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海物业(02669):跟踪报告:盈利能力有所改善,关联房企经营稳健
光大证券· 2025-09-20 20:3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核心观点 - 公司背靠中国海外发展及中国建筑集团 物管增长保障性较强 业绩增长稳健 估值仍具备较强的吸引力 [3]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71亿元 同比+3.7%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7.7亿元 同比+4.3% [1] - 2025H1毛利12亿元 同比+4.7% [1] - 宣派2025年中期+特别股息每股10港仙 [1] - 2025H1整体毛利率17.0% 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2][3] - 中期派息率39% 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 [3] - 贸易应收款/营业收入比重为45.4% 应收账款规模总体可控 [3] 业务分析 - 基础物管业务收入56.0亿元 同比+8.3% [2] - 业主增值服务收入6.1亿元 同比-11.6% [2]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8.6亿元 同比-5.9% [2] - 基础物管毛利率15.5% 同比+0.1个百分点 [3] - 业主增值服务毛利率35.2% 同比+5.0个百分点 [3] - 非业主增值服务毛利率13.4% 同比-0.7个百分点 [3] - 在管面积4.4亿平方米 住宅占比72.6% 商写园区类占比10.6% 城市运营类占比16.8% [2] - 上半年新增物业管理订单中 住宅和非住宅项目面积占比分别为41%和59% [2] - 上半年退盘2680万平方米 [3] 关联方表现 - 关联方中海地产8月全口径销售额184亿元 同比-0.3% [1] - 8月权益销售额169亿元 同比+2.0% [1] - 1-8月累计全口径销售额1503亿元(排名行业第2) 同比-16.5% [1] - 1-8月累计权益口径销售额1383亿元(排名行业第2) 同比-14.6% [1] - 1-8月新增土地价值664亿元 新增土地面积316万平方米 均排名行业第1 [1]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6.1/17.7/19.1亿元 下调幅度4%/5%/6% [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6.17/160.67/174.11亿元 增速4.2%/9.9%/8.4% [5][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8%/9.7%/8.0% [5][9]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49/0.54/0.58元 [5][9] - 预计2025-2027年P/E分别为9.5/8.7/8.0倍 [5] 估值数据 - 当前股价5.1港元 [6] - 总股本32.8亿股 [6] - 总市值167.5亿港元 [6] - 一年股价区间4.5-6.9港元 [6] - 近3月换手率25.8% [6]
泡泡玛特(09992):Q4开店+旺季+新品+内容,经营趋势持续强势
信达证券· 2025-09-19 21:31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供对泡泡玛特(9992 HK)的具体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Q4经营趋势持续强势 受益于开店加速 旺季效应 新品推出及内容生态建设 [1] - 二手市场价格波动属合理回调 Mini Labubu多平台售罄印证需求持续旺盛 Labubu3 0及mini labubu部分二手价格回落主要因官方持续补货抑制炒作 基础款仍高于发售价且部分款式出现价格反弹 反映产品持续供不应求 短期价格调整有助于挤出投机泡沫 长期利于粉丝群体健康扩张 [1] - Q4开店+旺季+新品推动成长动能持续强化 海外拓展加速 年内海外门店将达200家 截至中报海外140家 欧洲及美洲显著加速 中东首店落地在即 东南亚旗舰店表现靓丽 Q4开店有望加速 区域市场持续拓展 消费人群拓宽 本地化运营深化如区域限定款强化粉丝粘性 后续万圣节及圣诞季新品迭代或引发新一轮抢购热情 Q4业绩弹性可期 [2] - IP生态与供应链协同 平台化能力筑牢壁垒 头部IP矩阵包括Labubu Molly SKULLPANDA及CRYBABY等均表现靓丽 新IP星星人及小野大幅突破 供应链优化推动常态化补货减少价格波动 乐园二期及动画电影项目推进中 IP内容化与场景延展提升长期生命力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 79亿元 166 22亿元及200 32亿元 对应PE分别为29 6倍 20 1倍及16 6倍 [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9 18亿元 516 42亿元及594 96亿元 同比增长152% 57%及15%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1% 47%及21% [3]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76 47% 76 26%及76 26% 销售净利率分别为34 27% 32 19%及33 67% [5]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49 32% 41 10%及32 59% ROIC分别为48 66% 40 54%及32 43% [5]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8 40元 12 38元及14 92元 [3] 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 - 预计2025-2027年现金分别为145 45亿元 311 58亿元及517 89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85 12亿元 169 45亿元及209 69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228 69亿元 404 42亿元及614 73亿元 [5]
思摩尔国际(06969):日本HILO营销推广有望加速,美国合规市场修复
信达证券· 2025-09-19 21:01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但基于盈利预测和估值数据隐含乐观展望 [1][3][6] 核心观点 - 美国监管执法力度加强推动合规市场修复 芝加哥执法行动查获400万件未经授权电子烟产品(零售价值8600万美元)[1] - 日本市场HILO产品面临价格竞争 但产品力具备优势 英美烟草营销推广加速有望提升份额 [2] - 欧洲市场产品结构向合规产品切换 传统一次性份额被可调味系统/大口数透明油仓等承接 2025H1欧洲ODM收入同比增长38.0% [3] - HNB业务在日本全面上市 烟具Q4起量铺货 烟弹收入预计逐季增长 [3] 区域市场分析 - 美国:州政府立法执行加速 威斯康星州9月起仅允许销售FDA过审产品 部分门店清除80%非法库存 合规口味市占率仅44% PMTA审核产品仅39款 预计Q3起VUSE市占率边际提升 [1][2] - 日本:菲莫/日烟烟具降价2000日元 日烟烟具价格降至980日元 英美烟草同步降价促销 [2] - 欧洲:英国8月开放式设备加速上新 一次性份额向合规产品切换 [3]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12.3亿元/20.2亿元/30.6亿元 同比增长-6%/64%/52% [3][6] - 营业收入预测:139.94亿元/163.46亿元/192.91亿元 同比增长19%/17%/18% [6][8] - 每股收益(EPS):0.20元/0.33元/0.49元 [6][8] - 市盈率(P/E):89.2X/54.4X/35.9X [3][6] 业务进展 - 新产品平台包括可调味系统/大口数透明油仓/2+10平台 承接传统一次性份额 [3] - HNB产品于9月1日在日本全境上市 欧洲部分地区年内推广 [3]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预计持续改善:2025-2027年分别为37.86%/39.83%/41.77% [9] - 销售净利率预测:8.79%/12.33%/15.86% [9] - ROE水平:5.32%/8.02%/10.87% [9] 资本结构 - 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健:2025-2027年预计20.43%/22.48%/22.39% [9] - 现金储备充足:2025-2027年现金预计32.67亿元/56.49亿元/93.56亿元 [8]
中国海外发展(00688):销售及投资维持行业前列,首个商业REIT获受理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9-19 19:44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 目标价19.35港元(较当前股价14.30港元有35.4%上行空间)[4][6] 核心观点 - 销售规模保持行业第二 2025H1合同销售额1201.5亿元 市占率2.72%[2] - 利润率虽有所下滑但仍处行业第一梯队 核心净利润率10.6%[3] - 商业REITs取得突破性进展 首个商业REIT获证监会及深交所受理[4] - 融资成本降至2.9% 债务结构持续优化 人民币借贷占比提升至84.8%[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核心净利润分别为161亿/171亿/180亿元[4] 销售表现 - 2025H1合同销售额1201.5亿元 同比下降19.0% 行业排名第二[2] - 销售面积512万方 同比下降5.9% 销售均价提升1%至23500元/平方米[2] - 北上广深及香港销售金额占比达53.7% 其中北京单城销售超300亿元[2] 土地储备 - 2025H1新增购地金额403.7亿元 新增土建面258万方[2] - 一线及强二线城市新增投资占比86%[2] - 总土储规模4047万方(含中海宏洋1354万方)[2] - 已售未结转金额2088亿元(含中海宏洋338亿元)[2] 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832.2亿元 同比下降4.3%[3] - 毛利率17.4% 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3] - 归属股东核心净利润87.8亿元 同比下降17.5%[3] - 中期股息每股25港仙 核心净利润口径派息率31.3%[3] - 资产负债率53.7% 较2024年末下降2.1个百分点[3] 商业运营 - 商业运营收入35.4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4] - 一线城市商业收入占比提升至47%[4] - 购物中心成熟项目出租率96.2% 销售额同比提升6.7%[4] - 写字楼成熟项目出租率78.3% 续租率提升16个百分点至77%[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收入1916.4亿元 同比增长3.5%[5] - 预计2025年归母核心净利润160.64亿元 同比增长2.2%[5] - 预计2025年每股盈利1.50港元 对应市盈率9.8倍[5] - 预计2025-2027年股息率维持在3.5%-3.9%区间[5]
大行科工(02543):高景气细分赛道龙头,产品渠道共振潜能深厚
中泰证券· 2025-09-19 19:25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1][2]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国内最大折叠自行车企业 定位中高端市场 通过产品创新和渠道优化实现高速增长 行业处于渗透率提升和消费升级的双重红利期 [2][9][16] 公司概况 - 按2024年零售量及零售额计均居国内市场首位 [9] - 创始人韩德玮博士持股超90% 股权高度集中 [13] - 产品涵盖五大系列:城市通勤/时尚个性/户外探索/超卓竞速/实用内涵 经典车型P8累计销量超15万辆 [16][18] - 2024年产品结构中端(2500-5000元)占比69.5% 大众市场(2500元以下)占比21.4% 高端(5000元以上)占比9.1% [20] - 平均出厂价从2022年1593元提升至2024年1927元 [20] - 渠道以经销为主占比68.2% 线上直销占比22.2% 线下直销占比3.0% 海外销售占比6.6% [20] - 产能利用率持续高位 2025M1-4达114.1% OEM产量占比从2022年29.5%升至2025M1-4的65.5% [27][30] - 2023-2025M1-4营收同比增18.1%/50.2%/46.9% 净利润同比增10.9%/50.1%/69.1% [2][34] - 2024年毛利率33% 净利率11.6% 自产品毛利率较OEM高6-7个百分点 [34] 行业概况 - 全球自行车市场2024年规模4327亿元 2019-2024年复合增速10.2% 预计2029年达7566亿元 [47] - 增长主要来自单价提升 2019-2024年单价复合增速8.4% 零售量复合增速仅1.7% [47] - 折叠自行车为高增长细分赛道 2019-2024年全球规模复合增速20.8% 2024年渗透率5.3% [55] - 2024年全球折叠自行车均价6243元 为普通自行车(2420元)的2.58倍 [55] - 中国为全球主要市场之一 零售量占比22.1% 2019-2024年规模复合增速31.6% [62] - 2024年中国折叠自行车均价2200元 较全球市场6200元有较大提升空间 [62][69] - 中高端产品(2500元以上)占比全球43% 中国仅24% 预计2029年分别提升至50%和32% [69]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城市化空间限制/技术创新/健康生活方式意识提升/环保偏好/政府基础设施政策 [78][79][80] - 按销量计公司全球市占率6.2%居首 中国市占率26.3%居首 [82] 核心优势 - 产品端形成五大系列矩阵 拥有113项中国有效专利(含19项发明)及22项国际专利 [89][100] - 核心技术包括马甲线技术/超级下管/折叠铰链技术等 [94][96][97]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9.0/10.7/17.6百万元 与清华大学开展技术合作 [100] - 渠道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 拥有680家零售网点 直营店+店中店占比从2022年31%提升至2025M1-4的66% [103][106] - 线上渠道高速增长 2025M1-4线上直销收入3990万元同比增84.7% [109][111] - 线下直销与山姆会员店合作 覆盖国内46家分店 [109] - 海外收入占比6.6% 亚洲地区占80% [109][112] - 通过共享360模式与22家同业合作 推广双品牌产品及专利零件销售 [115]
越疆(02432):越疆载质,信通四方
甬兴证券· 2025-09-19 19:0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11] 核心观点 - 越疆科技是全球领先的协作机器人开发商 以2023年出货量计在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排名前二 全球份额13% 在中国排名第一 [1] - 公司通过全栈技术能力和关键部件自研 提供多负载能力及多场景协作机器人产品组合 [1] - 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039.5百万美元增长至2028年4950.0百万美元 复合增长率36.6% [1] - 公司采用"协作机器人智能化升级+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双轮战略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7.08%至1.53亿元 毛利率提升至46.98% [10]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创始人刘培超通过个人及受控法团合计持有公司27.97%总股本 郎需林持有1.99% [2] - 管理层均拥有丰富行业经验 刘培超为创始人兼董事长 在机器人行业有10年经验 [2][14] 技术研发与产品布局 - 公司拥有全栈技术能力 覆盖机器人设计制造、关键部件开发、控制系统及AI功能开发 [3] - 研发团队由140名专家组成 占员工总数25%以上 已推出4个系列共27款机器人 [3] - 产品包括六轴协作机器人、四轴协作机器人、复合机器人及具身智能协作机器人 应用于汽车、3C电子、新能源等9大领域 [3] - 2025年8月发布新一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 II 具备上下肢协同控制能力 [3] - 推出"机械臂+人形+多足"多形态机器人平台 覆盖工业、商用、家庭服务等全场景 [3] 商业化与合作伙伴 - 全球部署协作机器人9万台 销售网络覆盖100+国家和地区 [3] - 与腾讯RoboticsX实验室、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达摩院等权威机构深度合作 [3] - 获得马扎克、ASKA、Aurotek等国际工业与商业巨头采用 [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3亿元 经调整净亏损收窄至0.23亿元 [10]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16/7.03/9.49亿元 [11] - 预测经调整溢利净额分别为-0.38/0.03/0.63亿元 [11][13] - 2026年预测PS为31.8倍(按9月17日收盘价57.9港币/股) [11] - 毛利率从2023年43.54%持续提升至2027年预测48.66% [17][18] 历史沿革与里程碑 - 2015年成立 2016年发布全球首款桌面型智能协作机器人 [14] - 2021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4年港交所上市 [14] - 2025年加入英伟达物理AI全球生态伙伴 [14]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重大事项点评:星纪元ET5首搭HSD,有望驱动加速成长
华创证券· 2025-09-19 16:56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地平线机器人维持"推荐"投资评级 [2] - 目标价为12.44港元 较当前价10.81港元存在约15%上行空间 [2][3] 核心业务进展与预测 - 奇瑞星纪元ET5首搭地平线HSD智驾解决方案 预计2025年11月上市 [2] - HSD是基于征程6P芯片打造的端到端城区辅助驾驶系统 算力达560TOPS [7] - 公司预计未来3-5年HSD量产目标达1000万套 [7] - 方案出货量预测:2025年400万套(+38%)、2026年504万套(+26%)、2027年700万套(+39%) [2] - 1H25基础ADAS市占率45.8% 整体ADAS解决方案市占率32.4% 居中国市场第一 [7] - 1H25车载J系列芯片出货198万套同比翻倍 支持NOA功能的J5/J6芯片出货98万套同比增5倍 [7] - 1H25新增近90款车型定点 超15款搭载中高阶ADAS方案车型量产上市 J6B获两家日本车企定点 [7]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主营收入23.84亿元(+53.6%) 2025E预测36.20亿元(+51.9%) [3][7] - 2026E预测58.51亿元(+61.6%) 2027E预测83.86亿元(+43.3%) [3][7]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35亿元(+134.8%) 但2025E预测-70.82亿元(-401.8%) [3][7] - 2026E预测-27.26亿元(+61.5%) 2027E预测-14.36亿元(+47.3%) [3][7] - 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2024年77.3% 2025E预测65.0% 2026E预测63.1% 2027E预测63.8% [8] 市场地位与战略布局 - 公司为国内稀缺的第三方全栈式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 [7] - 在慕尼黑设立欧洲总部 与博世、大陆、大众等国际客户建立深入联系 [7] - 2025年3月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 5月成为港股通可投资标的 [7] - 恒生指数季检后因个股权重上限重置 被动资金流入对部分个股产生积极影响 [7] 估值依据 - 采用PS估值法 给予2026年目标PS 27倍 [7] - 对标公司估值:英伟达2026年预测PS 21倍 ARM预测PS 32倍 寒武纪预测PS 26倍 [7] - 参考产业进程 宁德时代2020-2021年PS位于15-25倍区间 [7] - 对应目标市值1580亿元 目标价12.44港元 [7]
绿茶集团(06831):中式融合菜引领者,打造高性价比大众餐厅
招商证券· 2025-09-19 16:45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目标价11.8港元 当前股价7.05港元[3][7] 核心观点 - 绿茶集团作为中式休闲餐厅引领者 深耕融合菜赛道 主打50-80元高性价比餐饮 通过小店型战略加速扩张 长期门店空间达1500家[1][7][13] - 2025H1门店达502家/+28.7% 收入22.9亿元/+23.1% 归母净利润2.3亿元/+34.0% 表现亮眼[7] - 供应链采用第三方加工为主模式 与205家供应商合作 未来中央厨房建设将推动利润提速释放[1][7][1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8.4亿元/+7% 归母净利润3.5亿元/+19%[2] - 2025E-2027E营收预计49.7/66.1/83.9亿元 同比增长30%/33%/27%[2] - 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预计4.8/6.2/7.9亿元 同比增长38%/29%/26%[2] - 毛利率持续提升 2024年达68.9% 2025H1升至69.7%[31] 门店扩张 - 小店型战略成效显著 小型门店占比从2018年21.5%提升至2024年61.1%[109] - 2023-2024年新店投资回收期约14-15个月 前期投资降至200-350万元[7][121] - 2025-2027年计划新开515家门店 其中小型餐厅占比超90%[109] 市场地位 - 2024年在中式休闲餐厅市场排名第四 收入38亿元 市场份额0.7%[13][68] - 前五大品牌集中度较低 合计市场份额仅3.9%[68] - 2024年客单价56.2元 低于小菜园59.2元和太二71元 性价比优势突出[80] 产品优势 - 2022-2024年分别推出172/168/203道新菜品 研发能力出众[7][84] - 招牌菜品定价实惠 如绿茶烤鸡36元/半只 面包诱惑32元/份[19] - 采用全直营模式 保证标准化运营 门店提供50-80道菜品选择[88] 行业趋势 - 2024年休闲中式餐厅市场规模5347亿元/+7.4% 占中式餐厅19.3%[7][51] - 连锁化率持续提升 2025年预计达25% 数字化运营成为行业趋势[62] - 消费降级趋势明显 2022-2024年主要餐饮品类人均消费普遍下降[59] 增长动力 - 外卖业务增长强劲 2024年收入7.2亿元/+39.8% 2025H1达5.2亿元/+74.2%[92] - 华东地区表现突出 2024年收入12.7亿元/+14.3% 接待人数2201.6万人/+25.1%[112] - 新增市场扩张迅速 2022-2024年门店从74家增至169家 CAGR达51.1%[114]
紫金黄金国际(02259):新股预览
光大证券· 2025-09-19 15:17
投资评级 - 基本因素及估值评级为四星(★★★★☆)[4] 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黄金开采公司之一,通过全球并购整合优质黄金矿山资源,并运用地质勘查、研发、工程、建设和矿山运营能力实现持续增储增产与高效运营[1]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黄金产量复合年增长率达21.4%,增长速度比其他大型公司快,归母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61.9%[2] - 新兴国家央行黄金储备占比仅为8.9%,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25.2%,突显增加黄金战略储备的重大潜力[3] - 黄金已正式超越欧元成为全球央行第二大储备资产,占比达20%,首次超过欧元的16%,仅次于美元的46%[3] - 全球金矿勘探预算减少导致新发现大型黄金矿的速度和规模显著下降,黄金年平均价格从2020年到2024年上涨约35%[3] - 随着黄金矿品位持续下降和提取成本增加,黄金价格预计将获得进一步长期支持[3] 财务数据 - 2023年度收入22.62亿美元,2024年度收入29.90亿美元,2025年度止六个月收入19.97亿美元[4] - 2023年度利润2.30亿美元,2024年度利润4.81亿美元,2025年度止六个月利润5.20亿美元[4] 招股信息 - 发售数目3.49亿股,其中香港发售0.35亿股,国际发售3.14亿股[4] - 招股价71.59港元,市值1878.51亿港元,最高集资额249.84亿港元[4] - 招股日期9月19日至9月24日,上市日期9月29日,每手股数100股[4] 行业地位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黄金储量及黄金产量综合计算分别位居全球第九及第十一[2]
恒基地产(00012):降息提振估值及房地产市场表现,上调评级至买入
交银国际· 2025-09-19 13:16
投资评级 - 报告将恒基地产(12 HK)评级上调至"买入" [1][2] - 目标价从25.90港元上调至32.68港元 潜在涨幅16.9% [1][5] 核心观点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4%-4.25%区间 为2025年首次降息 预计未来18个月内还将降息5次总计125个基点 [2][5] - 降息将降低利息支出 激活香港房地产市场 促进开发板块销售和利润率回升 提升投资物业组合资产价值 [5] - 香港施政报告公布更灵活土地收地和交换模式 北部都会区开发加速将有利于恒基地产变现庞大农地储备 [5] - 公司拥有约4190万平方尺农地储备 历史平均成本仅每平方呎227港元 近期土地收地价超过每平方呎1000港元 [5] - 基于降息和北部都会区开发影响 上调公司资产净值预测至每股65.4港元(前为57.6港元) [5] - 轻微上调2025-2027年利润预测以反映利息开支减少的影响 [5]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252.56亿港元 同比下降8.4% 预计2025年将增长14.9%至290.16亿港元 [4] - 2024年核心利润97.74亿港元 同比增长0.7% 预计2025年将下降5.3%至92.57亿港元 [4] - 2024年核心每股盈利2.02港元 预计2025年为1.91港元 2026年回升至2.07港元 2027年达2.33港元 [4] - 市盈率从2024年的13.8倍预计升至2025年的14.6倍 随后降至2027年的12.0倍 [4] - 市账率维持在0.41-0.42倍区间 每股账面净值约66.54-67.45港元 [4] - 股息率稳定在6.4% 每股股息1.80港元 [4] - 毛利率从2024年的36.0%预计升至2025年的38.1% 2027年进一步升至39.4% [10] - 净负债权益比从2024年的18.9%预计升至2027年的22.4% [10] 估值分析 - 采用资产净值折让估值法 折让率从55%调整至50% [5] - 目标价32.68港元基于每股资产净值65.4港元计算 [5] - 当前股价27.96港元较52周高位29.05港元低3.8% 较52周低位19.88港元高40.6% [4] - 年初至今股价上涨18.47% 200天平均价为25.12港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