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QCOM)
搜索文档
美股异动|Arm Holdings股价连涨三日高通胜诉助力股价飙升6.28%
新浪财经· 2025-10-02 06:48
股价表现 - 10月1日交易日 Arm Holdings股价实现6.28%的显著上涨 [1] - 公司股价为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上涨 累计涨幅达到7.71% [1] 法律纠纷结果 - 特拉华州地区法院裁定支持高通 驳回了Arm针对其子公司Nuvia的诉讼请求 [1] - 判决使得高通可以继续在其芯片中使用Arm的架构 无需额外的授权费用 [1] 技术合作与产品进展 - 高通近期推出的旗舰芯片已迁移至Arm的第九代计算架构v9 [1] - v9架构以提升人工智能性能为优化重点 支持聊天机器人和图像生成器等应用 [1] - 高通对Arm架构的持续采用 是对Arm技术实力的再次肯定 [2] 行业竞争地位 - 尽管存在RISC-V等新兴竞争对手 但Arm依然在行业内保持领先 [2] - 竞争对手因技术成熟度和生态体系的局限 尚未构成重大威胁 [2] 增长前景 - 公司在AI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持续投入 可能带来长期增长动能 [2] - 与高通等主要合作伙伴关系的加强 有助于巩固其行业领先地位 [2]
Why Arm Holdings Stock Popped on Wednesday
The Motley Fool· 2025-10-02 05:30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周三大幅跃升,收盘涨幅超过6% [1] - 公司股价表现远超同期标普500指数仅0.3%的涨幅 [1] 与主要客户的新业务动态 - 有报道称公司已与移动芯片龙头公司高通达成新协议,高通将在其产品中使用公司当前技术 [2] - 高通最新推出的PC和智能手机芯片将搭载公司第九代技术 [2] - 尽管双方存在长期法律纠纷,但公司仍明确希望与高通这一长期客户继续业务往来 [3] 法律纠纷进展 - 在报道新协议的前一天,公司与高通就Snapdragon X芯片组的许可纠纷收到了最新裁决 [3] - 法官驳回了公司要求对此事进行全面重审的请求 [3] - 公司已承诺将对裁决提出上诉 [3] 交易细节与市场反应 - 关于新协议的报道未提供任何具体财务数据,因此难以评估其对公司的财务影响 [4] - 尽管目前仍属未经证实的推测,但投资者对公司可能获得高通新业务持积极态度 [4] - 投资者对诉讼至少在当前阶段得到解决感到宽慰 [4]
Qualcomm (QCOM) and Google Cloud Strengthen Automotive AI Collaboration
Yahoo Finance· 2025-10-02 02:22
合作核心内容 - 高通与谷歌云于9月8日宣布扩大合作 旨在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汽车解决方案 [1] - 合作结合谷歌云的汽车AI代理与高通的骁龙数字底盘 目标是让汽车制造商开发基于AI的汽车体验 [1] - 汽车制造商可集成AI代理 通过语音命令控制导航 娱乐和车辆功能 利用在车辆硬件和云基础设施上运行的谷歌Gemini模型 [2] 合作目标与优势 - 集成系统旨在通过提供现成能力和参考框架来加速车辆开发 [3] - 系统支持多语言输入和同时处理不同类型的输入 [3] - 合作被视为关键里程碑 将使汽车制造商能为客户构建先进和个性化的数字体验 [4] 行业背景与影响 - 此次合作正值汽车制造商寻求通过更好的数字功能和AI能力脱颖而出之际 [5] - AI将改变汽车制造商提供车内及周边体验的方式 使其更智能 更个性化 对驾驶员和乘客更有用 [4]
Exclusive: Qualcomm shifts chips to newer Arm tech as competition with Apple, MediaTek heats up
Reuters· 2025-10-01 21:01
公司战略与产品更新 - 高通已将其旗舰芯片转向采用Arm Holdings最新一代计算架构 [1] - 此次产品转向旨在利用新架构的特性以提升人工智能性能 [1]
手机AI智能体生态升温:厂商全面押注 实用性与隐私保护待升级
新京报· 2025-10-01 15:20
行业生态加速扩张 - 华为宣布投入10亿元启动"天工计划",重点支持开发者构建AI元服务、意图框架与智能体 [1][2] - 高通联合主流安卓厂商启动"AI加速计划",从三个维度扩展边缘智能应用:在智能手机上实现更多AI功能、将智能体体验引入更多终端、与中国模型提供商和开发者合作 [1][3] - 产业界成立"IIFAA智能体可信互连工作组",中国信通院、荣耀、OPPO、小米、华为等成为首批成员,致力于制定跨智能体交互的安全技术规范 [6] 手机厂商战略布局 - 中国主流手机厂商全面布局AI智能体赛道,从传统语音助手向具备自主决策和执行能力的AI智能体演进 [2] - 华为发布鸿蒙智能体框架(HMAF),目标是构建具备自主决策和群体协作能力的AI生态系统 [2] - 荣耀基于MagicGUI开源大模型,其AI智能体YOYO已具备多模态AI感知、情境记忆与基于屏幕理解的跨应用执行能力 [3] 技术发展与架构变革 - 手机厂商通过内置本地化端侧模型,区分AI手机与用户下载第三方AI应用的功能差异 [2] - 高通公司认为需打造智能体赋能的调制解调器、革新内存架构以突破内存和算力瓶颈,并为AI打造低功耗、高性能的处理器 [7] - 华为测试的小艺任务空间功能可自主调度120多种对接工具和第三方智能体,其开放平台提供4种开发模式、50多种开发组件能力 [6] 当前挑战与瓶颈 - 当前手机端和云端的视觉大模型难以精准理解包含弹出广告、临时促销活动等变量的复杂App页面 [4] - 手机智能体多采取"读屏+模拟点击"的技术路线,这被视作生态建设的过渡方案,理想形态是第三方App主动开放API和服务控件 [4] - 第三方App适配意愿不足,原因包括数据安全顾虑、担心流量入口价值被稀释以及各厂商AI平台不统一导致适配成本过高 [4] 商业化路径展望 - 手机厂商设备装机量高,可成为第三方互联网服务的核心流量入口,通过优先级展示实现变现 [7] - 商业化核心应是通过AI提升用户服务触达效率、激发消费意愿,进而扩大整体市场规模,这被视为一种健康的市场扩容模式 [7] - AI智能体未来有望从手机扩展到平板、PC,再到更多终端设备 [6]
Qualcomm Announces Snapdragon 8 Elite Gen 5 Mobile Platform with Major AI, Performance Upgrades
Yahoo Finance· 2025-10-01 14:16
公司产品发布 - 公司于9月25日宣布推出Snapdragon 8 Elite Gen 5移动平台,宣称其为全球最快的移动系统级芯片[1] - 该平台旨在通过顶级的性能、效率和设备端AI处理来增强现有移动体验并引入突破性新体验[1] - 搭载该平台的旗舰设备将由包括荣耀、iQOO、一加、OPPO、小米、三星、索尼和vivo在内的全球品牌在近期推出[2] 产品性能升级 - 第三代Qualcomm Oryon CPU被强调为有史以来最快的移动CPU,性能提升20%[2] - 新的Qualcomm Adreno GPU架构将图形密集型游戏性能提升23%[3] - Qualcomm Hexagon NPU为设备端AI处理提供37%的性能提升[3] - 这些升级共同实现了闪电般的多任务处理、无缝应用切换以及支持长时间游戏的高性能和能效[3]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为无线行业开发并商业化基础技术[4] - 公司业务分为三个部门:Qualcomm CDMA Technologies、Qualcomm Technology Licensing和Qualcomm Strategic Initiatives[4]
高通(QCOM.US)宣告全面胜利:Arm(ARM.US)最后一项法律诉讼被驳回
智通财经· 2025-10-01 11:05
法律诉讼结果 - 特拉华州法院驳回了Arm Holdings针对高通公司的最后一项法律诉讼,使高通在这场旷日持久的纠纷中取得胜利 [1] - 法院裁定高通及其子公司Nuvia没有违反与Arm的许可协议 [1] - 此次裁决是对高通有利的全面且最终的判决,标志着高通及其子公司Nuvia取得了全面胜利 [1] 诉讼背景 - 两家公司因争夺计算半导体市场而陷入法律纠纷 [1] - 高通在2021年收购Nuvia后使用其技术,Arm指控此举违反许可协议条款,但该指控于2024年12月被法院驳回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定位 - Arm Holdings销售芯片设计并提供指令集技术授权,其架构被全球许多大型科技公司授权应用于从电脑到汽车等各种产品中 [2] - 高通是三星电子等手机制造商的主要芯片供应商 [2] - 两家公司正积极调整战略定位,以期从电脑到人工智能系统等各领域计算需求的激增中获益 [1] 行业趋势 - 近年来推动芯片公司增长的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已显现疲态 [1] - 各领域计算需求激增,特别是在电脑和人工智能系统领域 [1]
黄奇帆: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还应投生产性服务业
搜狐财经· 2025-10-01 10:12
资本市场发展空间与目标 - 国际成熟资本市场的总市值与GDP比例通常在1:1到1:1.2之间,低于此比例说明成长空间巨大,高于此比例则可能存在泡沫 [3] - 中国资本市场总市值目前约为100万亿元人民币,GDP预计为140万亿元,证券化率约为70%,远低于合理上限,表明市场有较大成长空间 [3] - 预计到2040年,中国GDP按不变价格将达280万亿元,按可变价格将达350万亿元,若证券化率达到100%-120%,股市总市值可能达到400万亿元,较当前水平翻两番 [3] - 发展资本市场的核心目标是推动金融强国建设,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支持高科技企业发展,并促进居民收入增长 [4] 创投风投资金投向现状与调整 - 中国风投、创投、私募等产业基金总规模接近30万亿元,但其中40%的资金投向货币资金和固定收益债券,投资方向存在扭曲 [4] - 另有约30%的资金用于企业上市前或上市后的跟投,风险相对较小 [4] - 真正符合“投早、投小、投长期”理念的资金,主要集中在企业发展的0-1和1-100阶段,这部分投资约占基金总规模的30% [5] - 当前政策导向是鼓励资金从低风险领域转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4][5] 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与重要性 - 生产性服务业包含10个大类、35个中类、171个小类,共计216个细分类型 [6] - 十大类别包括:硬核技术研发、物流配送、供应链金融、检验监测认证、绿色低碳服务、数字化服务、采购贸易、知识产权、专业咨询、职业教育等 [6] - 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动力,能提高利润、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生态土壤 [7] - 该行业主要依靠创新、人才和新要素投入,其产生的GDP体现了全要素生产率中的新质生产力 [7] 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地位与增长 - 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经济中GDP的最大板块和增长极,美国该行业占GDP比重从1950年的10%升至去年的48%,欧盟占比为40% [7] -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从1980年的10%提升至目前的约30%,是过去40年增速最高的板块 [8] - 2021年至2023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年均增长率达12.1%,显著高于同期约5%的GDP增速以及制造业、农业约4%的增速 [8] - 抓好生产性服务业是推动地方GDP增长和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关键举措 [9] 生产性服务业与独角兽企业及高附加值 - 全球独角兽企业中最重要的是由生产性服务业形成的企业,美国独角兽企业市值占股市总市值的30%,约20万亿美元 [9] - 美国七大科技企业(微软、苹果、亚马逊、高通、英伟达、特斯拉、谷歌)总市值达15万亿美元,其中六家本质上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链头企业 [9][10] - 生产性服务业的价值嵌入硬件产品中构成高附加值的基础,例如一部6000元的手机,其嵌入的生产性服务价值可能高达3000元 [11] - 投资硬科技必须与投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相结合,否则可能事倍功半 [10] 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投资方向 - 第一类是专精特新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小企业,当前约五六千万中小企业中约有1%(即50-60万个)属于此类,是“投小投早投长期”的重要目标 [11] - 第二类是专业从事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型企业,例如普洛斯(在华资产管理规模约790亿美元)和法国的施奈德(年服务费收入上百亿欧元) [12] - 第三类是“文武兼修”的企业,如海尔,既从事硬件制造,也深度参与产业链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研发 [12] - 第四类是产业互联网平台,它整合了制造环节与十大生产性服务业,形成“1+10”的数字化平台,是物联网发展的蓝海 [12][13] - 第五类是像苹果、微软、华为这样的产业链链头企业,它们掌控核心生产性服务业并委托制造,是带动产业发展的关键 [13]
Qualcomm Achieves Complete Victory Over Arm in Litigation Challenging Licensing Agreements
Businesswire· 2025-10-01 09:12
诉讼结果 - 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法官判决高通公司在与Arm的诉讼中取得完全胜利,驳回了Arm试图扼杀创新的企图,并确认高通及其子公司Nuvia均未违反Nuvia与Arm的许可协议 [1] - 法院驳回了Arm诉讼中唯一剩余的索赔,该索赔指控Nuvia违反了与Arm签订的架构许可协议,裁决支持Nuvia,并驳回了Arm要求重新审理的请求 [2] - 此次判决维持了高通在2024年12月陪审团审判中的胜利,陪审团当时一致裁定高通未违反Nuvia的架构许可协议,并且高通收购Nuvia获得的技术所创新的CPU核心在高通自身的架构许可协议下是合法授权的 [2] 诉讼影响与公司表态 - 高通公司总法律顾问表示,此次裁决是高通取得的完全且最终的胜诉判决,创新权利在此案中获胜,并希望Arm能回归公平竞争的做法 [3] - 诉讼结果强化了高通推动半导体行业创新并应对全球最重要技术挑战的能力 [4] - 高通针对Arm提起的另一起诉讼(涉及违约、不当干扰客户关系以及Arm试图阻碍创新以提升自身产品地位的行为模式)仍在进行中,预计将于2026年3月开庭审理 [4]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基于40年的技术领导地位,提供由前沿人工智能、高性能低功耗计算和无与伦比的连接技术驱动的广泛解决方案组合 [5] - Snapdragon平台为消费者带来非凡体验,Qualcomm Dragonwing产品助力企业和行业达到新高度 [5] - 公司与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下一代数字化转型,以丰富生活、改善商业和推进社会进步 [5] - 高通技术公司负责运营绝大部分的工程、研发职能以及产品和服务业务,包括QCT半导体业务 [6] 其他公司动态 - 公司与宝马集团在2025年IAA Mobility上推出了由联合开发的软件栈驱动的AI赋能Snapdragon Ride Pilot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已在全球60个国家获得验证,目标到2026年在超过100个国家可用 [8] - 公司董事会任命Jeremy (Zico) Kolter博士为董事会成员,立即生效,Kolter博士将在治理委员会任职,其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深厚背景 [9] - 公司公布了2025财年第三季度的财务业绩,投资者可在公司投资者关系网站和SEC网站上查阅财报 [11]
寻找AI的杀手级应用:机器人、智能驾驶和可穿戴设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1 07:08
AI发展趋势 - AI发展呈现五个趋势:从生成式AI向智能体AI演进,预训练阶段的规模定律走向放缓,走向物理智能+生物智能,AI风险快速上升,形成新产业格局 [1] - 业界共识认为AI将推动新行业和新需求持续演化,典型如智能驾驶和机器人 [2] - 大语言模型会走向视觉语言行动模型,无人驾驶技术将快速规模化并在2030年迎来"DeepSeek时刻",机器人和具身智能行业快速爆发,预计2035年机器人数量超过人类 [3] 新产业格局与市场预测 - 形成"基础大模型+垂直模型+边缘模型"的产业格局,预计到2026年全球有8~10个大模型,中国有3~4个大模型 [3] - 中国在AI领域凭借高效能、新架构、低价格路径持续发展,长期看开源和闭源大模型比例约为8:2 [3] - 机器人和智能可穿戴设备两个领域的应用规模未来有望等同于甚至超过智能手机,因其有望实现"人手一个"的普及度 [2] 高通公司战略与产品布局 - 公司将AI作为主线方向,技术产品不断适应新领域,在汽车、物联网、XR等赛道探索 [2] - 推出"跃龙"品牌面向工业和嵌入式物联网、网络解决方案及蜂窝基础设施领域,构建覆盖消费级和行业级的平台矩阵 [2] - 在汽车领域推出骁龙座舱平台至尊版,在XR领域有专门芯片和参考设计 [3] - 针对新终端品类初期在现有芯片基础上适配,随应用增多及场景需求差异化会考虑专用芯片 [4] 特定市场机遇与策略 - 机器人市场存在芯片机遇,公司愿意跟随产业探索具身机器人所需芯片及应用场景 [4] - 智能眼镜芯片开发需考虑尺寸、能耗、传输、散热等因素,市场仍处早期阶段 [4][5] - 公司通过联合创新中心等模式与本土供应链合作,如与歌尔股份成立中心研发AR/VR技术,并探讨针对机器人等端侧应用的联合实验室形式 [5] 中国市场发展与工业策略 - 公司在华30年发展,合作从通信技术探索扩大到汽车、工业及更广泛AI终端市场 [5][6] - 强调"5G+AI赋能千行百业"策略,针对中国工业市场推出优质产品如跃龙品牌及集成NFC的芯片 [7] - 通过联合合作伙伴打造应用示范案例,并系统梳理零售、仓储等近10个行业的近200个应用案例,以挖掘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巨大市场空间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