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技术

搜索文档
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16
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 - 世界正加速进入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新能源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时代,全球经济格局深度重塑 [1] - 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着眼于以科技创新为牵引,摆脱传统路径依赖,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 [1] 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1] - 科技创新之于新质生产力,犹如引擎之于动力系统,是其最本质、最核心的推动力量 [1] - 新质生产力的崛起必须以关键技术突破、先进产业体系构建和科技制度优化为支撑 [1] 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体系构建 - 我国在5G通信、特高压、新能源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但在高端芯片、工业软件、核心传感器等方面仍受制于人 [1] - 需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动"从0到1"的根本性突破,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现代产业体系 [1] - 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与制造业融合,催生智能工厂、柔性生产等新模式 [2] 智能制造与绿色低碳技术 -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新支柱 [2] - 围绕"双碳"战略目标,我国光伏、风电产业已全球领先,但氢能、碳捕集、储能等新领域仍需加大研发力度 [2] - 推动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是构建新质生产力生态系统的重要内容 [2] 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 新质生产力不仅要靠技术突破,更需要制度护航和生态塑造,需系统优化创新生态 [2] - 加强顶层设计,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 - 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聚焦细分领域技术突破,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方式引导创新资源向关键环节集中 [2] 科技成果转化与双轮驱动 - 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建共用创新平台,鼓励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3] - 探索"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知识产权证券化"等多元化转化路径,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水平 [3] - 依托"东数西算"等重点工程,建设一批"灯塔工厂""智算中心",提升数字基础设施供给能力 [3] - 健全碳交易机制和绿色金融制度,支持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激发绿色创新活力 [3]
邮储银行鄂尔多斯分行为能源民企注入新动能
证券日报· 2025-07-18 14:39
邮储银行鄂尔多斯分行贷款业务 - 邮储银行鄂尔多斯分行为蒙泰集团落地首笔1亿元流动资金贷款业务 专项用于原材料采购和生产效率提升 [1] - 该笔贷款为能源民企扩大生产规模 提升效率注入新动能 [1] - 邮储银行突破传统信贷模式 采用三级联动机制和综合评估模型 将能源保供职责 供应链地位等纳入授信考量 [2] - 为蒙泰集团定制结合日常结算 支付缴费 授信支持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2] 蒙泰集团业务发展 - 蒙泰集团是鄂尔多斯市大型民营企业 主业为煤 电 铝及城市供热 转型升级方向为新材料 新能源 [1] - 加速构建煤—电—热—铝—材—深加工一体化工业产业链 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上持续发力 [1] - 成功研发粉煤灰提取铝硅合金技术 降低铝业生产对传统铝土矿的依赖 实现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 [3] - 该技术为典型绿色低碳技术 为当地资源高效利用开辟新路径 [3] 金融服务与产业协同 - 邮储银行鄂尔多斯分行立足当地资源禀赋 为传统产业注入创新活力 协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3] - 分行各分支机构正酝酿更多针对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创新 [3] - 金融的精度匹配产业的深度 助力民营企业创新活力蓬勃生长 [3]
最新发布的《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及指数矩阵显示——技术创新驱动作用越发显著
经济日报· 2025-07-18 06:05
全球供应链发展态势 - 全球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持续提高,铁路、机场、港口等传统基础设施及5G、算力等新型基础设施呈现明显上升态势 [1] - 技术创新驱动作用显著,增强现实、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成熟,碳捕集与封存、智能电网等绿色低碳技术加快推广,推动供应链数智化、绿色化 [1] - 2018年至2024年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的4个指标值均上升,显示经济全球化趋势延续,供应链向更高效、更具活力方向发展 [3] 中国对全球供应链的贡献 - 中国通过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开放合作、发展新质生产力及增强金融服务效能,为全球供应链注入确定性 [2] - 已累计绘制17种重要产品(如无人机、AR眼镜、人形机器人等)的全球供应链图谱,清晰展示上中下游分布及各国政策 [2] - 指数矩阵作为公共产品,为研判供应链现状及未来走势提供依据,体现中国贸促会的前沿研究投入 [2] 全球供应链韧性挑战 - 2018-2024年韧性指数上升幅度小于其他指数且波动大,显示供应链内在质量不稳定,易受不利因素影响 [3] - 当其他指数下降时韧性指数同步下降,表明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面临较大挑战 [3] - 需通过高效基础设施网络、开放规则、互利政策、创新环境及普惠金融体系来增强韧性 [3] 技术及产品供应链图谱 - 报告聚焦无人机、AR眼镜、人形机器人、水电、大豆和葡萄酒6类产品的全球供应链分布 [2] - 供应链图谱归纳了国际组织及主要经济体的相关政策,以及中国的创新实践案例 [2]
香港投资推广署于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推广香港营商及供应链管理优势
智通财经网· 2025-07-17 19:30
香港营商优势推广 - 香港投资推广署助理署长李淑菁在北京链博会上推广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的独特地位,鼓励企业利用香港构建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 [1] - 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具备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通道角色,能够协助内地企业应对国际市场并平衡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2] - 香港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拥有基础设施、专业服务人才、国际供应商网络和政府政策配套等全方位优势 [2] 香港金融与融资优势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半年首次公开招股集资总额位居全球首位,是企业融资的首选地点 [2] - 鼓励内地企业通过在香港设立财资中心实现全球化发展 [2] 绿色低碳技术与创新 - 投资推广署工业总裁王国藩在链博会先进制造主题活动上分享绿色低碳技术驱动创新发展的议题 [3] - 香港特区政府通过研发支持、资金管道开拓和多方合作支持创科产业发展,目标是成为绿色科技枢纽 [3] - 投资推广署已成立专责可持续发展团队,吸引海内外碳中和领先技术企业来港开展业务 [3] 后续活动与企业交流 - 投资推广署将在北京举办圆桌讨论会,探讨香港作为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的角色及全球供应链趋势 [3] - 圆桌讨论会将邀请专业服务领域人士分享香港税务优势和金融服务如何助力内地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3] - 投资推广署一行将在北京拜访多家企业,推广香港最新政策机遇并协助京企开拓海外市场 [4]
PCB概念走强,创业板指数半日上涨1.1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7 15:30
市场表现 - A股7月17日上午震荡走高,创业板指涨1.13%,上证指数涨0.09%报3506.94点,深证成指涨0.87%,北证50涨0.76%,科创50涨0.17%,中证A500涨0.47%,半日成交额达9109.88亿元 [1] - 央行开展450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投标量与中标量均为4505亿元 [1] 国际机构评级 - 花旗将中国和韩国股市评级上调至增持,同时将印度股市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 [2] 绿色低碳技术 - 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活跃,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能、宁德时代进入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前10名 [2] 板块热点 - 算力产业链爆发,CPO概念板块领涨2.68%,PCB概念涨2.51%,远程办公涨2.04%,AI手机PC涨2.00%,华为海思涨1.97% [3][4] - 创新药概念延续强势,零售股异动拉升 [3] AI-PCB行业动态 - AI-PCB行业需求共振,多家公司订单强劲且满产满销,正在扩产,预计二三季度业绩持续高增长 [5] - 英伟达GB200及ASIC放量推动AI服务器及交换机转向M8材料,国内覆铜板龙头厂商受益于海外扩产缓慢 [5] 重点公司分析 - 生益电子加速扩充国内AI算力高多层及HDI产能,推进泰国基地扩产,有望提升ASIC供应链和高速交换机市场份额 [6] - 本川智能采用"模块化"战略,专注高频高速板、挠性板等细分领域,拥有多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 [7] - 东山精密通过索尔思光电技术切入光通信市场,优化电子信息产业布局 [8] - 广合科技加大算力产品市场开拓,技术创新驱动产品结构优化,经营业绩稳步提升 [9]
国家知识产权局梁心新:我国绿色低碳技术的PCT国际专利申请公开量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
快讯· 2025-07-17 11:03
绿色低碳技术PCT国际专利申请 - 中国绿色低碳技术PCT国际专利申请公开量2024年达6356件 是2020年的2 3倍 [1] - 该领域专利申请量连续四年保持全球首位 [1] 企业绿色技术贡献 - 中国企业累计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绿色技术平台提供1 2万件绿色技术 [1] - 中国企业在全球绿色发展领域作出显著贡献 [1]
冰轮环境20250716
2025-07-16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制冷压缩机、冷链装备、能源化工装备、中央空调、节能制热、工业热管理、IDC业务 - 公司:冰轮环境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投资逻辑**:主业扎实、产品在螺杆压缩机领域达行业单项冠军水平、冷链装备市占率行业第一,赛道竞争格局好、制造业基础扎实,订单连续恢复正增长,IDC业务加速释放贡献增量,估值相对较低,控股股东增持使整体位置低[3] - **公司整体情况**:地方国企,掌握全压力、全宽温、多工制制冷压缩技术且部件国产自主可控,激励机制完善,业务多元,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0%,整体估值15 - 17倍,主业竞争格局好,IDC业务增长提供动力[2][4][5] - **核心竞争力**:持续技术创新推动业务扩张,制冷压缩机有完整产品体系,拥有螺杆制冷压缩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覆盖多场景需求,在制冷剂方面领先,技术水平顶尖获多项荣誉,业务全球化布局[6] - **IDC业务布局和优势**:由子公司顿汉布什集团承担,增长迅速占中央空调收入约30%,新签订单同比显著增长,预计成增长最快板块之一,全球生产布局广,与集成厂商合作并扩产[7][8] - **技术产品优势**:两款产品入选工信部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先进技术名录,冷凝器和冷却塔列入国家节能降碳示范技术推荐名单,体现绿色化、低能耗技术实力[9] - **项目经验表现**:在中国数据中心领域服务多个重要项目,参与众多海外IDC项目,为获取新订单提供支持[10] - **生产制造基地全球化布局**:分布于中国、马来西亚、美国、墨西哥、俄罗斯和南非等地,美国设厂受关税影响小,提升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11] - **传统业务发展趋势**:2021 - 2023年上半年订单高速增长,2023Q3 - 2024Q3负增长,2024Q4同比增1.4%,2025Q1同比增8%,恢复正增长且增速提升[12] - **冷链装备行业发展情况**:冰轮环境市占率超30%为国内第一,十四五规划实施前期慢,2025年回暖,公司中标1.9亿大订单,预期业务稳健增长[13] - **能源化工装备板块发展情况**:早期国际龙头主导,2018年后本土厂商部分国产替代,2023Q2起资本开支放缓,2025Q1下降但环比持平,预期企稳,海外市场潜力大[14] - **工业热管理业务发展前景**:收入占比不到10%但潜力大,服务工业企业提供节能降碳设备和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需求增加,2025年订单拐头向上,有望成重要增长点[15] - **公司整体估值情况**:整体估值相对较低,市盈率15 - 17倍,投资前景积极,主业竞争格局好和IDC业务增长提供动力[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公司国内收入46亿,海外收入接近20亿,占比约30%,同比提升八个百分点[5] - 顿汉布什集团成立于1894年,是暖通空调行业全球知名老牌企业之一[7]
董事坠楼身亡传言发酵,浙江建投近年3名高管落马,一季度净利润增长11.62%
华夏时报· 2025-07-10 15:52
高管变动与人事事件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职工董事沈康明于近日去世,公告未公开具体原因,但有媒体报道疑似跳楼身亡 [2] - 沈康明1971年出生,历任绍兴市多个党政职务,2016年起在公司担任副总经济师、职工董事等职,2023年12月起任党委书记、董事长 [3] - 2023年至今已有3名高管因严重违纪违法落马,包括原副总经理管满宇(2024年6月接受调查)、原副总经理吴飞(2024年4月投案)、原董事长沈德法(2023年11月投案,2024年4月被移送审查起诉) [4][6] 公司背景与资本运作 - 公司成立于1949年,是浙江省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建筑企业,现为浙江省属国有全产业链建筑服务集团 [5] - 2019年通过借壳多喜爱上市,交易作价72.82亿元,2021年6月完成更名,实际控制人为浙江省国资委 [5] - 2022年2-5月股价从7.52元/股飙升至47.09元/股,市值一度逼近500亿元,但截至2025年7月9日股价跌至9.03元/股,市值缩水至97.69亿元 [5][6] 财务表现与经营数据 - 2024年营收806.43亿元(同比-12.92%),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50.57%),扣非净利润7680万元(同比-75.58%) [6] - 2024年毛利率4.81%(同比+0.13pct),净利率0.44%(同比-0.21pct),资产负债率92.13%(同比+0.49pct) [6] - 2025年Q1营收201.82亿元(同比+5.33%),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11.62%),扣非净利润2.20亿元(同比+26.04%) [7] 战略规划与行业应对 - 公司称将推进高质量发展,通过主业优化、信披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6] - 针对房地产调整,计划通过多元化布局、技术创新、风险管控应对挑战,重点拓展城市更新、保障性住房等政策支持领域 [7] - 未来将强化绿色低碳技术,深化数字化转型以提升抗周期能力 [7]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 2025-07-08 16:51
零碳园区建设政策核心要点 重点任务 - 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支持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探索氢电耦合模式,推动生物质能、核能、光热等地热资源利用 [2] - 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建立用能和碳排放管理制度,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建设零碳工厂和极致能效工厂 [3] - 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布局低能耗、高附加值新兴产业,支持高载能产业向资源能源有保障的园区转移 [3] - 强化园区资源节约集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能量梯级利用和水资源循环,推进工业固废和余热余压资源化 [3] - 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优化电力、热力、氢能等基础设施,推动新建建筑按超低能耗标准建造,加快运输工具低碳替代 [3] - 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支持园区与企业、高校合作研发低碳技术,打造示范应用场景 [4] - 提升园区能碳管理能力:建设覆盖主要用能企业的能碳管理平台,强化负荷监控与调配能力 [4] - 支持园区加强改革创新:鼓励以虚拟电厂形式参与电力市场,探索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供给模式 [4][5] 保障措施 - 资金支持:统筹现有资金渠道,鼓励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政策性银行信贷支持,允许企业发行债券融资 [6] - 审批优化:对多能互补项目实行"一个窗口"审批,创新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模式 [6] - 要素保障:加强新建园区用地用海支持,优先保障新能源电源和供电设施 [6] 组织实施 - 申报要求:各地区推荐不超过2个园区,需满足能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条件,8月22日前提交建设方案 [7] - 建设流程:国家审核后确定首批名单,建设期满后通过自评估和验收的园区可获国家级认证 [8] - 协调机制:国家发改委统筹推进,工信部指导工业园区改造,能源局推动供用能模式变革 [7]
盘锦搭平台链资源加快推动石化产业转型升级
辽宁日报· 2025-06-27 09:39
行业动态 - 2025(第十三届)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在盘锦举办,参会人数达1200余名,为历届最多 [1] - 大会主题为"科技引领发展创新筑就未来",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等多项成果分享 [1] - 盘锦联合大连申报的国家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在2024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中胜出,成为35个集群中唯一以"石化"为主题的产业集群 [1] 产业发展 - 石化产业是盘锦的立市之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 [1] - 盘锦市将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1] - 盘锦市推动"绿色炼化+精细化工"转型路径,牵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升级 [1] 项目进展 - 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年内将机械竣工 [2] - 盘锦市规划3.57平方公里下游精细化工产业园项目,延伸下游产业链 [2] - 截至目前,全市共对接目标企业125家,洽谈项目98个,达成合作意向15项 [2] 合作机制 - 盘锦市建立"技术共研、标准共建、市场共享"长效合作机制 [1] - 形成"技术需求—成果对接—产业落地"创新生态 [1] - 构建"人才—技术—资本"与"技术研发—中试转化—产业应用"的创新资源聚合生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