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荣昌生物(688331)
icon
搜索文档
荣昌生物(688331)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关于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2025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及2025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之法律意见书
2025-06-26 22:30
股东大会召开信息 - 2025年6月26日召开2024年年度、2025年第一次A股及H股类别股东大会[3] - 2025年5月26日决定召开本次股东大会[7] - 2025年5月27日刊登《股东大会通知》[8] - 现场会议于2025年6月26日14:00在山东烟台召开[9] - 交易系统投票时间为2025年6月26日9:15 - 9:25等时段[9] - 互联网投票时间为2025年6月26日9:15 - 15:00[9] 股东出席情况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A股现场13人,代表192,816,032股,占34.2110%[11]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网络投票95人,代表24,527,537股,占4.3519%[11]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中小投资者100人,代表24,540,437股,占4.3542%[11]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H股3人,代表34,102,875股,占6.0508%[12]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共111人,代表251,446,444股,占44.6137%[12] - 2025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108人,代表217,343,569股,占61.2189%[14] - 2025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1人,代表38,588,794股,占18.5006%[15] 议案表决情况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同意251,368,332股,占99.9689%[19]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同意251,366,232股,占99.9681%[24]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中小投资者同意24,505,225股,占99.8565%[24] - 《续聘2025年度境内外会计师事务所》同意251,366,378股,占99.9682%[25] - 《确认董事薪酬》同意251,359,204股,占99.9653%[26] - 《确认监事薪酬》同意239,666,073股,占95.3150%[28] - 《增发公司股份一般性授权》同意236,902,389股,占94.2158%[29] - 《变更注册资本等》同意234,156,919股,占93.1240%[30] - 《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同意233,087,102股,占92.6985%[31] - 《修订<董事会议事规则>》同意251,366,372股,占99.9682%[32] - 《修订<独立董事工作制度>》同意234,530,440股,占93.2725%[33] - 《变更注册资本等》A股类别同意208,929,482股,占96.1287%[34] - 《变更注册资本等》H股类别同意25,221,438股,占65.3595%[35] - 《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A股类别同意208,935,436股,占96.1314%[36] - 《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H股类别同意24,146,599股,占62.5741%[36] 合法性说明 - 股东大会召集和召开程序符合规定[38] - 股东大会表决程序和结果合法有效[38]
荣昌生物跌18.36% 营业部龙虎榜净卖出1.37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21:02
荣昌生物股价异动 - 6月26日收盘价60.70元,单日跌幅达18.36%,振幅7.60%,换手率14.96%,成交额14.82亿元 [2] - 因日收盘价跌幅达15%登上科创板龙虎榜 [2] 龙虎榜交易数据 - 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6.07亿元,其中买入2.35亿元,卖出3.72亿元,净卖出1.37亿元 [2] - 买入端:两家机构席位合计买入1.17亿元(买一6292.64万元+买二5450.62万元),沪股通买入4954.42万元 [2][3] - 卖出端:一家机构卖出8570.37万元,沪股通卖出6352.54万元,营业部合计卖出2.23亿元 [2][3] - 机构席位净买入3172.88万元,沪股通净卖出1398.12万元 [2]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0亿元 [3] 主要交易席位明细 - 买入前五:东方证券张家港东环路营业部3522.98万元,天风证券上海浦东分公司3292.24万元 [3] - 卖出前五:浙商证券成都董家湾北街营业部1.06亿元,中金上海分公司6890.78万元,摩根大通上海银城中路营业部4846.36万元 [3]
超42亿美元授权协议落地,荣昌生物股价一度跌停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6-26 17:18
合作交易细节 - 公司与美国VorBio公司达成合作,将泰它西普有偿许可给VorBio,后者获得除大中华区外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权利 [1] - 合作采用首付款和认购股权相结合的模式,不同于常规BD合作 [1] - 公司将获得1.25亿美元首付款及认股权证,包含4500万美元首付款、8000万美元认股权证(假设充分行使认股权证,持有人可认购VorBio 3.2亿股股份,占其股本扩大后的23%) [1] - 还有最高41.0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高个位数至双位数的销售提成,交易金额最高达42.3亿美元 [1] 产品信息 - 泰它西普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重组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增殖诱导配体(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 [1] - 该药物可以同时阻止B细胞的异常分化和成熟,减少致病性抗体的产生 [1] - 在中国已获批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MG)、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关节炎(RA) [1] - MG适应症已获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及美国和欧盟药监机构孤儿药资格 [1] - 2024年全年,泰它西普销量已突破150万支 [1] 市场反应与公司表现 - 消息发出后,26日开盘公司港股和A股均大跌,其中A股盘中一度触及跌停,最终收跌18.36% [2] - 但年内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101%,合作正式宣布前还曾连续四个交易日上涨 [2] - 有分析称首付款金额偏低(4500万美元),且合作方VorBio公司规模较小,导致业内认为BD落地不及预期 [2] 公司财务状况 - 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7.72亿元、10.83亿元、17.17亿元 [2] - 2021年短暂实现盈利2.76亿元,2022年亏损9.99亿元,到2024年亏损已扩大至14.68亿元 [2] 合作意义 - 交易将加速泰它西普的海外市场拓展,为全球患者提供创新治疗方案 [2] - 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品牌价值和国际影响力 [2] - 通过引入合作伙伴,公司可加速产品全球开发进程 [2]
融资1.75亿美元与裁员95%:荣昌生物这次押对了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6:36
荣昌生物与Vor Bio的合作及融资 - 荣昌生物与Vor Bio达成42亿美元的风险合作,包括1.25亿美元现金及认股权证(4500万美元首付款和8000万美元认股权证)以及最高41.0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5] - Vor Bio将获得泰它西普药物除大中华区外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权利 [5] - 荣昌生物还将享有基于销售额的高个位数至双位数的提成 [5] - Vor Bio完成1.75亿美元私募融资,发行7亿份认股权证,每股定价0.25美元 [2][9] -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推动泰它西普的全球开发及公司日常运营 [2][9] Vor Bio的战略转型及挑战 - Vor Bio宣布战略转型,专注于革新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重心转向泰它西普 [8] - 公司任命让-保罗·克雷斯博士为新任CEO兼董事会主席,其曾成功领导MorphoSys的抗癌药物Monjuvi开发及商业化 [8] - Vor Bio此前暂停所有临床和生产活动,裁员约95%,仅保留8名员工 [6]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现金储备仅为9190万美元,并收到纳斯达克不合规通知,需在180天内将股价提升至1美元以上以避免退市 [6] - 分析师对Vor Bio前景持悲观态度,Stifel将目标价从5美元降至0.3美元,Baird从14美元下调至0.25美元 [6] 泰它西普的市场潜力及竞争 - 泰它西普是一种全球首创的BLyS/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已在中国获批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 [8] - 中国重症肌无力生物制剂市场预计2025年突破50亿元 [8] - 泰它西普在重症肌无力领域获得中国NMPA突破性治疗品种认定、美国FDA孤儿药资格和快速通道资格 [9] - 全球已有3款C5抑制剂和2款FcRn单抗上市,中国上市药物数量有限,仅有再鼎医药的艾加莫德和阿斯利康的依库珠单抗 [9] - 荣昌生物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在国内获批泰它西普,并积极推进海外III期试验 [9] 荣昌生物的财务状况及风险 - 2024年荣昌生物营业总收入17.17亿元,同比增长58.5%,产品销售额16.99亿元,同比增长61.9%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4.68亿元,扣非后净亏损15.08亿元 [6] - 公司货币资金为7.62亿元,短期和长期借款总额超过25亿元,资产负债率升至63.88% [7] - 公司有12条处于三期临床阶段的管线,其中半数为国际临床,均处于高投入阶段 [7] - 若Vor Bio执行出现偏差导致泰它西普上市推迟,可能影响荣昌生物全球市场布局 [7]
荣昌生物的创新药出海交易为何带崩股价?
新浪财经· 2025-06-26 15:46
交易条款 - 公司将泰它西普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独家权利授权给美国Vor Bio公司 [1] - 交易对价包括1.25亿美元现金及认股权证(4500万美元首付款+8000万美元认股权证) [1] - Vor Bio公司将支付最高41.05亿美元的临床注册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 [1] - 公司将获得高个位数至双位数销售提成 [1] - 公司及其全资附属主体将持有Vor Bio公司约23%股权 [1][4] 市场反应 - 公告后公司A股一度跌停(-20%),收盘跌18.36%,市值342.11亿元 [1] - H股盘中暴跌25%,收盘跌16.26%,市值316.47亿港元 [1] - 创新药板块整体受拖累,概念跌幅居前 [2] - 此前4个交易日股价累计上涨34.37%,6月25日创2024年新高70.1元/股 [3] 交易背景 - 采用NewCo模式,通过新成立公司推进海外商业化 [4] - 相比康方生物同类交易(首付5亿美元,总额50亿美元),本次条款规模较小 [4] - 市场预期落差主要源于首付款4500万美元低于预期 [3] - 此前公司曾透露多家跨国药企主动接洽商务合作 [3] 产品进展 - 泰它西普是全球首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双靶点生物制剂(2021年3月获批) [5] - 2024年5月获批重症肌无力新适应症 [3] - 2024年7月获批类风湿关节炎适应症 [6] - 2025年5月获批成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适应症 [6] - 重症肌无力海外Ⅲ期临床正在入组,目标2025年底完成 [7] - 干燥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适应症全球Ⅲ期临床进行中 [9] 产品优势 - 采用双靶点机制(BLyS+APRIL),实现源头抑制 [5] - 专利权期限延长至2032年6月 [3] - 已获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 [3]
A股收评:三大指数小幅回调,军工、银行股走强
格隆汇· 2025-06-26 15:3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小幅回调 沪指跌0.22%报3448点 深证成指跌0.48% 创业板指跌0.66% 全天成交1.62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缩量163亿元 全市场超3600股下跌 [1] - 券商股回调 国泰海通跌4.29% 东方财富跌3.63% 国信证券跌2.19% 信达证券跌2.16% 兴业证券跌1.89% 中信证券跌1.64% [4][5] 领涨板块 - 军工板块掀涨停潮 中科海讯20cm涨停 国瑞科技19.96%涨停 北方导航10.01%涨停 建设工业10%涨停 长城军工9.99%涨停 北方长龙涨8.34% [9][10] - 银行股强势 苏州银行涨5.06% 青岛银行涨4.97% 重庆银行涨3.23% 平安银行涨2.90% 江苏银行涨2.30% 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创新高 [11][12] - 固态电池概念大涨 派特尔30cm涨停 中仑新材20cm涨停 德福科技涨12.41% 东方锆业10.05%涨停 普路通10.03%涨停 华锋股份10.02%涨停 [13] 领跌板块 - 创新药概念走低 荣昌生物跌18.36% 悦康药业跌9.03% 昂利康跌6% 海辰药业跌4.98% 华海药业跌4.52% 奥赛康跌4.48% [6] - 脑机接口概念弱势 倍益康跌5.37% 荣泰健康跌4.53% 倍轻松跌4.51% 创新医疗跌4.28% 三博脑科跌2.17% 汉威科技跌2.03% [8][9] 行业热点事件 - 军工板块受阅兵消息刺激 9月3日将展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 包括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 [10] - 荣昌生物与美国Vor Bio达成41.05亿美元泰它西普海外授权协议 但市场反应负面 股价大跌18.36% [7] - 美股固态电池QuantumScape上涨30.95% 因宣布下一代固态锂金属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13] 后市展望 - 中国银河证券预测2025年下半年A股或呈现震荡向上行情 新一轮供给侧改革正在酝酿 资本市场投融资改革深化将支撑市场 新兴产业变革与制度创新成为驱动市场价值重构的核心力量 [14]
荣昌生物BD变局引爆17%闪崩!高波动常态下恒生医疗ETF(513060)成资金避风港
新浪财经· 2025-06-26 14:34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26日港股上午盘三大指数未能延续上涨行情,恒生指数下跌0.48%,国企指数下跌0.51%,恒生科技指数平收 [1] - 创新药概念股和煤炭股跌幅明显,荣昌生物大跌近17% [1] - 恒生医疗ETF(513060)盘中跌近3%,成交额破12亿元,换手率超15%,持续溢价 [1] 荣昌生物海外授权协议分析 - 泰它西普海外授权协议表面金额巨大,首付款1.25亿美元+最高41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但核心条款低于市场预期 [1] - 首付款结构不及预期:1.25亿美元中仅4500万美元为现金,其余8000万美元为认股权证(可认购Vor Bio 23%股权) [1] - 里程碑实现风险高:41亿美元里程碑付款需满足临床、注册及销售等多重条件,泰它西普美国SLE适应症开发已暂停,gMG适应症预计2027年获批 [2] - 股权依赖隐含风险:认股权证价值与Vor Bio股价深度绑定,合作进展不顺可能产生双向波动 [2] 创新药行业风险特征 - 研发节点风险:泰它西普美国gMG III期数据2025年公布,SLE I期数据延至2025年读出,关键数据失败可能导致估值重构 [3] - 现金流敏感性强:荣昌生物2024年亏损14.7亿元,2025年Q1经营现金流为-1.88亿元 [4] - 竞争格局变化:泰它西普gMG适应症面临FcRn抑制剂竞争,SLE领域需对抗GSK贝利尤单抗 [4] 恒生医疗ETF优势分析 - 成分股分散化: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覆盖68家企业,荣昌生物权重仅0.19%,单一个股波动对指数冲击有限 [4] - 头部企业集聚: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合计约57%(百济神州、药明生物、信达生物等) [4] - 覆盖全产业链:包括创新药、CXO、医疗器械及医疗服务,降低技术路线单一风险 [4] - 历史估值洼地:指数最新PE-TTM仅27.49倍,处于近3年历史分位8.87% [5] 创新药投资策略 - 创新药投资需"重赛道、轻个股",通过恒生医疗ETF(513060)分散持有整个医疗生态,规避个股黑天鹅风险 [5]
又见“纸面富贵”?荣昌生物“史诗级BD”吓崩股价
格隆汇· 2025-06-26 13:55
核心交易内容 - 荣昌生物将泰它西普大中华区以外全球权益授权给美国Vor Bio,交易总金额达42.3亿美元,包括1.25亿美元现金及认股权证(4500万美元首付款+8000万美元认股权证)和最高41.0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1] - 认股权证可认购Vor Bio 3.2亿股普通股(占其扩大后总股本23%),行权价每股0.0001美元 [1] - 荣昌生物还将获得高个位数至双位数销售提成 [1] 市场反应 - 交易公布后荣昌生物A股盘中跌停(-17.62%至61.25元),H股最大跌幅25%(收跌16%至55.85港元)[3] - 股价暴跌源于市场对交易结构不满:首付款占比仅3.6%(4500万/42.3亿),里程碑付款兑现不确定性高 [8] - 消息公布前股价已创阶段新高,部分资金选择利好兑现 [8] 合作方风险 - Vor Bio为纳斯达克上市生物技术公司(代码VOR),专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 [11] - 公司经营困难:曾裁员95%,员工维持个位数,现金流紧张 [12] - 市场质疑其推进泰它西普全球临床及商业化能力 [12]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营收17.17亿元(同比+58.54%),净亏损14.68亿元 [14] - 2025年Q1亏损收窄至2.54亿元(同比+27.16%),营收5.26亿元(同比+59.17%)[16] - 当前到账现金仅4500万美元,对财务状况改善有限 [16] 战略意义与挑战 - 长期战略价值:启动全球化第二曲线,提升泰它西普全球估值,借力进入欧美市场 [17] - 短期挑战:里程碑付款不确定性、合作方履约风险、持续亏损形成股价压力 [17]
创新药授权金额超40亿美元,荣昌生物股价为何下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2:51
荣昌生物BD交易 - 荣昌生物将泰它西普全球权益(除大中华区)授权给Vor Bio 总交易额达42.3亿美元 包括1.25亿美元首付款及认股权证(4500万美元现金+8000万美元认股权证)和最高41.0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另含高个位数至双位数销售分成 [2] - 认股权证可认购Vor Bio 3.2亿股普通股 约占其扩大后总股本23% 行权价0.0001美元/股 [2] - 公司称合作将加速产品全球化开发 增强现金流并分散研发风险 [3] 交易方背景 - Vor Bio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代码VOR) 总市值6922.8万美元(约5亿元人民币) 公告前一日股价单日暴涨74.21% [4] - 主要投资人包括RA Capital、名信资本等知名基金 RA Capital专注医疗领域全周期投资 [7] 产品管线进展 - 泰它西普在中国已获批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 2024年销量突破150万支 [4] - 重症肌无力适应症全球III期临床进行中 获FDA快速通道及欧美孤儿药资格 [4] 市场反应 - 公告后荣昌生物A股跌16.65% 港股跌16.93% 盘中A股一度20CM跌停 [5] - 投资者质疑首付款现金占比低(4500万/1.25亿)及Vor Bio开发能力(市值仅为荣昌1/60) [6] 创新药行业动态 - 2024年国内创新药对外授权首付款超25亿美元 总交易额达500亿美元 已达2023全年水平 [8] - 同花顺创新药指数4月9日至6月13日涨幅超40% 行业进入系统性估值提升阶段 [8] - 全球20大畅销药中17种专利2030年前到期 2024年总销售额2530亿美元 中国药企贡献全球36%临床药物资产(仅次于美国38%) [9]
一笔42亿美元的交易:泰它西普“出海”,荣昌生物陷风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2:43
交易概述 - 荣昌生物将自主研发的泰它西普药物授权给美国Vor Bio公司,交易总价值达42亿美元,包括1.25亿美元现金和认股权证以及最高41.0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1] - Vor Bio获得泰它西普在全球范围内(除大中华区外)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权利 [1] - 荣昌生物还将获得基于销售额的高个位数至双位数的提成 [1] 交易结构分析 - 交易结构包括4500万美元现金首付、8000万美元认股权证以及41.0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2] - 认股权证允许以每股0.0001美元认购Vor Bio 3.2亿股普通股,约占Vor Bio扩大后总股本的23% [1] - 这种"首付+股权+里程碑"的三段式设计是在传统License-out模式上嫁接资本纽带 [2] 公司财务状况 - 荣昌生物2024年营业收入17.15亿元,同比增长58.40%,但净亏损14.68亿元 [3] - 公司货币资金7.62亿元,短期和长期借款总额超过25亿元,资产负债率63.88% [4] - Vor Bio在2024年末现金储备9190万美元,预计可支持运营至2026年第一季度 [2] 产品表现 - 泰它西普2024年销量突破150万支,同比增长94.87% [3] - 维迪西妥单抗2024年销量超过23万支,同比增长36.54% [3] - 两款核心产品销售增速从2024年一季度环比增长24.48%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3.54% [3] 行业趋势 - 创新药出海模式正从传统"借船出海"向NewCo模式转变 [6] - 2025年1月已有5家公司以NewCo模式成立新公司 [6] - NewCo模式相当于out-licensing加上资金注入,企业可获得前期资金保障并持有股份 [9] 合作伙伴情况 - Vor Bio已宣布裁员95%,仅保留少数员工处理基本运营 [7] - Vor Bio收到纳斯达克不合规通知,需在180天内将股价提升至1美元以上以避免退市 [7] - Vor Bio停止所有临床试验并寻求战略替代方案 [7] 交易意义 - 交易揭示中国创新药出海新逻辑:在资本寒冬中用股权纽带替代现金交易 [10] - 交易成功取决于Vor Bio能否完成战略重组及泰它西普Ⅲ期临床试验数据表现 [10] - 4500万美元现金首付有助于缓解荣昌生物现金流压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