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002594)

搜索文档
比亚迪正式进入阿根廷市场 首发车型为元UP、宋PRO DM-i和海鸥
凤凰网· 2025-08-28 15:24
市场扩张 - 公司正式进入阿根廷市场并开启首轮独家预售 [1] - 首批发售车型包括元UP、宋PRO DM-i和海鸥三款新能源车型 [1] - 计划在阿根廷陆续推出一系列新能源车型并同步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1] 产品战略 - 新推车型具备能源高效性、尖端设计和零排放优势 [1] - 通过车型组合覆盖不同细分市场以提升市场渗透率 [1]
权威数读|民企500强,最新榜单出炉!
新华社· 2025-08-28 15:17
核心观点 - 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京东集团、阿里巴巴和恒力集团位列前三,榜单显示民营企业整体规模扩大、经营效益提升、创新投入增强,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数字化转型及社会贡献方面表现突出 [1][3][9] 榜单排名 -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营收位列第一,阿里巴巴以9817.67亿元营收第二,恒力集团以8715.21亿元营收第三 [17]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8620.72亿元营收排名第四,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7710.25亿元营收第五 [17][18] - 前十名企业还包括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 [17][18] 资产规模 - 资产总额超过千亿元的企业共97家,较上年增加8家 [3] 经营效益 - 民营企业500强利润合计1.8万亿元,户均净利润36.05亿元,增长6.48% [5] - 净利润超过50亿元的企业70家,超过100亿元的企业34家,超过200亿元的企业19家 [5] 产业布局 - 企业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等领域 [9] - 加快向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发展,境外业务韧性凸显 [9] 研发创新 - 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 [12] - 涉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6个行业 [12] 公司治理 - 194家企业引入外部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实际控制273家A股上市公司 [15] - 90%以上的企业设置内控合规机构,90.00%的企业建立内部信用管理制度,76.00%的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 [15] 社会贡献 - 纳税总额1.27万亿元,纳税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240家 [16] - 就业总人数1109.12万人,72.80%的企业投身乡村振兴,79.00%的企业参与社会慈善捐赠,捐赠总额104.76亿元 [16] 区域分布 - 上榜企业覆盖全国多个省份,其中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和山东省企业数量较多 [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2][33][35][37][40][43][44][47][48][51][52][54][56][59][60]
2025成都车展大幕将启:自主品牌“壕气十足”,合资品牌深植本土,购车可享多重福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5:14
展会规模与主题 - 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以"领潮而立 向新而行"为主题 汇聚近120个汽车品牌 展出车辆逾1600辆 展区面积22万平方米 涵盖整车 改装车 人形机器人 三电系统等产业热点 [1] - 新能源品牌展区面积较去年扩大40%创历史新高 小米汽车首次参展拿下近1000平方米展位 鸿蒙智行 理想 蔚来等品牌扩大展台规模 比亚迪 奇瑞 长安采用包馆形式参展 [1] 自主品牌展示 - 奇瑞集团独家呈现5号馆 旗下奇瑞 星途 iCAR 捷途等品牌参展 捷途全新豪华电混越野产品序列奇瑞纵横迎来首秀 威麟品牌焕新回归定位全球智能皮卡生态品牌 [2] - 比亚迪独占9号馆 展示王朝 海洋 方程豹 腾势 仰望等品牌 新增天神之眼系统动态演示与兆瓦闪充技术专区 室外展区设置仰望U8应急浮水 天神之眼领航辅助等全场景互动体验 [2] - 中国长安以10号馆为主秀场 集结长安 长安马自达 长安启源 阿维塔 深蓝等品牌 [3] 新车型与技术发布 - 极氪品牌推出首款超级电混旗舰SUV极氪9X开启预售 吉利中国星全新改款车型星越L全新东方曜首秀 吉利银河系列旗舰SUV银河M9亮相 [3] - 全新岚图知音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与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亮相 东风奕派科技首款车型东风风神L8上市 [3] - 理想汽车展示下一代辅助驾驶技术VLA司机大模型最新进展 首发搭载该技术的新车型理想i8及全系车型亮相 零跑汽车发布B10全新配色 [3] 豪华与合资品牌动态 - 保时捷 宾利 兰博基尼等超豪华品牌普遍缺席 雷克萨斯 捷尼赛思 捷豹路虎等品牌未参展 [4] - 沃尔沃全新XC70开启预售 作为豪华品牌首款超级混动车型 两驱版预售价29.99万元起 四驱版32.99万元起 基于SMA超级混动架构打造 纯电续航超200km 综合续航超1200km [4] - 梅赛德斯-奔驰推出全新AMG CLE 53 4MATIC+敞篷轿跑车及全新纯电CLA BMW M3 E46 GTR官方复刻涂装版国内首展 一汽奥迪携27款车型参展 Q6L e-tron家族与A5L首次亮相 [10] - 合资品牌展示深度本土化成果 包括上汽通用别克至境L7 广汽丰田铂智bZ7 上汽奥迪E5 Sportback 长安马自达EZ-60等本土研发智造车型 [10] 区域消费促进措施 - 成都市商务局联动主办方设立购车补贴专项政策 乘用车以旧换新补贴至高2万元/辆 推出金喜驾到·购车即抽黄金车牌活动 设置购车一体化服务保障专区提供全流程服务 [11] - 成都市第三轮汽车消费奖励活动同步启动 活动时间为2025年8月29日至9月28日 奖励名额约37000个 购买乘用车每辆奖励2000-4000元 [12] - 中西部地区是新能源汽车普及重要增长极 展会通过互动体验 试乘试驾 具身机器人服务等措施加速消费者对新技术接受度 推动区域市场新能源转型与智能化渗透 [12]
智驾下沉至主流价格区间 中西部市场潜力待释放 | 车展观察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5:14
行业趋势 - 成都车展作为下半年国内首场A级车展 被视为车市风向标 主机厂推出重磅车型开启下半年冲刺 [1] - 智驾下沉成为核心特征 高阶智驾功能向10-20万元主流车型普及 预计2025年底乘用车NOA渗透率达20% 较2024年上半年提升近1倍 [6] - 中西部市场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四川汽车制造业2024年增长9.5% 私家车拥有量超1441万辆 全年增加78万辆 [5] 车企战略布局 - 比亚迪多款车型搭载天神之眼智驾系统 覆盖15-20万元价格区间 并在展区设置动态演示 [1][7] - 上汽与华为合作推出预售价16.98万元起的尚界H5 搭载HUAWEI ADS 4辅助驾驶系统 具备全域通行与泊车辅助功能 [6] - 奇瑞猎鹰智驾系统搭载于捷途山海L7 PLUS(限时权益价12.99-17.99万元) 实现高速NOA自动上下匝道及跨楼层记忆泊车 [6] - 深蓝L07采用华为乾崑智驾ADS SE纯视觉方案 价格下放至15万元级 具备20向全向防碰撞能力及全国99.2%道路高速领航辅助覆盖 [7] - 长安汽车、零跑汽车等车企密集发布智驾产品 共同争夺15-20万元智驾汽车市场 [7] 区域市场特性 - 中西部市场与15-20万元主流汽车价格区间高度重叠 智驾技术下放有望进一步拉动区域消费力 [1] - 成渝地区是中国汽车消费最活跃区域之一 城镇化推进与家庭第二辆车需求增长将驱动未来5年车市增长 [5] - 中西部地区存在山区弯道多、无标线道路常见等智驾技术难题 需通过多传感器协同与本地化适配解决 [8] - 四川盆地频繁雾天干扰智驾感知 需通过硬件优化或软件算法升级增强恶劣天气下系统可靠性 [10] 技术发展路径 - 针对中西部路况特点 主机厂采用波长更长激光雷达 结合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形成冗余互补提升定位可靠性 [8] - 在算力受限时启动功能降级模式并提醒驾驶员接管 通过系统级安全策略适配硬件算力 [10] - 车展平台推动技术验证与产业协同 提供用户反馈场景并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需求对接 [11]
成都车展定调智驾战局,车企携新技术竞逐西南市场| 车展观察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5:13
行业趋势与市场数据 - 全球汽车产业全面迈入智能化竞争新阶段 中国在智能驾驶技术应用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突破50% 位居世界第一[1] - 2025年1月至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2] - 2024年成都全年实现汽车产量75.4万辆 产值达1480亿元 全年机动车上牌量约70万辆 其中新能源车31.5万辆 成都不仅是全国汽车保有量第一的城市 还入选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9] 车企动态与产品发布 - 鸿蒙智行累计交付量突破90万台 预计今年10月实现百万台交付 华为AD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半年里程突破16.7亿公里 累计成功避免潜在碰撞事故超215万次[3] - 鸿蒙智行推出问界M8纯电版 新款智界R7及新款智界S7多款新车 华为与上汽合作的首款车型尚界H5开启预售 起售价16.98万元 成为鸿蒙智行首款预售价低于20万元的车型[2] - 岚图追光L首发亮相 岚图与华为合作的2026款岚图梦想家开启预售 配备华为乾崑ADS 4辅助驾驶系统 奇瑞集团旗下星途品牌多款车型集中发布 星纪元E05成为奇瑞首款搭载地平线HSD及征程6P辅助驾驶方案的车型[3] - 比亚迪集团携王朝 海洋 方程豹 腾势 仰望全阵容亮相 新增"天神之眼"系统动态演示与"兆瓦闪充"技术专区 打造智能化街区带来全场景互动体验[3]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吉利汽车推出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Flyme Auto 2 搭载行业首个可大规模上车的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 首搭于领克10 EM-P和吉利银河M9等车型 荣威M7 DMH智慧座舱接入AI语音大模型 支持多意图解析和跨品牌手车互联生态[6] - 小鹏AI机器人Iron化身"智"愿者 将具身智能从概念推入现实 不仅能作为"移动中控"控制车内设备 还能在车外提供行李搬运 充电对接等服务[6] - 宁德时代发布"钠新"钠离子电池 支持-40℃低温一键启动 缓解新能源汽车的低温使用痛点 降低对锂资源的依赖 骁遥双核电池的创新安全架构直击用户对电池安全的核心焦虑[8] 区域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成都已聚集一汽-大众 一汽丰田 吉利 沃尔沃等数十家整车企业 以及博世 中创新航 东方电气等千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9] - 成都市先后出台《成都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试行)》等3份地方政策文件 累计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共计680公里 覆盖城市主干道 次主干道 相关支路及山地路段等复杂环境测试[9] - 成都市共发放56张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牌照 涵盖自动驾驶出租车 自动驾驶小巴等车型 牌照数量较2024年增加1倍 其中包括25台远程驾驶示范应用牌照[10]
欧洲车市回暖 但特斯拉(TSLA.US)销量大降40% 市场份额被比亚迪超越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5:09
欧洲汽车市场整体表现 - 7月欧洲整体新车销量同比增长5.9%至109万辆 [1][3] - 德国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1.1% 英国下降5% 法国下降7.7% 意大利下降5.1% [1][6] - 西班牙 波兰和奥地利市场销量分别增长17.1% 16.5%和31.6% [6] 主要车企销量表现 - 大众汽车新车注册量同比上升11.6% 雷诺增长8.8% [4] - Stellantis销量意外下降1.1% [4] - 特斯拉销量同比大幅下降40.2% [4] 电动汽车市场格局 - 纯电动车型注册量同比增长39.1% 混合动力增长56.9% 插电混动增长14.3% [4] - 新能源车合计占欧盟注册量59.8% 较去年同期51.1%提升 [4] - 比亚迪欧洲销量大幅跃升225.3% 市场份额达1.2% [4] - 特斯拉市场份额从1.4%压缩至0.8% 连续七个月下降 [1][4] 行业竞争态势 - 欧洲本土车企正推出新电动车型以抵御特斯拉和中国竞争对手 [1] - 特斯拉面临产品阵容老化问题 改款Model Y产量提升晚于预期 [7] - 自动驾驶监管挑战使特斯拉在欧洲推广FSD服务困难 [7] 政策环境影响 - 欧洲汽车制造商认为欧盟2035年减排100%目标不再可行 [2] - 美国进口关税对欧洲车企盈利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2] - 欧洲车企整体计入数十亿美元亏损 雷诺发布盈利预警 [2]
欧洲7月汽车销量创15个月最大增幅,比亚迪市占率超越特斯拉
华尔街见闻· 2025-08-28 14:15
欧洲汽车市场整体表现 - 7月欧洲新车注册量同比增长5.9%至109万辆 创15个月来最大涨幅 [1] - 6月经历大幅下滑后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1] 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表现 - 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同比激增52% 增幅最为迅猛 [1][2] - 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长39.1% 创今年1月以来最佳表现 [2] - 传统混动车型占据超过三分之一市场份额 仍是最大单一类别 [2] - 新能源车型合计占据新车注册量59.8% 高于去年同期51.1% [2] 区域市场分化情况 - 德国销量增长11.1% 西班牙/波兰/奥地利分别增长17.1%/16.5%/31.6% [2] - 英国/法国/意大利销量分别下滑5%/7.7%/5.1% 呈现明显分化 [2] 主要车企市场表现 - 大众汽车注册量上升11.6% 福特增长8.8% 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Stellantis集团销量下滑1.1% 表现相对疲软 [3] - 比亚迪销量暴涨225.3% 市场份额达1.2% 首次被纳入月度统计 [1][3] - 特斯拉销量暴跌40.2% 市场份额从1.4%收缩至0.8% 连续第七个月下滑 [1][3] 行业政策环境变化 - 欧盟将更严格二氧化碳排放目标给予三年缓冲期 原定今年生效 [5] - 英国重新引入最高3750英镑电动车购车补助 三年前曾终止该政策 [5] - 欧盟寻求立法取消对所有美国工业品关税 与汽车关税降低相挂钩 [5] 行业面临挑战 - 美国关税政策持续扰乱供应链 多家车企发布盈利预警 [4] - 行业警告欧盟2035年100%零排放目标"已不再可行" [5] - 市场竞争加剧 中国品牌崛起迫使欧洲车企加快新车型推出 [3]
港股午后继续走低,恒生科技跌超2%,恒指跌1.4%!美团跌12%,小鹏汽车跌8%,京东集团、阿里巴巴、理想汽车跌超4%,比亚迪电子、比亚迪股份跌超3%
格隆汇· 2025-08-28 14:1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超过2%,恒生指数下跌1.4%,国企指数下跌1.6% [1] - 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普遍下跌,美团下跌12.73%,小鹏汽车下跌8.76%,京东集团下跌4.78%,阿里巴巴下跌4.69%,理想汽车下跌4.21% [1][2] - 其他成分股如金蝶国际下跌3.92%,哔哩哔哩下跌3.70%,比亚迪电子下跌3.62%,比亚迪股份下跌3.48% [1][2] 个股年初至今表现 - 美团年初至今累计下跌33.09%,京东集团下跌12.58%,比亚迪电子下跌10.07% [2] - 小鹏汽车年初至今累计上涨80.92%,金蝶国际上涨86.64%,京东健康上涨119.04% [2] - 阿里巴巴年初至今上涨43.94%,哔哩哔哩上涨19.30%,比亚迪股份上涨27.09%,商汤上涨35.57%,阿里健康上涨58.43%,蔚来上涨44.40% [2]
最新发布!四川11家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搜狐财经· 2025-08-28 13:41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核心数据 - 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四川省11家民企上榜 较上年增加1家 [1][2][3] - 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 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企业共105家 较上年增加8家 超5000亿元企业11家 较上年增加2家 [2] - 京东集团以1.16万亿元营收位居榜首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以9817.67亿元位列第二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以8715.21亿元排名第三 [5] 四川省上榜企业情况 - 通威集团有限公司以2413.80亿元营收位列四川省第一 全国排名第25位 [4] - 其亚集团有限公司以1103.59亿元营收位列四川省第二 全国排名第89位 [4] -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以1030.63亿元营收位列四川省第三 全国排名第97位 [4] - 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以887.18亿元营收位列四川省第四 全国排名第118位 [4] - 蓝润集团有限公司以785.57亿元营收位列四川省第五 全国排名第135位 [4] - 四川冶控集团有限公司以534.37亿元营收位列四川省第六 全国排名第228位 [4] - 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以510.55亿元营收位列四川省第七 全国排名第241位 [4] - 四川德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419.82亿元营收位列四川省第八 全国排名第294位 为新上榜企业 [2][4] - 四川渠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385.12亿元营收位列四川省第九 全国排名第335位 [4] - 成都蛟龙港以367.32亿元营收位列四川省第十 全国排名第360位 [4] - 华侨凤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270.23亿元营收位列四川省第十一 全国排名第500位 为新上榜企业 [2][4] 头部企业营收分布 - 营收超5000亿元企业共11家 包括京东集团 阿里巴巴 恒力集团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8620.72亿元)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7771.02亿元)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6602.57亿元)等 [5] - 营收超千亿元企业共105家 较上年增加8家 显示头部企业规模持续扩张 [2] - 浙江省企业数量领先 阿里巴巴 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6586.02亿元)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5748.26亿元)等多家企业进入前20强 [5] 行业与区域分布特征 - 制造业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恒力集团 比亚迪 浙江荣盛控股等制造业巨头排名靠前 [5] - 互联网与科技企业表现突出 京东 阿里巴巴 腾讯 美团(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3375.92亿元)等企业位居前列 [5] - 区域集中度较高 浙江省 江苏省 广东省 山东省上榜企业数量居前 其中浙江省企业在前50强中占据10席 [5]
2025民营企业500强揭晓,河南15家企业上榜
搜狐财经· 2025-08-28 13:35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核心数据 - 京东集团以1.16万亿元营收位列榜首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和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以9817.67亿元和8715.21亿元营收位居第二、三位[1][4] - 500强企业营收总额达43.05万亿元 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 入围门槛提升至270.23亿元[1] - 研发投入总额1.13万亿元 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 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1] - 纳税总额达1.27万亿元 其中240家企业纳税额超10亿元 占比达48.00%[1] 区域分布特征 - 浙江省上榜企业数量领先 包含阿里巴巴、荣盛控股、吉利控股等头部企业 前10强中占4席[4] - 广东省企业表现突出 华为投资控股(8620.72亿元)、比亚迪(7771.02亿元)、腾讯(6602.57亿元)均进入前6强[4] - 江苏省企业实力强劲 恒力集团高居第三 盛虹控股(565.62亿元)、沙钢集团(270.65亿元)等进入前50强[4] 重点行业企业表现 - 新能源行业领军企业宁德时代营收3620.13亿元 位列第17位 比亚迪位居第5位[4] - 互联网平台企业集体上榜 美团(3375.92亿元)第18位 滴滴出行(2067.99亿元)第32位 快手(1268.98亿元)第74位[4][6] - 汽车制造企业表现亮眼 长城汽车(2021.95亿元)第33位 理想汽车(1444.60亿元)第62位 蔚来控股(666.08亿元)第172位[4][5][9] 河南省企业上榜情况 - 全省共15家企业入围 洛阳栾川钼业以2130.29亿元营收居省内首位 全国排名第30位[1][4] - 牧原集团以1428.79亿元营收位列全国第63位 河南双汇(597.15亿元)第204位 宇通集团(443.24亿元)第279位[1][4][10] - 多家制造业企业上榜 包括明泰铝业(323.21亿元)第410位 济源钢铁(300.64亿元)第452位 龙佰集团(275.39亿元)第486位[2][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