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XPEV)

搜索文档
中国汽车制造商 - 11 组数据与 11 大趋势(2025 年 9 月总结)-China_Auto_Manufacturers_11_Figures_11_Trends_Sep-25_Summary
2025-10-15 11:14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为中国汽车制造业 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1] * 公司包括特斯拉 比亚迪 吉利 长安 长城 赛力斯 理想 蔚来 小鹏 零跑 上汽集团 奇瑞等主要汽车制造商[1][2][3][4][5][6][9] 核心观点和论据 **整体NEV市场表现强劲** * 2025年9月中国国产新能源乘用车保险零售销量环比增长17% 同比增长17% 达到1,287,271辆 略超预期[1][9] * 2025年前9个月累计NEV零售销量为8,632,215辆 同比增长23%[9] **不同技术路线渗透率变化** * 纯电动车渗透率在2025年9月环比上升1 8个百分点[2] *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渗透率环比上升0 4个百分点[2] * 增程式电动车渗透率环比下降0 3个百分点[2] * 传统燃油车渗透率下降至41 6% 环比下降1 9个百分点[2] **主要厂商市场份额变动** * **NEV整体市场**:特斯拉 奇瑞 长城 上汽集团等在2025年9月环比获得市场份额[1] * **纯电动车市场**:特斯拉 长安 赛力斯在2025年9月环比分别获得+0 4 +0 4 +0 2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 而吉利 比亚迪本土则分别失去1 2和0 6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2] *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市场**:长城 吉利 东风本土在2025年9月环比分别获得+1 9 +1 0 +0 6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 而比亚迪 长安分别失去2 4和1 2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2] * **增程式电动车市场**:上汽集团 零跑在2025年9月环比分别获得+3 4 +0 4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 而赛力斯 长安 理想汽车分别失去3 1 1 9 0 5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3] * **传统燃油车市场**:中国品牌燃油车市场份额在2025年9月环比下降1 3个百分点至33 7% 而德国 日本 美国品牌分别变化+2 3 -0 8 -0 1个百分点[3] 在中国品牌燃油车中 一汽 吉利 长安在2025年9月环比分别获得+1 2 +0 5 +0 2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 而奇瑞 上汽集团分别失去1 0和0 5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4] **特斯拉中国具体表现** * 特斯拉2025年9月本土生产车辆保险零售量为70,862辆 环比增长25% 同比持平0%[4][8] * 批发量达到90,812辆 环比增长9% 同比增长3%[4] * 出口量为19,287辆 环比下降26% 同比增长20%[4] * 2025年前9个月累计零售量为433,156辆 同比下降6%[8] **库存水平改善** * 主要整车厂的整体库存从2025年8月底的2 6个月下降至2025年9月底的2 3个月[5] * 2025年9月底乘用车总库存环比下降0 2个月至2 0个月[5][26] * 新能源车库存环比下降0 3个月至1 4个月[5][26] * 燃油车库存环比下降0 2个月至2 8个月[5][26] **品牌系别市场份额格局** * 中国本土品牌在NEV市场的份额保持在83 2%的高位 环比持平 而美国品牌份额为12 9% 环比上升0 5个百分点[6][27] 其他重要内容 **数据来源与单位** * 数据来源为花旗研究和Thinkercar 保险零售数据[10][23][26] * 销量单位均为辆 库存单位均为月[9][25][26] * 市场份额变动单位均为百分点[2][3][4] **主要厂商2025年9月及前9个月销售数据摘要** * 比亚迪:9月销量342,892辆 环比增13% 同比降11% 前9月累计2,470,391辆 同比增2%[9] * 吉利:9月销量158,514辆 环比增13% 同比增88% 前9月累计1,028,197辆 同比增103%[9] * 特斯拉:9月销量70,862辆 环比增25% 同比持平0% 前9月累计433,156辆 同比降6%[9] * 小米:9月销量41,851辆 环比增16% 同比增209% 前9月累计266,204辆 同比增297%[9] * 小鹏:9月销量38,217辆 环比增8% 同比增100% 前9月累计284,878辆 同比增218%[9]
中国汽车与共享出行 - 中国汽车概览-China Autos & Shared Mobility -China Autos Overview
2025-10-15 11:14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中国汽车行业 包括新能源汽车 传统燃油车 智能驾驶及共享出行领域[1][3][145] * 覆盖的公司包括整车制造商 如比亚迪 蔚来 理想汽车 小鹏汽车 吉利汽车 上汽集团 长城汽车等 以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和经销商[6][146][147]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销量与预测** * 预计2025年中国乘用车批发销量达2990万辆 同比增长9%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520万辆 同比增长24%[8] * 2025年前九个月 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14%至2112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32%至1044万辆 内燃机汽车销量持平[13]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预计从2024年的45%升至2025年的51%[11] **市场竞争格局** * 本土品牌持续从外国品牌手中夺取市场份额 截至2025年7月 本土品牌市场份额达69% 德国 日本 美国品牌份额分别为14% 10% 和7%[46][47] * 比亚迪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批发量中占据31%的市场份额 其次是吉利和上汽[40] * 价格战在2025年第三季度趋于稳定 零售折扣和官方降价活动有所缓和[20][22][24] **技术发展趋势** * 行业正从电动汽车时代向智能电动汽车时代演进 竞争焦点转向智能驾驶 智能座舱 半导体 传感器和软件[69][70] * 城市领航辅助驾驶是当前竞争焦点 小鹏 蔚来 理想 小米等主要玩家正加速推广全国范围的无图城市NOA[85][86] * 预计到2030年 中国机器人出租车在出租车/网约车中的渗透率可能达到8%[91][92] **出口与海外扩张** * 中国汽车出口强劲增长 2025年上半年亚洲和欧洲占中国汽车出口量的65%以上[50][54] * 主要车企加速海外产能布局 如比亚迪在泰国 巴西 匈牙利等地 奇瑞在巴西 印尼等地 计划总产能均超过50万辆[59][61] **其他重要内容**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 纯电动车在2025年前九个月的表现优于插电式混动车 销量同比增长40%[15][28] * 插电式混动品牌在低线级城市的销售占比较高 而纯电动车在限牌的一线城市渗透率更高[30][31][33] **合作与生态演化** * 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在电子电气架构 软件定义汽车等领域开展合作 以实现40%的成本节约和30%的研发时间缩短[63][64][66] * 行业关键绩效指标从内燃机时代的化石燃料和马力 转变为智能电动车时代的数据 算力 算法和生态系统[70] **投资评级概览** * 摩根斯坦利对覆盖的多数公司给予增持评级 包括比亚迪 蔚来 理想 小鹏 吉利等整车厂 以及德赛西威 拓普集团等零部件供应商[6]
汽车早报|理想汽车首个海外零售中心开业 Stellantis将在美国投资130亿美元
新浪财经· 2025-10-15 08:37
中国汽车市场政策与整体表现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预计政策期满时补贴申请总量将超过1200万辆,直接带动新车销售额接近1.7万亿元 [1] - 9月中国乘用车市场产销两旺,销量达285.9万辆,环比增长12.5%,同比增长13.2% [1] - 1-9月中国乘用车累计销量达2124.6万辆,同比增长13.7% [1] - 行业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出口有望超过650万辆,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将超1600万辆 [1] 中国汽车公司动态与产品发布 - 理想汽车与欣旺达动力合资成立山东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亿人民币,进军电池制造领域 [2] - 赛力斯注册资本增加约8%,由约15.09亿人民币增至约16.33亿人民币 [3] - 北汽极狐发布阿尔法T5增程版预售价为12.38万元起,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综合续航1215KM [4] - 小鹏汽车宣布小鹏P7+累计交付量达到80000台 [5] - 市场监管总局无条件批准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收购广汽三菱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股权案 [8] - 理想汽车首个海外零售中心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开业,销售L9、L7、L6三款增程电动产品 [9] 国际汽车市场与公司动态 - 本田汽车9月在中国终端销量为54,544辆,同比下降12.85%,1-9月累计销量467,867辆,同比下降20.43% [6] - 日产汽车9月中国区销量为61,552台,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东风日产销量为57,161台 [7] - 通用汽车因美国政府政策调整预计电动车普及放缓,据此计提16亿美元费用 [9] - 美国新车平均交易价格在9月首次突破5万美元,达50080美元,环比上涨2.1%,同比上涨3.6% [9] - Stellantis集团计划未来四年在美国投资130亿美元以扩大业务,为当地市场最大单笔投资 [9]
事关降息、缩表!鲍威尔最新发声;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磁约束核聚变能量导出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08:08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道指涨0.44%,纳指跌0.76%,标普500指数跌0.16% [1]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英伟达跌超4%,博通跌超3%,特斯拉、亚马逊跌超1%,英特尔跌超4% [1] - 沃尔玛百货收涨5%,创收盘历史新高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95%,中概股普遍下跌,蔚来跌超5%,百度跌超4%,哔哩哔哩跌超3% [1]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鲍威尔警告美国劳动力市场显示出进一步的困境迹象,暗示可能支持本月晚些时候再次降息25个基点 [2] - 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可能即将结束长期以来缩减资产负债表的努力(量化紧缩) [2] 大宗商品与欧洲股市 - 现货黄金涨0.78%,报4141.54美元/盎司,再创收盘新高 [2] - 国际油价集体收跌,美油主力合约收跌1.51%报58.5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跌1.69%报62.25美元/桶 [2] - 欧洲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德国DAX指数跌0.62%,法国CAC40指数跌0.15%,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1% [2] 核聚变技术进展 -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磁约束核聚变能量导出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构建起覆盖聚变堆全工况的液态金属与氦冷技术研究体系 [3] - 该进展为未来聚变堆工程化应用奠定关键实验基础,推动ITER计划实施 [3] - 高温超导、第一壁材料、低温系统、热交换器、真空室等材料和零部件市场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3] 存储市场需求与价格 - AI推理应用推升实时存取、高速处理海量数据需求,促使HDD与SSD供应商积极扩大供给大容量存储产品 [4] - HDD市场面临巨大供应缺口,NAND Flash业者加速技术转进,投入122TB甚至245TB等超大容量Nearline SSD生产 [4] - 自第二季度起DRAM和NAND Flash存储产品合约价有望筑底回升,DRAM价格指数半年内上涨约72% [5] 智能终端产业政策 - 上海市印发行动方案,提出加强端侧人工智能布局,加快SoC、CPU等核心领域布局,积极布局端侧GPU发展 [5][6] - 方案支持3D异构集成关键技术突破,探索新型存储技术路线,提升智能算力终端规模 [6] - 2025年国产算力崛起,需求端大厂资本开支延续高增态势,供给端先进制程突破,一条自主可控的国产算力产业链或在逐步成型 [6] 公司股东减持与监管 - 磁谷科技股东徐龙祥拟减持不超过61.34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86% [7] - 天力锂能股东安徽高新投新材料产业基金拟减持不超过356.2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 [7] - 如意集团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7] - 广康生化股东共青城瑞宏凯银壹号股权投资基金拟减持不超过198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6757% [7] - 华依科技股东黄大庆拟减持不超过254.33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8]
智能驾驶&座舱行业展望
2025-10-14 22:44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具体涉及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领域 [1] * 纪要涉及多家国内整车OEM企业,包括比亚迪、吉利、奇瑞、一汽、东风、长安、北汽、上汽、广汽等 [1][3] * 核心提及的公司包括华为、小鹏、理想、蔚来、小米等新势力,以及中汽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1][5][6] 智能驾驶表现与竞争格局 * **华为表现领先**:在L3级别自动驾驶领域水平相对较高,华为系车型(问界、阿维塔、智界)智能驾驶策略激进,变道策略接近人类驾驶员 [6] * **理想与小鹏紧随其后**:理想汽车策略保守但稳定性强,整体表现接近华为和小鹏 [6] 小鹏汽车在某些路段表现优异,但总体稳定性不如华为 [6] * **蔚来和小米处于第三阵营**:蔚来进步有限,小米需要继续优化其算法以提升城市道路性能 [7] * **华为ADS系统存在版本差异**:最高版本ADS 4.0应用于高配车型(如问界M8/M9),问界M7使用降级版,完整版功能需额外付费 [8] 即使在低交通流量城市和全国高速路况下,降级版也基本够用 [8] * **测试评价体系**:中汽智能科技通过固定路线测试,评价体系基于N-CAP及CICAP标准,并引入消费者主观评价 [1][5] 智能座舱评价与发展趋势 * **人机交互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交互可用性(操作流畅、UI/UE合理)、交互安全性(对驾驶安全影响)、创意与情感性(页面美观、用户粘性) [12][14] * **新势力表现优异**:蔚来、小鹏和理想在智能座舱人机交互方面表现优异 [12] * **传统厂商追赶**:比亚迪、吉利等传统厂商相对落后但也在不断追赶 [12] * **华为座舱表现**:处于头部阵营但非绝对领先,鸿蒙智舱系统流畅性和便捷性不错,但语言大模型(盘古)不及小米自研模型或理想MindGPT [13] 华为采取全家桶策略,缺乏定制化特色,产品同质化严重 [13] * **未来发展趋势**:集中在视觉(DMS/OMS强制标准、3D HMI)、听觉(提升品质与自然语音)、触觉(向手机操作靠拢)、生理监测、光电应用五个维度 [19] 触控交互技术发展依赖全息技术突破,否则仅为响应时间等小幅改进 [20][21] 芯片与技术规划 * **高通8397芯片规划**:理想和小米预计在2026年采用高通8397芯片 [4][15] 理想汽车将从L7改款车型开始使用 [16] 部分合资及传统厂商(如一汽、广汽)也可能跟进 [4][15] * **芯片替代原因**:由于英伟达Sora开发存在问题,使得部分厂商转而选择高通芯片 [4][15] 高通8650支架芯片也可能被中低端车型采用,替代英伟达Orin X或雷神4系列 [15] 政策法规与成本影响 * **L2强制性标准影响**:实施预计将增加车企合规成本15%-20% [4][17] 新增测试场景主要针对小米事故场景 [17] * **新车上市要求**:从明年开始,新车上市前必须通过严格测试和检测,包括OTA升级后的重新认证 [17] * **第三方检测费用增加**:因新增复杂工况和系统安全测试场景,需要更多时间、设备和测试车辆,导致检测成本增加 [18] 供应链机遇与潜在风险 * **新兴技术带动供应链**:抬头显示(HUD/AR HUD)、电子后视镜系统、智能座椅(含防晕车功能)等将对供应链产生重要影响 [22][23][25] * **其他值得关注科技**:儿童滞留检测系统、光照安全、人音化主动交互、情感交互、高级脑机接口等 [24] * **潜力零部件与企业**:HUD/AR HUD制造商、电子后视镜制造商、智能座椅制造商、紧急呼叫系统供应商、DMS/OMS摄像头监测设备及国产化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如中科创达)将受益 [25] * **吉利千里浩瀚项目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吉利在智驾上投入巨大并吸纳华为团队,其高速NV表现不错,但城区表现仍需提升,需待最新版本OTA发布后验证 [26][27] 其他重要内容 * 懂车帝等平台的测评结果因测试条件、场景选择及评价标准差异,仅能作为参考,需依靠标准化和合规化指标测试 [9][10] * 对各家厂商智能驾驶系统的评价基于最新OTA更新后的车型表现 [5]
汽车行业重点公司三季报业绩前瞻
2025-10-14 22:44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汽车行业,包括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新势力)及汽车零部件(特别是汽车电子类)等细分领域 [1][2][3] * 重点讨论的公司包括整车企业: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零跑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上汽集团、北汽蓝谷、广汽集团 [1][2][7][9][10] * 重点讨论的零部件及电子类公司包括: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经纬恒润、威迈斯、新锐福特、伯特利、福耀玻璃等 [3][11][12][13][14][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整体表现 * 三季度汽车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环比增速为5.6% [2] * 重点公司(包括新势力和头部传统车厂)的环比销售增速为7.2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行业正逐步复苏,各公司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市场竞争与挑战 [8] 重点整车企业业绩前瞻 * **比亚迪**:三季度预计利润80-85亿元,环比二季度(66亿元)显著提升,主要受益于单车利润提升和终端促销减少,但销量同比下降1.82% [1][3][4] * **吉利汽车**:三季度销量环比增长7.89%,预计利润约43亿元,同比增幅达75%,环比增幅约20%,得益于反内卷效应和高价值车型(星耀8、M9、领克900)贡献,单车利润增加 [1][5] * **长城汽车**:三季度销量达35.36万台,环比增长13%,出口结构向好是主要驱动力(出口增加3万辆,每辆车贡献1.5至2万元利润),预计收入600亿元左右(较二季度增加七八十亿),利润可能在42至45亿元之间,总体毛利率提升约十三四亿 [1][6] * **长安汽车**:三季度销量7.71万台,环比增长9.4%,新能源业务亏损减少,预计收入440亿元左右,利润15至18亿元 [1][7] * **新势力车企**: * 零跑汽车:销量17.4万台,环比增长接近30%,预计收入180亿元左右,实现盈亏平衡或略有盈利 [1][9] * 理想汽车:销量9.3万台,预计盈利3至5亿元,四季度将通过L6和I6车型补齐产能缺口 [9] * 小鹏汽车:销量11.6万台,环比增长12.4%,预计收入210亿左右,但仍亏损4至5亿 [1][2][9] * 未来(蔚来):销量8.7万台,环比增长21%,预计亏损20至25亿元,四季度交付L90和ES8新款车型将继续推动销量上升 [2][9] * **其他传统整车公司**: * 上汽集团:第三季收入1,65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9%,预计盈利35到40亿元 [10] * 北汽蓝谷:第三季收入60亿元左右,但亏损略多于二季度 [10] * 广汽集团:第三季收入同比增长10%,但仍处于亏损状态 [10] 汽车电子及零部件公司表现 * **汽车电子类公司**:2025年整体表现良好,受益于采购成本下降和车厂压价压力较小,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经纬恒润等二季度表现优于预期,预计三季度趋势持续 [3][11] * 德赛西威:三季度利润预计约7亿元,同比增长超20%,环比增长接近10% [3][11] * 华阳集团:预计利润增长接近20%,达到2.2亿元 [11] * 经纬恒润:环比利润有增长,但费用增加了3,000万元 [11] * **可能超预期的零部件公司**: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经纬恒润、威迈斯、新锐福特、伯特利等 [12][16] * 伯特利:因客户销量恢复(吉利增长7.9%、奇瑞增长16.8%、长安环比增长9%),三季报利润预计超过3亿元,环比增幅超20% [12] * 威迈斯:同比增幅估计超过100% [13] * 新锐福特:同比增幅估计150%,利润在6,000至6,500万元之间,环比增幅30%左右,新锐可能实现盈亏平衡 [13] * **其他重点关注企业**: * 福耀玻璃:全年利润预计在28.5至29亿元之间,环比增加 [3][14] * 松园安全:因被动安全业务从四季度开始接吉利大量业务,收入和利润有良好预期 [14] * 晶段科技:二季度利润仅2000万元,但三季度预计提升至5,00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140-150% [14] 其他重要内容 潜在投资机会与风险 * 整车板块中,吉利、长城、零跑、长汽和赛力斯是最可能超预期的企业,且2026年仍将保持较好发展态势 [15] * 零部件板块中,经纬恒润、富特科技、威迈斯、新锐福特、福耀玻璃、松园安全和伯特利等公司的业绩均有望超出市场预期 [16] * 部分公司面临特定风险,如经纬恒润费用增加 [11],北汽蓝谷亏损扩大 [10],广汽集团仍处亏损 [10],小鹏和未来(蔚来)仍处亏损 [9]
美股异动 | 热门中概股普跌 阿里巴巴(BABA.US)跌超3%
智通财经网· 2025-10-14 22:29
智通财经APP获悉,周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跌2.69%,热门中概股普跌,房多多(DUO.US)跌超 5%,阿里巴巴(BABA.US)、小鹏汽车(XPEV.US)、理想汽车(LI.US)跌超3%,好未来(TAL.US)跌超2%。 此外,日内恒指跌1.73%,沪指跌0.62%。分析指出,中国市场今日下跌,主要是由于中美贸易紧张局 势升级。东方证券认为,相对而言,本次贸易战冲击比预期要弱一些,但后市仍存在反复的可能性,或 许会延缓修复上行的时间,但不会改变盘升趋势。 ...
小鹏两款新车搭载亿纬锂能电芯!
起点锂电· 2025-10-14 18:24
亿纬与小鹏 "缘分不浅" 亿纬锂能创始人刘金成为技术人员出身,在 2014 年刘金成买到一辆特斯拉后,发现传说中的动力电池其实技术并没有多么出奇,经过长期 考虑和观察,最终决定在 2017 年从 18650 电池入手打造动力电池业务,并布局了方形 / 圆柱 / 软包不同封装形式的产品线,材料方面选 择三元与铁锂同时押注。 幸运的是,亿纬锂能动力电池业务刚成立不久就遇到了大客户,先是与 SKI 合作建立了软包电池产线,顺势进入奔驰供应链。 就这样过了两年, 2019 年 3 月 15 日亿纬锂能与小鹏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其提供从电芯到系统的全面解决方案,一直持续至今,在 小鹏供应商中占比较高。 | 倒计时23天 | | --- | | CINE2025固态电池展暨固态电池行业年会 | | 主办单位: 起点固态电池、起点锂电、SSBA固态电池联盟 | | 协办单位及固态年会总冠名: 茹天科技 | | 活动时间: 2025年11月6-8日 | | 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2楼船厅及广州厅) 活动地点: | | 活动规模: 展商规模200+、参会企业2000+、专业观众20000+ | | 同期活动: 2025起点 ...
乘联分会:9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224.4万辆 同比增长6.4%
智通财经网· 2025-10-14 17:12
整体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达224.4万辆,同比增长6.4%,环比增长11.2% [1] - 2025年1-9月累计零售销量达1700.8万辆,同比增长9.2% [1] - 9月乘用车市场在零售、出口、批发、生产和新能源出口多个维度数据均创历史新高,呈现年末政策半退前的强增长特征 [2] - 行业反内卷浪潮推动车市向“降价减少、促销平缓”方向转变,市场运行日益平稳 [2] 厂商批发销量排名 - 9月批发销量前三名为比亚迪汽车(393,060辆,环比增5.8%,同比降5.9%)、吉利汽车(273,125辆,环比增9.2%,同比增35.2%)、奇瑞汽车(269,070辆,环比增16.3%,同比增13.5%) [3] - 1-9月累计批发销量前三名为比亚迪汽车(3,218,862辆,同比增17.6%)、吉利汽车(2,170,189辆,同比增45.7%)、奇瑞汽车(1,929,656辆,同比增14.3%) [4] - 部分合资品牌表现疲软,一汽大众9月批发销量同比降3.8%,上汽大众1-9月累计批发销量同比降2.5% [3][4] 厂商零售销量排名 - 9月零售销量前三名为比亚迪汽车(347,353辆,环比增12.0%,同比降10.2%)、吉利汽车(232,460辆,环比增8.6%,同比增42.8%)、一汽大众(138,655辆,环比增14.3%,同比降4.6%) [5] - 1-9月累计零售销量前三名为比亚迪汽车(2,542,239辆,同比增3.1%)、吉利汽车(1,875,156辆,同比增59.4%)、一汽大众(1,114,543辆,同比降3.9%) [6] - 长安汽车9月零售销量138,396辆,同比大幅增长32.1% [5] 新能源厂商批发销量排名 - 9月新能源批发销量前三名为比亚迪汽车(393,060辆,市场份额26.3%)、吉利汽车(165,201辆,同比大增81.3%)、特斯拉中国(90,812辆,环比增9.2%) [7] - 1-9月新能源累计批发销量前三名为比亚迪汽车(3,218,862辆,市场份额30.8%)、吉利汽车(1,167,841辆,同比暴增113.9%)、长安汽车(637,871辆,同比增56.6%) [8] - 新势力品牌增长迅猛,小米汽车9月批发销量41,948辆,同比激增209.4%;零跑汽车9月销量66,657辆,同比增97.4% [7] 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排名 - 9月新能源零售销量前三名为比亚迪汽车(347,353辆,市场份额26.7%)、吉利汽车(150,570辆,同比增68.3%)、长安汽车(84,237辆,同比增58.3%) [9] - 1-9月新能源累计零售销量前三名为比亚迪汽车(2,542,239辆,市场份额28.7%)、吉利汽车(1,092,148辆,同比增107.2%)、长安汽车(579,755辆,同比增40.2%) [10] - 小鹏汽车1-9月累计零售销量283,473辆,同比大幅增长233.2%,表现突出 [10]
【月度排名】2025年9月厂商销量排名快报
乘联分会· 2025-10-14 16:43
整体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达224.4万辆,同比增长6.4%,环比增长11.2% [2][3] - 2025年1-9月累计零售销量达1700.8万辆,同比增长9.2% [2][3] - 9月市场呈现年末政策退坡前的强增长特征,厂商零售、出口、批发、生产等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3] 各车型大类销量分析 - 轿车9月销量102.1万辆,同比增长4.9%,环比增长13.1%;1-9月累计销量780.0万辆,同比增长8.5% [3] - MPV 9月销量9.2万辆,同比下降4.9%,环比增长3.5%;1-9月累计销量78.2万辆,同比增长3.8% [3] - SUV 9月销量113.0万辆,同比增长8.9%,环比增长10.1%;1-9月累计销量842.6万辆,同比增长10.4% [3] - 新能源汽车9月销量129.9万辆,同比增长15.7%,环比增长16.5%;1-9月累计销量886.9万辆,同比增长24.4% [3] 厂商批发销量排名(2025年9月) - 比亚迪汽车以393,060辆位列第一,环比增长5.8%,但同比下降5.9%,市场份额14.1% [6] - 吉利汽车以273,125辆位列第二,环比增长9.2%,同比大幅增长35.2%,市场份额9.8% [6] - 奇瑞汽车以269,070辆位列第三,环比增长16.3%,同比增长13.5%,市场份额9.6% [6] 厂商批发销量排名(2025年1-9月累计) - 比亚迪汽车累计批发3,218,862辆,同比增长17.6%,市场份额15.4% [7] - 吉利汽车累计批发2,170,189辆,同比大幅增长45.7%,市场份额10.4% [7] - 奇瑞汽车累计批发1,929,656辆,同比增长14.3%,市场份额9.3% [7] 厂商零售销量排名(2025年9月) - 比亚迪汽车零售347,353辆,环比增长12.0%,但同比下降10.2%,市场份额15.5% [8] - 吉利汽车零售232,460辆,环比增长8.6%,同比大幅增长42.8%,市场份额10.4% [8] - 一汽大众零售138,655辆,环比增长14.3%,同比下降4.6%,市场份额6.2% [8] 厂商零售销量排名(2025年1-9月累计) - 比亚迪汽车累计零售2,542,239辆,同比增长3.1%,市场份额14.9% [9] - 吉利汽车累计零售1,875,156辆,同比大幅增长59.4%,市场份额11.0% [9] - 一汽大众累计零售1,114,543辆,同比下降3.9%,市场份额6.6% [9] 新能源厂商批发销量排名(2025年9月) - 比亚迪汽车新能源批发393,060辆,环比增长5.8%,同比下降5.9%,市场份额26.3% [10] - 吉利汽车新能源批发165,201辆,环比增长12.1%,同比大幅增长81.3%,市场份额11.1% [10] - 特斯拉中国新能源批发90,812辆,环比增长9.2%,同比增长2.8%,市场份额6.1% [10] 新能源厂商批发销量排名(2025年1-9月累计) - 比亚迪汽车累计新能源批发3,218,862辆,同比增长17.6%,市场份额30.8% [11] - 吉利汽车累计新能源批发1,167,841辆,同比大幅增长113.9%,市场份额11.2% [11] - 长安汽车累计新能源批发637,871辆,同比增长56.6%,市场份额6.1% [11] 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排名(2025年9月) - 比亚迪汽车新能源零售347,353辆,环比增长12.0%,同比下降10.2%,市场份额26.7% [12] - 吉利汽车新能源零售150,570辆,环比增长12.0%,同比增长68.3%,市场份额11.6% [12] - 长安汽车新能源零售84,237辆,环比增长16.4%,同比增长58.3%,市场份额6.5% [12] 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排名(2025年1-9月累计) - 比亚迪汽车累计新能源零售2,542,239辆,同比增长3.1%,市场份额28.7% [13] - 吉利汽车累计新能源零售1,092,148辆,同比大幅增长107.2%,市场份额12.3% [13] - 长安汽车累计新能源零售579,755辆,同比增长40.2%,市场份额6.5%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