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沃尔玛(WMT)
icon
搜索文档
下周重磅日程: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美俄乌三方会谈,万众瞩目!
华尔街见闻· 2025-08-17 15:28
财经事件 - 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将于8月21日至23日举行,鲍威尔演讲将聚焦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评估而非9月利率决定[5] - 美联储7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将于8月21日公布,将披露FOMC内部关于降息的分歧细节[10] - 美俄乌三方领导人会晤有望在8月22日举行,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先于8月18日会面[9] - 国新办将于8月19日举行"十四五"体育强国建设成就新闻发布会[13] - 2025中国算力大会将于8月22日至24日在山西大同举行,主题为"算网筑基 智引未来"[14] 经济数据 - 中国8月一年期LPR预期维持3%,五年期LPR预期维持3.5%[16] - 欧元区8月制造业PMI初值预期49.8,7月数据创近一年新高[16] - 财政部将于8月18日招标1200亿元1个月期国库现金定存[14] 公司动态 科技行业 - 谷歌将于8月20日发布Pixel 10系列手机、Watch 4和Buds 2a耳机,重点展示Gemini AI系统级应用[15] - 小米集团二季度营收预计同比增长32%至1170亿元,智能汽车交付量预计8.1万辆[17] - 百度二季度营收预计326-345亿元,AI智能体广告收入占比达9%[19][25] 消费行业 - 泡泡玛特预计上半年收入增长不低于200%至136.7亿元,净利润增长不低于350%至43.4亿元[21] - 美的集团二季度营收预计1350-1400亿元,海外收入占比达45%[22][26] - 沃尔玛二季度财报预计显示杂货、电商等领域基本面动力强劲[24] 其他行业 - 雅诗兰黛、塔吉特等美股公司将公布财报,市场关注消费行业表现[3] - 恒指公司将于8月22日公布二季度检讨结果,成份股变动9月8日生效[14] - 牧原股份、华润啤酒等A股公司将披露半年报[1][3]
世界500强,全球城市分布情况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17 13:14
世界500强总体情况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入围门槛为年营收322亿美元(约230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仅提高1亿美元 [4] - 沃尔玛连续12年排名全球第一,亚马逊和国家电网分列第二、第三位 [4] - 苹果排名全球第8,英伟达第66,特斯拉第106 [4] 国家分布 - 美国以138家企业上榜排名第一,较上年减少1家 [5] - 中国130家排名第二,较上年减少3家 [5] - 日本38家排名第三,较上年减少2家 [5] - 中美日三国贡献了超60%的上榜企业数量、营收和利润 [5] - 中国上榜企业营收总额约10.7万亿美元,同比下降3% [5] - 中国上榜企业平均销售收入820亿美元,低于美国企业的1058亿美元 [5] - 中国上榜企业平均利润42亿美元,约为美国企业的一半 [5] 全球城市分布 - 北京以47家企业上榜排名全球第一,较上年减少2家 [7] - 东京26家排名第二,纽约14家排名第三 [7] - 上海和伦敦并列第四,各有12家企业上榜 [7] - 硅谷地区有12家企业上榜,与上海、伦敦数量相当 [7] - 巴黎和首尔各有10家企业上榜 [7] - 深圳和杭州各有9家企业上榜 [7][8] 中国区域分布 - 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集中了中国76.2%的上榜企业(99家) [10] - 北京47家、广东18家、上海12家上榜企业数量最多,合计占中国上榜企业总数的59% [12] - 浙江有10家企业上榜,福建和台湾地区各有6家 [12] - 粤港澳大湾区共有23家企业上榜,其中广东18家,香港5家 [15] - 深圳9家、广州6家、香港5家、佛山2家、东莞1家 [17] 重点企业表现 - 中国平安保险排名第47位,营收1586亿美元 [20] - 华为排名第83位,营收1198亿美元 [20] - 比亚迪排名第91位,营收1080亿美元 [20] - 腾讯排名第116位,营收918亿美元 [20] - 碧桂园重返榜单,排名第460位 [15] - 万科、碧桂园、绿地控股三家房企上榜 [4]
沈阳沃尔玛调改后低调开业!
搜狐财经· 2025-08-17 02:45
行业调改趋势 - 调改成为沈阳大型超市领域的热门关键词 多家公司相继进行门店升级 [1] - 永辉超市学习行业标杆胖东来对三家门店进行调改升级 [1] - 沈阳传统大型超市正积极投身门店优化升级浪潮 预示零售市场迈向服务升级和体验优化的良性竞争新阶段 [20] 沃尔玛调改策略 - 沃尔玛太原街店于8月9日完成调改并重装开业 该店为沈阳硕果仅存的沃尔玛超市 [1] - 调改过程悄无声息 几乎未影响超市正常营业 [3] - 超市历经多次改造升级 作为坚守沈阳市场的唯一门店 [20] 门店环境升级 - 二楼入口处设置崭新的品牌门头 [4] - 内部环境焕然一新:地面洁净 空间通透 购物区域划分清晰有序 [6] - 新增免费试吃区和顾客休息区 体现对顾客体验的重视 [6] - 通道设计更加宽敞 货架陈列整齐有序 与本土超市拥挤过道形成反差 [11] 购物体验优化 - 商品摆放更为突出 配合巨大指引标牌实现醒目陈列 [11] - 海鲜区和冷冻区等重点区域更换全新设备 [11] - 采用简约设计理念 让优质商品"冒头"或"上墙" 推动购物模式从"人找货"向"货引人"转变 [11] - 专门辟出"沃集鲜"自有品牌区域供消费者选购 [11] 消费者反馈 - 重装开业恰逢周末 吸引市民携家带口前来体验 [17] - 周边居民反馈购物区域更宽敞明亮 价格标识清晰 区域设置更贴近日常购物需求 [17]
亚马逊(AMZN.US)VS沃尔玛(WMT.US):谁是赢家
智通财经网· 2025-08-16 10:21
亚马逊生鲜当日达服务扩张 - 亚马逊生鲜当日达服务已覆盖1000多个城市,计划到2025年底扩展到2300多个城市 [1] - 服务范围包括肉、海鲜、电子产品等多样化商品,几小时内送达 [1] - 该服务推动亚马逊股价上涨2.4%,同时导致Instacart、沃尔玛和DoorDash股价分别下跌11.8%、7.9%和2% [1] 亚马逊业务表现 - AWS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至308.7亿美元,超出预期 [1] - 广告业务同比增长23%至156.9亿美元,超过预期的149.9亿美元 [3] - 公司月活跃用户超过3.1亿,其中80%以上在美国 [7] 沃尔玛竞争态势 - 沃尔玛面临价格战升级和成本上升压力,可能影响其美国数字业务利润率 [3] - 沃尔玛+会员上一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公司取消与The Trade Desk的四年独家合作条款,向多个广告技术平台开放购物者数据 [3] 行业格局与市场机会 - 生鲜占美国零售销售额43%,但线上销售仅占15%,存在巨大增长空间 [7] - 沃尔玛在19个国家拥有10500家门店和俱乐部,2024年每周顾客访问量约2.55亿 [7] - 沃尔玛在生鲜领域具有品牌优势,但比亚马逊更易受宏观不确定性影响 [7] 公司估值比较 - 亚马逊前瞻非GAAP市盈率34.01倍,低于沃尔玛的38.51倍 [13] - 亚马逊前瞻GAAP市盈率34.16倍,低于沃尔玛的39.11倍 [13] - 亚马逊PEG比率1.89,显著低于沃尔玛的4.86 [13] - 亚马逊EV/EBITDA为14.80倍,低于沃尔玛的19.49倍 [13] 股价表现与技术分析 - 亚马逊今年以来涨幅4.4%,落后于沃尔玛的11.8%和DoorDash的50% [8] - 亚马逊当前股价234美元,接近8月初236.5美元的高点 [14] - 股价在所有EMA上方,RSI为60.9,显示有上涨动能 [14] - 沃尔玛股价100.9美元,从8月高点104.7美元回落,RSI为57.4 [15] 增长前景 - 亚马逊营收同比增长10.87%,高于沃尔玛的4.22% [13] - 亚马逊EBITDA同比增长28.62%,显著高于沃尔玛的7.57% [13] - 亚马逊EBIT同比增长40.12%,远高于沃尔玛的6.99% [13]
Retail Earnings Loom: What Can Investors Expect?
ZACKS· 2025-08-16 07:45
沃尔玛股价表现 - 年初至今股价上涨+11.7%,表现优于标普500指数(+9.9%)、亚马逊(+5.3%)和塔吉特(-22.8%)[1][2] - 4月8日市场低点反弹期间表现相对平淡,落后于Magnificent 7组合和标普500指数[3] - 防御性属性源于其低贝塔 status和必需消费品导向[7] 财务业绩预期 - 预计季度营收1755.1亿美元(同比+3.6%),每股收益0.73美元(同比+8.9%)[16] - 美国同店销售(不含燃料)预计增长+4.17%,前季度为+4.8%,去年同期为+4.3%[17] - 过去两年销售增长+5.5%,营业利润增长+9.5%,持续超越目标[15] 业务战略优势 - 电子商务占不含汽油总销售额15%,管理层预期未来将翻倍以上增长[12] - 美国电商业务已实现盈利,第三方履约和广告业务贡献增长[11][12] - 60%销售额来自食品杂货业务,三分之二商品为美国本土采购,受关税影响较小[13] 市场份额增长 - 持续在所有收入阶层获得市场份额,特别是高收入家庭[9][10] - 价格优势源于规模效应、供应商关系和物流自动化[14] - 通胀环境下高收入家庭消费降级和电商便利性推动份额提升[9] 零售行业整体表现 - 21家已披露财报的标普500零售企业Q2盈利同比增长+20.5%,营收增长+8.7%[21] - 81%企业超每股收益预期,同等比例超营收预期[21] - 剔除亚马逊后,该群体盈利增长+2.3%,营收增长+5.3%[25] 全市场盈利趋势 - 462家标普500企业(92.4%)Q2盈利同比增长+11.4%,营收增长+5.8%[30] - 80.5%企业超每股收益预期,78.8%超营收预期,均高于历史平均水平[32] - 2025年Q2全市场盈利预期增长+12.1%,营收预期增长+6%[33]
Target Trails Walmart As Digital Woes, Tariffs Take A Toll
Benzinga· 2025-08-15 23:29
业绩与增长前景 - 公司销售增长落后于沃尔玛 主要受数字业务放缓、进口敞口较高及关税压力影响 [1] - 2027财年调整后每股收益预期下调至7.75美元 长期销售和利润率风险加剧 [2] - 自2019年以来可比销售额复合年增长率持续落后于沃尔玛 [3] 数字业务表现 - 7月移动应用月活跃用户数同比下降4.1% 同期沃尔玛美国增长17.2% [3] - 在线销售额增长5%-6% 远低于沃尔玛20%-25%的增速 [3] - 数字流量不足限制广告和第三方平台佣金业务规模化发展 [4] 成本与定价压力 - 进口商品占销售成本比例达50% 显著高于沃尔玛33%的水平 [4] - 为抵消关税影响需实施约8%的价格涨幅 为沃尔玛4%-5%涨幅的近两倍 [5] - 与Ulta Beauty等企业的合作可能加剧采购环境风险 [5] 市场竞争格局 - 面临沃尔玛和亚马逊的双重竞争压力 在数字广告和第三方平台领域规模有限 [2] - 数字流量规模不足影响对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投资的资金支持能力 [4]
为了“即时配送”,亚马逊要跟沃尔玛“打一架”
虎嗅· 2025-08-15 19:31
我们此前提及,8月13日,亚马逊表示客户可购买生鲜杂货并享受当日送达。扩展服务已覆盖1000多个 城市,计划在年底前扩展至美国2300多个城市。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大通分析师Doug Anmuth等发布的最新研报显示,到今年年底,亚马逊的生鲜 当日达(Same-Day)配送服务覆盖范围将从目前的1000多个城市翻倍至2300多个城市,Prime会员25美 元以上订单免费配送。 报告预计,这一杂货扩张计划加上低价格、领先的商品选择规模和快速配送速度,将支持亚马逊在面临 沃尔玛等竞争对手加剧竞争的情况下,继续扩大其在美国电商市场的领先优势。 瞄准低渗透率的生鲜赛道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作者:李笑寅,原文标题:《不止中国在打,亚马逊也盯上了"即时配送",要 跟沃尔玛"打一架"》,头图来自:AI生成 亚马逊加码美国本土"即时配送",正面硬刚沃尔玛。 沃尔玛约60%的美国销售额来自杂货业务,这使其在电商领域的扩张颇具成效。然而,亚马逊正试图通 过组合拳夺回失地。根据第三方机构Profitero的数据,亚马逊已连续八年成为美国日常必需品领域价格 最低的零售商。 摩根大通认为,亚马逊的低价策略、领先的商品选择和规模, ...
亚马逊VS沃尔玛:谁是赢家
美股研究社· 2025-08-15 19:29
亚马逊生鲜当日达服务扩张 - 亚马逊生鲜当日达服务已覆盖1000多个城市,计划到2025年底扩展到2300多个城市,配送范围包括肉、海鲜、电子产品等多样化商品[1] - 该服务推出后,亚马逊股价上涨约2.4%,而Instacart、沃尔玛和DoorDash股价分别下跌11.8%、7.9%和2%[1] - 生鲜占美国零售销售额的43%,但线上销售仅占15%,亚马逊凭借3.1亿月活跃用户(80%在美国)有望抢占这一市场[7] 亚马逊业务表现 - 二季度AWS营收同比增长18%至308.7亿美元,超出预期[1] - 广告业务同比增长23%至156.9亿美元,超过预期的149.9亿美元[4] - 公司正在推动生鲜购物融入Prime生态,通过会员优惠锁定客户[7] 沃尔玛竞争态势 - 沃尔玛面临价格战升级、成本上升压力,需加大技术和物流投入以保持电商竞争力[3] - 沃尔玛+会员上一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3] - 公司取消了与The Trade Desk的四年独家合作条款,向多个广告技术平台开放购物者数据[4] - 沃尔玛在19个国家拥有10500家门店和俱乐部,2024年每周顾客访问量约2.55亿(2023年2.4亿,前一年2.3亿)[8] 市场表现与估值 - 亚马逊今年以来涨幅约4.4%,落后于DoorDash(50%)、沃尔玛(11.8%)和标普500指数(9.9%)[8] - 沃尔玛前瞻非GAAP市盈率38.51倍,亚马逊34.01倍;前瞻GAAP市盈率沃尔玛39.11倍,亚马逊34.16倍[13] - 沃尔玛前瞻非GAAP PEG 4.86,亚马逊1.89;前瞻EV/EBITDA沃尔玛19.49倍,亚马逊14.80倍[13] - 亚马逊股价234美元,接近8月初236.5美元高点,技术指标显示上涨动能[14] - 沃尔玛股价100.9美元,从8月高点104.7美元回落,进入盘整阶段[15] 行业前景 - 市场预期9月美联储降息25-50个基点,可能刺激消费,亚马逊将受益更多[10] - 分析师将亚马逊评级上调为"强烈买入",维持沃尔玛"卖出"评级[11] - 亚马逊估值溢价与其增长轨迹更匹配,而沃尔玛估值像高增长股票却缺乏相应增长[14]
不止中国在打,亚马逊也盯上了“即时配送”,要跟沃尔玛打一架
华尔街见闻· 2025-08-15 16:54
亚马逊生鲜配送业务扩张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底前将生鲜当日达服务覆盖范围从1000多个城市翻倍至2300多个城市 [1] - Prime会员25美元以上订单可享受免费配送服务 [1] - 此次扩张是公司更广泛物流投资的一部分 计划投资40亿美元到2026年将乡村配送网络扩大两倍 新增200多个配送站 [3] 美国杂货零售市场概况 - 消费品及杂货是美国最大的零售类别 占调整后零售总额约43% [2] - 线上渗透率仅为15%左右 为电商平台提供广阔增长空间 [2] - 沃尔玛约60%的美国销售额来自杂货业务 [4] 亚马逊杂货业务规模与表现 - 2024年公司在美国杂货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 约占美国总商品交易额20%以上 [3] - 自2017年收购Whole Foods以来销售额增长40%以上 [3] - 重新设计的Amazon Fresh门店顾客月均消费额增长20%以上 [3] 市场竞争格局 - 沃尔玛2024年实现美国电商市场份额80个基点的同比增长 超过亚马逊65个基点的增幅 [4] - 亚马逊已连续八年成为美国日常必需品领域价格最低的零售商 [4] - 预计到2024年底亚马逊在美国电商市场份额将增长140个基点至47% 沃尔玛预计增长100个基点至8% [4] 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 - 第二季度运输成本同比增长6% 远低于12%的订单量增速 [4] - 预计第三季度北美运营利润率达7.6% 同比增长170个基点 [4] - 预计2025年运营利润率达7.7% 同比增长130个基点 [4] 对第三方平台的影响 - Instacart平台拥有超过1800个零售品牌 为600多个零售品牌提供企业级店面技术支持 [5] - 在客单价超过75美元的订单中 Instacart占据70%以上市场份额 [5] - 亚马逊的免费配送服务可能侵蚀Instacart的小额"补货"型订单 [5] 行业长期发展前景 - 电商巨头推动杂货线上化进程可能加速消费者习惯养成 [6] - Kroger Costco和Albertsons等与Instacart合作的大型零售商可能受益 [6] - 第三方即时配送市场的整体规模有望扩大 [6]
Amazon and Walmart Make Same-Day Grocery Delivery Retail's New Battleground
PYMNTS.com· 2025-08-15 16:02
零售行业竞争格局 - 便利性成为零售行业核心竞争要素 亚马逊和沃尔玛均在最后一英里配送能力上积极扩张[1] - 亚马逊被视为科技巨头 而沃尔玛则是高效且无处不在的零售商 两者战略定位差异显著[3] - 两家公司为争夺市场份额正进入相同竞争领域 满足现代消费者对速度、供应多样化和智能自动化的需求[4] 消费者行为变化 - 品牌忠诚度不再是确保客户持续参与的唯一因素 2025年夏季零售商转向以"节省速度"为核心的新策略[5] - 数据显示消费者正成为"双平台购物者" 同时参与亚马逊会员日和沃尔玛+周活动以追求最优折扣[6] - 2025年Prime Day消费者平均支出360美元 同比增长超10% 沃尔玛+周消费者支出达484美元 同比增长11%[7] 即时配送竞赛 - 亚马逊将同日杂货配送服务扩展至美国1000多个城市 计划年底前覆盖2300个城市 直接对标沃尔玛的生鲜同日配送[8] - 沃尔玛利用实体店网络缩短配送时间 同时试验超快本地配送中心[10] - 温度控制履约、质量检查和绝缘包装等物流技术成为亚马逊的核心竞争力[9] 基础设施战略布局 - 沃尔玛启动从越南到美国的海运直航通道 实现中国以外首次重大采购扩张 以应对关税上升和地缘政治风险[11][12] - 亚马逊在设备制造设施中试点"零接触制造" 采用Nvidia AI和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审计[13] - 亚马逊通过SpaceX成功发射24颗Project Kuiper卫星 布局太空基础设施[14] 战略协同效应 - 重塑零售行业的力量相互关联 消费者行为变化既削弱忠诚度又推动快速履约需求[15] - 基础设施投资既能实现速度优势 又可缓冲地缘政治和市场冲击[15] - 零售领导者需将忠诚度、物流和韧性战略协同考虑而非割裂实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