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用汽车(GM)
icon
搜索文档
无惧关税阴云!Q2财报季或成美股“强心剂”,科技股有望继续发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7-23 19:50
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解决方案副首席投资官Max Gokhman表示:"当你设定如此低的门槛,如此多的公 司下调甚至撤回业绩指引,而最终的盈利却超出预期时,美国股市就会再次变得有吸引力。当科技股开 始公布业绩时,它们仍然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智通财经APP获悉,最新的Markets Pulse调查显示,美国股市将摆脱关税风险,从第二季度财报季中获 得提振。这项于7月10日至17日进行的调查显示,在102名受访者中,近三分之二的人认为,随着未来几 周财报季进入高峰,美国股市的表现将优于美国国债,并带来更好的波动性调整后回报。受访者表示, 科技股有望在本财报季表现最强劲,并继续支撑股市的乐观前景。 多数受访者预计Q2财报季将提振美股 第二季度财报季刚刚开始,但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业绩指引已经好于分析师预期。财报发布前,华尔 街预测盈利增速仅为2.8%,为2023年年中以来的最低水平。受银行业绩稳健的影响,盈利增速预期已 略高于3%。 非必需消费品公司"压力山大" 尽管如此,七大科技巨头与标普500指数其他成分股之间仍然存在巨大差距。根据Bloomberg Intelligence 汇编的数据,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 ...
合资车企稳、进口车急调,通用在中国市场连续三个季度盈利
中国经济网· 2025-07-23 19:2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净收入471亿美元和净利润19亿美元 [1] - 中国市场自2024年第四季度起连续三个季度保持盈利 [1] 中国市场销量 - 公司上半年在华零售量超过89万辆,同比增长9.4% [3] - 第二季度零售销量逾44万辆,同比增速达20%,创四年最大单季涨幅 [4] 新能源业务 - 新能源车型(纯电+插混)第二季度总销量同比增长50% [4] - 市场份额增长在外资汽车制造商中位列第一 [4] - 发布全新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并推出首款智能豪华轿车"至境L7" [5] - 本土研发的"逍遥"融合架构计划布局纯电、插混和增程式电动三大技术路径 [5] 支柱产品表现 - 别克GL8家族连续三个月销量破万辆,1-6月销量同比增长37.4% [5] - 第二季度推出全新GL8陆上公务舱和GL8陆尚车型 [5] 高端进口业务挑战 - 道朗格高端进口车业务因关税战导致进口产品定价大幅波动 [6] - 2025年5月道朗格暂停新车进口,仅保留售后服务,并对进口业务进行重组 [6] - 道朗格从车型定位到渠道设置过于理想化,缺乏市场实践 [6]
通用汽车二季度净利润19亿美元 中国市场连续三个季度盈利,本土研发“逍遥”架构已上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18:05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净收入471亿美元 净利润19亿美元 调整后息税前利润30亿美元 [1] - 2025年全年财务预期保持不变 此前预计可抵消至少30%的关税影响(原关税增长影响40-50亿美元) [1] - 中国市场连续三个季度盈利 得益于新能源产品扩充和主力车型表现 [1] 中国市场销量与战略 - 上汽通用上半年销量24.5万辆 同比增长8.64% [2] - 公司通过提升开发速度 技术降本 组织架构改革等措施实现利润回正 [2] - 2024年被定义为"反攻"之年 本土化合作加深成为重要改变 [3]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新车型由上汽通用和泛亚主导开发 推出"逍遥"超级融合整车架构 [3] - 2025年起所有本土新能源车型将基于"逍遥"架构打造 别克"至境"L7为首款应用车型 [3] - 布局纯电 插混 增程三大技术路线 每款本土新车型配备至少一个新能源选择 [3]
从日本进口车15%关税,墨西哥进口25%?美国三大车企对美日贸易协议"很不满"
华尔街见闻· 2025-07-23 15:41
美日贸易协议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 美日达成关税协议 美国将对日本进口汽车征收15%关税 其中新增12.5%关税叠加原有2.5%税率 [1] - 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AAPC)强烈反对 认为日本15%关税低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25% 损害本土产业利益 [1][2] - 特朗普政府威胁8月1日将墨西哥汽车关税提高至30% 加拿大提高至35% [2] 关税政策对产业链的冲击 - 北美(墨西哥、加拿大)进口车含美国零部件比例高 本质是"美国制造"延伸 却面临更高关税 [2] - 日本进口车几乎不含美国零部件 但享受更低关税 形成政策矛盾 [2] - 美国汽车研究中心数据显示 25%关税政策将使全行业成本增加1077亿美元 三大车企增加419亿美元 [1] 车企财务表现 - 通用汽车Q2因关税损失11亿美元 预计Q3影响加剧 股价单日跌幅超8% [3] - Stellantis已因关税损失3亿欧元(约3.52亿美元) 被迫削减出货量和产能 [6] - Stellantis预计2025年下半年关税影响将进一步扩大 [6] 其他贸易协议争议 - AAPC曾批评美英贸易协议 英国车企每年可免税出口10万辆汽车 接近其对美全年出口量 [7] - 特朗普政府维持进口汽车25%基础关税 仅对部分零部件提供缓冲 [7]
综述|美国关税政策“回旋镖”伤及美企和消费者
新华社· 2025-07-23 13:38
彭博社22日说,到目前为止,为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埋单的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通用汽车是最新一 家披露关税如何推高成本的美国公司。 "随着新一轮加征关税,美国企业利润率可能进一步萎缩。"美国花旗银行经济分析团队指出,迄今 为止,美国企业正在自行消化大部分关税政策成本,今后日子恐怕更难过。高盛集团近期发布的报告也 显示,美国企业正压缩利润以消化关税成本,但迫于经营压力,最终恐怕还是会提高产品售价,把大部 分关税直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公司表示,受关税政策影响,公司已上调日常必需品的货架价格,并警告称本 月开始的返校季商品可能涨价。此外,美国最大网购平台亚马逊已提高除臭剂、蛋白奶昔和宠物护理用 品等低成本商品价格。 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代理大量日韩品牌美妆和护肤产品的奥塞亚娜公司负责人李简延告诉记 者,因为化妆品比日用品的利润空间大一些,目前化妆品企业还没有提高美国市场零售价格,但最终涨 价恐怕也难以避免。"大家都在看欧莱雅或宝洁这些大公司,一旦它们为了保证利润率开始调价,全行 业都会集体涨价。" 新华社洛杉矶7月22日电 综述|美国关税政策"回旋镖"伤及美企和消费者 新华社记者黄恒 美国多家企业和 ...
异动盘点0723|曹操出行盘中创新高;稳定币概念继续活跃;蔚来再涨超8%;meme股科尔百货暴涨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23 12:15
港股市场表现 - 晋景新能(01783)升超4.5%,恒指公司将于8月22日发布上半年检讨结果,相关变动于9月8日生效,沪深交易所将调整港股通可投资标的范围 [1] - 港股纸业股持续上升,玖龙纸业(02689.HK)升超7%续刷阶段新高并录得5连升,理文造纸(02314.HK)升约5%,晨鸣纸业(1812.HK)升1.5%,阳光纸业(2002.HK)跟升 [1] - 港股航空股盘初大幅拉升,中国国航(0753.HK)升超7%领衔,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南方航空(0670.HK)升约5%,美兰空港(00357.HK)跟升,民航局提出加快构建民航领域统一大市场等九点要求 [1] - 人瑞人才(06919)涨超19%,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24.90亿元至26.90亿元,同比增长21.1%至30.8% [1] - 中国抗体-B(03681)涨超8%,公司与23名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发行1.82亿股新股份,认购价每股2.03港元 [2] - 阜丰集团(00546)再涨超4%,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17.4亿元,同比增长67%,主要因产品销量增加及原材料成本下降 [2] - 曹操出行(02643)涨超4%创上市新高,公司与时空道宇达成战略合作 [2] - 蔚来-SW(09866)再涨超8%,月内股价累涨超四成,乐道L90将全面开启动态试驾 [2] - 稳定币概念表现活跃,国泰君安国际(01788)转涨超6%,众安在线(06060)涨超4% [2] 美股市场表现 - 柯尔百货(KSS.US)一度暴涨近90%,收盘涨37.62%至14.34美元,成为最新被Reddit散户热炒的"meme股" [3] - 大全新能源(DQ.US)收盘涨16.75%至24.60美元,中金研报称硅料报价提升至40-50元/公斤,上调幅度高达25-35% [3] - 通用汽车(GM.US)收盘跌8.12%至48.89美元,公司预计今年关税影响最高可达50亿美元 [3]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1.35%,小马智行(PONY.US)涨8.62%至13.99美元,蔚来(NIO.US)涨10.84%,老虎证券(TIGR.US)涨逾7% [3] - 黄金板块走强,现货黄金突破3425美元,涨幅超0.8%,现价3426.05美元 [3] - 法拉第未来(FFIE.US)涨逾43%至2.94美元,收到Nature's Miracle Holding的1000辆FX Super One订单,价值预计高达1亿美元 [4] - 多数新能源车股逆市走高,Lucid Group(LCID.US)收盘涨约11%至3.13美元 [4] - Circle(CRCL.US)收盘跌8.23%至198.31美元,投资机构Compass Point Research将其评级从"中性"下调至"卖出" [4] - Replimune(REPL.US)收盘跌77%,FDA拒绝其免疫疗法与抗癌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申请 [4]
通用汽车Q2利润超预期依旧跌8%,关税成本高达11亿美元,预计未来还会加剧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7-23 12:01
核心观点 - 通用汽车第二季度财报超出分析师预期,但关税冲击导致股价大幅下挫[1] - 公司警告下半年关税负面影响将加剧,引发市场悲观情绪[1] - 首席执行官强调公司韧性,正在适应新政策和技术格局[3]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近2%至约470亿美元[4] - 调整后息税前利润(EBIT)大幅下滑32%至30亿美元[4] - 调整后每股收益从去年同期的3.06美元降至2.53美元,但仍高于分析师预测的2.44美元[4] 业务表现 - 美国市场汽车销量增长7%,得益于高利润皮卡和SUV需求[4] - 中国市场扭转去年同期亏损,实现小幅盈利,新能源汽车表现强劲[4][5] - 公司在美国全尺寸卡车和SUV领域引领行业,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领先[5] 电动汽车战略 - 电动汽车销量增长放缓,美国税收抵免政策即将到期可能进一步抑制需求[5] - 公司重新校准电动化策略但未放弃长期目标[5] - 公司相信长期未来在于可盈利的电动汽车生产[5] 应对措施 - 公司计划通过削减成本和战略调整抵消至少30%的关税影响[6] - 维持全年关税成本预测在40亿至50亿美元之间[6] - 宣布40亿美元美国新工厂投资计划,提高关键高利润车型产能30万辆[6] - 目前美国销售汽车中约50%为进口,低于福特80%的本土化比例[7]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23日(周三)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7-23 11:07
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 大众汽车市值5346.1亿美元 较前一日下跌4.96% 成交量105.66亿[3] - 通用汽车市值4700.5亿美元 波动异常(+ -41.54%) 成交量48.89亿[3] - 玛鲁蒂铃木市值4562.4亿美元 上涨3.17% 成交量144.79亿[3] - 马恒达汽车市值4528.9亿美元 上涨1.44% 成交量37.75亿[3] - 保时捷市值4483.7亿美元 下跌5.08% 成交量48.56亿[3] - 福特汽车市值4449.8亿美元 下跌4.77% 成交量11.19亿[3] 亚洲车企表现 - 本田汽车市值4146.8亿美元 上涨1.24% 成交量30.41亿[3] - 现代汽车市值3737.7亿美元 下跌6.62% 成交量56.5亿[3] - 理想汽车市值3208.8亿美元 上涨3.52% 成交量30.84亿[3] - 起亚汽车市值2958.8亿美元 暴涨16.56% 成交量75.15亿[3] - 上汽集团市值2864.6亿美元 上涨2.92% 成交量2.47亿[3] - 吉利汽车市值2435.8亿美元 上涨2.05% 成交量2.42亿[3] 新兴电动车企 - 蔚来汽车市值1100.7亿美元 大涨10.76% 成交量5.01亿[4] - Rivian市值1691.5亿美元 上涨5.04% 成交量14.12亿[4] - 小鹏汽车市值1811亿美元 成交量18.87亿[4] - Leapmotor市值892.3亿美元 上涨0.67% 成交量7.64亿[4] - VinFast Auto市值837.3亿美元 微涨0.23% 成交量3.58亿[4] 其他重点车企 - 斯巴鲁市值1457.1亿美元 暴涨19.98% 成交量19.93亿[4] - 雷诺市值1351.7亿美元 下跌2.13% 成交量38.82亿[4] - 日产市值790.1亿美元 上涨6.5% 成交量2.26亿[4] - 塔塔汽车市值2879.2亿美元 下跌6% 成交量7.8亿[3] - 斯特兰蒂斯市值2677.9亿美元 微涨0.29% 成交量9.27亿[3]
General Motors Q2 Revenue Down 1.8%
The Motley Fool· 2025-07-23 10:2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GAAP收入达471亿美元 超出分析师458亿美元预期[1][2] - 调整后稀释每股收益253美元 高于市场预期的234美元[1][2] - 收入同比下降18% 调整后EBIT下降316%至30亿美元[2][5] -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下降354%至19亿美元 调整后汽车自由现金流下降466%至28亿美元[2][5] 区域运营分析 - 北美地区盈利能力显著恶化 调整后部门收益近乎腰斩 部门利润率从109%压缩至61%[6] - 北美批发车辆84.9万辆 但美国零售市场份额提升至174%[6] - 国际业务改善 中国权益收益转正 国际部门收益同比翻倍[6] 战略重点与业务进展 - 电动汽车产品组合包括雪佛兰Equinox EV、凯迪拉克Lyriq和Escalade IQ等车型[7] - 有意控制电动汽车产量以匹配需求 避免折扣促销[7] - Super Cruise免提驾驶系统安装基数同比增长一倍 预计2025年底覆盖超70万辆汽车[8] - OnStar安全连接平台覆盖20个国家 重点发展订阅制收入模式[8] 资本支出与股东回报 - 资本支出达21亿美元 暂停进一步股票回购计划[9] - 一次性项目支出5.35亿美元 涉及Ultium合资企业重组和中国业务调整[7] 全年业绩指引 - 维持2025年调整后EBIT指导区间100-125亿美元[10] - 预计调整后稀释每股收益8.25-10美元 调整后汽车自由现金流75-100亿美元[10] - 预计关税冲击40-50亿美元 其中30%可通过内部成本措施抵消[10] - 资本支出预算保持100-110亿美元 未假设价格上调[10][11]
坐稳美国电动车亚军!通用汽车(GM.US)凭双线布局叫板特斯拉(TSLA.US)
智通财经网· 2025-07-23 10:09
智通财经APP获悉,尽管特斯拉(TSLA.US)仍以绝对优势稳居美国电动车制造商榜首,通用汽车 (GM.US)周二宣称已成功抢占行业第二把交椅,并强调其在电动车领域具备"先天优势"。 在周二举行的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通用汽车高管表示公司正全力提升电动车业务的盈利能力。当被问 及如何在特斯拉同样面临困境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时,首席财务官Paul Jacobson指出,在电动车需求 波动时期,通用横跨燃油车与电动车的多元化产品矩阵正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 Jacobson称:"特斯拉的极简产品线和规模效应确实值得称道。他们在几个细分市场表现出色并获得了 可观收益,我们对此表示敬意。但这也导致其过度暴露于剧烈波动的市场需求中。" Valdez预测2025年第三季度将创下新能源车销量新高,但随着补贴退出,第四季度市场将经历"断崖式 下跌"进入"新常态"。 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Mary Barra承认电动车增速不及预期,但在财报会上重申:"我们坚信电动车终将 实现盈利,这始终是指引我们前进的北极星。" 巴克莱银行7月17日研报指出,在需求波动背景下,特斯拉的核心业务持续疲软,其自动驾驶和 Robotaxi概念反而成为市场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