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000725)

搜索文档
京东方A(000725):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显示龙头地位稳固
东方证券· 2025-05-03 13: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给予买入评级 [4][7][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1984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53.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9%,扣非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25Q1,公司实现营收506亿元,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大增64%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45.43亿、1983.81亿、2236.92亿、2428.46亿、2638.0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 2.2%、13.7%、12.8%、8.6%、8.6% [6] - 2023 - 2027年营业利润分别为15.19亿、49.31亿、91.7亿、135.7亿、187.0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6229.9%、224.7%、86.0%、48.0%、37.9% [6] - 2023 - 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5.47亿、53.23亿、83.8亿、114.71亿、147.7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 66.2%、109.0%、57.4%、36.9%、28.8% [6] - 2023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07、0.14、0.22、0.30、0.39元 [6] - 2023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1.5%、15.2%、16.6%、17.6%、18.4%;净利率分别为1.5%、2.7%、3.7%、4.7%、5.6% [6] - 2023 - 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9%、4.1%、6.1%、7.9%、9.4% [6] - 2023 - 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56.7、27.2、17.3、12.6、9.8;市净率分别为1.1、1.1、1.0、1.0、0.9 [6] 公司业务情况 - 稳居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先地位,LCD主流应用出货量稳居全球首位,聚焦产品结构优化,强化高端产品布局,第6代LTPO LCD产线首款产品点亮 [11] - OLED出货量保持提升,2024年柔性OLED出货量近1.4亿片,2025年目标出货量为1.7亿片;2024年折叠产品整体出货增长约40%,多款高端折叠产品实现客户独供;技术上在多形态领域建立首发优势,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产线提前封顶 [11] - 深耕物联网细分市场,智慧终端业务各产品有出色表现,系统方案业务在智慧金融和智慧园区全国落地,品牌业务深耕多场景打造商显产品 [11] 投资建议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22、0.30、0.39元(原2025年预测为0.26元),根据可比公司26年平均18倍PE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为5.40元,维持给予买入评级 [4][12] 可比公司估值 - 深天马A、三利谱、TCL科技、彩虹股份、新相微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29.09、15.26、8.60、10.51、44.63,调整后平均为18.29 [13]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 - 2027年公司各项财务指标预测,如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资产项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利润项目,以及净利润、折旧摊销等现金流量项目 [15] - 主要财务比率方面,成长能力体现在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等增长;获利能力有毛利率、净利率等提升;偿债能力涉及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等;营运能力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每股指标有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等;估值比率有市净率、市盈率等 [15]
研判2025!中国大屏幕拼接系统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行业需求量仍将保持上升趋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2 10:32
大屏幕拼接系统行业概述 - 大屏幕拼接系统由投影显示单元组合拼接而成,具备高亮度、高分辨率、色彩还原准确等特点,核心器件包括P光学引擎、图像处理器等,通过图像控制软件实现画面控制[3] - 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大屏幕投影墙、投影机阵列、控制系统,其中控制系统为核心,分为硬件拼接、软件拼接、软硬结合拼接、嵌入式硬件拼接四种类型[3] - 主要应用于安防监控、指挥调度、会议室、展示中心等领域,满足监控中心、指挥中心等场所对信息可视化的高需求[1][1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大屏幕拼接系统销售量达423千台,销售额88.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43%和9.02%[1][13] - 驱动因素包括大型活动、体育赛事、商业展示对高清超大显示的需求增长,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和公共设施升级[1][13] - 显示面板作为核心组件,2024年中国产量达167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4%[9] 产品技术分类 - 主流产品分为LCD、DLP、PDP三大体系: - **LCD**:低功耗、重量轻、寿命长,但拼缝明显,适用于小型会议中心[5][6] - **DLP**:拼缝小(<1mm)、画质柔和,但价格高,应用于公安、军队、交通等高端领域[5][6] - **PDP**:亮度均匀但可靠性低、耗电高,适用于对拼缝要求不高的场所[5][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显示面板、光学引擎、图像处理器等原材料及零部件[7] - **中游**:系统集成企业(如GQY视讯、威创集团)负责组装与研发[7][15] - **下游**:公安、交通、政府、金融、能源等应用领域,需求直接影响行业发展[7] 竞争格局 - **国际厂商**(如巴可、三菱电机)占据高端市场,技术品牌优势显著[15] - **国内企业**(如巨洋神州、GQY视讯)以性价比和服务取胜,主导中低端市场[15][17][19] - 行业集中度提升,具备自主研发和供应链整合能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15] 应用场景拓展 - **智慧交通**:用于交通管理指挥中心,2024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达2467亿元(+7.26%),政策推动下需求持续增长[11] - **智慧医疗/教育**:AI技术融合实现影像诊断、个性化教学等场景应用[21] 发展趋势 - **技术融合**:AI算法(图像识别、语音合成)推动场景多样化,如医疗诊断、教育个性化[21] - **行业整合**: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加大,国内外企业加速竞争,本土企业通过定制化服务争夺份额[22] - **产业链协同**: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24] 代表企业 - **GQY视讯**:2024年上半年大屏拼接系统营收0.47亿元(-36.80%),覆盖应急、消防、交通等领域[19] - **巨洋神州**:提供智慧显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服务超1500家客户,覆盖政府、军队、能源等行业[17] - **威创集团**:国内控制室解决方案领导者,主营拼接显示单元及可视化行业解决方案[15][17]
奥来德:全资子公司签署6.55亿元重大合同
快讯· 2025-04-30 18:21
合同签署 - 全资子公司上海升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成都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为6 55亿元(含税) [1] - 合同提供线性蒸镀源,已于生效日期生效,双方权利义务履行完毕后终止 [1] - 公司将完成设备交付、到货检查、安装调试、培训、质保等相关工作 [1] 业绩影响 - 预计该合同将对2025年度、2026年度的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 - 不排除确认收入时间有延后的可能 [1]
精智达获京东方2.52亿设备订单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4-30 14:34
公司与京东方合作 - 精智达与京东方下属公司成都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一系列合同,累计总金额为人民币2.5294亿元(含税)[1] - 合同标的包括信号发生器、自动平板显示器老化设备、手动平板显示器老化设备及自动光学检查机的改造服务[3] - 成都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为京东方控股子公司(持股52.63%),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为京东方全资子公司(持股100%)[3] 精智达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新型显示器件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3] - 主要产品包括新型显示器件检测设备、半导体存储器件测试设备等[3] 合同影响 - 合同的履行预计将对公司2025、2026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3] - 公司将根据合同相关规定及收入确认原则在相应会计期间确认收入[3] 京东方子公司业务 -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一条4.5代TFT-LCD生产线以及一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的运营[3] 行业报告 - TrendForce提供面板产业链市场供需及价格报告,包括面板价格预测月度报告、面板出货追踪月度报告等[7]
京东方A(000725):折旧高点已至,自由现金流大幅增长
长江证券· 2025-04-30 0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京东方2024年年报显示营收、归母净利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均同比增长,扣除资本开支后自由现金流大幅提升,利润更扎实,还公告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2][6] - 单四季度业绩优秀,源于中国大陆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刺激需求和北美大客户新机需求起量,销售毛利率因会计政策变更环比下降,净利率环比提升 [12] - 公司沿既定战略前进,技术与新品创新成果多,看好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布局与子公司协同效应 [12] - 2024年折旧达单季度峰值,预计2028年总折旧加速下降,公司将成高分红型资产,当前PB估值低,安全边际高 [12] 相关目录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983.81亿元,同比增长13.66%;归母净利润53.23亿元,同比增长108.97%;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77.38亿元,同比增长24.64%,扣除资本开支后自由现金流超150亿元 [2][6] - 单四季度收入546.49亿元,同比增长13.79%,环比增长8.55%;归母净利润20.13亿元,同比增长32.01%,环比增长96.30%;销售毛利率11.82%,环比下降5.59pct,净利率4.04%,环比提升3.71pct [12] - 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22、0.32、0.42,对应PE分别为17.54、11.99和9.08 [12] 股东回报规划 - 未来三年每年现金分配利润不低于归母净利润35%,每年回购不低于15亿元,条件符合时进行中期利润分配 [2][6] 业务发展 - 高端LCD解决方案UB Cell技术迭代,OLED联合开发全球首款三折叠产品,MNT终端高端产品销量创新高,办公教育类e - Note产品整机自研突破,IoT终端细分领域出货量保持第一,智慧金融为多地银行网点提供解决方案,MLED业务收入高增长 [12] 折旧情况 - 2024年重庆OLED二期、三期转固,折旧达单季度峰值,后续新线转固折旧增加与老线折旧到期对冲,预计2028年总折旧加速下降 [12]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2024A及2025E - 2027E的相关数据,如营收、成本、利润、现金流等情况 [17] - 基本指标涵盖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市盈率、市净率等多方面数据及预测 [17]
专利互诉多年后 京东方、三星或迎和解
中国经营报· 2025-04-30 05:58
核心观点 - 京东方与三星电子在面板领域的专利纠纷持续多年后或将迎来和解,双方高层计划近期会面讨论专利费和广告使用费问题 [2][6] - 和解背后是双方在LCD和OLED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并存关系,京东方在LCD领域可能成为三星供应商,而在OLED领域则对三星构成挑战 [2][4][6] - 行业格局显示京东方在AMOLED手机面板市场份额快速提升至全球第二,并在超大尺寸电视面板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5][7] 专利纠纷背景 - 双方专利纠纷始于2022年,此前关系较好,2023年关系恶化导致京东方对三星液晶屏供应大幅减少 [3] - 三星在两年内发起三次专利诉讼,最近一次是2024年4月指控京东方窃取OLED商业机密,京东方同步反诉形成法律拉锯战 [3] - 纠纷本质是中韩面板产业话语权之争,三星拥有OLED专利近3万件,京东方以2.8万件紧追其后 [4] 市场竞争态势 - 2024年全球AMOLED手机面板出货数据显示:三星份额43.2%居首,京东方份额15.7%位列第二且增速达22.6% [5] - 京东方车载OLED出货量已超过LG显示,并打入苹果供应链,其8.6代OLED产线将威胁三星高端市场地位 [4][5] - 京东方在100英寸以上电视面板市场占有率63.5%,计划向三星供应110英寸等超大尺寸产品 [7] 和解动因分析 - 对京东方:韩国厂商退出LCD领域后,三星和LG可能成为其LCD主要客户 [2][6] - 对三星:实现LCD供应链多样化(当前华星光电份额受限需低于30%),并有利于拓展中国市场 [6][7] - 双方将讨论广告使用费分摊机制,这关系到面板定价策略 [6] 未来影响 - 若分歧有效管控,双方竞争将更激烈,对全球面板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7] - 京东方在三星供应链中呈现"电视面板稳中有升、超大尺寸主导、手机面板补充"的多元化布局 [7] - 三星2024年TV面板采购约3500万片,2025年预计3800万片,京东方有望获得更多份额 [7]
京东方、彩虹股份等9家显示企业公布Q1业绩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4-29 13:52
京东方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05.99亿元,同比增长10.27%,创一季度历史新高 [3][4] - 归母净利润16.14亿元,同比增长64.06%,扣非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增长126.56% [3][4] - LCD业务显著增长,推出基于ADS Pro技术的极黑广角类纸屏,并全球首发于创维A5F Pro系列 [5] - 柔性显示领域深耕折叠高端市场,布局车载、IT等中尺寸创新应用 [5] - Mini LED背光器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15%,珠海COB产线实现量产交付 [5] 彩虹股份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9.66亿元,同比增长1.77%,归母净利润3.22亿元,同比增长16.09% [6][7] - 液晶面板、基板玻璃销量同比增加,通过降本增效措施实现利润增长 [7] TCL科技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400.76亿元,同比增长0.42%,归母净利润10.13亿元,同比增长321.96% [8][9] - 半导体显示业务营收275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29% [9] - 行业稼动率与主流产品价格好于去年同期,业务结构优化 [9] 翰博高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7.29亿元,同比增长55.25%,但归母净利润亏损3600.08万元 [10][11] - 加速布局车载连屏、异形屏等创新形态,深化与Tier1供应商及整车厂合作 [12] - 持续投入Mini LED技术研发,重点突破精细控光、窄边框设计等关键工艺 [12] 三利谱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8.05亿元,同比增长48.43%,但净利润2963.28万元,同比下滑3.62% [13][14] - 主营业务为偏光片产品,计划提高新产线产能利用率,扩大市场份额 [14] 晶合集成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5.68亿元,同比增长15.25%,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70.92% [15][16] - 已实现150nm至55nm制程平台量产,40nm高压OLED显示驱动芯片小批量生产 [16] - 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单位销货成本下降,产品毛利率提升 [16] 蓝黛科技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8.13亿元,同比增长8.06%,归母净利润5216.36万元,同比增长45.93% [17][18] - 触控显示板块利用电子行业复苏契机,推进产品结构转型升级 [18] - 在新加坡和泰国设立子公司,拓展海外市场 [18] 路维光电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60亿元,同比增长47.09%,归母净利润4915.01万元,同比增长19.66% [19][20] - 高端AMOLED、先进封装等产品放量,下游需求旺盛 [20] - 拟斥资20亿打造高世代高精度光掩膜版基地 [20] 康冠科技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1.42亿元,同比增长10.82%,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15.81% [21][22] - 智能交互显示产品营收同比增长10.03%,创新类显示产品营收同比增长50.42% [22] - 深度运用AI技术赋能,结合VR、AR等前沿科技提升产品力 [22]
面板龙头一季度业绩延续回升势头,按需生产应对不确定性
第一财经· 2025-04-29 10:05
行业概况 - 一季度面板行业呈现"开门红"态势,需求短期旺盛且供需偏紧推动电视面板价格小幅回暖 [1][5] - 二季度受关税政策干扰及部分应用提前备货影响,总体需求高位回落,预计面板企业将按需生产 [5] - 行业预计今年仍将稳健发展,面板厂商保持供应弹性应对市场波动 [5] 公司业绩 - TCL华星2024年收入1043亿元(+25%),净利润62.3亿元(同比改善62.4亿元) [4] - TCL华星2025年一季度收入275亿元(+18%),净利润23.3亿元(+329%) [4] - 京东方2024年营收1984亿元(+13.65%),归母净利润53.23亿元(+108.96%),其中面板收入1650亿元(+12.6%),MLED收入84.8亿元(+50%) [4] - 京东方2025年一季度营收505.99亿元(+10.27%),归母净利润16.14亿元(+64%) [4] 市场动态 - 电视大屏化趋势推动高世代液晶面板线获利,京东方两条10.5代线保持良好盈利水平 [6] - TrendForce预计2025年京东方、TCL华星、惠科三大厂商全球液晶面板市占率将达66% [7] - 4月下旬32-75英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环比持平,液晶显示器面板价格微涨,笔记本面板价格持平 [8] 战略布局 - TCL科技推进收购深圳华星光电剩余股权至84.21%,交易作价115.62亿元 [6] - TCL科技完成收购LGD广州8.5代线100%股权,标的资产二季度起并表 [6] - 京东方2024年OLED出货量近1.4亿片(未达1.6亿目标),折叠屏出货超700万片(+40%),2025年目标1.7亿片柔性OLED [7] - 京东方布局MLED技术(Mini LED赋能液晶面板,Micro LED切入车载屏)及AI眼镜全系显示技术 [7] 产能与价格策略 - 头部厂商"五一"减产计划陆续确定,二季度面板厂将灵活调整产能利用率 [8] - TCL科技表示电视面板竞争格局改善使价格波动减弱,坚持按需生产 [8] - 京东方预计二季度采购需求降温,价格保持稳定,坚持按需生产策略 [8] 行业整合与股东回报 - 京东方不排除通过整合(如彩虹8.6代线)扩大规模 [9] - 京东方2025-2027年计划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归母净利润35%,每年回购资金不低于15亿元 [9] - TCL科技拟斥资7-8亿元回购股份(占总股本0.64%),用于员工激励 [9]
京东方A(000725)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9 01: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505.99亿元,上年同期458.88亿元,同比增长10.27%[10]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4亿元,上年同期9.84亿元,同比增长64.06%[10]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52亿元,上年同期5.97亿元,同比增长126.56%[10]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7.44亿元,上年同期162.31亿元,同比减少15.32%[10]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4202.13亿元,上年度末4299.78亿元,同比减少2.27%[10]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325.45亿元,上年度末1329.38亿元,同比减少0.30%[10]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04%,主要因报告期内汇率波幅相对较小,汇兑净收益减少[14] - 投资收益同比增加75%,主要因报告期内对联营公司确认的投资收益增加[14]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加234%,主要因报告期内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14] - 资产总计为4202.13亿元,较上期4299.78亿元有所下降[24][25] - 营业总收入为505.99亿元,较上期458.88亿元增长约10.27%[26] - 营业总成本为481.91亿元,较上期448.97亿元增长约7.33%[26] - 流动负债合计为1095.29亿元,较上期1152.61亿元有所下降[24]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033.83亿元,较上期1101.71亿元有所下降[2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073.01亿元,较上期2045.46亿元有所增长[25] - 合同资产为2.62亿元,较上期1.51亿元有所增长[24] - 在建工程为350.65亿元,较上期301.59亿元增长约16.27%[24] - 应付账款为375.57亿元,较上期367.13亿元有所增长[24] - 长期借款为935.92亿元,较上期1009.32亿元有所下降[25] - 公司净利润为19.37亿美元,较上期4.83亿美元大幅增长[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82.29亿美元,上期为561.61亿美元[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44.85亿美元,上期为399.30亿美元[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7.44亿美元,上期为162.31亿美元[2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32.10亿美元,上期为93.99亿美元[2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02.64亿美元,上期为188.01亿美元[2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0.54亿美元,上期为 -94.03亿美元[2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05.07亿美元,上期为113.86亿美元[2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05.32亿美元,上期为150.41亿美元[2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00.25亿美元,上期为 -36.54亿美元[29] 股东相关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08.16万户,其中A股股东105.12万户,B股股东3.04万户[16] 股权结构信息 - 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北京京国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直接持有北京京国瑞国企改革发展基金(有限合伙)77.5918%的合伙份额[17] 公司重大事项 - 2025年4月26日公告显示,2020年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第三个解除限售期符合条件的激励对象667人,可解除限售股票89,096,540股,占总股本0.2367%,上市流通日为4月29日[20] - 2025年3月25日公司支付“22BOEY1”债券2024年3月25日至2025年3月24日利息及本金并摘牌[19] - 2025年1月15日公司完成换届选举[19] - 2025年4月18日公司拟自筹资金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注销并减资[21] 资产项目余额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71,144,045,163元,期初余额74,252,625,215元[2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3,196,336,209元,期初余额3,116,435,963元[2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33,253,355,943元,期初余额36,338,199,204元[2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1,105,610,279元,期初余额472,537,400元[2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存货期末余额25,362,130,579元,期初余额23,313,464,392元[23]
电子纸概念涨0.10%,主力资金净流入5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7:00
电子纸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4月28日收盘,电子纸概念上涨0.10%,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8 [1] - 板块内8股上涨,深科达、掌阅科技、汉朔科技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5.32%、5.24%、5.00% [1] - 跌幅居前的有思创医惠、飞凯材料、海目星等,分别下跌6.46%、4.79%、4.34%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PEEK材料、可燃冰、电子竞技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75%、1.72%、0.92% [2] - 租售同权、乳业、赛马概念跌幅居前,分别下跌4.65%、4.12%、3.31% [2] 电子纸概念资金流向 - 电子纸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0.33亿元 [2] - 5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掌阅科技净流入2.29亿元居首,汉朔科技、清越科技、京东方A分别净流入3667.16万元、173.85万元、35.35万元 [2] - 掌阅科技、汉朔科技、清越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28.94%、9.80%、7.06% [3] 个股资金流入与流出 - 主力资金净流出居前的有海目星(-2502.41万元)、冠捷科技(-3042.78万元)、飞凯材料(-10793.67万元) [4] - 深科达尽管涨幅达15.32%,但主力资金净流出106.25万元 [4] - 亚世光电、深天马A、思创医惠主力资金净流出比率较高,分别为-11.88%、-10.71%、-6.2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