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医药现代化
icon
搜索文档
吉林敖东:老字号的焕新密码
证券日报· 2025-08-06 23:46
公司业绩与定位 - 吉林敖东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6亿元至12.90亿元,同比增长130%至140% [1] - 公司是依托长白山道地药材资源崛起的中华老字号,致力于中医药传承创新 [1] - 形成"医药+金融+大健康"多轮驱动发展模式,是广发证券第一大股东并与广发信德合作成立医药投资基金 [7] 道地药材资源布局 - 拥有亚洲最大GAP认证梅花鹿基地与长白山道地药材基地,保障药材质量和供应稳定性 [2] - 建成1万亩林下种植基地和6000亩标准化种养基地,率先建立10种北方道地药材的种质库、基因库、标本库及数据库 [3] - 建成东北最大中药饮片加工基地,通过现代化设备实现精准控温控湿保留有效成分 [3] 智能化生产体系 - 智能工厂四条主力生产线中,高速压片机每小时产能达20万片,全自动数粒装瓶生产线罐装误差仅万分之一 [2] - 中药配方颗粒工程项目年提取能力达5000吨,实现从传统经验型生产向数据驱动型产业化转型 [4] - 提取环节全自动化管控,从原料投料到药渣处理全流程无须人工干预,通过实时数据监控实现可追溯 [5] 技术创新成果 - 完成5000余次配方颗粒工艺研究,应用动态提取、低温浓缩等技术解决出粉率低等问题 [6] - 累计获得525种中药配方颗粒品种,涵盖人参、灵芝等20多种吉林省道地药材 [6] - 启用中药材基因鉴定系统,赋予中药材"基因身份证"推动产品创新 [2] 产业链整合战略 - 打造"中药材产业+数字化管理+全链路追溯"创新模式,推动规范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融合 [3] - 布局从药材育种、种植、提取到销售终端的全产业链,构建中药配方颗粒追溯系统 [4] - 主导制定多项国家和地方标准,从单点规范到全链条赋能 [7]
研发加码、创新驱动 以岭药业科研成果渐入收获期
全景网· 2025-07-17 16:33
创新中药领域进展 - 芪防鼻通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并成功斩获澳门中成药创新药注册证书,成为澳门首个获批的同类药品 [1] - 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达9.08亿元,占营收比重13.94%,研发强度持续领跑行业 [1] - 柴黄利胆胶囊新药注册、连花御屏颗粒临床申请相继获受理,芪防鼻通片在2025年初实现境内外双获批 [1] - 目前有6个中药新药品种处于临床阶段,形成梯次分明的产品矩阵 [1] - 半夏白术天麻汤颗粒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成为公司首个注册申报的经典名方品种 [1] 化药板块发展 - 全资子公司以岭万洲作为化生药板块运作平台,持续加大一类创新药研发力度 [2] - 目前有4个品种处于临床及申报上市阶段,苯胺洛芬注射液NDA申请已获受理 [2] - 用于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XY0206片处于Ⅲ期临床阶段 [2] 财务表现 - 2025年1-3月公司实现营收23.58亿元,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7.25%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11.23%,毛利率与净利率端同步改善 [2] 行业地位与评价 - 公司在呼吸和心脑血管领域优势显著,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研发体系和产品储备 [2] - 通过"理论创新-临床验证-产业转化"闭环体系,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循证医学深度融合 [3] - 公司有望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共振下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3]
第二届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大会落地淄博
齐鲁晚报网· 2025-06-26 12:19
大会概况 - 第二届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将于2025年6月27至29日在淄博举行 [3] - 大会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与山东省医药行业协会联合主办,多家医药健康领域机构承办和支持 [3] - 预计吸引2000+行业精英参与 [1] 大会核心使命 - 推进中医药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深度融合,打破学科壁垒 [3] - 依托5G、AI重构医药全产业链,加速智慧医疗生态升级 [3] - 构建四级慢病防治网与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平台,创新健康中国实践路径 [3] 大会内容与形式 - 设置1场主旨报告和6大专题论坛,聚焦AI医疗变革、中医药现代化、肿瘤精准诊疗等前沿议题 [3] - 邀请于金明院士、黄正明院士等顶尖学者进行分享 [3] - 组织慢病防治健康行公益义诊和特色企业研学活动,推动产业成果转化 [4] 产业影响 - 大会旨在打造医药健康领域的思想盛宴与实践平台 [3] - 助力淄博成为医药健康产业的创新磁场 [4]
同仁堂举办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 多措并举迈向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6-23 21:45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97亿元,同比增长4.1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但营业收入与净资产持续增长 [2] - 现金分红总额13.71亿元,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89.86% [3] 营销与渠道策略 - 通过增设零售门店、推动线上线下业务融合以及拓展医疗终端业务提升市场竞争力 [2] - 计划继续优化线上线下布局,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提升线上销售占比 [4] - 进一步拓展医疗终端市场,加强与医疗机构合作 [4] 成本管理与创新 - 优化采购策略与成本管理,有效缓解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 [2] -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2] - 计划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 [4]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加强品牌宣传与推广,弘扬中医药文化 [4] - 创新营销方式,结合新媒体、体育赛事等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4] -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加强与国际医药企业合作 [4]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馈 - 持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独立董事监督职能 [3] - 加强与投资者沟通,定期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交流会 [3] - 拟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0.5元/股 [3] 未来发展规划 - 深化营销改革、强化品牌建设、拓展海外市场 [4] - 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4] - 加快医疗工业升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5] - 锚定数字化建设,发展新型生产力 [5] 社会责任 - 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环保投入,推动绿色发展 [5] - 开展公益活动,支持中医药教育 [5]
重大疾病新药靶发现及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与百芝堂共建中医药研究院
搜狐网· 2025-06-10 21:11
合作背景与意义 - 国家级科研平台与中医药领军企业共建中医药研究院,标志着双方深度融合发展[1] - 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在重大疾病新药靶发现等领域具有深厚积累,百芝堂则深耕糖尿病等慢病防治[2] - 合作聚焦慢病科研攻坚,推动中药方剂作用机制解析与创新药物研发[4] 合作模式与机制 - 建立"实验室研究-临床验证-产业转化"全链条协作模式[4] - 实验室优先开放科研设施与数据资源,百芝堂提供临床数据采集与中试生产场景[6] - 采用"双主体"成果转化机制:实验室负责基础研究,百芝堂提供临床与产业资源[6] 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 共同培养"中医+生物信息学"等交叉学科人才[6] - 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破解中医药科研人才瓶颈[6]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研究院是百芝堂"产学研数"战略的关键落地举措[4] - 推动中医药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跨越,为慢病防治提供"中国方案"[10] - 合作模式为行业提供可借鉴范式:企业需求导向+国家级平台支撑+市场化机制激活创新[10] 技术发展方向 - 加速经典名方的现代化研究,实现"验方"向"准药"转化[4] - 推动中医药科研迈向"精准化、智能化、国际化"新阶段[10]
好医生集团精彩亮相第二十届西博会
经济网· 2025-06-10 11:17
西博会概况 - 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于5月5日至29日在四川成都举行,主题为"深化改革增动能,扩大开放促发展" [1] - 展会吸引国内外3000余家企业参展,重点展示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型显示、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成果 [3] 好医生集团参展情况 - 公司在凉山馆展示康复新液、抗感颗粒等品牌产品,产品以独特疗效和良好口碑吸引国际参会者关注 [3] - 康复新液作为凉山生物医药产业链核心成果,体现生物医药技术创新特色 [6] 生物医药产业链建设 - 公司建立国内首个美洲大蠊GAP认证养殖基地,实现原料规模化标准化供应 [6] - 投资8亿元建成二期数字化智能工厂,生产线自动化率达98%,年产能达康复新液2万吨 [6] - 数字化养殖车间目前养殖约220亿只美洲大蠊,通过科研提取有效成分提升中药科技含量 [6] 公司发展战略 - 坚持"做好人,制好药"理念,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6] - 未来将加强生物药领域布局,研发高效产品并提供中国医药解决方案 [7]
智慧中医医院试点项目拟入选建设名单公示,80%以上都选择了东华原
智慧中医医院试点项目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示127家智慧中医医院试点项目拟入选建设单位名单 [1] - 80%以上的入选单位选择了东华原的解决方案,显示公司在中药房智能化领域的领先地位 [1] 东华原智慧中药房解决方案 - 公司作为中国煎药设备主流供应商,率先提出中药全流程服务概念 [4] - 解决方案通过全流程数据融合与技术协同,构建从开方到用药的智能服务闭环 [4] - 实现"一人一方一码"追溯体系,使中药调剂实现数据驱动决策和全流程透明可控 [4] -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提供多场景、多模式的智慧中药房定制方案 [4] - 方案包括全自动煎药生产线、滚筒煎药机、多剂型服务等不同配置 [4] 行业影响与发展 - 智慧中药房是中医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现,有助于解决传统煎煮质量参差不齐问题 [5] - 新模式能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升服务效率和可触达范围 [5] - 试点项目推进将促进中药煎煮自动化、智能化成为行业共识 [5] 试点单位分布 - 公示名单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127家医疗机构 [6][7][8] - 包括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新疆、西藏等边远地区 [6][7][8] - 参与单位涵盖省级中医院、大学附属医院、地市级中医院等多层级医疗机构 [6][7][8]
守正创新 加快中医药产业现代化
科技日报· 2025-05-29 09:12
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现状 - 2025腾冲科学家论坛在云南楚雄举行,聚焦中医药现代化,汇聚500多位院士专家、企业家和投资人代表探索产业破局路径 [1] - 云南省拥有全国90%以上药用动植物资源,中药植物资源占全国50%,2024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92万亩 [2] - 云南白药、神威施普瑞药业等企业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创新产品如丹灯通脑胶囊、涩肠止泻散,填补产业空白 [2] - 楚雄中彝医药服务覆盖率达98%,人均诊疗成本下降30%,2024年中彝医门诊量突破120万人次 [2] 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发展 -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团队完成第四次全国中药普查,建立"天地空一体"普查技术方法,开展"新时代神农尝百草行动" [3] - 中医药在种业、种植养殖、药物研发、智能制造、数字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3] - 组织培养技术、基因工程、酶工程、合成技术等现代科技应用于中药领域 [6] 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 - 2025年中国中医药产业市场规模近万亿元,涵盖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等领域 [4] - 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是破局关键,需构建创新链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与风险共担 [4] - 建议搭建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网络,运用大数据与AI技术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4] - 需建立跨学科研究平台,促进中药学与化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 [4] 云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 云南全力将中药材产业培育成世界一流现代产业,重点实施科技创新工程 [5] - 目标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品质最优的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和国际化发展示范区 [5] - 云南省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加大对中医药科技型企业和高端人才引进力度,提供优厚补贴和支持经费 [6]
寿仙谷首届全国招商大会举办 聚焦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中证网· 2025-05-26 18:56
公司动态 - 寿仙谷于5月24日至25日在浙江武义县举办首届全国招商大会,主题为"世界好灵芝·中国寿仙谷",吸引政企代表、行业专家及全国合作伙伴参会 [1] - 公司展示了在灵芝育种、仿野生栽培及孢子粉去壁技术等领域的科研成果 [1] - 参会者实地参观了公司位于武义的生产基地与生物育种中心,了解从育种到生产的全流程品控体系 [1] - 公司举行了首批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与7家来自医药、保健品等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现场签约 [2] 行业地位 - 寿仙谷是《中医药-灵芝》《中医药-铁皮石斛》ISO国际标准制定者 [1] - 公司是国内首个自主培育灵芝新品种"仙芝1号"的企业 [1] 发展战略 - 公司公布未来十年市场开拓计划,提出"专卖店为主+传统药线"双渠道模式布局全国市场 [1] - 推出八大扶持措施,包括价格管控、股权回购及品牌赋能等 [1] - 发布《旗舰店股权收购协议》,通过达标即回购、盈利再投入模式加速提升市场渗透率 [1] - 公司表示将继续秉承"传承千年灵芝文化,科技赋能健康产业"的理念,加强与各地经销商的深度合作 [2] - 公司董事长李明焱提出"打造全球灵芝产业标杆"的愿景 [2] 市场反馈 - 公司的香港代理商代表发言表示看好寿仙谷未来的品牌价值与市场潜力 [2] - 大会结束后,多家经销商就合作细节与公司展开进一步洽谈 [2]
“从田间到舌尖” 寿仙谷以全产业链品控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新华财经· 2025-05-26 15:38
公司概况 - 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华老字号企业,聚焦解决珍稀中药材优良品种、优质原料、高质量产品转化难题 [2] - 公司拥有40多年历史,成功打造灵芝全产业链质量控制模式,涵盖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仿野生有机栽培、古法炮制与现代生物技术提取等环节 [2] - 祖辈1909年创立寿仙谷药号,曾直供全国知名药号灵芝丹和铁皮枫斗,传承"非上等品不得上市"的经营理念 [4] 核心技术优势 - 创建全球最大灵芝种质资源库及数字化种质资源库,入库1万多份灵芝种质,包括野生种质和航天育种、杂交育种等创制种质 [3] - 自主培育多个优良品种,建立1万多亩生态种植基地,通过中国、欧盟、美国、日本四重有机认证及多项国家级认证 [3] - 灵芝孢子粉第三代去壁提纯技术获第4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灵芝全产业链质量保障科技研发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4] 研发与标准化成果 - 40年来主持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技专项100多项,其中十多项填补国内外空白,获科技进步奖40多项 [4] - 截至2024年5月领衔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等共93项 [4] - 1998年提出"打造有机国药第一品牌"目标,专注解决中药农残、重金属超标等行业难题 [4] 市场发展战略 - 2025年召开首届全国招商大会,发布渠道战略及招商政策,推进"科技立企、管理强企、营销兴企"战略 [5][6] - 目标将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构建覆盖研发、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生态圈,迈向百亿规模 [5] - 通过招商合作赋能市场,推广全产业链优势和高品质国药灵芝产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