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瑞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交易所(0388.HK):市场交投活跃延续 看好业绩维持正增
格隆汇· 2025-07-11 10:54
核心观点 - 香港交易所二季度ADT达2376.77亿港元,同比+95.46%,环比-2.08% [1]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带动市场成交额同比高增,25Q2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2728.63亿元,同比+24.77% [3] - 25Q2新增上市公司27家,同比增加9家,IPO募资金额880.43亿港元,同比+906.67%,主要因A股头部公司赴港上市 [1][3] - 衍生品和商品合约成交量提升,25Q2期货及期权日均成交154万张,同比+15.34% [3] - HIBOR利率下滑但对投资收益影响有限,因投资收益率具有时滞性 [4] - 预计25Q2收入同比+34.20%至68.65亿港元,归母净利润同比+41.60%至42.06亿港元 [5] 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底香港证券市场市值42.68万亿港元,环比+6.84%,同比+32.82% [2] - 6月ADT为2301.91亿港元,环比+9.44%,同比+106.91% [2] - 恒生指数Q2上涨4.12%,1-6月累计上涨20.00%;恒生科技指数Q2下跌1.70%,1-6月累计上涨18.68% [2] 现货市场 - 25Q2港股通南向交易ADT达1083.08亿港元,同比+158.45%,环比+3.78% [3] - A股头部公司赴港上市募资737.72亿港元,占港股Q2募资总额83.79% [3] 衍生品&商品市场 - 6月期交所期货及期权日均成交139万张,同比+1.42%,环比+0.1% [3] - LME 6月金属合约日均成交75万手,同比+11.24%;Q2日均成交78万手,同比+1.16% [3] 政策与展望 - 央行降准降息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有助于南向资金加大港股投资 [5] - 保险资金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调,或加大对港股高股息股票配置 [5] - A股赴港上市节奏加快,41家A股公司在港交所上市处理中,18家已发布公告拟赴港上市 [6] - 香港稳定币法案通过,有望增强监管透明度并吸引国际金融科技公司 [6] - 给予港交所2025E 40x PE,目标价480.08港元/股 [7]
上证180ETF指数基金(530280)今日再创新高,多只成分股飘红
新浪财经· 2025-07-11 10:43
上证180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1日10:14 上证180指数(000010)上涨1 05% [1] - 成分股包钢股份(600010)上涨10 00% 北方稀土(600111)上涨9 96% 药明康德(603259)上涨9 78% [1] - 中国船舶(600150) 东方证券(600958)等个股跟涨 [1] 上证180ETF指数基金表现 - 上证180ETF指数基金(530280)上涨0 85% 最新价报1 07元 [1] - 近1周累计上涨1 43%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9 [1] - 管理费率0 15% 托管费率0 05% 为可比基金中最低 [1] 上证180指数构成 - 选取沪市市值规模大 流动性好的180只证券作为样本 [1]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5 4% [2]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贵州茅台(600519) 紫金矿业(601899) 中国平安(601318)等 [2] 上证180ETF产品信息 - 场外联接基金包括平安上证180ETF联接A(023547) 联接C(023548) 联接E(024609) [2]
17股获融资客大手笔净买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10:02
市场融资余额变化 - 截至7月10日市场融资余额合计1 86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7 68亿元连续4个交易日持续增加 [1] - 沪市融资余额9356 9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7 31亿元 [1] - 深市融资余额9188 2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9 68亿元 [1] - 北交所融资余额59 8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6893 72万元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7月10日共有1956只股获融资净买入净买入金额在千万元以上的有468只其中17只融资净买入额超亿元 [1] - 中油资本融资净买入额居首当日净买入2 77亿元 [1] - 中际旭创融资净买入2 36亿元阳光电源融资净买入2 27亿元 [1] - 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的还有新易盛1 77亿元大智慧1 74亿元立讯精密1 52亿元 [1] 行业与板块分布 - 融资客净买入超亿元个股中通信行业有4只计算机行业有2只有色金属行业有2只 [1] - 主板有12只创业板有5只 [1]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 - 融资客大手笔净买入个股中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算术平均值为3 14% [2] - 盛和资源融资余额占比最高达6 00%融资余额14 43亿元 [2] - 浪潮信息融资余额占比5 47%太辰光4 49%中际旭创4 31% [2] 个股涨跌幅与融资数据 - 中油资本7月10日涨6 15%融资净买入2 77亿元最新融资余额22 28亿元占流通市值1 86% [2] - 中际旭创涨0 89%融资净买入2 36亿元最新融资余额69 85亿元占流通市值4 31% [2] - 阳光电源涨4 23%融资净买入2 27亿元最新融资余额47 96亿元占流通市值3 95% [2] - 北方稀土涨10 02%融资净买入1 30亿元最新融资余额31 26亿元占流通市值3 20% [2] - 浪潮信息涨0 29%融资净买入1 25亿元最新融资余额41 33亿元占流通市值5 47% [2]
港股创新药概早盘大幅走强,药明康德(02359.HK)报盈喜涨超10%,药明合联(02268.HK)涨超7%,博安生物(06955.HK)、恒瑞医药(01276.HK)等个股跟涨。
快讯· 2025-07-11 09:40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港股创新药板块早盘大幅走强 [1] - 药明康德(02359 HK)报盈喜后股价上涨超10% [1] - 药明合联(02268 HK)股价上涨超7% [1] - 博安生物(06955 HK)和恒瑞医药(01276 HK)等个股跟涨 [1]
双融日报-20250711
华鑫证券· 2025-07-11 09:36
核心观点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市场情绪综合评分为76分,处于“较热”状态,市场逐渐上涨,情绪值低于或接近30分时市场获支撑,高于90分时出现阻力 [6][10] - 今日热点主题为数据、跨境支付、创新药,各有相关政策利好及对应标的 [7] 市场情绪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昨日市场情绪综合评分为76分,处于“较热” [6] - 当情绪值低于或接近30分时市场获支撑,高于90分时出现阻力 [10] 热点主题追踪 数据主题 - 国家数据局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推出数据流通交易便利化举措,发布合同示范文本,预计提升30%效率 - 相关标的为奥飞数据(300738)、易华录(300212) [7] 跨境支付主题 - 央行发布《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简化境外机构参与条件,降低接入门槛 - 相关标的为跨境通(002640)、青岛金王(002094) [7] 创新药主题 - 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措施,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 - 相关标的为恒瑞医药(600276)、贝达药业(300558) [7] 资金流向 主力资金 - 净流入前十证券为中油资本、C同宇等;净流出前十证券为比亚迪、胜宏科技等 - 净流入前十行业为SW非银金融、SW医药生物等;净流出前十行业为SW电子、SW计算机等 [11][13][17][18] 融资资金 - 净买入前十证券为中油资本、中际旭创等;净买入前十行业为SW电力设备、SW通信等 [13][20] 融券资金 - 净卖出前十证券为中国平安、北方稀土等;净卖出前十行业相关数据未详细呈现 [14] 市场情绪指标说明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从指数涨跌幅、成交量等6大维度搭建,属于摆荡指标,适用于区间震荡行情,出现趋势时可能钝化 [23] - 市场情绪综合评分分为过冷(0 - 19)、较冷(20 - 39)、中性(40 - 59)、较热(60 - 79)、过热(80 - 100) [23] 不同市场情绪对应策略 - 过冷时是找价值投资机会时期,但需注意风险控制 - 较冷时谨慎操作,关注基本面良好股票,避免追高 - 中性时根据个股表现和市场信息投资,保持灵活性 - 较热时可适度增加投资,但需警惕市场过热风险 - 过热时考虑适时减仓,避免在市场高点买入,关注市场泡沫风险 [22]
加仓100%!全球巨头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7-11 09:32
外资加仓中国医药行业 - 景顺旗下新兴市场基金Invesco Developing Markets加仓恒瑞医药幅度达100%,持仓金额增至1.86亿港元[3][4] - 该基金规模141亿美元(约1012.41亿元人民币),恒瑞医药是其前25大重仓股中增持幅度最大的标的[4][5] - 基金经理Justin Leverenz看好中国医药行业,认为中国已从药物研发跟随者跃升为先锋,在血液肿瘤治疗领域确立全球领先地位[6] 外资基金持仓调整动态 - 景顺旗舰基金5月减持腾讯控股5.31%、美团24.77%,同时增持宁德时代22.16%、阿里巴巴14.79%[5] - 摩根资产管理旗下JPM China A-Share Opps基金增持恒瑞医药18.49%,该基金规模28亿美元,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等[8] - 安联投资Allianz China A Shares基金加仓恒瑞医药8.47%,基金规模23亿美元,招商银行为其第一大重仓股[9][10]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生物技术对外授权交易占比从2019-2020年的4%增至2023-2024年的12%,显示全球制药巨头对中国临床管线的需求提升[6] - 行业仍处发展初期,企业在后期全球临床开发和商业化环节的价值获取有限[6] 其他外资机构动向 - 富达国际Fidelity China Focus基金加仓阿里巴巴12.46%、携程集团6.32%,规模23亿美元[11] - 首域盈信FSSA China Growth基金加仓海尔智家31.88%、蒙牛集团8.28%,规模26亿美元[11][12] - 淡马锡组合资产净值达3400亿美元,中国占其基础风险敞口的18%,为第三大市场[14]
2025年中国烟酰胺行业生产方法、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随着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下游需求持续增长,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1 09:26
烟酰胺行业概述 - 烟酰胺是维生素B族重要成员,化学式为C₆H₆N₂O,分子量122.125,是烟酸的酰胺化合物,易溶于水或乙醇 [3] - 按用途可分为食品级、化妆品级、医药级和饲料级,按浓度分为2%、3%、5%和10% [3] - 主要生产方法包括烟酸与氨水反应成盐后脱水,收率达89% [5] 烟酰胺功效与应用 - 祛痘抗炎:临床用于治疗光敏性皮炎、痤疮等皮肤病,安全性高 [7][8] - 美白淡斑:抑制黑色素转移,加速角质细胞脱落 [7][8] - 抗衰老:减少皱纹、毛孔粗大,修复皮肤屏障 [7][8] - 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三大领域,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25.35亿元,同比增长17.26% [1][15]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上游原材料包括3-氰基吡啶、烟酸、氨水等,中游为生产加工,下游为医药、化妆品、食品应用 [9] - 全球竞争分三梯队:第一梯队为龙沙集团、凡特鲁斯、兄弟科技等国际龙头 [17] - 中国主要企业包括兄弟科技、崴尼达化工、泓达生物等,兄弟科技2024年医药化工营收33.41亿元,同比增长21.85% [19][21]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聚焦高纯度、高生物利用度产品,如纳米包裹技术提升透皮吸收率 [26] - 应用场景多元化,从营养补充剂扩展至口服美容、宠物健康等新兴领域 [27] - 化妆品零售规模从2015年2049.4亿元增至2024年4356.5亿元,CAGR达8.74% [12] - 2025年中国烟酸产量预计突破10.8万吨,2030年达14.8万吨 [11]
摩根士丹利:进入全球化新时代的领先制药企业;首次覆盖恒瑞医药H股重新覆盖A股,超配评级
摩根· 2025-07-11 09: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恒瑞医药H股,重新覆盖A股,均给予超配(OW)评级,H股为首选股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恒瑞作为研发巨头,有望受益于国内政策环境改善和全球化步伐加快,具备成为全球领先生物制药公司的潜力 [1] - 预计2024 - 27年收入/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8%/24%,创新药销售复合年增长率为34% [4][10] - 基于贴现现金流估值法,H股目标价78港元,A股目标价人民币71元,SOTP分析显示全球化潜力被低估,相对于同业的估值溢价合理 [4][43] 各部分总结 公司概况 - 恒瑞是植根于中国的大型生物制药公司,在医药研产销和商业化方面能力领先,2023年新分子实体药物收入在中国药企中最高,临床或后期开发阶段的NME在研药物数量最多 [12] - 截至2024年,创新药物占总产品销售额的51.8%,2024年研发投资占收入的29.4% [12] 产品管线 - 恒瑞是中国生物制药公司中产品组合和管线最广泛均衡的公司之一,涵盖多个治疗领域,预计2025 - 27年有47项NDA/BLA批准 [3] - 针对乳腺癌开发了“一站式”解决方案,产品覆盖所有亚型和不同阶段疾病 [18][21] - 开发出三代GLP - 1在研产品,HRS9531和HRS - 7535在减重效果上具有竞争力 [19] - 有七种处于临床和NDA阶段的关键ADC在研药物,部分产品数据良好且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 [22] 全球化进展 - 截至2023年,全球医药市场价值1.47万亿美元,是中国国内市场规模的6.6倍 [3] - 自2018年以来,恒瑞累计达成14笔对外许可交易,交易总价值150亿美元,预计未来将达成更多协议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 - 27年收入/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8%/24%,创新药销售额CAGR为34%,仿制药销售额基本持平,对外许可收入CAGR为11% [4][38] 估值分析 - 基于贴现现金流估值法,H股目标价78港元,A股目标价人民币71元,对应2026年市盈率为46倍 [4] - SOTP分析显示,全球化潜力仅占总价值的13%,即人民币628亿元,仍被低估 [43] - 恒瑞A股和H股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33.5倍和36.0倍,相对于同业的溢价合理 [44]
恒瑞医药20250709
2025-07-11 09: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恒瑞医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达 330 亿、378 亿和 446 亿,增速分别为 18%、14.8%和 17.8%;归母净利润分别达 74 亿、86 亿和 103 亿,增速分别为 17%、16.7%和接近 20%;2025 年保守利润 74 - 75 亿[2][6][24] - **市值预期**:基于收入与利润结构优化及创新药上市数量增加,市值有望重回 5000 - 6000 亿元,目前 3000 亿市值档口前景良好[2][8] - **国际化竞争力**:通过“借船出海”推进国际化,海外竞争力强,但 A 股市场对海外业务估值未充分体现;2023 - 2025 年 BD 利润分别为 7 亿、27 亿和预计 30 - 40 亿,明年市盈率 30 - 35 倍,利润增速 20% - 30%[2][9] - **产品亮点**:长效 TSLP、高选择性 pop one 抑制剂、LPA 抑制剂启动全球临床探索;与 new CO 公司的 EZH two 抑制剂全球进度第二,小分子 GLP one 系列进展顺利;双靶点注射剂减重效果显著,口服 GLP - 1 小分子安全性好[13][15] - **国内业务潜力**:国内业务依赖创新药增长,创新药品种增加、研发水平提高和销售团队改革共同促进发展,预计 2025 - 2027 年累计上市约 25 款创新药[4][19][20] - **临床开发进展**:21 年开始每年进入临床 30 多条创新管线,23、24 年药物研发前沿,10%的管线为 first in class[16] - **在研管线情况**:有 120 - 133 条在研管线,31 条已上市或申报上市,约 57 条披露靶点信息或临床效果,约 10 条未披露,还有约 30 条未披露靶点的新兴领域管线[17] - **对外授权潜力**:三四十条管线具有对外授权潜力,在 ADC 赛道、乳腺癌、前列腺癌、自免赛道、代谢和自免蓝海领域布局全面[18] - **仿制药业务**:仿制药业务收入约 120 亿,主要产品预计不被集采,整体下滑风险可控,有望稳健或增长[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市场表现**:香港市场自 7 月 4 日发布深度报告后连续几天大幅上涨,大陆市场反应平淡;全球一线投资人对中国医药龙头公司关注度提升[3] - **基本面变化**:内需和外需市场回暖,全球多国投资者对中国资产关注度增加,大量投资人回流香港及 A 股市场[4][5] - **国际化发展阶段**:分为仿制药出海、创新药海外临床开发和战略转型三个阶段,目前专注少而精创新药开发及多种模式合作出海[4][10][11] - **“借船出海”策略**:早期 license in 引进技术,后具备 license out 能力,招募人才提升多种模式借船出海能力,与跨国药企直接对话畅通[12] - **未来发展方向**:加大在全球学术会议发声,推动多种模式合作;累计里程碑约 124 亿美金将流入报表支持 BD 利润提升;专注少而精创新管线开发,推动国际化业务发展[14] - **销售团队改革**:2020 年以来销售人员数量下降,2024 年基本稳定,未来团队在稳健性和先进性方面将提升,为创新药发展赋能[22]
从政策破冰到CRO供需重塑,把握预期差带来的布局机会
2025-07-11 09: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CRO、CDMO、多肽产业链、ADC 产业、镇痛市场 - **公司**:昭衍新药、泰格、诺斯格、普瑞斯、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诺泰生物、海思科、阳光诺和、恒瑞医药、人福医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CRO 行业 - **现状**:产能快速扩张后,面临同质化竞争加剧和盈利能力削弱挑战,处于艰难去产能阶段,大量企业订单需求降低、盈利能力削弱,小企业裁员或关闭业务部门,头部企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1][4] - **数据表现**:2024 年中国药物临床试验数量同比增长 16%,接近 5000 个,三期临床试验增速达 31%,BE 实验占比接近 50%,一期实验占比约 21%且连续三年下降;2023 - 2024 年 CRO 企业人均创收及人均创利下滑,大型企业未大规模裁员但面临效益压力,头部公司员工人数保持增长[1][5][6] - **未来趋势**: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有望缓解创新药企融资问题带动需求增长,中国药企 license out 推动一级市场融资,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扩充,需跟踪政策落地及市场反应[4] CDMO 行业 - **大单品影响**:新冠药物商业化订单推动药明康德、凯莱英和博腾股份等企业业绩增长,2021 - 2023 年三家公司大订单销售额合计 42 亿美元,利润 17 亿美元;大单品使订单量攀升,体现公司综合实力,从产品生命周期等角度对 CDMO 价值量贡献大[1][2][7][9] - **多肽产业链**:减重产品带动诺泰生物和药明康德多肽业务增长,药明康德 2025 年第一季度多肽业务收入 22 亿元,占总收入 23%[3][8] - **ADC 产业**:中国 ADC 外包服务预计将保持 35%以上复合年增长率至 2030 年,大单品崛起拉动公司业务、提升行业地位、彰显重要性[3][8] alphablenton 产品 - **市场前景**:适用于慢病治疗,生命周期长,市场潜力大,彭博预测 2035 年销售额可能超 290 亿美元,分子结构复杂对 CDMO 价值量远超普通小分子药物,多家 CDMO 布局相关技术路线或专利[9][10][11] 2030 年市场规模 - **预测及影响**:按照最低剂量测算 2030 年市场规模预计达 1100 多吨,最高剂量测算预计突破 13000 吨,对 CDMO 企业市场体量可观,建议关注凯莱英、药明康德等企业[12] 镇痛市场 - **规模及增长**:到 2027 年全球镇痛市场预计超 1200 亿美元,每年有高个位数复合增长率[13] - **主流药物问题**:阿片类有滥用和成瘾问题,非甾体抗炎药物有副作用风险[13] - **新研究方向及企业突破**:Q2 激动剂减少中枢副作用,海思科司舒静获批白处方,阳光诺和 STC007 注射液二期临床试验达预设目标,建议关注阳光诺和、恒瑞医药、海思科、人福医药等企业[13][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投融资环境不火热背景下,2024 年中国药物临床试验数量增速 16%尤为显著[5] - 海思科司舒静是全球首个无需纳入精麻药品管理的白处方镇痛药品[13] - 阳光诺和 STC007 注射液实现 20%权益转让协议,总金额达 2 亿元[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