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智控(002050)

搜索文档
三花智控:发售价厘定为每股H股22.53港元
快讯· 2025-06-19 18:26
三花智控(002050)公告,于2025年6月19日,发售价已厘定为每股H股22.53港元(不包括1.0%经纪佣 金、0.0027%证监会交易征费、0.00565%联交所交易费及0.00015%会财局交易征费)。发售量调整权已 获悉数行使,据此,本公司将按发售价发行及配发5404.95万股额外发售股份,占全球发售项下初步可 供认购发售股份总数约15.0%。本公司预期于2025年6月20日(星期五)公布国际发售的踊跃程度、香港公 开发售的申请水平、香港发售股份的分配基准及香港公开发售的分配结果的详情。假设全球发售于2025 年6月23日(星期一)上午8时正(香港时间)或之前成为无条件,则预计H股将于2025年6月23日(星期一)上 午9时正(香港时间)开始在联交所主板买卖。H股将以每手100股H股买卖。 ...
三花智控H股招股拟募77亿港元 加码研发扩产能吸引17家基石投资
长江商报· 2025-06-17 07:41
全球发售及港股上市进展 - 公司拟全球发售3.6033亿股H股,预计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77.41亿港元,用于全球研发及产能扩张 [1] - H股发行价格区间为21.21至22.53港元,预计6月23日在港交所挂牌交易 [2] - 香港发售占7%(2522.31万股),国际发售占93%(3.351069亿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 [2] 基石投资者认购情况 - 吸引17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约5.62亿美元(44.09亿港元),包括施罗德、新加坡主权基金等 [1][3] - 施罗德单独认购约1.42亿美元 [3] 资金用途分配 - 30%用于全球研发及创新(其中10%专项用于仿生机器人研究) [2] - 30%用于中国工厂扩建及生产自动化 [2] - 25%用于扩大海外产能 [2] - 5%用于数字智能基础设施建设 [2] 业务结构与市场地位 - 2024年收入结构: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占59.3%,汽车零部件占40.7% [5] - 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市占率45.5%(排名第一) [4] - 全球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市占率4.1%(排名第五)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79.47亿元,净利润30.99亿元,实现连续10年净利润增长 [4] - 2024年一季度营收76.69亿元(同比+19.1%),净利润9.03亿元(同比+39.47%) [5] 战略布局与新兴业务 - 正在布局仿生机器人产业作为第三大核心增长点 [1][5] - 研发方向包括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等战略新兴业务 [1] - 目前仿生机器人产业仍处于探索阶段 [5] 全球化运营基础 - 已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建立海外子公司 [3] - 全球共48个生产工厂(含13个海外工厂) [3]
A股公司赴港上市提速 优质标的获国际长线资金抢筹
证券日报· 2025-06-16 00:08
A股公司赴港上市趋势 - 6月以来多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计划取得进展,包括海天味业、三花智控启动招股,安井食品通过港交所聆讯 [1] - 2023年仅有3家A股公司在港二次上市,2024年截至6月15日已有5家成功上市,首发募资560亿港元,超50家公司公告拟赴港上市 [1] - 拟"A+H"上市企业多为细分领域龙头,具备稀缺性,预计更多大型企业及产业链领军企业将登陆港股 [1] "A+H"模式驱动因素 - 行业龙头企业如赛力斯、晶澳科技已提交备案材料,百利天恒、奥克斯电气递交港交所申请 [2] - 赴港上市满足企业"出海"需求,提供外币融资渠道,监管审批加速(A股公司市值超百亿港元可获港交所30天快速审核) [2] - 提升海外投资者占比,部分公司存在海外股权激励及业务拓展需求 [2] 外资持股与政策约束 - 美的集团、宁德时代A股外资持股占比分别达24%和22%,接近30%的境外投资者持股上限 [3] - 赴港上市可突破A股外资持股限制,进一步吸引国际资本 [4] 国际资金参与动态 -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H股国际配售获多家机构认购,优质港股IPO项目基石投资者认购踊跃 [4] - 海天味业基石投资者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瑞银资管,三花智控获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参与 [4] - 国际长线资金偏好行业龙头、消费及科技类盈利清晰企业 [4] 港股市场环境改善 - 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均超15%,2024年前5个月港股日均成交额2423亿港元,同比上升120% [5] - 半导体、自动驾驶等领域企业上市使港股结构更均衡,160家企业排队中包括韦尔股份、先导智能等A股龙头 [5] - 香港证监会推行"一盾三箭"策略提升市场吸引力,5月国际资金大幅回流A股及港股 [5][6]
三花智控开启申购,将在港交所上市,18名基石投资者参与认购
搜狐财经· 2025-06-15 22:43
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于2025年6月23日在港交所上市,招股时间为6月13日至6月18日 [1] - 发售价范围为每股21.21港元至22.53港元,每手100股,拟发行3.6033亿股 [1] - 预计募资总额约76.43亿港元至81.18亿港元,按中位数21.87港元计算约78.74亿港元 [1] - 引入18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约5.62亿美元(约44.09亿港元) [3]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4年9月,总部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注册资本约37亿元人民币 [3] - 法定代表人为张亚波,主要股东包括三花控股集团、浙江三花绿能实业集团等 [3] - 公司于2005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代码"002050",截至2025年6月13日A股市值约943亿元 [3] - 公司是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和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制造商,业务拓展至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领域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13.48亿元、245.58亿元、279.47亿元 [5] - 同期毛利分别为54.62亿元、67.35亿元、76.21亿元 [5]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6.08亿元、29.34亿元、31.12亿元 [5] - 2024年营业利润率13.4%,较2023年15.1%有所下降 [6] 业务结构 - 收入主要来自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和汽车零部件两大板块 [6] - 2022-2024年制冷空调零部件收入占比分别为64.8%、59.6%、59.3% [6] - 2024年制冷空调零部件收入165.61亿元,汽车零部件收入未披露具体金额 [6] 产能与产量 - 2022-2024年制冷空调零部件总产能分别为5.39亿件、5.34亿件、5.76亿件 [7] - 同期制冷空调零部件产量分别为4.52亿件、4.95亿件、5.37亿件 [7] - 同期汽车零部件总产能分别为2.03亿件、2.55亿件、2.82亿件 [7] - 同期汽车零部件产量分别为1.70亿件、2.32亿件、2.45亿件 [7] 全球布局 - 产品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 [5] - 截至2024年底拥有48个生产工厂,其中13个位于海外 [5] - 海外工厂分布在美欧亚等多国,包括美国、波兰、墨西哥、土耳其等 [5]
三花智控(002050):三花智能IPO申购指南
国元香港· 2025-06-13 19: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建议谨慎申购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和全球领先的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制造商,呈现出高于行业的增长速度,短期估值基本合理,中长期有增长空间,建议谨慎申购 [2][3] 招股详情 - 保荐人为中金香港、华泰金控(香港) [1] - 上市日期为2025年6月23日 [1] - 招股价格为21.21 - 22.53港元/股 [1] - 集资额为77.41亿港元(扣除包销费用和全球发售有关的估计费用) [1] - 每手股数为100股 [1] - 入场费为2276港元(按最高招股价) [1] - 招股日期为2025年6月13日 - 2025年6月18日 [1] - 国元证券认购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17日 [1] - 招股总数为36033万股(可予调整及视乎超额配售权的行使情况而定) [1] - 国际配售为33510万股(可予调整及视乎超额配售权的行使情况而定),约占93% [1] - 公开发售为2522.31万股(可予调整及视乎超额配售权的行使情况而定),约占7% [1] 公司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于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市场的市场占有率约为45.5% [2]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于全球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市场的市场占有率约为4.1%,于全球排名第五 [2] 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 - 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的全球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人民币1695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人民币279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3% [2] - 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零部件产生的收入由2020年的人民币164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人民币11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3.1% [2] - 到2029年,预期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人民币5289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3.6% [2] - 预期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零部件产生的收入将达人民币3771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6.6% [2] 公司营收及利润情况 - 2022 - 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13.48亿、245.58亿和279.4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8% [3] - 2022 - 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6.08亿、29.34亿和31.1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9.3% [3] - 2025年Q1公司营收76.69亿元(+19.1%),净利润9.03亿元(+39.5%),呈现较快增长趋势 [3] 公司估值情况 - 按中间招股价计算,公司上市估值约相当于2024年26.7倍PE,处于行业较高位置,与公司A股估值大致相当 [3] 行业相关上市公司估值 |板块|代码|证券简称|收盘价(20250612)|总市值(亿港元)|PS(2024)|PE(2024)| | ---- | ---- | ---- | ---- | ---- | ---- | ---- | |汽车零部件|3898.HK|时代电气|33.75|576.37|1.72|11.6| |汽车零部件|2338.HK|潍柴动力|16.38|1468.01|0.61|11.6| |汽车零部件|1882.HK|海天国际|19.58|312.50|1.79|9.4| [5]
三花智控港股IPO拟募80亿扩张产能利用率却下降 增速持续放缓亟需新故事?
新浪证券· 2025-06-13 16:34
核心观点 - 三花智控港股IPO拟募资80亿港元用于扩张,但募资必要性存疑,因产能利用率波动且近年下降,业绩增速持续放缓,行业竞争激烈[1] - 公司已与16家知名投资机构达成基石投资协议,将认购总计2.02亿股,金额约5.62亿美元[1] IPO募资详情 - 公司拟全球发售3.6亿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占7%,国际发售占93%,发售价区间21.21-22.53港元[2] - 假设发售价为21.87港元,预计募资净额约77.41亿港元(76-81亿港元)[2] - 募资用途分配:30%(23.22亿港元)用于研发创新,30%(23.22亿港元)用于中国工厂扩建及自动化,25%(19.35亿港元)用于海外产能扩张,5%(3.87亿港元)用于数字化建设,10%(7.74亿港元)用于营运资金[2][3] 产能与资本支出 - 2022-2024年公司总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3.8%、92.2%、91.2%,8个生产基地利用率分别为84.1%、92.8%、90.5%,呈现波动下降趋势[4] - 公司资本性支出扩大但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可完全覆盖[4] - 2024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为44.91%,较2022年53%显著下降[6]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收分别为121亿、160亿、213亿、246亿、279亿元,同比增速7.29%、32.30%、33.25%、15.04%、13.8%,增速持续放缓[7] - 同期净利润15亿、17亿、26亿、29亿、31亿元,增速2.76%、15.7%、52.98%、12.49%、6.07%,同样呈现放缓趋势[7] - 2024年应收账款增速20%,高于营收增速13.8%,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从2022年79天增至2024年88天[9] 业务结构 - 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2022-2024年收入138.34亿、146.44亿、165.61亿元,占总收入64.8%、59.6%、59.3%,毛利率25.7%、27.0%、27.1%[9] - 该业务全球市占率45.5%,行业前三制造商合计市占81%,市场竞争集中且激烈[10] - 汽车零部件业务2022-2024年收入75.14亿、99.14亿、113.87亿元,占比35.2%、40.4%、40.7%,毛利率25.4%、28.0%、27.6%[12] - 汽车热管理零部件全球市占率4.1%,排名第五,面临新能源车行业竞争加剧[12] 新业务布局 - 公司投资不低于38亿元建设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和域控制器研发生产基地,仿生机器人执行器研发团队已超180人[12]
三花智控(002050) - 关于刊发H股招股说明书、H股发行价格区间及H股香港公开发售等事宜的公告
2025-06-13 08:28
上市进程 - 2025年1月15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发行上市申请并刊登申请资料[2] - 2025年5月9日获中国证监会发行上市备案确认[3] - 2025年5月22日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申请[3] - 2025年6月4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发行聆讯后资料集[3] - 2025年6月13日在香港刊登并派发H股招股说明书[4] 发售情况 - 全球发售H股基础发行股数3.6033亿股,港公开发售2522.31万股占7%,国际发售3.351069亿股占93%[5] - 可行使发售量调整权发行不超5404.95万股H股[5] - 整体协调人可行使超额配售权,未行使时增发不超5404.95万股,悉数行使时增发不超6215.69万股[5] - 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售权悉数行使,最大发行股数4.765364亿股[6] 发行价格及时间 - H股发行价格区间21.21 - 22.53港元[6] - 香港公开发售6月13日开始6月18日结束,预计6月19日前公布价格,6月23日挂牌上市[6]
三花智控公告称,在香港发售3.6亿股股票,发售价区间为每股21.21港元至22.53港元,股票将于6月23日挂牌上市。
快讯· 2025-06-13 07:29
股票发售 - 公司在香港发售3.6亿股股票 [1] - 发售价区间为每股21.21港元至22.53港元 [1] - 股票将于6月23日挂牌上市 [1]
研判2025!中国微通道换热器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新兴应用场景加速行业技术升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0 09:25
行业概述 - 微通道换热器是一种高效换热设备,通道当量直径在10-1000μm范围内,核心结构由扁平管与圆形集管组成,具有比表面积大、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体积小、冷媒充注量低等优点 [2] - 按外形尺寸分类,主要分为微型微通道换热器和大尺度微通道换热器 [2] - 广泛应用于空调、制冷、汽车空调及电子设备散热等领域,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为21亿元,同比增长16.67% [1][13] 行业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80s-2000年):微通道技术因高密度电子器件冷却需求诞生,1981年首次提出概念,1985年首款工程化产品问世,国内研究初期集中于高校与科研机构 [4] - 市场培育期(2001-2010年):铝及铝合金成为主流材料,国内企业如三花、康盛突破CO₂制冷系统耐压性难题,实现汽车空调批量应用 [4] - 快速扩张期(2011-2020年):国家能效标准提升推动行业增长,三花智控占据内销市场大半份额,康盛股份聚焦汽车领域差异化竞争 [5][6] - 高质量发展期(2021年至今):新型材料(钛合金、纳米材料)和3D打印、激光焊接技术应用,生产效率提升30%,成本降低20%,应用场景扩展至数据中心液冷、5G基站散热等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原材料(铝及铝合金、铜、不锈钢、钛合金等)和生产设备(数控机床、激光切割机等) [9] - 中游:微通道换热器生产制造 [9] - 下游:汽车空调、家用/商用空调、工业领域(数据中心液冷、5G基站散热等)、新兴领域(氢能设备、航空航天) [9]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为21亿元,同比增长16.67%,空调与制冷设备是主要应用领域 [1][13] - 新能源汽车市场崛起推动汽车空调领域需求增长,2025年1-4月中国汽车产量1017.5万辆(同比+12.91%),销量1006.0万辆(同比+10.81%) [11]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三花智控:全球市场占有率45%,年销售额超12亿元,2025年Q1营收76.69亿元(同比+19.10%),净利润9.03亿元(同比+39.47%) [15][18] - 康盛股份:2025年Q1营收7.12亿元(同比+28.91%),净利润0.13亿元(同比+434.10%),专利技术解决微通道换热器变形与泄漏问题 [20] - 盾安环境:产品覆盖家用/商用空调、汽车空调等领域,可生产长度300mm-3500mm的微通道换热器 [15]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新型铝合金材料、纳米涂层技术应用,3D打印与智能化生产提升效率,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需求驱动产品升级 [22] - 应用领域拓展: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数据中心散热、智能家居与可穿戴设备成为新增长点 [23][24] - 政策支持:政府推动高效节能设备应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等产业支持力度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