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金融
搜索文档
直击进博会|“全勤生”渣打银行以“超级连接器”角色共享中国机遇
中国经营报· 2025-11-05 20:27
渣打集团行政总裁温拓思表示:"当前全球贸易前景仍然复杂、充满不确定性,但中国持续对外开放、 经济稳健增长,为国际投资和全球合作带来信心,尤其是连年举办的进博会,为贸易交流提供了重要平 台。渣打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我们将继续发挥'超级连接器'的作用,投资于此、服务于 此,将全球机遇引入中国,也将中国活力带向世界。" (编辑:张漫游 审核:朱紫云 校对:张国刚) 中经记者 郝亚娟 夏欣 上海 北京报道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开幕,渣打银行连续八年参展,亮相服务 贸易展区,以"连接启新境,机遇正当时"为主题,多维度展示自身与新市场、新产品、新合作之间的紧 密连接,呈现渣打在支持企业出海、跨境贸易、可持续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以实际行动 助力中国高水平开放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依托独特的网络优势、领先的跨境金融服务能力与财富管理专长,渣打将带来一系列优质产品及服务, 包括焕新升级的渣打中小企业"出海通"、代表一站式跨境金融解决方案的"渣打环球链"等。同时,渣打 银行将与食品消费、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多家领军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聚焦贸易融资、金 融市场 ...
金融赋能“进”与“出”——进博会首日探访金融机构展台
第一财经· 2025-11-05 20:11
开放层次更深、合作主体更广。 11月5日,第八届进博会在上海开幕,今年,金融机构展区尤为热闹。记者在首日探馆中看到,无论是 深耕本土、持续创新的中资银行,还是深度参与全球贸易的外资金融机构,都在以新产品、新技术、新 理念展示金融如何为全球经贸往来注入新活力。 金融科技赋能开放便利 在国家会展中心的展馆内,来自国有大行及股份行的展台颇具看点,聚焦数字人民币应用、支付便利化 以及对外籍来华人士的服务升级,金融的"温度"和"智能"在现场被生动诠释。 交通银行连续八年深度参与进博会,本届以"金融+科技+场景"的融合理念全面展示高质量发展成果。 记者看到,在汽车与智慧出行展区,交行展台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呈现金融科技成果;在文旅展区,交 行打造"文旅大戏"品牌,展示金融助力文旅消费的多样场景。 作为唯一总部位于上海的国有大行,交行的展台体现出鲜明的国际化取向。在"境外银行机构与跨境金 融服务展示区",展陈覆盖全球网络、跨境金融支持与供应链金融方案,勾勒其全球化服务脉络。 新加坡金融机构的展台凸显中新经贸的紧密联动。作为连续12年我国最大新增投资来源国,2024年新加 坡对华投资达106.9亿美元,我国对新投资亦达117. ...
2025 年阿联酋国际投资峰会中国分会将于上海举行:全球投资对话的重要里程碑
Globenewswire· 2025-11-05 13:34
上海, Nov. 05, 2025 (GLOBE NEWSWIRE) -- 全球领先的投资与经济合作平台阿联酋国际投资峰会 (AIM) 将在中国上海举办其首次国际分会,标志着 AIM 在全球布局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次里程碑式活动进一步彰显了 AIM 以国际合作为纽带,连接各国市场、推动创新,并加速可持续经济增长的使命。 大会以“解读全球化交织的引擎:从‘走出去’到‘走上去’” (Deciphering the Intertwined Engines of Globalization: ‘From Going Out’ to ‘Going Up’)为主题,聚焦产业与经济体如何通过技术融合、可持续发展及投资驱动,实现转型升级。 活动将汇聚85 位杰出演讲嘉宾,举办 15 场高端会议,预计吸引来自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000 余名参会者,其中包括投资者、企业家及行业领袖。 与会者将围绕全球投资趋势、可持续金融以及数字化转型等议题展开讨论,探讨它们如何塑造未来商业格局。 AIM 峰会主席 Dawood Al Shezawi 阁下表示: “AIM 峰会中国分会不仅意味着全球布局的拓展,更标志着我们在连接跨洲市 ...
戴维斯商业评估价值10亿美元的ESG代币化收益走廊以连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Globenewswire· 2025-11-04 01:15
新加坡, Nov. 04, 2025 (GLOBE NEWSWIRE) -- 戴维斯商业有限公司(纳斯达克代码:DTCK)宣布,公司正在评估建立一个跨区域的ESG代币化收益走廊,该走廊将基于其「真实收益代币」(Real Yield Token,RYT)生态系统和认证商品金融构建。该走廊的概念旨在通过可编程金融轨道,数字化对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贸易路线,在资本需求和经过验证的供应链之间架起桥梁。 代币化收益走廊的定义 代币化收益走廊是指一种可编程的金融基础设施,旨在连接投资者、贸易流动及跨区域的ESG认证资产。通过将农产品交易与区块链结算及数字收益工具相结合,该模型旨在减少摩擦、提高透明度,并为可持续金融开辟新的接入点。 初步建模显示以下预测: 分阶段推出后,预计该收益走廊的资本化规模将达到10亿美元稳定币结算引擎与农产品融资的整合,可减少多个外汇区间内的摩擦与传统SWIFT系统相比,预计贸易结算成本将提高50%至80%的效率能够传输符合ESG标准的商品,每年有可能解锁超过2.5亿美元的混合融资机会 ESG整合与影响 拟议中的收益走廊将把公认的可持续发展认证(例如Bonsucro认证的糖和ISCC认证的大米 ...
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支持在全球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17:2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 在金融产品和工具方面,金融机构积极支持绿色贸易发展,自从《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 版)》发布以来,绿色贸易的贷款增长迅速,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支持了绿色贸易发展。 在国际合作方面,人民银行注重加强与我国经济互补性强、贸易关联度高的经济体开展可持续金融合 作,支持绿色贸易等领域发展。人民银行联合欧盟、新加坡有关部门发布了《多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 目录》,通过发布共同目录,相当于一种共同的语言,有利于促进绿色贸易和相关投融资发展。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完善可持续金融标准,进一步修订《多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强化 政策激励,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符合绿色贸易需求的金融产品,提供更多针对性金融服务,为绿色贸 易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王信表示。 在政策设计和标准制定方面,2024年2月,人民银行配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 录(2024年版)》,有利于明确绿色贸易认定,推动降低绿色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2024年3月, 人民银行牵头出台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加强供应链金融配套基础 设施建设,推动绿色供应链创新 ...
央行王信:将进一步修订《多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1:32
人民财讯10月31日电,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10月31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下一 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完善可持续金融标准,进一步修订《多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强化政策激 励,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符合绿色贸易需求的金融产品,提供更多针对性金融服务,为绿色贸易发 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
布莱恩·佩斯科:以协同与透明推动全球转型金融发展 | 聚焦ICMA中国可持续金融发展论坛
国际金融报· 2025-10-30 22:45
中国可持续金融发展 - 2025年中国在可持续金融领域展现出坚定的绿色转型与气候韧性承诺,持续推进碳中和目标,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已扩展至钢铁、水泥等高排放行业,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正加速系统化与国际化 [1] - 中国持续深化与东盟、欧盟在可持续金融标准领域的协作,推动“共同分类目录”的互操作性工作,为全球绿色金融标准协调提供“中国方案” [1] 国际资本市场协会论坛 - 国际资本市场协会于10月30日在上海举行中国可持续金融发展论坛,论坛汇聚境内外市场领军人物与权威专家,围绕绿色转型、可持续债券、信息披露与国际标准接轨等主题进行前瞻性对话与专题研讨 [3] 转型金融发展现状 - 转型金融是一个快速成长但极具挑战的主题,不同地区在路径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亚洲地区因对化石燃料依赖较高,转型金融需更加关注“公正转型”,欧洲的转型模式更偏向“绿色化”且政策体系较为成熟 [7] - 全球不同地区的监管机构与市场参与者需在标准与方法上加强协调,以确保转型计划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共同分类目录”是中国、欧盟与新加坡有效合作的范例 [7] - 国际资本市场协会发布的《气候转型融资手册》已成为国际市场制定稳健转型计划的重要参考,2022年版本更新强化了报告披露和新技术应用方面的指导意义 [7] - 国际资本市场协会计划在东京年度原则会议上发布新指导文件,帮助发行方更明确地将可持续债券与企业转型战略相结合,日本政府通过发行主权绿色债券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可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8]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影响 - 中国财政部基于国际资本市场协会《绿色债券原则》发布绿色债券框架并成功发行离岸绿色债券,以人民币计价在伦敦离岸上市的做法兼具本币属性与国际视野,提升了国际市场关注度并为其他国家提供定价基准 [10] - 主权层面绿色债券的发行表明中国政府正以行动落实绿色金融框架,对推动市场信心与定价机制完善具有标志性意义,为全球绿色债券市场注入新活力 [10] - 国际资本市场协会将继续与中国财政部及主要监管机构保持紧密沟通,推动绿色与可持续金融标准趋同,实现双向互认以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与市场联通 [10] - 中国债券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其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方面的实践对国际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亚洲特别是中国在塑造全球可持续金融格局中扮演关键角色 [10] 可持续金融未来展望 - 推动可持续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监管机构与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尽管过去十多年取得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不同框架、分类与披露标准并行的问题 [11] - 国际资本市场协会的目标是通过协作减少差异,增强市场的深度与韧性,以建立更加稳健、包容和可持续的全球金融体系 [11]
香港证监会主席黄天祐发声!
证券时报· 2025-10-30 18:17
黄天祐表示,除了强韧,香港市场也充满活力。以首次公开招股(IPO)为例,香港今年一直位居全球 前列。前三季度,新上市公司集资额达到1800亿港元,同比增长两倍。而后续的股票增发和配股共筹得 2600亿港元,增长270%,这说明香港市场能持续高效地满足并配对投资者对企业经营周期的资金需 求。此外,港股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前9个月日均成交额比去年同期上升超过九成。港股市值接近五十 万亿港元,在亚洲排名第三。 10月30日,在2025年金融街论坛上,香港证监会主席黄天祐博士发表了《开创京港两地资本市场合作新 格局》的主题演说。 黄天祐表示,香港证监会作为香港资本市场的监管机构,一直坚守"维护香港作为领先国际金融中心"这 一核心使命,并贯彻"维持市场诚信"和"推动市场发展"这两大方针,实施有效的监管。"面对全球局势 不断变化,我们将以坚定的决心、前瞻的视野和灵活的监管,引领香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支持国家经 济持续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对外开放。" 在黄天祐看来,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位居全球三甲,不仅以自由经济、法治精神及稳健监管享誉国 际,同时连接中外市场,集聚资本与人才,奠定了资本市场成功的基石。 其中,香港市场顽强不屈 ...
可持续金融进入关键阶段,业内建议加强跨界“翻译”
第一财经· 2025-10-30 18:13
当前绿色金融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建立跨界的"共同语言",让技术创新可量化、环境价值可衡量、 长期风险可评估。 可持续金融作为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涵盖环境金融、绿色金融与ESG等多个领域。然而,随着 参与主体日益多元,涉及金融、产业与市场等多方协同,为使让技术创新可量化、环境价值可衡量、长 期风险可评估,"语言转换"能力已成为实践过程的挑战之一。 可持续金融取得了哪些进展?目前存在哪些难点?如何建立跨界的"共同语言"?在近日举办的"2025湾 区可持续绿色金融论坛"上,部分业内人士、学者针对目前可持续金融遇到的挑战展开讨论。 可持续金融正面临关键转折期 "可持续金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引擎,更是湾区协同发展的关键纽带。"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绿色发展处处长陈兴指出。 综合公开数据,截至2024年末,深圳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10230.91亿元,增速高 于各项贷款17.99个百分点。在深交所发行的绿色债券累计规模达1883.74亿元。 数据背后,可持续金融正面临关键转折时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 任柴麒敏称,中国最新宣布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首次 ...
香港证监会主席黄天祐发声!
证券时报· 2025-10-30 18:10
香港资本市场现状与韧性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位居全球三甲,具备自由经济、法治精神及稳健监管的优势,连接中外市场并集聚资本与人才 [1] - 面对全球市场剧烈波动,香港市场维持有序运作,未出现违约、市场操纵或系统性风险事故,反映出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1] - 港股市值接近五十万亿港元,在亚洲排名第三 [2] 香港市场活跃度与融资表现 - 前三季度香港新上市公司集资额达到1800亿港元,同比增长两倍 [2] - 后续股票增发和配股共筹得2600亿港元,增长270% [2] - 前9个月港股二级市场日均成交额比去年同期上升超过九成 [2] 市场多元化与创新举措 - 香港证监会与金融管理局联合推出《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推动香港发展成为全球固定收益和货币中心 [2] - 监管机构积极推动金融科技、第三代互联网生态圈及可持续金融的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2] - 蓬勃的固收市场便利企业融资、管理资本结构,并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实现发行人与投资者双赢 [2] 内地与香港市场合作 - 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进入第十一年,有效促进资金双向流动 [3] - 今年前9个月内地企业在港IPO集资1400亿港元,凸显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及国际资金对内地发展的认可 [3] - 北京企业目前在港股市值与数量均占重要地位,未来欢迎更多企业利用香港国际融资平台提升公司治理和释放价值 [3] 京港两地协同发展 - 香港证监会支持设在北京的金融机构来港拓展业务,促进金融人才双向流动 [4] - 北交所与港交所已通过签署备忘录探索跨境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在对方市场申请上市,并在市场推广、投资者教育等方面合作 [4] - 两地资本市场合作旨在构建更强韧、更创新、更多元的发展平台,为京港发展带来新动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