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000001)

搜索文档
该放弃银行股,去追科技股吗?
集思录· 2025-09-19 21:05
银行股表现与市场情绪 - 7月初起银行股持续下跌 进入技术性熊市 持有平安银行 兴业银行 上海银行 北京银行出现亏损 [1] - 北京银行自2015年底至今年化收益率仅2.3% 大幅低于大额存单收益 [7] - 红利低波策略银行类基金近期持续下跌 从持有收益转为持续亏损状态 [8] 科技板块投资逻辑 - 半导体 PCB 芯片 人工智能 锂电等科技板块持续上涨 机构资金集中于科技板块 [1] - 科技股牛市源于市场直接注资科技企业 企业获得无成本资金化解债务压力 [4] - 中美科技竞争白热化背景下 国家战略要求高科技领域全面超越美国 推动结构性牛市 [4] 行业基本面对比 - 银行股被视为价值投资品种 但实际收益表现远低于预期 [7] - 科技企业存在高资本投入特性 以中芯国际为例 虽属高科技但毛利率不高 ROE一般 股东回报难 [5] - 部分科技公司亏损或无法产生自由现金流 与银行股产生稳定现金流形成对比 [5] 资金流向与策略 - 机构通过打压银行股迫使资金转向科技板块接盘 [1] - 银行类基金年中向热门科技领域调仓 预计年底回流银行板块 [8] - 科技股双顶形态正在构筑 存在短期调整风险 [1] 宏观环境影响 - 全球降息环境使银行息差收窄 但若股价下跌将创造更好配置机会 [3] - 美联储降息预期明确 利好兑现后可能引发市场风格切换 [4] - 医疗 消费 白酒等行业见顶后的走势可能预示银行股后续表现 [6]
平安银行海口分行多场景开展2025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守护公众数字安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9 11:09
公司活动概述 - 平安银行海口分行于9月15日启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 以"内部赋能+外部普及"双轨模式开展多场景网络安全宣传 [1] - 活动紧扣"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主题 旨在普及金融网络安全知识并履行社会责任 [1] 内部培训实施 - 公司组织辖内营业网点召开启动会 明确活动整体安排与执行标准 并针对员工开展专项培训 [3] - 通过模拟客户咨询和诈骗场景应对进行实操演练 确保一线人员能精准识别风险并向公众传递防护知识 [3] 网点宣传措施 - 在网点大厅显眼位置摆放四类常见诈骗防范要点宣传资料 包括取号区和等候区 [3] - 柜员与大堂经理结合客户群体特点主动讲解:对有理财需求客户提示警惕"高收益无风险"虚假投资 对年轻客户提示刷单返利违法性 对老年客户科普冒充公检法诈骗话术 [3] 外部场景拓展 - 公司将网络安全知识带进社区、校园和商场 通过主题沙龙等多场景进行宣传 [4] - 在社区用通俗语言拆解虚假贷款"无抵押、先收费"陷阱 指导老年居民识别诈骗短信 在校园通过互动问答强调刷单兼职"低投入高回报"的不合理性 在商场通过案例卡片讲解冒充公检法"安全账户"骗局 [4] 活动特色与规划 - 将四类高频诈骗防范知识与不同场景及人群需求深度结合 使网络安全防护从"被动听"转为"主动学" [4] - 未来公司将持续发挥金融机构优势 把网络安全宣传融入日常服务 以更贴近公众方式传递安全知识 [4]
平安银行将在9月20日至9月23日凌晨进行系统升级维护
金投网· 2025-09-19 11:00
系统升级安排 - 平安银行将于2025年9月20日22:00-23:00、9月21日凌晨2:30-3:30、9月23日凌晨2:30-5:30进行系统升级维护 [1] - 升级期间将短暂影响对公和个人业务办理 [1] - 受影响渠道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银企直连及第三方支付等电子渠道 [1] 业务影响范围 - 通过电子渠道办理业务可能出现短暂中断 [1] - 公司建议客户提前做好业务安排 [2] - 客户可通过平安银行客服热线及信用卡服务热线获取协助 [2]
平安理财的“阳谋”:低回撤信仰刻入考核,撬动母行高质AUM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09:31
核心观点 - 银行理财行业在低利率和净值化背景下坚持绝对收益导向 公司通过严格回撤控制和工业化平台化投研模式实现稳健业绩 并协同母行推动AUM结构优化 [1][3][6][9] 业绩表现 - 固收及固收+产品近3年平均年化收益率达3.46% 处于同业前列 [1] - 固收和固收+产品持满期限后正回报概率分别达98%和99% [1] - 产品破净比例仅0.65% 负收益比例仅0.55% 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成立以来日均创造1亿元投资回报 定期开放型产品到期收益全部为正 [5] - 启航增强稳盈定开系列近两年周度净值零回撤 历史130期平均年化收益率3.41% [5] - 启元策略系列业绩达标率100% 平均年化收益率达4.18% [8] 风控体系 - 将回撤管理作为核心经营导向 内部要求净值回撤控制在公募基金同类产品一半水平 [1][3] - 按波动特征将产品分为低波/中低波/中波等类别 以目标波动率为核心配置风险预算 [3] - 通过风险管理系统每日监控产品波幅 接近回撤线时即时预警 [4] - 根据客户风险偏好动态调整产品策略 中波产品设置180-365天持有期 低波产品设置7-14天持有期 [4] 投研模式 - 建立工业化+平台化投资管理模式 由下层策略团队专注信用债/存单/REITs/红利/转债等专项策略研究 [6] - 上层投资经理负责资产配置 在3%-5%调节区间内进行组合调整 [7] - 通过模块化策略生产和科学封装增强拓展性 整合内外部优质资源形成平台化优势 [7] - 启元策略系列采用利率债机器交易模型动态调整子策略 结合量化对冲严控回撤 [8] 战略定位 - 理财业务承接存款流出资金 成为财富管理压舱石 [2] - 协同平安银行提升基础理财占比 优化AUM结构并增强增长韧性 [9] - 推出安+心稳致远产品体系 涵盖现金管理/固收/固收+/混合类四大系列 [10] - 通过产品定位清晰化和功能场景化响应多元财富管理需求 [10]
信用卡币种“升级”,多银行将美元切换为人民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21:41
信用卡外币交易币种升级 - 多家银行对信用卡外币交易进行币种升级 将美元入账切换为人民币入账 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已完成调整 [1] - 币种升级缩短跨境支付汇兑流程 从当地币种→美元→人民币两次汇兑变为当地币种→人民币一次汇兑 降低汇损摩擦成本 [1] - 招商银行自2025年10月28日起对万事达标准信用卡芯片版等三款产品进行结算币种切换 直接由万事达卡组织转换为人民币金额提交 [3] - 平安银行自9月25日起支持外币交易以人民币或美元入账 涉及万事达 Visa JCB信用卡 主卡持卡人可通过APP操作开通或关闭 [3][4] 卡组织业务策略与竞争格局 - 万事达和美国运通已完成本土化 获得中国内地银行卡清算牌照 与银联组成三大持牌卡组织 [5] - 万事达中国运营主体万事网联于2024年5月开业 协同银行对仅限境外使用的存量信用卡进行升级迁移 [5] - 银联卡支持境外消费由当地货币直接转换为人民币入账 汇率以银联为准 覆盖度部分地区不足 [6][7] - 万事达布局借记卡业务 招商银行 广发银行 平安银行 中信银行新发或升级万事达借记卡 [9] 银行信用卡业务现状 - 信用卡数量连续11个季度下滑 2025年第二季度为7.15亿张 较一季度减少600万张 三年内减少9200万余张 [10] - 11家银行上半年信用卡消费额或交易金额同比下滑 招商银行下降8.54% 中信银行下降12.54% 兴业银行下降11.27% [10] - 信用卡户均消费和笔均消费金额下降 成为银行卡手续费收入拖累项 [10] 业务调整影响与实施范围 - 币种升级实际主要为银行应卡组织要求作出的调整 市场解读不一 包括营销行为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11] - 万事达卡升级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针对原仅支持境外使用的存量卡迁移 第二阶段为8月以来的币种升级 [4] - 光大银行 交通银行 农业银行 广发银行 浦发银行 邮储银行等上半年对万事达品牌存量单标信用卡进行升级 拓展境内人民币交易功能 [4] - 币种切换后汇率以万事达卡官网公布为准 境外预借现金手续费收费标准变更为人民币结算线路 [10]
信用卡币种“升级” 多银行将美元切换为人民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21:35
信用卡外币交易币种升级 - 多家银行完成信用卡外币交易币种升级 从美元入账切换为人民币入账 包括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1] - 币种升级缩短跨境支付汇兑流程 从"当地币种→美元→人民币"两次汇兑简化为直接人民币入账 降低汇损摩擦成本[1] - 招商银行自2025年10月28日起对万事达标准信用卡芯片版等三款产品实施币种切换[1] - 平安银行自9月25日起支持外币交易人民币入账 客户可通过APP选择美元或人民币入账 覆盖万事达/Visa/JCB卡种[2] 卡组织竞争格局 - 万事达和美国运通已获得中国银行卡清算牌照 与银联共同组成内地三大持牌卡组织[3] - 万事达通过万事网联开展本土化运营 2024年5月正式开业[3] - 银联卡在境外消费中直接当地货币转换人民币入账 不存在两次换汇问题[5] - 万事达卡升级涉及单标卡和双标卡 双标卡是中国特有的历史产物 首张由招行2002年发行[4] - 万事达同时布局借记卡业务 招行/广发/平安/中信等银行新发或升级万事达借记卡[6] 行业影响与市场现状 - 信用卡行业持续承压 2025年二季度信用卡数量7.15亿张 环比减少600万张 连续11季度下滑[7] - 上半年11家银行信用卡消费额同比下滑 招行降8.54% 中信降12.54% 兴业降11.27%[7] - 币种切换后汇率以万事达官网为准 境外预借现金手续费标准变更为人民币结算线路[7] - 调整对普通消费者影响有限 主要体现在成本微小浮动 不同卡组织汇率差异短期内难以计算[8] - 银行对调整持不同态度 部分银行暂未跟进 客户实际体验变化尚不明确[9] 实施阶段与覆盖范围 - 万事达卡升级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迁移境外使用存量卡 第二阶段实施币种升级[2] - 上半年光大/交行/农行/广发/招行/浦发/邮储等银行已完成万事达存量单标卡升级 拓展境内交易功能[2] - 币种升级主要针对万事达卡组织 平安银行扩展至Visa和JCB卡种[2]
多家银行信用卡外币交易,支持人民币直接入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21:23
信用卡外币交易币种升级 - 多家银行对信用卡外币交易进行币种升级 将过去以美元入账切换为支持人民币入账 截至公告时 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已完成调整 [1] - 币种升级缩短跨境支付汇兑流程 非美元境外消费从"当地币种→美元→人民币"两次汇兑简化为直接人民币入账 降低汇损带来的摩擦成本 [1] - 市场解读不一 有观点认为是银行在信用卡业务压力下的营销行为 也有观点将其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相联系 但实际主要为银行应卡组织要求作出的调整 [1] 银行具体调整方案 - 招商银行自2025年10月28日起 将指定万事达信用卡产品的跨境交易结算币种由美元切换至人民币 涉及万事达标准信用卡芯片版 万事达白金信用卡和万事达世界信用卡三款产品 [2] - 平安银行自9月25日起 信用卡支持外币交易以人民币入账 客户可选择人民币或美元入账 涉及万事达 Visa和JCB信用卡 主卡持卡人可通过APP操作开通或关闭该功能 [2] - 万事达卡的升级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针对原仅支持境外使用的存量卡迁移 第二阶段为8月以来的币种升级 [2] 银行存量卡升级情况 - 今年上半年 光大银行 交通银行 农业银行 广发银行 招商银行 浦发银行和邮储银行等均对原仅支持境外使用的万事达品牌存量单标信用卡进行升级 主要拓展境内人民币交易功能 [3] 卡组织竞争格局 - 万事达和美国运通已完成本土化 获得中国内地银行卡清算牌照 与本土企业中国银联组成目前能在内地发卡的3个持牌卡组织 [4] - 万事达在中国内地的运营主体为万事网联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于2024年5月开业 [4] - 币种升级涉及卡组织间竞争 银联卡支持境外消费由当地货币直接转换为人民币入账 汇率以银联为准 而万事达卡和VISA等需要经过"当地币种→美元→人民币"的流程 [6][7] - 万事达的升级有助于其内地发卡规模扩大 同时首批合作银行受益 中国境内发行的万事达卡可分为双标卡 套卡 外币单标卡和中国万事达卡 [6] 信用卡行业现状 - 信用卡行业持续承压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为7.15亿张 较一季度减少600万张 环比已连续11个季度下滑 三年内减少9200万余张 [9] - 银行中报数据显示11家银行上半年信用卡消费额或交易金额同比下滑 其中招商银行同比下降8.54% 中信银行同比下降12.54% 兴业银行同比下降11.27% [9] - 信用卡承压成为各行银行卡手续费收入的拖累项 招商银行副行长表示信用卡户均消费和笔均消费金额下降是信用卡收入负增长的主要原因 [9] 升级影响评估 - 币种升级对境外消费刷卡的促进作用有限 预计对普通人的影响更多体现为成本上的微小浮动 除非消费者对此十分在意 [10] - 不同银行万事达卡的升级存在先后之别 是否会对市场份额有短期影响尚不明确 [10] - 银行人士表示币种升级更多是银行和卡组织之间的调整 不直接涉及顾客 客户体感是否有变化不好下结论 [10]
多家银行信用卡外币交易,支持人民币直接入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21:18
信用卡外币交易币种升级 - 多家银行对信用卡外币交易进行币种升级 将过去以美元入账切换为支持人民币入账 截至目前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已完成调整 [1] - 币种升级缩短跨境支付汇兑流程 非美元境外消费从"当地币种→美元→人民币"两次汇兑简化为直接人民币入账 降低汇损摩擦成本 [1] - 市场解读存在分歧 部分观点认为是银行在信用卡业务压力下的营销行为 部分观点将其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相联系 实际主要为银行应卡组织要求作出的调整 [1] 银行具体实施情况 - 招商银行自2025年10月28日起 将指定万事达卡产品跨境交易结算币种由美元切换至人民币 涉及万事达标准信用卡芯片版、万事达白金信用卡和万事达世界信用卡三款产品 [3] - 平安银行自9月25日起支持外币交易以人民币入账 客户可选择人民币或美元入账 涉及万事达、Visa和JCB信用卡 主卡持卡人可通过APP操作开通或关闭功能 [3][5] - 万事达卡升级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针对原仅支持境外使用的存量卡迁移 第二阶段为8月以来的币种升级 从美元切换至人民币 [5] 卡组织竞争格局 - 全球六大信用卡组织包括银联、万事达、VISA、运通、JCB和大莱 其中万事达和美国运通已完成本土化并获得中国内地银行卡清算牌照 与银联组成三大持牌卡组织 [7] - 万事达在中国内地运营主体为万事网联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于2024年5月开业 [7] - 银联卡支持境外消费由当地货币直接转换为人民币入账 汇率以银联为准 不存在两次换汇问题 但部分地区覆盖度不够高 [8] 行业影响分析 - 信用卡行业持续承压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为7.15亿张 较一季度减少600万张 环比连续11个季度下滑 三年内减少9200万余张 [11] - 11家银行上半年信用卡消费额或交易金额同比下滑 招商银行同比下降8.54% 中信银行同比下降12.54% 兴业银行同比下降11.27% [11] - 币种切换对普通消费者影响有限 更多体现为成本上的微小浮动 除非消费者对汇率十分在意 [12] 万事达卡发展动态 - 万事达所指存量卡包括万事达卡单标卡以及"万事达卡+银联"双标卡 双标卡是我国独有的历史产物 第一张双标卡是2002年招行发行的银联与万事达双币卡 [8] - 万事达近期出现盗刷事件 涉及以美元结算的存量卡 万事网联已启动应急调查并推进资金保障流程 [9] - 万事达布局借记卡业务 近年来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和中信银行均新发或升级万事达借记卡 [9]
“平安守护,美好童行”2025年广东省第九节成长课成功举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8:08
活动概况 - 2025年9月17日广东经济科教频道联合平安银行广州分行等多家单位在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开展"平安守护 美好童行"2025年广东省第九届成长课进校园活动 活动主题为"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 [1] - 活动设置专家讲解 粤语版金融反诈音乐课 青少年金融普法训练营 沉浸式互动游戏及知识阅读营地五大模块 采用"理论+实践"和"互动+体验"的创新形式 [3] - 现场向学校捐赠平安银行联合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三分钟漫画金融常识》《三分钟漫画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等漫画教材 [4] 参与主体 - 指导单位包括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司法厅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广东正和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 [1] - 主办单位为广东经济科教频道和平安银行广州分行 协办单位包括广州市教育局和市公安局天河分局 支持单位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及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1] - 平安银行广州分行和华南理工大学金融宣讲团带领学生互动学习 现场200名小学生参与课程 [6] 教育内容与形式 - 通过粤语版《平安反诈小明星》进行沉浸式互动教学 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化身小法官 审判员和陪审员等角色 [6] - 互动问答环节学生踊跃举手抢答 在寓教于乐中巩固金融安全知识 [6] - 旨在提升学生金融财商 反诈防骗能力 合法维权能力 培养正确消费观念 [3] 合作机制 - 平安银行广州分行与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达成共建协议 将每月组织行内金融宣讲团提供原创金融教育课程 [8] - 平安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表示将深化校银合作机制 通过每月定制化课程实现教育常态化 [4] - 建立长效教育机制 实现"长效深耕 精准滴灌" 切实提升青少年金融素养 [8] 社会影响 - 活动彰显广东经济科教频道和平安银行广州分行履行社会责任 服务民生发展的使命担当 [8] - 体现以创新形式推动青少年教育普及的实践成果 [8] - 未来将继续秉持"金融为民"理念 通过多元化教育载体将金融知识送入千家万户 [8]
股份制银行板块9月18日跌1.85%,招商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6.5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8 16:52
市场表现 - 股份制银行板块整体下跌1.85% 招商银行领跌2.23% [1] - 上证指数下跌1.15%至3831.66点 深证成指下跌1.06%至13075.66点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6.55亿元 游资净流入2.47亿元 散户净流入14.08亿元 [1] 个股涨跌 - 浙商银行收盘价3.00元下跌1.32% 成交量179.02万手 成交额5.42亿元 [1] - 民生银行收盘价4.03元下跌1.47% 成交量505.78万手 成交额20.53亿元 [1] - 华夏银行收盘价6.81元下跌1.59% 成交量106.04万手 成交额7.28亿元 [1] - 浦发银行收盘价12.75元下跌1.62% 成交量106.51万手 成交额13.66亿元 [1] - 兴业银行收盘价20.25元下跌1.65% 成交量132.65万手 成交额27.07亿元 [1] - 光大银行收盘价3.48元下跌1.69% 成交量339.33万手 成交额11.91亿元 [1] - 中信银行收盘价7.48元下跌1.71% 成交量59.61万手 成交额4.49亿元 [1] - 平安银行收盘价11.41元下跌1.98% 成交量138.62万手 成交额15.95亿元 [1] - 招商银行收盘价40.83元下跌2.23% 成交量100.35万手 成交额41.32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中信银行主力净流出1961.87万元占比-4.37% 游资净流出3772.97万元占比-8.41% 散户净流入5734.84万元占比12.78% [1] - 浙商银行主力净流出4244.96万元占比-7.84% 游资净流出1362.44万元占比-2.51% 散户净流入5607.40万元占比10.35% [1] - 华夏银行主力净流出7599.66万元占比-10.44% 游资净流入2163.31万元占比2.97% 散户净流入5436.35万元占比7.47% [1] - 浦发银行主力净流出1.03亿元占比-7.58% 游资净流入2639.52万元占比1.93% 散户净流入7710.01万元占比5.65% [1] - 光大银行主力净流出1.93亿元占比-16.18% 游资净流入6207.14万元占比5.21% 散户净流入1.31亿元占比10.97% [1] - 兴业银行主力净流出2.57亿元占比-9.50% 游资净流入3730.60万元占比1.38% 散户净流入2.20亿元占比8.12% [1] - 平安银行主力净流出2.60亿元占比-16.30% 游资净流入1.07亿元占比6.71% 散户净流入1.53亿元占比9.60% [1] - 招商银行主力净流出3.38亿元占比-8.18% 游资净流出7199.34万元占比-1.74% 散户净流入4.10亿元占比9.93% [1] - 民生银行主力净流出3.66亿元占比-17.81% 游资净流入1.16亿元占比5.67% 散户净流入2.49亿元占比12.14% [1] ETF表现 - A50ETF(159601)跟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人民币指数 近五日上涨3.97% [3] - A50ETF最新份额26.2亿份 减少182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575.1万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