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端侧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借道“无障碍”,AI助手可能在盯着你
创业邦· 2025-09-25 12:27
AI Agent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 - 2025年是AI Agent元年,厂商正积极推出和迭代端侧AI助手[4] - 全球AI手机渗透率预计在2027年达到约40%,出货量有望达5.22亿部[9] - AI Agent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51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47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4.8%[17] - 2025年AI Agent将迎来规模化落地浪潮,其通过智能化任务处理重构标准化作业流程的潜力备受期待[16] - 各大厂商纷纷布局,包括苹果发布Apple Intelligence、小米推出MiLM、vivo推出蓝心大模型、OPPO推出安第斯、荣耀推出魔方等端侧大模型[9] - AI厂商如OpenAI推出智能体Operator,智谱推出手机智能体AutoGLM,也开始试水端侧业务[9] AI Agent的技术路径与挑战 - 行业存在两种主要技术路径:接口模式和纯视觉方案(调用无障碍权限)[11] - 接口模式需要手机厂商和应用厂商签订意图框架,互通接口,其特点是安全但依赖生态,开发成本高[11][12] - 纯视觉方案直接调用无障碍权限,开发快、通用性强,但存在用户操作慢、准确率不高以及隐私安全风险[11][12] - 核心挑战在于如何跨过App间的区隔,实现AI对手机的操作[9] - 大部分厂商为快速低成本抢占市场,选择使用无障碍权限这一现存功能模块来实现AI Agent功能[12] 数据安全与隐私风险 - 开放无障碍权限使AI应用基本"全知全能",可能读取支付密码、聊天记录等敏感信息,并可随意点击[4][6] - 用户跨APP的数据使用需要双重授权,但无障碍权限一旦开放就跨过了第三方APP授权环节,用户数据若被滥用可能无法追责[12] - 端侧大模型部署环境下存在隐私保护三大缺陷:知情同意流于形式、多方主体责任划分不清以及用户权利难以实现[12] - 超半数受访者遇到了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60.09%的受访者认为AI可能会不受控制地收集和处理个人信息[17] - 已有诈骗案例显示,诈骗软件通过"屏幕共享"功能获取用户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并直接操控手机完成转账[16] - 有AI应用在读屏时未区分信息敏感程度,导致将用户群名称中的小区信息直接引用到作文中[16] 行业规范与企业应对措施 - 行业已推出多项规则,如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发布《移动互联网服务可访问性安全要求》,要求智能体在获得用户明确授权后方可启用无障碍服务[21] - 中国信通院联合多家公司提出《关于共建终端智能体生态的倡议》,开展打通终端智能体与第三方应用交互接口等工作[21] - 企业需提高对用户隐私风险的防范意识,例如苹果推出Apple Intelligence时特别强调了隐私保护,并开发了"隐私云计算系统"[19] - 企业应明确界定实现功能所必需采集的最小屏幕区域和数据范围,建立针对屏幕数据采集的专项数据质量管理规范[19] - 服务推向市场前可先采取小范围测试,OpenAI和Anthropic的智能体使用截屏功能时会限定在浏览器或沙盒环境中[19] - 当前行业规则并非强制,企业采纳与否凭自愿[12][21]
思必驰AI办公本X5系列:以多智能体协作与端侧大模型重塑办公效率
犀牛财经· 2025-09-24 17:52
行业整体趋势 - 2025年家电行业步入政策效应换挡与市场需求调整的关键周期,行业整体负增长已成共识 [1] - 2024年9-12月家电全渠道零售额同比增长23.8%,但2025年7-8月同比增幅大幅收窄至仅7% [4] - 2025年国补政策转向分批下达与限流管控,补贴力度与覆盖面收缩,拉动效应逐月递减 [1][4] 促销节奏与渠道表现 - 行业促销节奏紧密衔接,线下渠道聚焦国庆旺季冲刺,线上平台为双十一提前蓄力 [2] - 线上渠道在本次促销周期中市场表现有望优于线下,因去年线下受国补政策强力拉动形成高基数 [2] - TOP渠道为拉动客流可能通过自补方式加大优惠力度,甚至出现价格倒挂,而大连锁渠道依托规模效应预计成为下半年销售表现最优渠道之一 [2] 品类表现分析 - 冰箱、洗护、空调等传统大家电均将陷入明显负增长,产业走势呈洗护<空调<冰箱的梯度分化,冰箱负增长率可能突破-20% [6] - 2025年十一及双十一促销周期,冰箱线上销量同比-23.8%,销额同比-22.1%;线下销量同比-20.3%,销额同比-19.2% [7] - 空调行业陷入“保利润”与“抢份额”的矛盾,双十一期间全渠道销量预计同比下降8.0%,销额同比下降14.4% [8][9] - 冷柜市场表现持续疲弱,2025年双十一全渠道销量同比微增1.3%,销额同比增1.9%,受国补调整冲击相对可控 [7][9] - 洗护品类跌幅相对有限,双十一期间洗衣机全渠道销量同比-2.9%,销额同比-5.7%,热泵洗烘一体机等高端功能产品为重点发力方向 [8][9] 政策影响 - 2025年中央财政300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前三批共2310亿元,第四批690亿元预计10月落地 [13] - 对比2024年国补初期的强劲拉动,2025年政策刺激强度预计相对温和,双十一家电行业同比仍可能下滑 [13][14] 竞争格局与战略建议 - 冰箱市场竞争焦点预计集中在6-8K价格段,该价位区间成为下半年各品牌争夺主战场 [7] - 行业建议聚焦零售驱动加快库存去化、坚定提结构以高附加值产品对冲国补退坡、结合能效标准升级窗口加快新品迭代 [14] - 细分功能型产品更受市场青睐,绿色节能类产品市场认可度持续提高,溢价能力明显增强 [8]
面壁智能汽车业务线首秀:端侧VLA在吉利智能座舱量产部署
新浪财经· 2025-09-24 17:49
公司业务进展 - 面壁智能汽车业务线成立后首个成果落地 与吉利中央研究院联合开发端侧VLA多模态大模型(0.9B)[1] - 模型在吉利银河M9智能座舱平台实现量产部署 提升座舱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1] - 模型具备舱内外环境多模态感知融合能力 实现智能雾灯和自适应车窗等功能[1] - 数据处理无需网络传输和远程服务器响应 本地存储降低用户信息泄露风险[1] 战略发展 - 公司于今年7月三周年之际进行组织升级 新成立汽车业务线[1] - 战略目标为实现压强式突破 将MiniCPM面壁小钢炮端侧模型应用于更多汽车[1] - 公司致力于推进新一代人机交互变革[1] 行业合作 - 与吉利中央研究院建立联合开发合作关系[1] - 合作成果已在吉利银河M9车型实现商业化应用[1]
AI办公本是如何弯道超车的?
虎嗅APP· 2025-09-24 17:37
核心观点 - 思必驰作为语音技术领域B端服务商 在2024年进军C端AI办公本市场 通过差异化产品策略和技术创新实现逆袭 两年内成为行业黑马[2][17] - 公司以"专业办公"为核心定位 通过屏幕革命、多智能体协作系统和端侧大模型等技术突破 重新定义智能办公本的产品形态和价值[6][11][14] 市场突破与产品表现 - 2024年618期间 AI办公本Pro×LAMY联名款获京东、抖音双平台彩屏电纸书销售额冠军[2] - 首季度销量突破数万台 打破"ToB团队做不好C端产品"的行业偏见[7] - 2025年9月发售的X5系列成为业内首款"彩屏+端侧大模型"AI办公本[2] 技术差异化创新 - 放弃90%同行采用的电子墨水屏 改用柔彩护眼类纸屏 响应速度达墨水屏10倍 点击延迟缩短至0.2秒以内 刷新率60Hz 同时过滤91.36%有害蓝光[6][7] - X5系列搭载多智能体协作系统 自动识别42种会议场景 提供AI洞察与决策支持[11] - 部署端侧大模型 采用6纳米8核旗舰芯片与7500毫安电池 支持离线10小时连续录音 AI转写准确率超98%[11][12] - L形8麦阵列设计提升三维声源定位能力 显著改善嘈杂环境下的转写精准性[15] 用户需求洞察 - 用户调研发现墨水屏2秒刷新延迟无法满足会议记录效率需求[5] - 政企用户占比50%-60% 政府用户约20% 核心需求为高效率办公助手而非娱乐功能[15] - 深度解决用户痛点:从基础语音转写升级至会议内容深度剖析、风险预警与行动规划[10][11] 行业背景与市场空间 - 2023年科大讯飞智能硬件营收达16亿元 汉王电子阅读器已有十余年积累[5] - 中国智慧办公市场年增速15.58% 2025年规模预计达1768.16亿元[17] - 思必驰2023年新增接入IoT设备1.3亿台 AI语音芯片出货量超2800万颗[4] 产品演进路径 - 从Pro系列的屏幕革命到X5系列的功能迭代 实现从"记录员"到"决策官"的产品定位升级[8][11] - 通过用户社群直接收集反馈 产品经理与研发人员实时响应用户需求 形成产品优化闭环[7] - 硬件持续升级:支持Wifi+蓝牙+4G全网通 新增物理AI按钮实现一键启动操作[15]
2026年量产!斑马智行全球首发全模态AI座舱,云栖大会开放实车体验
扬子晚报网· 2025-09-23 15:49
阿里云Qwen3-Omni模型发布 - 阿里云发布全新Qwen3-Omni,是业界首个原生端到端全模态AI大模型 [2] - 斑马智行宣布率先融合接入该模型 [2] Auto Omni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 斑马智行将推出全球首个、行业唯一的智能座舱全模态端侧大模型解决方案Auto Omni [2] - 该方案将开放实车体验 [2] - 方案基于阿里云Qwen Omni及高通骁龙8397芯片平台打造 [2] - 具有主动智能、断网可用、隐私无忧三大特点 [2] - 将带来产品体验代际式的提升与变革 [2] - 斑马智行将联合阿里云及高通于9月26日正式发布Auto Omni [2] - 首批采用该方案的新一代AI智能座舱将在2026年随量产车型正式面世 [3] 高通骁龙8397芯片平台 - 骁龙8397平台是高通第五代智能座舱芯片 [2] - 芯片算力大幅提升至320TOPS [2] - 成为高端智能汽车首选,也是端侧大模型上车的最佳平台之一 [2] - 首批搭载高通8397芯片的车型将在2026年量产 [3] 行业趋势与影响 - 2025年被行业称为端模型上车元年 [2] - 主流座舱SoC芯片算力大幅提升,使7B参数规模的多模态大模型能在端侧流畅运行 [2] - 多模态端侧大模型尚未上车,全模态技术方案已经到来,给行业及用户带来更好选择 [2]
联发科2纳米芯片已完成流片 将于明年底量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2:17
联发科2纳米芯片技术进展 - 公司首款采用台积电2纳米制程的旗舰系统单芯片已成功完成设计流片,预计明年底进入量产 [1] - 流片标志着芯片设计阶段基本完成,进入制造验证环节 [1] - 台积电2纳米制程首次采用纳米片电晶体结构,逻辑密度较N3E制程增加1.2倍,相同功耗下性能提升高达18%,相同速度下功耗减少约36% [1] 先进制程的行业意义与竞争 - 更小的纳米制程意味着晶体管体积更小、密度更高,芯片性能更强 [1] - 2纳米制程可为端侧大模型、生成式AI、高性能计算等应用提供保障 [1] - 高通和联发科的新一代旗舰SoC目前主要采用台积电3纳米制程,随着2纳米工艺成熟,竞争将延伸至更先进平台 [2] 成本挑战与市场格局 - 一枚2纳米制程晶圆的成本约为3万美元,苹果、英伟达等厂商需在性能与成本间取舍,成本可能传导至消费者 [1] - 台积电为全球顶尖科技公司生产核心芯片,包括iPhone的A系列处理器和英伟达的AI GPU [2] - 2025年第一季度联发科在全球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份额为36%居首,高通以28%排第二,苹果以17%排第三 [2]
端侧大模型:是噱头还是未来?| 直播预告
AI前线· 2025-09-13 13:33
直播活动信息 - 直播时间定于9月16日20:00-21:30 主题为端侧大模型是噱头还是未来 [2] - 技术专家来自蚂蚁集团 华为和北京邮电大学 包括蚂蚁集团xNN引擎负责人朱世艾博士 北邮副教授徐梦炜博士 华为CANN端侧生态专家章武 [2][3] - 活动提供端侧AI资料包福利 包含核心技术难题解析 实战方法论和优化策略 [5] 技术讨论焦点 - 将辩论端侧大模型是真突破还是伪需求 覆盖算力墙 系统架构和应用落地等核心议题 [3] - 重点分析开发者和初创公司在端侧AI领域的切入机会点 [3][5] - 探讨端侧智能未来发展方向和潜在机遇 包括技术优化策略和创新视角 [5] 参与方式 - 通过扫描二维码或预约按钮观看AI前线视频号直播 [4] - 观众可通过文末留言向讲师提问 问题将在直播中解答 [6]
手机市场量价齐升态势可期!消费电子ETF下跌0.50%,领益智造上涨6.19%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2:11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盘中下跌0.16% 消费电子ETF下跌0.50% [1] - 消费电子成分股领益智造上涨6.19% 德赛西威上涨4.07% 和而泰上涨3.70% [1] - 胜宏科技下跌3.68% 汇顶科技下跌3.40% [1] - 综合/美容护理/传媒板块涨幅靠前 房地产/钢铁板块跌幅居前 [1] 行业数据 - 7月智能手机产量94.32百万台 同比增幅收窄6.40个百分点至2.00% [1] - 智能手机产量三个月滚动同比增幅扩大2.80个百分点至2.90% [1] - 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6% [1] 产品与技术创新 - 下半年新品手机密集上市 端侧大模型/折叠屏/智能影像等技术加入 [1] - 新技术应用有望带动智能手机均价提升 [1] 政策与市场预期 - 下半年以旧换新资金及传统旺季(开学+国庆+双11)将带动智能手机销量提升 [1] - 消费电子ETF跟踪国证消费电子指数 覆盖50家A股消费电子产业公司 [2] - 投资标的集中于电子制造/光学光电子等主流板块 [2]
端侧大模型20250801
2025-08-05 11:18
行业与公司 **行业**:端侧AI大模型发展(手机、PC、边缘设备等硬件载体)[1][2][3] **涉及公司**: - **海外**:Meta(LAMA系列)、微软(Phi-3系列)、谷歌(Gemini/Gamma)、苹果(A18芯片)、高通(骁龙8G3/8G4芯片)[1][3][15][16][17] - **国内**:腾讯(混元模型)、阿里(通义千问)、字节(豆包)、DeepSeek(征流技术)[22][23][25][26][27]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端侧AI的驱动因素** - **硬件升级**:芯片NPU算力提升(如苹果A18、高通骁龙8G4支持7B至100亿参数模型运行,算力达35-50 TPS)[1][3][13] - **架构优化**:MOE(混合专家)和分组查询注意力技术降低内存占用(如微软Phi-3.5仅调用1-2个专家而非全部16个)[5][6][7][20] - **知识密度提升**:模型量化(高精度浮点数转低精度整数)、动态剪枝(适配数据集剪枝冗余参数)[8][9][11][12] **2 国内外技术路径对比** - **海外领先**:Meta LAMA系列为端侧模型底座,微软Phi-3.5擅长多语言任务,谷歌Gamma基于Gemini优化部署安卓设备[15][16][20][21] - **国内跟随与细分突破**: - 腾讯混元13B支持快慢思考模式(算力自适应),阿里通义千问205在演讲稿生成媲美人类[25][26] - DeepSeek通过征流技术压缩模型(小模型性能接近大模型)[10][22] **3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 - **硬件载体**:AI手机(Pixel集成Gamma)、AI PC(微软Windows平台)、AI眼镜(Meta)[17] - **国内落地**:字节豆包支持浏览器自动化(订酒店、票据识别),腾讯小程序为入口场景[27] --- 其他重要内容 - **隐私与协同**:端云协同弥补端侧算力限制,同时保障数据隐私[13] - **性能对比**:谷歌Gamma 7B模型评测优于LAMA2同参数模型[21] - **开源影响**:Meta LAMA免费开源推动行业标准建立[15][18] (注:原文未提及具体财务数据或百分比变化,故未引用)
取代LPDDR,华为和苹果都看上的HBM有何魔力
36氪· 2025-07-06 10:03
行业技术趋势 - 高通骁龙8至尊版主控搭配LPDDR5X Ultra内存和UFS4 1闪存构成性能铁三角,成为2025年秋季以来Android旗舰机的宣传重点[1] - 华为可能抢先苹果在智能手机中应用HBM内存,而苹果此前传闻将在20周年纪念版iPhone上采用HBM技术[2] - HBM内存基于3D堆栈技术,通过TSV和微凸块工艺实现多层DRAM芯片垂直堆叠,与传统DDR的并行总线架构有本质区别[2][4] HBM技术优势 - HBM3E传输速率达9 6GB/s,带宽1 2TB/s,是LPDDR5X带宽(1066 6MB/s)的1180倍[6] - HBM采用1024位数据总线宽度(对比LPDDR5X的64位),通过硅中介层实现3D堆栈,大幅提升数据吞吐量[6] - 3D堆栈设计可缩短数据传输路径,节省芯片面积,为手机内部空间设计提供更多灵活性[4][10] 成本与商业化挑战 - HBM因硅中介层(如台积电CoWoS、英特尔EMIB)导致成本极高,约为GDDR内存的3倍[8] - 目前仅苹果、华为等溢价能力强的厂商具备在智能手机中率先商用HBM的条件[10] - AI大模型训练需求催化HBM市场,2013年SK海力士已量产但近年才因AI爆发获得强劲需求[10] 手机行业应用前景 - AI手机发展趋势推动HBM应用,端侧大模型需要高带宽(加速数据访问)和大容量(存储参数)[11] - 端侧模型在隐私保护方面的优势将促使HBM逐步取代LPDDR成为未来智能手机标配[11] - 3D堆叠技术节省的空间可优化机身内部设计,强化厂商在AI手机赛道的竞争力[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