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MPNGY)

搜索文档
本周大厂财报喜忧参半,美团绩后大跌,携程集团绩后强势上涨,涨幅领跑恒生科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0:16
港股市场表现 - 8月28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恒生科技指数ETF一度跌超1% [1] - 科网股涨跌不一 创新药概念部分上涨 黄金股活跃 芯片股部分高开 [1] - 美团 小鹏汽车 阿里巴巴 理想汽车等领跌 携程集团 中芯国际 ASMPT 华虹半导体等领涨 [1] 公司财报表现 - 美团二季度收入918.4亿元同比增长11.7% 经调整净利润14.9亿元同比下滑89% 绩后大跌超9% [1] - 携程集团二季度净收入148.43亿元同比增加16.22% 净利润48.46亿元同比增加26.43% 绩后大涨8% [1] - 携程国际OTA平台总预订同比增长超60% 入境旅游预订同比增长超100% 出境酒店机票预订超2019年同期120%水平 [1] 指数估值分析 - 恒生科技指数最新估值22.3倍PETTM 处于发布以来25.42%分位点 即当前估值低于指数发布以来74%的时间 [2] - 指数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 具备高弹性高成长特性 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背景下向上动能显著 [2]
美团Q2净利下滑89%低于预期,绩后大跌9%,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一度跌超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0:16
美团财报表现 - 二季度收入918.4亿元 同比增长11.7% [1] - 经调整净利润14.9亿元 同比下滑89% [1] - 美团App月活跃用户突破5亿 用户年均交易频次创新高 [1] 业务运营数据 - 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突破1.5亿单 创历史新纪录 [1] - 外卖市场竞争持续加剧 公司强调将专注优质供给与稳定履约 [1] 市场表现与估值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早盘跌超1% 美团绩后一度跌超9% [1] - 恒生科技指数估值22.3倍 处于发布以来25.42%分位点 [2] - 当前估值低于指数发布以来74%的时间 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 [2] 行业环境与展望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外部流动性有望改善 [2] - 恒生科技指数具备高弹性、高成长特性 [2]
美团:2025 年第二季度:竞争导致利润大幅下滑
2025-08-28 10:13
公司及行业 * 公司为美团(3690 HK)[3] * 行业为中国互联网及其他服务[4] 核心财务表现 * 总收入为918.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 环比增长6% 略低于摩根士丹利估计的931.75亿元和市场共识的939.49亿元[1] * 调整后EBITDA为27.82亿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下降81% 环比下降77% 远低于摩根士丹利估计的64.68亿元和市场共识的113.93亿元[1] * 调整后净利润为14.93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89% 环比下降86% 低于摩根士丹利估计的47.44亿元和市场共识的92.5亿元[1] * 经营利润为2.26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98% 环比下降98% 显著低于摩根士丹利估计的29.88亿元和市场共识的76.76亿元[1] * 净利润为3.65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97% 环比下降96% 低于摩根士丹利估计的29.37亿元和市场共识的72.27亿元[1] 核心本地商业(CLC)分部表现 *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为653.4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8% 环比增长2% 低于摩根士丹利估计的668.6亿元和市场共识的679.38亿元[1] * 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为37.21亿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下降76% 环比下降72% 远低于摩根士丹利估计的79.58亿元和市场共识的111.67亿元[1] * 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率仅为5.7% 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15.3个百分点 低于摩根士丹利估计的11.9%和市场共识的16.4%[1] * 利润大幅下滑主要因市场竞争加剧[1] 新业务分部表现 * 新业务收入为264.9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3% 环比增长19% 与摩根士丹利估计的263.14亿元和市场共识的260.11亿元基本一致[1][7] * 新业务经营亏损为18.81亿元人民币 亏损额同比收窄43% 环比收窄17% 表现好于摩根士丹利估计的亏损25亿元和市场共识的亏损25.17亿元[1][7] * 新业务经营利润率为-7.1% 同比改善1.0个百分点 环比改善3.1个百分点[1] * 亏损收窄主要得益于海外投资[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第二季度回购了价值3.91亿港元的股票[7] * 摩根士丹利对美团的评级为超配(Overweight)[4] * 摩根士丹利给出的目标价为150港元 较当前股价有29%的上涨空间[4] * 报告认为此次业绩显著弱于预期 将导致未来12个月的共识EPS预期出现有意义的向下修正[1] 潜在风险因素 * 下行风险包括食品配送和即时零售竞争加剧 新业务亏损且资产重 可见度低 宏观经济状况弱于预期以及反垄断监管[12]
美团:2025 年第二季度回顾:竞争带来的利润冲击超出预期;凭借更大的TAM捍卫领先地位;买入评级
2025-08-28 10:13
**公司分析:美团 (3690 HK)** [1] **核心财务表现与市场反应** * 公司二季度业绩未达预期 总收入同比增长12% 调整后集团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89% 低于高盛预期的16%增长和54%下降 [2] * 激烈的外卖竞争导致二季度外卖业务出现超预期的亏损 隐含外卖利润环比下降约100亿元人民币 同期京东和阿里巴巴的外卖业务绝对亏损分别超过130亿和100亿元人民币(高盛预期)[2] * 初始市场反应负面 美团OTC股价下跌9% 同期KWEB指数下跌3% 主要因二季度业绩不及预期以及对三季度更大幅度亏损的预期 [2] * 高盛下调盈利预测 将2025E调整后净利润从+290亿元人民币下调至-140亿元人民币 将2026E-2027E调整后净利润预测下调36%和22% [25] **竞争格局与业务动态** * 外卖/即时零售订单量增长进一步加速 其外卖单位经济优势相较于其他玩家(相比竞争前)因规模、效率和更高质量订单而进一步扩大 [2] * 外卖竞争的“强度”在第三季度出现见顶迹象(焦点转向即时零售) 因7月的亏损水平对所有三个平台和商户生态系统(尤其是非连锁餐厅)而言可能长期不可持续 [2] * 公司注意到美团8月份的单位经济有所改善(相较于7月) 同时京东预计三季度每单亏损将环比收窄 [2] * 阿里巴巴即将在周五业绩中的评论将是关键 [2] * 公司预计三季度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增长/绝对CLC EBIT分别为同比持平/-130亿元人民币(此前预期:+17%/+75亿元人民币) [3] * 外卖量增长势头在过去两个季度(2Q-3Q)加速 但用户配送补贴(记为抵消收入)影响了整体收入增长 [3] * 公司继续获取更高质量的外卖订单(订单组合中饮料比例比同行低10个百分点) 拥有更高效的骑手网络 并维持其外卖市场领导地位(尤其是在总交易额方面) [19] * 长期每单1元人民币的EBIT恢复路径仍然完整 [19] **战略举措与未来展望** * 美团优选的关闭和战略转向象马超市/即时零售表明公司捍卫其核心业务的坚定承诺 [20] * 过去几年在捍卫其规模领导地位和卓越单位经济方面展现出强大执行力(利用其低线城市规模优势在必要时交叉补贴高线城市竞争) [20]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外卖单位经济在好转前可能会先恶化 预计外卖竞争将导致长期格局更加分散(美团长期量份额从战斗前的75-80%降至50-55%) [20] * 相信其股价已经反映了降低的长期市场份额/长期每单利润(从1.5元人民币降至1.0元人民币) [20] * 到店、酒店及旅游 + 即时零售 + 净现金的估值(未计入外卖或新举措)合计已达每股105港元(基于2026年预期) [20] * 其中央厨房计划“Raccoon Kitchen”也可能潜在地为长期单位经济带来上行空间 抵消更加分散的格局的影响 [20] * 在12个月范围内 预计市场对美团按需零售估值的认识会增长(其最终可能逐渐达到其外卖总交易额规模 并具有2%的总交易额利润潜力) [20] * 维持对美团的买入评级 修订后的12个月目标价为144港元(此前为159港元) 隐含24%上行空间 [25] * 仍然看好公司从2026E-2027E的利润恢复潜力 预计阿里巴巴/京东的高额补贴将在2026E逐渐正常化 [29] **细分业务表现与预期** * **外卖**:二季度外卖量同比增长约11%(高盛预期) 现预测3Q25/2025E订单量增长13%/11% 但预计每单UE将因确保市场份额的增量补贴而大幅下降 预计2025E外卖EBIT亏损为-220亿元人民币(此前为+160亿元人民币) [21] * **即时零售**:估计二季度日均订单量同比增长31% 总交易额增长更快 由618购物节带来的交易频率健康增长和2000万新用户推动 预计三季度即时零售订单量加速至33%增长 运营亏损扩大至-15亿元人民币 [21][24] * **到店、酒店及旅游**:估计二季度格局稳定 整体总交易额/收入增长为27%/15% EBIT利润率略微下降至30%(高盛预期) 现预测三季度收入增长13%(此前16%) [28] * **新举措**:二季度新举措亏损优于预期 为-19亿元人民币(对比高盛预期-26亿元人民币/共识-25亿元人民币) 但较一年前的-13亿元人民币有所扩大 由杂货零售业务效率提升支持 部分被Keeta海外扩张相关成本增加所抵消 [28] * Keeta已成为香港第一和沙特阿拉伯前二的玩家(按订单量计) 并最近在卡塔尔启动服务 同时仍在准备进入巴西市场 [28] **风险因素** * 主要下行风险:竞争差于预期 可能影响增长或利润转机步伐 劳动力成本通胀/效率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更严格的监管 [30][52] * 在Keeta的投入超出预期 [52] **财务数据摘要** * 市值:7255亿港元 / 931亿美元 企业价值:5531亿港元 / 710亿美元 [8] * 2025E收入预测(新):3597.365亿元人民币 2025E EBITDA预测:-86.275亿元人民币 2025E EPS预测:-2.22元人民币 [8] * 2026E收入预测(新):3952.835亿元人民币 2026E EBITDA预测:350.243亿元人民币 2026E EPS预测:5.06元人民币 [8] * 2027E收入预测(新):4388.603亿元人民币 2027E EBITDA预测:588.559亿元人民币 2027E EPS预测:8.49元人民币 [8]
美团:短期阵痛持续
2025-08-28 10:13
这是一份关于美团公司(3690 HK)由摩根士丹利发布的研究报告 以下是详细分析 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公司为美团(Meituan 3690 HK)[1][7] * 行业为中国互联网与其他服务(China Internet and Other Services)[8] 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表现与预期** * 公司第二季度(2Q25)核心本地商业(CLC)经营利润(OP)为37亿元人民币 大幅低于预期 同比下滑76% 主要因即时配送(食品外卖+即时零售)业务亏损超出预期(估计<10亿元人民币)[2][27] * 第二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12%至918亿元人民币 略低于预期 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Adj EBITDA)为28亿元人民币 大幅低于摩根士丹利估计的65亿元人民币及市场共识的114亿元人民币[26][27] * 公司第三季度(3Q25)即时配送业务经营亏损预计将扩大至150亿元人民币 核心本地商业整体经营亏损预计为100亿元人民币[1][3] * 公司2025年全年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预测从300亿元人民币大幅下调至24亿元人民币[5] **业务运营与竞争格局** * 第二季度即时配送业务量在中双位数增长(mid teens) 但补贴增加 竞争于5月开始并在6月618大促期间加速[2] * 即时零售(Instashopping)业务量增长维持在30%以上 到店酒旅(IHT)业务总交易额(GTV)保持20%高段增长 但经营利润率(OPM)因产品与地域组合变化及会员计划投资而环比下降[2] * 预计第三季度即时配送业务量将加速至高双位数增长(high teens) 但盈利能力将因激烈的价格竞争受到显著影响[3] * 公司专注于高质量订单(平均订单价值AOV 30+元人民币 vs 同行<15元人民币)并在此类别中保持70%以上的坚实总交易额份额[4] * 尽管补贴激进 公司效率仍优于同行 估计每单亏损仅为同行的三分之一[4] **新业务与投资** * 第二季度新业务(New initiatives)收入同比增长23% 经营亏损为19亿元人民币 好于预期 主要因海外投资[26][27] * 第二季度社区电商业务(Select)估计录得16亿元人民币亏损[2] * 预计第三季度新业务亏损将环比扩大至24亿元人民币 主因国际扩张及社区电商业务亏损收窄有限[3] **估值与评级** * 目标价从150港元下调至135港元 维持超配(Overweight)评级[1][5][31] * 下调估值的原因为持续存在的竞争压力以及新业务亏损难以在第三季度收窄[5] * 新的目标价对应2026年预期市盈率17倍 与腾讯的19倍和阿里巴巴的14倍相当[5][31] * 长期看 一旦行业竞争正常化 公司凭借成本效率仍将脱颖而出[1][4] 其他重要内容 **市场表现与风险**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YTD)表现落后恒生科技指数(-23% vs +28%) 认为部分盈利压力已被市场计价[5] * 短期存在不确定性及盈利风险 但长期护城河依然强大[40][54] * 面临的风险包括外卖和即时零售竞争加剧 新业务亏损可见度低 以及宏观经济状况弱于预期[63] **公司行动** * 公司第二季度回购了价值3.91亿港元的股票[26][27] **预测数据** * 预测公司总收入将从2024年的337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7年的4981亿元人民币[8] * 预测调整后每股收益(EPS)2025年为-125元人民币 2026年转为372元人民币 2027年为766元人民币[8]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超1%,美团跌超9%,阿里巴巴跌超3%
格隆汇· 2025-08-28 09:54
市场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86.71点至25015.05点 跌幅0.14% [1] - 国企指数下跌81.42点至8938.84点 跌幅0.90%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65.24点至5632.29点 跌幅1.15% [1]
港股低开 美团跌近1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09:53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72%至25020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10%至5635点 [1] 美团财报及股价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营收918.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7% [3] - 第二季度经营利润下滑98%至2.3亿元 经营利润率从13.7%跌至0.2% [3] - 调整后净利润14.9亿元 同比下降89%且低于预估98.5亿元 [3] - 股价低开9.72% 盘中跌幅仍超8% [3] 细分板块表现 - 科网股走势分化:网易涨近1% 阿里巴巴跌超3% 腾讯跌近1% [3] - 创新药概念股部分上涨 晶泰控股涨超3% [3] - 博彩股普遍上涨 汇彩控股涨超6% [3] - 黄金股表现活跃 山东黄金涨超2% [3] - 芯片股部分高开 晶门半导体涨2% [3] - 佳鑫国际资源上市首日涨幅超130% [3] 跨境ETF表现 - 标普油气ETF、中韩半导体ETF、港股红利ETF均涨超1% [3] - 日经ETF、恒生医疗ETF嘉实、港股央企红利ETF小幅上涨 [3] - 港股消费ETF与香港消费ETF跌超2% [3]
港股早参丨英伟达、美团财报出炉,机构称恒生科技抽水或近尾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09:37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27%至25201.76点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47%至5697.53点 国企指数下跌1.40%至9020.26点 [1] - 半导体板块逆势走强 医药/券商/房地产/茶饮/科网等多数板块下跌 [1] - 重点个股表现分化:蔚来上涨超4% 快手下跌近3.5% 美团下跌超3% 腾讯控股下跌超1.5% [1] 资金流动情况 - 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153.71亿港元 年初至今累计净流入达9873.93亿港元 超去年全年总额 [2] - 港股沽空规模达421.99亿港元 涉及643只个股 美团/阿里巴巴/腾讯控股沽空金额居前 分别为33.59亿/32.59亿/23.86亿港元 [5] 美股市场联动 - 美股三大股指小幅上涨:道指涨0.32% 标普500涨0.24% 纳指涨0.21% [3] - 热门中概股普遍下跌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2.58% 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蔚来分别跌1.58%/3.11%/1.36%/5.37% [3] - 恒生指数ADR较港股收盘价下跌190.47点(0.76%)至25011.29点 [3] 重点公司财报 - 英伟达Q2营收467.4亿美元(同比增56%) 净利润264.22亿美元(同比增59%)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411亿美元连续两季低于预期 公司预计Q3营收540亿美元并批准600亿美元股票回购 盘后股价跌超3% [4] - 美团Q2收入918.4亿元(同比增11.7%) 经调整净利润14.9亿元(同比降89%) App月活用户突破5亿 即时零售日订单峰值突破1.5亿单 [4] 机构观点 - 浙商证券认为恒生科技指数流动性紧缩或近尾声 港元汇率回升及银行间流动性正常化 港股可能存在补涨空间 [6]
英伟达、美团财报出炉,机构称恒生科技抽水或近尾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09:35
港股市场表现 - 8月27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恒生指数跌1.27%至25201.76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1.47%至5697.53点 国企指数跌1.40%至9020.26点 [1] - 半导体股逆势走强 医药/券商/房地产/茶饮/科网等多数个股走低 [1] - 热门个股表现分化 蔚来涨超4% 快手跌近3.5% 美团跌超3% 腾讯控股跌超1.5% [1]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153.71亿港元 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9873.93亿港元 大幅超过去年全年净流入额 [2] - 港交所数据显示8月27日总沽空金额421.99亿港元 涉及643只港股 其中82只个股沽空金额超1亿港元 [5] - 美团/阿里巴巴/腾讯控股沽空金额位居前三 分别为33.59亿港元/32.59亿港元/23.86亿港元 [5] 美股市场联动 - 隔夜美股三大股指小幅收涨 道指涨0.32% 标普500涨0.24% 纳指涨0.21% [3] - 热门中概股普跌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2.58% 阿里巴巴跌1.58% 京东跌3.11% 拼多多跌1.36% 蔚来跌5.37% [3] - 恒生指数ADR收报25011.29点 较港股收市下跌190.47点或0.76% [3] 重点公司财报 - 英伟达Q2营收467.4亿美元同比增长56% 净利润264.22亿美元同比增长59% 环比增长41% [4] - 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营收411亿美元连续两个季度低于预期 公司预计Q3营收540亿美元 批准额外600亿美元股票回购 盘后股价跌超3% [4] - 美团Q2收入918.4亿元同比增长11.7% 经调整净利润14.9亿元同比下滑89% [4] - 美团App月活跃用户突破5亿 用户年均交易频次创新高 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突破1.5亿单 [4] 机构观点与ETF动态 - 浙商证券认为恒生科技抽水或近尾声 香港银行间流动性基本回归正常 港元汇率显著升值 港股未来或存在补涨空间 [6]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收跌1.53% 被定位为中国核心AI资产 囊括相对A股更为稀缺的科技龙头 [1][7] - 港股消费ETF(513230)打包电商与新消费 覆盖相对A股更为稀缺的新消费赛道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