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润微(688396)
icon
搜索文档
摩根士丹利:中国汽车芯片国产化的三大投资主题
摩根· 2025-06-23 10: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观点为In-Line,即分析师预计行业覆盖范围在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一致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增长超其他地区且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汽车芯片企业重要性提升,预计其增长将超全球同行 [23] - 确立中国汽车芯片供应链三个关键投资主题,分别为功率分立器件、ADAS和MCU [23][24]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同比增长约21%,总出口预计同比增长15%,但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基本持平 [6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概要 - 重新评估中国汽车芯片国产化现状,找出未来3 - 5年投资机会 [23] - 看好功率分立器件、ADAS和MCU三个投资主题,分别阐述看好理由 [24] 大趋势 - 纯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和内容量增长,预计到2030年产量近增至目前三倍,渗透率约29%,中国2030年渗透率将达42%,汽车智能化使芯片需求增加,本土公司增速或领先 [27] - 智能手机制造商涉足汽车业务,预计本土自动驾驶SoC提供商等将受益于智能化趋势 [28] - 多数功率半导体公司“中国本土化”战略处早期,本土公司为占份额愿牺牲盈利,若下游有降成本需求,本土公司或扩大份额 [28] 背景 - 2024年中国汽车购买量占全球27%,纯电动汽车消费占56%,每年消费约220亿美元汽车芯片零部件,大中华区厂商供应量占比不足5%,自给率仅15% [37] - 五类框架显示功率分立器件、MCU、ADAS SoC有机会,用五个指标衡量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38] 汽车芯片不同领域情况 - 功率分立器件:中国企业在IGBT和SiC衬底有进展,MOSFET和SiC器件机会多,自给率从2023年12%增至2024年22%,2024年IGBT自给率达54%,预计2027年SiC器件占全球份额18% [40] - MCU:自给率低,2024年仅3%,看好兆易创新等龙头公司凭借产品组合和生态系统支持抓住机会 [41] - ADAS SoC及外围芯片:预计ADAS SoC复合年增长率最高,但本土先进制程产能受限,CIS自给率超100%,车载摄像头数量预计增加 [42] 汽车芯片周期 - 预计2025年中国乘用车需求略增3%,新能源汽车增长21%,汽车OEM库存接近历史平均,供应商和芯片供应商库存仍高,下半年或继续去库存 [51] 全球汽车芯片客户持续去库存 - 2024 - 25年汽车芯片供应链去库存,因交货时间短、经营环境疲软和利率上升,供应商消化库存 [52] - 模拟/MCU供应商库存为新“安全库存”,当前交货时间和利率情况无法激励囤积库存 [55] 2025年中国汽车需求 - 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490万辆,占乘用车销量53%,同比增长约21%,受直插混动汽车销量增长推动,总出口同比增长15%,新兴市场出口是关键动力 [63] 催化剂和关键事件 - 2025年多家车企有新车型推出,如吉利银河A7、比亚迪海狮06等 [68] 选股策略 - 上调华润微电子评级至平配,看好扬杰科技、斯达半导体和天岳先进在功率器件国产化趋势下的表现 [5] - 重申对地平线、世芯电子和韦尔股份在ADAS领域的超配评级 [5] - 看好兆易创新在MCU领域的表现,看好瑞昱在汽车以太网方面的表现 [5] - 全球范围内,重申对英飞凌、瑞萨电子和恩智浦的超配评级,安森美半导体和平配评级,对德州仪器保持低配评级 [5]
华润微(688396):1Q25营收同比改善,汽车电子占比稳步提升
国信证券· 2025-06-12 14: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Q25营收同比增长11.29%,行业逐步企稳呈温和复苏趋势,但受高端掩模工厂折旧增加及部分IC类产品价格下降影响,扣非归母净利润和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 [1] - 产品与方案板块24年营收同比增加10.35%,汽车电子占比从23年19%提升至21%,预计25年MOSFET产品有望实现15%增长,IGBT产品有望实现约50%增长,功率IC在电机、工控、汽车电子应用营收同比均有增长 [2] - 制造与服务板块24年同比下降7.72%,工艺平台持续升级,先进封装、掩模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4年研发投入占营收11.53%,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3] - 考虑公司产线折旧影响,基于2024年及1Q25经营情况,下调公司毛利率,上调研发费用率,预计25 - 27年公司有望实现归母净利润9.63/11.84/14.60亿元(前值25 - 26年:11.05/12.79亿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4年公司营收101.2亿元(YoY + 2.2%),扣非归母净利润6.44亿元(YoY - 42.87%),毛利率27.49%(YoY - 5.03pct);1Q25营收23.55亿元(YoY + 11.29%,QoQ - 11.04%),扣非归母净利润0.65亿元(YoY - 12.5%,QoQ - 62.6%),毛利率25.29%(YoY - 1.18pct,QoQ - 2.06pct) [1] - 预计25 - 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3.03/126.80/140.06亿元,同比增长11.7%/12.2%/10.5%;净利润分别为9.63/11.84/14.60亿元,同比增长26.2%/23.0%/23.3% [5] 业务板块 - 产品与方案板块24年营收51.53亿元(YoY + 10.35%),泛新能源占比41%,消费电子占比35%,工业设备占比15%,通信设备占比9% [2] - 制造与服务板块24年营收46.88亿元(YoY - 7.72%),先进封装(PLP)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4%,先进封测基地润安项目功率封装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37%,掩模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4% [3] 研发与产线 - 24年公司研发投入11.67亿元(YoY + 1.13%),占营收11.53% [3] - 重庆12英寸功率半导体产线产能利用率已达70%以上,有望年底满产;深圳12英寸集成电路产线已于24年底实现通线,90nm平台多颗产品导入上量,55/40nm产品成功导入与平台同步验证 [3]
研判2025!中国半导体二极管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进出口分析: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下游应用需求强劲驱动产业升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9 10:02
行业概述 - 半导体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两端电子器件 具有单向导电性 是电子电路中整流 检波 稳压 发光及光电转换等功能的基石 [2] - 按材料分类 半导体二极管可以分为硅二极管 锗二极管和化合物半导体二极管 [2] 行业发展历程 - 1956年至1960年代为萌芽期 中国半导体产业开始萌芽 国家实验室成功研制出第一只晶体管 国务院将半导体技术列为国家重点发展领域 [4][8] - 1960年代至1970年代为发展初期 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批半导体管 建立基础器件生产能力 但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 [4][8] - 1970年代至1980年代为探索与挑战期 全国约有40家半导体相关工厂 但大部分仅能生产基础的分立器件 集成电路生产能力非常有限 [5][8] - 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为技术引进与追赶期 国家通过引进二手生产线和技术提升制造水平 但整体仍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6][8] - 1990年代至2000年代为合资与市场换技术期 通过合资引进技术 建成6英寸生产线 但核心技术仍未完全掌握 [6][8] - 2000年代至今为快速发展与自主创新期 行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 在高端产品领域取得突破 [7][8]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半导体二极管行业市场规模为22.57亿美元 同比增长15.33% 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 5G通信 工业控制等下游应用领域的强劲需求 [1][10] - 2025年1-4月 中国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进口数量为1608亿个 同比增长2.16% 进口金额为537.93亿元 同比下降0.81% 反映出国内市场对基础元器件的刚性需求仍存 [12] - 同期出口数量为2290亿个 同比增长14.21% 出口金额为1021.60亿元 同比下降16.45% 呈现数量高增但价格下行的趋势 [12] 技术发展 -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如碳化硅和氮化镓的应用成为焦点 推动二极管向高频 高效 耐高压方向发展 [1][10] - SiC肖特基二极管已在电动汽车充电桩 光伏逆变器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1][10] - 光电集成领域取得创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提出的三电极光电二极管结构通过场效应调控实现光通信带宽提升60% [1][10]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华润微拥有完整的IDM产业链 覆盖功率半导体全品类 [14] - 扬杰科技在二极管 整流桥等细分领域全球市占率领先 产品进入汽车电子 光伏逆变器等高端场景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5.79亿元 同比增长18.90% 归母净利润为2.73亿元 同比增长51.22% [14][16] - 苏州固锝是全球最大的二极管生产商之一 每月产量达2.5亿只 占全球市场份额8%-9%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9.01亿元 同比下降20.97% 归母净利润为0.37亿元 同比增长395.60% [14][18] - 士兰微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之一 拥有5/6/8英寸晶圆生产线 12英寸生产线已量产 [14][16] - 捷捷微电在晶闸管领域占据国内领先地位 二极管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 [14][16]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升级加速向高端化迈进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如碳化硅和氮化镓成为核心驱动力 SiC二极管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光伏逆变器等领域 [20] - 下游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新能源汽车 5G通信 工业控制等领域成为主要增量市场 新能源汽车中二极管在电池管理系统 电机驱动系统的应用量激增 [21] - 5G基站建设推动射频二极管需求 工业自动化对高可靠性二极管的需求持续增长 光伏逆变器和储能系统对高效整流二极管的需求扩大 [21] - 消费电子领域 LED照明和智能家电的普及带动高性能二极管需求 AIoT设备的兴起要求二极管向低功耗 集成化方向发展 [22] - 国家政策持续加码 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落地 重点支持晶圆制造和先进封装等领域 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23] - 国内企业通过IDM模式整合资源 提升高端制造能力 中低端市场已实现较高国产化率 正向高端领域突破 [23] - 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深化 设备材料国产化率提升 进一步降低对进口依赖 推动行业向自主可控转型 [23]
华润微: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5 19:15
华润微电子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已获2025年5月23日股东会审议通过,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58元(含税)[1] - 分配以总股本1,327,529,398股为基数,合计派发现金红利76,996,705.08元[1] - 股权登记日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收市后在册股东,现金红利发放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资金清算系统执行[1] 股东分红实施细节 - 华润集团(微电子)有限公司和华润股份有限公司的现金红利由公司直接派发[2]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实际每股派发0.058元[3]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每股实际派发0.0522元[4] - 沪股通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每股实际派发0.0522元[5] - 其他法人股东及机构投资者需自行申报所得税,税前每股派发0.058元[5] 分红实施时间安排 - 公告明确列出了股权登记日、除权(息)日和现金红利发放日三个关键时间节点[1] - 未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红利暂由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保管,待指定交易完成后派发[1] 投资者咨询服务 - 公司提供董事会办公室作为咨询联系部门,公布联系电话0510-85893998及专用邮箱crmic_hq_ir_zy@crmicro.com[5]
华润微(688396)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6-05 18:45
利润分配方案 - 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2025年5月23日经股东会通过[5] - 股权登记日2025/6/11,除权(息)日和发放日2025/6/12[4][9] 红利派发 - 以总股本1,327,529,398股为基数,每股派0.058元,共派76,996,705.08元[6][8] - 华润集团等两股东红利公司自行派发,其余委托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派发[10][11] 税收政策 - 不同股东类型有不同所得税政策[12][13][14]
华润微(688396) - 关于选举董事长、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及聘任高级管理人员、证券事务代表的公告
2025-05-30 17:31
公司人事变动 - 2025年5月30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1] - 何小龙当选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1] - 马卫清等6人被聘任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4] - 邓加兴被聘任为公司证券事务代表[7] 人员持股情况 - 马卫清持有公司股份32,400股[11] - 段军持有公司股份28,800股[15] - 李舸持有公司股份28,800股[17] - 吴国屹持有公司股份24,334股[19] - 庄恒前持有公司股份19,600股[21] - 邓加兴持有公司股份2,100股[23] 人员履历及联系方式 - 吴国屹联系电话为0510 - 85893998 [5] - 邓加兴联系电话为0510 - 85893998 [8] - 庄恒前自2009年加入公司,2022年至今任公司副总裁[21] - 邓加兴2015 - 2016年任江苏蓝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事务代表[23] - 邓加兴2017 - 2020年历任无锡路通视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主管、证券事务代表[23] - 邓加兴2020年3月至今任公司证券事务代表[23]
华润微(688396) - 2024年年度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5-23 19:15
会议参与情况 - 出席会议股东和代理人218人,所持表决权占比75.2790%[4] 议案表决结果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同意票比例99.9795%[6] - 2024年年度报告全文及其摘要同意票比例99.9758%[7]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同意票比例99.9813%[10] - 聘任2025年度审计机构议案同意票比例99.9816%[10] - 确定独立董事酬金议案同意票比例99.9806%[10] 董事选举结果 - 何小龙当选非独立董事,得票比例97.0662%[10] - 许芳当选独立董事,得票比例99.5894%[13] 股东同意比例 - 持股5%以上普通股股东同意票比例100.0000%[13] - 市值50万以下普通股股东同意比例99.2047%[13] 其他信息 - 见证律所是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16] - 见证律师为张璇、王顺达[16] - 律师认为股东会表决结果合法有效[17] - 公告发布于2025年5月24日[19]
华润微(688396) -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关于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5-23 19:15
会议信息 - 2025年4月28日公司董事会决议召开股东会[8] - 4月3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告会议通知[8] - 5月23日下午14:00现场会议在无锡举行,网络投票9:15至15:00[8] 参会情况 - 出席会议股东218名,代表股份999,351,651股,占比75.2790%[9] 议案表决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多项议案获高比例同意通过[12][15][16][17][18] 人员选举 - 何小龙等多人当选第三届董事会董事[21][23][25][28][30][32][34][36][38]
润新微电子:GaN芯片出货1亿颗,外延厂顺利通线
行家说三代半· 2025-05-19 18:33
华润微电子及润新微电子氮化镓业务进展 - 华润微电子旗下润新微电子在大连举办氮化镓亿颗芯片庆典暨外延生产基地通线仪式,庆祝GaN芯片成功出货一亿颗[1] - 润新微电子外延生产基地从立项到建成仅用九个月,采用前沿工艺技术,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外延片生产基地[5] - 华润微电子副总裁表示该基地建成标志着公司在氮化镓产线布局上实现新的关键里程碑,未来将助力润新微电子成为国内氮化镓细分领域领军企业[5] 华润微电子与润新微电子战略合作 - 2022年华润微电子通过战略投资控股润新微电子,加速在氮化镓领域的战略布局[6] - 2024年华润微电子投资建设润新微电子外延生产基地,通过垂直整合核心制造环节夯实竞争优势[7] - 润新微电子已建成首条6英寸硅基氮化镓外延及功率器件晶圆生产线,曾计划2020年开始持续投入超过10亿元建设年产8万片6寸硅基氮化镓外延片[8] 国内氮化镓厂商产能布局 - 英诺赛科拥有苏州、珠海两大8英寸生产基地,2024年末晶圆产能达1.3万片/月,计划扩充至2万片/月[10] - 士兰微电子8吋硅基GaN功率器件芯片研发量产线已实现通线,年产能预计为1万片[10] - 三安光电湖南基地拥有硅基氮化镓产能2000片/月[10] - 京东方华灿光电GaN生产线2023年全面通线,预计2024年可实现年产1.2万片器件能力[10] - 能华半导体张家港制造中心二期投产后将形成月产15000片6英寸GaN外延片的生产能力[10] - 方正微电子Fab1目前月产能为4000片氮化镓晶圆[10] - 致能科技徐州工厂月产能为3500-5000片6吋氮化镓,封顶产能为1.5万片[10] - 格晶半导体江西项目总投资25亿元,年产量达20万片[10][11] - 誉鸿锦半导体二期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每月产能将达到25万片,将成为全球最大GaN IDM工厂[12] 其他氮化镓厂商动态 - 镓奥科技"中大功率氮化镓芯片及其模组"总部项目已落户浙江德清县[13] - 镓宏半导体年封测氮化镓电子器件8000万颗项目一期工程已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13] - 新镓能半导体在无锡惠山投资建设氮化镓功率芯片项目[13]
华润微:25Q1盈利同比高增,汽车和AI应用持续带来需求增量-20250513
东方证券· 2025-05-13 10: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5][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盈利同比高增,汽车和AI应用持续带来需求增量 [1] - 公司24年实现营收101亿元,同增2%,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降48%;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3.6亿元,同增11%,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大增151% [9] - 产品与方案各产品线销量预计保持增长,功率半导体行业呈温和复苏趋势,MOSFET产品预期增长15%左右,IGBT产品预期增长50%左右 [9] - 汽车电子营收占比提升,车规级产品进入供应链体系;受益于AI驱动及消费电子需求回暖,核心产品在多领域头部客户端稳定上量 [9] - 制造能力持续升级,加快SiC/GaN平台系列化,推动MEMS传感器高端化;2025年资本开支预计20亿元,投向封测基地产能爬坡及设备填平补齐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9,901|10,119|11,637|12,987|14,377| |同比增长 (%)|-2%|2%|15%|12%|11%| |营业利润(百万元)|1,667|787|1,049|1,328|1,848| |同比增长 (%)|-34%|-53%|33%|27%|3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479|762|919|1,149|1,557| |同比增长 (%)|-43%|-48%|21%|25%|36%| |每股收益(元)|1.11|0.57|0.69|0.87|1.17| |毛利率(%)|32.2%|27.2%|27.9%|28.5%|28.8%| |净利率(%)|14.9%|7.5%|7.9%|8.8%|10.8%| |净资产收益率(%)|7.1%|3.5%|4.0%|4.8%|6.2%| |市盈率|42.6|82.7|68.6|54.9|40.5| |市净率|2.9|2.8|2.7|2.6|2.5|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测公司25 - 27年每股净资产为17.50/18.29/19.38元(原25 - 26年预测为17.46/18.40元),下调营收、毛利率,上调投资收益和研发费用率 [2][10] - 选择可比公司25年平均3.0倍PB进行估值,对应目标价52.49元,维持买入评级 [2][10]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代码|最新价格(元)|每股净资产(元)|一致预期PB| |----|----|----|----|----| | | |2025/5/9|2024A|2025E|2026E|2027E|2024A|2025E|2026E|2027E| |时代电气|688187|46.42|30.33|32.36|35.05|38.24|1.53|1.43|1.32|1.21| |士兰微|600460|24.81|7.34|7.59|8.02|8.80|3.38|3.27|3.09|2.82| |扬杰科技|300373|47.20|16.13|17.96|19.99|22.06|2.93|2.63|2.36|2.14| |新洁能|605111|31.48|9.52|10.64|11.94|13.52|3.31|2.96|2.64|2.33| |中芯国际|688981|85.83|18.56|19.06|19.88|21.04|4.63|4.50|4.32|4.08| |最大值| | | | | | |4.63|4.50|4.32|4.08| |最小值| | | | | | |1.53|1.43|1.32|1.21| |平均数| | | | | | |3.15|2.96|2.75|2.52| |调整后平均| | | | | | |3.20|2.95|2.70|2.43| [11]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表预测了2023A - 2027E年相关财务数据,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资产项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利润项目,以及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等 [12]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如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等的同比增长情况,毛利率、净利率等获利指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偿债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营运指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