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科技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文投控股:目前,公司已经与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等产业相关方达成合作意向
证券日报网· 2025-11-04 21:13
短剧业务规划 - 公司已对短剧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并计划依托自身IP资源孵化优势进行探索[1] - 公司计划结合AIGC等工具发展应用尝试探索文化内容与科技手段融合的新型创作模式[1] - 公司已与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等产业相关方达成合作意向拟在内容创新、渠道拓展和国际传播三大方向开展深度协作[1] 资产注入事项 - 关于资产注入的相关事项目前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1]
第七届中法文化论坛在长沙开幕 丁仲礼拉法兰沈晓明等出席
长沙晚报· 2025-11-04 10:11
11月3日,由欧美同学会、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法文化论坛在长沙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丁仲礼, 法国前总理、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主席让-皮埃尔·拉法兰,省委书记沈晓明等出席开幕式。 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国家大剧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宁,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公使衔参赞艾文鸿,法国驻武汉总领事乐朗儒 等出席。 本届论坛以"多元共生与和谐共进——开辟中法文化交流新格局"为主题,设置了开幕式、主旨演讲、平行论坛、市长圆桌对话、闭幕式等环节,涵盖文化 旅游与城市发展、人工智能与文化创新、艺术教育与人才交流、文博产业与文物保护等领域,旨在进一步促进中法两国文化在多元共生中相互借鉴、和谐 共进,推动中法文化交流迈向新高度。 丁仲礼在致辞中表示,立足时代坐标,通过中法两大文明的深层对话,共同回应"如何守护文明多样性""怎样持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积极努力,这既是 时代赋予中法两国的历史责任,更是面向人类未来的文明担当。多元共生是文明存续的根基和创新创造的源泉,文明的生命力在于"和而不同",人类的进 步离不开"各美其美"。面对单边主义与文明冲突论的回潮,中法两国应携手践 ...
苏州数字艺术创新中心落地“一丝厂”
苏州日报· 2025-11-02 08:23
同时,由苏州第一丝厂主办的"有意思大会"于当天傍晚举办。大会以"有趣、多元、共创"为核心组 织理念,会聚了来自文化、科技、商业、设计、艺术等领域的生态伙伴,在传递项目愿景的同时,搭建 高效沟通桥梁,着力推动招商转化落地,为项目后续运营注入优质合作力量。 苏文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百年前的丝绸织造,到今天的数字艺术编织,苏州第一丝厂的华丽 转身,正是苏州这座城市不断自我更新的生动写照。当古老的厂房遇见最前沿的科技,当历史的脉络注 入数字的基因,这里必将成为苏州面向未来的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 昨天(11月1日),苏州文化产业招商中心有限公司与京东方艺云(苏州)科技有限公司签约仪式 在苏州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总部举行,双方拟投资设立数字科技公司,围绕数字艺术开展文化科技融合创 新业务。 艺云科技是京东方集团"屏之物联"战略先行者,本次"文化 科技"融合的创新实践,将率先在承载 着苏州工业文明记忆的苏州第一丝厂落地生根,让百年工业遗存与前沿数字艺术在此激情碰撞。双方合 资成立的数字科技公司将充分发挥平台及技术优势,围绕"文化+科技"的战略定位,重点布局创新文化 空间打造、大众文化消费体验数字化升级,并探索多元数字文化消 ...
新华社首家沉浸式文创体验店亮相上海
上海证券报· 2025-10-27 15:56
公司战略与项目概述 - 新华社首家沉浸式文创体验店“新次元 News”在上海亮相并进入试营业阶段,是公司探索发展第二曲线的全新尝试 [1] - 该项目是“北京新华音像电子出版社融合产品(上海)研发中心”首个线下实体合作经营项目,由新华出版社与上海韵文博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推动 [1] - 公司以“京沪双城战略”为发展导向,旨在充分发挥品牌、内容、渠道等优势,在文创研发、数字技术应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1] 业务模式与场景体验 - 门店以科技赋能文化、体验驱动消费为核心定位,打造新华社文创展陈、沉浸式智能化场景,融入智能设备体验、深度阅读、VR互动几大功能分区 [2] - 通过差异化场景设计让文化消费从单向内容获取,升级为多感官、交互式沉浸式感受 [2] - 依托VR大空间技术,融合热门国漫与文创资源构建体验场景,致力于成为长三角地区科技赋能文化的标杆案例 [1] 产品与内容生态 - 旨在打造“文创+图书+科技场景”的立体文化供给体系,形成多元融合的产品矩阵 [4] - 文创品类规模已超200种,广泛整合多领域热门IP资源,包括“王者荣耀”、“黑神话・悟空”等现象级游戏IP,“遇见上海”城市文旅IP,“敦煌文化”传统文化IP,以及“混知”、“淘米”等知识科普与经典动画IP [6][7] - 在图书资源上,重点引入兼具人气与文化价值的作品,如《哪吒之魔童闹海艺术设定集》《非人哉》《仙剑奇侠传》等,涵盖神话改编、艺术设定、经典IP衍生等多元题材 [9] 市场活动与合作伙伴 - 近期将重点推出王者荣耀十周年相关主题活动,设置特色互动环节,并进行打卡赠礼、全场优惠、发放限量福袋等多重权益 [4] - 与星纪智讯推出联名智能眼镜Star View与Astar Zen™智能手表系列,在门店进行重点展陈及现场体验,打造“文化+科技”的创新视听交互范式 [6] - 项目获得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虹梅街道党工委、徐汇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多方支持 [1] 行业背景与公司使命 - 以游戏、动漫、网络文学、有声读物为代表的新兴出版业态持续崛起,数字文化产业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2] - 作为中央级综合出版社,公司在数字文化产业领域肩负推动产业创新、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以及促进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使命 [2] - 未来将以上海门店为起点,持续探索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创新路径,整合更多数字文化资源,不断拓展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场景与载体 [9]
山东数文集团与浪潮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构建数字文化新生态
齐鲁晚报网· 2025-10-24 16:02
合作概述 -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与浪潮集团于10月24日在济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合作旨在构建引领行业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体系,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数字文化创新高地 [1] - 双方将围绕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企业数智化转型、智能化创新、生态共建与新赛道布局五大方向展开深度合作 [5] 合作背景与基础 - 合作基于山东省全力推进“数字强省”“文化强省”建设的背景 [3] - 双方此前已在新闻宣传、技术开发、平台建设等领域展开合作,并共建了山东省新型智慧媒体重点实验室等平台 [3] - 合作核心目标是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3] 合作方资源与优势 - 浪潮集团是中国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业务涉及计算装备、软件、云计算服务等,已为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IT产品和服务 [4] - 浪潮集团在智慧媒体与数字文旅领域具备覆盖数字基础设施与“人工智能+文旅”的全栈服务能力 [4] -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是省管国有大型文化企业,是山东文化数据、算力网络、科技研发的核心运营主体,负责推进山东省文化数字化行动计划 [5] -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已建设上线齐鲁文化大模型、孔子数智大模型、沂蒙精神数智大模型等重大文化新基建项目 [5] 合作目标与预期成果 - 双方将以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为目标,催生文化科技领域的新技术、新装备、新载体、新场景、新业态 [5] - 计划共同实施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数字化项目,深度嵌入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场景 [4] - 旨在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文化创新标杆,为数字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强劲引擎 [1][3]
文投控股:整合资本、场景、技术与IP资源,持续探索文化科技业态发展新模式
证券时报网· 2025-10-14 11:25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7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2.77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1] - 扭亏为盈主要由于在重整程序中出清部分低效资产,重塑整体资产负债结构,并提升管理水平,促使资产运营效率显著提升,各项成本费用大幅下降 [1] - 公司经营发展重回良性轨道,业务尚处于重整后的持续复苏阶段 [1][2] 公司业务复苏计划与展望 - 公司已针对影院、游戏及相关创新业务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经营发展计划和目标实现节点 [2] - 预计随着存量业务的稳步发展和各项增量业务的逐渐落地,公司将步入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阶段 [2] - 短期盈利能力可能因电影票房市场复苏不及预期或游戏产品收入下滑而存在阶段性压力 [2] 创新业务探索与布局 - 公司加速探索短剧、赛事活动、文艺演出、会展服务等多个创新业态 [2][3] - 与北青传媒联合主办KOD2025全球街舞大赛总决赛,探索“赛事IP+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3] - 针对短剧行业进行深入研究,计划依托自身IP资源,结合AIGC工具,探索文化内容与科技手段融合的新型创作模式,并已与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3] 产业投资与战略协同 - 公司与多家机构共同发起设立北京京国创文化科技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聚焦文化科技前沿领域的产业投资与孵化 [3] - 此举旨在与投资企业形成良好的业务联动和产业协同,丰富公司业务和产业布局,提升盈利能力 [3] - 未来公司将充分发挥控股股东及自身产业优势,通过整合资本、场景、技术与IP资源,持续探索文化科技业态发展新模式 [3][4] 游戏业务发展战略 - 2025年上半年国内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95.01亿美元,同比增长11.07%,主要目标市场为美国(占比31.96%)、日本(占比16.20%)、韩国(占比7.47%) [4] - 公司将持续推进自有“葫芦侠”游戏平台生态建设,积极探索平台转型与出海新机遇,着力提升用户规模与新增用户量,拓展多元化盈利模式 [4] - 针对《攻城三国》《攻城天下》等产品,公司将通过扩大发行渠道等方式积极寻求海外发行收入提升 [4]
看4K 看东方!上海广播电视台争当超高清产业“链主”
第一财经· 2025-09-27 19:37
行业发展趋势 - 超高清技术是全球视听技术迭代演进的必然趋势 是文化科技融合的重点领域[1] - 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 从单一应用迈向全链融合 加速与虚拟现实 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1] - 超高清技术对引领广电视听体验革命 促进视听产业提质升级 牵引信息基础设施迭代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6] 频道建设进展 - 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于9月28日凌晨零点面向全球全渠道正式开播[6] - 上海广播电视台锚定"全技术系统迭代 全节目品类呈现 全终端渠道触达 全链群产业构建"的"四全"目标建设频道[6] - 通过建设智能中台 数据中台等六大中台及超高清融媒演播空间等四大物理空间推动内容创新[7] 内容生产规划 - 重点打造"新闻新看点 国传新视野 海派新纪实 经典新看法"四条日播精品节目带[7] - 凸显"全天覆盖 全品呈现 全维视听 全域体验"特色 全力打响"看4K 看东方"品牌[7] - 为观众奉献更加优秀的内容 更加沉浸的体验 更加多元的场景[7] 终端升级计划 - 推动有线电视 IPTV等超高清全终端升级适配[7] - 未来两三年内推动全市800万用户千兆入户[7] - 全市340余万有线电视用户每户可免费升级一台搭载AI智能体"东东"的超高清AI机顶盒[7] 技术体系构建 - 采用云计算 IP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智能化 超清化 移动化的技术框架[8] - 通过制定企业标准和工艺流程 参与行业联盟 打通HDRVivid接收终端链路[8] - 探索高质量 低成本运营的超高清技术系统模式[8] 产业生态建设 - 致力于成为超高清产业"链主" 推进全产业链的超高清传媒建设[8] - 打造上海国际光影节等沉浸式超高清消费体验新场景[8] - 构建更具引领性 示范性 开放性的超高清全链群产业生态[8] 人才培养与行业合作 - 发布超高清先锋计划菁英人才研修计划和《超高清100问》科普手册[1] - 持续发挥平台优势 深化与行业伙伴合作[8] - 聚焦超高清技术创新 内容创作 人才培养与场景应用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8]
资本南下、项目北上:粤港澳大湾区文投会“乘风”入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20:58
大会核心定位与成果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运营理念为"为资金找项目、为项目找资金",致力于搭建高效的投融资对接服务平台 [5] - 大会举办两届以来共发布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约250亿元,2023年意向投资签约金额20亿元,实际融资金额15.1亿元,2024年意向签约金额56亿元,实际融资金额63.87亿元 [5] - 往届参会路演企业市场估值平均增长23.6%,例如杰森动漫在参会半年后估值从不到6亿元上升至20亿元,提升3.7倍 [5] 2025年大会规划与特色 -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文投会计划于11月26日-28日在广州黄埔国际会议中心举办,设计"1+8+N"系列活动,即1场主题大会、8场投融资项目路演及N场投融资服务活动 [3] - 大会设置8场专项路演,涵盖文化科技、数字创意、国潮IP、影视、文化智造、文化出海、港澳及并购专场 [6] - 大会联合高校、社科院、产业基金和政府成立文化产业智库联盟,为企业提供产业政策解读和发展支持 [6] 区域产业背景与投资趋势 - 广东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达2.5万亿元,约占全国总量六分之一,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9150亿元,增长10.5% [8] - 文化科技融合类项目成为投资重点,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能+文化"类融资占比超40%,"VR+文化"、"低空经济+文化"、"具身智能+文化"等创新项目合计占比超三成 [8] - 海通创意在广东省投资约9亿元,涵盖6个项目,其中超半数项目信息通过文投会获取 [8] 企业合作案例与机遇 - 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参会与《黑神话悟空》制作方图形科学开启数字创意新业务板块,获得多家游戏公司合作订单 [1] - 企业通过大会了解到广州南沙享受"双15%"税收优惠政策,并将广州子公司迁至南沙以享受税收优惠 [3] - 苏州舞之动画股份有限公司看好大湾区衍生品产业集群,计划借助大会推动动画IP产业化 [6]
资本南下、项目北上:粤港澳大湾区文投会“乘风”入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8:01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概况 -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计划于11月26日-28日在广州黄埔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大会设计为“1场主题大会+8场投融资项目路演+N场投融资服务活动”的“1+8+N”系列模式 [2] - 大会运营理念为“为资金找项目、为项目找资金”,致力于搭建文化企业与投资机构之间的高效投融资对接平台 [3] - 活动举办两届以来共发布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约250亿元,2023年意向投资签约金额20亿元,1年内实际融资金额15.1亿元;2024年大会意向签约金额56亿元,截至目前实际融资金额63.87亿元 [3] - 往届参会路演企业市场估值平均增长23.6%,例如杰森动漫在参会半年后估值提升3.7倍,从不到6亿元上升至20亿元 [4] 大会成效与企业合作案例 - 参会企业通过大会形成了实际合作,例如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认识游戏科学后开启了数字创意新业务板块,并获得多家游戏公司合作订单 [1] - 企业通过大会接触到广州文投、广州城投等投资机构,并了解到如广州南沙享受“双15%”税收优惠等政策,有企业因此将子公司迁至南沙并享受税收好处 [1][2] - 海通创意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该平台发现投资标的,其在广东省投资约9亿元涵盖的6个项目中,一半以上是通过文投会获得信息,其投资项目“铜师傅”借助平台实现了在广东书店文化产品专柜的业务场景落地 [4][7] 文化产业区域优势与投资趋势 - 广东省作为全国文化产业第一大省,产业规模总量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广东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达2.5万亿元,约占全国六分之一,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9150亿元,增长10.5% [6] - 文化科技融合类项目成为投资重点,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能+文化”类融资占比已超40%,“VR+文化”、“低空经济+文化”、“具身智能+文化”等创新项目合计占比超过三成 [7] - 本届大会将推出一批文化新业态项目,包括AIGC、数字人、元宇宙、大数据、AR/VR/MR、具身智能机器人、动漫影视、潮玩等 [8] - 大湾区具备健全的衍生品产业集群,如“潮玩之都”东莞以及广州、深圳集聚了衍生产品设计、开发、生产、销售的企业 [5] 相关ETF产品表现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上涨3.58%,市盈率为48.72倍,最新份额为59.3亿份,增加了5500.0万份 [11]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上涨13.97%,最新份额为11.4亿份,增加了1.7亿份 [11]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上涨2.27%,市盈率为129.31倍,最新份额为3.7亿份,增加了1200.0万份 [12]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下跌2.53%,市盈率为20.20倍,最新份额为86.8亿份,增加了4500.0万份 [11]
AI成为最大变量:一场大会如何试图重塑文化金融新生态
贝壳财经· 2025-09-25 10:42
大会核心主题 - 大会主题为“金融润文化沃土 科技育产业新篇”,旨在深化文化、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聚焦文化新质生产力 [2] 行业趋势与宏观观点 - 数智化时代极大提升了政府和企业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数字技术通过文化平权为广大群众提供低门槛欣赏文化项目的机会 [3] - 人工智能被视为行业未来最大的变量因素,大模型生成的影视级作品在质量技术指标上已无问题,未来可能出现AI主导的商业级内容 [8][9] - 文化科技融合被视为优质内容的催化剂、产业繁荣的增长极以及金融创新的突破口 [3] 金融机构的角色与行动 - 金融机构需要突破传统的信贷模式,依托科技赋能评估版权等无形资产,既懂融资又懂文化还要懂科技 [4] -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发布《北京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全面赋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25-2026年)》 [9] - 北京银行发布《金融支持文化新质生产力行动计划》,旨在为文化事业和产业提供更优质、高效、专业的金融服务 [3][9] 区域发展与实践案例 - 北京市东城区拥有4项世界文化遗产、53处国家级文保单位、384处不可移动文物、22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78家老字号、37座博物馆及36家剧场 [5] - 东城区计划主动融入数字经济新趋势,全速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 [5] - 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园通过建设“云网算”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影棚、音视频实验室等新技术设施,并构建“多层次、全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来赋能产业 [6][7] 资本支持与研究成果 - 基石资本发布北京国管基石并购基金,启明创投发布启明创投八期人民币科技基金,为文化产业创新升级提供资本支持 [9] -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发布《文化产业投融资研究报告》,提供深度分析洞察和前瞻趋势预测 [9] 项目签约与技术方案 - 大会现场有五十余个具有代表性和导向性的重点项目成功签约,覆盖文化科技、文商旅体融合、文化场景创新等多个领域 [10] - 数传集团、北京中科闻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凡拓数字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VAST公司等企业展示了出版高质量数据智能引擎、人工智能助力传播、文博数字化与3D大模型等技术解决方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