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音乐(TME)

搜索文档
WAIC|自由量级CTO姜涛:音乐大模型对审美要求高
中国经营报· 2025-07-29 23:53
公司业务与技术 - 自由量级创立于2023年7月,已完成自研大模型备案,旗下拥有音乐大模型"音潮"和AI创作平台"PI" [1] - 公司通过与上海音乐学院等高校合作,组织专业音乐人参与音乐大模型训练调优,提升模型审美水准 [1] - 音潮大模型已完成WAIC英文主题曲《AI For Good》的词曲制作和演唱,展示技术能力 [1] - 公司商业模式包括B端API接口服务和C端创作分成,曲库API已面向电商平台销售并产生收入 [2] 行业趋势与竞争 - 全球音乐大模型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87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约32% [2] - 音乐大模型被视为生成式AI核心细分领域,预计2025年实现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商用 [2] - 国际市场上Suno等AI音乐生成企业迅速走红,国内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字节跳动等企业加速布局 [3] - 行业涌现众多初创团队,竞争加剧 [3] 产品创新与价值主张 - 音潮大模型旨在实现"音乐平权",将歌曲创作成本从数万元降低至文字输入即可生成 [2] - 平台打破音乐单向传播模式,让用户同时成为消费者、创作者和参考者 [3] - 创新版权机制确保收益归属创作源头用户,并提供唯一歌曲创作凭证 [3] - 用户创作内容被其他用户收听可获得分成,支持创作者打造个人IP [2]
腾讯音乐上涨2.52%,报22.145美元/股,总市值343.00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7-29 22:03
股价表现 - 7月29日开盘上涨2.52%至22.145美元/股 成交金额595.53万美元 总市值343.00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73.56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8.69%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42.91亿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长201.76% [1] 公司业务定位 - 中国领先的在线音乐与音频娱乐平台 运营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全民K歌四大产品 [3] - 提供在线音乐/在线音频/在线K歌/音乐直播/线上演出等综合服务 [3] - 构建音乐社区生态 集成发现/收听/演唱/观看/演出/社交六大功能 [3] 社交生态特征 - 深度融合分享/点赞/评论/关注/虚拟礼物等社交互动形式 [3] - 社交功能与核心音乐体验高度互补 有效提升用户参与度和留存率 [3] 内容资源体系 - 拥有海量曲库 包含授权/自制/共创三类内容 [3] - 提供专业制作视频内容 涵盖音乐视频/演唱会/音乐表演 [3] - 平台沉淀数亿用户生成的K歌作品/短视频/直播演出/评论及文章 [3] 行业合作布局 - 作为音乐厂牌和内容所有者的优选合作伙伴 [3] - 在版权保护/内容创作/发行商业化方面赋能艺人及音乐人 [3] 重大事项预告 - 预计8月12日(美东时间)盘前披露2025财年中报 [2]
美股异动|腾讯音乐盘前涨超1.6% 机构指流媒体音乐行业长期抗宏观逆风韧性强
格隆汇· 2025-07-29 16:33
股价表现 - 腾讯音乐盘前股价上涨1.6%至21.95美元 [1] 行业增长前景 - 中国流媒体音乐行业2021-2024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22% [1] - 行业增长大幅超越社会零售总额增速 [1] - 行业长期展现出强劲的抗宏观逆风韧性 [1] 用户增长驱动因素 - 有声内容持续扩容推动平台流量从存量竞争转向用户增长 [1] - 粉丝经济业务精细化运营成为用户增长新动力 [1] 盈利能力优化 - 头部版权经营杠杆持续优化推动毛利率增长 [1] - AI技术应用有望驱动内容供给去中心化 [1] 公司战略举措 - 腾讯音乐预计下半年持续推进收购整合计划 [1] - 通过收购整合稳固Kpop用户群体并引入长音频新用户 [1]
中美播客行业的商业化反思
财经网· 2025-07-29 15:12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交易分析 - 腾讯音乐以1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0.6亿元)现金及股权组合全面收购喜马拉雅,交易完成后喜马拉雅将作为独立品牌运营 [1] - 此次并购是中国在线音频行业迄今最大规模交易,标志着腾讯音乐在长音频领域的战略补位 [1] - 腾讯音乐目标是通过并购快速扩充播客、有声书等内容板块,弥补长音频内容短板,增强用户留存与付费转化能力 [1] 喜马拉雅经营现状 - 2023年喜马拉雅全场景月活用户达3.03亿,行业排名第一,用户以一、二线城市年轻群体为主 [1] - 平台2023年商业价值播客节目超24万档,新增单集519万条,首次实现年度盈利(调整后净利润2.24亿元) [1] - 盈利主要依赖成本压缩(员工数量较2021年减少40%),营收增速从2021年43.7%骤降至2023年1.7% [2] - 2023年月活付费用户1580万,付费率11.9%且持续下滑,会员订阅与广告收入合计占比75% [2] 中美播客行业对比 用户基础差异 - 美国12岁以上人群70%听过播客,43%每周收听,人均每周收听时长8.3小时,远超欧洲和日本 [3] - 中国用户习惯偏向短视频/图文,通勤场景以公共交通为主,缺乏"伴随性收听"场景 [4] 文化及媒介发展差异 - 美国口语表达文化浓厚,广播历史积淀深,播客作为广播互联网化延伸更易被接受 [5] - 中国移动互联网直接跨越至短视频时代,播客始终处于小众地位 [5] 商业化模式差异 - 美国播客广告市场规模从2015年2亿美元增至2024年28亿美元,广告ROI达1:2.4,形成广告+订阅+赞助多元变现体系 [5] - 中国音频平台收入主要依赖会员订阅(喜马拉雅占比超50%),广告收入仅占25%,用户付费意愿低(付费率<12%) [6] 内容生态差异 - 美国拥有440万档播客节目,覆盖新闻/真犯罪/喜剧等多元题材,头部节目如"The Joe Rogan Experience"具备全球影响力 [7] - 中文播客同质化严重,集中在商业访谈/泛文化领域,缺乏细分精品内容,难以培养用户付费习惯 [8] 行业影响与展望 - 收购反映中国播客行业面临用户增长停滞、变现单一的困境,需依托巨头资源探索新增长曲线 [8] - 腾讯音乐流量与资金注入可能帮助喜马拉雅突破商业化瓶颈,但需解决内容创新与用户习惯培养等根本问题 [8]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29日(周二)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TOP 50一览





快讯· 2025-07-29 10:54
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TOP 50 - 阿里巴巴以2913.7亿美元市值位列第3 成为榜单中市值最高的电商平台[3] - 小米集团-W以1823.48亿美元位列第4 在硬件科技公司中保持领先地位[3] - 拼多多以1657.58亿美元位列第5 显示电商平台持续强势表现[3] 头部企业市值分布 - 美团-W以990.12亿美元位列第6 网易以835.06亿美元位列第7 体现生活服务与游戏业务的稳定价值[3] - 中芯国际以530.08亿美元位列第8 东方财富以522.2亿美元位列第9 反映半导体与金融科技板块的重要地位[4] - 京东以478.87亿美元位列第10 快手-W以388.76亿美元位列第11 显示电商与短视频平台规模优势[4] 中游企业竞争格局 - 百度以307.33亿美元位列第14 贝壳以231亿美元位列第15 体现搜索引擎与房产服务平台的市场地位[4] - 造车新势力分化明显 理想汽车312.46亿美元(第13) 小鹏汽车180.55亿美元(第16) 蔚来109.38亿美元(第19)[4] - 中通快递159.39亿美元(第17)与科大讯飞156.66亿美元(第18)代表物流与人工智能领域头部企业[4] 软件与服务企业表现 - 金山软件59.95亿美元(第35) 用友网络70.16亿美元(第28) 金蝶国际75.34亿美元(第27) 显示企业服务软件板块持续活跃[5] - 网络安全领域三六零104.52亿美元(第20) 深信服60.34亿美元(第34)[4][5] - 游戏公司恺英网络54.46亿美元(第39) 三七互娱51.56亿美元(第42) 巨人网络64.33亿美元(第29)[5][6] 细分领域代表企业 - 在线教育板块新东方77.37亿美元(第25) 好未来62.52亿美元(第30)[5] - 金融科技代表奇富科技47.12亿美元(第43) 恒生电子98.27亿美元(第22)[4][6] - 数据中心服务商万国数据75.37亿美元(第26) 云计算相关宝信软件100.87亿美元(第21)[4][5]
投资者推介:中国互联网行业-Investor Presentation-China Internet
2025-07-29 10: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互联网及其他服务、电商、游戏、在线招聘、教育、旅游、音乐、直播、长视频、广告、本地生活服务等 - **公司**: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华为、腾讯、美团、拼多多、京东、满帮集团、看准网、好未来、新东方、快手、哔哩哔哩、腾讯音乐、携程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人工智能 - **核心观点**:中国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布局,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加大人工智能资本支出,企业对人工智能的采用速度加快,但2B人工智能应用的货币化可能滞后 [8][14] - **论据** - 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华为、腾讯等公司积极开发和应用人工智能模型,如阿里巴巴发布开放权重模型,百度将自有模型集成到搜索平台 [9] - 企业对人工智能的采用率不断提高,预计未来3年将有18%的工作量被人工智能取代 [20] - 人工智能需求增长迅速,但企业应用的货币化可能滞后,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的贡献利润率将达到52% [22][25] 腾讯 - **核心观点**:腾讯将杠杆资金重新投入人工智能领域,实现高质量收入增长,在2C人工智能货币化方面具有最高可见度 [27][34] - **论据** - 腾讯的广告业务在人工智能货币化方面进展最快,元保的日活跃用户数量不断增加 [39][41] - 腾讯将DeepSeek - R1模型集成到微信搜索和图像创作中,提高了用户体验和数据利用效率 [41] - 腾讯的视频账户预计将实现长期广告收入增长,目前季度广告收入约为70亿元,预计未来最高可达819亿元 [47][50] 阿里巴巴 - **核心观点**:阿里云收入预计在三年内翻倍,但短期内由于激烈的食品配送和质量竞争,盈利面临压力 [52][56] - **论据** - 随着人工智能和云计算需求的增长,阿里云的收入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52] - 食品配送和质量竞争激烈,阿里巴巴和美团等公司纷纷推出补贴和促销活动,导致短期内盈利压力增大 [56][72] 美团 - **核心观点**:美团短期内面临激烈竞争,长期盈利能力下降,但在海外市场有一定机会 [62][83] - **论据** - 食品配送和即时购物市场竞争激烈,美团的市场份额可能下降,长期盈利能力受到影响 [62][75][78] - 美团在海外市场如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地区有一定机会,预计到2028年将占据该地区在线食品配送市场20%的份额 [83][87] 百度 - **核心观点**:百度核心广告业务复苏的可见度有限,但百度AI的文心一言4.5版本推动云业务增长 [92][100] - **论据** - 百度核心广告业务增长放缓,利润率面临压力,复苏的可见度有限 [92][94] - 文心一言4.5版本的推出和开放源代码,以及其四层全栈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有望推动百度云业务的增长 [100][101][102] 电商行业 - **核心观点**:电商市场竞争激烈,拼多多和京东表现各异,电商行业整体仍保持增长 [108][121] - **论据** - 拼多多市场份额持续增长,Temu全球月活跃用户达到4.15亿,预计2025年商品交易总额(GMV)将增长45%至770亿美元 [108][115][116] - 京东的收入受到以旧换新业务的推动,但食品配送投资导致利润下降 [121] 游戏行业 - **核心观点**:中国游戏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行业集中度较高,监管政策对行业有一定影响 [162][169][175] - **论据** - 2025年中国游戏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425.4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移动游戏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600亿元,同比增长6% [162] - 头部5款游戏占据年度总收入的30%以上,行业集中度较高 [169] - 游戏行业受到监管政策的影响,如游戏版号审批、内容要求等 [175][184] 其他行业 - **音乐行业**:腾讯音乐有望实现中期付费用户目标,ARPPU成为关键增长驱动力 [213][221] - **旅游行业**:中国旅游市场国内和出境游均呈现复苏态势,携程在国际业务上有机会 [225][230][235] - **在线招聘行业**:看准网在在线招聘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收入和利润增长良好 [138][14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分析师评级和价格信息**:提供了多家公司的分析师评级和价格信息,如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美团等公司的评级和最新价格 [289][291] - **利益冲突披露**:摩根士丹利与报告中涉及的公司存在业务往来,可能存在利益冲突,投资者应谨慎考虑 [4] - **行业数据和市场份额**:详细列出了各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长趋势、市场份额等数据,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行业信息 [162][173]
腾讯音乐上涨2.37%,报21.805美元/股,总市值337.74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7-28 21:47
股价表现 - 7月28日腾讯音乐开盘上涨2.37%报21.805美元/股,成交275.17万美元,总市值337.74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公司收入73.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69% [1] - 归母净利润42.91亿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201.76% [1] 重大事项 - 8月12日(美东时间)将披露2025财年中报 [2] 公司概况 - 同时在纽交所(代码TME)和港交所(代码1698)上市 [3] - 运营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和全民K歌等核心产品 [3] - 业务涵盖在线音乐、音频、K歌、直播及线上演出等服务 [3] - 平台整合发现/收听/演唱/观看/演出/社交等全链条音乐体验 [3] - 拥有海量曲库包括授权/自制/共创内容及专业视频内容 [3] - 数亿用户分享K歌作品/短视频/直播/评论等UGC内容 [3] - 与音乐厂牌深度合作赋能艺人创作发行与商业化 [3]
多数中概股盘初上扬,小马智行涨超7%
快讯· 2025-07-28 21:34
中概股盘初表现 - 多数中概股盘初上扬 [1] - 小马智行股价上涨超过7% [1] - 禾赛科技股价上涨超过5% [1] - 亚盛医药股价上涨超过5% [1] - 腾讯音乐股价上涨超过2% [1] - 阿里巴巴股价上涨超过2% [1]
人工智能周报(25年第29周):谷歌推出Gemini2.5稳定版,阿里开源Qwen3-Coder模型-20250728
国信证券· 2025-07-28 19: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商行业竞争激烈,各平台或向商家让利,或在外卖即时零售领域加大投入寻找新增量;AI方面,巨头业务场景如云计算、广告等持续受益,但短期AI Agent等方面仍需打磨;当前恒生科技指数处于震荡期,推荐与宏观经济相关性较低的网易云音乐、美图公司、腾讯音乐 [2][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I相关网站流量数据 - 2025年7月16日至22日,ChatGPT周平均访问量1281.00百万,环比增长10.47%;Bing周平均访问量836.60百万,环比增长13.94%等多个AI相关网站有不同访问量及环比增长情况 [10] 人工智能动态 产品应用 - DeepMind于7月23日推出Gemini 2.5 Flash - Lite稳定版,实现速度与成本双重突破,在多任务表现超越前代,技术亮点多,定价有竞争力 [19] - 7月23日,阿里开源Qwen3 - Coder,总参数量达4800亿,实际调用参数350亿,编程能力强 [20] - 7月22日,腾讯混元ASR语音识别大模型接入ima平台,识别速度快且精准,已应用于多场景,单日调用量达百亿次 [21] - 7月24日,字节推出Seed LiveInterpret 2.0,延迟低,翻译准确率高,已迈入产品化与商业化阶段 [22] - 7月26日,京东开源JoyAgent智能体,提供全套框架,支持本地独立部署 [23] 底层技术 - 7月24日,Google发布Opal无代码实验,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描述即可生成AI mini - apps,且过程可控 [24] - 7月23日,Meta推出AU - Nets架构,革新文本建模范式,在常识推理任务准确率超传统模型,已开源 [25] - 7月23日,DeepMind开源Aeneas模型,助力古代文本研究,能揭示跨文本关联并填补缺失片段 [26] 行业政策 - 7月23日,特朗普政府发布《AI行动计划》,确立放松监管、基建保障、技术输出三大战略支柱 [27] 重点事件预告 - 7月26日 - 28日举办第七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8] 投资建议 - 推荐与宏观经济相关性较低的网易云音乐、美图公司、腾讯音乐 [2][29]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 公司代码 | 公司名称 | 投资评级 | 昨收盘(港元/美元) | 总市值(百万港元/美元) | 2025E EPS | 2026E EPS | 2025E PE | 2026E PE | | --- | --- | --- | --- | --- | --- | --- | --- | --- | | 0700.HK | 腾讯控股 | 优于大市 | 550.5 | 5,045,699 | 27.2 | 30.4 | 19 | 17 | | 9999.HK | 网易 - S | 优于大市 | 213.0 | 674,775 | 12.1 | 12.7 | 16 | 16 | | 3690.HK | 美团 - W | 优于大市 | 130.1 | 794,896 | 6.6 | 8.7 | 18 | 14 | | TME.N | 腾讯音乐 | 优于大市 | 21.3 | 33,071 | 6.0 | 6.8 | 26 | 23 | | 9899.HK | 云音乐 | 优于大市 | 269.0 | 58,542 | 8.4 | 9.7 | 30 | 26 | | 9988.HK | 阿里巴巴 - SW | 优于大市 | 118.0 | 2,251,769 | 7.7 | 9.2 | 14 | 12 | | 1357.HK | 美图公司 | 优于大市 | 10.0 | 45,616 | 0.1 | 0.2 | 72 | 49 | | PDD.O | 拼多多 | 优于大市 | 118.5 | 168,157 | 15.5 | 20.4 | 14 | 11 | [3]
喜马拉雅要靠山,腾讯音乐要希望
创业邦· 2025-07-28 11:05
核心观点 - 喜马拉雅以209亿估值出售给腾讯音乐,相比最后一轮融资估值缩水1/3 [4] - 版权是在线音频平台的核心资产,喜马拉雅拥有行业最大规模资源库但面临高成本压力 [5][8][11] - 在线音频行业存在用户规模与商业效率天花板,喜马拉雅付费率仅11.6%且增长乏力 [14][22][24] - 腾讯音乐通过收购喜马拉雅和懒人听书占据在线音频行业75%市场份额 [40] 版权价值 - 喜马拉雅拥有520万本有声书资源,覆盖47.7%中国畅销书,160万泛娱乐音频及1620万播客内容 [10] - 2014年与德云社开展版权合作,2015年掌握70%有声书改编权 [8] - 2021-2023年内容成本与收入分成占收入超30%,为最大经营支出 [20] - 相比UGC平台荔枝1%付费率,喜马拉雅12%付费率已属行业领先 [14] 商业困境 - 2023年月活3亿(1.3亿移动端+1.7亿物联网),但付费率从2021年12%降至11.6% [18][22] - 订阅收入增速从2021年57.1%暴跌至2023年8.5% [24] - 广告收入50%依赖开屏广告,音频内容广告占比不足3% [24] - 5年累计亏损超30亿,通过裁员40%与高管降薪50%勉强盈利 [19][20] 行业对比 - 腾讯音乐2024年1.2亿付费用户贡献152亿订阅收入,付费率21.76% [32][34] - 懒人听书因《庆余年》等IP被腾讯27亿收购,估值达荔枝50倍 [15] - 音乐流媒体付费习惯成熟,Spotify付费率达喜马拉雅4倍 [34][36] - 喜马拉雅用户日均使用时长130分钟,但受限于通勤场景 [22] 市场格局 - 收购完成后腾讯音乐控制喜马拉雅(45.52%份额)和懒人听书(29.76%份额) [40] - 腾讯音乐曾运营企鹅FM失败,8年仅获200万月活 [40] - 网易云音乐因周杰伦版权纠纷赔偿腾讯85万,反映版权争夺激烈 [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