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300959)
搜索文档
线上线下8月26日获融资买入1528.06万元,融资余额1.4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0:13
股价与交易表现 - 8月26日股价微涨0.04% 成交额达1.19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528.06万元但融资偿还2965.56万元 融资净流出1437.50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48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3.86% 处于近一年80%分位高位水平 [1] 融券交易状况 - 8月26日融券交易量为零 融券余量0股 融券余额0元 [1] - 当前融券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70%分位 处于较高位置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8月8日股东户数1.23万户 较上期减少3.75% [2] - 人均流通股4267股 较上期增加3.90%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93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43.59%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029.99万元 实现显著增长359.14% [2]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移动信息服务 具体包含企业短信业务及少量流量业务 [1] - 收入构成:移动信息服务62.78% 数字营销35.99% 其他业务1.23% [1] - 注册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高浪东路999号-8-C1-1201 2012年9月14日成立 2021年3月22日上市 [1] 分红派现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总额1.23亿元 [2] - 最近三年累计派现7224.26万元 [2]
即将迎来院庆的上海大剧院打通线上线下双重场景 剧院与观众实时互动 在大剧院“入戏” 共赴舞台盛宴
解放日报· 2025-08-25 09:30
公司活动与运营 - 上海大剧院于8月27日迎来27周年庆 举办艺术体验日活动 主题为"迭迭乐" 包含《宝莲灯》声乐工作坊和演出季回顾展等互动内容 [1] - 剧院推出深度导览参观 更新"首演墙"和"大师墙" 并设计亲子艺术之旅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汉服巡礼、民乐快闪、金箔扇DIY及蓝晒体验 [1] - 上线"剧院之隅"演出季舞美迷你陈设 在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师生合作下 基于新演出季代表剧目创作八处微缩景观 观众可通过线上猜剧目活动参与互动 [2] - 举办"从经典到舞台"系列文创展 以世界文学名著及舞台改编为主题 涵盖《浮生六记》《牡丹亭》《红楼梦》《剧院魅影》《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等作品 [2] - 院庆日通过"27直播间"特别直播发布新剧目及文创信息 推出"剧院护照"集章活动 并连线A+艺术空间展览提供云游服务 [2] - 推出"共赴舞台的盛宴"福利活动 通过官方微信小程序提供多重优惠券和票品盲盒抽奖 包括音乐剧《悲惨世界》40周年纪念版音乐会等剧目 部分演出优惠可叠加文化消费券 折扣力度可达五折 [3] 演出与展览安排 - 举办《凝光·入戏——上海大剧院2023—2025演出季回顾展》 在A+艺术长廊开放 包含六大单元和百余帧舞台与幕后影像 [1] - 院庆期间安排5台25场高质量演出 包括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推销员之死》(8月22日-24日) 中央芭蕾舞团《舞姬》(8月29日-31日) 音乐剧《存在者》和现代打击乐音乐会《击限幻响2》 以及沉浸式悬念剧场《9号秘事》 [3] 行业互动与创新 - 公司构建线上线下双重场景互动机制 通过微缩景观和线上活动增强观众参与感 [2] - 将传统文化活动与儿童艺术教育转化为互动式启蒙 如亲子艺术之旅和工作坊 [1] - 通过文创展览和直播活动连接文本、舞台与衍生品 拓展艺术表现形式 [2]
推出 “3% 真实松茸添加”调味料新品 松鲜鲜助力雅江松茸“出山入城”
每日商报· 2025-08-22 07:20
公司发展历程与定位 - 公司创始人于2012年进入健康食品赛道 率先推出零添加花生酱和火锅底料等产品 [2] - 2021年正式创立以松茸为核心的调味品创新品牌松鲜鲜 推出国内首款松茸调味品 [2] - 松茸调味品连续5年全国销量领先 成为健康调味品领域佼佼者 [3] 产品研发与创新 - 携手遇上雅江推出高端松茸调味品 主打3%真实松茸添加 所用松茸精选自雅江优质产区 [1][5] - 产品定价中等偏上 旨在真实反映新鲜松茸价值 传递优质优价理念 [5] - 产品坚持零添加理念 检测维度多且送检频繁 工厂测试需不断调整优化 [4] 供应链与产业链建设 - 与雅江县政府及当地松茸协会合作 将松茸产业列为重点发展规划 [4] - 与雅江原产地冻库合作 解决新鲜松茸滞销问题 保障农户当天采收的松茸都能变现 [4] - 从雅江到杭州跨越2000多公里 实现稳定高效大批量运输 [4] 渠道布局与市场拓展 - 线下覆盖超20万个零售终端 线上布局抖音淘宝京东小红书等全渠道多平台 [1][6] - 计划将国家地理标志雅江松茸印制在产品正面醒目位置 突破地域限制 [6] - 积极布局国际业务 未来希望将联名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6] 社会责任与产业协同 - 通过中国少年儿童艺术基金会向雅江儿童捐赠图书 支持当地教育事业发展 [7] - 计划与雅江县政府展开多维度合作 包括环境保护和护林员生活改善等方面 [7] - 通过产业化发展切实助力雅江松茸出山入城 推动品牌化和产业化发展 [1]
老铺黄金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三倍 线上线下全渠道营收高增
证券日报网· 2025-08-21 16:5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3.54亿元,同比增长251% [1] - 经调整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291% [1] - 毛利47.05亿元,同比增长223.4% [1] - 拟派中期股息每股9.59元 [1] - 足金产品收入123.46亿元,同比增长250.9%,占总收入99.9% [2] - 其他产品收入952万元,同比增长512.7% [2] 增长驱动因素 - 品牌影响力扩大和产品优化带动线上线下店铺整体营收增长 [1] - 坚持原创设计,拥有境内专利273项,境外专利246项,作品著作权1505项 [2] - 线下门店收入107.36亿元,同比增长243.2%,占比86.9% [2] - 线上平台收入16.18亿元,同比增长313.3% [2] - 境外业务收入15.97亿元,同比增长455.2%,占比提升至12.9% [3] 行业对比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黄金消费量505.205吨,同比下降3.54% [2] - 黄金首饰消费量199.826吨,同比下降26% [2] - 公司平均店效4.59亿元 [2] - 拥有超1800个SPU与2700个SKU [3] 产品策略 - 专注古法黄金市场,以非遗工艺、独家设计与现代审美为核心 [3] - 形成金饰和金器双引擎结构 [3] - 将非遗花丝镶嵌、錾刻等传统技艺融入产品设计 [3] - 打破传统黄金饰品设计老旧、同质化的局限 [5] 国际化进展 - 新加坡金沙购物中心店为海外首家门店 [4] - 海外首店客流量强劲,90%客户为首次到店 [4] - 计划优先布局日本及东南亚等华人消费占比高的高端商圈 [4] - 预计2028年门店总数增至60-70家,其中海外15-20家 [4] 市场定位 - 国内唯一专注古法黄金的黄金珠宝品牌 [3] - 抓住消费升级与文化认同双重红利 [3] - 以文化价值为核心的增长模式 [5] - 探索中国奢侈品牌全球化新路径 [5]
河北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培育发展新动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1 07:19
机器人产业发展 - 唐山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基地为京津冀地区最大产业集群,企业数量快速增长至222家,产业规模居河北省首位[1][2] - 130家企业入驻共享工厂,共享研发设备和测试平台,构建"研发+孵化+产业化"全链条服务体系[2] - 智能装备机器人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整合产业资源,组建专利池,推动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2] 电力装备产业升级 - 保定市电力装备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立"研发-转化-应用"协同机制,收录可运营专利26000余件[3] - 举办案例分享讲座及转化研讨会15场,惠及企业1000余家[3] - 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由33家单位组成,构建115件核心技术专利池,完成39件专利许可及180件专利转让,交易金额达1406.57万元[3] 生物医药专利转化 - 石家庄生物医药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收储1566项市场潜力专利,覆盖药物研发、医疗器械及生物技术领域[4] - 为中小企业提供"专利许可+技术指导"模式,为大型企业提供"专利买断+二次开发"选项[4] - 运营一年完成专利转让许可312件,金额达15.69亿元[4] 政府支持措施 - 河北省聚焦智能装备、电力装备、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及专利产业化进程[1][6] - 通过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绘制产业专利布局图,支持龙头企业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中心[6] - 采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模式推动创新要素优化配置,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6]
通信服务板块8月20日涨0.39%,华星创业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5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0 16:52
通信服务板块市场表现 - 通信服务板块整体上涨0.39% 领涨个股为华星创业(涨幅2.75%)[1] - 上证指数上涨1.04%至3766.21点 深证成指上涨0.89%至11926.74点[1] - 板块成交额前列个股包括润泽科技(16.42亿元)、光环新网(12.49亿元)、奥飞数据(14.07亿元)[1]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三位:华星创业(7.46元/+2.75%)、宜通世纪(6.91元/+2.22%)、中富通(14.96元/+1.56%)[1] - 跌幅显著个股:世纪鼎利(6.58元/-3.52%)、*ST亿通(9.30元/-3.12%)、元道通信(20.02元/-0.99%)[2] - 北纬科技虽下跌0.63%但成交额达13.97亿元 为跌幅榜中成交最活跃个股[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资金呈分化:主力资金净流出3.53亿元 游资净流出3.76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7.29亿元[2] - 中国移动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15亿元(占比5%) 但游资净流出2.03亿元(占比-8.83%)[3] - 北纬科技获主力净流入5966.54万元(占比4.27%) 立昂技术主力净流入2814.10万元(占比5.94%)[3] - 宜通世纪在上涨同时获主力净流入2211.33万元(占比7.73%) 资金与股价表现形成正向联动[3]
别山斛荣获中视野全球品牌研究院双认证,助力霍山高品质石斛蓬勃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0 16:24
品牌认证与市场地位 - 公司荣获中经视野全球品牌研究院颁发的【霍山高品质石斛全国销量第一】和【霍山高品质石斛第一品牌】两项权威认证 [1] - 中经视野全球品牌研究院是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其认证体系成熟且权威,涵盖食品饮料、个人护理等多个领域 [3] - 公司成为霍山高品质石斛行业的领军者,拥有130年的品牌沉淀与不懈努力 [3] 历史沿革与品牌发展 - 公司起源于1886年何庆才创立的大别山中药堂,1899年正式成立大别山中药堂 [4] - 1935年更名为何氏大别山霍斛药堂,专为江浙沪皖等地供应名贵药材 [4] - 2008年更名为别山斛,2009年成立安徽别山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进入大健康产业赛道 [4] 产品品质与生产工艺 - 公司扎根于大别山主峰腹地,霍山被誉为"石斛的黄金生长带",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7] - 采用十八道非遗工艺,精选五年野外生石斛,十斤鲜条制成一斤枫斗,一斤再挑选三两 [8] - 一位匠心老斛农一个月只能精炼不足一公斤,体现对高品质的极致追求 [8] 市场布局与销售策略 - 公司坚持"至真至纯,品质至上",凭借高品质产品和完善的市场布局,迅速占据线上线下领先地位 [8] - 创新运用互联网平台,拓展"电商新零售"+实体经营模式,搭建原产地供应与推广服务的"双平台" [12] 社会责任与产业模式 - 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解决农户种植销售难题,提供就业机会并帮助农民增收 [10] - 为家乡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10] 品牌建设与战略 - 公司以品牌建设为核心战略,构建"三位一体"的品牌塑造体系 [12] - 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文化与产业相结合、品质与体验相结合 [12] - 与科研机构深度合作推动产品研发升级,通过品牌IP打造和新媒体传播焕发石斛文化魅力 [12] 行业背景与市场需求 - 大健康养生产业蓬勃发展,消费者对高品质滋补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3] - 霍山石斛的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公司凭借高品质产品和渠道布局占据领先地位 [8]
沭阳农商银行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江南时报· 2025-08-18 21:55
防范非法金融宣传活动 - 公司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及精准靶向宣教开展防范非法金融宣传活动 将金融安全知识普及至群众 [1] - 全辖47家网点通过LED屏滚动播放警示标语 厅堂展架陈列《防范非法集资手册》等宣传资料 [1] - 营业部开设"金融微课堂" 大堂经理利用业务办理间隙结合真实案例讲解电信诈骗和虚拟货币骗局套路 并演示防骗技能 [1] 安全生产成效 - 公司通过多举措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连续多年实现安全事故零发生 [2]
首届消博会线上线下采购对接活动全面启动
海南日报· 2025-08-18 18:38
首届消博会筹备进展 - 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筹备工作总体进展顺利 线上线下采购对接活动已全面启动 [3] - 组委会通过搭建各类平台和开展丰富采购对接活动为参展商和采购商提供更多支持 [3] 云上展厅展示情况 - 云上展厅已展示来自约50个国家800余家展商的3000余件展品 [4] - 展品按生活时尚 珠宝钻石 旅居生活 高端食品保健品 各省市自治区及服务消费6大板块划分 [4] - 参展单位包括欧莱雅 蔻驰 雀巢 贵州茅台 同仁堂 捷克贸促局等国际知名品牌和企业 [4][5] 云荐会活动成效 - 首场线上预热活动马来西亚-海南专场通过建设银行全球撮合家平台面向全球客户直播 [6] - 活动促成13家企业展示榴莲 燕窝 咖啡等名优产品 多家国内采购商表达合作意愿 [6] - 会后意向企业通过扫码对接开展一对一撮合洽谈 [6] 采购对接活动安排 - 首批公布11场采购对接活动和11场市场化活动 将于5月7日至8日举行 [7] - 活动包括新疆 浙江自贸区 深圳 广西 重庆等地区专题对接会及多家银行举办的银企对接沙龙 [7] - 苏宁国际将举办全球招商对接大会 消博会APP即将推出供参展商和采购商预约对接 [7]
线上线下价格依旧失衡,外卖平台高额补贴疑“假性”退场
证券时报· 2025-08-18 08:44
外卖平台补贴政策调整 - 三大外卖平台美团、饿了么、京东宣布共同抵制"内卷式"竞争,维护行业健康生态 [1] - 部分平台仍推出"19减18"等高额补贴,导致奶茶到手价低至2-3元,快餐8元 [1] - 北京大学专家指出高额补贴导致餐饮业陷入利润侵蚀与质量妥协的恶性循环 [1] 补贴减少后的市场反应 - 外卖配送员订单量显著下滑,日收入从高峰期的七八百元降至400多元 [2] - 茶饮店外卖订单从单平台100多单降至美团20-30单,饿了么和京东50-60单 [2] - 线上线下价格仍失衡,堂食20多元的快餐外卖仅售7-8元,奶茶线上比线下低50%以上 [2] 平台补贴策略的潜在空间 - 某平台公告称不做大规模"0元购",但实际仍发放"15减13"优惠券,部分商品低至2元 [3] - 约10%的外卖订单为顾客线上下单后自行到店取货,规避配送费 [3] 补贴成本分担机制 - 商家实际承担补贴成本是平台的2倍多,例如21元奶茶顾客付9元,商家到手仅4.8元 [4] - 中小商家在"36减18"优惠中承担12元,平台仅承担6元,而连锁品牌可能获得更高平台补贴比例 [5] - 专家指出平台通过算法权力将补贴压力转嫁给商家,形成隐性成本共担 [4] 行业长期影响与监管建议 - 补贴大战扭曲消费者价格认知,导致商家可能通过降低质量或倒闭应对亏损 [6] - 浦银国际调研显示外卖券后价仍低于线下,消费者习惯短期难改变 [6] - 专家建议建立补贴溯源机制、强制算法透明度、实施阶梯式处罚(首次警告,二次罚款营收1%-3%) [7] - 提倡多边协同治理,包括消费者举报奖励和行业协会制定《外卖平台补贴行为公约》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