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储一体

搜索文档
长江电力(600900):1H25乌东德来水偏丰,抽蓄持续建设发展
华福证券· 2025-07-10 16: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华福证券维持长江电力“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乌东德水库来水偏丰,三峡水库来水偏枯,境内六座梯级电站总发电量增加,部分电站发电量有不同变化 [3] - 公司通过水风光储推动新能源一体化发展,持续投资建设抽水蓄能项目,全国抽水蓄能建设节奏加快 [4] - 华福证券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1.02、369.81和388.31亿元,对应PE分别为20.9/19.8/18.9倍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动态跟踪 - 2025年上半年乌东德水库来水总量约399.64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偏丰9.01%;三峡水库来水总量约1355.32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偏枯8.39% [3] - 2025年上半年境内六座梯级电站总发电量约1266.56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加5.01%;第二季度总发电量约689.77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加1.63% [3] - 2025年第二季度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电站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16.24%、9.78%、7.86%;三峡、葛洲坝电站发电量同比分别下降12.37%、9.12% [3] 新能源与抽蓄发展 - 2024年公司在多地开工建设抽水蓄能项目和水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基地 [4] - 2025年6月公司同意投资建设江西寻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总投资不超过77.39亿元,资本金占20% [4]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抽水蓄能电站投产总规模达5869万千瓦,核准在建规模约2亿千瓦;预计2025年新增投产规模约800万千瓦,上半年已完成257.5万千瓦,占全年目标70% [4] 财务数据和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78,112|84,492|86,242|89,082|89,638| |增长率|50%|8%|2%|3%|1%| |净利润(百万元)|27,239|32,496|35,102|36,981|38,831| |增长率|28%|19%|8%|5%|5%| |EPS(元/股)|1.11|1.33|1.43|1.51|1.59| |市盈率(P/E)|26.9|22.6|20.9|19.8|18.9| |市净率(P/B)|3.6|3.5|3.2|3.1|2.9| [6] 资产负债表预测(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货币资金|6,555|8,624|8,908|8,964| |应收票据及账款|9,327|8,478|8,757|8,812| |预付账款|87|72|73|72| |存货|642|755|770|757| |流动资产合计|17,190|18,692|19,292|19,393| |长期股权投资|73,319|83,319|93,319|103,319| |固定资产|430,409|414,998|399,576|384,156| |在建工程|9,062|11,062|13,062|15,062| |非流动资产合计|548,882|544,828|540,791|536,843| |资产合计|566,072|563,520|560,083|556,236| |短期借款|69,692|59,775|52,919|45,226| |应付票据及账款|1,611|1,311|1,300|1,245| |流动负债合计|159,556|149,177|142,383|134,596| |长期借款|158,588|148,588|138,588|128,588| |非流动负债合计|184,560|174,560|164,560|154,560| |负债合计|344,116|323,737|306,943|289,156|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10,288|227,215|239,624|252,569| |少数股东权益|11,667|12,568|13,516|14,511| |所有者权益合计|221,956|239,782|253,140|267,080| [12] 利润表预测(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84,492|86,242|89,082|89,638| |营业成本|34,528|35,969|36,669|36,058| |税金及附加|1,968|1,811|1,960|1,972| |销售费用|188|259|267|269| |管理费用|1,562|1,509|1,603|1,613| |研发费用|891|1,466|1,336|1,345| |财务费用|11,131|9,189|8,362|7,603| |信用减值损失|-32|-7|-8|-9| |资产减值损失|-14|-40|-300|-300|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12|-150|-500|-500| |投资收益|5,258|6,784|7,000|7,300| |其他收益|7|7|7|7| |营业利润|39,645|42,639|45,090|47,282| |营业外收入|5|82|84|91| |营业外支出|788|1,100|1,325|1,330| |利润总额|38,862|41,621|43,849|46,043| |所得税|5,932|5,619|5,920|6,216| |净利润|32,930|36,002|37,929|39,827| |少数股东损益|434|900|948|99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2,496|35,102|36,981|38,831| |EPS(按最新股本摊薄)|1.33|1.43|1.51|1.59| [12] 主要财务比率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增长率|8.2%|2.1%|3.3%|0.6%| |增长率 EBIT|11.2%|1.6%|2.8%|2.7%| |归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19.3%|8.0%|5.4%|5.0%| |毛利率|59.1%|58.3%|58.8%|59.8%| |净利率|39.0%|41.7%|42.6%|44.4%| |ROE|14.6%|14.6%|14.6%|14.5%| |ROIC|11.4%|12.0%|12.7%|13.5%| |资产负债率|60.8%|57.4%|54.8%|52.0%| |流动比率|0.1|0.1|0.1|0.1| |速动比率|0.1|0.1|0.1|0.1| |总资产周转率|0.1|0.2|0.2|0.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8|37|35|35| |存货周转天数|6|7|7|8| [12] 现金流量表预测(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59,648|60,387|61,449|62,338| |现金收益|63,737|67,156|68,203|69,278| |存货影响|-55|-113|-15|13| |经营性应收影响|-812|904|19|247| |经营性应付影响|-5,303|-300|-12|-54| |其他影响|2,081|-7,260|-6,746|-7,145| |投资活动现金流|-10,775|-11,277|-11,375|-11,099| |资本支出|-11,191|-7,912|-7,875|-7,900| |股权投资|-1,635|-10,000|-10,000|-10,000| |其他长期资产变化|2,051|6,635|6,500|6,801| |融资活动现金流|-50,194|-47,041|-49,790|-51,183| |借款增加|-17,680|-19,917|-16,857|-17,693| |股利及利息支付|-31,633|-34,492|-35,038|-35,611| |股东融资|147|0|0|0| |其他影响|-1,028|7,368|2,105|2,121| [12] 每股指标预测(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每股收益|1.33|1.43|1.51|1.59| |每股经营现金流|2.44|2.47|2.51|2.55| |每股净资产|8.59|9.29|9.79|10.32| [12] 估值比率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P/E|23|21|20|19| |P/B|3|3|3|3| |EV/EBITDA|19|19|18|18| [12]
瑞能股份光储超充站拿下 “深圳超充” 认证
财富在线· 2025-07-07 17:33
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业现状 - 当前新能源汽车充电环节存在三大难题:30分钟以上的等待时长、高峰时段电网过载风险、火电为主的能源结构与绿色出行的矛盾 [1] - 市场主流充电站完成80%充电需30-60分钟,用户对加油式极速补能需求迫切 [3] - 深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速超30%,传统充电站高峰时段集中负荷多次引发局部电网波动 [3] 瑞能股份光储超充站技术突破 - 公司子公司瑞能时代研发的光储超级充电站获"深圳超充"认证,实现"10分钟充电80%"的硬核性能 [1] - 液冷超充枪技术解决高功率充电散热难题,连续为10辆以上车辆充电后仍保持功率稳定输出 [5] - 自主研发的RP-EMS智能管理系统实时分析电网负荷、光照强度与用户需求,动态调配能量流 [4] 光储一体化能源闭环设计 - 构建光伏-储能-充电三角闭环:光伏发电优先供电,多余电量存入储能柜,光伏不足时储能系统无缝补能 [4] - 储能系统通过峰谷电价套利提升经济性,单柜容量450kWh,0.5C倍率充放电,单站年均降低用电成本约15% [4] - 实现"绿车充绿电"概念落地,同时平抑电网高峰负荷 [4] 模块化设计与行业复制潜力 - 核心设备模块化设计,储能柜、超充堆、充电桩可灵活组合,施工周期压缩近半 [6] - 单站建设成本降低20%,可根据场地调整储能容量,按用户量增减充电枪数量 [6] - 技术方案为深圳"超充之城2.0"提供样本,推动行业从"能用"向"好用"再到"可持续"质变 [6] 公司技术积累与行业地位 - 瑞能股份22年深耕电池检测与储能系统研发,技术积累支撑超充认证突破 [3] - 光储超充站同时满足快速补能与绿色可持续双重需求,解决行业核心矛盾 [3]
光伏行业向“新”突围 ——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侧记
中国化工报· 2025-07-01 09:50
近日,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和智慧能源/储能及电池技术与装备(上海)大会暨展览会 (以下简称"SNEC光伏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记者在展会上了解到,尽管目前光伏市场 仍在底部徘徊,但产业链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实现降本增效,并构建光伏、储能等各环节协 同发展的新格局,推动行业向"新"突围、破局前行。 以创新技术实现降本增效 "双碳"目标驱动下,光储产业正经历深度重构,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降本增效成为各企业共同的选择。 记者在SNEC光伏展现场发现,无论是布局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技术(TOPCon)路线、背 接触电池技术(BC)路线还是异质结技术路线,各企业都在践行此道。比如,在同一尺寸下想方设法 通过结构优化提升组件功率;在材料上尽量采用更新的技术、实现更低的成本。 "这是我们在展会上首次亮相的基于高低温复合钝化背接触技术(HIBC)的700瓦组件,该款组件相比 业内其他同功率700瓦组件,面积小了0.4平方米,功率密度高了34瓦/平方米,彻底打破业内'大尺寸带 来高功率'的固有逻辑。"隆基绿能(601012)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介 绍说。 该公 ...
华电新能(600930):新股覆盖研究
华金证券· 2025-06-29 23: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下周三(7 月 2 日)主板上市公司华电新能询价;公司是中国华电唯一风光电整合平台,业务布局广、项目资源多、装机容量和市占率居行业前列,在建项目丰富,未来装机规模有望提升;募投资金拟投入 4 个项目 [1][4][26][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华电新能 - 主营业务为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新能源项目开发、投资和运营,主要产品是电力;主要资产分布国内 31 个省,截至 2024 年末控股发电项目装机容量 6861.71 万千瓦,其中风电 3202.45 万千瓦,太阳能发电 3659.26 万千瓦 [9] 基本财务状况 - 2022 - 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46.73 亿、295.80 亿、339.68 亿元,YOY 依次为 13.49%、19.89%、14.8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5.22 亿、96.20 亿、88.31 亿元,YOY 依次为 17.49%、12.88%、 - 8.20%;2025Q1 营业收入 96.28 亿元,同比增长 16.19%,归母净利润 29.22 亿元,同比增长 5.89% [10] - 2024 年收入按业务分,风力发电 227.41 亿元(占 66.95%)、太阳能发电 109.39 亿元(占 32.20%)、其他业务 2.88 亿元(占 0.85%);2022 - 2024 年风力发电是首要收入来源,太阳能发电收入及占比持续增长 [10] 行业情况 风力发电市场 - 风力发电污染小、造价降、效益好,是发展快的可再生能源;我国风能资源储量丰富,陆地和近海部分区域平均风功率密度大 [18] - 我国风电行业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经历多阶段发展,2010 年新增装机超 18.9GW 居全球第一;后出现弃风限电和产能过剩,经政策改革 2013 年开始复苏,2013 - 2024 年装机量持续增长 [19] 太阳能发电市场 - 我国太阳能发电行业起步早,技术进步使发电效率升、成本降;太阳能资源储备丰富,多地可开发装机容量可观 [22] - 我国太阳能发电发展晚但在政策和技术驱动下成为全球重要应用市场,2013 年新增装机超德国居首,2013 - 2024 年新增装机连续 10 年全球第一,2024 年底累计装机 886.66GW 居全球首位 [23] 公司亮点 - 是中国华电唯一风光电整合平台,有渠道和政策优势,管理团队经验丰富;业务布局全面,项目资源广,装机容量和市占率居行业前列 [26] - 在建项目丰富,在建工程账面金额上升,截至 2024 年末 20 余项在建工程预计 2025 或 2026 年完工,装机超 1700 万千瓦;实控人获多个清洁能源基地开发权,项目超 130GW 预计 2025 年起开工,公司未来装机规模或提升 [2][27] 募投项目投入 - 风光大基地项目:布局新疆、黄河上游等清洁能源基地,平均资本金净利润率 9.39%,平均投资回收期(税后)12.67 年 [28] - 就地消纳负荷中心项目:在中东部开发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探索光伏融合,平均资本金净利润率 11.24%,平均投资回收期(税后)13.00 年 [28][29] - 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发展项目:在甘肃、贵州等地布局风光配储,平均资本金净利润率 11.30%,平均投资回收期(税后)12.86 年 [34] - 绿色生态文明协同发展项目:融入生态概念,发展新能源发电与生态恢复一体模式,平均资本金净利润率 9.86%,平均投资回收期(税后)12.80 年 [34] 同行业上市公司指标对比 - 2024 年公司营收 339.68 亿元,同比增 14.83%,归母净利润 88.31 亿元,同比减 8.20%;预计 2025 年 1 - 6 月主营业务收入 189.50 - 210.0 亿元,同比增 9.84% - 21.72%,归母净利润 57.6 - 66.9 亿元,同比变动 - 7.19% - 7.79%,扣非归母净利润 57.0 - 66.40 亿元,同比变动 - 7.18% - 8.13% [30] - 选取节能风电、太阳能、三峡能源、龙源电力为可比公司,2024 年可比公司平均收入规模 194.63 亿元、平均 PE - TTM 17.98X、销售毛利率 46.35%;公司营收规模处同业中高位,销售毛利率与同业平均相当 [5][31]
东方日升:已规模化应用AGV机器人产线并降低50%物流成本
全景网· 2025-06-27 13:43
公司业务布局与产能优势 - 公司在光伏产业成本优化背景下实现机器人产线规模化升级,引入220台AGV实现物料搬运自动化并结合云系统降低50%物流成本 [1] - 已形成分布式场景全覆盖产品矩阵,包括昇顶屋面系统、昇达光伏车棚等BIPV产品及"组件+逆变器+储能+智慧能源管理"光储全场景解决方案 [1] - 产品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及地区,生产基地遍布多个关键区域,规模化产能为市场供应提供稳定保障并巩固市场份额优势 [1] 技术创新与产品竞争力 - 自2018年起专注异质结(HJT)技术研发,成为行业首家量产采用0BB、超薄硅片、低银含金属化浆料和昇连接无应力互联技术的企业 [2] - 推出异质结伏曦Pro组件,量产功率达730Wp+,效率23 5%+,功率温度系数绝对值-0 24%/℃,双面率90%±5%,发电量增益较其他n型组件高3%以上 [2] - 超低碳210HJT伏曦系列采用低温双面钝化接触、昇连接无应力互联、双面微晶技术及210半片薄硅片、低银含浆料等材料 [2] - 通过昇连接无应力互联、薄硅片、低银含浆料等降本手段控制成本,使伏曦系列度电成本具备较大优势 [3] 光储协同与未来战略 - 储能业务聚焦工商业及大型项目储能系统集成,未来将深度融合光伏与储能资源构建"光储协同"一体化解决方案 [3] - 持续投入新技术研发提升组件产能和销售规模,通过规模化、一体化提高主营业务利润率,并增强产品内在价值与品牌效应 [3] 行业地位 - 根据伍德麦肯兹报告,公司位列2025年全球太阳能组件制造商排名第八位 [4]
曹仁贤“掰腕”曾毓群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21:03
公司发展历程 -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1968年生于福建宁德,17岁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后获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师从电池领域泰斗陈立泉,31岁创立ATL,2011年二次创业成立宁德时代 [1][3] - 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1968年生于浙江杭州,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1997年卸下合工大教师身份创办阳光电源 [3][4] - 两家公司均经历行业周期性波动后成为各自领域冠军,阳光电源2024年营收778.6亿元(+7.8%),净利润110.4亿元(+16.9%),宁德时代2024年营收3620亿元,净利润507亿元(+15%) [4][5] 市场地位 - 截至2024年6月20日,阳光电源总市值1298亿元,稳坐光伏第一股位置,宁德时代总市值10954亿元,领先其他锂电池企业 [5] - 阳光电源2024年储能系统发货量28GWh,营收249.6亿元,毛利率36.7%,成为重要利润增长极 [12] - 宁德时代2024年储能电池系统营收573亿元 [4] 合作关系演变 - 2022年2月曹仁贤率队访问宁德时代总部,9月签订合作协议,2022-2023年为双方"蜜月期",阳光电源需要宁德时代电芯,宁德时代依赖阳光电源渠道和PCS技术 [6][7][8] - 2023年阳光电源中标中东7.8GWh储能项目时弃用宁德时代电芯,转而选择中创新航 [9] - 宁德时代2024年发布"天恒"储能系统,直接与集成商竞争,并增资先阳新能源(后更名时代天源)补齐交流侧短板 [9][10] 技术路线竞争 - 阳光电源2025年推出搭载684Ah电芯的储能集装箱系统,采用叠片技术,强调"发布即可售" [14][15] - 宁德时代主张587Ah电芯,认为盲目追求大容量可能牺牲安全性,强调规模量产能力 [15][16] - 二线电池厂如欣旺达、楚能新能源、瑞浦兰钧等成为阳光电源潜在供应商,行业出现"去宁化"趋势 [15][16] 行业趋势 - 储能行业从专业化分工向垂直一体化发展,供应链安全成为关键考量 [10] - 电芯尺寸之争(587Ah vs 684Ah)背后是储能供应链生态重塑,市场将最终决定主导技术路线 [15][16] - 宁德时代仍保持供给能力优势,头部集成商认可其稳定交付能力但认为价格较高 [16]
海泰新能王用:户用储能产品正向“家用化”“家电化”趋势发展 | 对话能源大咖
华夏时报· 2025-06-17 07:46
行业趋势 - 光储一体化渐成趋势,光伏企业向储能领域延伸以保障利润 [3] - 储能行业在电芯和智能运维方面发力,电芯趋向安全性、经济性更好的产品,运维主动拥抱AI [3] - 户用储能市场朝着更智能、更便捷的方向发展,产品变得更"家用化"和"家电化" [5][6] - 户用储能安装方式趋向一体化、即插即用,材料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系统注重智能化和兼容能力 [6]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推出5MWh储能集装箱,满足发电侧和电网侧需求,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低初始投资成本 [4] - 产品配备高性能BMS电池管理系统和消防安全系统,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 [4] - 户用储能系统在安全、效率和安装友好度方面做了优化,实现"装得下、用得起、放得安心" [6] - 公司产品带有负载跟踪、备用电源、调峰等功能,效率高、灵活性强 [8] 市场与销售 - 国内储能市场集中在集装箱式储能和工商业储能,海外市场以户用储能为主 [7] - 公司海外业务集中在欧洲、南美等地,部分项目已实现交付 [7] - 海外市场认证是硬门槛,需通过CE、IEC、UL等严苛认证 [7] 业务协同 - 公司从光伏组件制造起步,光伏与储能业务协同发展 [8] - 储能业务核心作用是储存光伏"富余电",提高电力利用率和系统稳定性 [8] - 光储协同提升用电经济性和稳定性,帮助用户应对电价波动、提高用能效率 [8]
天合光能增资8.07亿元 储能业务有望大幅提升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6 09:27
公司增资与股权变动 - 天合光能及关联方拟对控股子公司天合储能增资8.07亿元,其中天合光能出资5.27亿元,增资后持股比例由53.38%增至58.72% [1] - 这是公司近两年内第三次对储能业务进行大规模增资,前两次合计金额达16亿元,本次增资完成后累计增资金额将达24亿元 [2] 储能业务战略布局 - 公司将储能业务定位为继光伏组件之后的第二增长引擎,全面发力储能领域 [1][2] - 储能板块2024年实现出货量4.3GWh,同比增长100%以上,2025年出货量目标保持100%以上增长(8-10GWh) [1] - 已在中国、欧洲、北美建立三大系统集成中心,销售覆盖全球六大市场 [1] 产品与技术发展 - 2024年发布新一代柔性液冷电池舱Elementa金刚2、Elementa 2 Elevate及Nexeos家庭储能解决方案 [2] - 2025年发布Elementa金刚3系列储能系统,搭载587Ah大容量储能专用电芯,6MWh系统满足差异化场景 [3] - 形成"万次循环"液冷储能系统、户用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三大产品线 [3] - 是行业内最早实现5MWh储能系统量产出货的企业之一 [2] 市场与产能规划 - 增资资金将用于扩大产能规模、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和完善全球营销网络建设 [2] - 海外高端市场储能出货量有较大发展,系统集成能力贯穿研发、生产和交付全环节 [1]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光伏行业自6月1日起迎来全面市场化交易新变革,电力系统改革将通过市场化机制释放储能价值 [1] - 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储能价值逐步显现 [1] 光储协同战略 - 公司推动储能、光伏与多种新场景应用融合,构建绿色算力、绿电制氢氨醇、智能微网等全面解决方案 [4] - 强调光储一体化协同和智慧能源管理对能源稳定性的重要性 [4]
产业周跟踪:SNEC聚焦新技术,国家能源局组织氢能试点
华福证券· 2025-06-15 21: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锂电板块车市反内卷举措逐步落地,5月新能源车出口渗透率同比大增17pct [2] - 光伏板块十八届SNEC光伏展收官,各大头部公司发布新品,新技术表现亮眼,预计“发电曲线与电价曲线的匹配度”以及“投资风险的可控度”将成为新的价值标尺 [3] - 风电板块英国第七轮海风CfD预计8月启动,国内深远海示范项目逐步启动 [3] - 储能板块5月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200%,光储一体化大势渐成 [4] - 电力设备板块全力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疆电入渝”首批电源项目投产 [4] - 工控及机器人板块5月PMI有所回升,安川电机亮相华南工博会,地瓜机器人发布RDK S100,鹿明机器人LUS2刷新人形机器人性能极限 [4] - 氢能板块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氢能试点工作,河南省加快清洁氢应用步伐 [4] 各目录总结 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板块观点 - 车市反内卷举措逐步落地,多家车企宣布压缩账期,如广汽、比亚迪、长安等 [10] - 5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同环比高增,出口渗透率同比大增17pct,5月全国乘用车零售193.2万辆,同比增长13.3%,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21.6万辆,同比增长33.0%,零售102.1万辆,同比增长28.2%,出口20.0万辆,同比增长80.9% [11] - 投资建议关注成本曲线有优势、快充高压密技术领先、受益于排产景气有价格弹性、新技术渗透率提升具备细分贝塔的企业 [12][13][16] 新能源发电板块观点 光伏板块观点 - 十八届SNEC光伏展各大公司发布新品,如隆基、爱旭、天合等,BC、钙钛矿新品关注度高,TOPCon聚焦性能提升和多场景应用 [20][21] - 预计伴随电价市场化机制深化,“发电曲线与电价曲线的匹配度”以及“投资风险的可控度”将成新价值标尺 [22] - 光伏产业链边际变化,硅料价格下降,硅片价格下跌、供应过剩,电池片价格有差异,组件价格平稳、后期预期走弱,逆变器价格稳定,高纯石英砂价格下降,胶膜价格暂稳、排产下降,玻璃价格下降、后期或减产 [23][26][27] - 投资建议关注受益供给侧改革、需求爆发、具备价格弹性、穿越周期、受益新技术放量、有望受益主产业链价格回升的企业 [28][29] 风电板块观点 - 英国第七轮海风CfD预计8月启动,约8.5GW海风项目符合参拍资格,欧洲海风未来有望较快增长 [32][33] - 浙江深远海海风示范项目公布风机中标结果,意味着国内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将启动 [34] - 本周风电产业链主要原材料价格有变化,废钢价格上涨,10mm造船板、齿轮钢、铸造生铁价格下降 [35] - 投资建议关注短期业绩有望兑现和中长期增速较好的海风产业链、风机招标价格回暖盈利水平有望回升的龙头整机企业、受益于涨价逻辑和原材料价格下降的零部件企业 [36] 储能板块观点 - 5月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200%,新增投运6.32GW/15.85GWh,同比+193%/+228%,电网侧独立储能主导,同比增速超200% [39][40] - 短期531新能源抢装或激励装机,长期储能经济性困局未突破,用户侧盈利模式单一、收益不确定性增加 [41] - SNEC展光储一体化大势渐成,呈现储能产品进入构网时代、交直流一体解决方案推出、AI+能源被提及、综合能源一体化服务为发展方向等趋势 [42][45] - 投资建议关注优质储能集成标的、价高利优的户储企业、优质储能运营商、受益光储放量的逆变器环节、盈利回升的储能电芯环节、其他相关企业 [46] 电力设备板块观点 - 国家电网全力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制定24项重点措施,迎峰度夏前将按期投产140项度夏重点工程 [49] - “疆电入渝”首批电源项目投产,预计今年12月除光热外全部机组投产发电,每年将有360亿千瓦时绿电直送川渝 [51] - 投资建议看好出海、电改、数字配网三条投资方向,关注相关企业及充电桩相关标的 [56] 工控及机器人板块观点 - 5月PMI有所回升,制造业市场需求景气度回升,安川电机亮相华南工博会 [59] - 地瓜机器人发布RDK S100,为碎片化场景提供通用化解决方案,鹿明机器人LUS2刷新人形机器人性能极限,开辟更多应用场景 [60] - 投资建议关注工控和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工控关注离散自动化、流程自动化等龙头,人形机器人关注华为链、T链等相关企业 [61][63] 氢能板块观点 - 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氢能试点工作,重庆市推动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发展 [65] - 河南省加快清洁氢应用步伐,12家氢能企业展示产品成果,彰显中国企业在制氢核心技术与系统集成方面的突破 [66] - 投资建议关注绿氢主线和燃料电池主线相关企业 [67]
直击上海光伏展:BC技术风靡行业,储能企业势头强劲
华夏时报· 2025-06-14 09:44
展会概况 - 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在上海举办,现场人头攒动、非常火爆 [1] - 储能企业"存在感"显著提升,占比非常大,光储一体化趋势愈发明显 [1] - 展馆分布:前三个展馆以光伏生产设备、材料和支架系统为主,4至8馆1H展区汇聚逆变器、电源、储能装备及系统企业,5至8馆2H展区云集光伏电池、组件、系统集成企业 [1] 技术路线 - BC技术产品成为展会第一大看点,TCL中环、晶澳科技、中来股份、腾晖光伏、通威股份等行业巨头纷纷亮出BC技术产品,但多数企业尚处于技术储备或量产筹备阶段 [2] - TCL中环员工透露公司三季度量产BC产品,目前仅隆基绿能、爱旭股份和TCL中环三家能真正量产,BC产线投资是TOPCon的1.5倍,设备增加且工艺更复杂 [2] - TOPCon仍为主流产品,2023年PERC产品占主流,预估PERC产品生命周期到2027年,但因技术迭代加速被提前淘汰,TOPCon产品仅做一年多就面临BC技术冲击 [2] - 腾晖光伏工作人员表示公司BC产品本月可量产,同时布局异质结、TOPCon和BC技术,主流仍是TOPCon因成本更低,全球市场TOPCon占比超70%,异质结约10%,BC主要用于对价格不敏感地区如北欧和西欧国家屋顶 [3] - 多数厂家组件产品最高功率达700W以上,隆基绿能BC电池组件效率突破26%,晶科能源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34.22%,正泰新能组件产品升级到TOPCon5.0 [3] 特色产品 - 光伏瓦和柔性组件成为展会第二大看点,正泰安能、天合光能和固德威等企业展示光伏瓦产品 [4] - 正泰安能光伏瓦美观且能更好融入建筑风格,天合光能推出天能瓦4.0最高功率720W,主打国内江浙沪和广东市场,别墅场景用户选择较多 [4] - 固德威光伏瓦采用结构导水设计不会漏水,主要用于高端市场,价格是传统组件10倍但增量成本为传统组件两倍 [4] - 中来股份展出轻质柔性组件可用于弯曲屋顶、户外露营等场景,价格是普通组件1.5倍 [5] - 多家厂商推出防积灰组件,大恒能源推出全面屏和侧面开槽组件,正面无边框且安装无需垫片 [5] 光储一体化 - 光储一体化趋势显著成为展会第三大看点,东方日升携光储全场景解决方案亮相,针对户用、工商业、大型电站等细分领域定制差异化方案 [6] - 海泰新能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很多企业推出光储一体化产品和方案,以前更偏重展示光伏领域产品 [6] - 中润光能工作人员表示组件一直在亏钱,公司开发储能业务以实现多元化,苏州古顶工作人员称光伏行业竞争激烈,配套销售储能产品可提升利润 [6] - 南都电源人员指出光伏企业进入储能领域加剧市场竞争,储能利润已很低,去年下半年销量上涨但价格下降,企业仅能保持持平 [7] - 储能价格去年和前年比下降较多,国外储能增长快于国内,南都电源海内外业务各占一半,欧美市场较多,东南亚和非洲等欠发达地区开始起量 [7] - 星星充电人员表示储能市场参与者太多,价格卷到4毛8一度电,5毛以下有风险,内卷集中在电芯和智能管理方面,通过AI预测和管理 [7] 海外市场 - 国内光伏市场内卷导致组件企业大多不赚钱,不少企业转向海外市场掘金 [8] - 苏州古顶工作人员坦言国内订单很少市场饱和,国外市场发展较好,产品主要卖往日本、非洲、欧洲等地区,国外订单占比60%且能盈利,国内仅保本 [8] - 通威工作人员表示今年海外出货量可观且盈利,中来股份组件业务在海外市场有增量,主要聚焦欧洲和中东 [9] - TCL中环员工透露美国市场盈利能力强,中东非表现一般,印度盈利较差,国外以价格竞争为主但部分企业依靠长期合作客户资源 [10] - 硅片领域TCL中环出货量行业领先,预估今年行业仍较难因产能未出清,去年企业亏本卖产品,今年报价更理性即使不赚钱也不再亏钱 [10] - 逆变器海外发展迅猛,固德威员工表示逆变器海外发展快,华为人员称海外户用光伏发电应用场景多如欧洲、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 [11] - 科华数能推动储能逆变器出海,中东欧为主,中东、东南亚、美国等市场也在推进,锦浪科技人员表示国外储能需求多混逆安装更多 [11] - 光伏玻璃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安彩高科人员透露大部分企业处在盈亏边缘,行业内卷严重比着降价,到期小炉子已停 [11] - 光伏支架企业迈贝特人员表示支架技术含量不高,主要材料为钢材和铝材,利润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且价格波动较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