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顾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公募造星退潮,基金代销机构难在信任重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8:59
基金代销行业转型 - 基金代销行业面临转型历史时刻,需在提升专业服务与增强信息透明度方面持续发力 [1][2] - 行业需改变"唯销量"模式,建立以投资者长期盈利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11] - 基金代销机构加速向买方投顾转型,注重客户真实盈利体验 [1][11] 买方投顾模式发展 - 易方达基金获批设立全资子公司易方达财富,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业务聚焦买方投资顾问服务 [3] - 中欧财富数据显示,基金投顾账户盈利占比显著高于投资基金单品账户,近一年高出27个百分点 [4] - 易方达投顾累计服务超12万个人客户,盈利客户占比约70%,2024年服务规模增长85% [4] 代销巨头改革举措 - 招商银行推出"TREE长盈计划",将客户资产分为四类,配置黄金等多元资产分散风险 [6] - 招商银行基金销售费全面一折起,联合六家头部基金管理人推出6只FOF产品 [6] - 蚂蚁基金更新准入规则,上线"指数+"平台,推出"蚂蚁理财金选"4.0升级 [8][9] 政策与行业导向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首次提出建立基金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 [11] - 政策支持公募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培育壮大人才队伍,扩大可投产品范围 [12] - 行业需借助金融科技实现精准服务,拓展财富管理咨询等多元业务 [11] 投资者行为与市场现状 - 基民赎回现象普遍,基金经理业绩可观但投资人盈利比例不高 [1] - 基金代销机构以数据、榜单等方式推"爆款",导致基民追涨买入 [1] - 蚂蚁"金选"基金曾主推医药、白酒等赛道型基金,后因亏损升级为"一配二选三持有"模式 [8][9]
平均管理费率下降8% 银行理财打响“费率价格战”
中国经营报· 2025-06-09 20:43
银行理财公司费率价格战 - 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近期密集下调理财产品管理费及销售服务费,包括中银理财、光大理财等机构[1][2] - 2025年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平均管理费率同比下降约8%,其中固收类下降7.82%,混合类下降11.65%[1][2] - 降费措施多为阶段性优惠,如中银理财将某产品固定管理费率从0.30%降至0.05%,光大理财将某产品管理费率从0.15%降至0.07%,销售服务费率从0.2%降至0.08%[2] 降费原因分析 -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理财公司通过降费提升产品竞争力并获取市场份额[3] - 管理规模扩大带来单位管理成本下降,为降费提供操作空间[3] - 利率下行周期中,降费可减少对产品实际投资回报的侵蚀[3] - 监管政策间接推动行业转型,鼓励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并强化风险管理[3] 降费影响与行业趋势 - 头部机构凭借规模优势更易承受降费压力,中小机构可能面临盈利困境,行业分化加剧[5] - 降费导致利润空间压缩,机构将加大产品研发及创新投入力度[5] - 长期来看可能转向投顾收费模式,培养客户长期持有习惯[5] - 海外经验显示权益类产品费率下降幅度更大,但通过引入投顾模式实现费率稳定[6] 未来发展方向 - 超低费率产品可能成为头部理财公司的常态化策略[2] - 机构需在费率、收益和服务之间找到可持续平衡[3] - 可能增加投顾收费模式,如账户管理费+产品管理费的复合模式[6] - 未来可能引入买方视角的投顾模式或成立专门财富顾问团队[6]
拓展应用场景,有券商推出一揽子养老投顾服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6 21:16
基金投顾业务发展现状 - 公募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落地五年多来,买方投顾模式在国内取得显著进展,投顾保有规模稳步增长,服务客户超过百万户[1] - 从首批5家机构获试点资格到如今60家机构纳入试点,买方投顾队伍不断壮大[4] - 多家机构管理规模和客户数较发展初期大幅提升,投顾策略和服务模式越发完备[5] 招商证券基金投顾业务特色 - 累计签约客户资产从去年年底的300亿元增长至6月5日的接近350亿元[2] - 产品体系全面覆盖货币增强、固收+、权益类、全球投资等多元资产组合,共计数十个组合[2] - 团队成员覆盖资产配置、策略分析、行业比较、产品研究等多个方向,签约客户平均收益明显高于未签约产品客户[3] 养老金融创新服务 - 推出公益基金投顾组合,将投顾费捐赠给养老相关公益事业单位[2] - 设计养老FOF投顾组合解决客户选择困难问题[2] - 提供个性化定制养老投顾方案,践行"五篇大文章"政策导向[2]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证监会推动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为行业按下"加速键"[3] - 用户认知科普和信任建立是当前发展难点,需持续加强投资者教育[5] - 建议将投顾业务纳入个人养老金顶层设计[5]
财富管理系列报告之一:群雄逐鹿,财富管理新时代
东吴证券· 2025-06-06 21: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投顾试点是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转型重要探索,已有60家机构获试点资格,2025年2月监管推动其由试点转向常规,将销售模式从“卖方投顾”转为“买方投顾”,绑定服务机构与投资者资产增值,优秀机构将展现差异化优势,中国买方投顾模式尚处初步发展阶段,未来空间广阔 [2] - 美国是全球最大财富聚集地,财富管理市场成熟,形成三类体系;中国居民财富快速增长,可投资资产向金融资产倾斜,财富管理行业处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快速发展期;资管新规引导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健康发展,大资管行业长期有望良性发展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财富管理: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 财富管理是以客户为中心,设计财务规划,提供金融服务,综合管理资产、负债和流动性,满足客户财务需求,实现财富目标,范围广泛 [11] - 财富管理市场要素包括资金端、财富管理机构、资产管理机构和资产端,中国约60%财富管理资金来自零售客户,高于全球平均,零售客户分三类 [12] - 财富管理机构负责客户服务与产品销售,资产管理机构负责产品创设与投资管理,二者有不同点和交叉处,国际上有三种协同模式 [13][15] 2. 全球财富管理市场:起源欧洲、发展于美国,未来在亚洲 - 全球居民财富总规模从2000年的116.9万亿美元增至2022年底的454.4万亿美元,复合增速6.4%,人均财富规模从2000年的3.1万美元增至2019年底的8.5万美元,复合增速4.6%,增长分三个阶段 [16] - 地域上不同区域财富增速和人均规模差异大,2000年北美财富占比最高,2006年欧洲超过北美,2008年后中国成为全球财富增长主要来源,2022年中国成第二大财富聚集地,人均财富增长快 [21][26] - 全球财富贫富悬殊,美国富人最多,其次为中国,17.8%的成年人拥有全球86.9%的财富规模 [29] - 国际财富管理主要模式有私人银行、顾问咨询、经纪人、投资银行、家族办公室、全能综合模式,各有特点 [35][38] - 美国财富管理市场过去100年从萌芽走向成熟,萌芽期出现共同基金,确立规则,需求上升;发展成熟期财富积累,养老金入市,利率和证券佣金自由化,金融工具创新和混业开放推动发展 [44][45] - 美国领先财富管理机构得益于成熟金融体系,以客户为中心拓展产品线和并购,形成不同类型领先机构,如美国银行、嘉信理财、贝莱德、Wealthfront [47][48][49] 3.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居民财富持续增长 -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走过40余年,经历萌芽期(1978 - 1998年)、初步发展(1998 - 2012年)、快速发展与监管升级(2013年 - 至今)三个阶段,各阶段有不同发展特征 [53][56] -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处于黄金发展周期,个人可投资资产总量和高净值人群数量增长,对标美国处于20世纪80年代快速发展期,居民财富规模增长,配置向金融资产倾斜,现金及存款、投资性房地产占比下降,资本市场产品等占比上升 [54][55][63] 4. 中国财富管理竞争格局:群雄逐鹿,财富管理大时代 -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参与机构分8大资产管理属性和2大财富管理属性机构,截至2024年,资产管理属性机构规模总计155.1万亿元,同比+9.9%,保险资管规模最大,公募和私募基金增速快 [70] - 各机构在属性、目标客群、产品服务、优势方面各具特点 [76] - 私人银行业务面向高净值人群,具有定制化特征,中国私人银行规模和客户数增长快,部分银行构成第一梯队,发展空间广阔,但服务质量有提升潜力 [79][80][84] - 银行理财分保本和非保本理财,资管新规后非保本理财转型推进,净值化产品占比高,个人投资者是主力,银行理财进入专业化独立子公司运作时代,子公司有诸多优势,产品以开放式和固定收益类为主 [85][86][93] - 中国公募基金市场规模扩大,不同阶段扩容主导因素不同,2024年被动指数投资兴起,政策引导和市场影响是原因,公募基金费改稳步推进,降低费率让利投资者 [97][102][105] - 券商自2017年发力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初见成效,产品供给端资管向主动管理转型,参与公募化改造和申请牌照;销售端在股票型产品有优势,ETF增长助保有规模逆市增长 [109][110][114]
多家官宣:终止合作
中国基金报· 2025-05-26 21:15
民商基金终止公募代销业务 - 多家基金公司(华泰柏瑞、光大保德信、德邦基金等)宣布终止与民商基金的代销合作,具体终止日期为2025年5月24日至6月12日不等 [1][2][4] - 民商基金主动退出公募代销市场,未来将转向私募基金业务 [5][6] - 民商基金成立于2016年,2017年获基金销售牌照,当前代销2753只公募产品,合作基金公司72家,在125家独立销售机构中排名第52位 [7][8] 第三方基金代销行业洗牌趋势 - 行业监管趋严,基金公司对代销机构的选择从“大而全”转向“精挑细选”,部分能力较弱的机构加速出清 [9] - 证监会推动建立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将投资者盈亏与持有期限纳入考核,引导代销渠道从“销量导向”转向“投资者盈利导向” [9] - 指数基金因费率低、透明度高受青睐,部分第三方机构(如盈米基金、同花顺基金)的被动指数基金占权益基金比重达44% [10] 行业未来展望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和严监管将持续推动行业洗牌,中小型代销机构可能进一步退出市场 [11] - 具备专业投顾能力、能匹配客户指数基金需求的机构更具发展潜力 [10]
晨星(中国)2025年度投资峰会举行 业内热议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5-26 20:15
本报讯(记者彭衍菘)5月22日,晨星(中国)2025年度投资峰会成功举行,与会嘉宾围绕公募基金行业高质 量发展展开深入探讨。 晨星中国总经理张雨萌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指数投资正以超常规速度发展,晨星将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投 资者体验,助力行业构建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的生态。他特别提到,晨星已推出智能投顾工具,结合本 土数据优化算法,帮助投资者规避非理性决策。 晨星全球高级战略顾问陈鹏提出"A、B、C与Gamma收益框架",强调β收益是投资回报的基础,而降低 成本、提高透明度是提升投资者实际收益的关键。他表示,AI技术可优化投资流程,但投资顾问需转 型为"投资者行为教练",引导客户建立长期投资组合。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公募基金行业需从"规模导向"转向"业绩导向",强化基准约束与费率优化,缩小投 资者收益与账户收益的偏差。买方投顾模式被视为破局关键,通过专业服务帮助投资者规避非理性行 为,提升长期回报。易方达投顾团队分享的实践经验,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本土化路径。 峰会尾声,晨星中国重申其战略定位:平台依托国际经验与本土洞察,搭建国内外财富管理行业桥梁, 推动买方投顾生态完善,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价值。此次峰会以"智汇全球 ...
公募重磅改革启动,券商等代销机构迎新考验!
券商中国· 2025-05-11 20:02
公募基金行业重大变革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举措重塑行业生态,重点解决"经营理念偏差、功能发挥不充分、发展结构不均衡、投资者获得感不强"痛点 [2] - 首次建立基金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将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及占比、投资者盈亏与持有期限、定投业务规模等纳入指标体系 [1][2] - 对分类评价结果靠前的机构在产品准入、牌照申请、创新业务等方面优先考虑 [3] 代销机构转型方向 - 考核导向从"销量导向"转为"投资者盈利占比导向",机构需与投资者真实收益绑定 [1] - 394家代销机构中,商业银行(135家)、证券公司(98家)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94家)形成三足鼎立格局,百强榜中券商占56家、银行23家、独立销售机构16家 [2] - 需加快向买方投顾模式转型,推动渠道从交易佣金模式转向客户资产增值分成模式 [6] 销售费率改革影响 - 销售费率改革将出台《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合理调降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 [4] - 静态测算显示销售服务费规模或减少142亿元(降幅50%),尾佣规模减少105亿元(降幅30%),渠道收入合计减少248亿元(降幅39%) [4] - 券商代销收入面临挑战,2024年已出现ETF等低费率产品切换导致的"增量不增收"现象 [5] 权益类基金发展机遇 - 权益类基金(尤其指数基金)规模或提升,券商在股指产品代销市占率达58%(2024年下半年规模9827亿元) [7] - 监管将显著提升权益类基金在分类评价中的权重,优化注册安排,推动浮动费率产品和主题投资指数基金发展 [7] - 被动股基是重点发展方向,但面临宽基指数占比过高问题,行业主题类、风格策略类指数基金料将快速发展 [8] 市场格局变化 - 券商在权益类基金代销领域具备客户风险偏好和投研能力优势 [7] - 销售费用降费背景下,全市场产品销售渠道的整合优势将凸显 [6] - 指数基金费率或持续下调,监管推动管理费、托管费等固定费用下调 [8]
大资管结构巨变,保险及公募成C位!华宝证券张青:打破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运营
券商中国· 2025-05-02 13:50
行业格局变化 - 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规模领先其他资管业务,公募基金2023年规模超越银行理财并在2024年扩大优势 [5] - 私募基金规模扩张停滞,存量博弈加剧 [6] -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重塑行业生态,存续规模达30万亿元,固收类产品占比97.33% [16] 保险资管发展逻辑 - 资金来源稳定:寿险收入占比超50%,保单负债久期长达10年以上 [7] - 资产端能力升级:配置基础设施、不动产等长期另类资产,策略稳健应对波动 [7] - 政策支持:投资范围放宽,监管环境优化 [7] 公募基金增长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资管新规推动净值化转型,高透明度吸引资金流入 [8] - 居民需求:财富管理需求提升,存款利率下行促使资金转向公募 [8] - 产品创新:ETF、REITs、QDII等多品类发展,指数化投资提速 [8][17] 买方投顾模式深化 - 金融机构转向以客户利益为中心,绑定自身与客户利益,优化投资体验 [10] - 普惠金融实践扩大:公募降低投资门槛,费率改革减少投资者成本 [11] - 去通道化趋势明显,主动管理能力重要性提升 [11][13] 金融科技与人才结构 - AI技术优化投资决策、风险管理及客户服务,提升运营效率 [9][14] - 智能投顾替代基础岗位,理财师转向高价值客户陪伴与定制服务 [15] - 人才需求转向金融科技、数据分析等领域,行业经历转型升级 [15] 细分领域动态 - 银行理财:固收类主导,混合/权益类占比不足3%,多资产配置转型加速 [16] - ETF市场爆发:债券ETF和商品ETF引领增长,股票ETF规模增速近100% [17] - 券商资管:REITs、ABS等产品拓展成收入压舱石,公募化速度放缓 [18]
活动邀请 | 买方投顾新机遇:从E账户诊断到个性化资产配置闭环
Morningstar晨星· 2025-04-16 19:57
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升级 - 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加速升级 买方投顾模式成为行业转型核心 [2] - 公募基金产品不断涌现 投资者投资平台分散化 全市场持仓信息难以统一 [2] 晨星基金E账户诊断服务功能 - 通过与基金E账户深度对接 实现账户便捷同步 实时净值更新 全面持仓诊断 [2] - 助力理财师一站式洞察投资者基金资产分布 提供精准个性化资产配置建议 [2] 晨星线上分享会内容 - 分享从账户诊断到资产配置的全流程实操 直击业务刚需 [4] - 借助基金E账户洞察客户全面真实持仓 [5] - 将E账户诊断结果应用于配置建议 [7] - 结合客户风险偏好实现个性化资产配置 [7] 晨星公司背景 - 全球主要投资研究机构之一 业务遍及北美 欧洲 澳洲及亚洲 [10] - 为个人投资者 投资顾问 基金管理公司等提供财经资讯 基金股票分析及评级 [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晨星管理及给予投资建议的资产约为3380亿美元 [10] - 在全球33个市场开展业务 [10]
活动邀请 | 买方投顾新机遇:从E账户诊断到个性化资产配置闭环
Morningstar晨星· 2025-04-09 19:00
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加速升级,买方投顾模式已是行业转型的核心。然而,公募基金产品不断涌现,投资 者投资平台分散化,全市场持仓信息难以统一... 理财师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提炼客户真实需求,并为投资者高效提供科学的资产配置方案? 晨星基金E账户诊断服务 通过与基金E账户的深度对接,实现账户便捷同步、实时净值更新、全面持仓 诊断的功能升级,助力理财师一站式洞察投资者的基金资产分布,并用标准化工具为投资者提供更精 准、个性化的资产配置建议。 分享要点 本次晨星线上分享会上,晨星产品经理苏圳鹏将分享从账户诊断到资产配置的全流程实操,直击业务刚 需。 1 借助基金E账户,洞察客户全面真实持仓 2 如何将E账户诊断结果应用于配置建议 结合客户风险偏好,实现个性化资产配置 * 报名截止日期为 2025 年 4 月 24 日中午 12:00 ,审核通过后我们将以邮件形式为您发送报名成功提醒和参会信息。 如有更多疑问或需求,欢迎邮件联系: chinamarketing@morningstar.com 关于晨星 Morningstar, Inc.是全球目前最主要的投资研究机构之一,业务遍及北美、欧洲、澳洲及亚洲,为个人投资者、投资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