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
搜索文档
新股消息 | 天赐材料(002709.SZ)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香港天赐设立的具体情况和披露情况等事项
智通财经网· 2025-10-31 21:53
公司境外上市备案进展 - 中国证监会国际司于2025年10月31日对天赐材料等9家企业出具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 [1] - 天赐材料已于2025年9月22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1] -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 [1] 证监会关注要点 - 要求公司说明境内子公司是否存在《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第八条规定的不得境外发行上市的情形 [1] - 要求说明已建、在建及此次募投项目是否属于"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并提供依据 [1] - 要求说明公司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中"电池制造"等相关业务的具体开展情况 [1] - 要求说明香港天赐设立的具体情况、披露情况、实际业务开展情况以及不属于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据 [1] - 要求说明公司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和实际业务是否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中的外资禁止或限制准入领域 [2]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一家以科技创新驱动的新能源和先进材料公司 专注于向全球企业客户提供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综合解决方案 [2] - 业务整合了电解液关键原材料完整价值链的生产 包括LiPF6、LiFSI、添加剂以及碳酸锂等 [2] - 业务已成功拓展至正极材料(包括磷酸铁及磷酸铁锂)和锂电池用胶(包括PACK结构胶和粘结剂)领域 形成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解决方案 [2] - 已布局将广泛应用在智能驾驶、eVTOL、半导体、尖端工程及AI热管理等新兴领域的先进材料 [2] - 新一代产品包括固态电解质、汽车电子和半导体专用胶及密封剂、高性能聚合物(主要包括PEEK和PI)、高效冷却剂及阻燃材料等 [2] 核心原材料自供能力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LiPF6的自供比例达到99.0% 行业排名第一 [2] - LiFSI的自供比例达到97.0% 行业排名第一 [2] - DTD添加剂的自供比例达到90.0% 行业排名第一 [2] - 高纯碳酸锂的自供比例达到100.0% 行业排名第一 [2]
搭载猎鹰高阶辅助驾驶系统,风云T11全球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8:57
产品发布与定价 - 风云T11于10月30日在北京举行全球上市发布会,作为品牌焕新后的首款旗舰SUV [1] - 新车定位为“智享大六座旗舰SUV”,推出4款版型,超级增换购限时抢鲜价为17.99万元至23.99万元 [1] 安全性能 - 风云T11全系标配磐石车身2.0与11个安全气囊,整车高强度钢铝合金占比达88%,热成型钢强度达2Gpa,扭转刚度为37300N.m/deg [3] - 11个安全气囊涵盖后风窗安全气囊等配置,形成覆盖三排的全维保护网 [3] - AEB紧急制动系统等20余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母婴级健康座舱、IP68级防水电池等配置实现物理、健康、数据三重防护 [3] - 发布会现场通过正柱碰、侧柱碰与高速追尾碰撞三场测试,验证其乘员舱保持完好、气囊正常展开的安全实力 [3] 动力系统与续航 - 搭载1.5TGDI高效能增程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达45.79%,油电转换率为3.71kWh/L [5] - 增程后驱动电机最大功率为195kW,系统综合功率为345kW [5] - 支持15分钟完成30%至80%的快充,纯电续航为220km,综合续航达1400km [5] 智能驾驶辅助 - 搭载猎鹰高阶辅助驾驶系统,配备27个感知单元与200TOPS算力芯片 [5] - 支持高速NOA、城市NOA与跨楼层记忆泊车等全场景智驾功能 [5] - 全场景泊车辅助可精准应对垂直、水平、斜向等各类车位 [5]
何小鹏曾想找罗永浩做飞行汽车负责人;文远知行CFO炮轰小马智行港股路演书造假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10-31 18:19
小鹏汽车产品与技术动态 - 小鹏X9超级增程版将于下周亮相 预计在11月5日“2025小鹏科技日”当天发布 [1] - 小鹏X9超级增程版宣称是全球续航最长大七座车型 CLTC综合续航里程达1602公里 [1] - 该车型搭载三颗自研Turing AI智驾芯片及一颗高通骁龙8295P座舱芯片 宣称是全球AI算力最强的大型七座车型 [1] - 小鹏X9智能驾驶算力达2250 TOPS 相当于九颗英伟达Orin-X芯片的算力水平 [1] 小鹏汽车高管与战略 -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曾邀请罗永浩担任飞行汽车项目负责人 [2] - 何小鹏认为飞行汽车行业需要具备硬件逻辑、政策思考、市场导向和企业运营能力 而罗永浩是难得人选 [2][3] - 罗永浩回应称 如果没有债务问题 99%会接受该邀约 [3] 蔚来汽车经营状况 - 蔚来董事长李斌表示公司今年已做出调整 将长期目标和短期经营目标结合起来 [3] - 李斌称团队深刻认识到把公司经营好是对用户最大的责任 用户选择了蔚来即投入了信任 [3] - 李斌提及若蔚来混得不好 用户也会没面子 这体现了用户对公司的期待 [3] 自动驾驶行业竞争 - 文远知行CFO李璇在分析师群中公开指控小马智行在港股路演材料中对文远知行存在不实数据指控 [4]
赛力斯(601127):国内高端SUV龙头,拟港股上市推进出海进程
东莞证券· 2025-10-31 17:41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赛力斯"买入"评级(维持)[2] 核心观点 - 赛力斯是国内高端SUV龙头,与华为深度合作实现高端智能转型,2024年成为业绩拐点,2025年上半年盈利能力持续深化[2] - 问界M8与M9成为销量增长引擎,2025年前三季度新能源品牌销量占比高达81.08%,两者在品牌销量结构中合计贡献超过70%[6] - 公司拟港股上市推进出海进程,预计募资净额约129.249亿港元,主要用于研发投入和海外市场拓展,高端产品出海有望带动整体毛利率提升[2][6]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转型 - 公司成立于1986年,从汽车座椅弹簧生产起步,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完成了从零部件供应商到整车制造商,再到高端新能源车企的转型[6][13] - 2019年与华为开启战略合作是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双方共同打造的问界品牌成功切入高端市场[6][14] - 2025年中期报告显示,汽车整车业务收入为591.08亿元,占总营收的94.72%,整车业务已成为公司营收与利润的核心支撑[19]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4年是公司业绩拐点,全年营业总收入达到1451.8亿元,归母净利润实现59.5亿元[6][2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24.0亿元,同比小幅下降4.06%,但归母净利润逆势同比增长81.0%至29.4亿元[6][25] -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优化,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提升至28.9%,净利率提升至4.9%[26] - 研发投入持续高强度,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提升至29.3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25%[26] 产品与市场表现 - 问界品牌是公司最核心的销量与利润驱动力,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新能源品牌销量占比高达81.08%[6][21] - 问界M9在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突破6万辆,成为大型SUV销量冠军;问界M8自2025年4月上市后销量快速爬升,7-9月销量已反超M9[6][44] - 中国乘用车市场中SUV增长动能强劲,2025年初至8月,SUV销量达729.60万辆,同比增速为10.64%,超越轿车和MPV[39][40] - 高端汽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提升,2025年C级车新能源销售占比首次超过50%,问界M8与M9在35万-80万价格区间的SUV市场中销量排名前列[41][44][53] 港股上市与海外战略 - 公司计划于2025年11月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预计募资净额约129.249亿港元,将成为今年港股规模最大的车企IPO[6][55] - 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大研发投入(约七成)、拓展海外市场、完善充电服务生态以及补充营运资金[56] - 公司的海外拓展已覆盖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整车已突破55万台[6][60] - 在问界M9推出前,公司海外销售的毛利率稳定高于国内水平,高端产品成功出海有望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再上台阶[6][66]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为2080.7万辆,同比增长12.87%,零售销量为1699.8万辆,同比增长9.16%[32] - 新能源汽车成为市场核心驱动力,2025年前三季度产销量均超过1100万辆,同比增长34.95%,3月到9月零售渗透率持续超过50%且节节攀升[32][34] - 高端乘用车市场(C级车)销售比例逐步提升,从2022年的4.8%上升至2025年9月的7.0%,为定位高端的问界系列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41]
ETF市场日报 | 创新药相关ETF领涨!下周一将有6只产品同步募集
搜狐财经· 2025-10-31 17:37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于2025年10月31日集体回调,沪指下跌0.81%,深证成指下跌1.14%,创业板指下跌2.31% [1] - 沪深两市当日成交额达到23178亿元 [1] 创新药板块表现 - 创新药板块涨幅居前,多只相关ETF涨幅超过5% [2] - 科创创新药ETF汇添富(589120)和科创创新药ETF国泰(589720)领涨,涨幅分别达7.71%和7.27% [2][3] - 2025年ESMO年会中国研究入选数量创纪录,常规口头摘要中国研究共计35项,其中正式口头汇报14项,较2024年的5项大幅增加 [3] - 入选LBA的中国研究共计23项,较2024年的7项显著增长 [3] - 2015-2024年中国创新药领域在一、二级市场的累计融资规模已突破1.23万亿元人民币 [4] 通信与半导体板块表现 - 通信与芯片板块回调,多只相关ETF跌幅居前 [4][5] - 通信设备ETF(159583)和通信ETF(215880)跌幅分别达5.34%和5.26% [5] - 中国半导体产业在2025年10月迎来一波覆盖全链条的项目落地热潮,旨在实现自主可控 [6] - 山东德州、郑州、蚌埠和厦门等地分别在激光雷达、大尺寸硅片、MEMS传感器和高端模拟芯片等领域布局 [6] ETF市场活跃度 - 短融ETF(511360)成交额居首,达403.56亿元 [7] - 货币市场ETF如华宝添益ETF(211990)和银华日利ETF(211880)成交额也较高,分别为214.64亿元和206.65亿元 [7]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成交活跃,成交额为132.22亿元 [7] - 多只科创债ETF成交额进入前十,如科创债ETF华夏(551550)成交129.14亿元 [7] - 5年地方债ETF(511060)换手率最高,达212% [8] 新发ETF产品动态 - 2025年11月3日(下周一)有6只ETF产品开始募集,覆盖汽车、红利、银行、农业、家居家电和港股通等主题 [9] - 易方达恒生汽车ETF(159121)跟踪恒生港股通汽车主题指数,聚焦智能驾驶领域,前五大成分股权重合计近60% [9] - 港股通红利ETF南方(159127)跟踪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筛选30只高股息股票,采用股息率加权 [9] - 博时中证银行ETF(159253)跟踪中证银行指数,覆盖各类银行股,当前估值水平较低但股息率较高 [10] - 同日有三只ETF上市,分别为恒生生物科技ETF易方达(159105)、创业板新能源ETF富国(159122)和港股通50ETF南方(159126) [10]
【联合发布】2025年9月乘用车智能化指数为36.1
乘联分会· 2025-10-31 16:39
乘用车智能化指数总体表现 - 2025年9月乘用车智能化指数为36.1,环比增长0.4个单位,继续创历史新高 [4][13] - 指数上涨源于政策驱动(以旧换新、地方补贴、新能源购置税优惠倒计时、汽车消费贷款贴息等)和市场需求("金九银十"传统旺季、车企促销、新车型密集投放)等多重因素 [13] - 市场淡季消退、政策持续发力、技术迭代加速三大因素预计将推动2025年10-12月指数延续"逐季攀升"态势 [13] 分项指数表现 - 2025年9月智能座舱指数为38.5,环比增长0.5个单位,保持增长趋势 [4][8] - 2025年9月智能驾驶指数为40.1,环比增长0.2个单位,继续创年内新高 [4][10] - 2025年9月舱外智能指数为18.5 [4] 乘用车市场销量背景 - 2025年9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224.3万辆,同比增长6.4%,环比增长11.2% [13] - 2025年9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129.9万辆,同比增长15.7%,环比增长16.5% [13] - 智能化水平更高的新能源车份额持续提升,助推了整体智能化指数的上涨 [13] 指数构成与计算方法 - 乘用车智能化指数由1个一级指数和3个二级指数(智能座舱指数、智能驾驶指数、舱外智能指数)组成 [14] - 指数计算方式为:乘用车智能化指数 = 智能座舱指数 * 权重系数 + 智能驾驶指数 * 权重系数 + 舱外智能指数 * 权重系数 [14] - 二级指数分别为符合对应标准的车型销量在乘用车总体市场中所占份额(去除百分号符号后) [14] 各分项指数权重与定义 - 智能座舱权重系数为47.5%,其评价维度包括硬件配置、软件生态、交互体验、安全性、舒适性、智能化水平等 [16][17][20] - 智能驾驶权重系数为37.5%,其评价维度包括硬件配置、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智能化水平等 [16][18][20] - 舱外智能权重系数为15.0%,主要评价车辆与车外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互动 [16][19][20]
比亚迪Q3
数说新能源· 2025-10-31 15:44
全球销量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纯电销量达58.25万辆,超越特斯拉的49.71万辆,领先优势为8.54万辆,实现连续四个季度在纯电销量上领先特斯拉 [1] - 2025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326万辆,其中纯电车型160.6万辆,占比49.26%,插电混动车型165.4万辆,产品结构均衡 [1] - 公司2025年全年销量目标为550万辆,第四季度需完成224万辆,日均销量需达到2.49万辆,面临较大压力 [1] 海外市场扩张 - 2025年前三季度海外销量突破70万辆,同比增长91.8%,接近全年80万辆的目标 [2] - 在西班牙、法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公司单月销量已超越特斯拉,实现从市场进入到份额提升的跨越 [2] - 海外扩张的支撑逻辑包括本地化生产降低关税成本、覆盖10万元至30万元价位的产品矩阵以及同步推进的海外充电服务网络 [2] 研发投入与技术转化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达437.48亿元,同比增长31.3%,延续研发投入超过净利润的传统 [3] - 研发重点投向智能驾驶、快速补能及车载科技,其中智能驾驶团队有5000人,计划两年内扩展至8000人 [3] - 快速补能技术实现“兆瓦闪充”,1秒可补能1公里,并于4月初启用500个充电站点 [3] - “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已搭载于21款车型,最低下探至7万元级别,通过科技平权提升中低端车型竞争力 [3] - 腾势N9、仰望U7等高端车型上市推动产品结构上移,高端车型更高的毛利率有望长期改善整体盈利 [3] 战略转型分析 - 营收和利润的双降被视为公司主动的战略转型信号,核心逻辑是以价换量,通过价格战巩固市场份额 [3] - 公司动向显示其正从规模扩张转向注重质量与风险控制,为应对行业挑战做准备 [3] - 短期看转型必要,长期发展需依赖高端化打开新市场,否则战略调整将变得被动 [3] 行业相关动向 - 主机厂在电芯采购上兼顾性能与成本 [6] - 公司在东南亚市场发力 [6] - 储能市场增长速度高于动力电池市场 [6]
增收不增利!四维图新前三季度净亏损同比扩大45.55%,CMO孟庆昕:预计2027年可实现盈亏平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15:17
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 - 智能辅助驾驶渗透率快速上升,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市场主导地位已被地平线、Momenta、华为等头部企业占据 [1] - 对市场终局判断存在分歧:有观点认为国内主要玩家可能仅剩两三家,全球范围内为三四家;另一种观点认为市场快速收敛为少数几家的结论过于草率,忽略了用户的决定性力量 [1] - 高阶智驾正加速向15万元以下主流价格带下沉,技术融合成为新趋势 [2] - 智能驾驶行业步入深度整合期,传统主机厂在推进自研的同时,积极通过资本手段绑定外部技术供应商,例如奇瑞汽车与立讯精密共同向轻舟智航注资1亿美元,长城汽车独家领投元戎启行C1轮1亿美元融资 [1] 四维图新战略投资鉴智机器人 - 公司以“现金增资2.5亿元+转让四维图新智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方式战略投资鉴智机器人,交易完成后将持有鉴智机器人39.14%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非控股股东) [2] - 公司将拆分现有智驾业务及团队与鉴智进行深度融合,共同组建“新鉴智”实体 [2] - 此次投资是基于技术路线、团队能力与战略愿景的深度契合,鉴智机器人在中高阶智驾方案上的开发能力是公司所缺少的,而鉴智机器人则需要客户资源以及扩充团队规模 [2] - 鉴智机器人团队“几百人都是搞AI的”,在感知模型、端到端自动驾驶及多模态融合等方面具备深厚积累,与公司在高精度地图、车规级芯片、定位及数据合规等领域的能力形成强互补 [3] 合作目标与业务整合 - 双方合作目标是实现“点到点、端到端的智驾系统”,合作并非简单的“1+1”叠加,而是要在组织架构、工具链、数据集与产品主线等层面进行全面融合,构建统一的技术与业务体系 [3] - 智驾业务复杂度高、覆盖领域广,涉及芯片、底层软件、硬件、测试、交付乃至舱驾融合,能够牵引公司地图、定位、芯片、座舱软件等所有业务线 [3] - “新鉴智”被视为公司体系内的智驾核心载体,未来在资本路径上具备更大空间,有望通过分拆模式打造独立的资本化平台,为后续IPO铺平道路 [6] 公司财务状况与智驾业务展望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26.6亿元,同比增长5.2%;净亏损7.08亿元,同比扩大45.55% [6] - 公司正处于AI替代与组织优化阶段,相关成本较高,但主营利润减亏幅度已现改善,预计2026年将显著收效 [6] - 公司在手智驾订单近600万套,量产时间表明确,预计2027年实现盈亏平衡 [7] - 未来三到五年,智驾业务将跃升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芯片次之,云合规业务位列第三 [7] - 智驾板块年研发费用约5亿元,高峰期曾达17亿元,目前维持在14亿~15亿元,约占公司总研发支出的三分之一 [7] 行业技术发展判断 - 伴随AI的出现,所有智驾厂商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原来靠烧钱、堆人的模式已改变,端到端、一段式方案现在大家基本都能触及 [7] - 这被视为产业机遇,能够让公司在智驾领域获得更多机会 [7]
里昂:比亚迪股份季绩符预期 目标价140港元 评级“高度确信跑赢大市”
智通财经· 2025-10-31 15:01
里昂发布研报称,予比亚迪(002594)股份(01211)目标价140港元,基于2026年19倍预估每股盈利,此 估值高于历史均值。里昂认为此溢价合理,因比亚迪具备明确的产品管线成长能见度、供应链优势,以 及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显著进步,这些要素将推动其转型为"汽车+智能"综合巨擘;评级高度确信跑赢大 市。 比亚迪上季业绩符预期,公布第三季每辆车GAAP(公认会计原则)利润为6,200元人民币(下同),较第二 季的4,900元有所上升,符合市场预期,此改善主要得益于25.82万辆汽车(滞后三个月)的强劲出口量。 里昂测算,比亚迪第三季折扣系数为86%,高于第二季的78%,显示价格策略更趋纪律化。边际方面, 比亚迪第三季毛利率为17.6%,优于第二季度的16.3%。整体结果符合里昂的预期;里昂认为,比亚迪利 润率与纯利在第二季度已见底。 ...
豪恩汽电(301488) - 2025年10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2025-10-31 14:12
客户结构与收入 - 2025年前三季度前五大客户合计收入占比超70% [3] - 前五大客户为马恒达、大众、吉利、小鹏、长城 [3] - 2025年前三季度新能源相关收入与燃油车收入占比各约50% [3] - 2026年前五大客户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仅名次可能小幅调整 [4] - 2027年核心业绩增长主力仍以现有核心大客户为基础 [4] 产品收入结构 - 2025年前三季度智能视觉感知系统收入占比约60% [4] - 2025年前三季度超声波雷达系统收入占比接近30% [4] - 2025年前三季度车载视频行车记录仪收入占比约5% [4] - 域控制器产品与视觉系统、雷达等组合供应,不单独统计 [4] 业绩增长驱动 - 2025年单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7% [4] - 增长核心来自前五大客户增长强劲、配套车型数量增多、单车产品价值量提升 [4] - 部分高配车型单车配套价值已提升至2000-3000元 [4] 毛利率与费用 - 2025年单三季度毛利率同比略有提升、环比持平 [5] - 毛利率变动原因包括设备自动化效率提升、产品结构微小优化 [5][6] - 净利润下降核心原因是研发费用率显著提升 [6] - 管理费用率增长与业务规模扩大匹配,处于合理区间 [6] - 研发费用增长是为构建下一代技术平台、扩大研发团队 [6] 机器人业务布局 - 公司于2024年正式切入机器人赛道 [6] - 产品布局覆盖机器人感知与决策两大核心环节 [6][7] - 单个机器人搭载视觉感知6-8个、超声波雷达感知6-8个 [7] - 已与智元、浙江人形等头部机器人公司建立深度合作 [7] - 超声波雷达已成功搭载在智元机器人上并实现量产 [7] - 竞争优势包括与全球一流企业深度合作、技术复用优势 [7] 海外市场拓展 - 海外项目定点进展顺利,已构建覆盖全球主要汽车市场的客户体系 [7] - 目标未来海外客户订单占比持续提升 [7]