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微(688396)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发展历程、市场政策汇总、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行业步入繁荣发展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3 09:31
行业概述 - 氮化镓功率半导体是电源核心器件,具有高频、电子迁移率高、导通电阻低等优势,能有效降低能量损耗并提升能源转换效率 [2] - 行业经历了萌芽期(1998-2008年)、发展期(2009-2017年)、商业化期(2018-2022年)和繁荣期(2023年至今)四个阶段 [5][7] - 2023年被行业认为是氮化镓指数增长的元年,行业步入繁荣发展期 [5] 市场需求与规模 - 2024年中国氮化镓功率半导体需求量达6.95亿颗,市场规模达12.16亿元,产品单价约为1.75元/颗 [1][14] - 消费电子是最大消费市场,占比超80%,2024年移动通信手持机产量达166952.9万台,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达33912.9万台,同比增长3.22% [11] - 下游应用涵盖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再生能源、数据中心等领域 [10] 技术优势比较 - 氮化镓在耐热性、耐压性、辐射抗性(3.39)、耐压性(3.3 m)、开关频率(2.7 /s)、导通电阻(2000 Ω)等关键指标上显著优于传统硅基半导体 [3] - 与碳化硅相比,氮化镓在开关频率和耐压性方面具有优势,但导通电阻略高 [3] 政策环境 - 国家相继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支持功率半导体行业发展 [8][9] - 政策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推动大中小企业"链式"发展 [9]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硅基板、光刻胶、清洗液、溅射靶材、特殊气体、三甲基镓、生产设备等行业 [10] - 下游应用市场包括消费电子(智能手机、笔记本计算机等快充适配器)、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器、DC-DC变换器等)、再生能源和数据中心 [10] 竞争格局 - 市场集中度较高,国际企业如Power Integrations、Navitas Semiconductor、EPC等凭借先进技术和市场经验占据一定份额 [16] - 国产企业如英诺赛科、士兰微、华润微等凭借技术积累、产能和成本优势,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 [16][17] 代表企业表现 - 英诺赛科采用IDM全产业链模式,拥有全球首条产能最大的8英寸GaN-on-Si晶圆量产线,2023年营业总收入达5.93亿元,同比增长335.17%,2024年达8.29亿元,同比增长39.78% [17][18] - 士兰微是国内IDM龙头企业,技术与产品涵盖绿色电源芯片、MEMS传感器、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等领域,2024年营业总收入达112.2亿元,毛利润21.42亿元,毛利率19.09% [17][20] 未来发展趋势 - 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将在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机、逆变器)和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供电、人形机器人关节器件)领域迎来快速增长 [22] - 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攻克材料生长和器件制造技术难题,推动行业向更高性能、更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22]
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总监PK:臻镭科技CFO李娜薪酬全行业最低,仅为23.9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08 13:27
A股董秘及CFO薪酬概况 - A股市场共有5817家上市公司,2024年CFO薪酬合计达42.43亿元,平均薪酬76.03万元 [1] - 1144位董秘年薪超百万,占比超21% [1] 半导体行业CFO薪酬分析 - 半导体行业135位CFO平均薪酬114.88万元,在124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3位 [1] - 半导体行业CFO平均薪资较上年上升7.49万元,薪酬增幅排名第27位 [1] - 54位CFO薪酬50-100万元占比40%,64位CFO薪酬超100万元占比近50% [2] - 中微公司陈伟文以701.05万元成为薪酬最高CFO,屹唐股份谢妹425.58万元次之 [2] - 臻镭科技李娜23.98万元为薪酬最低的CFO [2] 半导体行业CFO年龄分布 - 135位CFO年龄分布在33-67岁,43-48岁占比近40% [4] - 53岁年龄段平均薪酬最高达191.84万元 [4] - 39岁平均薪酬193.01万元,主要由京仪装备郑帅男339.54万元高薪拉动 [4] - 年龄最大CFO为盛美上海LISA YI LU FENG(67岁),最小为华峰测控黄颖(33岁) [6] 半导体行业CFO学历分析 - 本科63位、硕士57位,合计占比近90% [6] - 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平均薪酬分别为68.36万元、97.68万元、135.71万元、261.10万元 [6] - 三位博士CFO中新恒汇吴忠堂、华润微吴国屹、汇顶科技郭峰伟,郭峰伟薪酬最高且年龄最小 [6] 电子行业CFO薪酬与业绩关系 - CFO薪酬与企业业绩呈显著正相关 [8] - 0-150万元三个薪酬段对应营收增速分别为6.48%、20.52%、29.76% [8] - 对应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7.70%、3.36%、124.88% [8]
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总监PK:盛美上海CFO年龄最高为67岁,2019年末开始任职
新浪财经· 2025-08-08 13:27
A股上市公司CFO薪酬概况 - A股5817家上市公司CFO 2024年薪酬总额达42.43亿元 平均薪酬76.03万元 [1] 半导体行业CFO薪酬水平 - 半导体行业135位CFO平均薪酬114.88万元 在124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3位 [1] - 半导体行业CFO平均薪酬较上年增长7.49万元 增幅在行业中排名第27位 [1] - 薪酬50-100万元区间CFO共54位占比40% 超100万元CFO共64位占比47.4% [2] - 中微公司CFO陈伟文以701.05万元年薪居行业首位 屹唐股份谢妹以425.58万元紧随其后 [2] - 臻镭科技CFO李娜年薪23.98万元为行业最低 [2] 半导体行业CFO年龄分布 - CFO年龄分布于33-67岁区间 43-48岁群体共53人占比39.3% [4] - 53岁年龄段平均薪酬最高达191.84万元 [4] - 39岁CFO平均薪酬193.01万元 主要受京仪装备CFO郑帅男339.54万元高薪拉动 [4] - 京仪装备2024年营收增长38.3% 归母净利润增长28.4% [4] - 最年长CFO为67岁盛美上海LISA YI LU FENG 最年轻为33岁华峰测控黄颖 [6] 半导体行业CFO学历特征 - 本科及硕士学历CFO共120人占比88.9% 其中本科63人 硕士57人 [6] - 学历与薪酬呈正相关:大专68.36万元 本科97.68万元 硕士135.71万元 博士261.10万元 [6] - 三位博士学历CFO分别为新恒汇吴忠堂 华润微吴国屹 汇顶科技郭峰伟 [6] CFO薪酬与业绩关联性 - 电子行业CFO薪酬与业绩显著正相关 0-150万元三个薪酬段对应营收增速分别为6.48% 20.52% 29.76% [8] - 对应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7.70% 3.36% 124.88% 随薪酬提升显著增长 [8]
科创板资金动向:4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4 17:32
科创板资金流向总体情况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6949.86万元,但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2.41亿元 [1] - 科创板个股上涨478只,其中涨停4只(包括南模生物、兴图新科等),下跌107只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的科创板股共243只,净流出的有344只 [1]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个股 - 海光信息主力资金净流入3.98亿元,居首位,股价上涨3.51%,换手率3.60% [2] - 芯原股份净流入1.98亿元,股价上涨10.36%,换手率3.34% [2] - 寒武纪净流入1.89亿元,股价微跌0.01%,换手率1.38% [2] - 复旦微电净流入1.33亿元,股价上涨5.89%,换手率3.92% [2] 主力资金净流出显著个股 - 瑞可达主力资金净流出2.39亿元,股价上涨4.84%,换手率18.70% [1][16] - 电气风电净流出1.26亿元,股价下跌3.73%,换手率4.73% [1][16] - 金盘科技净流出1.16亿元,股价上涨4.07%,换手率6.63% [1][16] 主力资金连续流入个股 - 科汇股份连续9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2] - 博汇科技、华润微均连续8个交易日净流入 [2] 主力资金连续流出个股 - ST逸飞连续16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 [2] - 亿华通连续13个交易日净流出 [2] - 哈铁科技连续12个交易日净流出 [2] 资金流入率较高个股 - 南模生物主力资金流入率16.94%,股价涨停(20.01%),换手率5.24% [3] - 禾信仪器流入率15.05%,股价上涨7.69%,换手率4.21% [2] - 迅捷兴流入率15.52%,股价上涨15.81%,换手率5.18% [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联动 - 兴图新科股价涨停(20.00%),主力资金净流入2982.40万元,换手率12.09% [3] - 卓易信息股价上涨12.08%,主力资金净流入7618.49万元,换手率9.76% [2] - 普元信息股价上涨12.09%,主力资金净流入3334.31万元,换手率16.23% [2]
AI算力设施需求驱动,SiC/GaN打开成长空间
东方证券· 2025-08-02 22:50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4] 核心观点 - AI算力设施需求驱动SiC/GaN功率器件成长空间[1] - AI服务器及数据中心对高压、高效供电需求提升,推动SiC/GaN应用[7][10] - 从通算到智算,单机柜功耗从4~6kW提升至20~50kW,用电规模从20MVA突破至100MW[10] - 800V HVDC架构可提升功率传输效率85%[10] - SiC/GaN材料具备高击穿电场(GaN 3.3MV/cm,SiC 2.8MV/cm)、高电子迁移率(GaN 2000cm²/Vs)等优势[14][15] 技术趋势 - 供电架构从12V转向48V及以上系统,传统铜母线架构面临功率密度瓶颈[7][15] - 英伟达800V HVDC架构直接将13.8kV交流电转换为800V直流[16][17] - 头部厂商如英飞凌基于GaN/SiC推出12kW电源解决方案[18][19] - 2025年GaN功率器件渗透率预计从0.5%(2023年)加速提升[21][25] 重点公司分析 英诺赛科 - 全球GaN功率器件市占率31%(2023年)[34] - 8英寸晶圆产能从1.3万片/月扩至2万片/月(2025年底)[27][34] - 进入英伟达Kyber机架系统供应链,提供700V SolidGaN解决方案[36][37] 闻泰科技 - 半导体业务营收147亿元(2024年),毛利率37.47%[40][42] - 安世半导体全球功率器件排名第三(2023年)[44] - 推出1200V SiC肖特基二极管,主攻AI服务器应用[44][47] 华润微 - SiC产品覆盖650V-1700V平台,GaN G3平台量产[50][51] - 2025年推出1200V 450A/600A SiC主驱模块[50][53] - 氮化镓外延生产基地通线,年产能达亿颗级[51][54] 市场数据 - 2024年SiC功率器件渗透率4.9%,GaN功率器件渗透率0.5%[21][23] - 预测2025年后SiC/GaN在算力设施需求将显著增长[24][25] - 头部厂商扩产:Navitas与力积电合作200mm GaN产线,德州仪器GaN产能提升4倍[27][28]
上证国新科创板国企指数下跌0.77%,前十大权重包含华润微等
搜狐财经· 2025-08-01 22:56
指数表现 - 上证国新科创板国企指数下跌0.77%报1055.29点 成交额225.99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4.40% 近三个月上涨9.87% 年至今上涨9.32% [1] - 指数以2022年12月30日为基日 基点1000.0点 [1] 指数构成 - 十大权重股包括华海清科(5.39%) 华润微(5.01%) 西部超导(4.92%) 中芯国际(4.87%) 华虹公司(4.81%) 海光信息(4.71%) 中微公司(4.6%) 晶合集成(3.48%) 国盾量子(3.33%) 中科星图(2.98%) [1] - 全部样本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1]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占比53.76% 工业占比29.55% 原材料占比9.06% 通信服务占比4.91% 医药卫生占比2.73% [2] 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会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9月上海,一场关于“工业芯”的深度对话即将展开
半导体芯闻· 2025-08-01 18:30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概况 -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是国家级工业盛会,自1999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二十余届,是中国唯一冠以"国家名号"的工业展会 [20] - 2024年第二十四届工博会展览面积达28万平方米,吸引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的20万+人次专业观众,2600余家中外领先企业参与,规模超越德国汉诺威工博会 [20] - 展会覆盖智能绿色制造全产业链,从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到高端装备与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20] 工业算力技术研讨会 - 半导体行业观察将与中国工博会共同举办"打造工业算力'芯'引擎技术研讨会",聚焦工业场景下芯片应用与算力演进 [1] - 研讨会核心议题包括:存储根技术、工业大数据、预测性维护2.0、FPGA芯片应用、IIOT方案落地等 [6][7] - 参会企业包括华为、中兴通讯、华润微电子、TCL科技、京东方、比亚迪等国内领军企业,以及西门子、博世力士乐、FANUC等国际工业巨头 [9] 工业算力发展趋势 - 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水区,算力成为支撑数字时代的核心生产力 [5] - 工业领域对算力提出高标准要求,传统通用算力架构难以满足工业现场对实时性、可靠性与安全性的严苛需求 [5] - 构建以场景为导向的工业专用算力芯片体系已成为行业共识与发展刚需 [5] 半导体行业观察的行业影响力 - 半导体行业观察已成功与慕尼黑上海电子展、NEPCON、上海国际车展等业界标杆展会合作,构建技术传播、品牌塑造与产业赋能的全链条服务生态 [3] - 本次研讨会汇聚航空工业集团、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船舶集团等关键央企代表,以及上海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等产业组织 [9] 产业融合与未来展望 - 算力正在重构工业底层逻辑,芯片成为技术浪潮的内核动力 [23] - 工业算力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在各产业链环节中展现出广泛适配性和战略重要性 [9][10] - 本次研讨会将为工业智能化注入新动能,推动中国工业迈向智能新时代 [21][23]
8月1日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41.8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1 17:13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340.62亿元,其中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41.8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的个股有242只,净流出的有345只 [1] - 科创板个股上涨341只,涨停2只(瑞可达、申联生物),下跌241只 [1] 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 - 11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高测股份净流入1.07亿元居首 [1] - 金盘科技、上海谊众紧随其后,分别净流入8949.65万元和8926.38万元 [1] - 主力资金连续3个交易日以上净流入的个股有39只,科汇股份连续8天净流入天数最多 [2] 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个股 - 东芯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出8.16亿元居首,该股下跌11.37% [1] - 寒武纪、澜起科技分别净流出4.11亿元和3.91亿元 [1] - 主力资金连续流出的个股有194只,ST逸飞连续15天净流出天数最多 [2] 科创板个股表现 - 瑞可达、申联生物两只个股涨停,涨幅分别为19.99%和19.94% [1][2] - 海优新材涨幅12.93%,热景生物涨幅11.03% [2] - 东芯股份跌幅最大达11.37%,ST天微下跌4.37% [1][6] 主力资金流向数据 - 主力资金净流入排名前五:高测股份(10717.14万元)、金盘科技(8949.65万元)、上海谊众(8926.38万元)、微芯生物(8903.15万元)、成都先导(8862.55万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排名前五:东芯股份(-81583.26万元)、寒武纪(-41141.59万元)、澜起科技(-39124.97万元)、中芯国际(-37495.88万元)、仕佳光子(-33247.98万元) [16]
华润微股价微涨0.12% 半导体板块企业受关注
金融界· 2025-07-30 01:36
股价表现 - 7月29日股价48.35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12% [1] - 当日成交量59142手,成交金额达2.8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040.66万元 [1] 公司估值 - 当前总市值641.86亿元 [1] - 市盈率为192.83 [1] 业务概况 - 国内领先的半导体企业,主营业务包括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等产品的研发与制造 [1]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 [1]
东芯股份20%涨停,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早盘一度涨近2%,智能芯片等前沿方向技术创新再迎政策大力支持
新浪财经· 2025-07-29 13:19
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表现 - 盘中震荡走强 早盘一度涨近2% 午间收盘换手5.5% 成交3232.41万元 [1] - 近1年规模增长5.34亿元 近2周份额增长300万份 近21个交易日净流入1510.10万元 [1] - 跟踪的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上涨1.57% 成分股东芯股份上涨20.01% 复旦微电上涨9.26% 纳芯微上涨7.92% [1] 行业政策支持 - 上海市发布《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 支持智能芯片等重点前沿技术创新 按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30% 最高5000万元支持 [2] - 支持创新主体参与国家重大项目 申报市级配套项目 给予最高5000万元支持 战略性项目经批准可获最高50%支持 [2] 行业景气度 - SoC公司半年报显示行业需求高景气 老应用出货量快速增长 新应用开始萌芽 [2] - 龙头公司迭代新产品 拓展产品能力圈 净利率大多呈上升趋势 [2] - SoC芯片将持续受益于端侧AI硬件创新周期 [2] 指数构成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选取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 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相关公司 [3] - 前十大权重股为中芯国际 海光信息 寒武纪 澜起科技 中微公司 芯原股份 恒玄科技 沪硅产业 思特威 华润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