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联重科(000157)
icon
搜索文档
中联重科(000157) -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黄珺)
2025-03-24 21:02
会议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召开9次董事会会议和3次股东大会[3] - 独立董事参加9次董事会会议,现场出席1次,通讯参加8次[4] - 2024年度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组织召开6次审计委员会会议[4] 工作时间 - 2024年度独立董事现场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十五日[5] 意见发表 - 2024年3月28日就预计日常关联交易发表同意意见[7] - 2024年9月19日就终止分拆子公司重组上市发表同意意见[8] - 2024年12月30日就收购子公司少数股权暨关联交易发表同意意见[8]
中联重科(000157)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管理制度
2025-03-24 21:02
市值管理制度 - 制订市值管理制度提升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2] - 目的是使市场与内在价值趋同,实现利益最大化[4] - 遵循合规、科学、系统、常态化原则[5] 管理措施 - 收购优质资产提升规模、盈利和估值[10] - 运用股权激励建立长效激励机制[13] - 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15] 信息与形象管理 - 合规有效披露信息传递投资价值[18] - 建立舆情监测与危机预警机制[19] 股价预警 - 董事长设定预警值,触发时研究措施[26] - 两种股价短期连续或大幅下跌情形[29] 制度权限与生效 - 制度制定、修改、解释权归董事会[30] - 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31]
中联重科(000157) - 第七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2025年第一次会议审核意见
2025-03-24 21:02
会议情况 - 中联重科第七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2025年第一次会议于2024年3月24日现场召开[2] - 应出席独立董事4人,实际出席4人,推举张成虎主持会议[2] 关联交易 - 审议通过《关于预计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的议案》[2] - 2024年实际关联交易金额低于预计数,影响小[2] - 同意提交董事会审议,关联董事回避表决[3]
中联重科(000157) -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黄国滨)
2025-03-24 21:02
会议情况 - 2024年召开9次董事会会议和3次股东大会[3] - 独立董事参加9次董事会会议,现场1次通讯8次[4] - 独立董事参加2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会议[4] 考察与决策 - 2024年独立董事考察意土分公司[6] - 独立董事对多项议案发表同意意见[7]
中联重科(000157) -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吴宝海)
2025-03-24 21:02
公司治理 - 2024年召开9次董事会会议和3次股东大会[4] - 独立董事2024年参加9次董事会会议,现场出席1次[4] - 独立董事2024年累计现场工作时间不少于十五日[7] 决策意见 - 2024年就多项议案发表同意独立意见[8] 未来展望 - 2025年加强学习,为公司提供更多建议[10] 新策略 - 2024年建议加大智能制造领域投入[9]
中联重科(000157) - 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
2025-03-24 21:01
审计相关 - 审计报告签署日期为2025年03月24日,审计机构为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文号为毕马威华振审字第2506021号,注册会计师为王齐、刘若玲,审计意见类型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2] 财务数据 - 2024年约99%的收入来源于产品销售[8]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原值为288.74亿元,坏账准备为43.66亿元;长期应收款原值为146.14亿元,坏账准备为7.13亿元[13] - 公司历史收购累计形成商誉原值27.88亿元,减值准备余额1.71亿元;收购中识别使用年限不确定的商标权为11.98亿元,未计提减值准备[17] - 公司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1237.46亿元,期初余额为1308.62亿元,下降5.43%;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639.08亿元,期初余额为716.95亿元,下降10.86%;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598.38亿元,期初余额为591.67亿元,增长1.13%[36][37][38] - 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454.78亿元,2023年为470.75亿元,同比下降3.4%;营业总成本为417.79亿元,2023年为430.81亿元,同比下降3.02%;净利润为40.09亿元,2023年为37.71亿元,同比增长6.3%[44][45]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2亿元,2023年为35.06亿元,同比增长0.41%;少数股东损益为4.88亿元,2023年为2.65亿元,同比增长84.31%[46] - 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5.78亿元,2023年为38.72亿元,同比下降7.59%;基本每股收益为0.41元,2023年为0.43元,同比下降4.65%[4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4205502305亿美元,2023年为27.1255174337亿美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9.2152903155亿美元,2023年为 - 2.7840173838亿美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793210378亿美元,2023年为 - 26.4321906539亿美元[51][53] 股权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资本为8,677,992,236.00元,已发行股本8,677,992,236股,其中国内A股普通股7,096,027,688股,占比81.77%;境外上市外资股普通股H股1,581,964,548股,占比18.23%[76] 会计政策 - 公司于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境内外确认方式有别[8] - 确定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涉及对未来收入增长率、未来营业利润率和适用折现率的估计;管理层采用市场法确定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用上市公司股价经调整后计算[20][23]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从取得子公司实际控制权之日起纳入合并范围,丧失时停止纳入;内部重大往来余额、交易及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在合并报表编制时抵销[91][93][94]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按业务模式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三类;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及财务担保负债三类[103][108]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多种金融资产确认损失准备;金融工具分三个阶段,按不同阶段计量预期信用损失;不同阶段金融工具按不同方法计算利息收入[113][115] - 存货分为原材料、产成品等,取得成本包括采购、加工和其他成本,采用加权平均法核算[122][123] - 长期股权投资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情况核算;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能实施控制的,采用成本法核算[129][134] - 出租用建筑物投资性房地产使用寿命32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2.97%;房屋及建筑物固定资产折旧年限20 - 40年,残值率3%,年折旧率2.43% - 4.85%等[143][146] -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购建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其他借款费用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财务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过程中非正常中断且连续超过3个月,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150][152] - 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权、专有技术等,土地使用权摊销年限为20 - 84年,专有技术为10 - 15年等[158][161] - 公司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研究阶段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支出满足条件确认为无形资产[166] - 集团在履行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满足客户在履约同时取得并消耗经济利益等条件之一,属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履约义务,按履约进度确认收入[183][185] - 根据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差额计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很可能取得应纳税所得额为限[198] - 作为承租方,除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外,在租赁期开始日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采用成本模式对使用权资产后续计量并计提折旧[200]
中联重科(000157) - 董事会对独立董事独立性评估的专项意见
2025-03-24 21:01
独立董事评估 - 公司对独立董事张成虎等四人独立性进行评估[1] - 独立董事未在公司及主要股东担任其他职务[1] - 独立董事与公司及主要股东无利害关系[1] - 独立董事符合独立性要求[1]
中联重科(000157) - 关于批准及授权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开展下游客户金融业务并对外提供担保的公告
2025-03-24 21:01
新策略 - 拟批准中联农机开展下游客户金融业务并担保,总额不超10亿、为期不超36个月[2][7] - 授权中联农机管理层签协议,有效期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8] 数据相关 - 截止2024年12月31日,累计对外担保余额1106971.86万元,占净资产19.37%[10] 其他 - 议案已通过两会审议,尚需股东大会批准[11]
中联重科(000157) - 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
2025-03-24 21:01
会议情况 - 2024年度公司监事会召开7次会议[4] - 各次会议审议分拆、报告、收购等议案[5][6][7][8] 公司规范 - 2024年度决策程序合法规范,内控完善,无违规[9] 审计结果 - 毕马威对2024年度财务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报告[10]
中联重科(000157) -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2025-03-24 21:01
内部控制评价 - 公司对2024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2] - 评价基准日无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5]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占比91.8%,营收占比95.7%[6] 缺陷标准 - 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潜在错报≥当年销售收入0.4%[8] - 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损失金额≥当年销售收入0.4%[10] 报告期情况 - 报告期内无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和重要缺陷[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