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价比

搜索文档
深度调整期行业迎4大变化,重视白酒相对底部机会
天风证券· 2025-07-31 19: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H1经济与政策双重影响下白酒行业迎5大变化,仍处深度调整阶段,即将迎来“质价比”比拼阶段,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 [2] - 板块呈现低估值、低预期、低持仓、高分红回报特点,后续随着大众消费逐步修复和龙头酒企优势凸显,强壁垒公司有望率先实现价值重估修复 [3] - 板块PE修复或先于EPS修复,预计26Q2板块业绩低基数背景下或迎EPS层面拐点,建议关注价值主线和弹性主线相关酒企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5H1酒企多维突破应对行业调整 - 行业背景:2025年白酒行业面临经济与政策双重压力,《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出台使白酒消费场景重构,主流单品批价承压回落,“禁酒令”短期加剧行业问题,但中长期或推动行业走出调整阶段 [7] - 供给端:酒企普遍降低目标,优化供给缓解渠道压力,2024H2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多数酒企未达成2024年度经营目标,2025年酒企降低年度经营目标 [13] - 供给端:酒企开启“控货潮”,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龙头酒企先后发布控货政策,有助于缓解渠道库存压力,推动供需再平衡,使行业渠道生态重回健康状态 [18] - 需求端:产品顺应需求变化,上新质价比升级产品、完善低度化与中档产品序列,如珍酒推出“大珍”、五粮液将推出低度酒产品等 [20] - 需求端:渠道组建平台绑定厂商,拥抱新渠道平衡线上线下,五粮液成立平台公司、茅台酱香酒招募线上平台运营商等,未来线上渠道有望成增量渠道之一 [26] - 需求端:营销打破“红包”内卷,侧重培育新场景、新人群,酒企调整扫码红包策略,加强新场景和新人群的培育开拓,如茅台提出“三个转型”策略、汾酒落地快闪店 [32] 强品牌龙头分红回报具备吸引力 - 低估值:当前板块估值进入12 - 15年深度调整期相对底部区间,白酒Ⅱ(申万)10年市盈率分位数处申万二级行业倒数第3位,但白酒板块ROE(FY1)仍居申万Ⅱ级行业Top1 [39] - 低预期:2025年酒企降目标背景下业绩预期较低,市场对白酒需求端担忧已较充分体现在短期业绩预期 [41] - 低持仓:25Q2白酒板块基金重仓持股比例同比/环比分别 -3.54pcts/-2.00pcts至3.97%,创近年来新低,板块交易活跃度亦处相对底部水平 [43] - 高股息:分红率提升背景下,白酒板块分红回报可观,洋河股份、泸州老窖等酒企股息率达4%以上,贵州茅台股息率达3.55% [49] 投资建议 - 坚守龙头红利,把握预期修复机会,板块PE修复或先于EPS修复,预计26Q2板块业绩低基数背景下或迎EPS层面拐点,建议关注价值主线和弹性主线相关酒企 [55]
破局餐饮内卷,凡塔斯牛排自助以质价比开启加盟新赛道
搜狐财经· 2025-07-28 19:38
近日,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牛排品类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我国牛排品类市场规模达到359亿元,同比增长5.4%。随着牛排赛道的持续拓展,品 类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之间只能通过价格战等方式争夺市场份额,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然而,凡塔斯牛排自助却在这样的逆境中成功突围,精准锁定"质价比"核心战略,满足了消费者对品质与价值的双重需求,凭借超50家直营门店的扎实布局 与每年服务300万+顾客的市场验证,以成熟的运营体系与全链路赋能能力,为创业者提供极具潜力的餐饮加盟选择。 128道精品自助模式,凡塔斯定义质价比新赛道 随着餐饮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餐饮诉求也发生转变。据《2024中国餐饮消费趋势报告》显示,68%的消费者在外出就餐时缩减预算,并将"品类 丰富度"和"性价比"列为首要考量因素。凡塔斯精准把握这一趋势,创新推出"单点牛排附送128道免费自助菜品",构建起品牌的竞争壁垒。 不仅如此,凡塔斯在线上持续的投入,为加盟商提供流量支撑。目前,品牌在新媒体方面月度投入稳定在20万元左右,年度超200万。通过精准数据分析, 每月触达千万级客户,更获各平台官方特殊支持,优先参与热门活动、获得流量加权 ...
地产行业周报:短期政策关注度升温,重申中期维度拥抱优质企业-20250728
平安证券· 2025-07-28 13: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地产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关注政策动向,中期控量提质供给优化,短期重要会议临近,板块博弈情绪有望持续升温,中期行业或走向品质竞争,产品力强、有拿地及融资能力的幸存房企有望脱颖而出 [3] - 淡化短期因素扰动,关注中长期确定性,“核心区及好房子”正逐步止跌回稳,部分优质房企已走出低谷且稳定分红,市场对“好房子”潜在需求旺盛,建议中期持股拥抱优质企业 [3] - 短期有三重选股逻辑,看好板块表现,关注受益“好房子”止跌回稳且分红稳定的房企、拿地及产品力强的低估值品质房企、股价处相对底部的弹性标的及拥有优质持有物业的企业,同时看好净现金流及分红稳定的物管企业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点个股情况 - 华润置地开发业务受益“好房子”止跌回稳,持有经营物业提供稳定分红收益,2021 - 2024年保持约百亿稳定分红,截至2025年7月25日股息率4.8%,2024年经营性收入覆盖2倍股息及利息,2021 - 2024累计减值233亿,未来4年年均开店5 - 6个 [5] - 贝壳 - W 2024年二手、新房市占率为31%和11%,受益二手房成交回暖与三四线新房承压,中期市占率有提升空间、家装家居贡献增量业绩,预计2025年经调净利增长15%,重视股东回报,截至2025年7月25日,年内涨幅仅9.7% [5] - 中国海外发展是头部央企,2024年权益销售额及权益拿地金额第一,截至2025年7月25日仅0.38倍PB,股息率4.2%,年内涨幅仅18.6%,25H1权益拿地排名前二,24年末在手货值超85%位于一线及强二线 [5] - 绿城中国是品质标杆,受益“好房子”止跌回稳,2024、2025H1拿地靠前,2021 - 2024累计减值87亿压力减轻,截至2025年7月25日,市值/2024年销售额比为16%,PB0.7倍,年内涨幅仅20.4% [5] 政策环境监测 - 政策梳理 - 2025年7月21日,国务院公布《住房租赁条例》;7月25日,泰州上调贷款额度,支持使用“房票”作为公积金贷款首付款 [7] 市场运行监测 - 成交环比回升,后市有待观察,本周(7.19 - 7.25)重点50城新房成交1.5万套,环比升23.7%,重点20城二手房成交1.8万套,环比升1.1%;7月(截至25日)重点50城新房月日均成交同比降29%,环比降37.1%;重点20城二手房月日均成交同比降2.9%,环比降2.6% [3][9] - 库存环比下降,去化周期18.8个月,截至7月25日,16城取证库存8952万平,环比降1.9%,去化周期18.8个月 [12] 资本市场监测 流动性环境 - 资金价格普遍上行,R001上行6.41BP至1.55%,R007上行18.65BP至1.69%;截至7月25日,OMO存量(MA10)余额为13078.3亿元,较7月18日增加5164.4亿元 [14] 境内债 - 本周境内地产债发行量环比上升、同比上升,净融资额环比上升、同比上升,总发行量为140.7亿元,总偿还量为148.9亿元,净融资额为 - 8.2亿元;25年全年到期和提前兑付规模总共3170.9亿元,同比24年减少约2.1%;26年8月是债务到期压力最大月份,到期规模约591.2亿元 [17] 地产股 - 本周房地产板块涨4.07%,跑赢沪深300(1.69%);当前地产板块PE(TTM)42.93倍,高于沪深300的13.51倍,估值处于近五年99.1%分位 [21] - 本周上市房企50强涨跌幅排名前三为中国金茂、碧桂园、大悦城,排名后三为金辉控股、龙光集团、富力地产 [25] - 碧桂园关键银行提出1.78亿美元补偿方案获支持,预计年底完成重组;华发股份成功发行4.5亿超短期融资券,期限为270天;招商积余中标人大、法大、暨大、广东工大四个高校项目;中海出资118.88亿元在上海六批次土拍中竞得两宗地块 [27] - 报告还给出重点公司最新市值、2024年权益拿地金额、拿地金额/市值、2024年权益销售金额、2024年权益拿地金额/2024年权益销售额等数据对比 [28]
史上最热夏天,冰淇淋却卖不动了
创业邦· 2025-07-23 18:03
行业趋势 - 冰淇淋市场自2023年起出现放缓迹象,进入"质价比"时代,新品价格普遍在5元以下,集中于1元~3元价格带 [13] - 2024年冰淇淋行业整体营收下滑,蒙牛冰淇淋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4 1%至51 75亿元,伊利冷饮收入同比下滑18 4%至87 2亿元 [27] - Gelato赛道逆势增长,2024年增速达10%,市场规模突破120亿元,野人先生等品牌加速扩张 [34] 消费行为变化 - 消费者转向更低价产品,5毛钱老冰棍成为销冠,但零售商因利润微薄(每根仅赚1毛)而发愁 [9][10] - 健康意识提升推动低糖雪糕需求增长,单价较普通雪糕贵5毛到1元 [12] - 现制饮品和外卖平台低价促销(如2 12元巧乐兹)分流了传统冰淇淋消费 [9][25] 渠道变革 - 线上渠道快速增长,美团闪电仓冰淇淋订单量年增240%,抖音平台冰淇淋品类GMV增长97 8% [26] - 外卖平台大额补贴(如20支小布丁17元)冲击线下零售,便利店同款售价1元/支 [25] - 经销商为清理库存大幅降价,部分产品流入折扣仓和线上渠道 [13] 产品创新 - 厂商通过联名营销寻求突破,如巧乐兹与哈利·波特联名,可爱多与三丽鸥合作 [29] - 怀旧风单品(巧乐兹、四个圈等)销量回升,厂商对经典产品进行优化 [25] - 研发方向受现制茶饮影响,生椰拿铁等流行口味被引入冰淇淋 [25] Gelato细分市场 - Gelato以低脂(乳脂含量4%-8%)、绵密口感为卖点,单球价格普遍30-50元 [34][35] - 上海成为Gelato发展中心,仅乌鲁木齐中路就有7家专营店 [34] - 主流消费群体为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年轻女性和都市新中产 [37] - 部分品牌尝试降价策略,如夜市摊位单球13元,但仍面临价格接受度挑战 [36][41]
零售快报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平稳向好,线上线下多元业态重塑消费格局
凯度消费者指数· 2025-07-23 12:17
快速消费品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城镇快速消费品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2.5%,延续平稳向好态势 [1] - 饮料类仍是主要驱动力,销售额同比增长5.6%,其中果汁和功能性饮料增长亮眼 [1] - 北区和东区增长明显,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4.7%和2.6% [1] - 下线城市特别是镇级和县级市场是重要增长引擎,上半年销售额分别增长5.1%和4.4%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最终消费支出贡献超过五成 [1] 家外消费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家外消费市场客流同比增长8.7%(1-5线城市) [2] - 消费者对情绪价值、社交需求和娱乐体验的追求推动新场景与新技术加速落地 [2] 线下渠道表现 - 便利店销售额同比降低3.6%,渗透率减少2.2个百分点,北区和南区降幅显著 [3] - 小超市持续增长,销售额同比增长7.3% [3] - 社区食杂店销售额同比增长4.7% [3] - 现代渠道(大卖场、超市、便利店)整体增长率保持稳定 [3] - 上半年前十零售商份额下降1.1个百分点 [4] 主要零售商市场份额变化 - 沃尔玛集团市场份额从5.0%提升至6.1% [5] - 高鑫零售集团从6.2%降至5.8% [5] - 永辉集团从4.5%降至3.8% [5] - 华润万家集团从3.6%降至2.7% [5] - 盒马从1.2%提升至1.6% [5] 会员店业态发展 - 2025年上半年会员店整体渗透率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 [8] - 山姆会员店在东区和南区的渗透率均显著提升5.2个百分点 [9] - 盒马已基本关闭所有盒马X会员店,聚焦盒马NB业态和盒马鲜生大店 [9] - 麦德龙会员店推进门店扩张和商品本土化深耕 [9] - 开市客门店布局高度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9] 折扣业态发展 - 专注于休闲食品的折扣零食店渗透率已超过25% [10] - 好特卖"超级仓"模式落地北京,实现客群突破 [10] - 奥乐齐在东区的渗透率提升1.2个百分点 [11] - 中百集团旗下"小百惠"主打"硬折扣+民生品类"模式 [12] - 家家悦旗下的硬折扣业态实现高速增长 [12] 线上渠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电商渠道总体销售额同比增长6.9%,渗透率增长0.3个百分点 [13] - 抖音平台渗透率增长5.6个百分点 [13] - 京喜自营渗透率增长2.9个百分点 [13] - 618大促期间线上渠道渗透率增长2.9个百分点 [15] - 淘天集团销量同比增长1% [15] - 抖音平台渗透率提升4.1个百分点 [15] 即时零售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即时零售渗透率已超35% [16] - 前置仓模式销售额增长超25% [16] - 小象超市销售额增长38.3% [16] - 淘宝"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 [16] 消费趋势总结 - 消费者既对价格敏感又重视场景体验,对产品品质和功能细分提出更高要求 [17] - 线下与线上渠道在竞争与互补中重塑消费格局 [17] - 需要提升产品价值、场景价值和品牌价值以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17]
史上最热夏天,冰淇淋却卖不动了
新浪财经· 2025-07-22 09:44
行业趋势 - 冰淇淋市场自2023年起出现放缓迹象,进入"质价比"时代,新品价格普遍在5元以下,集中于1元~3元价格带,而2024年以前新品集中在5~8元价格带 [8] - 消费者对雪糕和冰淇淋的看法发生改变,健康顾虑让很多人放弃冰淇淋,成分更干净或更小支的冰淇淋更受欢迎 [12] - 现制饮品和外卖平台的"0元购"活动对传统雪糕销售造成冲击,消费者更倾向于薅羊毛 [4][17] 价格与销售 - 5毛钱的老冰棍成为销冠,但店主每卖出一根只能挣1毛钱,电费成本高导致利润微薄 [5][6] - 贵价雪糕难卖,低价雪糕难挣钱,年轻人追求的不止是雪糕,中老年人意识里雪糕就是低价 [11] - 外卖平台雪糕销量增加,美团闪电仓冰淇淋订单量年增240%,抖音平台冰淇淋品类GMV在2024年增长97.8% [18] 品牌表现 - 蒙牛2024年冰淇淋业务收入51.75亿元,同比下降14.1%,伊利冷饮收入同比下滑18.4%至87.2亿元 [20] - 哈根达斯在华门店减少89家,用"9块9咖啡"为门店引流,可能启动出售流程 [20] - 国产Gelato品牌"野人先生"逆势扩张,2024年开出超160家门店,2025年1月至5月开出超过280家门店 [23] 产品创新 - 各大品牌通过跨界联名寻找新增长点,如伊利巧乐兹与哈利·波特联名,和路雪可爱多与三丽鸥联名 [21] - Gelato赛道增长迅速,2024年增速达10%,市场规模突破120亿元,主打低脂健康概念 [23][24] - 研发思路对标同行和街饮,如生椰拿铁口味成为冰品市场新宠,小众口味如火鸡面和奶油蘑菇汤也开始流行 [14][16] 渠道变化 - 传统零售渠道受冲击,便利店和批发店销量下滑,店主考虑上线外卖平台寻找出路 [30] - 线上渠道低价团购盛行,能买到单价2块4的巧乐兹和单价7块9的梦龙雪糕 [18] - Gelato门店主要集中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消费群体为年轻女性和都市新中产 [27]
广东商业风向标:“万亿城央”开创跨省跨区域商业发展新模式
南方都市报· 2025-07-18 22:33
联盟成立与区域合作 - 六个经济强市商业强区(佛山市禅城区、重庆市渝中区、成都市武侯区、苏州市姑苏区、长沙市天心区和常州市天宁区)成立"万亿城央"新质商业发展联盟,旨在促进跨区域商业、消费、产业服务合作[3] - 联盟已建立资源库,包含11个主要商圈、43个商业体、14个商协会、48个头部品牌和33个重点文商旅活动[3] - 佛山市禅城区与苏州老字号协会合作,计划在佛山岭南天地园区打造苏州老字号品牌馆[5] 消费趋势与品牌策略 - 消费者追求"质价比",情绪价值成为消费增长最大动力,口号为"可以省到极致但要花到尽兴"[12] - 老字号通过联名热门IP(如稻香村与《黑神话:悟空》联名月饼)实现代际翻译和破圈[8] - 美妆行业"中国成分"崛起,国内自主研发成分获国际品牌采用,企业需持续投入研发[6] 企业案例与商业模式 - 樊文花化妆品计划扩张至1万家线下店,强调线下专属情绪价值不可替代[7] - 远方好物平台会员突破90万,通过整合优质供应链打造"从源头直连餐桌"信任闭环[7] - 美宜佳以559亿元销售额和3.79万家门店成为广东连锁双冠王[17] 行业报告数据 - 广东连锁TOP100企业销售总额5376亿元(同比下降1.1%),门店总数18.79万间(同比增长7.1%)[15] - TOP10企业销售规模占百强整体的56.1%,58家企业销售正增长,60家企业门店规模正增长[15] - 高品质消费品牌TOP10总部省份为上海、北京、广东、浙江、福建、江苏、香港、湖南、山东、四川、陕西[14] ESG发展 - 近六成企业在董事会层面设置ESG领导机构,四成将ESG纳入薪酬考核,近九成明确ESG主管部门[10] - 广东连锁企业ESG趋势:碳排放意识提高、热衷社会公益、扶贫转向系统赋能、以人为本共识[11]
高温催热夜经济:夜宵团购搜索量激增98% 火锅龙头开设主题店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17:42
夜经济与餐饮消费增长 - 2025年5月全国餐饮收入4578亿元 同比增长5.9% 夜间餐饮消费占比持续提升 [1] - 7月以来"夜宵团购套餐"关键词搜索量环比增长98% 00后搜索占比最高 烤肉自助、川菜、烤串等品类受欢迎 [1] - 广东夜间堂食订单量(18时至次日6时)全国第一 同比增长超21% 江苏省烤串品类夜间堂食线上交易额跃居全国第一 [1] 消费偏好与餐饮企业策略 - 烧烤消费中61元至90元人均区间订单占比最高 反超30元以下区间 消费者更看重质价比 [2] - 海底捞推出夏季"夜宵菜单" 涵盖锅底、涮品、小吃、饮品及烧烤 2024年推出超200款区域特色菜品 [2] - 云南区域上新鲜舂酸汤锅 成为当地夜宵热门选择 陕西油泼辣子锅底、湖北藕汤锅底等区域化特色受追捧 [2] 餐饮业态创新与政策支持 - 《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6月15日实施 鼓励发展大众化餐饮、社区餐饮、绿色健康餐饮 创新消费场景 [3] - 海底捞1月在广州推出全国首家夜宵主题店 截至6月底已在深圳、北京等城市布局近30家夜宵主题店 [3] - 海底捞在全国布局鲜切主题店 涵盖牛肉、羊肉、海鲜等品类 已在24个城市开出数十家主题门店 [3] 夜间经济与平台赋能 - 全国超11万家餐饮门店在美团平台"点亮"全天营业标识 7月提供24小时服务门店数同比增长48% [4] - 美团设置"24小时"筛选标签为商家提供专属流量 将发放百万夜宵补贴延续消费热情 [4] - 餐饮企业增设夜宵团购套餐或打造夜宵主题店 海底捞计划在更多城市推出夜宵主题类门店 [4]
解码暑期文旅消费:“文旅+”延长消费链 “质价比”俘获游客心
搜狐财经· 2025-07-11 14:21
暑期文旅市场趋势 - 暑期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产品供给丰富多样,包括演出赛事、主题公园、避暑游、邮轮游等 [3] - 文旅融合趋势下,行业边界不断延展,"文旅+"和"+文旅"模式展现出巨大消费潜力 [3] - 消费心理从追求"性价比"转向注重"质价比",品质导向成为新趋势 [3] 票根经济与赛事演出 - "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演出去旅行"等新型旅游方式兴起,票根经济串联文旅、商业、交通等多元场景 [4] - 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票根优惠活动吸引7666万人次,带动消费251.7亿元 [8] - "苏超"赛事期间,南京市66个观赛点吸引客流142.5万人次,同比增长30.1%,带动商品销售额3.4亿元,增长16.5% [8] 主题公园市场竞争 - 亲子度假市场预计2025年交易规模达3000亿元,主题公园成为理想去处 [10] - 上海乐高乐园开业首小时客流突破7500人,搜索量环比增长5倍,周边酒店预订同比增长3.5倍 [10] - 国际品牌如环球影城、迪士尼保持热度,本土品牌长隆凭借珍稀野生动物资源差异化竞争 [12] 避暑游市场动态 - 避暑游关注度显著提升,水上乐园、漂流等项目同比增长超40% [16] - 贵州推出"一票多日使用制"等优惠政策,提升避暑游质价比 [19] - 山东威海、日照关注度周环比分别增长36%、39%,成为家庭避暑新选择 [19] 邮轮游市场发展 - 大湾区邮轮市场进入"需求撬动"阶段,丽星邮轮"领航星号"推出2至5晚深度游航线 [23] - 邮轮服务升级,如延长岸上停留时间、提供中文服务及本土化餐饮 [25][26] - 家庭亲子研学需求推动邮轮"寓教于乐"活动,如"小小航海家"研学团项目 [25]
弱于周期,兴于结构——纺服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纺织服装行业、个护行业 - **公司**:海澜之家、稳健医疗、李宁、安踏体育、森马、南极人、骆驼、伯希和、柏熙和、华丽、伟星、南山、恒辉、康隆达、金运、申洲、凯润、自然而健身、滔博、博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板块表现** - 今年以来品牌端终端零售稳中恢复,一季度低单增长,二季度环比改善,三季度零售端弹性较好;出口端疲软,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增速持平 [2] - 去年制造板块补库景气修复,收入和利润增长;品牌去年下半年零售承压,收入个位数下滑、利润大幅下降 [2] - 今年一季度制造板块环比去年四季度小幅改善,毛利修复带来收入和利润双升,利润率改善优于收入改善;品牌收入环比回升,但费用率抬升致利润率下滑 [4] - 今年一季度制造端收入和利润增速好于服装端,小型制造企业经营弹性增长,品牌收入和利润弱修复,大众、家纺、鞋帽等板块利润下滑 [5] 2. **板块配置** - 纺织服装行业自 2020 年后收益表现好,多次跑赢沪深 300 指数;目前板块 PETTM 处于 17 年来 61 分位数,非绝对低估;A股 基金配置比例接近 0.5%,环比下降,主要因纺织制造板块减配,海澜之家等公司获小幅增配 [1][6] 3. **中期投资策略** - 关注库存周期,被动去库阶段是最佳投资阶段;目前品牌服装零售经历被动去库,后续关注基本面触底改善及杠杆效应 [7] - 去年下半年品牌小幅垒库,若利润增速修复或环比改善,可能超跌反弹 [1][8] 4. **行业趋势** - 消费者注重质价比,追求中间价格带产品;健康化趋势推动户外行业发展 [9] - 国内品牌积极转变布局,如海澜之家布局京东奥莱,森马等寻求主品牌变革,安踏收购狼爪加深户外布局 [1][10][11] - 海外经验表明经济波动时注重质价比是成功关键,国内品牌可借鉴 [12] 5. **渠道发展** - 国内渠道成本改善,线下租金费用率下降,利于品牌谈判优质位置,推动销售增长 [14] - 线下渠道红利提升,综合性服装品牌关注线下红利,通过折扣奥莱业务变革;线上渠道提质发展,垂类服装品牌关注内容营销平台如抖音 [16][17][18] 6. **各行业情况** - **户外赛道**:中国人均 GDP 突破 1 万美元,基础设施完善和休闲时间增加将催化户外赛道渗透率加速;可投资标地局限,安踏布局运营户外品牌值得关注,柏熙和上市或提升赛道关注度 [13][19] - **个护行业**:需求端注重越级品质,国内个护品牌在新兴电商及内容营销平台表现灵活,建议关注通过新兴线上平台高增的企业 [20] - **制造行业**:海外库存周期健康,但关税压制及需求恶化预期可能导致累库;美国零售有韧性,日本消费弱,欧洲部分国家下滑;核心公司库存健康,补库意愿谨慎 [21] 7. **投资建议** - 制造行业未来关注订单端变化,推荐华丽、伟星等优质制造企业,关注新材料业务弹性方向 [23][25][28] - 下半年品牌端三季度可投资性最强,推荐海澜之家和安踏体育的贝塔加阿尔法组合,关注森马等业绩改善且估值偏低的公司;港股推荐安踏和滔博,关注博希上市后的户外赛道机会 [2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关税政策影响基本符合预期,制造商承担绝对关税税率在低个位数 [2] - 2024 年抖音平台上排名靠前的是单一羽绒品牌或基础男装品牌,增速更高的是户外品牌 [16] - 运动制造细分领域有望通过关税扰动演绎格局优化逻辑,可在高弹性阿尔法标的中择机布局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