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
搜索文档
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国际消费目的地
搜狐财经· 2025-10-21 10:48
一是政策系统集成与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在推动更高水平开放、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便利国际人员往来 等方面,政策支持仍待加码。二是"软环境"建设存在明显短板。具体看,部分商圈国际化氛围不足,外 卡受理覆盖率有待提高,多语种服务、行李寄存等便利服务设施、外币兑换点等配套仍不完善;消费场 景的创新性、体验感与国际知名消费目的地相比尚有差距,从业人员的国际化服务意识有待强化、服务 技能有待提升。三是制度型开放水平需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吸引全球优质商品和服务资源集聚、优化通 关流程、适度降低进口环节成本、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方面,仍有一定改革发展空间。 建设国际化消费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供给、需求、环境、政策等多个维度,应坚持问题导向精准 施策,系统性地补齐短板、打通堵点,确保硬件改造与软环境提升同步,政策创新与落地见效并重。首 先,应强化示范引领,形成梯次发展格局,支持基础好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标国际一流水平,率先建 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目的地。其次,应鼓励其他试点城市立足自身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此外, 还应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典型做法和创新机制,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一批更具吸引力的国际消费目 的地,推动国际化消费 ...
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国际消费目的地 “真金白银”这样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1 09:59
财政部、商务部近日发布通知明确,将在全国选取15个左右试点城市,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工作。 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资金补助。 国际化消费环境,怎样建设?"真金白银"投向哪里?记者进行了采访。 着眼细节"精准滴灌" 建设国际化消费环境主要支持哪些城市?现有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重点支持对象。 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率先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5个城市,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 设。从现实中看,这5个城市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本身就是消费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境外旅 客较多的城市。 2024年,中国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0.5%,而世界主要国家入境消费占GDP比重在1%到3%之 间,入境消费潜力巨大。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占全国比重超1/8,国家级示范步行街数量占全国1/4,中华老字号数量约占1/3,消费品进口占全 国比重达一半以上,离境退税销售额占全国比重七成左右。因此,提升入境消费潜力、打造国际化消费 环境,必然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入手。 除此之外,试点城市范围还包括符合条件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及其他消费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境 外旅客 ...
鼓励入境消费 “真金白银”这样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1 09:46
政策核心与试点范围 - 财政部与商务部在全国选取约15个城市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中央财政提供资金补助 [1][2] - 试点城市重点支持现有的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及其他符合条件的城市 [4] -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每个获得2亿元补助,其他试点城市每个获得1亿元补助 [4] 行业现状与潜力 - 2024年中国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0.5%,显著低于世界主要国家1%至3%的水平,显示入境消费潜力巨大 [4] - 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比重超1/8,国家级示范步行街数量占全国1/4,中华老字号数量约占1/3,消费品进口占全国比重超50%,离境退税销售额占全国比重约70% [4] 资金投向与建设重点 - 资金投向遵循“精准滴灌”原则,重点支持丰富高品质消费供给、优化涉外支付服务、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三大领域 [5] - 具体措施包括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地标性消费项目,提升外卡POS机覆盖率,增设外币兑换设施,完善多语种标识,增设行李寄存点及服务台等 [5][6][8] 支付环境优化举措 - 优化涉外支付服务是关键环节,绩效目标包括新增外卡POS机设备数量和新增加外币兑换点数量 [8] - 例如,湖北省宜昌市已布设外卡POS机超260台,河北省在景区、酒店等场所部署外卡POS机超2000台、ATM和外币兑换点超110个 [9] 政策协同与绩效管理 - 新政策注重“软环境”建设,如消费场景创新、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并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等现有政策形成“新旧搭配”的合力 [11][12] - 绩效评价结果与后续资金安排挂钩,试点第一年只下达部分资金,第二年进行绩效评价以防“重申报、轻落实” [13]
全国选取约15个城市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工作
齐鲁晚报· 2025-10-02 06:33
政策核心内容 - 在全国选取15个左右城市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 [1] - 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资金补助 [1] 政策目标 - 发挥消费在稳增长和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1] - 更好满足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 [1] - 助力扩大入境消费 [1]
利好频出强信心 从多领域数据透视经济运行的“稳”与“进”
央视网· 2025-10-01 11:35
制造业PMI景气度 - 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 [1][3] - 生产指数为51.9%,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升至近6个月高点 [3] - 新订单指数为49.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市场需求景气度有所改善 [3] - 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三大重点行业PMI均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企业供需两端较为活跃 [5] - 小型企业PMI较上月明显上升,景气水平继续改善 [7]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国家近日下达了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全年3000亿元中央资金已全部下达 [7] - 今年1-8月,全国共有3.3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2万亿元 [7] 物流运输数据 - 西部陆海新通道今年前9个月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发运集装箱货物109万标箱,同比增长70.3% [9] - 9月4日突破100万标箱大关,首次实现年度发运量超100万标箱 [9] - 10月11日起全国铁路实行新列车运行图,安排开行图定旅客列车超1.3万列,货物列车开行数量超2.3万列 [16] 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 - 财政部、商务部将在全国选取15个左右试点城市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工作,政策实施期为两年 [11][13] - 支持试点城市改造提升重点商圈,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培育富有时尚引领度和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品牌 [11] - 支持完善支付服务体系,提升外卡POS机覆盖率,增设外币兑换点,完善多语种标识和服务 [11] -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2亿元,其他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1亿元,补助资金分两批下达 [13]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业绩 - 2024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率达8.10% [14] - 2024年末,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资产总额33224.62亿元,当年投资收益额2184.18亿元 [14] - 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为7.39%,累计投资收益额19009.98亿元 [14] - 2024年财政性净拨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资金696.48亿元 [14]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进展 - 广湛高铁广州至新兴南段进入联调联试阶段,预计全线今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开通后广州至湛江火车运行时间将从2个半小时缩短至约1个半小时 [16] - G30连霍高速兰州清忠段全线通车,甘肃清水驿至忠和段的通行时间由50分钟缩短至约30分钟 [16]
选取15个左右城市 两部门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工作
人民日报· 2025-10-01 09:32
政策核心 - 财政部与商务部联合发布通知 将在全国选取约15个试点城市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工作[1][2] - 政策旨在发挥消费在稳增长和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满足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并助力扩大入境消费[1] - 中央财政将对入选的试点城市给予资金补助 政策实施期为两年[1][2] 试点城市范围与标准 - 试点城市申报范围为地市级及以上城市 包括直辖市 计划单列市 各省自治区省会或首府城市以及地级市州盟[2] - 试点城市范围包括符合条件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及其他消费带动作用强 发展潜力大 境外旅客较多的城市[2]
缺什么补什么!15个左右城市将试点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
搜狐财经· 2025-09-30 23:11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与商务部联合发布通知 在全国选取约15个试点城市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工作 [1] - 试点城市选择标准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及其他消费带动作用强 发展潜力大 境外旅客较多的地市级及以上城市 [1] - 建设工作围绕国际化 品质化 便利化三大方向展开 旨在提升入境消费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1][2] 消费供给建设举措 - 支持改造提升重点商圈 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和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及地标性消费项目 [2] - 培育一批富有时尚引领度和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品牌 [2] - 大力发展离境退税 支持增加退税商店 丰富退税商品 优化退税服务 [2] 服务水平提升举措 - 支持完善支付服务体系 提升外卡POS机覆盖率 增设外币兑换点 [2] - 支持完善重点场所多语种标识 增设便利服务设施 投放多语种翻译工具 [2] - 支持餐饮 住宿 零售等重点商户提供多语种产品及服务清单 并联合高校开展业务培训 [2] 政策目标与市场潜力 - 政策旨在解决当前商圈国际化水平不高 便利设施配套不足 多语种服务存在短板等问题 [2] - 2024年中国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0.5% 而世界主要国家该比重在1%至3%之间 显示入境消费潜力巨大 [3] - 通过试点城市建设吸引更多入境消费 为提振消费注入新动力并拓展新空间 [3]
2025年9月PMI数据点评:PMI边际回升:供给推动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30 23:02
制造业PMI - 2025年9月制造业PMI为49.8%,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收缩区间[4] - 生产指数为51.9%,创近6个月新高,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13] - 新订单指数为49.7%,虽连续三个月小幅抬升,但涨幅弱于季节性且仍低于临界点[13] 供需结构 - 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汽车、运输设备等行业供需指数高位运行,均高于54.0%[13] - 木材加工及家具、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供需指数仍低于临界点[13]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8%,较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体现出口需求趋稳[17] 价格与库存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2%,出厂价格指数为48.2%,分别较上月下降0.1和0.9个百分点[19] - 采购量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至51.6%,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1.4个百分点至48.2%[21] 非制造业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行业分化明显[22]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3%,较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但已连续两个月低于临界点[26] 政策动向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计5000亿元,将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以支撑基建[27]
财政部 商务部联合印发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和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工作通知
商务部网站· 2025-09-30 19:51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与商务部联合印发两项通知,旨在通过增加优质消费供给和打造国际化消费环境来激发消费需求和提高消费者积极性[1] - 两项通知分别为《关于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25〕341号)和《关于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工作的通知》(财建〔2025〕342号)[1] - 两项工作的实施期均为两年[1]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 - 拟支持50个左右试点城市[1] - 试点方向聚焦于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知识产权(IP)跨界联名[1] - 试点目标为提升消费品质,激发消费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消费需求[1] 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 - 拟支持15个左右试点城市[1] - 工作重点包括强化"购在中国"品牌打造,聚焦丰富高品质消费供给、优化涉外支付服务、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1] - 建设目标为创新国际化、多元化消费场景,打造更加便捷、舒适的消费环境[1]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中国两部门宣布开展两项试点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19:30
政策核心与目标 - 中国财政部与商务部联合宣布开展两项为期两年的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将对试点城市给予资金补助[1] - 政策旨在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吸引入境消费以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 - 计划遴选50个左右地市级及以上城市开展试点,试点方向主要向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超大特大城市倾斜[1] - 试点内容包括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支持打造首发中心、首发经济集聚区及举办首发首秀首展活动[1] - 支持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新场景,建设服务消费集聚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及外贸优品展销中心[1] -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联名,开发IP周边产品,开设主题店、概念店等沉浸式消费空间,并培育新型消费龙头企业[1] 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 - 计划在全国选取15个左右符合条件的城市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1] - 工作重点围绕国际化、品质化、便利化,包括支持改造提升重点商圈,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及地标性消费项目[2] - 支持增加退税商店、丰富退税商品、优化退税服务,并提升外卡POS机覆盖率及增设外币兑换点[2] - 支持完善多语种标识、增设便利服务设施及投放多语种翻译工具以提升便利性[2] 行业现状与潜力分析 - 传统经营业态难以满足居民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仍不足,拉动效应未充分发挥[2] - 中国消费环境与国际一流水平有差距,2024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0.5%,而世界主要国家该比重在1%到3%之间,显示入境消费潜力巨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