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化绿色化
icon
搜索文档
陈吉宁会见德国巴斯夫集团执行董事会主席凯礼
快讯· 2025-07-08 18:40
据上海发布,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今天(7月8日)上午会见了德国巴斯夫集团执行董事会主席凯礼一行。 陈吉宁说,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上海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始终 保持发展目标、行动方案和政策举措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为全球企业在沪深耕发展营造市场 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化工是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巴斯夫是全球领先的化工企业, 欢迎更好把握中国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消费潜力和技术渗透效率,更好顺应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趋势,加大在沪投资力度,深化拓展业务布局,提升研发中心能级,把更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落 在上海,助力构建绿色低碳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上海将持续优化企业服务,加强高效沟通对接,支持 企业取得更好更快发展。凯礼介绍了企业在华业务情况和下一步发展计划。他表示,上海是巴斯夫开拓 中国市场的重要枢纽门户,通过上海实现了在华业务和投资的快速增长。对中国发展、上海发展充满信 心,将更好把握中国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机遇,瞄准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加大在沪投资 和业务布局,做大做强创新研发功能,为国际科技开放合作和学术交流搭建平台,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作出更大 ...
第五届罐式集装箱合作发展大会南通启幕 中集环科以智能绿色技术引领产业变革
证券时报网· 2025-06-30 15:05
行业概况 - 罐式集装箱在现代化物流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能够顺应集装箱数智化趋势,在智慧海关、多式联运等场景转型升级中发挥关键作用 [2] - 罐箱在"十五五"时期化工物流建设及中国-东盟产业链合作等国内外重大发展战略中能产生积极影响 [2] - 2024年中国罐箱产量约4万台,占全球95%市场份额,是全球罐箱生产领域的绝对主导者 [2] - 2024年中国主要罐箱运营企业总运量为60.6万TEU,同比增长10.7% [2] - 未来罐箱潜在目标市场将向亚洲转移,下游应用领域将聚焦新能源、半导体等高端服务品类,发展趋势向智能化与绿色化加速迈进 [2] 龙头企业表现 - 中集环科是全球领先的液体、液化气体集装箱化物流装备制造企业和全生命周期服务商,全球市场份额约50% [3]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新签订单4.44亿元,同比增长17% [3] - 公司负债率仅为14.05%,货币资金充足,具备做强做大业务的基础条件 [3] - 公司已建成行业首条全自动粉末喷涂线,实现"油改粉"技术替代,大幅降低污染源 [3] - 采用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运营管理可视化、可量化,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 [3] 技术创新与战略规划 - 公司以"智改数转、绿色发展"为理念,在绿色化智能化道路上持续探索 [3] - 未来将通过资源整合打造全球性高端装备核心技术平台 [3] - 计划围绕"硬科技、卡脖子、国产替代"领域布局,重点发展高端医疗设备、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 [3] - 目标在未来3-5年构建"高端装备—材料工艺—场景穿透"技术矩阵,实现从罐箱龙头到全球高端装备核心技术平台的战略跃迁 [3] 行业活动与成果 - 第五届中国罐式集装箱合作发展大会在江苏南通举办,由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主办,中集环科协办 [1] - 大会汇聚200余名来自罐箱运营、租赁、生产、检验、服务等领域的代表 [1] - 大会发布国内首份罐箱全产业链发展报告《中国罐式集装箱行业发展报告(2024)》 [2] - 中集环科在大会中展示技术引领与担当,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4]
第五届中国罐式集装箱合作发展暨化工与液态食品物流技术应用大会顺利召开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26 21:40
行业概况 - 中国罐式集装箱产量约4万台,占全球95% [1] - 2024年主要企业运量达60.6万TEU,同比增长10.7% [1] - 罐箱应用正向新能源、半导体等高端领域拓展 [2] - 全球产业重心加速向亚洲转移 [2] - 智能化绿色化成为行业主流趋势 [2] 公司动态 - 中集环科建成行业首条全自动粉末喷涂线,实现"油改粉"源头替代 [1] - 公司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可视化运营管理体系 [1] - 借助数据与AI技术推动流程变革,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 [1] - "油改粉"工艺与双碳数字化系统成为行业低碳转型典型实践 [2] 行业活动 - 第五届中国罐式集装箱合作发展大会聚焦多式联运应用及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 - 会议吸引铁路、海关、石化等领域200余名代表参会 [1] - 中集环科等企业围绕铁路罐箱发展、自动化技术展开专题研讨 [2]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会见新西兰总理拉克森
快讯· 2025-06-19 22:43
金十数据6月19日讯,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今天(6月19日)会见了新西兰总理拉克森。陈吉宁说,愿在 两国领导人战略指引下,充分发挥城市功能优势,顺应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趋势,进一步深化经 贸、科技、教育、旅游等领域务实合作,促进人文交流和人员友好往来。欢迎更多新西兰企业来沪投资 兴业,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把更多特色优质产品带到上海、进入中国市场。 (上海发布)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会见新西兰总理拉克森 ...
瞄准智能绿色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6-04 06:28
我国装备制造业近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含量持续提高,与国外同行之间的技术差距快速缩小, 不仅实现了较多进口设备的国产替代,更在部分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机床领域,济南二机床已成 为世界三大数控冲压装备制造商之一,其生产的大型数控冲压机床进入国内外主流汽车厂商的生产车 间。在工程机械领域,国产盾构机快速崛起,打破了盾构机市场长期被德国、日本等国企业垄断的局 面。以中铁装备为代表的国内厂商生产的盾构机不仅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够适应极端环境和复杂环 境,控制精度达到毫米级,更是具备显著的价格优势,推动我国盾构机位列国际盾构技术的第一梯队。 随着行业规模扩大和技术不断积累,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和市场地位也快速提升。以新能 源装备为例,我国光伏面板、风机、车载锂电池等已成为国产装备"出海"的主力军。在光伏组件方面, 2024年全球前五大厂商均为中国企业。在风机行业,2024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新增容量排名前五的厂 商中有四家为中国企业,金风科技更是蝉联第一。在车载锂电池行业,中国企业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位居 全球前两名,对行业供应链的掌控优势不断巩固。 也应看到,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关键领 ...
大连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15
辽宁日报· 2025-05-29 08:46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新策源能力持续提升,英歌石科学城创新发展,获批5家全国重 点实验室,新获评雏鹰企业109家、瞪羚企业22家;今年将在动力电池、低空经济、化工新材料、生命 科学领域布局建设大连市首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小试平台,进一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集群发展 取得新突破,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工业母机集群获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 型上,累计建成142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37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130家省级以上绿色 工厂、2个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新兴产业聚能起势,金普新区氢能产业园开园,大连市加入国家燃料 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全市布局低空起降点280个,开通3条陆岛直升机航线。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走深走实。制定实施6.0版营商环境提升方案,推出48项提升举措。"一企一 策"深化国企改革,市属国企资产总额同比增长6.9%,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6%。对外开放水平进一 步提升,全市新设外资企业36家、同比增长38.5%。大连自贸片区整合提升加速,国内首单国际航行船 舶保税液化天然气岸基加注业务落户,两架保税融资租赁飞机业务落地,大窑湾保税物流中心运营。大 连市获批 ...
山西繁峙聚焦项目建设“主引擎” 驱动经济发展“加速跑”
搜狐财经· 2025-05-14 11:14
项目建设规划 - 繁峙县2025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93个,总投资达292.05亿元,其中12个省级、市级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73.09亿元 [1] - 项目涵盖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完善、民生福祉提升等多个领域,组建专业团队开展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 [1] - 4个省、市重点前期项目稳步推进,确保项目具备良好可行性和发展前景 [1] 项目储备策略 - 围绕"两重""两新"支持领域,深入研究政策导向,挖掘市场需求和本地资源优势 [2] - 运用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国债等政策性金融工具,建立分类管理、动态更新的项目储备库 [2] - 优化储备结构,提高项目质量和成熟度,为未来建设提供充足资源 [2] 要素保障措施 - 创新"四全工作法",在签约、审批、建设、投产等环节提供全过程服务 [2] - 设立专项技改资金,鼓励企业加大新型工业化投资,给予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 [2] - 通过政策宣讲和企业对接活动,引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 [2] 产业发展方向 - 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2] - 重点项目和优质项目储备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奠定长远发展基础 [3]
开展估值提升行动,加速构建创新生态,上海国企多举措加强市值管理
第一财经· 2025-05-10 13:21
上海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提升 - 上海市国资委联合上交所举办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提升内在价值和投资者关系管理 [1] - 6家上市公司展示经营发展、产业布局、技术创新、ESG建设和投资者回报等方面成效 [1] - 上海市国资委加强市值管理,截至2024年末94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市值2.7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8.52% [1] - 上海国资国企将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引导企业重视市场价值表现 [2] 上港集团 - 2024年母港集装箱吞吐量5150.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8%,连续15年全球首位 [2] - 归母净利润149.5亿元,同比增长13.3%,连续四年突破百亿 [2] - 罗泾港区改造一期开港运营,二期获批,小洋山北侧工程推进 [3] - 完成国内首单绿色甲醇"船到船"同步加注作业,LNG加注实现上海港全覆盖 [3] - 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港口深化合作,扩大母港辐射半径 [3] - 跨境电商海运出口业务实现突破,国际中转集拼模式丰富 [4] - 开展科技创新项目55项,实施国家和上海市重大项目10项 [4] 华谊集团 - 2024年营业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9.3%,归母净利润9.1亿元,同比增长5.8% [5] - 申请专利151项,授权134项,多项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 [5] - 广西华谊新材料列入"绿色工厂"名单,上海华谊新材料获评"五星级绿色工厂" [5] - 推进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广西钦州一体化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陆续建成投产 [6] - 拟收购上海华谊三爱富新材料60%股权,强化精细氟化学品业务 [6] 上海医药 - 2024年营业收入2752.51亿元,同比增长5.75%,归母净利润45.53亿元,同比增长20.82% [6] - 工业销售过亿产品44个,其中2个超10亿,中药板块工业收入95.71亿元 [7] - 临床申请受理及进入后续临床研究管线54项,其中创新药40项 [7] - 创新药服务收入305亿元,同比增长29.7%,新增进口总代品规25个 [7] - 收购和黄药业10%股权,提升中药品种循证医学和国际化能力 [7] - 完成东南亚与中东地区业务布局,新增海外产品注册申报18个 [8] 浦发银行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23.31%,增幅创近12年新高 [9] - 2025年一季度资产总额95,523亿元,贷款增量规模创新高 [9] - 不良贷款率为近10年最低,拨备覆盖率达过去9年最高 [9] - 打造"商行+投行+生态"服务模式,深度赋能科技企业 [9] - 长三角地区贷款总额1.84万亿元,增长超10%,存款总额2.31万亿元,增长超7% [10] - 2024年跨境业务量超4万亿元,增长27%,跨境人民币融资余额1406亿元,增长97% [10] - 实现全栈国产化算力平台+DeepSeek大模型的金融应用 [11] 中国太保 - 2024年营业收入4040.89亿元,同比增长24.7%,归母净利润449.60亿元,同比增长64.9% [11] - 寿险新业务价值132.58亿元,同比增长20.9%,新业务价值率16.8% [12] - 产险保费收入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6.8% [12] - 集团投资资产综合投资收益率6.0%,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 [12] - 科技保险服务10.5万家企业,绿色保险保额超147万亿元 [13] - "太保家园"社区落地13城15园,床位超8800张 [13] 数据港 - 2024年营业收入17.21亿元,同比增长11.57%,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7.49% [14] - 全国运营35座数据中心,全部位于"东数西算"枢纽节点 [14] - 蝉联"中国算力中心服务商十强",位列行业第一梯队 [14] - 发布"业财融合平台1.0"和"智能运维管理平台3.0" [15] - 获评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和上海国资国企社会责任"十佳案例" [15]
开展估值提升行动,加速构建创新生态,上海国资国企多举措加强市值管理
第一财经· 2025-05-10 10:48
上海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提升 - 上海市国资委联合上交所举办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提升内在价值和投资者关系管理 [1] - 6家上市公司(上港集团、华谊集团、上海医药、浦发银行、中国太保、数据港)展示经营发展、产业布局、技术创新等方面成效 [1] - 上海市国资委加强市值管理,截至2024年末94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市值2.7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8.52% [1] - 上海国资国企将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引导企业重视市场价值表现,规范市值管理 [2] 上港集团业绩与发展 - 2024年母港集装箱吞吐量5150.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8%,连续15年全球首位 [3] - 归母净利润149.5亿元,同比增长13.3%,连续四年突破百亿 [3] - 罗泾港区改造一期开港运营,二期获批,小洋山北侧工程推进 [3] - 完成国内首单绿色甲醇"船到船"同步加注作业,LNG加注能力实现上海港全覆盖 [3] - 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港口深化合作,扩大母港辐射半径 [4] - 2024年开展科技创新项目55项,实施国家和上海市重大项目10项 [4] 华谊集团业绩与发展 - 2024年营业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9.3%,归母净利润9.1亿元,同比增长5.8% [5] - 申请专利151项,授权134项,多项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 [6] - 广西华谊新材料列入广西"绿色工厂",上海华谊新材料获评上海市"五星级绿色工厂" [6] - 推进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广西钦州一体化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陆续建成投产 [6] - 拟收购上海华谊三爱富新材料60%股权,强化精细氟化学品业务 [7] 上海医药业绩与发展 - 2024年营业收入2752.51亿元,同比增长5.75%,归母净利润45.53亿元,同比增长20.82% [8] - 工业销售过亿产品44个,中药板块工业收入95.71亿元,罕见病板块51个在产品种 [8] - 临床申请及进入后续临床研究管线54项,其中创新药40项 [8] - 创新药服务收入305亿元,同比增长29.7%,器械大健康业务收入442亿元,同比增长10.5% [9] - 收购和黄药业10%股权,拓展东南亚与中东市场,新增海外产品注册申报18个 [9] 浦发银行业绩与发展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23.31%,增幅创近12年新高 [10] - 2025年一季度资产总额95,52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近10年最低 [10] - 长三角地区贷款总额1.84万亿元,增长超10%,存款总额2.31万亿元,增长超7% [11] - 2024年跨境业务量超4万亿元,增长27%,跨境人民币融资余额1406亿元,增长97% [12] - 全栈国产化算力平台+DeepSeek大模型金融应用,天眼系统为核心的风控系统升级 [12] 中国太保业绩与发展 - 2024年营业收入4040.89亿元,同比增长24.7%,归母净利润449.60亿元,同比增长64.9% [13] - 寿险新业务价值132.58亿元,同比增长20.9%,产险保费收入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6.8% [13] - 科技保险服务10.5万家企业,绿色保险保额超147万亿元,绿色投资规模超2600亿元 [14] - 普惠型健康险服务超4亿人次,"太保家园"社区落地13城15园,床位超8800张 [14] - AI服务调用量超15亿次,数字劳动力覆盖近3000人,效率提升20% [14] 数据港业绩与发展 - 2024年营业收入17.21亿元,同比增长11.57%,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7.49% [15] - 全国运营35座数据中心,全部位于"东数西算"枢纽节点 [15] - 首次发布ESG报告和科创票据,编纂发布管理制度汇编 [15] - 发布"业财融合平台1.0"和"智能运维管理平台3.0",保持"零SLA事故"记录 [16] - 获评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上海国资国企社会责任"十佳案例" [16]
三一重工(600031):业绩超预期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5-08 12:30
财务表现 - 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49亿元,同比增长19.2%,归母净利润24.71亿元,同比增长56.4%,扣非归母净利润24.03亿元,同比增长78.5% [1] - 销售费用率6.38%,管理费用率3.02%,研发费用率5.00%,财务费用率-1.75%,同比分别下降0.06pct、0.74pct、2.26pct、2.62pct [2] - 经营性现金流44.13亿元,同比增长0.81%,存货202.36亿元,同比减少6.57亿元,应收账款523.61亿元,同比增加15.59亿元 [2] 国内业务 - 挖机行业内销增速38.3%,工程起重机整体内销增速-5.4%,但履带起重机和随车起重机内销同比回正 [1] - 4月CMI为130.95,同比增长27.2%,环比增长1.9%,农田水利、市政工程等内需加速回暖 [1] - 公司挖机、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国内收入均已转正 [1] 海外业务 - 欧洲、日本、印尼1-3月小松挖机开机小时数同比正增长 [1] - 1-3月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总额129.3亿美元,同比增长7.8%,其中主机出口92.4亿美元,同比增长8.1% [1] 行业趋势 - 机器替人、智能化绿色化趋势延续,工程机械市场有望持续改善 [1] - 挖机内销表现亮眼,复苏品类逐渐拓展至非挖板块 [3] 公司优势 - 挖机产品连续14年国内销量冠军,混凝土机械连续14年全球第一,起重机械全球市占率大幅上升 [3] - 海外拓展和电动化转型加速,成本费用管控和现金流表现优异 [3]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49亿元、105.17亿元、127.00亿元,对应PE为20.0倍、15.9倍、13.1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