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VEMLY)

搜索文档
AH股震荡走低,创业板跌0.3%,钢铁再度活跃,恒科指跌近2%,科网股普跌,商品、国债齐涨
华尔街见闻· 2025-07-04 10:16
市场走势 - A股三大股指表现分化 沪指微涨0 02%至3462 00点 深成指跌0 44%至10488 56点 创业板指跌0 44%至2154 47点 [1] - 港股恒生指数跌1 38%至23736 89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1 71%至5143 98点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1 28%至8537 54点 [2][3] - 国债期货集体上涨 30年期主力合约涨0 07% 10年期涨0 02% 5年期涨0 01% 2年期持平 [3][4] 行业板块表现 - 银行板块走强 浦发银行涨2 33%至14 51元 光大银行涨2 35%至4 35元 江苏银行涨2 20%至12 57元 多只银行股创历史新高 [5][6] - 算力概念股活跃 数据港涨停至26 47元 润泽科技涨7 46%至50 84元 奥飞数据涨7 43%至21 69元 [10][11] - 钢铁股延续涨势 柳钢股份10 02%涨停至5 16元(4连板) 凌钢股份涨停至2 06元 盛德鑫泰涨6 22%至36 18元 [12] - 光伏概念股持续活跃 亚玛顿、亿晶光电实现3连板 艾能聚、海泰新能等高开 [13] 个股动态 - 港股科网股普跌 阿里巴巴跌2 54%至103 5港元 美团跌1 87%至120 5港元 京东跌1 68%至123 2港元 高盛预警外卖大战延长或致盈利承压 [8][9] - 新能源汽车股走弱 小鹏汽车跌5 54%至69 85港元 理想汽车跌1 26%至101 8港元 比亚迪股份跌1 30%至121 4港元 [8][9] - 商品期货黑色系领涨 铁矿石主力合约涨超1% 集运欧线主力合约涨超2% [13]
33只创业板股获杠杆资金加仓超10%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09:58
创业板融资余额变动 - 创业板股最新融资余额为3605.98亿元,环比增加17.83亿元,融券余额10.54亿元,环比增加2679.04万元 [1] - 创业板指上涨1.90%,创业板股两融余额合计3616.5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8.10亿元 [1] - 融资余额增长的创业板股有530只,其中33股融资余额增幅超过10% [1] 融资余额增幅显著个股 - 欣灵电气融资余额环比增幅最大,达81.43%,最新融资余额6057.76万元,当日股价下跌5.00% [1][3] - 嘉曼服饰融资余额环比增长65.73%,东岳硅材增长40.01% [1][3] - 融资余额增幅10%以上的个股当日平均上涨2.30%,涨幅居前的有宏工科技(15.98%)、匠心家居(14.79%)、铜冠铜箔(13.67%) [1] 资金流向 - 融资余额环比增幅居前个股中,7月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的有15只,净流入资金居前的有硕贝德(1.86亿元)、宏工科技(8208.32万元)、一品红(7116.33万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的有18只,净流出资金较多的有国联水产(1.45亿元)、东岳硅材(6172.28万元)、陕西华达(2532.54万元) [2] 融资余额降幅显著个股 - 融资余额环比下降的个股有403只,其中降幅超过10%的有11只 [4] - 泽润新能融资余额降幅居首,环比下降19.89%,最新融资余额4128.50万元 [4] - 豪江智能融资余额环比下降16.92%,达瑞电子下降15.33% [4] 行业分布 - 融资余额增幅居前的个股分布在电力设备、纺织服饰、基础化工、机械设备等行业 [3][4] - 融资余额降幅居前的个股分布在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 [4]
融资是为了创新创业吗?—— 解读融资的本质与创业的关系
搜狐财经· 2025-07-04 09:40
融资本质 - 融资核心目的是加速发展而非证明价值 融资是企业发展的工具而非目标 如同汽车需要汽油才能跑得更远[3] - 亚马逊早期通过多轮融资扩张仓储物流和技术研发 最终成为全球电商帝国 若早期只追求盈利则无法成为巨头[4] - 融资是为了让企业跑得更快而非证明自身价值 没有明确增长目标的融资可能导致公司迷失方向[5] 融资可选性 - 并非所有企业都需要融资 如咨询公司和小型SaaS企业可依靠自身现金流运转 融资可能带来股权稀释和投资人干预等压力[5] - 老干妈坚持零融资策略 完全依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 保持绝对控制权并成为全球知名辣酱品牌[6] - 融资与否取决于商业模式 现金流健康的公司不一定需要外部融资[7] 融资与创新关系 - 融资可推动企业尝试新技术和新市场 但也可能让创业者变得短视 为迎合投资人放弃长期创新[7] - WeWork在软银巨额投资下疯狂扩张 估值一度达470亿美元 但因忽视商业模式核心问题最终上市失败估值暴跌90%[8][9] - 融资应用于真正创新如技术产品和模式 而非盲目扩张 过度融资可能导致公司失去初心[10] 融资时机与策略 - GitHub早期未急于融资 待用户突破百万后才接受投资 最终被微软以75亿美元收购 体现先验证市场再融资的策略[11] - 融资应在市场验证后进行 真正的创新来自市场需求而非资本驱动[12] - Zoom上市前融资数亿美元 80%资金用于技术研发 20%用于市场推广 疫情期间市值突破1000亿美元[13] 投资人选择与决策权 - 美团接受腾讯投资后接入微信流量入口 极大提升用户增长 体现钱加资源组合的价值[15] - Facebook上市采用AB股模式 扎克伯格保留绝对投票权 即使融资数百亿美元仍掌控公司发展方向[16] - 融资时应优先选择有行业资源的投资人 避免与只关心退出的财务投资人绑定过深[15] 资金使用与创新目标 - 特斯拉通过融资-创新-再融资循环实现发展 每次融资对应明确创新目标 如研发ModelS建设超级工厂推进自动驾驶技术[17] - 融资后应设定清晰里程碑如12个月内推出新产品 避免融资后躺平 资金只是工具创新才是核心[18] - 融资本质是加速器 帮助企业更快成长但不是创业终极目标 合理融资能推动创新错误融资可能扼杀创新[19]
上证指数开盘报3459.59点,跌0.05%。深证成指开盘报10534.99点,涨0.00%。创业板指开盘报2168.35点,涨0.20%。沪深300开盘报3967.46点,跌0.02%。科创50开盘报984.53点,跌0.04%。中证500开盘报5917.75点,跌0.08%。中证1000开盘报6338.56点,跌0.06%。
快讯· 2025-07-04 09:32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开盘报3459 59点 跌0 05% [1][2] - 深证成指开盘报10534 99点 涨0 00% [1][2] - 创业板指开盘报2168 35点 涨0 20% [1][2] - 沪深300开盘报3967 46点 跌0 02% [1][2] - 科创50开盘报984 53点 跌0 04% [1][2] - 中证500开盘报5917 75点 跌0 08% [1][2] - 中证1000开盘报6338 56点 跌0 06% [1][2] 指数成交额 - 上证指数成交额44亿 [2] - 深证成指成交额72亿 [2] - 创业板指成交额30亿 [2] - 沪深300成交额18亿 [2] - 中证500成交额8 9亿 [2] - 中证1000成交额22亿 [2] - 万得全A成交额118亿 [2] 年初至今表现 - 上证指数年初至今涨3 22% [2] - 深证成指年初至今涨1 16% [2] - 创业板指年初至今涨1 25% [2] - 沪深300年初至今涨0 83% [2] - 中证500年初至今涨3 35% [2] - 中证1000年初至今涨6 39% [2] - 中证2000年初至今涨15 34% [2]
A股开盘,上证指数开跌0.05%,深证成指平开,创业板指开涨0.2%。
快讯· 2025-07-04 09:29
市场开盘表现 - 上证指数开盘下跌0 05% [1] - 深证成指开盘持平 [1] - 创业板指开盘上涨0 2% [1]
中国上证综指7月4日(周五)开盘下跌1.56点,跌幅:0.05%,报3459.59点;中国深证成指7月4日(周五)开盘上涨0.41点,跌幅:0%,报10534.99点;中国沪深300指数7月4日(周五)开盘下跌0.6点,跌幅:0.02%,报3967.46点;中国创业板指数7月4日(周五)开盘上涨4.26点,涨幅:0.2%,报2168.35点;中国科创50指数7月4日(周五)开盘下跌0.42点,跌幅:0.04%,报984.53点。
快讯· 2025-07-04 09:29
中国主要股指开盘表现 - 上证综指开盘下跌1 56点 跌幅0 05% 报3459 59点 [1] - 深证成指开盘上涨0 41点 跌幅0% 报10534 99点 [1] - 沪深300指数开盘下跌0 6点 跌幅0 02% 报3967 46点 [1] - 创业板指数开盘上涨4 26点 涨幅0 2% 报2168 35点 [1] - 科创50指数开盘下跌0 42点 跌幅0 04% 报984 53点 [1]
盛阅春为基层党员干部讲授学习教育专题党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激发干事创业新作为
长江日报· 2025-07-04 08:45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档主要围绕政府官员的讲话和党课内容,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的具体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市场数据或行业分析的新闻素材以便进行专业解读。
消费电子板块火热 创业板指涨近2%
上海证券报· 2025-07-04 03:02
消费电子板块表现 - 7月3日A股消费电子板块指数大涨4.40%,工业富联涨停且市值达4623亿元,全天成交78.12亿元,朝阳科技、新亚电子等个股涨停 [2] - 美股苹果公司近三个交易日累计反弹近6%,杰富瑞投资银行将其评级从"表现不佳"上调至"持有",主要基于2025财年第三季度iPhone销量可能超预期增长 [2] - 分析师预测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末或第四季度初由富士康代工生产,2027年将发布多款智能眼镜产品,预计首年出货量超300万台 [3] 消费电子行业趋势 - 上半年行业呈现"政策+AI双轮驱动"特征,"国补"政策激活中端消费市场,AI技术推动PC、手机智能化及新形态产品商业化落地 [3] - 2025年一季度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60万台(同比+216%),其中Ray-Ban Meta销量52.5万台(同比+208.82%) [4] - 下半年行业面临转折点,新兴市场开拓与生态协同能力将决定增长持续性 [4] 钢铁与光伏板块动态 - 钢铁、光伏板块因"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政策持续活跃,柳钢股份三连板,亚玛顿、耀皮玻璃两连板 [5] - 光伏玻璃企业计划7月减产30%以缓解供应过剩矛盾,水泥协会要求推动熟料生产线备案产能与实际产能统一 [5] 市场资金与风险偏好 - A股市场风险偏好持续抬升,沪指创年内新高,地产、消费、资本市场等领域政策发力提振信心 [6] - 北向资金、险资及两融资金持续流入,机构资金和居民财富再配置趋势为市场提供动力 [6] - AI、机器人、半导体、创新药等产业亮点成为本轮中国资产重估的主线 [6]
帮主郑重收评:创业板指狂飙2%,消费电子掀涨停潮,这几个信号要注意!
搜狐财经· 2025-07-04 01:57
创业板指表现 - 创业板指高开高走 收盘涨近2% [1] 消费电子行业 - 商务部年初消费电子补贴政策显效 手机平板等产品可直接打折 [3] - AI技术推动智能终端升级 CES展会出现大量AI眼镜和AI机器人等新产品 [3] - 水晶光电为北美大客户手机摄像头提供滤光片 打开存量市场 机构近期密集调研 [3] AI硬件行业 - 京东618数据显示 AI手机成交额翻倍 智能眼镜销量增长7倍 具身智能机器人热销 [3] - 泰凌微端侧AI芯片在智能家居和智能穿戴领域大规模量产 Q2营收突破千万 [3] 市场成交情况 - 市场成交额缩量700多亿 处于政策利好和业绩验证真空期 资金观望 [4] 军工板块 - 军工板块调整 中船应急大跌10% 资金转向消费电子和AI等更具确定性板块 [4] - 军工长期逻辑仍存 国防现代化是趋势 调整后关注有订单和技术的龙头公司 [4]
山大电力: 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关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法律意见书及补充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7-04 00:26
公司基本情况 - 山东山大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计划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并在创业板上市,由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 [1] - 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4日,由山东山大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注册资本5,280万元 [14] - 截至法律意见书出具日,公司总股本12,216万元,计划发行不超过4,072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 [10][20] 股权结构与控制关系 - 公司控股股东为山大资本,持股40.148%,实际控制人为山东大学 [27] - 公司现有股东21名,穿透计算后股东人数为81名,未超过200人 [28] - 2023年新增股东齐曙光、王剑、杜涛等,新增股份自取得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 [28] 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网智能监测和新能源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 [18][32] - 拥有67项境内专利、8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注册商标等知识产权 [38] - 与第三方共有22项专利和4项软件著作权,但未实际应用于核心产品 [39] 财务与业绩 - 2020-2022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7,308.94万元、7,552.69万元和7,716.97万元 [15][55] - 2023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3,615.48万元,保持持续盈利能力 [55] - 报告期内存在未为部分员工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的情况,但金额占比较低 [47] 募投项目 - 计划募集资金50,000万元,用于电网故障分析设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分布式发电源网荷储系统等4个项目 [47] - 募投项目已取得山东省建设项目备案证明和环保部门确认 [48][49] - 项目用地为公司自有土地,已取得不动产权证书 [48] 公司治理 - 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专门委员会等完整治理结构 [43] - 高级管理人员中4人保留山东大学事业编制,但专职在公司工作 [22] - 实际控制人山东大学出具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和规范关联交易 [36][37] 法律合规 - 公司及控股股东、实控人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47] - 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或行政处罚案件 [51] - 历史沿革中曾存在股权代持情形,但已全部解除且无纠纷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