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002594)

搜索文档
2025民营企业500强揭晓,河南15家企业上榜
搜狐财经· 2025-08-28 13:35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核心数据 - 京东集团以1.16万亿元营收位列榜首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和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以9817.67亿元和8715.21亿元营收位居第二、三位[1][4] - 500强企业营收总额达43.05万亿元 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 入围门槛提升至270.23亿元[1] - 研发投入总额1.13万亿元 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 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1] - 纳税总额达1.27万亿元 其中240家企业纳税额超10亿元 占比达48.00%[1] 区域分布特征 - 浙江省上榜企业数量领先 包含阿里巴巴、荣盛控股、吉利控股等头部企业 前10强中占4席[4] - 广东省企业表现突出 华为投资控股(8620.72亿元)、比亚迪(7771.02亿元)、腾讯(6602.57亿元)均进入前6强[4] - 江苏省企业实力强劲 恒力集团高居第三 盛虹控股(565.62亿元)、沙钢集团(270.65亿元)等进入前50强[4] 重点行业企业表现 - 新能源行业领军企业宁德时代营收3620.13亿元 位列第17位 比亚迪位居第5位[4] - 互联网平台企业集体上榜 美团(3375.92亿元)第18位 滴滴出行(2067.99亿元)第32位 快手(1268.98亿元)第74位[4][6] - 汽车制造企业表现亮眼 长城汽车(2021.95亿元)第33位 理想汽车(1444.60亿元)第62位 蔚来控股(666.08亿元)第172位[4][5][9] 河南省企业上榜情况 - 全省共15家企业入围 洛阳栾川钼业以2130.29亿元营收居省内首位 全国排名第30位[1][4] - 牧原集团以1428.79亿元营收位列全国第63位 河南双汇(597.15亿元)第204位 宇通集团(443.24亿元)第279位[1][4][10] - 多家制造业企业上榜 包括明泰铝业(323.21亿元)第410位 济源钢铁(300.64亿元)第452位 龙佰集团(275.39亿元)第486位[2][15][18]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总营收达43.05万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3:32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核心数据 -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营收位列榜首 阿里巴巴和恒力集团分别以9817.67亿元和8715.21亿元位居第二、三位 [1][2] - 500强入围门槛达270.23亿元 营收总额43.05万亿元 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 [1] - 研发投入总额1.13万亿元 研发人员115.17万人 平均研发强度2.77% [1] 头部企业区域分布特征 - 广东省占据前10强中4席(华为第4/比亚迪第5/腾讯第6/美的第13) [2] - 浙江省在前10强中占3席(阿里巴巴第2/荣盛控股第7/吉利第8) [2] - 江苏省恒力集团位列前三 盛虹控股位列第9 [2] 行业结构分析 - 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 比亚迪(第5)、宁德时代(第17)、小米(第16)等高端制造企业排名靠前 [2] - 互联网服务企业表现突出 京东(第1)、阿里巴巴(第2)、腾讯(第6)、美团(第18)、滴滴(第32)均进入前50强 [2][3] - 快递物流行业集中度提升 顺丰(第21)、中通(第280)、韵达(第251)、圆通(第163)、申通(第259)集体上榜 [2][10] 研发创新投入格局 - 华为研发投入达862.07亿元 位居科技企业首位 [2] - 宁德时代研发强度超行业平均 新能源领域研发人员占比显著 [2] - 500强企业纳税总额1.27万亿元 其中240家企业纳税超10亿元 [1] 新经济企业成长性 - 新能源汽车企业快速崛起 比亚迪营收7771.02亿元位列第5 理想汽车(第62)、蔚来(第172)、小鹏(第308)首次进入榜单 [2][4][8] - 光伏新能源板块表现亮眼 晶科能源(第111)、隆基绿能(第128)、天合光能(第131)集体入围 [6] - 生物医药领域创新突破 药明康德、恒瑞医药(第480)、华东医药(第296)等企业持续加大研发 [11][13]
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布!河南这些企业上榜→
搜狐财经· 2025-08-28 13:24
2025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核心观点 - 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恒力集团以8715亿元营收位居榜首 华为和比亚迪分别以8621亿元和7771亿元营收位列第二和第三 [1][2] - 河南省共有15家企业上榜 包括伊电控股集团 河南双汇投资发展 河南金利金铅集团等企业 其中排名最高的河南企业为伊电控股集团 位列第116名 营收695亿元 [1] - 榜单前五名企业营收均超过5000亿元 其中恒力集团 华为投资控股 比亚迪 浙江荣盛控股和浙江吉利控股营收分别为8715亿元 8621亿元 7771亿元 6586亿元和5748亿元 [2] 区域分布特征 - 江苏省企业数量领先 恒力集团 盛虹控股 江苏沙钢等企业进入前20名 其中恒力集团以8715亿元营收位列榜首 [2] - 浙江省企业表现突出 前10名中占据4席 包括浙江荣盛控股(6586亿元) 浙江吉利控股(5748亿元) 浙江恒逸集团(4518亿元)和青山控股(4066亿元) [2] - 广东省制造业企业实力强劲 华为(8621亿元) 比亚迪(7771亿元) 美的集团(4091亿元)等3家企业进入前10名 [2] 行业分布特点 - 汽车制造业占据重要地位 比亚迪(7771亿元) 浙江吉利控股(5748亿元) 长城汽车(2022亿元)等企业进入前50名 [2][3] - 新能源行业企业表现亮眼 宁德时代以3620亿元营收位列第14名 天能控股(2280亿元)位列第21名 [2] - 电子产品制造业企业数量众多 联想控股(5128亿元) 小米通讯(3659亿元) TCL科技(1650亿元)等企业均进入前50名 [2][3] 企业营收规模分析 - 头部企业营收规模巨大 前10名企业营收均超过4000亿元 其中前3名企业营收均超过7700亿元 [2] - 中部企业营收集中在100-500亿元区间 第100名玖龙纸业营收773亿元 第200名郑州宇通企业集团营收443亿元 [5][8] - 榜单尾部企业营收接近160亿元 第500名江苏常发实业集团营收157亿元 [21]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揭晓!
券商中国· 2025-08-28 12:14
整体规模 -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三名为京东集团(营收11588.19亿元)、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营收9817.67亿元)、恒力集团有限公司(营收8715.21亿元)[9] - 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 营业收入总额达43.05万亿元 户均营收861.02亿元(增长2.72%)[1] - 营收超千亿元企业共105家(增加8家) 其中超5000亿元企业11家(增加2家) 资产总额51.15万亿元 户均资产1023.09亿元(增长2.62%)[1] - 资产超千亿元企业97家(增加8家) 其中超5000亿元企业16家(增加1家) 29家企业入围《财富》世界500强[1] 经营效益 - 361家企业营收增长 其中237家增幅超5% 161家增幅超10%[2] - 105家千亿营收企业中64家增幅超5% 44家增幅超10% 20家增幅超20%[2] - 380家企业资产增加 其中262家增幅超5% 170家增幅超10%[2] - 97家千亿资产企业中53家增幅超5% 33家增幅超10% 11家增幅超20%[2] - 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 户均净利润36.05亿元(增长6.48%)[2] - 净利润超50亿元企业70家 超100亿元企业34家 超200亿元企业19家[2] - 70家50亿净利润企业中34家增幅超10% 28家增幅超20%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61% 总资产周转率86.62%[2] 产业结构 - 72.00%企业属第二产业 66.40%企业为制造业[3] - 制造业企业营收总额29.63万亿元(增长7.66%) 占500强比例68.84%[3] - 制造业资产总额24.67万亿元(增长7.92%) 占比48.23% 净利润总额0.96万亿元(增长1.20%) 占比53.21%[3] - 制造业研发费用总额0.80万亿元(增长7.54%) 占比71.31%[3] - 309家企业投资62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3] - 64.20%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规划 60.20%企业在管理层面进行数字化布局 66.80%企业通过数字化实现降本增效[3] - 83.00%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主要采取应用绿色技术与设备/实施智能化改造等措施[3] 境外业务 - 出口总额1.7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5.17%) 境外营收总额3.19万亿元(增长14.74%)[4] - 年末境外资产总额2.44万亿元(增长8.14%)[4] 研发创新 - 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 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 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4] - 研发费用超10亿元企业171家 超30亿元企业64家 超50亿元企业37家 超100亿元企业19家[4] - 研发人员占比超3%企业349家 超10%企业191家 研发投入强度超3%企业103家 超10%企业14家[4] - 拥有有效专利72.16万件(增长8.23%) 其中国内有效专利增长12.42%[5] - 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9948项 行业标准7568项[5] - 国内有效商标注册量20.91万件 国外有效商标注册量6.00万件 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量1.07万件[5] 公司治理 - 52.24%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 37.31%企业引入财务投资者 33.33%企业引入产业投资者[5] - 73.86%企业引入民间资本 57.52%企业引入国有资本 32.68%企业引入境外资本[5] - 194家企业实际控制273家A股上市公司[5] - 90%以上企业设置内控合规机构 57.40%企业设置风控与合规部门 48.20%企业设置内控部门[6] - 48.60%企业设有职工董事/职工监事 83.80%企业设有工会 52.60%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6] - 52.20%企业规范披露ESG信息 90.00%企业建立信用管理制度 52.40%企业委托信用评级[6] - 76.00%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 13.40%企业为B级[6] 社会贡献 - 纳税总额1.27万亿元 纳税额超10亿元企业240家(占比48.00%) 超50亿元企业62家(占比12.40%) 超100亿元企业24家(占比4.80%)[6] - 就业总人数1109.12万人 户均2.22万人[7] - 就业人数超1万人企业240家(占比48.00%) 超5万人企业48家(占比9.60%)[7] - 汽车制造业就业人数最多达143.40万人(占比12.93%)[7] - 72.80%企业投身乡村振兴 65.40%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7] - 79.00%企业参与慈善捐赠 捐赠总额104.76亿元[7] 区域分布 - 前十强企业分布在北京市(京东/联想) 浙江省(阿里巴巴/荣盛/吉利) 江苏省(恒力) 广东省(华为/比亚迪/腾讯) 山东省(魏桥)[9] - 前100强中浙江省企业数量最多 包括吉利/荣盛/恒逸/青山等企业 广东省有比亚迪/腾讯/美的等企业[9][10]
主力个股资金流出前20:北方稀土流出22.38亿元、岩山科技流出16.91亿元
金融界· 2025-08-28 12:06
主力资金流向 - 北方稀土主力资金净流出22.38亿元,位列榜首,股价上涨3.97% [1][2] - 岩山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16.91亿元,股价上涨5.74% [1][2] - 指南针主力资金净流出10.19亿元,股价下跌4.22% [1][2] 行业资金分布 - 软件开发行业出现多只个股资金流出,包括指南针(-10.19亿元)、同花顺(-4.50亿元)、科大讯飞(-3.99亿元)、天融信(-3.56亿元) [1][2][3] - 小金属行业两只个股资金大幅流出,北方稀土(-22.38亿元)和章源钨业(-3.49亿元) [1][3] - 文化传媒行业两只个股资金流出,吉视传媒(-3.70亿元)和中文在线(-3.66亿元) [1][3] 个股表现特征 - 多只个股出现股价上涨但资金流出现象,北方稀土(涨3.97%,流出22.38亿元)、岩山科技(涨5.74%,流出16.91亿元)、吉视传媒(涨1.49%,流出3.70亿元) [2][3] - 跌幅最大个股为博瑞医药(-8.44%),资金流出3.31亿元 [3] - 汽车产业链个股资金流出明显,比亚迪(-7.74亿元)、富临精工(-3.71亿元) [1][3] 资金流出规模分布 - 资金流出超10亿元个股2只,北方稀土(-22.38亿元)和岩山科技(-16.91亿元) [1] - 资金流出5-10亿元个股5只,包括指南针(-10.19亿元)、东方财富(-8.09亿元)、比亚迪(-7.74亿元)、宁德时代(-5.27亿元)、海南华铁(-5.04亿元) [1] - 资金流出3-5亿元个股13只,涵盖电力、医疗、钢铁等多个行业 [1][3]
阿里巴巴排第二,第一是TA!2025民营企业500强名单公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8-28 12:04
核心排名 -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营收位列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首 [2] -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以9817.67亿元营收排名第二 [2] -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以8715.21亿元营收位居第三 [2] 整体规模 - 入围门槛提升至270.23亿元 [3] - 营业收入总额达43.05万亿元 户均营收861.02亿元同比增长2.72% [3] - 105家企业营收超千亿元 较上年增加8家 其中11家企业营收超5000亿元增加2家 [3] - 资产总额51.15万亿元 户均资产1023.09亿元增长2.62% [3] - 97家企业资产超千亿元增加8家 其中16家资产超5000亿元增加1家 [3] - 361家企业营收实现增长 其中237家增幅超5% 161家增幅超10% [3] - 380家企业资产规模扩大 其中262家增幅超5% 170家增幅超10% [3] 经营效益 - 净利润总额1.80万亿元 户均净利润36.05亿元同比增长6.48% [4] - 70家企业净利润超50亿元 34家超100亿元 19家超200亿元 [4] - 净利润超50亿元企业中 34家增幅超10% 28家增幅超20% [4] -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0.61% 总资产周转率为86.62% [4] 产业结构 - 72%企业属第二产业 66.4%为制造业企业 [6] - 制造业企业营收总额29.63万亿元增长7.66% 占比68.84% [6] - 制造业资产总额24.67万亿元增长7.92% 占比48.23% [6] - 制造业净利润0.96万亿元增长1.20% 占比53.21% [6] - 制造业研发费用0.80万亿元增长7.54% 占比71.31% [6] 战略转型 - 309家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627个项目 涵盖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 [6] - 64.2%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 60.2%在管理层面进行数字化布局 [6] - 66.8%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 [6] - 83%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主要采取应用绿色技术/智能化改造等措施 [6] 国际化发展 - 出口总额1.77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5.17% [7] - 境外营业收入3.19万亿元 增长14.74% [7] - 境外资产总额2.44万亿元 增长8.14% [7] 研发创新 - 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 研发人员115.17万人 平均研发强度2.77% [8] - 171家企业研发费用超10亿元 64家超30亿元 37家超50亿元 19家超100亿元 [8] - 研发人员占比超3%的企业349家 超10%的企业191家 [8] - 研发强度超3%的企业103家 超10%的企业14家 [8] - 有效专利72.16万件增长8.23% 其中国内专利增长12.42% [8] - 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9948项 行业标准7568项 [8] 公司治理 - 52.24%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 37.31%引入财务投资者 33.33%引入产业投资者 [9] - 73.86%企业引入民间资本 57.52%引入国有资本 32.68%引入境外资本 [9] - 194家企业实际控制273家A股上市公司 [9] - 90%以上企业设置内控合规机构 57.4%设立风控与合规部门 [9] - 48.6%企业设有职工董事/监事 83.8%设有工会 [9] - 52.6%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52.2%规范披露ESG信息 [9] 信用建设 - 90%企业建立内部信用管理制度 52.4%企业委托信用机构出具评级报告 [10] - 76%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 13.4%为B级 [10] 社会贡献 - 纳税总额1.27万亿元 240家企业纳税超10亿元 62家超50亿元 24家超100亿元 [11] - 就业总人数1109.12万人 户均2.22万人 [11] - 240家企业就业人数超1万人 48家超5万人 [11] - 汽车制造业就业人数达143.40万人 占比12.93% [11] - 72.8%企业投身乡村振兴 65.4%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 [11] - 79%企业参与慈善捐赠 捐赠总额104.76亿元 [11] 区域分布 - 前十强企业集中在北京市(京东/联想)/浙江省(阿里巴巴/荣盛)/江苏省(恒力)/广东省(华为/比亚迪/腾讯) [12] - 浙江省共有107家企业入围 江苏省76家 广东省65家 山东省53家 [12][13][14][15][16][17][18][19]
半日主力资金丨加仓电子、通信板块 抛售医药板块





第一财经· 2025-08-28 11:48
行业资金流向 - 电子、通信、有色金属、银行、电力设备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1] - 医药生物、传媒、食品饮料、公用事业、农林牧渔板块遭主力资金净流出 [1] 个股资金流入 - 中国稀土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8.34亿元 [1] - 中芯国际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0.74亿元 [1] - 东山精密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2.03亿元 [1] 个股资金流出 - 比亚迪遭主力资金抛售4.96亿元 [1] - 章源钨业遭主力资金抛售4.45亿元 [1] - 歌尔股份遭主力资金抛售3.92亿元 [1]
比亚迪海豹06GT智驾版新增两款双色车身
凤凰网· 2025-08-28 11:40
产品更新 - 公司推出海豹06GT智驾版双色车身配色 包括曜石黑/爱琴海蓝和曜石黑/极光紫两种方案 [1] - 公司通过OTA升级新增游戏中心功能 支持下载各类游戏 [1] - 新增成语接龙及猜谜语小游戏功能 [1] - 新增屏幕亮度自动调节功能 [1] - 对多项功能进行优化升级 [1] 产品信息 - 海豹06GT搭载比亚迪e平台3.0Evo技术平台 [1] - 产品于2024年8月30日成都车展正式亮相 [1] - 官方指导价格区间为13.68万元-18.68万元 [1]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出炉:京东、阿里巴巴、恒力排前三
第一财经· 2025-08-28 11:29
整体规模持续提升 -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 [1] - 营业收入总额达到43.05万亿元 户均营业收入861.02亿元 较上年增长2.72% [1] - 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的企业共105家 较上年增加8家 其中超过5000亿元的企业有11家 较上年增加2家 [1] - 资产总额共计51.15万亿元 户均资产1023.09亿元 增长2.62% [1] - 资产总额超过千亿元的企业共97家 较上年增加8家 其中超过5000亿元的有16家 较上年增加1家 [1] - 民营企业500强中有29家企业入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1] 经营效益持续向好 - 民营企业500强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 户均净利润36.05亿元 增长6.48% [2] - 净利润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70家 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34家 超过200亿元的企业有19家 [2] - 净利润超过50亿元的70家企业中 净利润增幅超过10%的企业有34家 增幅超过20%的企业有28家 [2] - 民营企业500强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61% 总资产周转率为86.62% [2] 发展方式持续转变 - 民营企业500强中72.00%的企业属第二产业 66.40%的企业为制造业 [3] - 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为29.63万亿元 增长7.66% 占500强比例为68.84% [3] - 制造业企业资产总额为24.67万亿元 增长7.92% 占500强比例为48.23% [3] - 制造业企业净利润总额为0.96万亿元 增长1.20% 占500强比例为53.21% [3] - 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总额为0.80万亿元 增长7.54% 占500强比例为71.31% [3] - 民营企业500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 实际填报的309家企业已投资627个项目 [3] - 64.20%的企业已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 60.20%的企业已在管理层面进行数字化转型布局 66.80%的企业已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 [3] - 83.00%的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3] 境外业务韧性凸显 - 实际填报企业的出口总额1.77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5.17% [4] - 境外营业收入总额为3.19万亿元 增长14.74% [4] - 年末境外资产总额为2.44万亿元 增长8.14% [4] 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 民营企业500强中实际填报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 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 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 [4] - 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171家 超过30亿元的企业有64家 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37家 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19家 [4] - 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超过3%的企业数量为349家 超过10%的企业数量为191家 [4] -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3%的企业数量为103家 超过10%的企业数量为14家 [4] - 民营企业500强拥有72.16万件有效专利 增长8.23% 其中国内有效专利数量增长12.42% [5] - 主导或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9948项 行业标准7568项 [5] - 国内有效商标注册量20.91万件 国外有效商标注册量6.00万件 其中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量1.07万件 [5] 公司治理持续完善 - 实际填报的500强企业中52.24%的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 37.31%的企业引入财务投资者 33.33%的企业引入产业投资者 [6] - 从外部投资者属性看 73.86%的企业引入民间资本 57.52%的企业引入国有资本 32.68%的企业引入境外资本 [6] - 民营企业500强中有194家企业实际控制273家A股上市公司 [6] - 90%以上的企业设置监事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法务、审计等不同形式的内控合规机构 [6] - 57.40%的企业设置风控与合规部门 48.20%的企业设置内控部门 [6] - 48.60%的企业设有职工董事、职工监事 83.80%的企业设有工会 [6] - 52.60%的企业制定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52.20%的企业规范披露ESG信息 [6] - 90.00%的企业建立完善内部信用管理制度 52.40%的企业委托信用服务机构出具信用评级报告 [6] - 76.00%的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 13.40%的企业为B级 [6] 社会贡献持续彰显 - 民营企业500强纳税总额达1.27万亿元 [7] - 纳税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240家 占500强比例为48.00% 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62家 占500强比例为12.40% 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24家 占500强比例为4.80% [7] - 就业总人数为1109.12万 户均2.22万人 [7] - 就业人数超过1万人的企业有240家 占500强比例为48.00% 超过5万人的企业有48家 占500强比例为9.60% [7] - 汽车制造业行业的企业就业人数最多 达143.40万人 占500强就业总人数的12.93% [7] - 72.80%的企业积极投身乡村振兴 65.40%的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 [7] - 79.00%的企业参与社会慈善捐赠活动 捐赠总额为104.76亿元 [7] 企业排名情况 -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营收位列第一 [9] - 阿里巴巴以9817.67亿元营收位列第二 [9] - 恒力集团以8715.21亿元营收位列第三 [9] - 华为投资控股以8620.72亿元营收位列第四 [9] - 比亚迪以7771.02亿元营收位列第五 [10] - 腾讯控股以6602.57亿元营收位列第六 [10] - 浙江荣盛控股以6586.02亿元营收位列第七 [10] - 浙江吉利控股以5748.26亿元营收位列第八 [10] - 盛虹控股以5656.23亿元营收位列第九 [10] - 山东魏桥创业以5585.33亿元营收位列第十 [10]
推进“车路云一体化”,起步区将部署智能网联汽车不少于300辆
齐鲁晚报网· 2025-08-28 11:12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计划开工建设宾理科技高端新能源汽车工业园 [1] - 起步区构建以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为主体 以动力电池 电机电控 智能驾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为配套的全产业生态 [1] - 比亚迪济南基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2022年正式签约落地 实现当年拿地当年投产 短短三年时间工业产值达近千亿 [1] 产业链集群建设 - 围绕比亚迪吸引23个零部件配套项目在周边投资落地产线 包括法国佛吉亚 东风李尔 上海和达 普威技研等企业 [2] - 带动济南本地上下游企业超100家 形成从零部件供应到整车制造的完整产业生态 [2] - 宾理科技高端新能源汽车工业园总投资30亿元 将成为济南生产新能源高端汽车的新品牌 [2] 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 起步区计划升级改造道路不少于200公里 路口220个 部署智能网联汽车不少于300辆 [1][2] - 在全市率先运行自动驾驶公交车 无人清扫车 无人物流车 智慧停车等实际应用场景正在先行先试 [2] - 发布"车路云一体化"场景需求清单 编制完成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试点总体实施方案和功能型无人车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办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