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代际传承
icon
搜索文档
娃哈哈踩到的三颗地雷
36氪· 2025-10-31 10:31
娃哈哈,这个伴随几代中国人成长的民族品牌,曾是中国民营企业的标杆——靠着宗庆后"勤俭、实干、草根"的精神,从一间校办工厂走向世 界五百强。然而,在创始人去世后,这个看似稳如磐石的商业帝国,却被连环的诉讼、调查和权力更迭引爆,露出了隐藏在光鲜品牌背后的三 颗地雷——家族、企业、财富。 这三颗地雷,本质上都是"治理的地雷"。它们埋在中国式企业制度与人情结构之间,在宗庆后"传奇与现实"两张皮的表象之下,迟早都会响。 本文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中欧家族传承研究中心联席主任李秀娟对以上问题展开深入剖析。 家族企业继承的"情理法" 近期,中国制造业的标杆——福耀玻璃,完成了一次关键性的代际交接。年届八旬的创始人曹德旺,正式将董事长职责交棒于其子——55岁的曹晖。这场 跨越两代的权力过渡,引发业界广泛关注。同样受到公众普遍关注的,是娃哈哈的二代继承。自2024年2月宗庆后逝世,宗馥莉的接班之路始终充满挑 战。10月10日晚,娃哈哈集团官方确认宗馥莉已辞去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职务。这是她一年内的第二次请辞。此后不久,宗馥莉重新启用"娃哈哈", 为扑朔迷离的继承留下重重悬念。 美国学者克林·E.盖尔西克(Kelin ...
袁富根家族以440亿元身家位列《胡润百富榜》第130名,增幅高达226%,东山精密“增收不增利”困局待解
新浪财经· 2025-10-29 18:45
袁富根家族财富与排名变动 - 袁富根家族以440亿元人民币身家位列2025年胡润百富榜第130名 [1] - 家族财富较去年增长305亿元,增幅高达226%,排名大幅上升241名 [1] - 财富核心来源于其控制的电子电路行业头部企业东山精密 [1] 东山精密业务概况与发展历程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电子电路产品、精密组件、触控显示模组、LED显示器件等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领域 [1] - 公司由袁富根于上世纪80年代创办,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并通过一系列并购发展为全球柔性线路板及印刷电路板市场的重要企业 [1] 东山精密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270.71亿元,同比增长2.28% [2] - 归母净利润12.23亿元,同比增长14.61%;扣非净利润10.71亿元,同比增长6.22% [2] - 第三季度单季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营收101.15亿元,同比增长2.82%,净利润同比下降8.19%至4.65亿元 [2] 公司财务状况与并购活动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度末激增504.53% [2] - 预付款项大幅上升2851.85%,主要因拟以不超过59.35亿元人民币并购索尔思光电 [2] - 收购法国GMD集团的计划也在有序推进中,收购完成后将优化生产基地产能配置,增强全球协同能力 [2] 公司国际化战略与资本市场计划 - 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计划,相关议案已于10月15日获董事会审议通过 [3] - 此举旨在推进国际化战略,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 [3] 软板业务与利润压力 - 第三季度利润下降原因包括泰国新工厂产能转化不足,导致软板业务未能同步带动利润增长 [2] - 并购活动带来的管理费用上升也对利润形成挤压 [2]
津门青商“接力棒”:勾勒天津产业升级与代际传承新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15:44
天津市青年商会领导层交接 - 会长职务由天士力大健康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闫凯境交接给特变电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宏中 [1] 闫凯境任内商会发展 - 商会会员数量从初创的38家发展至200余家 [2] - 首届会员中老一代企业家和企业的接班子女占比45.7% [2] 天士力公司发展路径 - 公司从现代中药起步迈向大健康产业 [2] - 体现了传统优势产业的坚守与升级 [2] 特变电工在天津的投资与发展 - 自2018年以来在天津累计投资近170亿元 [4] - 2023年在滨海新区的干式变压器基地产销规模突破30亿元 [4] - 在武清区建设集国际化、科技创新及全球人才研发高地于一体的天津总部 [4] 新会长的施政纲领 - 计划搭建产学研用对接平台 [4] - 建立“龙头企业+中小微”产业链协作机制 [4] - 实施以京津冀协同和国际化为方向的“三大行动” [4] 商会领袖企业代表的产业方向 - 天士力代表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5] - 特变电工代表天津高端装备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5] 商会的组织架构与规划 - 商会建立“1+16”市区两级组织架构 [2] - 计划将该网络发展为资源流通、产业协同的“毛细血管” [5]
“玻璃大王”曹德旺二子一女,为何选长子曹晖接班?
公司治理变动 - 公司董事长曹德旺辞去董事长职务,但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及部分子公司的董事、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职务 [4] - 公司选举曹晖为新任董事长,并任命其为法定代表人及董事局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曹德旺被委任为终身荣誉董事长 [4] - 此次职务变动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二代”掌门时代,曹德旺正式卸任 [4] 新任董事长背景 - 新任董事长曹晖1970年出生,早年从公司车间底层岗位起步,历任香港分公司总经理、执行董事等职位 [17] - 曹晖在2006年9月至2015年7月担任公司总经理,2015年8月起担任副董事长 [17] - 曹晖曾离开公司独立创业,其创业项目后被公司收购,其接班计划早在2017年已开始酝酿 [17][19] 创始人曹德旺的创业历程 - 曹德旺1946年生于上海,祖籍福建福清,早年经历丰富,曾贩卖烟草、种田、当厨师、卖水果 [9] - 1976年曹德旺进入福清市高山镇异型玻璃厂当采购员,1983年承包该濒临倒闭的玻璃厂并在一年内扭亏为盈 [10] - 1985年曹德旺放弃水表玻璃业务,投入汽车玻璃研发,1987年创立公司,1993年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1] 公司发展历程与市场地位 - 公司从一家小型乡镇企业起步,逐步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产品覆盖通用、宝马、奔驰等国际知名车企 [11] - 2015年公司在美国俄亥俄州投资设厂,其故事被Netflix纪录片《美国工厂》记录,标志着公司从本土企业跃升为跨国巨头 [13] - 曹德旺曾成功预判2008年金融危机,并在2007年通过引入精益培训等措施使生产总成本目标在三年内下降20% [14] 公司近期经营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33.02亿元,同比增长17.62%;实现归母净利润70.64亿元,同比增长28.93% [21] - 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18.55亿元,同比增长18.86%;归母净利润为22.59亿元,同比增长14.09% [21]
冯仑:被蹂躏多了,00后和80后、90后没什么区别
虎嗅· 2025-09-29 08:47
文章核心观点 - 职场态度本质上是个人基于对自身人生期待所做出的选择,主要分为追求稳定“过日子”的95%人群和追求自我实现、勇于挑战的5%人群 [3][5] - 个人对工作的感受和投入程度取决于其生活状态和自我期待,选择“重在参与”或选择“争当冠军”决定了不同的工作强度与态度 [8][9] - 所谓的“00后整顿职场”等现象并非新问题,而是代际文化冲突的短暂表现,其本质是年轻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并最终融入成人规则 [17][19][22] 对工作态度的不同选择 - 95%的人遵循传统生活方式,倾向于按点上下班,对加班和“996”工作制感到不满或负担,因其影响正常生活 [3][4] - 5%的人挑战命运并创造未来,其工作状态往往比“996”更辛苦,例如年长的企业家仍在持续奋斗 [5][6] - 奋斗者和创业者将假期加班和“996”视为基本要求,努力工作是实现自我期待的必要途径而非抱怨的理由 [7][8] 代际差异的实质 - “00后整顿职场”等网络话题存在个案但可能被夸大,其并非普遍状态 [14] - 代际差异话题每隔几年便会重现,如过去对80后、90后的类似讨论,本质是代际文化冲突和短暂的反叛表达 [15][16][18] - 代际传承体现在年轻人通过社会化学会成人规则,随着年龄增长和经历增加,最终会融入三十岁至七十岁成人世界共通的规则体系 [20][21][22]
天九企服董事长兼CEO戈峻:出海、传承、AI是民企破局的三大法宝
搜狐财经· 2025-09-06 17:41
核心观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策经济促进法》实施为民营经济指明方向 民营企业需通过空间、时间、时代三个维度破局 [1] - 天九企服通过平台化模式促进创新企业与传统企业合作 旗下老板云平台注册用户超600万 [1] - 民营企业需从出海、传承、AI三方面突破当前困境 全球化竞争下出海是必选项而非选择题 [7][8] 企业战略布局 - 天九企服国际化战略:在中国香港设立国际总部 整合东欧、西欧、北美办公资源 组织企业家赴东南亚、欧洲、中东等地拓展市场 [8] - 出海落地模式强调资源精准对接 协助企业接洽当地政府机构、商会及产业协会 [8] - AI产业布局三大方向:深化技术场景落地(文旅/教育/康养领域)、构建标准与认证体系、孵化AI创新企业 [10] 行业发展洞察 - 民营企业面临"时代不适应症" 高速增长期思维定式与高质量增长新常态产生碰撞 [5] - 出海需完成三个重构:成本逻辑(从低价到溢价)、竞争壁垒(文化融合替代价格战)、合作模式(组团出海替代单打独斗) [8] - AI产业进入转折点 从后台工具升级为前台创作者 价值在于扩展人类能力边界而非取代人类 [9][10] 企业活动规划 - 举办《戈·局》炉边对话活动 采用去程式化围炉形式促进企业家交流 [4] - 筹备全球首台纯AI机器人文艺晚会 展示AI在艺术创作领域应用能力 [9] - 通过活动体现"AI+产业生态"战略 推动技术注入人文内核 [9][10]
【私募调研记录】凯丰投资调研水晶光电
证券之星· 2025-08-20 08:06
公司战略规划 - 十五五战略规划强调前瞻性布局和风险防控 聘请全球顶尖咨询公司设计框架 内部组建专项小组推进[1] - 管理层调整为代际传承第一阶段 目标建设全球化专业化年轻化团队 林敏卸任董事长但未完全退出 专注于全球化布局代际传承及战略项目推动[1] - 新加坡运营总部和越南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越南二期基地已投产 主要生产盖板和滤光片[1] 业务发展与合作 - 与大客户合作从OEM向ODM进化 涵盖成熟量产 量产爬坡 新产品导入及开发早期阶段[1] - 反射光波导技术取得进展 与行业巨头共同探索 有望成为重要选择[1] - 2026年业务增长点包括外循环量产项目 越南基地贡献 内循环安卓市场和车载业务[1] 人才建设与组织架构 - 人才梯队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 设立领导力学院和工程师学院培养管理干部和技术人才[1] - 李夏云负责具体工作设计及落地 林敏把控大方向及战略规划 两人协同推进公司全局性工作[1] 投资机构背景 - 调研机构凯丰投资为宏观对冲基金管理公司 投资全球大宗商品债券权益类资产及衍生品[2] - 公司管理的多只阳光化基金业绩与规模居国内同类产品前列 荣获2014和2015年度金牛私募管理公司等奖项[2] - 投研团队50余人专注于宏观和产业基本面研究 产业研究覆盖国内外期货市场主要交易品种[2]
新城控股实控人王振华之女收购上市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8-18 15:11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万疆资本以每股0.6189港元收购中国新零售供应链75%股权,总代价2.228亿港元,并提出强制性无条件现金要约收购剩余25%股份 [2] - 收购价比停牌前股价3.5港元折让82.32%,以不足3亿港元控制市值21亿港元的上市公司 [2] - 收购资金来自王凯莉作为"HuaSheng信托"受益人所获分配的权益,未使用外部融资 [3] 目标公司背景 - 公司前身为新加坡建筑公司S&THLDGS,从事建筑服务及物业投资业务,包括土木工程和物业租赁 [4] - 近三个财年总收益持续下滑,分别为6660万、5560万和5550万新加坡元,净亏损分别为150万、100万和80万新加坡元 [4] - 2024年7月原控股股东以1亿港元出售75%股权,每股0.2778港元较停牌前折让78.79%,2025年1月更名为中国新零售供应链 [4] 股价异常波动 - 收购停牌前股价连续3个交易日暴涨近75%,复牌后再度上涨近40% [2][3] - 两次控制权变更均伴随股价大幅波动,显示典型壳公司特征 [4] 收购方背景 - 收购方万疆资本唯一股东及董事为王凯莉,26岁,系新城控股实控人王振华之女、董事长王晓松之妹 [2] - 王凯莉2021年获北京大学文学学士,2023年获悉尼大学策略公共关系硕士,2024年获伦敦大学学院文学硕士 [5] - 2024年10月起担任AstrumApex投资公司董事,负责物色及评估投资机会 [6] 王氏家族资本运作 - 收购资金源自王振华设立的HuaSheng信托,该信托通过Standard Chartered Trust(新加坡)持有新城发展、新城悦服务等核心资产 [8] - 家族通过"境内实体运营+境外资本运作"双轨体系:王晓松掌控地产开发业务,王凯莉布局港股壳资源 [8] - 信托模式实现家族资产离岸配置,规避个人资金来源审查 [8] 关联业务动态 - 王凯莉2025年2月在上海注册成立"米塔集"潮玩公司,6月在常州吾悦广场开设首家潮玩门店 [6] - 新城系拥有三家上市公司:A股新城控股、港股新城发展和新城悦服务 [6]
任正非的异母孩子和谐相处:任的战略与管理智慧远胜宗庆后
新浪财经· 2025-07-16 15:25
家族治理模式对比 - 任正非采用"能力导向型"继承体系,子女根据专业背景分工:孟晚舟掌舵财务体系(20余年财务总监经验),任平负责后勤保障(运营管理专长),姚安娜开拓新业务(互联网背景)[3] - 宗庆后家族依赖传统血缘继承,其子宗馥莉担任品牌公关负责人但核心权力未实现制度化让渡[3] - 任氏家族形成稳定共治格局,宗氏家族在创始人淡出后陷入继承权争议[3] 价值体系构建 - 任正非要求子女从基层历练起步,刻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形成"共患难"价值认同[5] - 任氏家族通过创业史纪录片等强化共同奋斗精神图腾[5] - 宗庆后家族依赖传统孝道伦理维系关系,缺乏对企业经营理念的深度阐述[5] 公共形象管理 - 任正非实施"去家族化"策略:华为官网无家族成员照片,媒体报道严格限定业务范畴[5] - 宗庆后家族私域信息频繁曝光,包括婚礼细节、投资动向等,导致商业与家族边界模糊[5] - 危机应对差异:孟晚舟事件中任氏家族保持专业沉默,宗氏家族成员集体发声[5] 企业治理架构 - 任正非设立核心管理层集体决策机制,与华为"轮值CEO"制度形成共振[5] - 宗庆后延续"帝王式"管理思维,重大决策仍需家长拍板[5] - 任氏家族成员分别领军不同业务板块创新,宗氏体系仍以传统食品饮料为主业[5] 战略格局差异 - 任正非以制度理性消解血缘羁绊,将家族企业转化为现代商业共同体[6] - 宗庆后家族体现工业时代管理思维,面临代际交接中的创新乏力[6] - 任正非实践为破解"富不过三代"提供普适性解决方案[6]
4.3万亿市场交接窗口期:娃哈哈砍福利、李子园断老路,谁将接住接力棒?
36氪· 2025-06-30 16:22
李子园换代与战略调整 - 创始人李国平之子李博胜于2024年底接任总经理,开启二代接班新局面 [1][3] - 公司面临甜牛奶产品结构单一问题,该品类贡献超95%营收,华东区域占比50%以上,导致2021-2024年营收停滞在14.0-14.7亿元区间,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5.6% [4][6] - 新品开发效果有限,2023-2024年推出的无菌灌装果汁等新品营收占比不足3% [9] - 李博胜上任后推动产品健康化升级,2025年推出"6零配方"维生素水及无蔗糖甜牛奶,一季度净利润达6,617万元同比增长16.2% [10] - 渠道端整合电商平台并启动直播业务,同时拓展零食量贩和便利店渠道,形成"电商引流+量贩销售"协同模式 [12] 快消品行业接班潮案例 - 全国超80%民营企业为家族掌控,食品饮料行业未来五年68%头部企业面临接班,涉及4.3万亿市场价值重构 [14] - 康师傅二代接班后推动数字化管理系统,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37.3亿元同比增长19.8% [16] - 娃哈哈宗馥莉改革销售体系并缩短研发周期60%,2024年营收恢复至700亿元,电商渠道占比提升25% [18] 企业战略转型共性 - 产品战略从大单品依赖转向生态矩阵,如李子园拓展维生素水和植物蛋白饮,娃哈哈加码气泡水和咖啡 [20] - 渠道战略从传统经销转向场景渗透,李子园合作零食量贩渠道,旺旺进驻抖音直播 [21] - 决策方式从经验主义转向数据驱动,康师傅MIS系统提升库存周转率30%,李子园通过会员数据分析提升复购率 [22] 行业代际传承影响 - 接班带来管理创新但可能引发内部动荡,如娃哈哈经销商体系调整和老员工抗议 [23] - 新管理层推动战略变革,宗馥莉缩短研发周期,魏氏兄弟促成国际合作,李博胜实施品牌年轻化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