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带量采购
icon
搜索文档
新产业(300832):国内短期承压,海外延续高增,期待25Q3国内业绩修复
国盛证券· 2025-09-07 15:4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核心观点 - 国内业务短期承压主要受带量采购、增值税率调整、DRG/DIP改革及检验项目套餐解绑等政策扰动影响 但预计2025Q3国内试剂将迎来量价双重修复 业绩有望迎来拐点 [1][2] - 海外市场延续高增长态势 2025H1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9.57% 其中试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6.86% 收入结构优化带动海外毛利率稳步提升 [2] - 中高端仪器装机进展顺利 国内大型机装机占比达74.81% 海外中大型高端机型占比提升至77.02% 为长期试剂销售奠定坚实基础 [3]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5亿元 同比下滑1.18% 归母净利润7.71亿元 同比下滑14.62% [1] - 20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10.60亿元 同比下滑10.88% 归母净利润3.34亿元 同比下滑30.06% [1] - 毛利率下降及期间费用率抬升导致利润端增速不及收入端 2025Q2毛利率68.89%(同比下降2.68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19.82%(同比+5.14pp) 研发费用率12.76%(同比+4.11pp) [2] 市场表现 - 国内市场2025H1实现收入12.29亿元 同比下滑12.81% 其中试剂类收入同比下降18.96% 仪器类收入同比增长18.18% [2] - 海外市场2025H1实现收入9.52亿元 同比增长19.57% 产品已销售至海外161个国家和地区 设立14家海外分支机构 [2] - 三级医院覆盖率达47.60% 其中三甲医院覆盖率达63.51% 服务三级医院数量达1835家 [3] 仪器装机进展 - 2025H1国内实现化学发光仪器装机774台 大型机装机占比达74.81% [3] - 2025H1海外市场装机1971台 中大型高端机型占比提升至77.02% [3] - 流水线T8全球装机92条(累计装机达179条) 高速机X8全球累计装机4300台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8.11亿元、56.25亿元、66.24亿元 同比增长6.1%、16.9%、17.8%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7亿元、22.43亿元、26.45亿元 同比增长3.2%、18.9%、17.9% [3] - 对应PE分别为27X、23X、19X [3]
科创板IPO遭保荐人“撤单”后,天星医疗转战港股!
深圳商报· 2025-09-01 11:28
上市申请与历史 - 公司于2025年8月26日向香港联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由中信证券与建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曾于2023年9月26日申请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但于2025年6月6日因保荐人中金公司单方面撤销保荐而终止 [1] - 保荐人主动撤销保荐在IPO史上较为罕见 可能因发现发行人存在重大问题 [1] 业务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17年 专注于运动医学植入物 有源设备及耗材 以及手术工具的研发 生产与销售 [1]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 公司为中国运动医学市场最大的国内解决方案提供商 市场份额达6.5%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公司产品已进入3000余家医院 其中三级医院超过1000家 [1] - 收入主要来自植入物及手术设备及相关耗材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1.47亿元 2.39亿元 3.2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 [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034.2万元 5711.2万元 9538.9万元 [2] - 毛利率持续提升 从2022年68.7%增至2024年71.7% [2] - 2025年1-5月收入1.11亿元 同比增长39.7% 年内利润3259.6万元 同比增幅142.5% 毛利率达73.7% [2] - 研发开支呈增长趋势 2022-2024年分别为0.18亿元 0.35亿元 0.37亿元 2025年前五个月达0.18亿元 [3] 海外拓展 - 海外收入显著增长 2022-2024年分别为40万元 670万元 2090万元 [3] - 2025年前五个月海外收入达2060万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370.5% [3] 股权结构与估值变化 - 实控人董文兴通过天津铂康控制持股平台 上市前合计控股41.47% [4] - 创始人聂为曾代聂洪鑫持有股权 2020年5月解除委托安排 聂洪鑫持股比例从成立时55%降至4.9% 累计套现4.9亿元 [4] - 公司估值在3年内暴涨4倍 从2020年7月第一次增资时8亿元 增至2023年1月35亿元 [4] - 2023年1月雅惠锦霖 建兴医疗等以75.41元/注册资本突击入股 [4] 市场质疑与风险披露 - 市场质疑IPO前吸纳外部股东是否为了抬升公司估值 [5] - 招股说明书披露面临带量采购导致产品价格暴跌 核心原材料被卡脖子 知识产权诉讼等风险 [5]
柳药集团(603368):批发及工业短期承压,激励彰显信心
华泰证券· 2025-08-29 19: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3.61元人民币[1][5][7] 核心观点 - 公司1H25业绩短期承压,但2Q25收入增速环比改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彰显发展信心[1][3] - 批发业务受政策影响下滑,工业业务平稳,零售业务稳定增长,公司聚焦经营质量提升和回款管理[2][4] -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但看好政策影响消化后业绩改善[5]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103.01亿元(同比-3.2%),归母净利润4.29亿元(同比-7.5%),扣非归母净利润4.22亿元(同比-7.6%)[1] - 2Q25收入49.84亿元(同比+2.4%),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7.3%),环比1Q25收入增速-7.9%明显改善[1] - 1H25毛利率11.07%(同比-0.74pct),主要因集采影响部分业务毛利率下降[4] - 1H25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843万元(同比+78.07%),回款管理优化[4] 业务分部表现 - 工业收入5.63亿元(同比+0.31%),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8.12%),其中万通收入0.99亿元(同比-26.4%),净利润0.29亿元(同比-44.7%)[2] - 批发收入80.51亿元(同比-4.70%),归母净利润2.70亿元(同比-9.11%),受集采品种扩面和院端控费影响[2] - 零售收入16.43亿元(同比+3.62%),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0.20%),保持平稳增长[2] 股权激励计划 - 2025年股权激励考核目标:2025-2026年扣非净利润(剔除股份支付)较2022-2024年均值增长率目标值6%/12%,医药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值20%/30%[3] - 员工持股计划考核目标:2025-2026年扣非净利润增长率目标同上,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归母净利润比值目标值100%/100%[3] - 激励计划彰显公司对业绩高质量增长信心[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8.5/8.9/9.2亿元(较前值下调3%/2%/2%),同比-0.7%/+4.9%/+3.7%[5] - 对应EPS 2.14/2.24/2.32元[5] - 分部估值:工业业务2025年EPS 0.66元,给予13x PE;批发业务2025年EPS 1.20元,给予10x PE;零售业务2025年EPS 0.28元,给予11x PE[5] - 当前股价18.18元(截至8月28日),市值72.21亿元人民币[7][8]
威高股份一度跌超10% 上半年纯利同比减少近9% 中期息0.0969元
智通财经· 2025-08-28 09:48
股价表现 - 威高股份股价一度下跌超过10% 截至发稿时下跌7.86%至5.98港元 成交额达4262.54万港元 [1] 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66.44亿元人民币 同比微增0.13%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0.08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8.96% [1] - 每股基本盈利0.22元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0969元 [1] 盈利能力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50.9%下降至49.7% 但环比保持稳定 [1] - 部分产品因带量采购导致销售价格下降 [1] - 通过降低生产成本部分抵消了降价对毛利率的影响 [1] 运营管理 - 公司积极应对国家和区域带量采购政策 [1] - 通过优化运营费用抵消带量采购对经营利润的影响 [1]
研判2025!中国质子泵抑制剂(PPI)行业市场规模、产品情况及竞争格局分析:受国家集采政策影响,市场规模呈波动态势,行业竞争激烈[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8 09:15
行业概述 - 质子泵抑制剂(PPI)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上的氢-钾腺苷三磷酸酶强效持久抑制胃酸分泌 是抑酸作用最强的药物之一 [1][2] - 广泛用于消化性溃疡 胃食管反流病 上消化道出血 卓-艾综合征等酸相关性疾病及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治疗和预防 [1][2] - 第一代PPI包括奥美拉唑 兰索拉唑 泮托拉唑 第二代包括雷贝拉唑 艾司奥美拉唑 艾普拉唑等 第二代在抑酸能力 起效速度和副作用方面均有改进 [3][4] 市场规模 - 2018-2024年中国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在100亿元以上 但受带量采购影响呈现波动态势 [1][6] - 2024年市场规模同比下滑10.5% 主要因泮托拉唑 埃索美拉唑 兰索拉唑2021年纳入集采 雷贝拉唑2023年纳入集采导致价格下降 [1][6] - 2024年消化系统及代谢治疗收入规模为2550亿元 仅次于抗肿瘤治疗领域 [4] - 2024年口服PPI细分市场中 消化性溃疡规模48亿元 反流性食管炎规模18亿元 其他症状规模36亿元 [6] 产品格局 - 截至2024年末共有7款PPI在中国获批上市 包括丽珠医药2007年获批的艾普拉唑(首个国产自主研发一类新药)和轩竹生物2023年6月获批的安奈拉唑 [1][8] - 2024年雷贝拉唑市占率27.6% 艾普拉唑23.7% 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均超15% 前四大产品合计占比超87% [1][8] - 兰索拉唑 泮托拉唑 安奈拉唑市场占比较小 [1][8] 竞争格局 - 行业参与企业众多 竞争十分激烈 [1][8] - 截至2025年7月末 兰索拉唑类药品134款(104家企业) 泮托拉唑类药物106款(超百家企业) 奥美拉唑类药物440款(超180家企业) 雷贝拉唑类药物39款(超20家企业) [1][8] - 雷贝拉唑原研企业为卫材 济川药业为国内领军企业(市场份额超30%) 卫材占比10% [9] - 奥美拉唑原研专利过期后市场竞争激烈 2024年前五企业为阿斯利康(17.8%) 康恩贝(12.4%) 石药欧意 奥赛康 罗欣药业 [9]
【私募调研记录】彤源投资调研佩蒂股份、三友医疗
证券之星· 2025-08-28 08:12
公司调研概况 - 知名私募彤源投资近期调研2家上市公司 包括佩蒂股份和三友医疗 [1][2] 佩蒂股份业务发展 - 爵宴品牌推出烘焙粮产品符合品牌定位 新西兰工厂计划打造高端品牌面向国内外市场 [1] - 二季度毛利率增长得益于东南亚工厂成本优势及规模效应 预计全年毛利率保持稳定向好 [1] - 国内业务线上渠道占比高 主要来自电商平台 犬粮消费呈现中高端和中低端增长趋势 [1] - 销售费用率总体稳定 受促销推广活动影响导致投放节奏波动 [1] - 东南亚工厂产能利用率高 越南工厂满产 柬埔寨工厂处于较高水平 [1] - 两地均有扩产计划 到明年底合计增加约5000吨宠物零食产能 [1] 三友医疗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4976.02万元 同比增长17.77% [2] - 归母净利润3660.08万元 同比增长2083.64% [2] - 水木天蓬营收7399.49万元 同比增长64.80% [2] - Implanet海外收入580.90万欧元 同比增长41.10% 美国市场同比增长444% [2] - 超声骨刀国内耗材销售额超4200万元 同比增长超50% [2] 三友医疗业务进展 - 行业受集采和医保政策影响 公司市场份额上升 [2] - 多项产品获批上市 推进运动医学、AI和手术机器人布局 [2] - 实施首次股权激励 重点激励销售、研发及管理骨干 [2]
威高血净: 山东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8 00:31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到17.65亿元,同比增长8.5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0亿元,同比增长10.11%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102.18%至1.89亿元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8元/股,同比增长7.41% [2] - 总资产增长16.11%至81.16亿元,货币资金增长68.95%至13.82亿元 [2][14] 行业发展趋势 - 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治疗渗透率持续增高,预计2030年血液透析治疗率将达54.29% [3] - 带量采购政策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尾部企业出清速度加快 [3] - 技术升级推动产品迭代,重点提升超滤率、毒素清除性能及使用安全性 [3][4] - 医保政策覆盖扩大使部分地区报销比例达95%以上,降低患者支付负担 [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产品线覆盖血液透析器、透析管路、透析机及腹膜透析液,是国内最丰富的血液净化制品厂商之一 [5] - 掌握中空纤维膜纳米级侧壁孔测定等关键技术,性能指标接近或超过国际主流产品 [5] - 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份,终端客户超6000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医院超1000家 [5] - 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经销网络正向海外扩展 [6] 研发与创新投入 - 研发费用投入7017.8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98% [9] - 新增发明授权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 [9] - 聚焦高性能血液透析器及设备迭代升级,加速进口替代进程 [10] 战略与运营管理 - 通过IPO募集资金净额9.78亿元,用于智能化生产、研发中心及数字化平台建设 [11] - 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通数据流与业务流提升管理效率 [8] - 实施"稳存量、拓增量"双轮驱动战略,深化国内客户关系并拓展国际市场 [10] 股东回报与治理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0元(含税),合计派发6582.31万元,占净利润比例29.89% [1][15]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核心股东均承诺股份锁定及减持约束 [17][18][19] - 建立上市后三年内稳定股价机制,触发条件为股价连续20日低于每股净资产 [21][22]
国药控股(01099)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08-25 18:0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均为312,065.6191万元[17] - 控股股东国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50.36%股份[19] - 实际控制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合计持有公司32.32%股份[19]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连万勇[17] - 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为吴壹建,职务是董事会秘书[18] 业务情况 - 公司以医药分销为核心业务,还从事医药零售连锁及其他医药相关业务[25] - 公司器械相关产品从百余品规医用耗材延伸到医用内窥镜整机系统等[28] 业绩数据 - 医药分销本期营业收入2557.17,营业成本2398.40,毛利率6.21%,收入占比89.40%[32] - 医药零售本期营业收入250.98,营业成本223.14,毛利率11.09%,收入占比8.77%[32] - 公司合计本期营业收入2860.43,营业成本2652.45,毛利率7.27%[32] - 报告期利润总额71.98亿元,非经常性损益总额1.48亿元[6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860.43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2947.27亿元[77]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532.83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589.11亿元[78] 财务指标 - 货币资金本期末余额471.57亿元,较上年末变动比例为 -29.69%[50] - 应收账款本期末余额2290.39亿元,较上年末变动比例为25.32%[50] - 24国药01债券余额为30亿元,截止报告期末利率为2.48%[43] - 发行人口径报告期初有息债务余额118.31亿元,期末113.86亿元,同比变动-3.76%[54] - 发行人合并口径报告期初有息债务余额763.86亿元,期末949.00亿元,同比变动24.24%[57] 未来展望 - 公司将以“高质量发展”为战略目标,推动供应链模式创新和业务转型[33]
惠泰医疗: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5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12.14亿元,同比增长21.26%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5亿元,同比增长24.11%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5亿元,同比增长29.45% [3] - 基本每股收益为3.02元/股,同比增长23.27% [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95%,较上年同期减少0.43个百分点 [3] 产品与技术进展 - 电生理产品线新增磁定位压力感应射频消融导管、高密度标测导管等核心产品注册证 [7][18] - 脉冲消融(PFA)产品完成800余例手术,磁定位线性压力PFA导管和磁定位环形PFA导管于2025年2月上市 [6][7] - 血管介入类产品新增冠状动脉棘突球囊扩张导管、腔静脉滤器系统等注册证 [18] - 非血管介入类产品新增输尿管覆膜支架、一次性电子胆道内窥镜导管等注册证 [18] - 公司累计拥有130个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其中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69个 [23] 市场拓展与销售 - 冠脉产品进入医院数量同比增长超18%,外周产品进入医院数量同比增长超20% [15] - 境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4.56%,欧洲区、俄罗斯独联体区与拉美区表现亮眼 [17] - 报告期内举办自主品牌活动超80场,覆盖全国20余省份及直辖市 [16] - 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高端市场实现入院突破 [17] 研发与创新能力 - 研发团队规模达514人,占全体员工17.63% [20]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申请19项,授权11项;新增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6项,授权15项 [29] - 核心技术包括钢丝网加强挤出技术、亲水涂层技术、压力感应传导技术等 [27][28] - 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采用磁电融合定位技术,集成三维标测、多道生理记录和刺激功能 [9] 生产与产能扩张 - 血管介入产品产能较2024年同期提升40% [24] - 湖南埃普特新厂区规划年产能达50亿元(按产值换算),三期工程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 [24] - 智能制造效率提升,主要成品产线效率提升3%,半成品工序效率提升5% [25] - 已实现导管、鞘组、球囊扩张压力泵等产品装配工序全自动化 [25]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电生理电极标测导管和射频消融电极导管为国内首家获得注册证的国产产品 [9][21] - 冠脉薄壁鞘(血管鞘组)为国产独家产品,微导管和延伸导管为国内首个获证国产同类产品 [10][22] - 在房颤治疗领域打破进口厂家垄断,磁定位压力感应消融导管于2024年底获注册证 [4][7] - 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年) [29] 公司治理与人才发展 - 报告期内取消监事会,将职权整合至董事会审计委员会 [19] - 完成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个归属期股份登记,激励对象超300人 [19] - 推进领导力培养项目(LDP),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19] - 管理团队具备全球化视野和行业经验,优化战略布局 [27]
从“ 招鲜”到“武器库” 振东制药:以创业创新实现药企的“新陈代谢”
全景网· 2025-08-14 16:07
公司发展历程 - 振东制药前身成立于1995年 2001年并购山西金晶制药进入中医药领域 2007年及2008年分别并购泰盛制药和开元制药实现中药向化药业务拓展 [2] - 公司2011年1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成为山西省首家创业板企业 逐步成长为大型综合性医药企业 业务贯穿中药材种植至销售全环节 [2] - 核心产品岩舒注射液2007年实现近3亿营收 贡献占比超八成 2016年销售收入约7亿元 占公司总收入21% [2] 核心产品演变 - 抗肿瘤辅助用药复方苦参注射液(岩舒注射液)曾为中药抗肿瘤药市场份额前列产品 凭借强大营销网络成为公司核心增长引擎 [1][2] - 2017年专利到期及国家辅助用药严格管控导致产品市场空间大幅压缩 旧增长引擎熄火 [3] - 公司通过增加舒血宁注射液 冠心宁注射液等品种并开拓化药产品 降低对单一产品依赖度 [2] 战略转型举措 - 2016年8月完成定增收购康远制药100%股权 获得碳酸钙D3片等OTC重磅品种 与原有百余个OTC品种形成协同效应 [3] - 成立健康电商运营中心 结合互联网平台将朗迪钙打造成新一代爆款 2019年跃居钙制剂第一 [3] - 营销模式从传统ToB学术推广转变为ToC全域营销 构建临床 OTC 基层 电商四轮驱动新营销体系 [6] 创新药研发布局 - 2024年研发投入3.51亿 较2023年显著增长 坚持研发投入持续保持在营收占比10%以上 [8] - 阴道用乳杆菌二联活菌胶囊完成3期研究 预计2025年读出数据并申请上市 有望成为全球近20年来首个获批双联活菌制剂 [8] - 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 清华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展多个创新药开发及标准化建设研究 [7] 新产品管线 - 达霏欣通过抖音 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实施互联网营销 精准触达脱发焦虑目标用户 成功实现从ToB到ToC的思维切换 [7] - 战略性精选休眠品种进行再开发 覆盖肿瘤 皮科 心脑等治疗领域 包括酸枣仁合剂 安坤颗粒 小金丸 西黄丸 ZD23等产品 [8] - 产品策略从单一爆款转向构建包含解郁安神 滋阴养血 结节治疗等多领域的产品武器库 [9] 政策环境影响 - 带量采购政策颠覆仿制药市场规则 导致部分品种价格降幅超预期 区域市场准入受限 [4] - 国家将创新药列为积极培育的新兴产业 通过优先审评 加快审批 专利保护等措施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6] - 政策变化为传统药企指明从仿制走向创制的转型方向 成为摆脱同质化竞争的核心路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