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BYDDY)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早报|小米YU7将于6月26日发布 比亚迪回应“固态电池将搭载海豹车型”等传闻
新浪财经· 2025-06-24 08:40
汽车经销商返利政策优化 -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呼吁汽车生产厂家简化返利设置,明确返利标准,杜绝模糊返利,特别是非固定返利应让经销商有预期和清晰计算标准 [1] - 调研显示已有18个汽车品牌将返利兑现账期缩短至30天以内,商会呼吁所有品牌都将返利兑现账期调整为不超过30天 [1] - 有9个汽车品牌将返利以现金形式直接返给经销商并可自由支配使用,商会呼吁所有品牌采取相同方式并不设置苛刻考核条件 [1] 比亚迪相关动态 - 比亚迪否认"固态电池将搭载海豹车型"的市场传闻,称首款车型和参数都非官方报道 [2] - 比亚迪曾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 [2] - 比亚迪正对全国经销商进行返利补贴,单辆车返利666元,与去年初返利金额相同 [2] 小鹏汇天人事变动 - 杜超正式加入小鹏汇天出任首席财务官、副总裁,曾任职德意志银行和一起教育科技集团CFO [3] - 杜超在德意志银行工作十年间牵头完成数十个境外上市融资和跨境并购项目 [3] - 曾带领一起教育科技集团完成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3] 众泰汽车融资状况 - 众泰汽车表示将继续与二股东浙商银行协商解除对公司破产专户股票和现金的冻结 [3] - 公司相关信用体系尚未恢复,开展融资工作难度较大 [3] - 盘活现有资产和资源以获得复工复产启动资金是目前比较可行的措施 [3] Stellantis集团人事任命 - Antonio Filosa正式担任Stellantis集团首席执行官 [4] - 集团任命了全新领导团队成员,相关任命即刻生效 [4] 法拉第未来订单情况 - 法拉第未来宣布FX已与Telling Inc签署500台MPV产品FX Super One定金协议 [4] - To B预订单总量已达4000台,是与FX签署定金协议的第三家MCN类B2B共创伙伴 [4][5] - 已收到加州最大房产经纪公司之一Pinnacle的1000台Super One的To B订单定金 [5] 小米新品发布 - 小米首款SUV小米YU7将于6月26日晚7点正式发布 [1] - 同场发布新品包括小折叠手机Xiaomi Flip2、搭载玄戒O1旗舰芯片的小米平板7S Pro [1] - 还将发布一款"面向下一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 [1]
新车看点丨走向比亚迪腹地,银河A7正式发布
观察者网· 2025-06-24 07:17
产品发布与定位 - 吉利银河A7全球首发,基于GEA新能源架构打造,搭载雷神AI电混2.0系统、银河Flyme Auto智能座舱等核心配置[1] - 银河A7定位B级车,填补银河轿车序列细分市场,预计主销产品定价10万—12万元级,介于银河L6(7.98万—10.68万元)与星耀8(12.58万—16.58万元)之间[3] - 银河品牌通过纯电与电混技术对标原有燃油车谱系,产品市场定位日益明确[1] 市场竞争与差异化策略 - 银河A7同级市场主要竞争对手为比亚迪海豹06 DM和秦L DM,公司将直面与比亚迪的竞争[3] - 银河A7差异化竞争重点在于整车尺寸与AI加持的动力域,而非智驾领域[3] - 比亚迪已通过"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抢占同级用户心智,银河需通过价格优势和成本管控能力争夺市场份额[4][5] 核心技术亮点 - 雷神AI电混2.0系统由1.5T四缸混动专用发动机、3挡DHT Pro电驱变速箱及大容量电池组组成,电混专用发动机最高综合热效率达47.26%[6] - 行业首个基于AI场景引擎的动力域智能体,CLTC工况百公里亏电油耗2.67L,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2100km,亏电条件下加速动力不受限[8] - GEA新能源架构采用"电池一体化"布局,提升车身刚性并降低重心,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组合[9] 产品设计与配置 - 银河A7整车长4918mm,轴距2845mm,后排腿部空间950mm,膝部空间132mm,全车28处储物空间与535L后备厢[9] - 银河Flyme Auto智能座舱采用13.2英寸2.5K竖屏+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车机芯片为高通骁龙8155P,支持手机应用无缝流转及AI交互功能[10] - 安全性能采用"笼式车身"结构,高强度钢占比76%,热成型钢占比25.8%,配备6安全气囊及L2级智能驾驶辅助功能[10]
宁波80后“女霸总”,叩关北交所!供货比亚迪年超1.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6-24 05:10
北交所IPO动态 - 北交所IPO受理近期明显提速,最近一个月新增受理30家公司,其中宁波企业有3家(永励精密、艾克姆、隆源股份)[1] 公司背景与发展历程 - 永励精密创始人为王兴海(1949年生),1989年创立宁海县精密无缝管厂(前身),2001年改制为私营企业,2021年更名为浙江永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3] - 公司专注于汽车用精密钢管及管型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较早进入该领域并形成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之一[3] 市场地位与客户结构 - 2022-2024年公司汽车减震器管件产品在全国整车配套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29.70%、31.19%、33.30%,细分领域龙头地位显著[5] - 新能源车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26.73%快速提升至2024年的54.15%,显示对新能源市场的成功布局[5] - 前五大客户收入集中度逐年提升,2022-2024年分别为63.07%、69.56%、77.47%,其中2024年对天纳克和比亚迪的销售合计达3.09亿元(占营收54.45%),比亚迪供货超1.2亿元[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6亿元、5.08亿元、5.68亿元,复合增长率16.82%[7]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38.56万元、9294.83万元、9480.60万元,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26.74%[7]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创始人王兴海家族合计控制公司95%的股份表决权(王兴海直接持股32.67%,与家族成员合计持股90%,另通过员工持股平台控制5%)[7][10] - 家族成员占据核心岗位:王晓园(董事长)、孙时骏(董事兼总经理)、施戈(董事兼副总经理)、王媛媛和王芳芳(分管市场业务)[9] IPO计划与募投项目 - 公司原计划登陆创业板,2024年10月转北交所,2025年5月29日IPO获受理,拟募资3.8亿元[12] - 募投项目包括扩建年产1500万套底盘系统配套用管项目(投资3.04亿元,募资2.5亿元)和新增年产360万套汽车转向管柱系统项目(投资2.7395亿元,募资1.3亿元)[12] - 转向管柱系统项目已于2025年6月5日取得建设许可(规模7.14万平方米)[14]
接近比亚迪人士:该公司正向经销商返利666元/辆
快讯· 2025-06-23 21:16
比亚迪经销商返利政策 - 公司正对全国经销商进行返利补贴,单辆车返利666元 [1] - 去年初也曾实施类似返利政策,单车返利金额相同为666元 [1]
【IPO前哨】毫米波雷达龙头承泰科技:依赖比亚迪的“甜蜜”与隐忧
金融界· 2025-06-23 20:42
公司概况 - 深圳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成为继禾赛与速腾聚创后又一家冲刺资本市场的车载雷达供应商[1] - 公司主营毫米波雷达产品 主要面向L0-L2+辅助驾驶市场 产品位置精准度较低 与禾赛及速腾聚创覆盖L2+至L4高阶自动驾驶的高精度产品形成差异化定位[1] - 公司在业务规模 经营业绩及现金储备等方面均远不及禾赛与速腾聚创[1] 市场地位与产品 - 2024年按出货量计 公司是中国国内最大车载前向毫米波雷达供应商 市场份额9.3% 同时是中国第三大车载毫米波雷达供应商 市场份额4.5%[2] - 已打造毫米波雷达产品矩阵 包括第5代4D雷达 第5.5代4D高解析度雷达及中央计算雷达等 涵盖前向雷达 角雷达及其他类别[2] - 主要雷达型号仅7款 应用场景较单一 主要作用于ACC自适应巡航控制及车道保持功能[2] 客户集中度 - 客户集中度极高 2024年93.6%收益来自客户A比亚迪 较2022年81.9%的占比进一步提升[2] - 作为比亚迪毫米波雷达主要供应商 产品应用于汉 唐 宋等多款车型[2] - 过度依赖单一客户可能导致经营风险高度集中 若与比亚迪业务关系恶化将对公司业务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3]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5765.1万元增长至2024年3.48亿元 增幅逾5倍[6] - 毫米波雷达销量从2022年22.1万台激增至2024年187.5万台[5] - 产品平均售价逐年下降 2024年降至184元/台[5] - 持续处于亏损状态 2022-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7917.4万元 9659.8万元及2176.8万元[6] 资金状况 - 2024年5月完成C轮融资后估值为13.2亿元人民币[4] - 截至2024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1586.5万元 流动负债总额高达6.2亿元 负债净额为-3.26亿元[7] - 尽管完成多轮融资 现金流状况仍然较为紧张[7] 发展前景 - 需拓展客户群体 优化成本结构及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以应对市场竞争和技术迭代挑战[8] - 自动驾驶为高景气赛道 毫米波雷达作为"自动驾驶的眼睛"搭上发展快车道[5]
比亚迪给经销商发钱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6-23 20:23
比亚迪经销商返利政策 - 公司对经销商进行单辆车666元返利 前5个月销量超160万辆 返利规模超10亿元[1][2] - 返利为正常返点之外的额外奖励 旨在维护营销渠道和激励经销商 华东地区某4S店前5个月售615辆获41万元返利[2] - 公司确认返利属实 该政策去年已有先例 对完成销售目标经销商给予最高666元/辆奖励[2] 行业渠道关系变革 - 汽车行业主机厂与经销商传统关系为单向压力传导机制 主机厂制定销量目标并通过商务政策考核经销商[3] - 价格战挤压经销商利润空间 导致厂家与经销商关系从"背靠背"作战转向"脸对脸"利益博弈[5] - 外资车企采取牺牲销量份额策略保障经销商利润 需在门店设置、网络优化和激励政策间寻找平衡点[6] 经销商库存管理优化 - 公司承诺在经销商库存超预警线后停止发货 以控制库存压力并缓解渠道风险敞口[5] - 需建立科学销量预测和库存管理机制 从源头减少经销商资金和库存风险[6] - 经销商资金大量沉淀在库存中 承担跌价风险和财务成本 压库搭售成为行业常规操作[5] 新能源汽车渠道职能演变 - 经销商职能从销售扩展至品牌展示、用户体验、售后服务和信息反馈等多元化职能[6] - 健康稳定的经销商网络是车企核心护城河 需从传统管控关系转向利益同盟关系[6] - 行业面临存量竞争 处理经销商关系成为车企可持续发展必答题而非选择题[6]
比亚迪“西安号”正式交付!将打造年运力百万辆“出海舰队”
南方都市报· 2025-06-23 13:43
公司动态 - 比亚迪第五艘汽车运输船"西安号"在江苏仪征顺利交付,第六艘"长沙号"即将交付投入使用 [2] - "西安号"总长219.9米,型宽37.7米,服务航速19节,拥有9200个标准装载车位,是目前全球最大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之一 [2] - "长沙号"同样可载9200辆汽车,与"西安号"规格相近 [2] - 比亚迪2022年订购8艘7000+运力级滚装船,其中2艘由广船国际建造,6艘由中集来福士承建,均采用液化天然气与燃油双动力系统 [4] - 2024年初开始交付滚装船,"开拓者1号"和"常州号"分别在1月和12月交付运营,"合肥号"和"深圳号"在今年1月和4月交付 [4] - 第7艘"郑州号"和第8艘"济南号"预计今年8-9月份交付运营 [4] - 比亚迪计划2026年前建成由8艘汽车运输船组成的"出海舰队",船队总装载量将达6.7万辆,年运力超百万辆 [4] 海外市场表现 - 2023年比亚迪出口销量为24.28万辆,2024年增长至41.7万辆,同比增长71.9% [5] - 2025年1至5月,比亚迪海外销量达44.52万辆,同比增长133.6% [5] - 公司预计今年海外销量目标为80万辆,发展前景乐观 [5] 战略意义 - 自建船队将解决运力短缺问题,提升海外市场交付效率 [5] - 降低物流成本与运输周期,增强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5] - 以往依赖外部航运资源需支付较高运输费用,且在运输时间和计划调整方面存在局限性 [5]
近日,有消息称“固态电池将搭载比亚迪海豹车型”,6月23日,比亚迪有关负责人回应称,此为不实消息。(中证金牛座)
快讯· 2025-06-23 11:38
固态电池传闻澄清 - 比亚迪否认固态电池将搭载海豹车型的传闻 公司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此为不实消息 [1]
比亚迪回应“固态电池将搭载海豹车型”等传闻:不实消息
快讯· 2025-06-23 10:36
比亚迪固态电池传闻澄清 - 公司否认"固态电池将搭载海豹车型"的市场传闻,称相关首款车型和参数均非官方报道 [1] - 市场传闻称比亚迪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充电12分钟可行驶1500公里 [1] - 公司此前透露计划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 [1]
尚水智能再冲A募资缩水四成 高度依赖比亚迪关联收入占比66%
长江商报· 2025-06-23 08:55
IPO进展 - 公司从科创板转战创业板IPO 深交所于6月19日正式受理其创业板首发申请 [1] - 本次拟募资规模为5 87亿元 较前次科创板IPO的10 02亿元缩水约四成 [1][2] - 募投项目仍为高精智能装备华南总部制造基地建设 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但各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规模均下调 [2] 客户集中度与关联交易 - 公司存在严重的大客户依赖症 2024年对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达89 79% 其中对比亚迪销售占比从2020年的31 73%升至65 78% [1][3] - 比亚迪及其员工跟投平台合计持有公司7 76%股份 比亚迪董秘担任公司董事 双方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3] - 公司解释客户集中度高与下游锂电池行业集中度一致 符合行业惯例 [4] 财务表现 - 2020-2022年业绩高速增长 营收从1 09亿元增至3 97亿元 净利润从888 61万元增至1亿元 [6] - 2023年营收达6亿元 净利润2 34亿元 但2024年出现增收不增利 营收6 37亿元同比增长6% 净利润1 53亿元同比下滑35% [6] - 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48 10%升至2023年57 08%后 2024年回落至48 72% 主要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报价下降及成本上升 [6][7] 业务与市场 - 公司主营新能源电池极片制造智能装备 产品应用于锂电池制造及新材料制备领域 [1] - 对比亚迪销售毛利率始终高于其他客户 2024年为50 41% vs 非比亚迪客户的46 05% [7] - 公司采取降价策略巩固循环式高效制浆行业第一的市场地位 [7] 公司治理 - 2022年9月控股股东金旭东曾通过定向分红405 71万元清理其对公司的资金占用 [7] - 2024年7月实施现金分红 每10股派2 68元 合计派发2010万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