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发起A
icon
搜索文档
1985只“权益类基金”创新高!近一年20强全是“翻倍基”!医药、北交所主题基金成大赢家!
私募排排网· 2025-08-11 11:48
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A股三大股指单边上扬,上证指数涨幅3.74%,深证成指涨幅5.20%,创业板指涨幅8.14% [4] - 1985只成立满1年的权益类基金在2025年7月净值创历史新高 [4] 基金业绩排名 今年1-7月收益前20强 - 上榜门槛为74%,医药主题基金占14只 [5] - 前三名: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发起A(113.51%)、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A(113.30%)、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A(97.33%) [5][9] - 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发起A成立于2023年12月29日,成立以来累计收益88.72%(基准48.22%),重仓港股医药龙头如信达生物、百济神州 [10][11] 近1年收益前20强 - 上榜门槛超100%(均为翻倍基),北交所主题基金占6只,医药主题基金占5只 [12] - 前三名: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A(202.70%)、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混合A(152.49%)、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混合A(139.98%) [16] -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A成立于2022年8月16日,成立以来累计收益143.19%(基准30.50%),重仓青矩技术、万通液压等北交所个股 [17][18] 近3年收益前20强 - 上榜门槛超74%,前三名: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混合A(135.25%)、嘉实互融精选股票A(120.26%)、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混合A(108.56%) [19][23] - 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混合A成立于2021年11月23日,成立以来累计收益87.14%(基准13.49%),重仓锦波生物、民士达等北交所个股 [24][25] 近5年收益前20强 - 上榜门槛超97%,前三名: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262.69%)、东吴新趋势价值线混合(183.15%)、东吴移动互联混合A(178.89%) [26][30] - 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成立于2017年11月14日,成立以来累计收益488.86%(基准10.95%),重仓裕兴股份、国检集团等传统行业个股 [31][32] 行业趋势 - 医药主题基金表现突出,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发起A等产品领涨 [5][11] - 北交所主题基金成为近1年及近3年收益榜单重要力量,中信建投、汇添富等旗下产品表现亮眼 [12][19] - 长期业绩领先基金如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展示出传统行业配置策略的有效性 [26][31]
重磅会议召开!这些基金年内涨超100%!
天天基金网· 2025-07-30 19:30
A股市场表现 - A股触底回升,沪指午后翻红并创年内新高,深成指和创业板指下跌 [1][7] - 两市成交额超1.84万亿元,消费、传媒、中药板块上涨,电池、光伏、券商板块回调 [5] - 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热点题材轮动快且缺乏持续性,资金追高动能不足 [6] 政治局会议信号 - 会议决定10月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部署下半年工作 [8] - 强调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首次提出"融资平台出清"路线图,利好银行、基建板块 [9] - 释放消费提振信号,提出"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刺激旅游、零售、食品饮料板块 [10] - 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12] 市场情绪与资金面 - 沪指突破3600点,"牛市"氛围渐浓,近一个月57%的券商策略报告标题含"牛市" [13] - 两融资金连续五周流入超百亿,沪深两融余额突破1.9万亿,科技成长仍是资金偏好方向 [13] - 市场持续走强需满足三个条件:成交量持续放大、热点板块带动赚钱效应、资金流入态势延续 [15] 基金表现与选择 - 年内多只基金收益超100%,主要集中在创新药、医药、医疗主题 [17] - 翻倍基短期快速上涨风险高,建议理性分析长期业绩、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环境 [19] - 基金选择三大指南:聚焦长期业绩稳定性、穿透投资策略与持仓、匹配个人风险偏好 [20] 行业与板块动态 - 消费复苏与科技创新共舞,投资者需均衡配置,布局长期 [15] - 创新药板块短期保持乐观谨慎,上涨趋势未现明显拐点,不建议过分追高 [18]
基金市场周报:建筑材料板块表现较优,主动投资混合基金平均收益相对领先-20250728
上海证券· 2025-07-28 19:22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7.21 - 2025.7.25期间,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上涨,申万一级行业涨多跌少,海外权益市场重要指数涨多跌少,国际黄金价格下跌,各类型基金涨多跌少 [2] 权益类 - 本期申万一级行业涨多跌少,建筑材料和煤炭表现较好,近12期综合和医药生物表现较好 [9] - 本期重仓电子和煤炭等行业的权益类基金表现较优 [14] - 列出收益率较高的代表性主动投资股票基金、指数股票基金和主动投资混合基金及对应收益率 [15][16] 固收类 - 本期债市代表指数跌多涨少,各类债券基金跌多涨少,可转债基金本期收益相对领先,今年综合业绩表现较好 [17] - 列出各类别债券型基金本期及今年以来收益表现,以及收益率较高的代表性主动投资债券基金及对应收益率 [18] QDII类 - 本期各类QDII基金涨多跌少,权益基金 - 亚太及新兴类QDII基金平均收益领先,今年权益基金 - 大中华类QDII基金涨幅较大 [19] - 列出各类别QDII基金本期及今年以来收益表现,以及收益率较高的QDII基金及对应收益率 [21]
创新药崛起带动基金业绩普涨,规模分化背后资金分歧加剧
第一财经· 2025-07-24 21:19
医药主题基金表现 - 创新药板块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73.62%,超四分之一成份股实现股价翻倍,其中三生制药、荣昌生物的年内涨幅分别为367.05%、395.58% [2] - 超过98%的医药相关主题基金今年以来实现上涨,72只产品涨幅超50%,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发起式A等产品年内回报翻倍 [1][2] - 业绩分化明显,泰康医疗健康股票发起A年内回报为-3.41%,易方达标普医疗保健LOF等产品亦录得负收益 [2] 资金流向分化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发起式A规模单季度暴增超30倍,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联接A等产品规模环比增加10倍至27倍 [1][3] - 广发医药精选股票A年内回报51.06%但规模环比减少58%,建信医疗健康行业股票A份额单季度减少131.6亿份 [3] - 在年内收益率超过30%的127只医药基金中,三成以上产品规模环比下降 [3] 投资者行为分析 - 部分投资者在净值回血后选择赎回离场规避短期回调风险 [4] - 医药属于高波动高弹性板块,营销推广上更加克制审慎 [4] - 近一个月有超过67亿元资金从相关医药主题产品中流出,华宝医疗ETF净流出16.25亿元 [5] 创新药板块前景 - 创新药产业持续兑现发展预期,推动板块强势崛起 [5] - 公募基金重仓的30只创新药个股中加仓与减仓各占半数,恒瑞医药等被减持超1800万股 [6] - 机构普遍认同创新药板块长期投资价值,当前调整或为布局窗口 [6] - 中国创新药在诸多靶点研发进度和疗效超过海外药企,海外药企有补充管线布局需求 [7]
翻倍基上新!近一年涨幅翻倍的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7-16 16:35
市场整体表现 - 大盘震荡上行至3500点 科技成长板块弹性更大 [1] - 市场成交额维持在1.5万亿左右 显示活跃状态 [1] - 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表现优于指数基金 涌现多只翻倍基金 [1] 翻倍基金筛选与表现 - 筛选标准为近1年业绩翻倍 剔除北交所主题基金和C类份额 [1]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近1年收益133.08% 今年来45.19% [2]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近1年收益119.72% 今年来51.34% [2] - 诺安多策略混合A近1年收益111.87% 近3月27.12% [2] -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A近1年收益106.94% 今年来56.45% [2]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A近1年收益106.85% 单日涨幅7.02% [2][3] - 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发起A近1年收益106.19% 今年来91.36% [2] -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A近1年收益104.47% 今年来89.57% [2] - 中航趋势领航混合发起A近1年收益103.02% 今年来39.88% [2]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A深度分析 - 单日净值大涨7.02% 因英伟达H20芯片出口利好带动持仓股上涨 [3] - 前五大持仓包括中际旭创(10.18%) 胜宏科技(5.96%) 天孚通信(5.47%) [3][4][5] - 二季度新增布局AI相关个股 聚焦AI基础设施/应用/国产产业链等五大方向 [5] - 基金经理看好中国AI发展潜力 关注基础模型/核心算法/先进芯片等领域 [5] 其他翻倍基金特点 -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A基金经理有传统汽车行业背景 前十大持仓占比36.90% [6] - 中航趋势领航混合发起A重仓机器人产业 与鹏华碳中和/永赢先进制造等基金类似 [7] - 中银港股通医药/永赢医药创新专注港股创新药板块 今年表现突出 [7] - 诺安多策略混合采用微盘股量化策略 由孔宪政2023年接手后改造 [7]
政策+估值+业绩三方发力,创新药投资机遇再现
经济观察网· 2025-07-14 15:10
2025年7月,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研发支 持、医保准入、临床应用等维度推出16条具体举措,标志着中国创新药行业正式进入"全生命周期"政策 支持阶段。政策的推出叠加行业基本面的持续改善,正为创新药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当前,创新药投资的结构性机会凸显。中银基金医药主题基金经理郑宁看好创新药的后续发展,他表示 创新药既有当下的业绩释放,又有未来的星辰大海,在全市场成长股中是相当稀缺的存在。 此次,《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出台,有望疏通创新药从上市到临床应用的全部流程, 真正做到打通"最后一公里"。自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创新药"以来,国家已经陆续发布了 一系列对创新药的支持政策,覆盖了从早期的投融资、研发及药品审批、上市后的定价、配备使用,到 支付层面的商业保险和医保支付等各类场景。系统性的支持有望帮助国内药企在创新药领域关键时刻实 现从"仿创结合"向"全球原研"的转型。 政策利好在创新药板块的表现上展现出了较为直接的催化效果。以港股市场为例,截至2025年7月9日,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累计涨幅68.71%。与此同时,当前指数 ...
公募基金半年收益榜“剧透” 创新药配置价值凸显
证券日报· 2025-06-19 00:17
医药类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6月18日医药类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达19.66%显著高于全部公募基金平均2.83%的增长率 [1][2] - 年内基金收益排名前100名中医药类基金占据49席接近半壁江山 [1][2] - 部分医药类基金如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发起式A等年内净值增长率保持在70%左右 [2] - 名称包含"创新药"的34只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7.68%其中21只增长率超20% [2] 创新药板块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如药品集采机制完善和新药审批流程加快对行业发展起关键作用 [3] - 2025年至2028年将是中国创新药企业集体步入盈利期的关键阶段2025年为行业跨越盈利的关键年 [3] - 创新药上市进入医保放量将推动企业从无收入无利润向报表端非线性增长转变 [3] - 国内创新药企业与跨国药企达成多项授权合作彰显全球竞争力推动管线价值重估 [5] 基金经理观点与配置逻辑 - 创新药板块存在价值洼地多家企业估值已具备吸引力 [4] - 市场对于被低估的中国优质创新药资产进行价值发现 [4] - 产业资本出价相较二级市场具有明显溢价案例增多 [4] - 国内工程师红利使研发效率相较海外同行具有明显优势海外授权分成模式具备可持续性 [4] - 行业龙头公司首次盈亏平衡标志行业开始具备自身造血能力 [4] - 政府集采影响开始弱化 [4]
公募基金上半年业绩排名进入倒计时 医药基金霸屏收益榜
深圳商报· 2025-06-18 02:21
公募基金上半年业绩表现 - 今年以来基金总体平均收益率为3.16% 其中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总体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64%与4.5% [1] - 医药相关主题基金表现突出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发起式A收益率达87.11%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A收益率为80.21% 多只医药基金净值涨幅超60% [1] - A股医药板块指数上涨8.09% 医药主题全收益涨5.89% 远超上证指数等主要指数同期表现 [1] - 港股生物医药板块指数上涨近25% 中医药板块指数上涨7.56% [1] 创新药板块表现 - A股创新药板块指数大涨近23% 港股创新药板块指数涨幅高达59.25% [1] - 1类创新药获批数量创5年新高 国内创新药研发进入突破性发展阶段 [2] - 政策端持续释放积极信号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并推动商保创新药目录落地 [2] 创新药投资建议 - 投资前需明确持仓周期、收益预期及风险承受能力 [2] - 关注估值的历史分位 而非单纯对比价格 [2] - 制定长期计划并严格执行 减少短期盯盘行为 [2] - 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头部企业及差异化创新的公司值得长期关注 [2]
港股基金暂居公募年内收益榜榜首 机构看好港股配置价值
深圳商报· 2025-05-27 01:21
港股基金表现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QDII)A今年以来净值上涨66.78%,最近一周涨幅达10%,暂居公募基金业绩榜首 [1] - 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发起A等多只港股主题基金年内收益超过30% [1] -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发起式、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A等产品净值涨幅超60% [1] 港股市场表现 - 香港恒生指数今年以来涨16.06%,国企指数涨15.74%,恒生科技指数涨15.47% [1] -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A股主要指数同期下跌 [1] - 主动偏股基金对港股配置比例超过30%,达到近5年新高,相比上季度末提升5.2个百分点 [1] 行业配置建议 - 科技+消费被视为港股配置主线 [1] - 建议关注我国自主研发进度加快的科技板块 [2] - 耐用消费品、国防军工、家电、纺织服装等外贸板块值得关注 [2] - 受益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的央国企、科技企业等板块具有投资机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