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元霸权
icon
搜索文档
中俄欧专家:美国三大垄断,中俄各打破一个,只剩美元霸权
搜狐财经· 2025-11-03 20:28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依靠技术、军事和金融这三大优势,始终在国际上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当前国际局势正发生深刻而且不可逆转的变化。今年, 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来自中俄欧的多位专家对局势展开了深入讨论。经过充分交流与分析,他们达成了一个重要的共识: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 阶段。 首先来看技术领域,这是美国的强项之一。过去几十年里,无论是芯片制造、航空航天技术、互联网发展,还是人工智能创新,美国始终位居世界前列,其 他国家往往依赖美国的技术和设备来推动自己的产业发展。然而,近年来中国在技术领域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特别是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在 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显著增加,并且在政策上采取了系列前瞻性的调整措施。中国不仅大力鼓励自主创新,还推动产业链本土化,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些努力已经转化为实际的技术成果,展示了中国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甚至在一些领域展现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这一切并非一蹴而就, 而是经过了长期积累和系统推进。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技术创新链条逐步形成并日益完善。中国的技术发展稳步推进,逐渐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 距,建立起了独立而强大的技术能力体系。 这个阶段不再是 ...
中国发行美元美债,美国以后别想收割世界了
搜狐财经· 2025-11-03 13:43
前言 谁敢信,中国的财政部,居然要干美联储发行美元美债的事了! 奇怪不?咱们国家明明握着3万亿外汇储备,根本不差钱啊,那为啥还要多此一举? 这步棋背后,藏着大智慧,简直就是在美元的地盘上,下了一盘中国棋,今天咱就唠明白,这招怎么就 能让美国有苦说不出。 不差钱为啥要借钱?醉翁之意不在酒 头一个让人纳闷的问题就是:中国缺这40亿美元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看看海关总署的数据,咱们的 贸易顺差每月都高达数百亿美元,央行的外汇储备更是超过三万亿美元。 这40亿,就好比大海里的一瓢水,完全不是钱的事,那为啥要多此一举?核心在于"信用"二字。在国际 金融圈里,一个国家发行债券的利率,就像是它的"信用身份证"。 来买你债券的人越多,你就能用越低的利息借到钱,这说明大家对你极度信任,反过来,如果没人买, 你就得不断提高利息来吸引人,这本身就说明你信用不够。 所以,中国这次发行美元债券,最关键要看的是最终定下来的利息是多少,如果咱们这批债券的利息, 比同期美国国债的利息还要低,那就等于向全世界宣告。 动了谁的奶酪?挑战美元的"安全"神话 美国统治全球经济这么多年,靠的就是美元的核心地位,美元和美国国债,一直被包装成"全球最安全 ...
中国发行40亿美元主权债券,全球金融市场迎来转折点
搜狐财经· 2025-11-03 02:38
发行概况与核心意义 - 中国财政部本周将在香港发行40亿美元主权债券 [1] - 此次发行的核心信号在于其利率可能首次低于同期美国国债,直接挑战美元“无风险资产”的地位 [1][8] - 尽管中国拥有超过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融资并非首要目标,战略意义远大于财务意义 [3] 历史沿革与市场认可度 - 中国境外发行主权债券的记录可追溯至1987年发行的3亿美元欧洲债券 [3] - 自2017年重启美元债发行以来日益成熟,2024年在沙特发行20亿美元债券,认购金额达到发行额的19.9倍,创下全球纪录 [3] - 2024年沙特发行的3年期债券利率仅比同期限美债高1个基点,显示国际市场对中国主权信用的高度认可 [3] 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角色 - 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凭借自由市场经济、资本自由流动、成熟法律体系和低税率环境,成为连接中国与全球资本的天然桥梁 [5] - 发达的金融基础设施、健全的银行体系及大量国际金融机构聚集,使香港能与全球金融市场无缝衔接 [6] - 选择在香港发行不仅为市场注入优质资产,活跃当地外汇和债券交易,也强力支持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5][6] 利率信号与全球金融格局影响 - 主权债利率是国家的“信用镜子”,利率越低表明市场对其经济稳定性和还款能力越认可 [8] - 若中国美元债利率低于美债,意味着全球资本眼中的“安全港湾”正在转移,直接挑战美元核心地位 [8][9] - 此次发债时机选择在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前后,传递出明确信号:美联储维持的高利率水平已缺乏市场竞争力 [15] 人民币国际化与多元化策略 - 发行美元主权债是一种“迂回战术”,为持有大量美元的国际机构投资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投资选择,吸引全球“闲钱”为中国经济所用 [11][12] - 公司采用“两条腿走路”策略,例如今年4月在伦敦成功发行60亿元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总申购金额达415.8亿元人民币,为发行金额的6.9倍 [12] - 该策略在巩固现有美元体系参与者的同时,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2] 对国内经济与资本市场的传导效应 - 成功发行能增强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吸引更多外资流入,创造高薪岗位,提升就业质量 [19] - 国家的融资成本影响全社会利率水平,较低的国际融资成本可减少政府利息负担,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补贴等投入 [18] - 发行会带动整个“中国概念”资产活跃度,可能使个人投资的基金获得更多外资配置,推动资本市场更加成熟 [19] 市场趋势与数据 - 2025年1-9月,中资美元债发行额已达819.96亿美元,同比增长50% [19] - 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正用实际行动重新评估中国资产的真实价值 [19]
美元霸权要凉了?各国狂买黄金超800吨,新风暴正在酝酿中
搜狐财经· 2025-11-02 18:44
金价飙升撼动美元霸权,全球央行正以创纪录速度增持黄金,悄然重塑国际金融格局。 在这场静默的金融变革中,各国央行扮演着关键角色。货币研究机构Tresmark首席执行官费萨尔·马姆 萨对此有个精妙比喻:"央行正在成为新的金矿开采者。" 这种剧烈波动不仅反映了市场对贵金属的狂热,更折射出全球对美元信心的动摇。 央行行为的深刻转变 黄金的非凡崛起 过去一年间,黄金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波动。金价从2024年10月的每盎司2700美元一路攀升,至今年 10月31日已达3997美元,期间更曾短暂触及4300美元高位。 这意味着如今购买同等重量黄金需比一年前多支付约1300美元,相当于美元对黄金实际贬值近48%。 数据显示,仅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央行就购入244吨黄金,按此节奏年化采购量将达800吨,接近全球金 矿年产量的三分之一。 更值得注意的是,超过九成的央行明确表示将继续增持黄金储备。这种战略性转变实则是各国在为可能 出现的金融体系变局购买"保险单",悄然将资产从美元转向更具稳定性的黄金。 多重因素驱动的变革 这场变革背后有着复杂的驱动力量。发达经济体持续扩大的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的债务水平以及长期低 迷的实际收益率, ...
51:47!美参议院通过表决,终止特朗普关税政策,中国躺赢?
搜狐财经· 2025-11-02 15:04
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陆。今天有个重磅消息,美国参议院在10月30日通过了一项决议,以61票赞成和47票反对的结果,决定终止特朗普实施的全球 关税政策。这一决定引发了不少关注,小陆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其中的情况。 刚刚传出消息,美国参议院经过投票,以51票对47票的微弱差距通过了终止特朗普全球关税政策的决议。这个投票结果非常有意思,赞成票几乎全是民主 党,而反对票则是纯粹的共和党。这也直接反映出两党在贸易问题上的分歧和对立。 此外,背后还涉及到更直接的利益关系。在2024年的选举周期里,美国制造业集团给参议院贸易委员会成员的捐款激增至1.8亿美元。支持关税的议员得到 的捐款,是反对者的3.2倍。那些大声喊着"保护本土产业"的议员背后,隐含着资本的巨大利益。 * * * * * BOARD * * 如果你对美国政治有些了解,应该知道这项提案大概率无法最终通过。因为现在众议院掌握在共和党手里,且共和党领导人已经明确表示,要阻止这个提案 通过投票。即便幸运地通过了众议院的投票,要想推翻总统的否决,仍然需要两院各自的三分之二多数,这样的票数在如今的政治环境下几乎是不可能实现 的。 民主党应该清楚这些困难,然而他们依然 ...
看不见的武器:黄金、石油与美元之网
虎嗅APP· 2025-11-01 22:11
美元霸权的历史演变 -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奠定美元中心地位 [7][8][9] - 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成为无锚信用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12] - 1973年石油危机后,美国与沙特达成石油美元协议,要求石油以美元计价结算,并将石油美元盈余投资美国国债,使美元锚定全球刚需的石油资源 [13][15] 全球美元清算与控制体系 - SWIFT系统作为全球银行间金融电报网络,覆盖11000家银行,负责传递支付指令而非资金 [18][20] - 全球95%的跨境美元交易通过纽约的CHIPS系统清算,日均处理超过1.8万亿美元,完全受美国法律管辖 [22][23] - 代理行体系要求外国银行在美国银行开设账户,为美元交易提供"美国关联",使美国获得长臂管辖权 [24] 金融制裁的执行机制 - 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通过特别指定国民名单(SDN名单)实施制裁,冻结名单实体在美资产并禁止美国主体与其交易 [25] - 2014年法国巴黎银行因违反制裁被罚89.7亿美元,相当于其当年全部利润,并暂停部分美元清算业务,产生全球寒蝉效应 [28][30][31] - 制裁引发全球银行业过度合规,形成价值千亿美元的合规行业,银行主动切断与敏感国家业务以规避风险 [32] 金融武器的实际应用与影响 - 对伊朗制裁导致人道主义物资流通受阻,全球银行因恐惧罚款而拒绝所有伊朗相关交易,形成金融绞杀 [34][35] - 2022年俄乌冲突后,美国联合盟友将俄罗斯主要银行踢出SWIFT系统,并冻结俄罗斯央行约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 [36][37] - Visa、万事达卡、苹果支付等美国公司暂停在俄罗斯服务,导致俄罗斯国内支付系统瘫痪,引发民众挤兑 [38][39] 去美元化趋势与体系反噬 - 2022年后全球央行加速增持黄金,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多月购入,以对冲美元资产政治风险 [42][43] - 中国推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作为SWIFT和CHIPS的替代方案,截至2024年底覆盖上百个国家 [44][46] - 数字人民币(e-CNY)具备点对点支付潜力,可绕过SWIFT和代理行体系,对美元霸权构成结构性挑战 [47][48]
揭秘金价持续下最新金价宿舍背后预示着什么
搜狐财经· 2025-11-01 09:10
#注意!金价持续下跌# 一、金价下跌核心动因解析(政策面+市场面双视角) 1. 美元霸权强化 - 美联储加息尾声的滞后效应:尽管2025年Q3加息周期结束,但美元利率维持5.25%高位,美债实际收益率突破2.5%,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创15年新高。 - 全球资本回流美国:美股科技板块(如AI、量子计算)持续吸金,10月净流入达$420亿,削弱黄金避险需求。 2. 地缘风险溢价消退 - 中东停火协议落地、俄乌谈判重启,VIX恐慌指数降至12.3(近两年最低),市场风险偏好显著回升。 - 各国央行购金量骤降:Q3全球官方购金量同比减少37%,中国央行连续两月暂停增持。 3. 技术性破位引发抛压 - 关键支撑位失守:伦敦金现价跌破$1750/盎司(200周均线),触发量化基金程序化卖盘,单日抛售量达42吨。 - ETF持仓量锐减:全球最大黄金ETF GLD持仓降至810吨(较2024峰值下降22%)。 1974-1976年 | 47% | 22个月 | 布雷顿体系彻底瓦解 | 通胀回落+持仓出清 | 2024-2025年| 32% | 14个月 | 美元超级紧缩+地缘缓和 | 未确认(进行中)| 2012-2015年 ...
打破美元霸权:中国方案崛起——国际智能供应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球新路径
搜狐财经· 2025-10-31 16:37
打破美元霸权:中国方案崛起——国际智能供应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球新路径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博弈中,货币已经不仅仅是交易工具,而是掌握全球命运的"无声武器"。过去半个世 纪里,美元凭借其"霸权体系",牢牢控制着世界财富的流向。美国通过所谓的"三重收割",在全球范围 内攫取经济红利: 第一重收割,是利用铸币权,凭空印钞换取真实资源; 第二重收割,是通过全球结算体系,让各国贸易都离不开美元; 第三重收割,是利用金融操控与债务转嫁,将通胀和危机输出到全世界。 这一体系,使得资源国被收割原材料,制造国被收割劳动力,而发展中国家则被收割金融资产。长期以 来,全球财富在无形之中被"吸走",世界经济失衡愈演愈烈。 但今天,中国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打破这场单边的"美元游戏"。 国际智能供应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际智链),正以"科技、产业、金融、贸易"四位一体的新 格局,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中国解决方案"。 一、从美元"三重收割",到中国的"三重反击" 过去的全球经济,是美元控制下的"单向循环"; 未来的全球经济,将是智链驱动下的"共富循环"。 国际智链的核心思路是——用中国的科技力量和供应链体系,完成对美元"三重收割 ...
美元霸权要崩?多国抛美债买黄金,中国托管接单,全球金融要变天
搜狐财经· 2025-10-30 19:36
最近全球金融圈有个动向特别显眼,不少国家央行一边忙着抛手里的美国国债,一边扎堆抢黄金。 央行买黄金可不是散户跟风瞎买,每一笔都是实打实的战略布局,尤其现在,宁可减持美债也要加仓黄金,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 美债的"吸引力"越来越弱,这些年美国债务规模越滚越大,加上美联储的独立性时不时被质疑,美债的信用基础正在慢慢被侵蚀。 2022年俄罗斯外汇储备被冻结那事,更是给各国央行敲了警钟,把太多储备押在美债上,真不一定安全。 相比之下,不管是地缘冲突还是经济波动,黄金都能稳稳扛住风险,自然成了更靠谱的选择。 再加上黄金市场还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除了央行,普通投资者也在通过黄金ETF进场。 今年8月,全球实物黄金ETF单月就流入55亿美元,已经连续三个月保持流入,资金一进来,金价就跟着涨,金价涨了,又吸引更多人买ETF,基金管理人 拿到钱,就得再去买黄金,进一步把金价推高。 黄金的全球总市值已经突破27万亿美元,直接超过欧元,成了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连美国对冲基金大佬瑞·达利欧都直言,黄金正在取代美债,变成新 的"无风险资产"。 难道美元霸权真的要扛不住了?多国集体"抛美债买黄金",再加上中国要接其他国家的黄金储备 ...
五万亿市值的英伟达,托起了谁的脊梁?
虎嗅· 2025-10-29 23:43
10月29日,美股一开盘,英伟达成为了史上第一个市值突破5万亿美金的公司。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董必政 编辑 | 关雪菁 头图 | AI制图 一天前,在GTC DC大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展示出来自AI的强劲需求。比如,他表示,今年及2026年,Blackwell和Rubin架构芯片可带来的收入超5000 亿美元,这个收入将来自2000万颗GPU。5000亿美元收入将是2023年~2025年Hopper架构芯片所带来收入的5倍。 在演讲中,黄仁勋又一次驳斥了AI泡沫论。 然而,伴随着5万亿市值,"AI泡沫论"的质疑声音也空前高涨。 英国央行的金融政策委员会(FPC)也表达了类似担忧。其最新季度报告称,美国股票市场"在若干指标上显示估值过高",尤其是集中在AI相关科技公司。 而这种高度集中使市场在AI预期降温时特别容易受到冲击。 在这场游戏中,英伟达们既是演员也是观众,钱从左口袋进,右口袋出。这究竟是通往未来的高速公路,还是一场比2000年互联网泡沫更盛大的烟火? 一、一场资本的内循环 这,要从一笔关联交易说起。 9月22日,英伟达宣布,将向OpenAI投资一笔高达1000亿美元的巨款。作为"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