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格医药(300347)
搜索文档
大药的诞生,才是医药的未来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05 15:29
核心观点 - 医药行业在经历三年回调后于2025年表现优异,主要受益于创新药供给需求双向奔赴及医疗器械内需复苏、外需强劲增长 [3] - 未来医药行业研究的主要逻辑将围绕需求和供给展开,内需有望持续改善,外需(BD交易)预计在2026年再创新高 [3][7] - 中国医药行业有望逐步诞生世界级企业,中国企业已在多个细分领域走上国际舞台,中国已成为全球TOP 20 MNC第二大项目来源地 [4][22] - 投资策略建议以供需结构为基石、产业升级为锚点,重点关注创新药、CXO、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机会 [5] 行业供需与产业升级 - 需求增长随创新周期和政策调控周期波动,2025年迎来大量海外BD落地(外需井喷),医保局政策转向支持产业,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商保创新药目录即将落地 [3] - 供给变化体现"有限供给"特点,专利保护和政府监管形成高壁垒,中国企业在创新药多个细分领域国际竞争力提升 [4] - 医药各细分行业成长及估值逻辑不同,需结合供需结构和产业升级开展细分研究 [5] 创新药领域投资机会 - 全球制药行业格局随重磅产品成长周期发生结构性变化,礼来(市值7993亿美元)、艾伯维(市值4031亿美元)等稳居前列,恒瑞医药(市值590亿美元,排名前进5名)、百济神州(市值385亿美元,排名前进9名)等中国公司排名显著提升 [12][15] - MNC的BD交易活跃,1H25 TOP MNC累计支付BD首付款及M&A金额约244亿美元,全年BD额度约58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全球TOP 20 MNC第二大项目来源地,交易金额占比达37.4% [16][18][22] - Co-Co(共同开发)模式成为积淀全球商业化能力的重要选择,可享受更高收益分成(如美国市场可达50%)并加速全球化能力建设,代表案例包括百利天恒&BMS、信达生物&武田等 [26][27][28] 细分治疗领域与技术展望 - 肿瘤领域:IO2.0+ADC将成为未来10-15年最广谱治疗范式,2026年将陆续读出POC数据,重点关注PD(L)1*VEGF双抗+ADC的竞争格局,市场规模PD(L)1双抗预计达2000亿美元,ADC预计2030E达660亿美元 [31][32][33] - 代谢领域:GLP-1市场持续增长,2025年预计全年超700亿美元,替尔泊肽Q3销售额突破101亿美元,下一代研发方向包括Amylin、长效、小分子、小核酸及高质量减重 [34][36][37][38] - 自免领域:B细胞清除赛道突出,MNC加速布局in vivo CAR-T,2026年TCE赛道将读出POC数据,关注细胞因子双抗(如赛诺菲lunsekimig)及PROTAC技术突破 [31][44][45][46] - 小核酸领域:正进入从1到10的产业加速期,2026年将在减重、CNS及大适应症(如MG、IgA肾病、HBV、Lpa)迎来重要数据读出 [31][47][48][49] - 心血管代谢领域:关注小核酸热点靶点如Lp(a)、PCSK9、APOC3等,中国企业部分靶点进度领先 [41][43] 内需市场与政策环境 - 中国创新药市场空间广阔,2024年销售额约1.3万亿元,创新药占比约13%,医保内创新药支出约1000-1500亿元,占比7-13%,相比欧美市场(创新药占比80-90%)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51][55] - 政策端大力支持创新药发展,国家层面将生物医药领域定位为新质生产力,医保局优化集采政策,第十一批集采首次进行优化,尊重临床用药选择,反内卷优化竞价规则 [56][57][59][60] - 创新药产业进入药品上市兑现期,2020-2025年IND数量持续增加,未来3-5年上市数量将进入高增长阶段,大型药企、中型药企及商业化biotech基本面持续向上,多家头部公司预计2025-2026年扭亏 [61][64][68][69] CXO及上游产业链 - 全球需求逐步回暖,生物安全法案对中国企业竞争力影响有限,外需关注业绩确定性,内需关注边际改善 [7][74] - 2024年海外投融资303亿美元(+20%),2025年国内投融资呈现改善趋势,Q3国内投融资额16亿美元(+198%),行业供给增速放缓,未来聚焦提质增效 [76][77][79][82] - 关税及地缘政治短期扰动有限,本土供应链在工程师红利、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指数66.7 vs 印度61.1)、成本优势(最低时薪2.8美元)等方面具备长期竞争优势 [74][84][85][86] - 新签订单增长趋势向好,药明康德新签+30%,药明合联在手订单+71%,临床CRO和临床前CRO订单在25Q2-Q3呈现恢复趋势 [87] 投资标的推荐 - Pharma平台型公司:恒瑞医药、翰森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百济神州优于大市评级,相关标的包括石药集团、信达生物 [7][70] - 细分领域龙头:科伦博泰生物、康方生物、三生制药、映恩生物、泽璟制药、益方生物优于大市评级 [7][70] - 国内市场方向:海思科、信立泰、甘李药业优于大市评级 [7][70] - CXO板块:药明康德、药明合联、药明生物、泰格医药、皓元医药、昭衍新药优于大市评级 [7][87] - 医疗器械板块:联影医疗、乐普医疗、惠泰医疗、春立医疗、新产业优于大市评级 [7]
大药的诞生,才是医药的未来:医药行业2026年年度策略
海通证券· 2025-11-05 10:03
核心观点 - 医药行业是永恒的朝阳行业,2025年全指医药表现优异,主要得益于创新药板块供给需求双向奔赴以及医疗器械板块内需复苏、外需强劲增长 [2] - 未来医药行业研究的主要逻辑将围绕需求和供给展开,内需有望持续改善,外需通过BD交易持续井喷 [2] - 中国医药行业有望逐步诞生世界级企业,在创新药等多个细分领域已走上国际舞台 [3] - 2026年投资策略应以供需结构为基石、产业升级为锚点开展细分研究 [4] 行业需求分析 - 医药行业需求增长随创新周期和政策调控周期波动,2009-2019年全球及本土行业快速扩容,2020-2022年受新冠需求激增,2023-2024年需求回落,2025年迎来海外BD落地导致外需井喷 [2] - 国家医保局政策从"管3万亿存量"转向"做增量",建立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创新药械鼓励政策持续推出,商保创新药目录即将落地,集采政策不断优化 [2] - 2024年我国药品市场销售额约1.3万亿元,同比增长4%,创新药占比约13%;医保内创新药支出约1000-1500亿元,占医保药品支出7-13%,相比欧美市场80-90%的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50] 行业供给特点 - 医药行业供给体现"有限供给"特点,专利保护、政府监管导致进入壁垒高,供给变化周期以年为单位,不易陷入无序竞争 [3] -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竞争格局与国际形势变化相关,中国创新药资产得到MNC广泛认可 [3] - 中国已成为全球TOP 20 MNC第二大项目来源地,2024-2025年TOP20 MNC与中国企业交易占比从7%跃升至19%,截至2025年8月达成22笔引进中国资产的交易,占其全球交易量近20% [19] 细分行业投资机会 创新药 - 全球创新活跃,中国产业升级持续,2026年肿瘤领域核心主线下一代IO+ADC将陆续读出POC数据,关注pan-KRAS为代表的肿瘤精准治疗突破 [5][29] - 代谢领域MNC持续布局amylin、长效、smGLP-1、小核酸等下一代减重资产;自免领域B细胞清除赛道突出,从自体CAR-T、TCE到in vivo CAR-T布局有望改变治疗范式 [5][29] - 小核酸领域迎来从肝内到肝外、从罕见病到大适应症的1到10元年 [5][29] - IO2.0+ADC将成为肿瘤领域未来10-15年最广谱的治疗范式,2026年是相关数据首次发布的一年 [32] 医疗器械 - 2026年内需有望逐步复苏,出海逻辑持续兑现,关注国产化率低、出海空间大的板块 [6] CXO - 全球需求逐步回暖,生物安全法案未对中国企业竞争力形成本质影响,外需关注业绩确定性,内需关注边际改善 [6] - 2024年全球创新药领域投融资303亿美元(+20%),其中国内投融资43亿美元(-10%);2025Q1-Q3全球投融资187亿美元(-13.3%),国内投融资31亿美元(+2.1%),呈现改善趋势 [74] - 本土CXO工程师红利、基础配套设施、环保人力成本、快速响应及交付优势显著,在前沿药物范式如多肽、ADC、寡核苷酸等领域实现对印度等大幅领先 [84] 政策环境支持 - 国家支持创新药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2024年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生物医药领域为新质生产力,国务院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 [52] - 2025年7月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稳定医保内创新药价格,鼓励商业保险创新药目录 [52] - 集采政策不断优化,第十一批集采重设中标模式避免唯低价论,优化报量规则,打击围标串标;2018年至2025年初集采累计节省医保资金4400亿元,其中约80%(3600亿元)用于谈判药完成创新药腾笼换鸟 [55] 企业基本面改善 - 制药板块大部分公司已摆脱负面因素进入基本面向上区间:大型药企收入和利润持续震荡向上;中型药企在2H22探底后持续走强;商业化biotech从2025年开始盈利,多家头部公司2025-2026年持续扭亏 [60][64] - 百济神州1H25净利润6.84亿元,预计2025年盈利;信达生物1H25净利润8.34亿元,预计2025年盈利;多家biotech公司预计2026年实现盈利 [65] 全球医药企业格局变化 - 礼来稳居全球市值第一(7993亿美元),Tirzepatide(248亿美元)大单品高速增长及下一代减重资产布局领先 [9][11] - 诺和诺德排名从第4退至第8(1772亿美元),司美格鲁肽受替尔泊肽竞争超预期且下一代减重管线断档 [9][11] - 恒瑞医药排名前进5名至第19(590亿美元),创新药管线研发和商业化全面兑现,重磅BD持续落地 [9][11] - 百济神州排名前进9名至第29(385亿美元),泽布替尼全球商业化进展超预期,管线进展积极 [9][11] MNC BD交易动态 - 1H25 TOP MNC累计支付BD首付款及M&A金额约244亿美元,对比全年约580亿美元BD额度使用约一半 [14] - 面对不同LOE压力的MNC有不同BD策略:LOE压力大的偏向引入后期资产(如BMS、罗氏、强生、GSK);增长良好的偏向引入早期资产(如艾伯维、阿斯利康、诺和诺德、礼来、安进) [14] - 2025年MNC达成3亿美元以上交易呈现两种趋势:在既有优势领域引入新技术巩固优势;通过管线、公司收并购拓展新治疗领域 [18]
泰格医药跌2.02%,成交额4.5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229.7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13:42
11月4日,泰格医药盘中下跌2.02%,截至13:15,报59.16元/股,成交4.56亿元,换手率1.35%,总市值 509.38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2229.78万元,特大单买入1844.32万元,占比4.04%,卖出1748.92万 元,占比3.83%;大单买入7231.58万元,占比15.85%,卖出9556.76万元,占比20.94%。 泰格医药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服务-医疗研发外包。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互联医疗、仿制 药、创新药、医疗器械、CRO概念等。 截至9月30日,泰格医药股东户数4.84万,较上期减少6.01%;人均流通股0股,较上期增加0.00%。2025 年1月-9月,泰格医药实现营业收入50.26亿元,同比减少0.82%;归母净利润10.20亿元,同比增长 25.45%。 分红方面,泰格医药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4.5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1.54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泰格医药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二大流 通股东,持股4836.25万股,相比上期增加2509.69万股。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位居第四大 ...
泰格医药(300347) - H股公告-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1-03 17:28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10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杭州泰格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1月3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2.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H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3347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23,124,800 | RMB | | 1 RMB | | 123,124,8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0 | | RMB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123,124,800 | RMB | | 1 RMB | | 123,124,8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RMB 861,026,05 ...
泰格医药(03347) - 截至二零二五年十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1-03 16:34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10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杭州泰格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1月3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 A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300347 | 說明 | | 於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 737,901,250 RMB | | 1 | RMB | | 737,901,250 | | 增加 / 減少 (-) | | | | 0 | | RMB |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 737,901,250 RMB | | 1 RMB | | | 737,901,250 ...
泰格医药-2025 年第三季度业绩_复苏周期前夜
2025-11-03 10:36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中国合同研究组织(CRO)行业、中国医疗保健行业 [2][3][4][69] * 公司:杭州泰格医药咨询(Hangzhou Tigermed Consulting,300347.SZ) [1][3][7]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公司进入复苏周期:在经历了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的长期低迷后,领先指标开始好转,包括生物制药融资活动、新订单增长和招聘 [2] * 第三季度财务表现:第三季度收入为17.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5%,但利润率因平均单价同比下降而承压 [3][10] * 新订单增长强劲:2025年前九个月累计净新订单积压达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5%,第三季度增速较第二季度加快 [3] * 订单客户结构:新订单价值中,跨国制药公司占30.3%,中国大型制药公司占17.5% [3] * 早期临床试验活动增加:第三季度新订单中,来自Phase 1-2临床试验的占比同比上升,直接反映了融资环境的改善 [3] * 融资环境复苏:管理层指出第三季度私人融资明显复苏,中国总体融资额达到自2022年以来单季度最高 [3] * 公司恢复招聘:由于行业复苏,公司已恢复招聘临床研究助理 [3] * 中国CRO行业驱动因素:全球生物制药公司从2024年末/2025年初重新加速研发和临床试验投资,中国CRO在成本和效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4] * 行业整合:同行近期剥离CRO业务等整合行为可能使供应和平均价格正常化 [5] * 遗留项目影响:到第三季度末,最后一批因客户资金紧张或管线过时而产生的遗留项目已处理完毕 [10] * 摩根士丹利评级:对泰格医药的股票评级为“增持”(Overweight),行业观点为“具吸引力”(Attractive),目标价93.10人民币,较当前股价有74%的上涨空间 [7] 其他重要内容 * 风险因素:上行风险包括临床研发外包增长加快、国内需求复苏加速及市场份额增长、新的合作交易;下行风险包括临床CRO需求复苏慢于预期且定价压力上升、国内竞争格局恶化、地缘政治和汇率风险、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风险、投资损失 [12][13] * 估值方法:基础案例采用贴现现金流法,假设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9.0%,终端增长率为3% [11] * 财务预测:摩根士丹利预计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6人民币、1.29人民币、1.99人民币,营收分别为69.52亿元人民币、78.84亿元人民币、100.53亿元人民币 [7]
品牌工程指数 上周收于2029.9点
中国证券报· 2025-11-03 04:39
上周市场震荡,上证指数上涨0.11%,深证成指上涨0.67%,创业板指上涨0.50%,沪深300指数下跌 0.43%,品牌工程指数下跌0.38%,报2029.92点。 □本报记者 王宇露 上周市场震荡,中证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数收于2029.92点。金山办公、阳光电源(300274)、泰格 医药(300347)等成分股上周表现强势;下半年以来,中际旭创(300308)、阳光电源、亿纬锂能 (300014)等成分股涨幅居前。展望后市,机构认为,短期A股可能面临持续震荡、结构调整的情况, 优质公司的波动或带来买入的机会;中期角度而言,市场仍在向好趋势之中,这轮行情有望由流动性驱 动转为基本面驱动。 多只成分股表现强势 上周品牌工程指数多只成分股表现强势。具体来说,金山办公上涨18.09%,排在涨幅榜首位;阳光电 源上涨15.03%,居次席;泰格医药、信立泰(002294)和中国中免(601888)分别上涨13.93%、 10.80%和7.87%;盐湖股份(000792)、国瓷材料(300285)涨逾6%;科大讯飞(002230)上涨 5.80%;达仁堂(600329)、海尔智家(600690)、以岭药业(0026 ...
品牌工程指数上周收于2029.9点
中国证券报· 2025-11-03 04:16
□本报记者 王宇露 上周市场震荡,中证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数收于2029.92点。金山办公、阳光电源、泰格医药等成分 股上周表现强势;下半年以来,中际旭创、阳光电源、亿纬锂能等成分股涨幅居前。展望后市,机构认 为,短期A股可能面临持续震荡、结构调整的情况,优质公司的波动或带来买入的机会;中期角度而 言,市场仍在向好趋势之中,这轮行情有望由流动性驱动转为基本面驱动。 下半年以来,中际旭创上涨224.62%,排在涨幅榜首位;阳光电源上涨181.89%,居次席;亿纬锂能和 兆易创新分别上涨82.17%和74.36%;澜起科技、我武生物涨逾60%;宁德时代、科沃斯、中微公司涨逾 50%;盐湖股份、药明康德、中芯国际、达仁堂涨逾40%;长白山、芒果超媒、国瓷材料、中兴通讯涨 逾30%;安集科技、以岭药业、金山办公、信立泰、中国中免等多只成分股涨逾20%。 中期市场仍然向好 10月以来,市场波动明显加大。经过几个月的大幅度上涨后,几大成长板块中,科技板块回调后继续向 上;其它前期涨幅较好的板块,如新消费、创新药、新能源汽车等都出现了调整。源乐晟资产认为,从 投资角度来看,中国资产依然值得深挖。虽然前期涨幅较大,市场波动在 ...
10月31日生物经济(970038)指数涨0.77%,成份股华兰疫苗(301207)领涨
搜狐财经· 2025-10-31 18:51
生物经济指数整体表现 - 指数报收于2279.35点,当日上涨0.77% [1] - 总成交金额为287.09亿元,换手率达到1.85% [1] - 指数成份股中41家上涨,8家下跌,华兰疫苗以17.88%的涨幅领涨,深科技以6.38%的跌幅领跌 [1] 十大权重成份股详情 - 迈瑞医疗权重最高,为13.81%,最新价215.04元,下跌0.76%,总市值2607.23亿元 [1] - 长春高新权重5.41%,最新价112.26元,下跌2.55%,总市值457.95亿元 [1] - 康龙化成权重4.66%,最新价33.51元,上涨1.12%,总市值595.87亿元 [1] - 十大成份股中,医药生物行业公司占据七席 [1] 市场资金流向分析 - 指数成份股合计主力资金净流入1.4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3.5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1亿元 [1] - 迈瑞医疗主力资金净流入2.62亿元,主力净占比11.16% [2] - 牧原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2.03亿元,主力净占比9.02% [2] - 华兰疫苗主力资金净流入7480.25万元,主力净占比15.18% [2]
10月31日医疗健康R(480016)指数涨1.68%,成份股泽璟制药(688266)领涨
搜狐财经· 2025-10-31 18:51
医疗健康R指数市场表现 - 指数于10月31日报收7755.61点,单日上涨1.68%,成交额为401.03亿元,换手率为1.25% [1] - 指数成份股中43家上涨,6家下跌,泽璟制药以16.14%的涨幅领涨,凯莱英以4.33%的跌幅领跌 [1] 十大权重成份股详情 - 药明康德为指数第一大权重股,权重占比14.37%,股价报收99.40元,上涨2.41%,总市值2965.85亿元 [1] - 恒瑞医药权重占比11.45%,股价报收64.15元,上涨2.02%,总市值4257.76亿元 [1] - 迈瑞医疗权重占比8.07%,股价报收215.04元,下跌0.76%,总市值2607.23亿元 [1] - 联影医疗权重占比4.32%,股价报收139.92元,下跌0.79%,总市值1153.16亿元 [1] - 片仔癀权重占比3.59%,股价报收178.13元,上涨0.64%,总市值1074.69亿元 [1] - 爱尔眼科权重占比3.21%,股价报收12.25元,上涨1.16%,总市值1142.36亿元 [1] - 科伦药业权重占比2.54%,股价报收35.00元,上涨2.19%,总市值559.32亿元 [1] - 长春高新权重占比2.35%,股价报收112.26元,下跌2.55%,总市值457.95亿元 [1] - 复星医药权重占比2.28%,股价报收29.20元,上涨2.46%,总市值779.77亿元 [1] - 新和成权重占比2.22%,股价报收24.30元,上涨0.04%,总市值746.84亿元 [1] 指数成份股资金流向 - 指数成份股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入4.06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6.44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37亿元 [1] - 迈瑞医疗主力资金净流入2.62亿元,净占比11.16%,游资资金净流出1.27亿元,净占比5.42% [2] - 百济神州主力资金净流入2.33亿元,净占比13.90%,游资资金净流出2.25亿元,净占比13.41% [2] - 海思科主力资金净流入9277.82万元,净占比16.28%,散户资金净流出9591.57万元,净占比16.83% [2] - 新和成主力资金净流入9037.75万元,净占比12.87%,游资资金净流出4353.78万元,净占比6.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