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安银行(000001)
icon
搜索文档
大额存单全面进入“1时代”,银行优化负债结构
第一财经· 2025-06-05 20:13
大额存单利率下行趋势 - 大额存单利率全面进入"1字头"时代,多家银行下架5年期产品 [1] - 国有大行1年期和2年期利率降至1.2%,3年期利率1.55% [1] - 建设银行下架2年期和5年期产品,仅保留1年期(1.2%)和3年期(1.55%) [1] - 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已无大额存单产品可供购买 [1] 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调整情况 - 招商银行1年期和2年期产品利率均为1.4% [2] - 兴业银行3年期利率1.75%但显示"已售罄" [2] - 渤海银行3年期利率1.8%但需50万元起存 [2] - 中小银行如天津银行3年期从2.10%降至2.05%,蓝海银行3年期降10个基点至2.30% [2] - 众邦银行3年期利率从2.6%降至2.4%,5年期从2.9%降至2.5% [2] 利率对比与替代产品 - 国有大行3个月、6个月、1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0.9%、1.1%、1.2%,仅比定存高25个基点 [3] - 股份制银行同类期限大额存单利率多为1.1%、1.3%、1.4%,优势在10~35个基点 [3] - 天弘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1.19%,接近国有大行1年期大额存单利率1.15% [3] - 5月发行的3年期储蓄国债利率1.93%,比国有大行同期限大额存单高0.38个百分点 [4] - 5年期储蓄国债利率2%,20万元投资三年利息差达2280元 [4] 银行净息差压力与负债结构调整 - 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43%,较2024年第四季度下降9个基点 [5] - 2024年企事业单位贷款新增额14.33万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7.91万亿元显著下降 [5] - 人民币存款余额302.2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存款定期化趋势未改 [5] - 银行通过调降长期限大额存单利率和暂停发行3年、5年期产品来优化负债结构 [6]
主力动向:6月5日特大单净流入51.7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05 17:05
市场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特大单净流入51.70亿元,其中2026股特大单净流入,2591股特大单净流出 [1] - 沪指今日收盘上涨0.23% [1] - 27股特大单净流入超2亿元,雪人股份特大单净流入6.81亿元居首 [2] - 特大单资金净流入超2亿元个股今日平均上涨7.15%,表现强于沪指 [2] 行业资金流向 - 10个行业特大单资金净流入,电子行业净流入32.70亿元居首,行业指数上涨2.31% [1] - 通信行业净流入28.60亿元,行业指数上涨2.62% [1] - 计算机、电力设备等行业净流入资金居前 [1] - 21个行业特大单资金净流出,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出33.98亿元最多 [1] - 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出7.51亿元,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等行业净流出资金居前 [1] 个股资金流向 - 雪人股份特大单净流入6.81亿元居首,收盘上涨7.31% [2] - 三维通信特大单净流入5.61亿元位列第二,收盘涨停 [2] - 中际旭创、大位科技、国泰海通特大单净流入分别为5.37亿元、5.10亿元、5.00亿元 [2] - 乐普医疗特大单净流出2.60亿元最多,收盘下跌6.31% [4] - 中科金财、平安银行特大单净流出分别为1.88亿元、1.85亿元 [4] 个股表现 - 特大单净流入超2亿元个股全线上涨,方正科技、元隆雅图等涨停 [2] - 电子、通信、非银金融行业在特大单净流入居前个股中最为集中,分别有7只、4只、3只 [2]
平安银行上海分行成功识别新型电诈手法,堵截超大金额电信诈骗资金
新浪财经· 2025-06-05 11:46
事件概述 - 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市北支行成功拦截一起电信诈骗案件 保护客户380余万元资金 [1] - 事件处置过程仅耗时10分钟 涉及未到期存单赎回及境外转账企图 [1] 诈骗手法分析 - 诈骗分子使用特殊APP屏蔽外部通讯 仅允许接听骗子电话 切断客户与外界联系 [1] - 利用镜面反射绕过人脸识别系统 以"身份确认"为由实施转账操作 [1] 银行应对措施 - 理财经理周俊琪发现异常交易行为 包括连续赎回4笔未到期存单及大额境外转账 [1] - 内控主任陈珊启动应急机制 联动虹口反诈中心及分行完成保护性止付 [1] 行业影响 - 事件在人行上海总部及上海反诈中心指导下完成处置 [2] - 银行员工展现专业风险防范意识 体现"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 [2] - 该案例将作为内部培训素材 提升全行反诈意识和服务水平 [2] 后续计划 - 平安银行上海分行承诺持续优化服务效率 强化金融安全保障能力 [2] - 计划通过专业服务赢得客户口碑 为社会金融安全建设贡献力量 [2]
“高息高返”车贷模式多地叫停 优惠购车背后银行利润承压
第一财经· 2025-06-04 21:04
车贷"高息高返"模式调整 - 多地银行业协会发布自律公约叫停"高息高返"模式 四川、河南开封、信阳等地已采取行动 [1]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大行及平安、招行等股份行已暂停相关合作 存量业务暂不受影响 [3] - 银行返佣比例从15%折半下调 购车补贴力度显著减弱 [2] - 监管形成"中央政策+地方细则"闭环 重庆监管局1月已要求清理存量业务 [5] 商业模式变化 - "长贷短还"模式发生调整 免违约金门槛从"贷5满2"提高至"贷5满3" [6] - 实际车贷存续期仅2-3年 大幅短于银行预期的5年 导致收益被严重侵蚀 [5] - 银行前期支付高额返点后 贷款实际沦为低息甚至零息产品 [5] 行业影响分析 - 该模式根源在于银行获客压力及经销商渠道垄断 返佣比例通常在10%-15%范围 [3][4] - 高返佣推高银行经营成本 导致利润受损 1万元购车补贴政策已被撤回 [2][6] - 行业将转向不依赖高返佣 通过提升审批效率和增值服务深化合作 [7] 消费者端变化 - 贷款购车总成本此前比全款低数千元 例如22.98万元车型可节省约2万元 [2] - 新政策下提前还款免违约金期限延长 部分银行已上调违约成本 [6] - 上海地区实施细则预计6月上旬更新 现有业务暂按原政策执行 [2][3]
主力动向:6月4日特大单净流入44.1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04 20:38
市场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特大单净流入44.13亿元,2162股特大单净流入,2424股特大单净流出 [1] - 沪指收盘上涨0.42%,16股特大单净流入超2亿元,乐普医疗以3.81亿元净流入居首 [1][2] - 特大单净流入超2亿元个股平均上涨7.11%,表现强于沪指,其中乐普医疗、康盛股份等涨停 [2] 行业资金分布 - 电子行业特大单净流入规模居首,达19.63亿元,行业指数上涨1.17% [1] - 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入13.19亿元,行业指数上涨0.99%,电力设备、通信行业紧随其后 [1] - 汽车行业特大单净流出最多,达13.36亿元,国防军工净流出10.17亿元,银行、机械设备亦呈现净流出 [1] 个股资金动向 - 乐普医疗、东方财富、中科金财分别以3.81亿元、3.39亿元、3.32亿元净流入位列个股前三 [2] - 电子、通信、非银金融行业在净流入前16股中占比最高,分别有3只、3只、2只个股上榜 [2] - 掌趣科技以4.27亿元净流出居首,千红制药、云内动力均净流出2.51亿元 [4] 股价表现关联 - 特大单净流入超2亿元个股全线收涨,乐普医疗涨停(19.98%),中科金财、巨力索具等涨停 [2] - 净流出个股中,掌趣科技下跌6.26%,云内动力下跌4.10%,福龙马跌幅达9.65% [4]
平安银行: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4 18:06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方案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2024年12月31日总股本为基础,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6.08元(含税)[1] - 其中2024年中期已按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46元(含税)[1] - 2024年末期以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3.62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 本次实施的权益分派方案 - 以现有总股本19,405,918,198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3.6200元人民币现金(含税)[1] - 通过深股通持有股份的香港市场投资者、境外机构(含QFII、RQFII)以及持有首发前限售股的个人和证券投资基金每10股派3.2580元[1] - 持有首发后限售股、股权激励限售股及无限售流通股的个人股息红利税实行差别化税率征收[1] 股权登记日与除权除息日 - 本次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11日[2] - 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6月12日[2] 权益分派对象 - 分派对象为截止2025年6月11日下午深圳证券交易所收市后,在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登记在册的公司全体股东[2] 权益分派方法 - 委托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代派的A股股东现金红利将于2025年6月12日发放[2]
平安银行(000001)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6-04 18:00
1、2025 年 5 月 23 日,本公司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平安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本行 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总股本 19,405,918,198 股为基数,2024 年全年以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 6.08 元(含 税),其中:2024 年中期已按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 2.46 元(含税);2024 年末期以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 3.62 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 转增股本。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 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已获 2025 年 5 月 23 日召 开的本公司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现将权益分派事宜公告如下: 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方案等情况 证券代码:000001 证券简称:平安银行 公告编号:2025-028 优先股代码:140002 优先股简称:平银优 01 2、自分配方案披露至实施期间本公司股本总额未发生变化。本次 ...
平安银行广州分行新晋一副行长!此前分行新行长已到位
南方都市报· 2025-06-04 17:44
高管变动 - 苏理获核准担任平安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此前曾任该分行行长助理及交易部总经理 [2][3] - 王恺由平安银行北京分行行长调任广州分行行长,4月已带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5] - 原广州分行行长李明调任青岛分行负责人,4月完成工商登记变更 [5][6] 分行经营数据 - 截至2024年末,北京分行为第三大分行:54家网点、资产规模3489.65亿元、员工1852人 [8] - 广州分行为第四大分行:44家网点、资产规模2876.59亿元、员工1561人 [8] - 青岛分行属一级分行:17家网点、资产规模612.38亿元、员工647人 [8] 业务动态 - 苏理曾主导推出"车E贷"产品,实现全线上化融资,企业客户10分钟获批、最快当天提款 [3] - 李明在任期间推动"AI+金融"转型,强调通过智能工具优化风控效能和服务流程 [5]
八旬老人105万买基金亏30万,一审判平安银行担责70%!二审为何改判?
新浪财经· 2025-06-04 08:51
案件背景 - 八旬老人赵某2021年1月15日通过平安银行广州中石化大厦支行APP花费105万元申购中风险基金"博时成长领航混合A",2023年4月27日赎回时亏损约30万元(净值0.6960,累计亏损30.4%)[1][2][10] - 该基金由博时基金发行,成立规模32.69亿元,属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等级为中风险,近一年盈利7.86%,近三年亏损5.23%[2][10] 一审判决要点 - 法院认定银行未全面履行适当性义务,提交的基金申购演示视频为事后录制,无法证明已充分提示风险[3] - 赵某曾多次购买理财产品具备投资经验,但未及时赎回导致损失扩大,被判承担30%责任,银行承担70%赔偿责任(20.98万元)[4] 二审判决反转依据 - 银行举证赵某2019-2020年风险评估结果为"成长型",与中风险产品匹配,且申购通过APP自主完成[5][8] - 法院认定亏损主因是市场波动而非销售不当,赵某未提供银行代操作风险评估的直接证据[6][8] - 最终改判银行无责,适用"买者自负"原则,驳回赵某全部诉讼请求[9][10] 产品表现数据 - 案涉基金成立以来累计净值下跌30.4%,跑输同类平均跌幅15.08%,但近一年表现优于同类(7.86% vs 6.87%)[10] - 截至2023年5月30日规模为32.69亿元,当日净值0.6960,日跌幅0.64%[10]
金十图示:2025年06月03日(周二)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午盘收盘行情一览:银行股全面走高,煤炭、电力股飘绿
快讯· 2025-06-03 11:36
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午盘行情 - 银行股全面走高,煤炭、电力股飘绿 [1] - 农业银行市值19494.05亿,成交额12.97亿,股价上涨0.72% [3] - 中国银行市值16250.21亿,成交额13.11亿,股价持平 [3] - 建设银行市值22701.00亿,成交额4.48亿,股价上涨0.55% [3] - 招商银行市值11162.30亿,成交额13.70亿,股价上涨1.91% [3] - 工商银行市值25376.13亿,成交额12.75亿,股价上涨0.71% [3] - 兴业银行市值4962.98亿,成交额26.91亿,股价上涨5.52% [3] - 平安银行市值2299.60亿,成交额19.84亿,股价上涨2.51% [3] - 浦发银行市值3671.96亿,成交额6.39亿,股价上涨1.46% [3] - 邮储银行市值5364.61亿,成交额7.51亿,股价上涨1.50% [3] - 中信银行市值4568.47亿,成交额5.48亿,股价上涨3.14% [3] - 光大银行市值2392.96亿,成交额4.46亿,股价上涨2.02% [3] 保险行业 - 中国人保市值3688.28亿,成交额5.39亿,股价上涨1.02% [4] - 中国太保市值3345.95亿,成交额17.08亿,股价上涨1.18% [4] - 中国平安市值9817.14亿,成交额4.43亿,股价上涨0.85% [4] 白酒行业 - 贵州茅台市值18993.71亿,成交额25.77亿,股价下跌1.70% [4] - 山西汾酒市值2210.09亿,成交额7.29亿,股价下跌0.66% [4] - 五粮液市值4849.68亿,成交额18.59亿,股价下跌1.19% [4] 半导体行业 - 北方华创市值2294.18亿,成交额9.04亿,股价上涨2.61% [4] - 寒武纪-U市值2516.93亿,成交额13.41亿,股价下跌0.12% [4] 汽车整车行业 - 比亚迪市值10850.38亿,成交额40.33亿,股价上涨1.34% [4] - 长城汽车市值1924.18亿,成交额1.68亿,股价下跌0.22% [4] 铁路公路行业 - 京沪高铁市值2867.04亿,成交额2.02亿,股价持平 [4] 航运港口行业 - 中远海控市值15172.44亿,成交额3.78亿,股价下跌0.35% [4] 石油行业 - 中国石化市值6985.82亿,成交额3.06亿,股价下跌0.37% [4] - 中国白油市值2544.45亿,成交额8.13亿,股价持平 [4] 煤炭行业 - 陕西煤业市值1990.38亿,成交额24.68亿,股价下跌0.86% [4] - 中国神华市值7792.43亿,成交额6.74亿,股价下跌1.63% [4] 电池行业 - 宁德时代市值11507.24亿,成交额5.06亿,股价上涨0.96% [4] 电力行业 - 长江电力市值1951.90亿,成交额15.40亿,股价下跌0.79% [5] - 中国核电市值3284.08亿,成交额23.58亿,股价上涨0.78% [5] 互联网服务行业 - 东方财富市值7330.68亿,成交额4.28亿,股价下跌0.94% [5] 食品饮料行业 - 海天味业市值2455.01亿,成交额3.88亿,股价下跌0.61% [5] 证券行业 - 中信证券市值3808.88亿,成交额9.24亿,股价上涨0.71% [5] - 国泰海通市值3169.82亿,成交额19.31亿,股价上涨4.66% [5] 消费电子行业 - 立讯精密市值2201.05亿,成交额11.33亿,股价下跌0.10% [5] - 工业富联市值3663.63亿,成交额15.91亿,股价上涨1.35% [5] 化学制药行业 - 恒瑞医药市值3747.37亿,成交额5.37亿,股价下跌0.32% [5] 家电行业 - 格力电器市值2326.02亿,成交额5.79亿,股价下跌1.00% [5] - 海尔智家市值2241.92亿,成交额14.15亿,股价上涨1.48% [5] 农牧饲渔行业 - 牧原股份市值2525.11亿,成交额23.68亿,股价下跌2.89% [5] 医疗器械行业 - 迈瑞医疗市值1699.23亿,成交额10.29亿,股价上涨3.53% [5] 物流行业 - 顺丰控股市值2383.31亿,成交额9.38亿,股价上涨2.87% [5] 化学制品行业 - 万华化学市值2817.23亿,成交额4.40亿,股价下跌0.04% [5] 有色金属行业 - 紫金矿业市值4818.51亿,成交额18.00亿,股价上涨2.26% [5] 通信服务行业 - 中国联通市值1663.27亿,成交额6.17亿,股价下跌0.75% [5] 工程建设行业 - 中国建筑市值2363.53亿,成交额4.77亿,股价上涨0.70% [5] 交运设备行业 - 中国中车市值2077.80亿,成交额2.12亿,股价下跌1.35% [6] 电网设备行业 - 国电南瑞市值1758.22亿,成交额4.50亿,股价上涨0.5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