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全球化
icon
搜索文档
2026款腾势N9“上桌”,比亚迪全球化“冲高”能否按下加速键
环球网· 2025-09-18 13:16
产品与技术亮点 - 腾势N9三款配置售价38 98万至44 98万元 集易三方平台 云辇-A智能车身控制系统 天神之眼B激光雷达等前沿技术于一身 [1] - 腾势N9在高速避让测试中创下210km/h世界纪录 搭载插混专用2 0T高效发动机与EHS电混系统 实现近千匹马力输出 百公里加速仅需3 9秒 [3] - 第四季度OTA升级后CLTC纯电续航达230km 综合续航突破1330km 通过雨雪内八字模式在湿滑路面实现不打滑 [3] - 定眩智能防晕车系统经认证降低87%晕车发生率 云辇-A系统与路面预瞄2 0实现毫秒级响应 [3] - 天神之眼B-辅助驾驶激光版实现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 易三方泊车可自主完成跨层停车 智能座舱接入大疆 倍轻松等32类智能设备 [4] 市场表现与高端化突破 - 2025年上半年腾势品牌均价突破42万元 较2024年提升18% D9车型六月销量达9848辆 夺得MPV全市场月销冠军并实现六连冠 [4] - 方程豹品牌18个月达成10万台交付 用户量接近15万 [4] - 2025年1-8月35万元以上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62万辆 同比增长83% 渗透率由21%提升至34% [6] - N9用6周达成盈亏点5000辆 全年目标5万辆 月销破5000即被视为爆款 [6] 全球化进程与海外拓展 - 上半年海外市场销量超47万辆 同比增长130% 已超2024年全年销量总和 产品覆盖全球6大洲110余个国家和地区 [4] - 7月在欧洲市场销量猛增超过两倍 市场份额超越特斯拉 特斯拉同期注册量8837辆同比下降超四成且连续7个月下滑 [5] - 在匈牙利建立研发中心 将智能化与电气化技术反向输出欧洲 筹划建立兆瓦级闪充网络 [5] - 在巴西建设海外最大整车制造基地 整合电池 电机 电控三大核心部件本地化制造 预计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 [5] 研发投入与行业影响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达309亿元 同比增长53% 智驾团队规模超5000人 [7] - 天神之眼有望近两年下放到10万元级车型 形成技术降维打击 [7] - 仰望U9在德国以472 41km/h最高时速打破全球量产电动车速度纪录 [7] - 高端化布局成为股东交流重点话题 公司明确高端化是必须打赢的硬仗 [7]
8月汽车销量
数说新能源· 2025-09-02 11:31
新势力车企8月交付表现 - 小鹏汽车交付37700辆 同比增长169% 环比增长3% 创历史新高 [3] - 零跑汽车交付57100辆 同比增长超88% 连续六个月居新势力交付首位 [3] - 蔚来汽车交付31300辆 同比增长55.2% 创历史新高 [3] - 理想汽车交付28500辆 为今年月交付量第二低 连续三个月环比下滑 [4] 新势力品牌细分车型表现 - 小鹏MONA M03累计交付超15000辆 总交付量突破16万辆 [3] - 小鹏P7上市7分钟大定突破10000辆 [3] - 蔚来乐道L90首月交付10600辆 创品牌最快破万交付记录 [3] - 理想汽车调整i8配置为单版本 售价统一为33.98万元 [4] 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进展 - 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373600辆 其中出口80800辆 [6][7] - 上汽集团新能源车销量129800辆 同比增长49.89% [7] - 吉利汽车纯电动车销量93400辆 同比增长98% [7] - 极氪品牌销量17600辆 同比下滑2% [7] 企业战略布局动态 - 理想汽车纯电车型目标月交付18000-20000辆 i8目标6000辆/月 i6目标9000-10000辆/月 [4] -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 推动本土化产业协作 [7] - 华为与上汽联合打造鸿蒙智行尚界H5 预售价16.98万元起 [7] - 岚图汽车1-8月累计交付81800辆 同比增长92% [5]
零跑C10全球交付量累计突破15万台
销量表现 - 零跑C10上市16个月累计交付量突破15万台 刷新品牌在售车型达成此规模的最快纪录 [1] - 月均交付量近1万台 成为品牌持续登顶新势力销量第一的核心支柱 [2] - 2024年3月在英国上市即引发热潮 同月达成10万台交付 [2] 产品技术 - 采用LEAP3.5技术架构 实现四大核心进阶 以"全球年轻人更理想的家"为产品理念 [1] - 配备605km超长续航与全域800V高压快充 充电16分钟可补能307km续航 [1] - 搭载高通骁龙8295P旗舰座舱与激光雷达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 [1] - 获得中欧澳三大五星安全认证 具备越级空间实用性 [1] 全球化布局 - 2023年慕尼黑车展首秀后开启全球化征程 2024年9月登陆欧洲13国 [2] - 2024年底进入马来西亚和泰国市场 2025年1月增程版车型进入欧洲 [2] - 2024年6月正式登陆香港市场 全球第1500家零跑中心落成 [2]
新势力第二家,零跑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
观察者网· 2025-08-19 17:36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收达人民币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 [1]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3000万元,去年同期净亏损22.1亿元 [1] -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3.3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20.2亿元 [1] - 毛利率达14.1%,较2024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结余为295.8亿元 [6] 销量与交付 - 上半年汽车总交付量22.17万辆,同比增长155.7% [2] - 7月交付量达5.01万辆,连续5个月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第一 [2] - 累计交付量已超过80万辆 [2] - 上半年出口超过2万辆汽车,位居造车新势力品牌出口第一 [5] 产品与技术 - 基于LEAP 3.5架构推出B平台2款全新车型(B10和B01) [2] - 对C平台现有3款车型(C10、C16、C11)进行改款 [2] - 研发开支18.9亿元,同比增长54.9%,采用高通8650芯片和高通8295智能座舱芯片 [4] 渠道与网络 - 销售服务网络覆盖286个城市,较去年同期新增88城 [4] - 共布局806家销售门店(含315家零跑中心和491家体验中心)及461家服务门店 [4] - 计划2025年底新增覆盖60个空白市、县,地级市,城市覆盖率将提升至90% [5] 全球化进展 - 与Stellantis集团合资的零跑国际在约30个国际市场建立超600家销售服务网点 [5] - 欧洲网点超550家,亚太市场近50家 [5] - 中国香港市场上市右舵版C10和T03,全球第1500家零跑中心落地香港 [5] - 马来西亚启动C10本地化组装项目,首台OTS车辆已下线 [5] - 首批B10于7月运往欧洲,计划9月在慕尼黑车展上市 [5] - 计划2026年底前建立欧洲本土化生产基地 [5] 运营开支 - 行政开支7.9亿元,同比增长79.5% [4] - 销售开支14.1亿元,同比增长56.7% [4]
年销不足5万辆的弹丸之地,撬动了谁的野心
第一财经· 2025-07-18 14:27
香港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变化 -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以4909辆销量登顶香港车市 超越特斯拉 市占率达22 5% [1][12] - 中国品牌占据销量前十中的五席 合计市占率超35% 包括极氪 名爵 小鹏 腾势等 [12][13] - 香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稀缺到71 09%(2024年数据) 车型选择从2022年40款增至2025年78款 [7][10] 内地车企的香港战略布局 - 比亚迪通过和谐汽车运营 已开设12家销售门店和3家售后服务中心 构建完整网络 [12] - 13家内地车企在港布局门店 分三个梯队:比亚迪(12家)为第一梯队 MG 小鹏等3-6家为第二梯队 [9] - 告士打道等核心商业区从豪车云集转变为内地品牌聚集地 零跑等新势力选择中产社区设店 [9] 消费者选择动因与使用成本 - 电车每公里能耗成本0 4港元 较燃油车(2-3港元)节省80%以上 年省4-5万港元 [4][5] - 首次登记税宽减政策(2024-2026年)使电动车购车成本降低 但50万港元以上车型不再享受优惠 [16] - 香港停车费高昂(小区月均3000港元 写字楼月均3500港元) 隧道费月均3000港元 [5] 基础设施与政策挑战 - 充电桩不足是主要痛点 快充桩稀缺 中速充电需10小时充满 老旧小区难安装私人充电桩 [6] - 香港政府计划2027年前安装20万个充电停车位 2030年前部署3000个高速充电器 [16] - 2024年4月补贴退坡后 新能源车月销量从6435辆(4月)回落至3000辆左右 2025年1-5月同比下降34 23% [17][18] 香港市场的战略价值 - 香港作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2025年排名) 是链接全球资本和展示产品的窗口 零跑等车企通过港股上市增强国际曝光 [19][20] - 内地车企利用香港布局右舵车型研发 为进军全球市场做准备 零跑称右舵车型研发投入高昂但必要 [22] - 香港科创资源吸引理想汽车投资20亿港元设芯片研发中心 宁德时代设立全球第六个研发中心 [21] 产品力与文化适配 - 消费者认可内地品牌在性能 智能化 舒适度的提升 但期待车标设计 内饰审美等细节改进 [21][22] - 新势力品牌零跑在香港未交付即获60个订单 显示市场对新品牌接受度超预期 [13] - 香港多元文化属性要求车企在安全配置 ESG实践等方面进行本土化适配 [22]
如何打造汽车高端品牌?陆盛赟:不必纠结低价策略 优质即有价值
中国经营报· 2025-07-11 02:36
跨国企业在华发展新策略 - 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策略从"单向适配"转向"双向赋能",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化不仅是市场扩张,更是建立全球品牌的重要机遇 [1] - 跨国企业在中国已进入深度调整阶段,从"制造本土化"转向"全链条本土化",决策重心向中国团队倾斜,例如大众通过与地平线、小鹏合作,在安徽设立除慕尼黑外最大研发中心 [1] - "中国能力对外赋能"成为新策略,中国新能源供应链的全球领先性被外国车企认可,未来可能出现"用中国内核参与全球竞争"的产品 [2] 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认知转变 - 外国车企对中国市场的思维从"观望"转向"深度参与",例如雷诺将多款新能源车设计交由中国本土公司完成,打破"欧洲设计主导"的惯性 [3] - 中国自动驾驶技术获得外国车企高度评价,其流畅性与智能化被形容为"amazing" [3] 跨国企业在华发展的挑战与突破 - 全球总部与中国团队的决策博弈是首要挑战,大众案例展现了本土化的决心,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参与决策 [4] - 外国车企对中国消费者的理解仍不够深入,调研需深入生活场景而非仅靠问卷,例如日系车企让工程师住进目标市场富人区体验生活 [4]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趋势 - 市场将迎来整合,缓解价格战,推动行业向"有利润的增长"转型 [5] - 中国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领域已领先,将从"技术跟随者"转向"引领者" [5] - 国际化势在必行,中国头部车企将在市场、技术、标准层面全面全球化 [5][6] 中国车企打造高端品牌的路径 - 欧洲消费者认同"优质即有价值",中国车企应敢于为质量和服务定价,不必纠结"低价策略" [6] - 品牌沉淀需要时间,中国车企需以长期主义培育信任,例如奥迪用30年从非高端品牌成长为标杆 [6] - "高端"的定义存在地域差异,需深入本地文化定义价值,例如中国用户看重自动驾驶,欧洲用户更关注舒适性、性能 [6] 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发展展望 - 期待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欧洲扎根更深,中外企业在供应链、技术、品牌上深度融合,实现共赢 [6]
华泰证券今日早参-20250527
华泰证券· 2025-05-27 08:48
策略 - 近期市场处于日历效应缺失期,资金活跃度降低,但部分方向有结构亮点,交易性资金热度回落,融资资金活跃度降至 8.4%,私募资金仓位稳定但调研数目回落 [1] - 结构亮点在于,公募基金消费方向仓位回升、行业 ETF 对制造板块转为净流入、回购数额占流通市值比重较高的行业为医药及交通运输,仍较分散 [1] - 配置型外资上期转为净流出,被动型外资是流出主力,当前全球配置型资金对 A 股仓位处于去年 9 月以来相对低位,维持资金面偏平稳判断 [1] 固定收益 公司债续发及 ABS 扩募制度试点 - 2025 年 5 月 21 日,上交所发布相关通知,发行人可根据市场利率波动灵活选择发行窗口,降低定价风险 [2] - 投资者预计涉及续发增发的信用债二级流动性、交易活跃度提升,续发制度可压缩决策成本,高流动性续发债券可为同期限、同评级债券提供更精准定价锚 [2] - 后续关注落地券实施情况、定价逻辑、二级交易指标、市场反馈,银行间市场是否推广,折价续发带来的投资机会 [2] 美线运价延续修复,地产边际回温 - 5 月第四周,外需方面,中美关税缓和后,SCFI 指数走高、CCFI 美线边际加速修复,反映北美航线运输需求修复,国内吞吐量指标有韧性 [3] - 生产端高频分化,工业方面铁路货运量等数据回落,下游纺织与汽车开工率基本持平季节性;建筑业方面水泥、黑色供需偏弱,投资品价格下跌 [3] - 地产热度同比略有修复,二手房有韧性,但房价待企稳,土地溢价率偏低;消费方面出行链韧性、汽车销售与快递揽收高位运行;价格方面商品价格多数交易基本面,黑色系多数下行 [3] 保险 - 5 月以来新台币对美元大幅升值 7%,中国台湾寿险业 70%资产投向以美元为主的海外资产,净敞口达总资产 20 - 30%,对冲成本上升或影响盈利 [4] - 日本寿险业以美元为主的总外币敞口约为总资产四分之一,一半敞口有对冲覆盖,2025 年来美元贬值或影响盈利 [4] 金工 - 当前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基准体系面临两大核心矛盾,基准适配性不足,42%基金采用沪深 300 指数作基准,30%主题基金以宽基指数为基准;结构性错配显著,基金整体低配港股资产 [5] - 给出自上而下基于全域股票指数设定业绩比较基准的建议,提出自下而上的四步设计流程,优化后 97%的主动权益基金与业绩基准相关性超 0.75 [5] 食品饮料 - 看好经济向消费转型中食品饮料行业表现,预计消费复苏是全年投资主线,不少食饮企业完成渠道库存去化,通过品类拓展等驱动收入和利润增长 [6] - 去美元化下外资回流有望为大众品板块导入增量资金,建议采用三条主线选股 [6]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 - 全球电动化发展,国内电池厂在新能源车与储能竞争中树立优势,针对宁德时代等几家头部电池厂横向比较,国内电池厂凭借供应链一体化等进行全球化扩张,行业全球化进程提速 [8] - 认为市场担心的海外本土化补贴加码及贸易政策风险对电池厂影响有限,推荐国内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看好国内其他电池厂出海进展 [8] 重点公司 杭州银行 - 2025 年 5 月 26 日,杭州银行公告触发“杭银转债”有条件赎回条款,该行植根优质区域,扩表力度强,盈利能力领先,资产质量优异,25Q1 经营指标处上市银行第一梯队 [10] - 转债完成强赎后将夯实公司资本,支撑业务扩张,维持增持评级 [10] 瑞普生物 - 瑞普生物形成宠物医疗全面布局,是国内宠物医疗稀缺标的,国内宠物医疗是蓝海市场,看好中长期宠物医疗板块增量 [10] - 公司主业优势明显,上调盈利预测,预计 2025/26/27 年归母净利润 5.26/6.18/7.12 亿元,上调目标价至 36.16 元,维持“买入”评级 [10] 亚朵 - 亚朵集团 1Q25 收入 19.06 亿元/yoy + 29.8%,净利润 2.44 亿元/yoy - 5.5%,经调整净利润 3.45 亿元/yoy + 32.3%,2024 全年收入 72.48 亿元/yoy + 55.3%,归母净利润 12.75 亿元/yoy + 73%,全年归母净利率 17.6%/yoy + 1.8pct [12] - 公司酒店业务稳中提质,迭代差异化产品夯实品牌竞争力,做优会员体验巩固用户粘性,向 25 年底“两千好店”目标迈进;零售业务增长强劲,与酒店协同,多成长曲线并进潜力充裕,维持“买入” [12] 名创优品 - 公司 2025Q1 营收同增 18.9%至 44.3 亿元,高于指引范围,经调整净利同降 4.8%至 5.9 亿元,主因直营门店拓展投入大及财务费用增加 [13] - 公司国内策略转向精细化运营,海外加强供应链建设及本地化运营,有望推动盈利能力企稳向好,赋能全球业务扩张,维持“买入”评级 [13] 评级变动 | 公司/个股 | 代码 | 目标价(元) | 评级调整 | 2025EPS(元) | 2026EPS(元) | 2027EPS(元) | 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地平线机器人 - W | 9660 | 9.28 | 买入(首次) | -0.17 | -0.08 | 0.04 | 2025 - 05 - 25 | | 微博 | WB | 15.04 | 增持→买入 | 1.88 | 1.95 | 2.05 | 2025 - 05 - 23 | | 黑芝麻智能 | 2533 | 24.04 | 买入(首次) | -1.45 | -0.76 | 0.01 | 2025 - 05 - 22 | | 南极电商 | 002127 | 6.00 | 买入(首次) | 0.13 | 0.23 | 0.32 | 2025 - 05 - 20 | | 远大医药 | 512 | 10.15 | 买入(首次) | 0.60 | 0.66 | 0.76 | 2025 - 05 - 19 | [14]
连续三季盈利,毛利率超19%,整合后首秀的极氪能走多远?
美股研究社· 2025-05-19 18:51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白热化,特斯拉加速4680电池量产,比亚迪凭借垂直整合成本优势扩张,中国新势力品牌聚焦智能化与高端化赛道 [1] - 极氪科技一季度总营收220亿元(约30.34亿美元),综合毛利率19.1%创历史新高,香港会计准则下实现5.1亿元盈利,连续三个季度盈利 [1][3] - 吉利汽车计划私有化极氪推动其从纽交所退市,消息公布后吉利港股股价单周涨幅超16%,极氪美股股价单日飙升24.5% [1] 财务表现 - 一季度整车销售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6.1%,毛利42.13亿元(约5.8亿美元)同比增长18.8% [3] - 整车毛利率16.5%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19.1%创历史新高,净亏损同比降低超60% [3] - 一季度成本178亿元(约24.54亿美元)同比下降2.4%,销售与市场开支26.45亿元(约3.64亿美元)同比下降9.2% [4] 销量与成本优化 - 一季度销量114,011台同比增长21.1%,其中极氪品牌交付41,403辆同比增长25.2%,领克品牌交付72,608辆同比增长18.9% [3] - 规模效应释放固定成本有效摊薄,极氪与领克整合后生产等相关成本明显降低 [3] - 研发投入29亿元较同期上涨,为技术竞争力提升注入动力 [4] 品牌整合与协同 - 吉利汽车集团内部整合动作频繁,2月极氪完成对领克品牌合并,5月宣布将并入吉利汽车 [6] - 极氪、领克、银河三大新能源品牌将形成合力,通过供应链、制造体系及销售渠道等多维度协同释放规模化效应 [7] - 极氪与领克形成差异化竞争模式,极氪深耕30万元以上豪华市场,领克主攻20万元及以上市场 [8]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极氪007GT首月交付量破万,极氪009光辉典藏版定位"藏品级MPV",极氪9X具备3秒级加速性能与全地形混动技术 [8] - 领克900大定量超3万台,搭载英伟达Thor芯片,城市NOA功能对标理想L9 [8] - 吉利推出统一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千里浩瀚",极氪新品将全面搭载H7、H9方案 [8] 全球化战略 - 极氪进驻全球超60个市场,布局超1200家门店,业务覆盖五大洲,拥有超190万全球用户 [11] - 吉利全球销售与服务网点覆盖86个国家终端数量超900个,计划在中东市场年销量5万辆以上,泛欧及东欧市场15万-20万辆 [11] - 领克08EM-P登陆欧洲成为首款WLTP工况纯电续航突破200公里的插混车型,极氪7X即将开启欧洲交付 [12] 补能与产能布局 - 极氪推出V4极充兆瓦桩单枪峰值功率1.3兆瓦,可同时满足多台800V车型超快充需求 [9] - 吉利坚持轻资产运营模式,2024年在埃及、尼日利亚建成3个KD合资工厂,2025年计划在越南、印尼新建多个KD工厂 [12]
比亚迪欧洲总部落户匈牙利,宁德时代押注重卡换电 | 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9 06:27
宁德时代重卡换电布局 - 宁德时代推出75号重卡换电标准电池及全场景底盘换电方案,计划2030年前建成覆盖全国80%干线运力的换电绿网[1] - 公司预测未来三年重卡新能源渗透率有望达50%,当前商用车渗透率显著低于乘用车[1] - 换电方案旨在解决续航短、补能慢问题,技术优势可能推动行业标准建立[1] 小米汽车SU7事件回应 - 小米汽车澄清前保险杠形变问题源于极小范围车辆安装间隙调整不一致,提供免费修复服务[2] - 公司否认退订致销量崩塌传闻,称交付量受限主因产能问题而非需求下滑[2] - 回应速度显示对消费者关切的重视,但局部质量问题可能影响品牌稳定性认知[2] 长安汽车泰国工厂投产 - 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为东南亚最先进新能源车工厂,投资100亿泰铢(约20亿元人民币)[3] - 工厂覆盖精益制造、全球研发及供应链管理,标志公司全球化战略突破[3] - 项目强化东南亚市场竞争力,成为"一带一路"合作范例[3] 比亚迪欧洲总部设立 - 比亚迪欧洲总部落户匈牙利,兼具销售售后枢纽、测试及本地化车型开发功能[4] - 项目将创造2000个岗位,此前公司已在匈建电动巴士厂及乘用车基地[4] - 布局反映欧洲市场扩展意图,需关注电动车关税与准入政策变动[4] 一汽与紫光芯片合作 - 中国一汽与新紫光集团战略合作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5][6] - 合作聚焦车规级芯片产业生态,旨在减少核心技术对外依赖[5][6] - 协议涉及联合技术攻关与供应链资源建设,推动汽车半导体深度融合[5][6]
比亚迪李云飞回应重整欧洲业务:将以“尖子生”车型破局
凤凰网· 2025-04-23 15:21
欧洲市场战略调整 - 公司正通过重整经销商网络和加码混合动力车型供应加速欧洲市场破局 [1] - 欧洲业务"正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计划未来4-5年内实现海外销量占比"半壁江山" [1] - 2023年进军欧洲初期面临经销商网络薄弱、本地化人才不足和混合动力车型布局滞后等问题 [1] 产品策略 - 公司在欧洲采取"双线推进"策略,强化纯电车型同时将混合动力车型作为重要补充 [1] - 目前在欧洲已推出四款车型,计划四季度引入高端品牌腾势 [1] - 以中国市场锤炼的"尖子生"车型为矛,以本地化合作为盾推动海外发展 [1] 渠道扩张 - 公司正以"诚意合作"加速欧洲渠道扩张,现有数百家门店由30多个大型投资集团运营 [2] - 上海车展期间与欧洲主流经销商达成深度合作意向,未来将依托本地合作伙伴完善销售及服务体系 [2] 销量目标与竞争优势 - 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为80万辆,向国际品牌全球化布局看齐 [2] - 2023年首度跻身全球车企销量前十,中国供应链打造的性价比与技术优势正转化为出海"加速度" [2] - 2025年第一季度欧洲销量同比2024年大幅增长,调整措施已初见成效 [3] 行业机遇 - 当前是中国品牌全球化"关键机遇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规模与成本优势显著 [2] - 欧洲市场电动化转型加速为中国企业留出窗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