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

搜索文档
黄河上游地区如何筑牢生态屏障、确保黄河安澜?
中国环境报· 2025-10-09 13:48
推进城乡融合,实现全面振兴。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通过就地城镇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增 强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合理促进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严控城镇 开发边界,严守粮食安全底线。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建设,要遵循"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要求;城 镇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用好"千万工程"经验,防止 千村一面。 弘扬黄河文化,唱响时代主旋律。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黄河文化,让其与始祖文 化、红色文化等文化符号交相辉映,形成黄河文化标识体系,增进各族人民的情感共识。弘扬黄河文 化,应当强化政府宣传引导,让生态环境意识成为流淌的文化血脉。推动文化资源与特色旅游、文化创 意等深度融合,发展文化产业。通过社会广泛参与,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作者系兰州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黄河上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在黄河流域系统治理中具有关键地位。打造国 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必须立足黄河长久安澜的千秋大计,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落实底线管控。建立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构建黄河流域国土空 ...
“十四五”以来我国居民文化消费不断提升
新华社· 2025-10-03 12:06
居民文化消费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955元,比2020年增长67.8%,增速 快于同期人均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4%,比2020年提高0.7个百分点。2024年末,我 国网络视频、网络音乐和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分别为10.7亿人、7.5亿人和5.7亿人,分别比2020年末增长 15.5%、13.6%和24.9%。 文化产业规模稳步扩大。2023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59464亿元,占GDP比重为4.59%,比 2020年提高0.20个百分点。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23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 (记者王雨萧) 公共文化体系日益健全。2024年末,全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达到7046个,比2020年末增长21.7%;全国 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9.74%和99.82%,数字电视实际用户2.0亿户,比2020年末增长 0.3%。2024年,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活跃读者1.1亿个,比2020年增长9.8%。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十四五"以来社会民生统计报告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 发展,居民文化消费不断提升。 ...
济南古城产业运营共建联盟成立暨上新时代文化街区系列活动启幕
齐鲁晚报网· 2025-09-30 21:3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 9月30日,济南古城产业运营共建联盟成立暨上新时代文化街区系列活动启幕在山东古建筑博物馆举 办。 活动在山东歌舞剧院演奏的《千秋和鸣》中拉开帷幕。济南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济南古城保护提升 工作指挥部总指挥雷杰在致辞中表示,济南古城接连"上新",文化魅力越发凸显。文博"上新",山东古 建筑博物馆的开放,让历史建筑"活"了起来,文化传承"动"了起来;产业"上新",济南古城产业运营共 建联盟的成立,构建起"文化引领、产业联动、共建共享"的古城发展新格局;古街"上新",上新街这条 百年老街跨越时空重焕新生,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有机结合。 活动上,联盟理事长单位代表、济南城市发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霍仁禄宣读济南古城产业运营共 建联盟倡议书,展示"一联盟、一张图、一张网、一张票、一平台、一品牌"联盟成果。济南城发集团、 济南城投集团、中国工商银行济南分行、济南文旅集团、济南公交集团、济南历下控股集团、济南古城 发展公司、济南市中城投集团、济南槐荫城建投资集团、济南天桥资产运营管理集团等单位共同签署共 建协议,济南古城产业运营共建联盟正式成立。 活动,上新时代文化街区系列活动同步启动。 ...
3.15万亿元!又创新高!
金融时报· 2025-09-29 20:18
9月2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文化和旅游高质 量发展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三是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各地共举办相关惠民活动21万场次,发放消费券等惠民补 贴23亿元,带动消费超1400亿元。文旅消费的综合带动作用凸显,演艺经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等十分活 跃,有效延展消费链条,满足人们个性化、情感化、体验化消费需求。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介绍称,"十四五"期间,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结构布局不断 优化,规模稳步扩大、效益明显提升,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稳定预期等作用得到彰显。2024年文化产业实 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规上文化企业7.8万家,比2020年增加1.3万家。旅游业经受疫 情冲击后快速恢复发展,产品供给、服务质量持续优化,市场乱象得到有力整治,国内居民出游人次、总花 费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达到3.15万亿元,又创新高。 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资产 总计达到34.4万亿元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介绍称,"十四五"以来 ...
今年上半年 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
央视网· 2025-09-29 14:55
央视网消息:9月2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 问。 发布会上介绍,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规模稳步扩大、 效益明显提升,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稳定预期等作用得到彰显。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 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规上文化企业7.8万家,比2020年增加1.3万家。 国内居民出游人次、总花费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3.15 万亿元。 ...
今年上半年 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3.15万亿元
人民日报· 2025-09-29 14:48
今天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介绍,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规模稳步扩大、 效益明显提升,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稳定预期等作用得到彰显。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 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规上文化企业7.8万家,比2020年增加1.3万家。 国内居民出游人次、总花费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3.15 万亿元。 ...
32个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额55.66亿元 河南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签约暨投融资对接会举行
河南日报· 2025-09-27 08:09
9月26日下午,河南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签约暨投融资对接会在鹤壁市举行。作为第十二届中原文化产 业博览交易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本次对接会共集中签约项目32个,签约总金额共计55.66亿元。 近年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聚 焦"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致力于把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 展优势。2023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711亿元,较2018年增加569亿元,五年间增长26.6%。今 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44亿元,同比增长5.5%,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 势,已成为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举办此次推介签约活动,旨在搭建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集中展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 阔前景,推动一批优质文化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各位嘉 宾广泛务实开展交流合作,共同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记者 陈晨 蒋晓芳) 责任编辑: 何山 活动现场,《顶端参考》系列产品项目、"唐宫夜宴-迴梦·牡丹宴"光影沉浸式唐文化主题餐秀项目等16 个优质文化产业项 ...
“北京拍卖协会拍品展示中心”在潘家园揭牌
北京商报· 2025-09-26 00:53
潘家园街道工委书记陈文刚表示,潘家园作为承载京城文化记忆的重要地标,始终致力于让优秀传统文 化"活"起来、"火"起来。此次活动正是潘家园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激发地区消费潜力, 提振市场活力,打造集文化传承、艺术鉴赏、消费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拍卖业态模式。 北京拍卖协会会长姚光锋表示,拍卖行业在文化传承与市场活力连接中具有重要作用。"CITY拍购 季"这一活动主题充分展现了潘家园地区的多元消费体验和潮流属性,与当下拍卖交易的发展态势十分 契合,是文化消费体验上的一大创新。 9月17日,由朝阳区潘家园街道工委、办事处主办,北京拍卖协会等单位支持的"国潮新生·典藏未 来"2025中国·潘家园CITY拍购季活动在北京古玩城正式启动。"北京拍卖协会拍品展示中心003号"在现 场正式揭牌,该展示中心由北京拍卖协会、潘家园街道办事处、中国·潘家园文化产业联盟共建,标志 着潘家园地区在文化艺术品展示交流领域迈出全新的一步。 他提出,拍卖交易要拥抱每个行业,让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交易方式深入人心,北京拍卖协 会将与各界合作,共同推动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为首都文化产业的繁荣贡献力量。 数据发布环节,北京拍卖协会 ...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新华日报· 2025-09-25 07:50
□ 徐 真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加,文化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文化产业高质 量发展契合人们追求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进文化 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为此,应聚焦区域特色文化资源,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将文化资本转变为经济效 益,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顶层设计,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顶层设计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指导,政府应统筹规划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平台搭建、规则制定、 环境营造,扩大区域文化影响力。 完善政策及保障体系。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优秀城市及地区的经验,系统分析其文化产业定位与发展布 局,结合本地资源优势,科学规划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工作重心及预期效果。成立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 组,统筹协调国土、财政、文旅、规划等部门力量,形成文化产业发展合力。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提供 启动资金、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文化企业运营成本。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文化金融产 品,对企业知识产权、文化创意方案等进行科学评估,降低文化企业融资门槛。利用旧厂房、老街区进 行文化创意改造,满足文化产业项目用地需求。 调整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对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结构、 ...
10月1日起免征归属海南省地方收入的文化事业建设费
海南日报· 2025-09-19 10:30
据了解,文化事业建设费是针对广告服务和娱乐服务经营者征收的政府性基金收入,由税务部门按 经营者提供广告服务、娱乐服务取得的计费销售额的3%征收。据介绍,《通知》严格落实了《自贸港 法》相关规定,并明确了免征范围、起始时间等事项,具体如下:一是明确免征的地域范围和收入范 围。《通知》规定免征政策的实施范围限于海南岛全岛,不包括三沙市;仅免征归属我省地方收入的文 化事业建设费。二是明确免征起始时间及期限。《通知》规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免征,缴费人可从第 四季度起完整享受文化事业建设费免征优惠。同时,《通知》不设置免征期限,为市场主体提供长期稳 定的政策预期。此外,为做好政策落实工作,《通知》明确了相关部门职责。 通气会上,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优化完善征收 系统申报缴费功能,实现文化事业建设费"免征政策"系统自动判别,方便缴费人简便申报和"即申即 享"。即:"免征政策"涉费信息自动归集,系统自动计算免征费额,纳税人"一键确认",即可完成申报 的办税流程。 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海南依托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与丰富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 蓬勃发展。同时,也应清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