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景嘉微(300474)
icon
搜索文档
景嘉微(300474):营收结构显韧性,GPU+端侧AI双驱动
华创证券· 2025-08-26 14:43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强推"评级 目标价106元 当前价90.86元[1][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3亿元 同比下降44.78% 归母净利润-0.88亿元 同比下降356.51%[1] - 单Q2营业收入0.91亿元 同比下降62.40% 归母净利润-0.33亿元 同比下降171.70%[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91/12.34/19.00亿元 对应增速69.6%/56.1%/53.9%[3][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81/1.59亿元[3][8] - 采用PS估值法 给予2026年45x PS 对应市值555亿元[8] 财务表现 - 2025H1图形显控领域收入下降62.91% 芯片领域产品收入仅微降3.39% 营收占比提升至33.25%[8] - 小型专用化雷达收入降幅收窄至18.84%[8] - 第二季度单季毛利率回升至59.31%[8]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1.76%至1.53亿元 占营收比例上升至79.40%[8]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2.35%[8] 业务发展 - 成功研发JM5、JM7、JM9和JM11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GPU 应用领域由图形渲染拓展至计算领域[8] - 拟以2.2亿元增资诚恒微 增资完成后将直接持有33.59%股权 并通过一致行动关系取得64.89%表决权[8] - 形成"GPU+边端侧AI芯片"双轮驱动模式[8] - 入围工信部应急通信装备创新工作的智能非视距微波装备项目[8] 行业地位 - 公司为国内专用GPU龙头企业 稀缺性较高[8] - 总市值474.85亿元 流通市值369.32亿元[5] - 每股净资产13.31元[5]
国产GPU六龙争霸,工信部发声支持行业突破
新浪财经· 2025-08-26 01:26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工信部发声支持GPU发展 推动国产GPU行业竞争加剧[1] - 科技股行情带动指数突破3800点 行业处于政策利好周期[1] 主要企业竞争格局 - 国产GPU领域形成六家企业主导的竞争格局 被喻为"六龙争霸"[1] - 摩尔线程为全功能GPU厂商 MTT S80可运行3A级游戏大作 驱动每月更新 S2000智算集群推动OISA标准 Pre-IPO估值达255亿元[1] - 景嘉微被誉为行业"黄埔军校" JM9系列性能接近GTX1050 在党政/金融领域国产替代占比达40% JM11系列瞄准通用计算领域[1] - 壁仞科技BR100算力超越国际旗舰产品3倍 主要服务国家超算中心与行业巨头 虽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 但成为国产替代急先锋[2] - 沐曦集成曦云C500已实现量产并交付万卡规模 C600将支持FP8精度 兼容CUDA生态 成为国产规模化主力军[3] - 砺算科技计划2025年推出6nm制程产品 性能可超越RTX4060 支持数字孪生与乱序渲染 采用纯自研架构 为科创板东芯股份联营公司[4] - 海光信息为全市场唯一CPU、GPU(DPU)双龙头企业 也是唯一形成生态的通用芯片公司 产品包括海光7000 CPU和深算一号/二号GPU 广泛应用于服务器、金融、互联网及AI领域 具备显著稀缺性[5] 技术发展现状与差距 - 国产GPU短期难以赶上英伟达、AMD、英特尔等国际巨头 国内初创企业研发投入规模在10亿元级别、团队规模数百人、研发时间两三年 与国际企业存在巨大差距[5] - 行业发展趋势可参考家电、汽车、手机等产业路径 预计需要10-20年时间可能实现技术追赶[5] 行业前景与投资机遇 - 人工智能行业类似早期互联网行业 将深刻改变人类生活 孕育大批高增长企业 发展周期将持续较长时间[5] - 投资参考微软上市初期或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布局时机 存在长期投资机遇[5]
景嘉微(300474) - 关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计划实施完成的公告
2025-08-25 20:14
高管减持 - 刘培福计划减持不超7,400股,占总股本0.0014%[2] - 2025年8月22日以84.4414元/股减持7,400股[3] - 减持后持股22,525股,占比0.0043%[4] - 减持计划全部实施完成[5]
科创板:寒武纪+中芯国际双驱动,8大核心标的揭示产业升级方向!
搜狐财经· 2025-08-24 09:16
核心观点 - 科创板半导体产业链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共振下成为资本市场核心主线 寒武纪与中芯国际为双引擎驱动力量 [1] - 行业进入量价齐升新周期 重点关注算力芯片、先进封装、端侧AI三大方向 [10] 双引擎驱动企业表现 - 寒武纪为AI芯片龙头 聚焦大模型芯片及软件平台研发 2025年一季度实现连续两季度盈利 亏损收窄 拥有1556项专利 研发人员占比76.66% [7] - 中芯国际2025年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 毛利率提升至21.4% 12英寸晶圆产能利用率达108.3% 先进工艺收入增长27.4% [7] 八大产业链代表企业 - 海光信息为国产CPU/DCU龙头 2025年净利润同比增120% [4] - 北方华创半导体设备订单2025年同比增长35% 刻蚀机与薄膜沉积设备市占率持续提升 [5] - 兆易创新NOR Flash全球市占率第三 车规级存储芯片即将放量 [6] - 中微公司实现5nm技术突破 2025年新增订单超200亿元 [6] - 佰维存储2025年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191% 受益AI眼镜等新兴需求 [6] - 华润微IGBT模块进入新能源车供应链 2025年产能利用率达95% [6] - 长电科技实现Chiplet技术量产 2025年高端封装收入占比超40% [6] - 景嘉微通过增资控股诚恒微加码边端侧AI芯片研发 适配低功耗场景 [6] 潜力股景嘉微分析 - 技术端推出首款支持FP8精度GPU 解码效率提升30% 已适配智能眼镜与机器人场景 [9] - 市场端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110% Meta占超70%份额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带动边缘计算芯片需求 [9] - 政策端受益国家人工智能+推动 端侧芯片国产化率不足10% 替代空间巨大 [13] - 财务端2025年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180% 研发费用率提升至25% [13] 行业发展趋势 - 政策端脑机接口与AI+ 技术端国产光刻机与FP8精度 需求端AI模型迭代与存储涨价形成多重利好 [10] - 科创板作为硬科技主阵地持续受益国产替代与产业升级 [10]
军工电子板块8月22日涨2.82%,航天南湖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1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2 16:46
板块整体表现 - 军工电子板块单日上涨2.82%,显著跑赢上证指数(涨1.45%)和深证成指(涨2.07%)[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3.8%,其中航天南湖以10.59%涨幅领涨,中航成飞(10.27%)和景嘉微(10%)紧随其后[1] - 板块资金呈现分化格局:主力资金净流入1.16亿元,游资净流出6.24亿元,散户净流入5.08亿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航天南湖收盘价43.45元,成交量16.97万手,成交额达6.9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663.3万元(净占比8.17%)[1][3] - 中航成飞收盘价99.36元,成交量48.08万手,成交额44.9亿元,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41亿元(净占比5.36%)[1][3] - 景嘉微收盘价88.4元,成交量64.14万手,成交额55.18亿元,主力净流入9964.44万元(净占比1.81%)[1][3] 资金流向特征 - 高德红外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85亿元(净占比13.17%),为板块内主力净流入占比最高个股[3] - 海格通信主力净流入1.24亿元(净占比8.53%),但游资净流出6441.86万元[3] - 火炬电子主力净流入8287.88万元(净占比7.47%),而散户资金净流出6290.94万元[3] 个股分化情况 - 板块内6只个股下跌,金信诺跌幅最大(-2.73%),泰豪科技跌2.48%[2] - *ST万方股价持平,中航光电微涨0.02%,华如科技小幅上涨0.29%[2] - 晶品特装(涨4.41%)、睿创微纳(涨4.34%)等中位涨幅个股成交活跃,成交额均超3亿元[1]
半导体行业双周报(2025/08/08-2025/08/21):关注国产算力、存力投资机遇-20250822
东莞证券· 2025-08-22 15:16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2] 核心观点 - 关注国产算力、存力投资机遇,国产AI算力生态有望加速成型,存储行业景气度持续[2][3][42] - 上游算力旺盛需求和国产替代持续推进带动算力芯片、先进封装等领域业绩增长[3][42] - 存储市场供需改善,NAND价格延续上涨,国内模组厂受益行业格局改善和价格回暖[3][20][42] - 端侧AI需求激增,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0%,驱动存储行业投资机遇[3][19][42] 半导体行业行情回顾 - 截至2025年8月21日,半导体行业指数近两周累计上涨9.48%,跑赢沪深300指数5.26个百分点[2][11] - 2025年以来申万半导体行业指数累计上涨20.36%,跑赢沪深300指数11.38个百分点[2][11] 半导体产业新闻 - DeepSeek-V3.1正式发布,采用UE8M0 FP8参数精度,为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提供技术路径[13][14] - 第三季消费级DDR4合约价预计季增85%-90%,DDR4和LPDDR4X供给收敛导致结构性缺货[15][16][17]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0%,Meta占70%以上市场份额[19] - 国家数据局披露我国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21][22] - 2025年Q2全球客户端CPU出货量同比增长13%,服务器CPU出货量同比增长22%[23] - 2025年Q2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至321.01亿美元,创历史季度新高[24] 公司公告与动态 - 伟测科技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31%至1.01亿元,营收同比增长47.53%[26] - 佰维存储上半年净亏损2.26亿元,但存储行业景气度持续[20][27] - 芯联集成AI服务器电源管理芯片实现大规模量产[29] - 景嘉微拟2.2亿元增资控股诚恒微,进军边端侧AI芯片领域[31] - 瑞芯微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91%至5.31亿元,营收同比增长63.85%[32] - 长电科技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3.98%至4.71亿元,营收同比增长20.14%[34][35] 半导体产业数据更新 - 2025年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95亿台,同比增长1.03%[36] - 2025年1-6月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1.30亿台,同比下降6.45%[36] - 2025年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126.2万辆,同比增长27.4%,渗透率达48.67%[38] - 2025年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599.1亿美元,同比增长19.6%[40] - 2025年5月中国半导体销售额172.4亿美元,同比增长13.1%[40]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国产算力、存力产业链标的,包括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兆易创新、澜起科技等[42][43][45][46][47][48][49] - 澜起科技2025年H1净利润预计11.00亿元~12.00亿元,同比增长85.50%~102.36%[46] - 海光信息2025年H1净利润同比增长40.78%至12.01亿元[48] - 中芯国际2025年Q2营收22.09亿美元,同比增长16.2%[49]
时隔10年,3800点!芯片股全面爆发,寒武纪市值逼近5000亿
搜狐财经· 2025-08-22 14:07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站上3800点 刷新2015年8月20日以来新高 现涨0.77% [1] - 全市2075只个股上涨 3291只个股下跌 [1] 芯片板块表现 - 海光信息涨超17%至186.06元 涨幅达20.00% [3][5] - 寒武纪涨超12%至1229.57元 涨幅18.68% 7月以来涨幅近94% 总市值一度逼近5000亿元 [3][5] - 中芯国际涨10.98%至101.05元 [3][5] - 盛科通信涨14.10%至131.48元 [3][5] - 盛美上海涨超17%至142.21元 涨幅20.00% [3][5] - 北方华创 华海清科等多股涨超5% 华海清科涨8.74%至126.97元 [3][5] 行业催化因素 - DeepSeek-V3.1正式发布 使用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6] - 头部国产开源模型对国产芯片的支持推动国产算力生态加速落地 [6] - 腾讯表示推理芯片供应渠道具备多种选择 国产推理算力芯片有望提供助力 [6] - 人工智能成为科技投资中枢 GPT-O1开启思维链能力引发产业变化 [6] - ASIC替代进程加速 长期把握国产替代机遇 [6]
华为欧拉板块领涨,上涨3.36%
第一财经· 2025-08-22 13:57
板块表现 - 华为欧拉板块领涨 上涨3.36% [1] - 拓维信息上涨9.01% [1] - 景嘉微上涨7.83% [1] - 软通动力上涨3.13% [1] - 诚迈科技、天源迪科、润和软件涨超2% [1]
刚刚,3800点!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13:35
市场指数表现 - 沪指盘中突破3800点 刷新2015年8月20日以来新高[1] 算力芯片行业表现 - 寒武纪股价涨幅18.68% 总市值突破5000亿元[2][3] - 海光信息涨停20% 股价达186.06元[2][3] - 盛美上海涨停20% 股价达142.21元[2][3] - 盛科通信涨幅14.10% 股价达131.48元[3] - 景嘉微涨幅11.82% 股价达89.86元[3] - 中芯国际涨幅10.98% 股价达101.05元[3] - 中科飞测涨幅10.92% 股价达101.89元[3] - 芯原股份涨幅10.23% 股价达153.00元[3] - 兆易创新涨幅9.24% 股价达149.83元[3] - 华海清科涨幅8.74% 股价达126.97元[4] - 龙芯中科涨幅8.46% 股价达145.40元[4]
景嘉微产品销量下降一年半亏2.53亿 拟2.2亿收购亏损公司溢价率3647%
长江商报· 2025-08-20 07:26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3亿元 同比下降44.78% [1][3]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8761.01万元 同比下降356.51% [1][3]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亏损9611.96万元 同比下降550.44% [1][3] - 连续一年半累计净利润亏损2.53亿元 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3亿元 [1][3] - 图形显控产品收入8458.83万元同比下降62.91% 毛利率65.88%同比增8.28个百分点 [3] - 小型专用化雷达产品收入3047.41万元同比下降18.84% 毛利率59.6%同比增0.79个百分点 [3] - 芯片产品收入6425.46万元同比下降3.39% 毛利率15.08%同比下降14.54个百分点 [3] 历史业绩趋势 - 2016-2021年营业收入从2.78亿元增长至10.93亿元 净利润从1.05亿元增长至2.93亿元 [2] - 2022年营业收入达峰值11.54亿元 扣非净利润峰值2.6亿元 [2] - 2023年营业收入7.13亿元同比下降38.19% 净利润5968.11万元同比下降79.35% [2] - 2024年营业收入4.66亿元同比下降34.62% 净利润亏损1.65亿元 为上市后首次亏损 [2] 研发投入与募投项目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53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79.4% [5] - 2024年10月定增募资38.33亿元 净额38.27亿元投入GPU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5] - 截至2025年6月末募投项目累计投入281.47万元 投资进度0.07% [5] 对外投资布局 - 拟以自有资金2.2亿元参与诚恒微增资 取得64.89%表决权成为控股股东 [1][5] - 诚恒微主营业务为边端侧AI芯片设计研发与销售 采用Fabless模式 [6] - 交易后公司将形成GPU+边端侧AI芯片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6] - 诚恒微2024年营业收入30.36万元 净利润亏损1.29亿元 [6] - 2025年前5个月营业收入0元 净利润亏损6208.43万元 [6] - 截至2025年5月末净资产1748.82万元 交易估值6.55亿元较净资产增值3647% [1][6] 业务战略调整 - 积极拓展产品应用领域 推进产品化战略 [4] - 聚焦主业发展 坚持技术创新 持续推进产品迭代 [4] - 布局专用+通用市场领域 开展管理变革提升研发效率 [4][5] - 通过并购扩宽产品应用场景和服务客户领域 完善AI芯片多元化布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