24件 交易预付款总额从142百万美元增至2466百万美元 [3] - 2024年中国药企授权交易规模创历史新高 占全球创新药授权的28% 全球研发阶段新药数量前50企业中 中国企业从2015-2019年的5席增至2020-2024年的20席 [6] 资本动态 - 港股医疗板块2024年上半年上涨54% 远超MSCI中国指数17%的涨幅 当前市盈率约30倍 处于过去五年估值区间的第15百分位 [8] - 基石投资者贡献IPO融资额的42% 其中三分之二来自海外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兴趣达多年来高点 [1][12] - 摩根大通2024年协助完成荣昌生物超40亿美元全球许可协议 并主导亚盛医药1.42亿美元美股IPO及1.92亿美元配售 [11] 合作模式 - 授权合作成为中国药企主流模式 药企保留专利权 获得里程碑付款及5%-15%销售额分成 总回报可达数千万至数亿美元 [4][5] - 2022年康方生物达成50亿美元级授权交易 2024年荣昌生物完成40亿美元交易 2025年5月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新授权 [1][6][11] - 美国药企因专利到期与成本压力(如特朗普最惠国药价政策)更积极寻求与中国药企合作 [2][7] 创新进展 - 康方生物PD1/VEGF双特异抗体Ⅲ期临床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1.14个月 显著优于默沙东Keytruda的5.82个月 [6] - 行业需从跟随创新向源头创新转变 目前国内较少布局全新治疗机制 AI抗原设计等前沿领域仍由欧美主导 [13][14] - 复旦大学专家指出AI可将抗原设计效率从0.1%提升至20% 建议加强基础研究投资与全球化商业化能力建设 [14] 市场载体 - 港股288家企业排队IPO 生物医药企业通过18A规则上市 科创板重启未盈利企业第五套上市标准 [1][9][11] - 摩根大通在上海设立生物制药中国论坛 国际药企BD负责人现场洽谈 计划每年2月定期举办 [7] - 投资者行为趋于理性 从盲目投资转向关注公司质量、商业化前景及研发能力 [12]
细胞免疫治疗概念涨2.42%,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6:48
细胞免疫治疗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29日收盘 细胞免疫治疗概念板块上涨2.42% 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6位 板块内42只股票上涨[1] - 涨幅居前个股包括睿智医药(20%涨停) 三元基因(上涨20.76%) 海特生物(上涨15.28%) 悦康药业(上涨9.96%)[1] - 跌幅居前个股包括塞力医疗(下跌4.62%) 泽璟制药(下跌3.47%) 雪榕生物(下跌2.39%)[1] 概念板块涨跌对比 - CRO概念板块涨幅最大达4.00% 重组蛋白板块涨2.90% 创新药板块涨2.79%[1] - 下跌板块中猪肉概念跌幅最大为-1.35% 养鸡概念跌-1.12% 草甘膦概念跌-1.10%[1] 资金流向分析 - 细胞免疫治疗概念板块整体获主力资金净流出2.39亿元[1] - 31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其中7只个股净流入超3000万元[1] - 睿智医药主力资金净流入2.35亿元居首 翰宇药业净流入7338.57万元 九芝堂净流入4952.48万元 金域医学净流入4310.16万元[1] 个股资金流入比率 - 睿智医药主力资金净流入率最高达15.31% 金域医学净流入率10.34% 诚达药业净流入率9.67%[2] - 资金流入榜显示博济医药净流入3521.94万元(流入率7.23%) 东富龙净流入3326.58万元(流入率6.55%)[2][3] 资金流出个股情况 - 塞力医疗主力资金净流出1.87亿元(流出率-10.77%) 恒瑞医药净流出3.52亿元(流出率-3.28%)[5] - 复星医药净流出9906.74万元(流出率-4.30%) 东北制药净流出4648.85万元(流出率-14.16%)[5] - ST中珠资金流出比率最高达-17.13% 姚记科技术出比率-11.73% 雪榕生物流出比率-11.62%[4][5]
创新药企ETF(560900)强势上涨2.64%,泰格医药涨超8%,创新药板块迎来政策与业绩双重利好
新浪财经· 2025-07-29 10:58
创新药企ETF表现 - 创新药企ETF(560900)上涨2.64%,盘中换手22.85%,成交1426.60万元,市场交投活跃 [1] - 跟踪指数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931152)上涨2.86%,成分股九洲药业上涨9.17%,泰格医药上涨8.60%,药明康德上涨6.70% [1] - 创新药企ETF最新规模达6185.45万元,最新份额达6296.91万份,均创近半年新高 [1] - 最新资金净流入488.15万元,近10个交易日内有7日资金净流入,合计1711.63万元 [1] 医药行业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明确第十一批集采将优化规则,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 [2] - 政策导向有助于缓解医药行业过度竞争压力,提升报价合理性,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2] 创新药产业链发展 - 国内CRO、CDMO及上游产业链持续受益于全球创新药复苏 [2] - 国内龙头如药明康德、药明生物中报业绩亮眼 [2] - 海外CDMO及CRO企业纷纷上调全年业绩指引,显示全球创新药产业链景气度持续回升 [2] 指数构成与投资机会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从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中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证券作为样本 [2] - 摩根资产管理整合"全球视野投科技"产品线,从主动管理到被动投资产品,助力投资者布局优质科技企业 [2]
7月28日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净值增长3.04%,近6个月累计上涨32.0%
搜狐财经· 2025-07-28 21:05
基金表现 -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最新净值3.4240元,增长3.04% [1] - 近1个月收益率13.45%,同类排名339|1035 [1] - 近6个月收益率32.00%,同类排名110|1001 [1] - 今年来收益率30.14%,同类排名134|991 [1] 持仓情况 - 股票持仓前十占比合计59.44% [1] - 前十大持仓分别为恒瑞医药(9.51%)、科伦药业(9.16%)、信立泰(6.70%)、海思科(6.02%)、百济神州-U(5.96%)、新诺威(5.86%)、泽璟制药-U(4.77%)、药明康德(4.60%)、华东医药(4.57%)、荣昌生物(2.29%) [1] 基金概况 -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基金成立于2016年2月3日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基金规模93.30亿元 [1] - 基金经理为赵蓓 [1] 基金经理背景 - 赵蓓女士为硕士,曾在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投资经理助理 [2] - 2010年加入工银瑞信,现任研究部副总监、医疗保健研究团队负责人 [2] - 担任多只基金基金经理,包括工银医疗保健行业股票型基金、工银瑞信养老产业股票型基金、工银瑞信前沿医疗股票型基金等 [2]
看好小分子偶联药物及相关标的
财通证券· 2025-07-28 16:00
核心观点 - 小分子偶联药物结合小分子灵活性与偶联技术增效潜力,推动肿瘤治疗向高效低毒演进,是偶联药物赛道有潜力的分支,国内亲合力生物等企业成果显著,可关注相关公司及合作上市企业 [5][17] 看好小分子偶联药物及亲合力等公司 - 小分子偶联药物始于对传统化疗及抗体偶联药物优化,全球约 10 款候选药处于临床,适应症集中实体瘤,由小分子靶向配体、连接子和载荷药物组成,经内吞精准杀伤肿瘤细胞 [8] - 小分子偶联药物临床优势基于小分子特性,有高肿瘤穿透性、低毒性、无免疫原性,易控成本,分子量低能克服递送瓶颈,主要经肾代谢,稳定性好 [11] - 亲合力生物开发多种偶联药物产品,小分子偶联药物莱古比星和莱古杉醇临床疗效好,IMD101 展现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 [12][13] - 莱古比星设计特色是 6 - 马来酰亚胺基团降低毒性、延长半衰期,四肽氨基酸基团增强特异性和靶向性 [16][17] - 2024 年 2 月昂利康与亲合力合作,小分子偶联药物赛道潜力大,可关注相关公司及合作上市企业如昂利康等,还可关注创新药海外 BD 趋势和国内政策新增量相关机会及对应公司 [17][18] 板块行情回顾 医疗保健行业估值情况 - 截至 2025 年 7 月 25 日,医药生物行业 TTM - PE 为 51.14 倍,比历史最低高 110%,相对沪深 300 溢价率 279%,高于过去十年平均 38 个百分点 [19] 行业指数表现 - 2025 年 7 月 21 日 - 25 日,上证综指涨 1.67%、创业板涨 2.76%、沪深 300 涨 1.69%,建筑材料等涨幅靠前,银行等下跌较多,医药生物涨 1.90%,在 27 个子行业中排第 16 位 [26] 子行业一周表现 - 本周医药生物板块涨 1.90%,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和化学原料药涨幅靠前,仅化学制剂下跌 [29] 行业个股表现 - 板块涨幅前 3 个股为海特生物、振东制药、塞力医疗,跌幅前 3 为永安药业、力生制药、信立泰 [32] 行业动态 - 2025 年 7 月 22 日,免疫治疗公司 Scancell 的 DNA 癌症疫苗 SCIB1 与其改良版 iSCIB1 + 在 2 期试验中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将对 iSCIB1 + 进一步开发 [33][34][35] - 2025 年 7 月 22 日,赛诺菲以 16 亿美元收购 Vicebio,加强呼吸道病毒疫苗领域研发布局,Vicebio 专注开发新一代呼吸道病毒疫苗,其 VXB - 241 疫苗 1 期试验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36][37] - Ionis 的反义寡核苷酸疗法 donidalorsen 在 3 期研究中使患者平均每月 HAE 发作次数减少 62%,84% 患者更偏好该疗法 [38][39] - 2025 年 7 月 23 日,pnimed 公司的潜在“first - in - class”口服候选药物 AD109 在 3 期试验中达主要终点,计划 2026 年初向美国 FDA 递交新药申请 [40][41] - 2025 年 7 月 23 日,美国 FDA 批准 LEO Pharma 的 Anzupgo 乳膏用于治疗中重度慢性手部湿疹成人患者,该药物是“first - in - class”外用泛 JAK 抑制剂 [42][43] - 2025 年 7 月 23 日,Revolution Medicines 的 RAS(ON)G12C 选择性抑制剂 elironrasib 获美国 FDA 突破性疗法认定,之前试验显示其耐受性好,疗效佳 [44] - 2025 年 7 月 23 日,Abivax 公司的 obefazimod 在两项 3 期试验中达主要和关键次要终点,耐受性良好,维持治疗研究预计 2026 年二季度公布结果 [45][46] - 2025 年 7 月 23 日,Avidity Biosciences 的 delpacibart zotadirsen 获美国 FDA 突破性疗法认定,预计年底向 FDA 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之前研究显示其疗效显著 [48] - 2025 年 7 月 25 日,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药品委员会对反义寡核苷酸疗法 Tryngolza 给出积极意见,推荐用于治疗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成人患者,研究显示其能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和急性胰腺炎风险,安全性好 [50][51]
创新药崛起带动基金业绩普涨,规模分化背后资金分歧加剧
第一财经· 2025-07-24 21:19
医药主题基金表现 - 创新药板块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73.62%,超四分之一成份股实现股价翻倍,其中三生制药、荣昌生物的年内涨幅分别为367.05%、395.58% [2] - 超过98%的医药相关主题基金今年以来实现上涨,72只产品涨幅超50%,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发起式A等产品年内回报翻倍 [1][2] - 业绩分化明显,泰康医疗健康股票发起A年内回报为-3.41%,易方达标普医疗保健LOF等产品亦录得负收益 [2] 资金流向分化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发起式A规模单季度暴增超30倍,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联接A等产品规模环比增加10倍至27倍 [1][3] - 广发医药精选股票A年内回报51.06%但规模环比减少58%,建信医疗健康行业股票A份额单季度减少131.6亿份 [3] - 在年内收益率超过30%的127只医药基金中,三成以上产品规模环比下降 [3] 投资者行为分析 - 部分投资者在净值回血后选择赎回离场规避短期回调风险 [4] - 医药属于高波动高弹性板块,营销推广上更加克制审慎 [4] - 近一个月有超过67亿元资金从相关医药主题产品中流出,华宝医疗ETF净流出16.25亿元 [5] 创新药板块前景 - 创新药产业持续兑现发展预期,推动板块强势崛起 [5] - 公募基金重仓的30只创新药个股中加仓与减仓各占半数,恒瑞医药等被减持超1800万股 [6] - 机构普遍认同创新药板块长期投资价值,当前调整或为布局窗口 [6] - 中国创新药在诸多靶点研发进度和疗效超过海外药企,海外药企有补充管线布局需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