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回购

搜索文档
华尔街到陆家嘴精选丨非农强劲 美股再创新高 降息预期降低;华尔街大行开启分红回购盛宴 高盛等多股创新高!软件巨头恢复对华EDA软件出口 股价大涨!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04 09:38
美国6月非农数据 - 美国6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4.7万人 高于预期10.6万人和前值13.9万人 为连续第四个月高于预期值 [1] - 美国6月失业率意外降至4.1% 低于预期4.3%和前值4.2% [1] - 非农就业报告公布后 利率期货交易员放弃了对7月美联储降息的押注 市场对下次美联储降息的概率约为80% 低于非农就业报告公布前的98% [1] - 6月非农高于预期的14.7万人主要来自地方政府部门 但私人部门就业7.4万人明显低于平均值 [1] - 各期限国债收益率上升4-9基点 美联储降息预期降低 [1] - 美国非农、失业率等数据超预期 说明劳动力市场具备较强韧性 也使美联储的降息时点又往后拖延 [1] 日本薪资谈判 - 日本2025财年工资谈判结束 平均涨幅5.25% 创34年新高 小型企业工资增长4.65% 与大型企业差距缩小 [2] - 工资上涨反映劳动力市场紧张 为日本央行加息提供支撑 但持续的通胀压力也抑制消费 逐渐侵蚀企业利润率 并限制企业提高工资的能力 [2] - 全球投资者减少日元多头仓位 因日本央行谨慎、贸易战及持有成本高 [2] - 2025财年日本平均工资涨幅创下34年来最大涨幅 高于2024年的5.1%和2023年的3.58% [2] - 稳定工资年涨幅成为新动力 制造业企业信心超预期 资本开支强劲 但日本小企业动力不足 [2] - 日本工资增长将推动消费支出 进一步支撑经济复苏进程 [2] 华尔街大行分红回购 - 美联储压力测试结果显示 所有22家银行通过测试 各银行平均一级资本比率为11.6% 远高于4.5%的监管要求 [3] - 多家大型银行周二宣布提高股息并启动股票回购计划 高盛、富国银行、花旗集团和道富银行分别上调33%、13%、13%和11% [3] - 花旗已回购37.5亿美元股票 超预期 [3] - 美联储压力测试显示 高盛在经济冲击下预计损失仅3亿美元 远低于去年的180亿美元 [3] - 高盛季度分红提高33%至每股4美元 最低资本要求比例降至10.9% [3] - 美股银行股隔夜集体上涨 高盛涨超1% 花旗涨近2.2% 摩根大通涨超1.7% 摩根士丹利涨近1% 美银涨超0.4% 富国银行涨1.4% 均继续刷新历史新高 [3] - 高盛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市值突破2200亿美元 [4] - 美联储银行压力测试结束 监管转向"宽松、波动小、透明" 大型银行释放资本总额有望突破2000亿美元 [4] 美国取消芯片设计软件出口限制 - 美国商务部已通知全球三大芯片设计软件供应商——新思科技、楷登电子和西门子 此前要求其在华业务必须申请政府许可的规定现已撤销 [5] - 西门子表示已全面恢复中国客户对其软件和技术的访问权限 新思科技与楷登电子称正在逐步重启相关服务 [5] - 全球EDA行业主要由新思科技、楷登电子和西门子EDA垄断 三者合计市场份额达75% [5] - 新思科技、楷登电子和西门子在中国EDA市场占有82%的市场份额 [5] - 隔夜楷登电子涨5.1% 新思科技涨4.9% 两公司总市值突破1700亿美元 [5] OpenAI与甲骨文合作 - OpenAI已同意从甲骨文公司的数据中心租用大量计算能力 总计约4.5吉瓦的数据中心电力 [6] - 甲骨文已在得州阿比林建设了一座大型数据中心 并计划与合作伙伴在全美多个州新建数据中心 [6] - 甲骨文宣布签订了一份价值300亿美元的云计算合约 OpenAI与甲骨文达成的最新协议至少构成上述合同的一部分 [6] - 甲骨文股价隔夜收涨超3% 报收237.03美元 再创新高 [6] - 甲骨文市值再创新高 达6658亿美元 [6] - 甲骨文为满足OpenAI算力需求 计划新建数据中心 拓展云计算业务 营收支出双增 [7]
美的方洪波最新发声!信息量很大
中国基金报· 2025-06-01 00:08
股东大会概况 - 美的集团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在佛山总部举行 现场有上百名机构投资者、中小股东和媒体参与 [1] - 公司高管与投资者进行了约一个小时的交流互动 主要回应了分红回购、家电业务增长、小米竞争、医疗板块策略等问题 [1][4] 财务与审计 - 公司坚持续聘普华永道 财务总监钟铮给出三点理由:深圳所服务能力优秀、审计质量受监管认可、具备"A+H"服务能力 [6] - 公司账上现金充沛 每年增加近400亿元 资本开支较少 未来将进一步提高分红和回购比例 [6] - 2024年派息比例显著提升 公司承诺在现有高分红基础上继续提升派息比例 [6] 家电业务战略 - 公司董事长方洪波直言美的没有形成护城河 家电行业是存量市场 增长空间有限 [7] - 公司采取to B和to C双曲线战略 通过国内高端化、海外扩张减缓家电业务下滑 同时培育to B新曲线 [7] - 国内家电市场集中度提升 美的最近三个月市场份额增长 海外市场规模近4万亿元 公司目前海外收入不到2000亿元 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7] - 全球主要家电玩家包括西门子、博世、惠而浦、LG、三星以及中国的海尔、海信和美的 [7] 行业竞争分析 - 方洪波认为家电行业高度竞争、门槛低、效率提升空间有限 新进入者如小米战略上已输 [8] - 行业经历多轮价格战 新玩家进入只能通过消耗战竞争 难以诞生伟大企业或高科技企业 [8][9] 医疗板块发展 - 万东医疗聚焦影像诊断设备(DR、CT、MR、超声) 未来可能成立医疗事业部并补充业务结构 [9] - 公司坚定投入医疗板块 看好国产替代逻辑 目标成为国内500亿元规模的医疗设备企业 目前最大竞争对手迈瑞规模约300多亿元 [9] 公司市值 - 截至5月30日 美的集团A股市值为6071亿元 [9]
2024年全市场上市公司营收72万亿元 出口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环球网· 2025-05-09 14:08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5月8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中国上市公司2024年经营业绩报告。根据报告,截至5月 7日,除公告延迟披露公司外,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共5412家上市公司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 不仅如此,2024年上市公司出口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实现境外收入9.44万亿元,增长7.97%,占营收比重较上 年提高1.06个百分点。出口结构持续优化,产品"含新量"进一步提升,电气、电子及通讯,专用、通用及交通运 输设备行业贡献境外收入4.42万亿元,增速10.13%,所占份额达46.87%。 值得一提的是,在政策引导下,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意识进一步提升,分红与回购规模屡创新高,有效提振市场 信心。全市场已有3751家上市公司公布或实施2024年经营年度现金分红方案,分红总额近2.4万亿元,创历史新 高。全市场265家公司现金分红金额超十亿,33家公司超百亿。年内实施季度或半年度分红的公司1013家,较上年 实现大幅增长。 且2024年,上市公司新增发布集中竞价交易回购计划1564单,新增拟回购金额2274亿元,14家公司拟回购金额超 十亿。目前实际完成回购金额1408亿元。 此外,2025年一季报数 ...
吉祥航空(603885):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5Q1盈利符合预期,分红回购彰显信心
浙商证券· 2025-05-04 23: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长期行业供给受限较持久,需求有望稳健增长,供需关系逆转在即,吉祥航空高利润弹性可期,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17.6、23.1亿元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21亿元,同比+10%,归母净利润9.1亿元,同比+18%;24Q4营业收入46亿元,同比+9%,归母净利润 - 3.6亿元,同比减亏约0.3亿元;25Q1营业收入57亿元,同比+0.05%,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 - 8% [1] 经营端 - 2024年飞机日利用率11.5小时,同比增加约1.2小时;ASK、RPK同比分别+17.3%、+19.9%,客座率84.6%,同比23年+1.8pct,同比19年 - 0.6pct;国内航线ASK同比+2.5%,客座率87.1%,同比+2.7pct;国际航线ASK同比+141.1%,客座率76.0%,同比+5.7pct;地区航线ASK同比+11.2%,客座率82.8%,同比+4.0pct [2] - 24Q4公司ASK同比+15%,客座率83.6%,同比23年+0.6pct,同比19年+0.5pct;25Q1公司ASK同比+7%,客座率84.1%,同比24年 - 1.4pct,同比19年 - 1.2pct [2] - 截至2024年末机队规模127架,全年净增10架;预计25 - 27年客机规模增速分别为2.4%、6.2%、4.3% [2] 收益分析 - 收入端:24年单位ASK收入0.394元,同比 - 6%,单位RPK收入0.466元,同比 - 8%;24Q4单位ASK收入0.339元,同比 - 5%,单位RPK收入0.406元,同比 - 6%;25Q1单位ASK收入0.392元,同比 - 6%,单位RPK收入0.466元,同比 - 5%;24年取得营业外收入约1亿元,主要为飞机营运补偿 [3] - 成本端:24年单位ASK成本0.339元,同比 - 6%,其中单位航油成本约0.123元,同比 - 7%,单位非油成本0.216元,同比 - 5%;25Q1单位ASK成本0.340元,同比 - 1% [3] - 费用端:2024年公司单位销售费用、单位管理费用同比分别 - 5%、 - 16%;财务费用14.6亿元,同比减少0.4亿元,其中汇兑净损失1.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25Q1财务费用2.9亿元,同比 - 0.7亿元;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使人民币升值1%,公司将增加净利润4484万元,美元敞口较24年中报口径有所缩窄 [4] 分红与回购 - 2024年公司拟每股派息0.19元,对应现金分红比例45%;计划将已回购的1500万股股份进行注销,占当前总股本的0.68% [5]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2095|23117|24200|25735| |(+/-) (%)|10%|5%|5%|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14|1321|1756|2307| |(+/-) (%)|18%|45%|33%|31%| |每股收益(元)|0.42|0.60|0.80|1.05| |P/E|29.82|20.63|15.53|11.82|[13]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了2024 - 2027E年公司各项财务指标的预测情况,如流动资产、现金、营业成本、经营活动现金流等 [14] - 主要财务比率方面,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在2024 - 2027E年有不同表现,如营业收入增长率、毛利率、资产负债率等 [14]
2024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再创新高
快讯· 2025-05-02 10:31
在新"国九条"大力推动分红背景下,2024年分红回购再创新高,回报投资者力度持续加大。具体来看, 2024年3472家沪深上市公司宣告年报现金分红,金额合计1.66万亿元。叠加前期中期分红,2024财年分 红金额合计2.39 万亿元,同比增长7.2%,沪深300股息率3.59%,均创历史新高。国有企业继续发挥分 红主力军作用。此外,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积极性也进一步提升,2024年共披露1470单回购计划,金额合 计2123 亿元,分别是2023年的2.1倍和1.5倍。(央视新闻) ...
华图山鼎:公考培训线下新龙头业绩靓丽,股权激励25年扣非净利目标3.2亿
天风证券· 2025-04-30 17: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上次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4年非学历培训营收规模可观,25Q1业绩增长良好,分红回购彰显诚意,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提振信心,有望提高市场占有率,建议积极关注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业绩情况 - 全年表观营收28亿,同比增长1046%,归母5299万同比扭亏,扣非2445万同比扭亏 [1] - 非学历培训营收27.91亿,面授占比94%,净利润7665万,毛利率54%,净利率2.7%,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27%/16%/7%,收取培训费34亿 [1] - 年末非学历培训业务合同负债7.78亿,分段付费课程对应出成绩后可补收金额上限为4.48亿 [1]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情况 - 营收8.3亿,同比增长19%,归母1.21亿,同比增长67%,扣非1.18亿,同比增长107% [2] - 毛利率61%,同比增加6pct,归母净利率15%,同比增加4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23%/14%/4%,同比变化-2/-6/+3pct [2] - 一季度末合同负债8.34亿,同比增长53%,预计后续收入增长积极 [2] 分红回购情况 - 分红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5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1.8股,以未分配利润每10股送2.2股红股,分红率68% [3] - 回购拟以集中竞价回购2.25亿 - 4.5亿,价格上限127.91元/股,预计回购176万股 - 352万股,占总股本的1.25% - 2.5%,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3] 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情况 - 拟授予不超过272万股,占总股本的1.94%,受让价格45.91元/股,股权激励首次授予对象270人,员工持股计划总人数不超过275人,其中高管13人 [4] - 业绩考核目标25/26年扣非归母净利目标值3.2亿/4.0亿,对应同比增长1209%/25%;触发值2.56亿/3.2亿,对应同比增长947%/25%,解锁条件按实际达成情况分档 [4] 投资建议 - 截止24年末培训学员超33万人次,已覆盖300多个地市和600多个县区,辐射超1000家学习网点,围绕学员需求打造产品,有望提高市场占有率 [4] - 按25 - 26年激励目标值扣非净利计算,对应PE为42/33倍,建议积极关注 [4]
炼化巨头荣盛石化净利下跌近4成创9年新低,董事长分红近4亿元| 财报异动透视镜
华夏时报· 2025-04-28 11:28
图为荣盛石化生产基地 但是投入并未体现在业绩上,2022—2024年,公司营收持续增长,分别为2890.95亿元、3251.12亿元和3264.75亿 元;净利润则大幅下降,分别为33.41亿元、11.58亿元和7.24亿元,降幅分别为74.76%、65.33%和37.44%。 上述董秘办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公司近几年业绩下滑,主要原因是产品价格下降。虽然近几年原油 价格高位震荡回落,但是原油一方面是公司原材料,另一方面又对公司产品价格形成支撑,所以无法直接判断是 利空还是利好。 财报显示,近几年荣盛石化产品毛利率下降明显。其中,炼油产品和化工产品毛利率从2021年的37.67%和37.78% 下降至2024年的17.57%和13.60%。PTA则已经连续3年亏损,聚酯化纤薄膜毛利率也从2021年的7.87%下降至2024 年的1.68%。 而产能扩张的问题却开始显现,由于产品价格下降,毛利率降低,荣盛石化账上的存货也计提减值,2024年财报 显示,公司资产减值损失1.64亿元,全部是存货跌价损失。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何一华 李未来 北京报道 民营炼化巨头荣 ...
瑞达期货股指期货全景日报-20250415
瑞达期货· 2025-04-15 17: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股主要指数多数下跌,三大指数早盘窄幅震荡,大盘蓝筹强于中小盘,沪深两市成交额大幅回落,板块多数下跌,国防军工板块领跌,美容护理板块涨幅居前 [2] - 关税扰动影响退去后,权益市场将重新聚焦国内,投资者或继续持有多头头寸等待政策利好,上市公司分红和回购稳定市场、吸引投资者,经济基本面向好支撑市场,股指后续仍有望进一步走高,单边建议轻仓逢低买入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盘面 - IF主力合约(2506)最新3690.4,环比-8.6;IH主力合约(2506)最新2608.8,环比-1.2;IC主力合约(2506)最新5415.6,环比-30.6;IM主力合约(2506)最新5680.4,环比-21.6 [2] - IF-IH当月合约价差1116.2,环比-4.0;IC-IF当月合约价差1835.6,环比-6.2;IM-IC当月合约价差308.0,环比+13.0 [2] - IF当季-当月-54.0,环比-5.8;IH当季-当月-19.4,环比-3.2;IC当季-当月-164.4,环比-17.0;IM当季-当月-207.6,环比-20.8 [2] 期货持仓头寸 - IF前20名净持仓-34,602.00,环比-2676.0;IH前20名净持仓-13,880.00,环比-771.0;IC前20名净持仓-8,830.00,环比-135.0;IM前20名净持仓-30,771.00,环比-3303.0 [2] 现货价格 - 沪深300最新3761.23,环比+2.1;上证50最新2634.59,环比+6.4;中证500最新5602.53,环比-24.6;中证1000 A股成交额(日,亿元)5914.03,环比-24.5 [2] 市场情绪 - 北向成交合计(前一交易日,亿元)1636.47,环比-242.26;逆回购(到期量,操作量,亿元)-1674.0,环比+1645.0 [2] - 主力资金(昨日,今日,亿元)+12.95,环比-253.02;MLF(续作量,净投放,亿元)0,环比-1000 [2] - 上涨股票比例(日,%)44.72,环比-39.46;Shibor(日,%)1.701,环比+0.057 [2] Wind市场强弱分析 - 全部A股4.60,环比-3.20;技术面4.50,环比-3.90;资金面4.70,环比-2.40 [2] 行业消息 - 2025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7万亿元;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1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07万亿元,同比增长11.5%;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 [2] - 2025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同比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同比下降6% [2] - 截至2025年4月14日,101家沪市公司对外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含预告、快报),报喜比例超九成,超四成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将同比翻倍 [2] 重点关注 - 4月16日9:30关注中国一季度GDP、3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房地产数据 [3] - 4月16日20:30关注美国3月零售销售、核心零售销售 [3] - 4月16日21:45关注加拿大央行利率决议 [3] - 4月17日21:15关注欧洲央行利率决议 [3] - 4月18日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多国、香港因耶稣受难日休市 [3]
5000亿超级定增来了
猫笔刀· 2025-03-30 22:19
人形机器人行业 - 金沙创投朱啸虎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因商业化路径不清晰且缺乏真实可持续的客户需求,现有客户多为高校研究机构、竞争对手或展示用途[1] - 行业估值因市场情绪快速上涨,但商业化能力未验证,市场共识过高,朱啸虎认为此时应退出[2] - 机器人公司注重展示技巧(如"翻跟头"),但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客户需求多为凭空想象,替代人工的经济账不明朗[3] 消费板块 - 朱啸虎目前看好消费板块,因市场情绪悲观、估值偏低,存在结构性机会[3] 银行定增 - 中、建、交、邮储银行定增规模分别为1650亿、1050亿、1200亿、1300亿,定增价采用20日均价基准,但实际溢价10%-20%以安抚市场[4] - 银行股普遍破净,此前华夏银行(2022年定增220亿溢价206%)、农业银行(2018年定增1000亿溢价53%)均有超高溢价增发先例[4] - 主要银行定增价与市价对比:中国银行(6.05 vs 5.5)、建设银行(9.27 vs 8.52)、交通银行(8.71 vs 7.36)、邮储银行(6.32 vs 5.2)[5] 公司动态 - 湘财股份80亿吸收合并大智慧,换股比例1:1.27,大智慧股东现价换股后亏损约3%[5] - 美的集团2024年利润385亿(+14.3%),计划每股分红3.5元(股息率4.5%)并回购50-100亿股份,合计回馈股东约368亿[5] - 赣锋锂业2024年亏损20.74亿,四季度亏损5.3亿(同比减亏2/3),每股分红0.15元[5] - 中国中免2024年净利润同比降36.4%,每股分红1.05元[5] - 上海机场2024年利润19.34亿(+107%),因低基数效应显著[5] 其他事件 - 李嘉诚出售港口交易因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审查推迟,旗下公司市值已跌600亿[5]
中国之运 :恰逢第四次工业革命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2025-03-15 17:14
文章核心观点 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剖析当下经济问题症结,提出短期预测和长期思考,认为A股市场受上市公司盈利和科技创新影响,中国不太可能走日本老路,应关注消费增长和科技创新,中央政府有加杠杆空间,AI带来新机遇 [1][2] 从资本市场透视宏观经济 - A股市场估值合理,风险偏好上升,但面临房地产、地方债、中小金融机构等系统性风险,不过政府调控能力强,有效控制了风险 [5][6] - 2021年是大拐点,中华艺术品指数见顶后下跌48%,上市公司盈利也从该年最高点开始连续三年下降,希望2025年止跌回升 [7][8] - 2006 - 2016年连续五年盈利增速在20%以上的上市公司占比1.2%,2017 - 2024年降至0.8%,企业盈利能力受周期和发展模式影响 [11] - 中国证券化率低,是新兴市场;A股交易集中在300亿以下中小市值公司,但盈利占比仅13.2%,而美股交易集中在1000亿以上公司 [13][15] - A股中小市值公司估值不便宜,市场分化,强者更强,弱者估值更低;A股头部效应不明显,企业规模整体较小 [18][20] - 美股少数公司创造价值,企业做大做强离不开并购,但国内上市公司并购动力弱,需思考并购效果,选股很重要 [20][21][23] - 市场结构不断迭代,A股有很多传统周期性行业,应平衡好追逐高科技和关注传统行业的关系,产业政策具前瞻性 [24][25][27] - 股市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晴雨表,A股市场表现受科技创新和科技类企业盈利影响 [2][28] 特朗普2.0的全球冲击 - 特朗普2.0对中国影响难预判,目前A股市场经受住考验,其政策会导致通胀和全球供应链扭曲,甚至经济衰退 [30][31] - 2025年美国最多还有1 - 2次降息,次数或因通胀控制情况减少 [32] - 特朗普内阁成员强大但可能存在争斗,马斯克推动政府机构改革,财政部长贝森特有系统思考能力,主张强势美元 [34][35][36] - 世界经济格局平稳靠中美,欧元区经济增速2025年或回升但增长潜力受限,日本面临挑战,全球经济充满变数 [37][38] 对准经济问题的靶心 - 中国不太可能走日本老路,2025年经济工作重点是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要重视提振消费难点 [40] - 中国经济曾靠“欠账式增长”和投资拉动,当前面临供给过剩、需求不足问题,提振消费应聚焦最终需求 [41] - 中国制造业强大且走向高端化是必然趋势,但有效需求不足与居民收入结构有关,房地产处于“均值回归”阶段,TMT行业对经济拉动超房地产 [42][44][45] - 中国产业政策成功,在新兴产业崛起中未错失机会,新三样全球份额领先,TMT产业链发展迅猛 [46] 政策预期 - 建议用中央财政逐步替代地方财政加杠杆,中央政府仍有加杠杆空间,可减轻地方债务压力,避免重复建设 [48][50][52] - 广义财政赤字率自2021年呈下降趋势,应增加中央财政举债力度,货币政策有空间,财税改革待推进,2025年政策乘数效应或提升 [49][52] AI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 - AI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一部分,对各领域影响深远,中国在AI机遇中有举国体制和科创民营企业优势 [54] - 中国制造业积累将步入爆发阶段,AI增强A股市场信心,未来各行业都有崛起机会 [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