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主导地位

搜索文档
贝莱德策略师:稳定币监管法规可能支撑美元
快讯· 2025-07-29 20:57
贝莱德策略师:稳定币监管法规可能支撑美元 金十数据7月29日讯,贝莱德策略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美国最新出台的稳定币监管立法可能有利于加 强美元的主导地位。本月早些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Genius法案》,该法案旨在为稳定币建立 监管框架。策略师指出:"这项法规有望通过打造一个基于代币化美元的国际支付生态系统,进一步巩 固美元的主导地位。"策略师还指出,对于新兴市场用户来说,稳定币相比本国波动剧烈的货币,将提 供一种更便捷的美元获取方式。 ...
欧洲央行:美元在稳定币中的早期主导地位给美国带来了优势,可能会推高欧洲的借贷成本,削弱欧洲央行的自主权,并增加对美国的依赖。
快讯· 2025-07-28 18:41
欧洲央行对美元在稳定币中主导地位的担忧 - 美元在稳定币市场的早期主导地位可能给美国带来结构性优势 [1] - 这种优势可能推高欧洲地区的借贷成本 [1] - 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自主权可能被削弱 [1] - 欧洲金融体系对美国的依赖度可能进一步增加 [1]
非农夜将至 黄金震荡偏强
金十数据· 2025-07-03 14:48
就业市场数据 - 6月ADP就业人数骤降3.3万人,创2023年3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远逊于预期的增长9.8万人 [1] - 6月挑战者企业裁员人数升至4.7999万人,刷新2024年12月以来峰值 [1] - 5月ADP增幅被大幅下修至仅2.9万人 [1] 美联储政策预期 - 就业数据疲软推升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押注,利率期货显示9月降息概率飙升至92.4% [1] - 降息预期增强黄金作为零息资产的结构性吸引力 [1] 贵金属市场表现 - 隔夜纽约金价收复3350美元重要心理关口 [1] - 亚市盘中纽约金震荡下行0.04%至3358.2美元/盎司,沪金微升0.13%至778.66元/克 [1] - 纽约银小幅下跌0.29%至36.62美元/盎司,沪银上涨0.50%至8827元/千克 [1] 全球贸易谈判进展 - 欧盟争取医药和芯片等关键行业豁免,准备价值210亿欧元、税率可高达50%的反制清单 [2] - 英国在飞机零部件取得关税降低进展,但钢铁和铝产品25%关税分歧仍严重 [2] - 加拿大取消计划向美国科技巨头征收的3%数字服务税以换取谈判重启 [2] - 日本汽车关税削减未获美方让步,特朗普暗示可能对日加征至35%惩罚性关税 [2] - 越南与美国达成特殊协议,同意对进入美国商品支付20%基础关税,过境转运货物关税高至40% [2] 贸易局势对市场影响 - 高关税威胁及谈判不确定性推升投资者对黄金等避险资产的需求 [3] - 差异化关税体系可能扰乱全球供应链并推高生产成本,强化黄金对抗通胀特性 [3] - 各国应对美国贸易压力的行动可能削弱美元主导地位,促使央行增持黄金储备 [3] 贵金属后市展望 - 贸易政策变数与美联储降息预期博弈主导贵金属短期波动 [4] - 纽约金3300美元附近、白银36美元附近构成强支撑底仓 [4] - 若非农数据验证就业颓势,黄金或冲击3380美元、白银或挑战37美元 [4]
WTO前首席经济学家:美元或提前失去主导地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20:04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等关税"可能导致其经济增长率降低0.5%至0.75%,全球经济增长负面影响约为0.1% [1] - 关税政策推高商品价格和企业生产成本,影响国内生产和全球出口 [3] - 政策不确定性导致国内外企业推迟重大投资,包括新建工厂和开发新产品 [3] - 投资放缓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超过关税本身的直接效应 [3]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国际贸易将经历增长放缓期,持续时间取决于供应链适应速度 [5] - 全球贸易展现灵活性,冲击后会建立新贸易伙伴关系,外国直接投资流向新地区 [5] - 美国作为全球贸易中心的地位和影响力将被削弱 [6] - 美国推动的"产业回流"政策代价高昂,将资本和劳动力重新配置到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 [7] WTO改革前景 - 全球80%贸易仍在WTO最惠国待遇框架下进行 [8] - WTO规则需要更新以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卫生危机等新挑战 [8] - 发达经济体认为部分发展中国家不应再享受特殊待遇 [8] - 美国不太可能真正退出WTO,但可能消极履行成员义务 [9] 美元地位变化 - 美元至少在未来10到20年内仍将保持主导地位,但其他货币作用将提升 [2] - 美国财政失衡和高企的财政赤字可能加速美元地位下滑 [10] - 外国债券买家对美国债务规模的担忧可能推高其借贷成本 [10] - 财政赤字不确定性和投资安全性疑虑共同削弱美元全球地位 [10] 地缘政治影响 - 中东局势升级可能严重扰乱能源市场和贸易流动 [11] - 冲突推高能源价格将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11] - 欧洲将比美国遭受更大冲击,因美国主要经济活动依赖跨洋贸易 [11] - 霍尔木兹海峡的能源运输是关键风险点 [11] 全球贸易体系未来 - 比较优势规律和国际合作是推动多边贸易规则改革的两股核心力量 [12] - 尽管可能经历混乱,但最终将回归对话推动规则改革 [12] - 需要主要经济体协力制定能让各方接受的新规则体系 [9]
7.5万亿市场惊现危险信号!连中东战火都救不了美元的“失宠”命运
金十数据· 2025-06-25 12:35
美元需求减弱 - 衡量外汇市场需求的关键指标显示,即使在市场动荡时期,美元需求也在减弱 [1] - 交叉货币基差互换指标反映美元需求疲软,该指标在4月特朗普关税公告期间仅短暂温和上升 [1] - 欧元和日元等其他货币的需求正在增长,与过去二十年避险热潮中美元持续获溢价形成对比 [1][4] 美元融资成本与主导地位 - 美元融资成本持续走低,欧元和日元计价资产吸引力增强 [4] - 摩根士丹利指出,投资者对美元计价资产兴趣减弱,美国关税影响引发美元资产暂时撤离 [4] - 彭博美元现货指数今年下跌逾8%,创二十年来最差年度开局 [4] 全球资本流动变化 - 华尔街分析师关注长期全球资本流动的持久变化,尤其是欧洲资金回流 [5][6] - 法国巴黎银行认为,跨境资金流动从美国流向欧洲,欧洲投资者正从美国撤回资金 [6] - 高盛指出,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可能持续到美联储量化紧缩之后,支持欧元融资成本相对上升 [6] 欧元与美元成本对比 - 高盛认为欧元在交叉货币基差互换市场中可能变得比美元更贵,这是二十年来的罕见现象 [6] - 欧洲正值的国际投资头寸与美国形成对比,进一步支撑欧元融资成本上升 [6] - 美元需求未激增,反映出全球金融体系更具韧性 [6]
争议声中,美参议院通过《天才法案》
环球时报· 2025-06-19 06:31
法案通过情况 - 美国参议院以68票对30票通过《天才法案》,为稳定币制定监管框架 [1] - 参议院共100个议席,共和党掌握53席,部分民主党人士强烈反对法案 [1] 稳定币定义与行业影响 - 稳定币是与美元挂钩的数字货币,旨在避免价格剧烈波动,充当传统货币与加密货币桥梁 [1] - 行业支持者希望法案推动稳定币成为主流支付方式 [1] - 加密货币行业投入数亿美元推动法案,加密巨头斥巨资参与选举并组建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 [2] 法案争议点 - 民主党人士警告法案缺乏严格监管和监督机制,可能引发腐败和滥用行为 [1] - 包括伊丽莎白·沃伦在内的议员认为法案在消费者保护和金融稳定性方面不足 [1] - 发行方破产可能导致客户损失,或需动用纳税人资金救助 [1] 法案后续流程与支持者观点 - 法案仍需众议院通过并由总统签署才能生效 [2] - 白宫官员称法案将加强美元在加密货币领域的主导地位 [2] - 法案要求代币受美元或美国政府短期债券支持,发行商需每月披露储备明细 [2] - 支持者认为稳定币可提高全球对美元和美国国债的需求 [2]
拉加德:美元主导地位不再确定 努力争取欧元发挥更大影响力
快讯· 2025-06-17 15:22
金十数据6月17日讯,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文章中表示,为了让欧元充分发挥潜力,欧洲必须巩固三 个基础支柱:地缘政治可信度、经济韧性以及法律和制度完整性。我们正在见证全球秩序的深刻转变, 美元主导地位也变得不再确定,保护主义、双边权力博弈逐渐取而代之。这种不确定性正在损害欧洲经 济。然而这同时也为欧洲提供了机遇,促使欧元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高的地位。需要努力争取欧元在国 际上发挥更大影响力。这一变革时刻为欧洲提供了一个机遇,这是一次"全球欧元"时期。,欧洲必须作 为一个团结的整体采取果断行动。 拉加德:美元主导地位不再确定 努力争取欧元发挥更大影响力 ...
国泰海通证券:稳定币如何重塑全球货币和资产
智通财经网· 2025-06-04 07:02
稳定币市场发展 - 5月2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稳定币统一标准保障法案》(GENIUS),5月21日中国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1] - 当前稳定币以美元代币为主导,本质是美元主导的区块链货币体系,将美元主导地位拓展至加密货币领域[1][3] - 稳定币市值达2450亿美元,2020年以来显著放量[2] 稳定币特性与驱动因素 - 稳定币锚定法定货币(主要为美元)、贵金属或其他加密货币以实现币值稳定[2] - 其社会共识建立在法定纸币信用(当前主要为美元信用)基础上,是美元在加密货币领域的数字延伸[2] - 增长驱动因素:支付结算高效即时/成本节约/风险规避 加密货币市场扩容增加底层计价需求 新兴市场因地缘风险和经济动荡产生替代性需求[2] 监管与货币体系影响 - 监管框架明确将增强稳定币社会共识,吸引资金入场并推动大规模应用[2] - 对全球货币体系:强化美元地位,冲击币值不稳定的法定货币[3] - 对美债:美元稳定币扩容增加美债需求但短债影响有限,无法缓解长债压力 短端利率仍由美联储政策主导[3] 市场现状与局限性 - 当前稳定币市场规模相对有限,持有资产规模及对全球资产价格影响较小[1] - 美元信用在美国去全球化过程中的损伤无法通过稳定币发展扭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